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找规律教案 > 导航 >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找规律教案,2024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找规律教案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找规律教案

这篇《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采松果》教学设计》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采松果》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第五单元《采松果》 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体会并运用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能对这些加法进行比较熟练地口算。2、使学生能尝试运用所学加法去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在数学活动中累积经验,感受数学与现实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数学意识。3、使学生能与同学互相合作学习,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操作实践。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教学重点:

学会并能熟练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握退位)的计算。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用具:

小棒、计数器、卡片、图片、ppt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个新朋友,(出示松鼠卡片)大家看这是谁呢?

生:小松鼠!

师:对,是小松鼠!大家都很厉害,那么谁知道小松鼠最喜欢吃什么呢?

生:松果!

师:同学们真聪明!今天小松鼠特别开心,因为今天小松鼠的生日,小松鼠跟着松鼠妈妈一起去采它最爱吃的松果,我们一起看看它们采了多少吧!(出示ppt课文情境图)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1、说一说图中传达的数学信息。(讲解25和4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2、根据图中信息提一个数学问题?

(1)松鼠妈妈比小松鼠多踩了多少松果?

(2)小松鼠比松鼠妈妈少采了多少松果?

(3)小松鼠和松鼠妈妈一共采了多少松果?(出示问题卡片)

3、给学生实践,让学生说一说、算一算。(出示数学卡片)

4、松鼠妈妈比小松鼠多采了多少个松果?

列算式解决问题,25-4=21

提问:从20里面拿掉4根,还是从5里面拿掉4根?(摆小棒计算)

4个珠子是从十位上拿走还是从个位上拿走?为什么?(拨计数器解决问题)

总结:先算个位上的5-4=1,再算20+1=21。

5、小松鼠比松鼠妈妈少采了多少了松果?

列算式解决问题,25-4=21

(提示:这个问题上个问题的算式和算法都一样。)

6、请学生列算式解决小松鼠和松鼠妈妈一共踩了多少松果?

25+4=29

提问:4根小棒摆在5那里还是20那里?摆小棒计算。

4个珠子拨在十位上还是拨在个位上?为什么?拨计数器解决问题。

(总结:先算个位上的5+4=9

查看全文>>>

找规律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8~89页“找规律”。 教学目标: 1、过物品的有序排列,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 2、过涂色、摆学具、布置教室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意识。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 会运用“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并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教具准备: 录音带、彩带、动物头像、涂色卡、绳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一)播放歌曲“新年好” ,听了这首歌,同学们想到了什么? (二)出示主题图——小朋友在漂亮的教室里跳舞 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 这些彩旗、花朵和灯笼是不是乱摆乱放的? 他们的摆放都是有规律的,都按照一定的顺序摆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规律。 (板书——找规律) 二、引导探索,认识规律 (一)课件出示彩旗图 ,来找找彩旗排列的规律。 (彩旗按红、黄交替出现,最后一面没有颜色) (二)出示灯笼图和小朋友的队列图 ,下一个灯笼会是什么颜色,下一个小朋友是男孩还是女孩?把你发现的秘密小声地告诉同桌。 (三)出示彩花排列图 ,教室里还有彩花,它的规律和彩旗、灯笼的规律一样吗?你发现了什么?小组里讨论讨论。 (四)小结:彩旗、灯笼、彩花的摆放和小朋友的队伍都是有规律的,都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出现。 三、动手操作、巩固发展 (一)涂一涂 1.实物投影,出示涂色卡1(课本第89页“涂一涂”)。 2.还想不想做涂色比赛?请拿出另一张涂色卡(课本89页“做一做”)继续涂色。 (二)摆一摆,猜一猜 1.摆一摆(设计规律,摆学具“○、△、☆”)(学生动手操作。) 2.猜一猜。 (请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作品,自己提问:“小朋友们,你们能猜猜我按什么规律摆的吗?”自己请同学回答,答对的,老师给予奖励。) 四、联系生活,运用规律 (一)联系生活找规律: 在生活中还有很多的规律,还有哪些东西的排列是有规律的呢?谁来说说? (二)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下面我们就来一起创造规律,好吗? 五、全课结束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自己学得怎样?

