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幼儿园关于龙舟的数学教案 > 导航 >

幼儿园关于龙舟的数学教案,2024幼儿园关于龙舟的数学教案

幼儿园关于龙舟的数学教案

设计意图: 现在是小班第二学期,幼儿已经能初步看到图形说出名称,为了能让幼儿更好的认识这些图形,发展幼儿的形状知觉、观察力和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我设计了本次活动《图形门牌号》。在本次活动中,我就让幼儿在角色游戏中通过自身的实践、动手操作、主动探索来加深对几何图形的认识,以及让幼儿能初步排除图形大小、颜色的干扰,正确辨认图形,并制作形状标记。

活动目标: 1.能排除图形大小、颜色的干扰,正确辨认圆形、正方形、三角形。 2.能根据图形制作形状标记图形。 3.乐于讲述操作过程,体验舞会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初步认识圆形、正方形、三角形 2.材料准备:大小、颜色不同的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卡片,三个家。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按形状分类 1、开车旅游,激发兴趣。 2、说说玩玩,认识图形师:今天我收到了图形王国的邀请,它们请你们去参加舞会,你们高兴去吗?让我们开着汽车去图形王国吧! 师:图形王国真漂亮,快看它们的宝宝知道今天有许多的小朋友要来王国参加舞会,都跑出来迎接我们了。现在让我们每个人都找一个图形宝宝做朋友。仔细得看一看,摸一摸,他长得什么样然后请你帮你的图形朋友做一下自我介绍,让我们都来认识认识他。 师:你的图形宝宝是什么图形,长得什么样?(我的朋友是圆形宝宝,它长得太阳,饼干一样)(我找到的是正方形宝宝,他长得方方方像电视机屏幕一样)(我找到的是三角形宝宝,他有三个尖尖的角。)宝宝上前介绍后,下面的宝宝也将与其对应的图形举起。 师:他们也出来了很长时间了,有点点累了,想回家了。快看这里有三间房子,我们应该怎样让他们住进去呢。请你把它送回家(三个孩子一起送,教师可以做引导。) 你们来想想他们俩能住在一起吗?)(不能)为什么不能呢?因为他们俩长得不一样,不能住在一起。 三个家定下来以后,请所有的孩子送图形回家。 师:宝宝们都回家了吗?他们都到了自己的家,三角形宝宝住在都是三角形的家里;圆形宝宝住在都是圆形的家里;正方形宝宝住在都是正方形的家里。 二、制作形状标记 集体制作形状标记师:图形宝宝都回到自己家了,那把门关上吧,让他们好好休息吧。可是我有一个问题了,如果其他图形宝宝来找他们时,怎么才能马上知道是他的朋友是住在哪个家里了?你有什么好办法?(引导幼儿给图形宝宝制作门牌号)师:

查看全文>>>

活动目标: 1、尝试将两种物品(或一种物品有大小或颜色等差异)有规律地进行交替排序。 2、能发现并用简单的语言讲述两种物品排列的规律。 3、能愉快地参与操作活动,初步体验制作窗帘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欣赏过商场或家中的窗帘。 2、有规律交替排列的窗帘图案范例,如一片大树叶、一片小树叶、一片大树叶、一片小树叶如此交替排列2-3组;各种大、小树叶各2-4片。 3、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观察窗帘,激发幼儿的兴趣。 看窗帘、说窗帘。 教师呈现有规律排列的窗帘图案范例。 教师:瞧,这是什么? 教师:这幅窗帘上有些什么?说一说,窗帘上面的花纹是怎样排列的呢? 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窗帘上花纹的排列规律,如一片大树叶、一片小树叶、一片大树叶、一片小树叶 2、了解、学习交替排列的方法。 教师:窗帘上的树叶排列很整齐,真漂亮呀!你们喜欢吗?谁来试试做一幅美丽的窗帘呢? 请3-4名幼儿尝试粘贴树叶。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其粘贴树叶的方法,如先贴一片大树叶,再贴一片小树叶。或引导幼儿说出先贴小的,再按一个小、一个大,一个小、一个大的顺序粘贴。 3、引导幼儿尝试用交替排列的方法装饰窗帘。 师幼共同打开幼儿用书第18页,引导幼儿观察画面。 教师:这是娃娃家的窗帘,上面有什么?这些树叶的排列有什么不一样呢?(如一片红树叶,一片黄树叶等)瞧,最上面一排树叶是怎样排列的? 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树叶交替排列的规律,如一片黄叶、一片红叶,一片黄叶、一片红叶,一片黄叶、一片红叶教师:哎呀!娃娃家的窗帘还没做好呢?怎么办?我们一起来做窗帘吧! 幼儿完成操作活动做窗帘啦。 教师:想想,娃娃家的窗帘还缺什么呀?(树叶)引导幼儿用交替排列的方法在窗帘上粘贴树叶。 幼儿制作,教师观察知道。 4、幼儿相互欣赏作品,体验活动的快乐。 教师:谁愿意来说一说,你窗帘上的树叶是怎么样排列的呢?

