范文 > 教案 >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 导航 >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诺亚方舟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诺亚方舟。

为了教学更有顺利,老师会需要提前准备教案课件,每位老师应该设计好自己的教案课件。做好教案课件的前期准备工作,这样才能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设计。写教案课件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由此,小编为你收集并整理了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诺亚方舟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

教学要求
 1、认识生字,会写“我会写’中的生字,认识一个新部首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难点
 3、认识生字,会写“我会写”中的生字,认识一个新部首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方法:讲练法 讨论法
教具:小黑板卡片
教学课时:二课时
课型:新授

  第一课时
课题:诺亚方舟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会写“我会写”中的生字,认识一个新部首
 2.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识生字,会写“我会写”中的生字,认识一个新部首
教学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方法:讲练法讨论法
教具:小黑板卡片
课型:新授
教学过程

一、由想象及语训导入
师在说出像船的基础上,由“船”导入“方舟”,最后导出课题:诺亚方舟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词
 2、自由交流后,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 谁建造了诺亚舟?
(2) 诺亚为什么要建造成方舟?
(3) 诺亚方舟的作用?
三、学习生字,再读课文
 1、出示要求认读的生字词,学生自由读。
 淹没 地势
 2、出示带有这些生字词的句子进行朗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1) 大水淹没了村庄和农田,淹没了城堡和关塞
(2) 人们纷纷向声势高的地方逃命。
四、指导书写
五、作业
 l、抄写生字
 2、积累自己喜欢的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叙述课文的故事
教学重点:识生字,会写“我会写”中的生字,认识一个新部首
教学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方法:讲练法 讨论法.
教具:小黑板卡片
课型:新授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学生汇报自己积累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巩固理解课文内容
三、故事比赛
评选小故事能手
四、教师小结,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诺亚方舟
水淹没了村庄和农田诺亚造方舟鸽子带来水退的消息
放动物、植物种子 (象征和平与希望)
储备食品
教学反思:

fwR816.cOM品读分享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雷雨


雷雨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会认压等4个生字,会写“垂”等12个字。
2、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用不同的语气读出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的景象。
3、感悟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物是怎样变化的,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教学重点:识字和写字。
教学难点:写观察日记。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生字词卡片
教学类型:精读课。
课时划分: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联系生活,揭示课题
夏天的午后,常常会出现雷雨的景象,你能说说雷雨时的景象吗?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1、默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教师巡视有重点地对读书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2、认读词语卡片。
3、生字组词,要求学生从课文中找到带有生字的词语和句子。
4、同桌相互听读课文,一人读一段,在读中巩固识字、学习新词。
三、朗读感悟,理清文脉。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2、师引读(雷雨前:满天的乌云……树上的叶子……忽然阵大风;……哗、哗、哗,雨下起来了……雨停了……)。
3、让学生找一找,课文哪几个段落写雷雨前的景象,哪几个段落写雷雨后的景象,分别在树上做记号。
4、指导学生用不同的语调分别读好这三个部分,用心感悟雷雨前后不同的景象。
5、分组朗读,师随即指导。
第二课时
一、默读课文
一边读一边想象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的景象。
二、分段读议
1、雷雨前:指名朗读,读后说说雷雨前,我们看到了什么景象?
小结归纳:乌云——大风——闪电——雷声
2、雷雨中:指名朗读、读后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雷雨时的景象。
小结归纳:雷声和雷声从大到小。
天色由暗到亮,空气清新。
3、雷雨后、齐声朗读、感受雨后的美景。
三、填词比较词句
1、雷雨前: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 下来,一只蜘蛛从网上下来,逃走了,蝉叫了,蜘蛛又 在网上。
比较“压”、“挂”、“垂”、“坐”四个字的用法,体会这四个字用得确切之处。
四、巩固识字
1、出示本课生字和要求会写的字,指名集体认读。
2、同桌交流记字方法,学生向同学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五、课堂练习
1、指导写生字。
2、完成课后习题“读读抄抄”
六、课外延伸
留心观察天气变化,写一篇观察日记。
七、本课小结:

八、作业布置:

九、板书设计:




十、课后反思: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泉水


泉水
授课时间:
一、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通过朗读课文,从泉水的话中,感叹自己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精神。
4、体会美的意境,感受大自然的美。学习泉水关心别人,乐于助人的品质。让学生学会关心别人。
二、教学重点:
1、会认、会写8个生字。
2、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三、教学难点:
领会泉水关心别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四、教学类型:精读课。
五、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词语卡片、收集有关泉水的图片。
六、课时安排:2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直观图像,引入新课
1、出示图片,小朋友,看了图片后,你有什么发现?(学生谈谈自己的发现。)
过渡:泉水从哪儿来的?又要流到什么地方去呢?我们就一块儿到课文中去“品尝”一下甘甜的泉水吧。
2、板书课题:泉水
二、初读课文,合作识字
1、自由读课文,读通句子,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来。
2、不认识的字画出来了吗?
3、好,同桌合作,互相检查,不认识的字相互教教,并查一查字典?
4、出示生字、词语卡片,谁愿意当小老师,带大家认一认新朋友。
5、哪些新朋友已经认为了,不用老师介绍了?(交流识字情况)。
6、真行,只剩下:“缝、罐”两个不认识的朋友了,我们就一起和它们再认识一下。
7、识记:“缝”与“纟”相“逢”就是“缝”
“罐”:把“灌”的“氵”去掉,换成不要“工”的“缸”,就是“罐”。
8、抽认生字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课文,了解泉水流经的路线。
2、读完了同桌相互交流。
3、泉水从什么地方出来?怎么出来的?
(石缝中冲出来的,启发学生体会“冲”)
4、齐读第一自然段。
5、默默课文,不要出声思考:我们跟着泉水,看看他到哪儿去?经过了哪些地方,做了哪些事情。
四、本课小结:
第二课时
一、谈话引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品尝了冲出石缝的“泉水”,下面我们就和泉水一起到外走走。
2、开火车读读课文,大家评一评,几位同学读得怎么样?
二、精读课文,感悟泉水。
1、我们知道了泉水从什么地方“冲出来的”,那么泉水流过了哪些地方?遇见了谁?说了些什么?
2、读2-5自然段,并做记号。
3、谁告诉老师。板书:
水池 姐姐 来吧
平地 杜鹃花 照吧
果园 果树 喝吧
山谷 画眉鸟 唱吧
4、齐读2-5段,老师请四个同学分别扮演小姑娘杜鹃鸟、果树、画眉鸟,大家加读,并做出相应的动作和表情。(示范:怎么的动作表情)。
5、泉水流过了哪么多的地方,为别人做了这么多的事情,要没要报酬?你明白了什么?
(启发学生体会泉水关心别人,助人为乐的精神)
6、出示下面的句子,学生品读。
(1)来吧、来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
(2)照吧、照吧,我们水很清很清,像一面明亮的大镜子。
(3)喝吧、喝吧,我的水很甜很甜,喝饱了,你们能结出更大更甜的果子。
(4)唱吧、唱吧,我的琴声很美很美,正好为你清脆的歌声伴奏。
指名读句子,你觉得泉水怎么样,你喜欢它吗?给大家读读你最喜欢的句子或段落。
7、点名朗读并评比。
8、哎呀!欢快的泉水跑下山去,它还会经过什么地方?在这个地方遇见了谁?说了些什么?
(启发学生体会,经过农田,遇见稻谷)
9、泉水跑呀跑,在路上遇见了许多同伴,他们是怎么说的,怎样约定的呢?齐读6-7自然段。
10、读完了,说说看。
(你好,你好,大海里见!大海里见!)
11、他们现在已经在一起了,为什么还要约定在大海里相见呢?(因为他们马上又要分开,所以约定在大海里相见)。
12、他们为什么又要分开呢?(因为他们又要各自为别人做好事。他们看别人有困难,就去帮助,所以分开了)。
13、泉水做这些好事乐意吗?(乐意)
14、再读全文。
三、指导背诵喜欢的部分
1、你喜欢泉水吗?把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2、指导、检查背诵。
四、扩展延伸
1、我们如何向泉水学习?能为身边的人做点什么呢?
2、出示p22“我会读”,看一看与泉水的小诗,分角色读一读。
五、课后小结:


六、作业布置:


七、板书设计:






十二、课后反思: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范文:语文园地二


语文园地二
一、授课时间:
二、教学目标:
1、能够通过观察,发现本组“我的发现”里的字都是由两个以上的相同部件组成,并运用这个特点帮助记字。
2、能通过本组“日积月累”的学习,认识9个生字,记住6个词语,背诵4条谚语。
3、认真听别人讲话,能够听懂别人讲的内容;有表达的自信心,能积极参与讨论交流,有帮助别人的爱心。
4、能通过“故事会”和“查字典擂台”给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机会。
三、教学重点:我的发现、日积月累、故事会、查字典擂台。
四、教学难点:
1、能够通过观察并运用特点帮助记字。
2、有表达的自信心,能积极参与讨论交流,有帮助别人的爱心。
3、培养学生有自我展示的能力。
五、教学类型:复习课
六、教学准备:小黑板、挂图及生字卡片
七、课时安排:4课时
八、教学过程:

“我的发现”:
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两点:
1、每个字都是由相同的独体字组合起来的。
2、组合的方式不同:第排是上下组合;第二排是左右组合;第三排是上面一个,下面一个,形成“品”字结构。 (1)学生自己读题中的汉字。
(2)根据汉字旁边“学习伙伴”的提示观察字型,试着找出每组字的特点并相互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运用构字特点记忆字形的。(如:许多树木在一起形成树林,比树林还要大的是森林,所以二“木”成“林”,三“木”成“森”)

“日积月累”
(一)读读认认
首先让学生借助拼音读准9个要求认识的字,再通过读词、组词记住生字。这时候再出示左边的字与右边的字对应起来分析字义、记住字形。
(二)读读记记
1、自由读词语,再指名读词语。
2、小组交流。
3、鼓励学生用词语说话。
(三)读读背背
1、自读书中4句谚语。
2、把自己喜欢的谚语读给同学听,试着说说为什么喜欢。
3、把自己喜欢的谚语背下来。
4、同学之间相互背一背、听一听。
“口语交际”
(一)出示案例,引出话题。
看(或听老师讲)一段故事,故事内容是一位外地的陌生人找不到路,正焦急地站在路口。学生自由谈是否见到过类似的情况,或看到有什么人需要别人的帮助。
(二)相互交流,畅谈个人经历。
跟小组交流,说说自己曾经帮助什么人做过什么。每组推荐出做得好的同学在全班交流他的事迹。
(三)创设多个情境,练习对话。
情境一:一个老爷爷在路边病倒了,你会怎么做?
情境二:当你十分忙,别人又急需要你的帮助时,你该怎么办?

“展示台”
(一)故事会。
1、将课桌围成一圈,创设故事会氛围。
2、根据左边图标的提示,学生先讲收集到的有关雷锋的故事。
3、根据右边图标的提示,引导学生讲一讲身边的好人好事。
(二)查字典擂台。
1、课前鼓励学生用查字典的方法自己认识汉字。
2、出示含有“标”“触”二字的一些不知道读音或知道读音但不知道字意的生字。用课文上的两个小图标激发学生比一比的欲望。
3、显示自由选择生字查字典,比一比,谁查得又快又准,在全班交流。
4、进一步拓展,学生相互交流自己通过查字典学会的一些生字。
(三)引导学生展示其他方面的本领和学习成果。

九、课后小结:

十、作业布置:

十一、板书设计:







十二、课后反思: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小池


教学目标:
 1.认识并且会写4个生字。
 2.朗读并背诵古诗。
 3.理解重点词语和诗句,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4.引导学生理解诗的内容,感受诗中描写的情景,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教学重点:理解重点词语和诗句的大意。
教学难点:读诗联想画面,感受诗歌清新自然的写作特点。
教学过程