查看全文>>>

课标内容: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加法的含义;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教学目标:

1、初步感知数的计算与生活的联系,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加法的含义。

2、培养学生小组合作、交流、主动探索、善于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理解加法的含义,正确计算

教学方法:教学用具:挂图、小棒、铅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理解加法的含义

1、师:右手出示2支铅笔,问:老师手上有什么?板书:2

左手出示3支铅笔,问:这只手上呢?板书:3

生:说一说“2”和“3”分别表示什么

2、师:合起来是几支?用什么方法算出来?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加法。

(由设置情境直接引入教学内容)

二、小组合作,探索新知

1、师:2和3合起来就是5,试一试用算式写出来。

生:独立尝试。

2、小组交流:2+3=5①、“5”表示什么?

②、认识“+”、“=”

(让学生独立尝试探究,自主学习,体验成功的喜悦)

3、摆一摆:摆小棒

①、先摆1根,再摆4根,和起来是几根?

②、先摆2根,再摆3根,和起来是几根?

③、先摆3根,再摆2根,和起来是几根?

动手操作,写出算式,读出算式,交流汇报。

(学生积极参与动手操作,并能训练快速写出正确的算式,进一步体验、理解加法的含义)

查看全文>>>

教学目标:

1.通过拼、摆、画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3.能辨认各种图形,并能把这些图形分类。

教学重点:

认识平面图形讲课教案: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实物与图形。

教学难点:

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实物与图形。

教学准备:

图形卡纸、实物、学具等。

教学过程:

认识平面图形讲课教案

一、复习,探究新知:

1.小朋友们还记得这些图形朋友吗? (长方体 正方体 球 圆柱)

2.你能把这些图形平平的面画下来吗?学生在纸上画一画

3.你们画下的图形有什么特点?

学生小组讨论并且小组小结最后派代表全班交流

不同点: 共同点:

长方形  对边相等  4个角都是直直的平面的

正方形  4边相等  4个角都是直直的  不断开的

圆  没有角 即封闭的)

三角形  有三条边 三个角

二、巩固发展:

1.说一说,你身边哪些物体的面是你学过的图形?

2.用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画一画自己喜欢的图形?

小组内评一评,各小组展示作品。

3.练习一第1题

请小朋友涂一涂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知道各涂什么颜色吗?小组讨论合作,反馈汇报哪些涂成黄色,哪些涂成蓝色,哪些涂成紫色,哪些涂成红色?

4.用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拼一拼图形。

同桌合作比一比哪一桌拼的?全班交流展示。

5.第2题:数一数有几个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

独立完成 ,说说你是怎么数的?有什么好方法?

小结方法。

三、提高练习:

取长方形纸一张,对折再对折

取正方形纸一张,对折再对折

取正方形纸一张,对角折再对角折

观察结果

四、总结:今天你们学到了什么?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个有什么特点?

你有什么想问的?

课后小记:_

查看全文>>>

一、教材分析

此教学内容是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中《找规律》的第一课时。本课时让学生找的都是一些直观图形和事物的变化规律,还未抽象到数,所以我在课堂中结合了多媒体来辅助教学,让学生能在直观、生动的学习环境中找出事物的变化规律。为了能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找出事物的变化规律,我拟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找出直观事物的变化规律。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概括和推理的能力,提高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3.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二、设计理念

兴趣是的老师,《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在教学中就要努力挖掘学生身边的学习资源,为他们创建一个发现、探究的思维空间,使学生能更好地去发现,去创造。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以学生喜欢的“六一联欢会”为主线展开教学,通过“布置联欢会场”──“填入场券” ──“参加联欢会节目”(节目是由一些找规律、藏规律等内容组成的游戏活动),使学生在自己喜欢的实践活动中探究、发现事物的规律,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概括、推理能力,以及提高学生间相互合作的意识。