延伸活动: 物品排列规律是有变化的,在生活中,教师可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大街上、商场里的地砖等是怎样排列的,鼓励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探索多种排列规律。

查看全文>>>

【活动目标】 1、尝试按照纽扣的多个特征进行匹配,促进幼儿多角度思维的发展。 2、初步懂得拾到东西要归还失主,感受物归原主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故事画面。 2、人手一份与故事描述相同塑封的动物图像和可以匹配的纽扣。

【活动过程】 一、了解故事名称 1、介绍故事名称,找找自己身上的纽扣。 2、说说自己身上有几颗纽扣,是不是相同。 二、按故事线索参与讨论 (一)小老鼠发现了纽扣 1、看看说说纽扣什么样。(教师归纳:这是一颗白色的、圆圆的纽扣,纽扣上还有两个小洞,它会是谁的衣服上掉下来的呢?) 2、掉了纽扣的朋友一定很着急,该怎么办呢? (二)小老鼠去问小狗 1、小老鼠问小狗:这颗纽扣是你掉的吗? 2、发现纽扣不是小狗的。 3、小狗说:我真的掉了一颗纽扣,但是,我掉的纽扣是黄色的,不是白色的。谢谢你! 4、小老鼠就去找掉了白色纽扣的朋友谁掉了白色的纽扣? (三)小老鼠去问小兔 1、小老鼠问小兔:这颗白色纽扣是你掉的吗? 2、发现颜色相同,但是形状不同,不是小兔的。 3、小兔说:我真的掉了一颗纽扣,但是,我掉的纽扣是方形的不是圆形的。谢谢你! 4、小老鼠就去找掉了白色圆形纽扣的朋友谁掉了白色的圆形纽扣? (四)小老鼠去问蟋蟀 1、小老鼠问蟋蟀:这颗白色圆形的纽扣是你掉的吗? 2、发现虽然颜色和形状相同,但是大小不同,不是蟋蟀的。 3、蟋蟀说:我真的掉了一颗纽扣,但是是一颗小纽扣,不是大纽扣。谢谢你! 4、小老鼠就去找掉了白色圆形大纽扣的朋友谁掉了白色的圆形大纽扣? (五)小老鼠去问大象 1、小老鼠问大象:这颗白色圆形大纽扣是你掉的吗? 2、虽然颜色、形状和大小相同,但是洞孔不同,不是大象的。 3、大象说:我真的掉了一颗纽扣,但是,我掉的纽扣上有四个钮洞不是两个钮洞。谢谢你! 三、归纳提升,破解悬念 1、动物们都愿意帮助小老鼠一起去找纽扣的失主。 2、共同描述纽扣的特征:白色、圆形、大大的,中间有两个小纽洞。 3、大家正在寻找时,发现小老鼠妈妈的衣服上少了一颗纽扣。 4、共同比对,重复特征,发现这颗纽扣正是小老鼠妈妈掉落的纽扣。 四、操作尝试,迁移运用 1、小老鼠想:我的朋友们都掉了纽扣,让我再来帮助他们找回纽扣吧。 2

查看全文>>>

【设计思路】 我班幼儿对圆形、三角形、正方形以及长方形已有一定的认识,但用图形拼图这一创造性的活动,我们还从未尝试过,所以我想通过这次活动在巩固对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这种图形认识的基础上,让幼儿尝试自由选择这些图形来拼出各种不同的图案,培养孩子们动手操作的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体验图形组合变化的乐趣。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体验图形组合变化的乐趣。 2、巩固对圆形、三角形、正方形以及长方形的认识,能根据图形名称取出图形并能按一一对应的关系放置。 3、能自由选择图形拼出各种不同的图案。