一、看图揭题
 1.出示课件(课文插图)问: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
 2.小池美吗?美在哪里?(指导看图,用自己的话说说)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顺诗句。
 2、同桌合作,试读课文。检查字音,纠正读错了字音。
 3、指名两人组朗读汇报。
三、理解感悟。
 1、看课文插图,说说你觉得池塘怎样?诗中是怎么写的?
 引出诗句: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2、交流自学。课堂讨论疑难词句,通过投影重点讲解"泉眼、晴柔"的意思。
 (泉眼:泉水涌出的那个口子;晴:晴天;柔:柔和)
 3、仔细观察图画,你看到了上面有什么?诗中是怎么写的?
 引出诗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3.学生提问自学不能解决的字词,教师作简要解答。
 4、简单讲述诗意。
 5、全班齐读全诗
四、启发想象,感情朗读。
 1. 教师范读。
 2. 学生练读。(4人组内,一人朗读古诗,其余3人想象看到的画面。组内交流)
 3. 教师语言描述,激发学生想象。
 初夏的早晨,阳光灿烂。我们来到一个幽静的小池边,只见水池中已经长出了一些嫩绿的荷叶,有的荷叶还没有完全展开,只是露出一个尖尖的小角;池里的泉眼正在悄悄地流动,池水非常清澈,倒映着浓密的树阴。这时候,飞来几只蜻蜓,有一只飞累了,落在尖尖的荷叶上休息。这样的景象,给你一种什么感觉呢?
 4. 引导学生带着这种感觉朗读。
 5. 朗读反馈。
 6 .练习背诵。
五、识字、写字
 1、出示生字认读。
 2、小组合作,创造性认记字形。
 3、观察字形:
 廷:半包围结构,先写“壬”,再写建之。
 4、师范写,学生书空。
 5、引导学生口头组词。
 6、描红,练写。
六、课外拓展
大自然的景色真美呀!大诗人看见了,把它写成了诗。那你们能不能把看到的美丽景色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写下来呢!
七、板书设计

  小池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六


语文园地六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乐于探究,能发现词语的结构特点。
2、能独立识字,区别形近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3、通过品语交际,调动学生参加讨论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方法:指导、启发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我的发现
六组词的共同特点:重叠形式相同,都是由两个意思相近的词构成的。
1、先让学生读词,再说说这些词有哪些相同之处,读词语时注意朗读的节奏。
2、再让学生说说这样类似的词语。
二、日积月累
1、读读认认
①自由练读四组词,说说每一组中的字有哪些相同之处。
②读读生字组成的词语,想想这些字词的意思。
③认读记忆八个生字,采取多种形式巩固记忆。
2、我会填
①看题目,说说这道题我们要做什么?
②仔细读每一组字,说说你的发现。
③独立完成练习
3、我会读
①自由练读。
②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③比比,看谁读得。
三、作业:练习
第二课时
一、学习口语交际
一、学习口语交际
1、创设情境
指导两名学生把小华遇到的难题表流出来。
2、讨论
3、根据交流情况,教师小结。
4、分组讨论两种观点的理由,再指名学生发言。
5、学习展示台
1、查字典,了解“公民”一词的概念。
2、让学生说说作为公民应该为社会做些什么?
3、教师小结。
4、让学生讨论交流将为社会做些什么?
三、小结:
通过学习,同学们已掌握了要求,希望同学们养成积累好词佳句的好习惯。并能够运用在学习中。
四、作业布置:
①认真读读本园地的字、词。
②写写自己对“公民”一词的想法。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一