三、教学流程

查看全文>>>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猜测等活动发现最简单图形变化规律,并创造出有规律的图案。 2、培养学生初步观察、推理能力,提高学生合作交流与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激发学生感受数学、发现数学的情感。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8页 教学重难点: 1、探索一些图形的简单排列规律规律。 2、会运用规律解决一些简单问题,并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学具准备:水果图片,课件,正方形、圆、三角形每组一份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初步感知规律 师:小朋友,今天这节课老师带来了一些漂亮的图案,想不想看看? 小鸡 小熊 小鸡 小熊 师:猜一猜,下一个会是什么? 学生猜,出示“小鸡”。 师:小朋友真聪明,别急,还有好吃的呢! 再次出示:苹果 西瓜 苹果 西瓜 师:你猜下一个是什么水果呢? 学生猜,出示桔子,下一个呢?出示草莓。 师:咦,老师刚刚夸你们聪明,怎么现在猜不准了呢?为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第一排是按小鸡、小熊有顺序的排列,第二排是没有规律的。 师:噢,原来是这样,用你们的话说,第一排是按照一定顺序摆的,有规律,而第二排是胡乱摆的,没有规律,所以猜不对。小朋友观察真仔细,那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找像第一排这样有规律的知识。(板书课题:找规律) 二、自主探究,进一步认识规律 师:“六、一”儿童节快要到了,一年级小朋友正在准备联欢会呢! 课件出示主题图:小朋友在漂亮的教室里跳舞 师:这个舞台布置得这么美!你最喜欢什么? 生:灯笼! 师:老师也挺喜欢的,你能告诉大家灯笼有哪些颜色吗? 生:有红色,还有黄色。 师: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它们的排列有什么特点? 生1:是按一红一黄又一红一黄……的顺序排下去的。 师:说的真不错!你是从哪边看起的? 生:左边。 生2:我看出灯笼是按—黄—红……的顺序排下去的。 师:看得真仔细!请小朋友们猜一猜他是从哪边看起的? 生:右边。 充分肯定、赞同小朋友的说法并告诉他们漂亮的灯笼按一红一黄顺序或一黄一红的顺序排下去,这都是它们的“规律”。 出示灯笼排列: “猜一猜”下一个应挂一个什么颜色的灯笼? 生指出,并说明理由。 (2)提议小朋友继续找一找舞台上还有什么是有规律的?

查看全文>>>

教学内容:

教材第42页例6及相关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比较,使学生感知100以内的数,会运用“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描述两个数的大小关系。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初步学习对数量的估计,逐步建立数感。

3、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

重点难点:

正确运用“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描述两个数的大小关系。在比较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具准备:

例6的投影片、小小养殖场和巩固练习l以及游戏题的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按顺序写敷.

2、62后面连续的五个数是( )。

62后面的第五个数是( )。

3、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把下列各数排列起来。

35 87 70 62 15 6

4、谈话导入

教师:快来看!他们在玩跷跷板。小老虎们玩得多高兴呀!小熊看到了,它也想玩,它找来了好朋友小兔,可是他们怎么也玩不起来,为什么呢?

教师:轻重是比出来的,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进行比较。在数学上我们会经常比较什么呢?

5、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就来比一比,说一说数的大小。

二、新授。

1、投影出示例6.

在操作中初步直观感知“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

教师:红球有几个?(58个)蓝球有几个? (15个)黄球有几个?(10个)

[大家一起从15数到58,数的过程体会到15到58要经过好多的数。

教师告诉学生,58比15多得多,15比58少得多,象刚才的题目我们就可以说,红球比蓝球多得多,那篮球比红球少得多。

请一个同学从10数到15,从中感受到l0到15比较接近,我们就可以说15比10多一些,象刚才的题目,我们就可以说黄球比蓝球少一些.]

教师问:红球和黄球比呢?

小结比较方法:①直观观察比较 ②借助推理进行比较

2、投影出示小小养殖场。

[小组讨论:小小养殖场,谁比谁多一些,谁比谁多的多,谁比谁少一些.