【活动重难点】 1、重点巩固对圆形、三角形、正方形以及长方形的认识。 2、难点能自由选择图形拼出各种不同的图案并说出自己拼的是什么。

【活动准备】 1、场地布置:由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的图形挖空的小路,填充小路的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共10个。 2、小兔头套一个,简单的图形拼贴画三张。 3、各种图形(有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若干)每人一份,白纸每人一张。

【活动过程】 一、以情境式小白兔在森林博物馆开画展导入活动。 教师戴上小兔头套扮演小白兔:小朋友们,你们看,我是谁?(小白兔。)对,今天小白兔我要在森林博物馆开画展,你们想不想去看呀? 二、铺路: 指导语:哎呀,小白兔忘记了,去森林博物馆的路还没铺好呢,你们愿意帮我先把路给铺好吗?(愿意)小朋友们都愿意帮助我,真是太感谢你们了!那我们先去看看吧!哦,原来这条路是由各种图形拼成的。那小朋友们能告诉我,这里都有些什么图形呢?(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 1、介绍铺路规则:对了,我在这边也准备好了铺路的材料,它们是跟路上一样大的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宝宝。呆会我会请每个小朋友帮我在路上铺上一块图形宝宝。假如,我请你拿一块三角形来铺路,那么你应该怎么办?(选出一个三角形放置在相应的图形里)教师边说边示范。 2、帮小白兔铺路:依次请每位小朋友根据图形名称选择图形,并按一一对应的关系放置。 t:耶,好了,我们的路终于铺好了!真是辛苦小朋友们了,小白兔请小朋友坐下来休息一下吧。 三、看画展。 1、说出都有什么画。 t:好了,现在我们可以来欣赏我的画展了。你们看,我都画了些什么画呀?(一张一张出示) 2、依次

查看全文>>>

活动目标:

1.知道物体有长有短,学习比较长短的方法,能比较3个物体的长短并排序。

2.体验飘带舞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课件、丝带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师幼一起做动物模仿操,引发幼儿兴趣,并引导幼儿初步感知长短。

二、活动开展

1.观看课件讨论,调动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引起幼儿对生活中长短事物的关注。

(1)图片里有什么?有哪些地方不一样?

(2)引导幼儿说出生活中各种不同长短的事物。

2. 师幼探讨,共同学习比较长短的方法。

3. 尝试按不同的方向给3个长短不同的丝带进行排序。延伸目标,在幼儿掌握按一定顺序简单排序时,激发幼儿的创造力,摆出不同的造型,鼓励幼儿用自己语言大胆表述出来。

三、激发幼儿想象力,体验飘带舞动的快乐。

1.通过比较,理解长短是在一定条件下比较出来的,具有可变性。

2. 想象空间:玩丝带。

四、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用不同的的操作材料比较长短并排序,也可根据幼儿掌握情况将数量增加到4。

美术区活动延伸:创意守恒。提供长度一样的毛线让幼儿进行粘画,引导幼儿发现在长度不会随形状的变化而变化。

查看全文>>>

【活动目标】

1、尝试对图形进行组合拼搭。

2、结合自己的图形认知经验,帮助朋友解决问题。

【活动准备】

《有趣的图形》课件、图形片若干、正方形底板幼儿人手一份、固体胶

【活动过程】

一、图形捉迷藏

1、点击课件,出现三个图形

你认识它们吗?它们是什么形状?

小结:它们是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

2、找图形

------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玩捉迷藏的游戏,(教案出自:)它们躲到哪里去了?你在图片的什么地方发现了它们?

小结:原来在我们的身边藏着那么多的图形宝宝。

二、图形宝宝帮大忙

1、宝宝想玩滑滑梯

滑滑梯是什么样子的?哪个图形像斜坡?三角形怎么放更像滑滑梯?(转一转)

小结:图形可以转一转,转一转说不定就能变成你想要的样子。

2、汽车轮胎坏了

谁能变成汽车的轮子呢?没有圆形怎么办?这三个图形(正方形、三角形、半圆形)谁能变出圆形?