语文园地一
一、授课时间:
二、教学目标:
1、初步感知语言中的比喻,启发学生观察和想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3、在口语交际中,培养合作和交往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
1、发现“加偏旁”的识字方法,进行口语交际。
2、在细心观察的基础上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口头表达,顺序清晰,生动具休。
四、教学难点:
1、口语交际 2、自我展示
五、教学类型:练习课。
六、教学准备:收集与春天有关的信息材料。
七、课时安排:2课时
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教师:内当家们喜欢玩游戏吗?今天老师要带同这们到语文园地里去玩,大家准备好了吗?
2、好,我们开始玩了,今天看哪位同学玩得最棒?
二、我的发现,观察发现。
1、看图,图上画的是什么?这些东西之间有联系吗?扇子、剪刀、雨伞、飞机、银杏叶、蜻蜓、蘑菇、燕子。
2、我们看看学习伙伴有什么发现。
我发现燕子的尾巴是剪刀。
(你能把学习伙伴的话说说完吗?)
换一种方法说可以吗?(我发现剪刀像燕子的尾巴)
3、你能用这样的说法说说其他的东西吗?
我发现银杏叶像
我发现蜻蜓像
我发现雨伞像
(也可以反过来说)
4、你在平时的生活中还发现哪些事物之间非常相似呢?(大胆想像、自由表达)。
如:河水像一面镜子。
三、日积月累,积累语言
1、读读认认
(1)读读下面的字、词,试试看你有什么发现?(生字都是用学过的熟字加上偏旁组成的字。)
(2)认一认:你能记住哪个字,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的?如:我记住了“材”,我是根据词语“木材”来记住它是木字旁的。
(3)用每组的两个字分别组词。
如:西(西瓜) 牺(牺牲)
2、读读背背
(1)介绍:这是四幅描写春天的对联。
(2)借助拼音自读。
(3)老师范读,生生互读。
(4)说说你最喜欢哪幅对联?把你喜欢的背给同学听。
3、我会说
(1)读读横线后边的词语,想想横线上应填什么?
(2)说说自己想搭配的词语,和其它同学评一评。
(3)课文中还有这样的短语吗?找出来读一读。
第二课时
一、口语交际,增强表达
1、教师播放《春天在哪里》的录音磁带,进入情景。板书春天在哪里。
2、教师启发:从歌词里,你知道春天花在哪里吗?指名回答。
3、教师播放春景图和春天的录像片断;春天有多美,大家都有自己的感爱,让我们再次走进春天,回味一下在春天里的快乐。
4、鼓励学生细细描述自己对春天的情由、感受、启发他们从视觉、听觉、嗅觉等感观方面,从景物、人物、动物、事物等各个方面的描述(板书:春天里的发现)。
5、组织学生谈话,各自在春天里最想做什么,训练表达能力,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尽量多说,说得与众不同。(板书:春天的畅想)
6、教师指名回答并点评。
二、展示平台
1、以春天为题,教师组织学生赞美春天。
(1)喜欢写作的同学在一起练习写话。
(2)喜欢积累诗句对联的同学,抄写收集描写春天的诗句对联。
(3)喜欢画画的描绘春天的图画。
2、组织展示成果。
(1)请写作抽学将作品展示给全班看。
(2)抄写诗句的同学与大家分享佳词美句。
(3)请绘画的同学将作品展示给全班看。
三、宽带网络,拓展学习
1、老师导入:课文中、生活中,我们用眼睛观察,用心感受,发现了春天的美丽迷人,其实春天还有好多秘密等着我们去发现呢?
2、布置相关作业
(1)阅读宽带网,告诉我们有关城市代表性的市花。
(2)介绍你知道哪些城市的市花、自己家乡代表性的是什么花。
(3)交流收集与本课内容有关的资料
①描写春天的古诗 ②歌唱春天歌曲
九、课后小结:

十、作业布置:
十一、板书设计:



十二、课后反思: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三


语文园地三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通过“日积月累”中读读认认,认识9个字。
2、对学生进行字词的综合训练, 引导学生积累词语。
3、通过“日积月累”中我会读的教学,指导学生观察图画,展开想象,提高朗读能力,增加语言积累, 了解、欣赏我国优美古诗词。
4、通过“口语交际”的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习惯,倡导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结合口语交际活动,练习写话,培养学生书面表达能力。
5、通过“展示台”引导学生展示自己课内外学习所得,增强学习自信心和成就感。
6、通过阅读“宽带网”, 引导学生主动收集和了解与本组专题有关的资料,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教学重点:
1、通过“日积月累”对学生综合训练引导积累词语。
2、通过“我会读’’提高阅读能力。
3、通过“口语交际’’倡导合作交流,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口语交际”
教具准备:生字卡、中国地图、收集有关家乡的资料
教学方法: 自读探究、交流讨论
课时划分: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我的发现
l、出示54页我的发现中的词。
2、让学生自读探究。
3、读读学习伙伴的话看看自己发现了什么?
4、引导学生发现,每组两个词均含有相同的两个字,第二个词在前一个词的基础上加了一个字,两个司意思不一样。
5、学生交流发现。
6、学习汇报。
7、评价小结。
二、日积月累
1、读读认认
①出示反义词卡片让学生认读。
②自读质疑。
③勾画出这八组反义词中不认识的字。
④分组合作学习
采取多种形式认记生字。
⑤拓展积累
指导学生用反义词说话。
2、我会填
①交流讨论
小组交流讨论,先读一读,再口头填空。
②自己完成练习
③指名回答
最后总结本题是词语搭配,形式:形容词十名词。
2、我会读
①指导看图。图上有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你知道诗中描绘的是什么地方的景物吗?
②简单介绍诗歌大意。
③学生自读诗歌,初步了解诗意。
④边读边展开想象,读出感情。
⑤指名读、自由读、比赛读。
⑥鼓励背诵。
第二课时
一、口语交际
l、激趣导入
我们的家乡是个好地方,有迷人的风光,丰富的物产,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畅谈家乡,赞美家乡。
2、出示中国地图
让学生找找自己的家乡的位置。
3、创设情境,引导交际
如果有人要到你家乡旅游,请您当导游为他们设计一条旅游路线,并向客人介绍家乡的风情旅游胜地、特产和近年来的变化。
4、分组进行交际
每组选出一名小导游和几个游客扮演者成立“小小旅行团”表演排练情景剧。
5、分小组表演短剧
6、指名学生评评说说,哪组演得好,好在哪里。
二、拓展练习
读一读学习伙伴的话, 引导学生用几句话写家乡的美丽景色或夸一夸家乡有名的特产。
第四课时
一、宽带网
1、自读宽带网,初步感知内容
①借助拼音,自读“宽带网”上的内容。
②想一想第一段文字讲的是什么,第二段文字讲的又是什么。
2、合作学习
分组交流,汇报自己读懂了什么?
3、思考
①我国有多少民族?
②你知道一些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和服饰的特点吗?
③我国有多少个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
④我国有多少个省、 自治区?
4、实践体验
动手画一画你喜欢的少数民族服饰。
5、欣赏《爱我中华》歌曲,边听音乐边动手做。
二、本课小结:


三、作业布置:


四、板书设计:





五、课后反思: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七


语文园地七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l、发现汉字一字多义的特点,结合语言环境理解字意。
2、认识9个生字,巩固识字,积累词语。
3、能看懂图意, 能把自己所画的图画用文字表达出来。
4、树立生活中学习语文的观念, 勇于展示课外学习成果。
教学重点:了解一字多义的特点,注意积累词语,在展示成果中提高语言能力。
教学难点:口语交际
教学具准备:生字卡片、画笔、白纸
教学类型:复习课。
课时划分: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我的发现
1、激趣:今天我请了一位汉字朋友,它是谁呢?出示“回”字用“回”字组词。
2、引导:这位朋友要教给我们新的知识,想学习吗?请你读读书上的三句话,告诉老师你发现了什么?
3、讨论:每句话中的“回”字可以用其它的字代替呢?
4、结论: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境中意思有时候不相同,要结合语境来理解字意。
5、扩展:用“打”字练习组词,说句子。进一步体会汉字一字多义的特点。
二、日积月累
1、出示词语,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读一读,看谁读得准。
2、请一个学生来朗读。评议。
3、朗读词语。采用多种形式读词语。
4、认读生字。看谁先记住它们。
5、抽认生字,抢认生字。
6、用字组词并用词语说话。
如:我左手拿碗,右手拿铁铲。
第二课时
一、朗读成语(读读背背)
1、请同学们轻声朗读词句,把不认识的字看拼音多读几遍。
2、指名朗读。学生自由练读成语。
3、指导朗读。男女比读, 师生比读。
4、说说成语的意思,教师可作点拨。
5、扩展积累:你还能说出哪些成语?
二、口语交际
1、看图了解图意
①出示挂图,提出要求:先仔细看每一幅图,弄懂每幅图的意思,再把四幅图连起来观察后说说讲了一件什么事?
②学生自己看图,理解图意。
③学生在组内说,班上交流练说。
2、续编故事
①讨论:如果你是这位小朋友,你会怎么做。
②列出学生想的办法。
③评一评谁的办法好。
④推荐讲得好的同学把故事讲给全班听。
3、扩展延伸
① 自主画一幅或几幅画,然后把画上的内容写下来。
②展示作品,互相观赏,互相学习。
4、展示台
①小组内展示课外学习语文的成果。
②作品在全班交流展示。
③办一个班级小报展览。
三、全课小结
在平时学习中,只要同学们多朗读, 多留心积累,词语一定会丰富起来,小朋友在本课的学习中,学得很认真。
四、作业布置:

五、板书设计:



六、课后反思:

感谢您拜读范文资讯网教案频道的“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诺亚方舟”一文,希望“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诺亚方舟”能解决您的教案需求,同时,Fwr816.com还为您精选准备的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专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