学生分小组讨论得出结论:鹅比鸭少一些,鹅比鸡少得多,鸡比鸭多的多等等。]

三、巩固练习。

1、小娟有37张邮票.(投影片出示)

[本题可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中交流。(1)小明可能有几张邮票?(2)小红可能有几张邮票?]

2、第43页“做一做”

[4人小组根据题意每人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说一句话。]

3、练习九

[第4题第5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提问个别学生,集体订正.

数学游戏题:猜一猜瓶子里有多少个珠子?]

4、下面各数中,谁比谁多一些,

查看全文>>>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教学设计 义兴里小学 陈静 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找规律》例1 教材分析: 《找规律》数学课程标准在探索规律的内容中明确说明:“发现给定的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并给出具体例子。在日堂生活中,很多有规律的事物都是有规律的存在,这为数学的角度去探索事物的规律提供了很多的素材。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能过游戏、观察、实践、猜测、推理等教学活动发现事物中隐含的排列规律。 2、 通过研究交流、动手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分析和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意识。 3、 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 4、 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学重点:从图形中找出排列的规律。 教学难点:在数量变化图形中找出排列的规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反馈卡,饮料瓶(3色3组),跳绳5根,沙包10个, 彩条(红、黄、绿、蓝各3条)。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大家看看这是谁?(课件出示喜羊羊和美羊羊的图片) 师:它们要干什么去呢?(课件出示去看联欢会的图片) 师:(课件展示主题图)大家仔细观察,说说你们从图中都看到什么?指名回答。 师:这幅图大家看着很混乱吗?为什么你觉得不混乱? (排列整齐,有顺序)板贴“有顺序” 二、新知探究 师:你能结合图片中的人或物来说说,它们的排列有什么样的顺序吗? 1、 课件出示彩旗图 师:彩旗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生读出彩旗的颜色,师板贴出对应的图片。) 师:后面的那一面彩旗是什么颜色,你能猜出来吗?指名回答。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能说说你的想法吗? 生:彩旗是1面黄旗一面红旗,然后又1面黄旗一面红旗,接着又是1面黄旗一面红旗。 师:你能在图上把你说的一组一组地圈出来吗?(指名板演) 师归纳:我们就说小旗就是以1面黄旗一面红旗为一组,重复排列的。 (板贴“一组”“重复排列”) 师引导学生有停顿地读图。 2、课件出示彩花图 师:彩花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生读出彩花的颜色,师板贴出对应的图片。) 师:后面的那一朵是什么颜色,你能猜出来吗?指名回答。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能说说你的想法吗? 生:彩花是1朵红花一朵紫花,然后又1朵红花一朵紫花,接着又是1朵红花一朵紫花 师:你能在图上把你说的一组一组用虚线隔开吗?(指名板演) 师归纳:我们就说彩花就是以1朵红花和一朵紫花为一组,重复排列的。 师引导

查看全文>>>

教学内容:

教材28页例2、做一做及练习七4-8题。

教学目标:

1.学会分同一类物品,并按照多种标准分类,感知分类的意义。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能应用于生活中。

教学重点:

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复习: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了按一个标准进行分类,谁能说说什么是“分类”?

引入: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分类”。(板书课题:分类)

二、小组活动,探究新知

1.出示例2

[观察这些人有什么不同?(有大人和孩子、有男有女)请你们根据观察到的不同把这些人进行分类。]

2.小组讨论。

[说出自己是按什么分类的,又是怎样记录分类结果的?]