小结:原来两个半圆形拼起来就是一个圆形。

三、拼出正方形

电视柜是什么?哪个图形可以做电视柜?(正方形)正方形躲起来了,(教案出自:)可以用什么图形帮帮忙,拼出正方形呢?你们自己去试试看。

请幼儿将不同的图形片贴在正方形的轮廓上,尝试拼搭出正方形。教师与幼儿分享经验。

小结:原来正方形可以用其它图形拼出来。两个长方形可以拼出正方形,四个小正方形也可以拼出长方形,还可以用两个三角形拼出一个大正方形。

儿童早期对图形的认识是与其生活周围客观环境相联系的,他们所感知到的形状大多来源于现实中具体的客观实体。教师根据幼儿认识图形的特点,组织小班幼儿开展了《有趣的图形》的活动,那么这节课,带给我们的思考是什么?

抛问:

1.说说小班幼儿对几何图形的认识特点?

2.教师如何将认识几何图形与幼儿生活周围的客观环境相联系?

查看全文>>>

活动目标:

1、感知3以内的数量,尝试对3以内数量的物体进行归类。

2、在观察图片和提问的引导下,探索用点卡表示实物的数量。

3、喜爱参加数学活动,体验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教具--花的图片6张,其中数量为1、2、3的花朵两张;--1、2、3、的点卡片各一张,分类和底板。

2、学具--操作材料人手一套实物和点卡操作图片,分类盒人手一个。

活动过程:

一、 感知图片数量,认识点子标记。

1、师:小朋友看这儿有什么?每张图片上有几朵花?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好吗?

2、师:请小朋友说说哪些花是一样多的?请小朋友把一样多的花把它们放在分类盒的一个格子里。

3、师:现在请小朋友说说他们都是几朵花?

4、师:(出示点子标记)小朋友看!这是什么?(.教案出自:教案网.)请小朋友数一数每张卡片上有几个点 ?

5、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找朋友的游戏好吗?请小朋友上来拿一张点卡去找和它一样多的花做朋友。

二、幼儿操作活动。

1、花儿朵朵:

师:(出示点数卡片和花朵图片)小朋友看!老师这里给你们准备了许多的花朵图片,还有一些点子卡片。现在请小朋友先数图片上花朵的数量,然后将一样多的花朵放在一起。最后请小朋友选择点子卡片来表示有几朵花。

2、给点子找朋友师:(出示操作材料)小朋友看!这画面上有什么?先点一下每样物品有几个,再用连线的方法将和点子一样多的物品连起来。

三、交流活动:找一样多师:现在看着画面说说和一个点子一样多的有哪些物品?和2个点子一样多的有哪些物品?和3个点子一样多的有哪些?

师:小朋友们都能找到他们的朋友真聪明!

查看全文>>>

活动目标: 1、感知数字在生活中的运用,体验数字的不同组合带来的乐趣。 2、学习对给定的4个数字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 3、乐于与同伴、老师交流自己的发现,能在合作讨论的基础上发现问题。

活动准备: 教具:教师自己车的ppt。 学具:两人一张新车图片,两人一套数卡(1 3 4 9)、笔和白纸。 教学重点:了解几个数字排列组合的规律。 教学难点:寻找又快有全的排列组合方法。

活动过程: 一、在观察的基础上了解新车,引出课题 1、师:车上有什么?汽车由几部分组成? 幼儿:车轮、车灯、车门、方向盘、座位┄┄ 教师小结:汽车由车头、车身、车尾三部分组成。 2、师:我这里有许多汽车的图片,你们两人一张图片,看图片上的车有什么特别?你喜欢它什么? 幼1:我的汽车车灯特别大、特别亮,晚上开车不怕黑。 幼2:我的汽车车门像大鸟的翅膀,可能还会飞吧! 幼儿在介绍自己汽车的同时,教师把幼儿的汽车图片展示在黑板上。 师小结:只要车子在外形和功能上有改变,就成了一辆新车了。 3、师:你在马路上还看见有哪些新车? 幼1:我见过奔驰跑车。 幼2:我见过只有两个座位的轿车。 4、师:怎样在马路上很快找到自己的车? 幼1:看汽车的颜色。 幼2:看汽车的牌子,我家的汽车是东风雪铁龙。 幼3:看汽车牌照。 师小结:每一辆汽车都有不同的车牌号码。 (教师从幼儿熟悉的生活中取材,以轻松的观察讨论形式很快吸引了幼儿的兴趣,并自然地引出了课题要解决的重点) 二、第一次操作,学习三个数字的不同排列组合 1、播放ppt应老师的新车, 师:这是老师的新车,是白色的海南马自达。 师:老师的车牌上有4 3 9三个数字,你们猜猜我的号码会是什么?有几种不同的排列方法? 幼1:3 4 9 幼2:4 9 3 幼3:3 9 4 幼儿两人结对合作,用三张数卡进行排列组合,一人排另一人记录。(一组车牌一张纸) 2、展示车牌 每对孩子上交一张车牌,教师把上交的车牌展示在黑板上。 3 4 9 4 9 3 3 9 4 4 3 9 3 4 9 3 9 4 ┄┄ 师:看看车牌号有重复吗?假如大街上车牌一样,警察会怎样? 幼:警察就不会知道哪辆车闯红灯。 教师和幼儿一起检测,拿掉重

查看全文>>>

【活动目标】

1、能运用各种不同的几何图形拼贴一幅完整的画,巩固对几何图形的认识。

2、能仔细观察、思考,独立完成拼贴活动。

3、能较专心地进行创作活动,体验创造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欣赏过若干幅由各种几何图形片拼贴的画。

物质准备:不同大小、颜色的几何拼图(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半圆形、梯形、椭圆形),作业纸,剪刀、笔、浆糊、抹布等物。

【活动过程】

1、园园的魔术画

教师出示几幅有几何图形拼贴的画:这是园园送给我们班小朋友的。它是怎么做的呢?(教案出自:)引导幼儿发现这些画是由多种图形拼贴出来的。

鼓励幼儿也尝试制作一幅魔术画,启发幼儿思考想品拼什么?需要用哪些图形呢?怎样拼贴?

2、魔术画

师幼共同观察桌面上的材料,请幼儿想好需要什么材料后再来拿取。

幼儿拼贴,教师观察、提醒,在其遇到困难时给予适当的帮助和引导。提醒幼儿注意使用浆糊的卫生,爱惜材料,不浪费。

3、欣赏作品

鼓励幼儿给自己的作品起名字,并大方的向集体介绍,用了哪些几何图形拼贴了xx画。师幼给自己喜欢的作品拍拍手。

查看全文>>>

活动目标:

1.学习6的分解组成,加深对整体和部分关系的理解,对分和活动感兴趣。

2.知道每一个数都有比这个数少1的几种分合方法。

3.书写数字6.

推荐阅读:幼儿园大班数学优秀教案100篇【常更新】

活动准备:

1.一个老爷爷、16条鱼和两个金鱼缸的图片,圆片、数字卡、分合符号若干。

2.每个幼儿瓶盖、石子、扣子和豆子各6个,数字卡、分合符号若干,记录纸每个幼儿一张。

活动过程:

一、出示6条金鱼和2个金鱼缸的图片,提出问题:老爷爷买回6条金鱼,他要把这6条鱼养在两个金鱼缸里,要求每个鱼缸里都有金鱼,可以怎样做,你能帮助老爷爷吗?请幼儿说出分法,教师贴出实物分解图及数字分解图(不一定按顺序)。

二、请幼儿取瓶盖、石子、扣子和豆子各6个,各分成两堆,要求每种的分法都不一样。说出是怎样分的,有几种分法,并尝试记录下来。

三、在黑板上出示6个圆片及分合符号,请一名幼儿上来将他的分法逐一摆出,再请一名幼儿用数字卡摆出相应的分解式。引导幼儿观察并读出6的几种分法,知道有5种分法。

四、讨论:3有几种分法?2有几种分法?将2~6的分解式逐一摆在黑板上,引导幼儿发现,每个数字都有比这个数少1的几种分法。

五、练习:翻开用书,添画或填写6的分解组成式。

活动延伸:在练习册上进一步复习巩固6的分解组成和书写。

推荐阅读:幼儿园大班数学优秀教案100篇【常更新】

查看全文>>>

幼儿园关于龙舟的数学教案

范文资讯网幼儿园关于龙舟的数学教案栏目为各位老师提供优质的幼儿园关于龙舟的数学教案,2024幼儿园关于龙舟的数学教案等,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老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