汇报交流。

[要求:说说你是怎么分的,再听听别人是怎么分的。]

3.指导看书。

a.说说书上两个小朋友是怎么分的。

按大人和小孩分:大人8人,小孩 4人。

按性别男和女分:男 6人,女 6人。

[可以把分类的结果整理在统计表中。突出统计表的简洁性。]

b.小结:根据不同的标准,我们可以有不同的分法。体会不同分类标准下分类结果的多样性。

三、巩固练习,体验根据不同标准分类

1.完成做一做:把全班同学分成两组,可以怎样分?请填在书上的表格中。

2.分图形(第30页第4题)

[要求:想一想,你会怎么分?你为什么这样分?先逐步整理完成第(1)小题,然后填在(2)题的表格中。]

在表格中表示分组结果。

3.分图片。(第31页的第5题。)

[启发:现在请你们仔细观察这组动物,你能找出多少不同的地方?你们找到了这么多不同的地方,能不能根据每一个不同点都找到一种分法呢?学生自选标准把动物分成两类,并用简单的统计表呈现出来。(①按照行进的方式分为飞行的和爬行的;②按繁殖方式分为胎生的和卵生的等)]

4.小结分类方法。

师:通过活动,我们发现,每找到一种不同,就能相应地得到一种分法。这就是按不同标准分类。接着就请大家用今天学到的本领来做些练习。

5.混合练习。(第31页的第6题)

[引导学生理解象形统计图或简单统计表中数据所表达的意思:①说说图中呈现的是什么统计结果。②问学生:小乌龟这一项上涂了3个圆圈,表示什么?是学生真正理解象形统计图的含义。]

四、应用练习

1.给公园中的人分类。(第32页第7题)

[引导: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现在就让我们用学到的本领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

查看全文>>>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感知空间中物体的相互位置关系,能用“上、中、下、左、 中、右”等方位词描述某一物体的位置,能用不同的方法描述两个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小编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教案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让学生感知空间中物体的相互位置关系,初步理解上与下、左与右是相对的概念。

2、能力目标: 让学生运用学到的本领带小动物们安家,并相互说一说它们住在哪里,全方位地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3、情感目标: 经历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感受自己身边的数学知识,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体验数学课程的人文价值。

教学重点:

让学生感知空间中物体的相互位置关系。

教学难点:

知道上与下、左与右是相对的概念。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海的变化真大啊!很多小朋友都搬了新家。我们的好朋友小丁丁、小胖、小亚和小巧也搬家了,住在一栋新房子里。他们邀请欢欢和乐乐去做客,我们去瞧一瞧!

二、共同探讨,获取新知。

师:这栋房子里住了哪些人? 对!他们都住在一栋房子里。欢欢和乐乐先要到小巧家去做客。听!欢欢正在问乐乐:“你知道小巧住在哪里吗?” 乐乐怎么回答呢?我们听仔细了:“太简单了!小巧住在上面一层左面的房间里。”

[板书] 乐乐把这一层叫做(上面一层)这一层是(中间一层)那么这一层就是(下面一层)。 乐乐把这里叫做(左面的房间)这里是(中间的房间)那么这里就是(右面的房间)。 这就是我们今天学的新本领“上、中、下,左、中、右”[揭示课题]

所以他说小巧住在(上面一层左面的房间里)我们要像乐乐一样把话说完整,先说哪一层再说哪一面的房间,一起说一遍“小巧住在”。 老师请两个小朋友把刚才欢欢和乐乐的对话再说一遍。

师:会吗?乐乐要考考我们,听好了:“小朋友,你们会不会用上中下、左中右来说一说其他人住在哪里呢?” 这幅图在我们书上,请你们看着书小组内两人一组,一个演欢欢提问,另一个演乐乐回答。

师:现在老师请每组派两个小朋友来演欢欢和乐乐。注意别的小朋友提过的问题就不要再提了。

三、针对练习,巩固新知。

1.师:乐乐说小朋友们真棒!这回轮到欢欢要考考大家了。请你圈一圈,谁住在紫颜色的房间中? (讲评第一题) 师:会吗?请做书上第2大题。

2. 师:刚才是告诉我们房间,让我们圈出谁住在里面。这回反一反,告诉你一个人,请你把他

查看全文>>>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找规律教案

范文资讯网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找规律教案栏目为各位老师提供优质的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找规律教案,2024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找规律教案等,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老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