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数学比较高矮教案 > 导航 >

数学比较高矮教案

数学比较高矮教案

教学过程中教案课件是基本部分,撰写教案课件是每位老师都要做的事。良好的教案编制是科学管理教育教学工作的必要内容,你不是否正为教案课件而苦恼呢?范文资讯网编辑非常用心地为您推荐一篇“数学《比较高矮》教案”的文章,敬请您阅读本文!

数学《比较高矮》教案 篇1

1.通过学生观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通过学生操作学会比较物体长短的方法;知道长和短是比出来的。通过小组活动探讨对比高矮的不同办法。

2.培养学生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在小组活动中让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体会到用数学的乐趣。

1.15袋不同的物品。

2.两枝不同颜色不同长度的铅笔。

1.引导学生观察。

师谈话:今天,老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个精美的纸袋,你们想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东西吗?

[设计一个悬念,让学生一上课就把注意力集中在纸袋上,吸引学生参与学习活动。]

请组长将纸袋中的东西倒出来。大家看一看,都有什么?

[组长带领大家参加活动,促进小组合作交流。]

2.交流、汇报。

学生可能说出:两枝铅笔,一枝绿色、一枝花色;两把尺子,一把是蓝色,一把红色,三根彩带,一根是粉色,一根是紫色,一根是白色。

b.要求学生把同样的东西放在一起。

3.探究比较长短的方法。

b.小组合作探究比长短的方法。

②把它们平放在桌子上,一头对齐,或竖着放在桌面上,比出物体的长短。

③两头都不对齐,如图:

数学《比较高矮》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感知两个或两个动物之间的高矮关系,体会高矮的相对性。

2、在比较过程中体会高矮的正确方法。

3、渗透帮助他人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掌握比较高、矮;长、短;厚、薄等的方法。

教学难点

课堂纪律的组织,学生的合作精神。

教具准备

绳子、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比较的多、少)

师:今天有好多老师来听课,谁能说出老师多还是学生多?

生:老师多!

生:学生多!

引导学生说:学生比老师多,老师比学生少。

二、新课。

1、请刚才回答的学生上来。

师:老师和同学站在一起,请大家判断谁高?谁矮?

生齐:老师高!

师:下面谁愿跟这个同学比较?

(有意请一位跟这个同学差不多的学生,这样学生不容易看出来,从而引出比较的方法)。

师:大家觉得谁高?谁矮?(两个学生面向学生)

学生争论一番。

师:他们这样站着不容易看出高矮,有更好的比较方法吗?

生:让他们背对背。

让两人

查看全文>>>

为满足您的需求栏目小编已经准备好了一篇《数学《比较高矮》教案》,仅供参考,我们来看看吧。老师在新授课程时,一般会准备教案课件,老师在写教案课件时还需要花点心思去写。教案应该是满足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要求的重要工具。

数学《比较高矮》教案【篇1】

大班数学优质课教案《比较高矮》

【活动目标】

1、在比较活动中体验参与数学活动的乐趣。

2、进一步培养幼儿的比较性观察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3、学习区分高矮,掌握区别高矮的简单方法,初步理解高矮的相对性。

【活动准备】

课件:数学卡——3-3比较概念,3-4比较概念,3-5比较概念。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组织幼儿做相反游戏,激发兴趣。

老师说“高”,小朋友说“矮”,同时蹲下;

老师说“矮”,幼儿小朋友说“高”,同时站起来。

二、展开。

1、学会区别高矮。

(1)和同伴比高矮,请幼儿和伙伴比一比,说出:谁高谁矮?谁和谁一样高?

(2)数学卡:3-3比较概念。

比一比,两座楼,哪一座高?哪一座矮?

两个礼品盒,哪一个高?哪一个矮?

两个厨子,哪一个高?哪一个矮?

两个梯子,哪一个高?哪一个矮?

2、比较两个物体的高矮,掌握比较的方法。

(1)请一高一矮的两名幼儿,矮的站在凳子上,高的站在地上;

用挡板遮住他们的下半身,让幼儿判断,谁高谁矮。

(2)一只长颈鹿在地上,一只小猫爬到树顶,小猫低下头对长颈鹿说:“瞧!我长得比你高。”

提问:小猫的话对吗?为什么?

(3)讲解比较高矮的正确方法

小结:比较高矮时要占站在同一高度。

3、感知高矮的相对性。(教师注意表述要清楚明白)

(1)数学卡:3-4比较概念。

三座楼相比:

甲楼同乙楼比,甲楼比乙楼高,乙楼比甲楼矮。

甲楼同丙楼比,甲楼比丙楼矮,丙楼比甲楼高。

三棵树相比:

引导幼儿说出:乙跟丙比,丙比乙高,乙比丙矮。

(2)讨论:为什么第一次乙高?第二次乙变矮了呢?

(3)小结:一个人或一个物体是高是矮,要看和谁相比,高和矮是会变的。

4、小组四人排队,渗透高矮排序。

请幼儿说出谁比谁高,谁比谁矮,进一步感知高矮的相对性,尝试按从矮到高的顺序排队。

5、音乐游戏“找朋友”。

老师播放一首欢快的儿童舞曲,幼儿按节拍拍手,找到朋友后握手、鞠躬、比高矮。

待幼儿均找到朋友后,音乐停止,幼儿说出两人比较的结果。游戏反复进行,朋友不断交换。

三、活动评价。

表扬积极参与比较、认

查看全文>>>

活动目标

1、教会幼儿区别高矮,初步掌握高矮的相对关系。

2、教幼儿一些简单的比较方法,发展幼儿观察、比较、判断能力。

3、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课件-数学:3-3比较概念 3-4比较概念 3-5比较概念

2、日常生活中能比较高矮的实物若干

活动过程

一、教幼儿区别高矮和一样高

1.课件:3-3比较概念

让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找出图画物体的不同点:

两栋楼房,一栋楼房高,一栋楼房矮。

两座房子,一座房子高,一座房子矮。

两个厨子,一个厨子高,一个厨子矮。

两个梯子,一个梯子高,一个梯子矮。

2.逐一出示实物,让幼儿比一比,谁高谁矮,还是一样高。

3.请两个小朋友上来比比谁高谁矮,还是一样高,

再请全体幼儿互相比比,谁高谁矮,还是一样高。

4.请幼儿说说自己熟悉的东西中什么是可以比较高矮的。

二、教幼儿一些比较高矮的方法

1.请一高一矮两个小朋友,矮的站在凳子上,

前面用一块布遮住,让幼儿判断,谁高谁矮。

当幼儿发生错觉时,揭开谜底,并告诉幼儿比较高矮时要把物体放在同一高度

2.课件:3-4比较概念

让幼儿判断物体最高、最矮。

三栋楼,哪栋楼最高?哪栋楼最矮?

三棵树,哪棵树最高?哪棵树最矮?

3.课件:3-5比较概念

看一看图片上有谁?

公鸡,狗,长颈鹿,猫,小鸡。

比一比它们谁最高?谁最矮?

谁比谁高?谁比谁矮?

三、告诉幼儿简单的高矮的相对关系

1.请一高一矮两个小朋友比较,再让高的小朋友跟老师比较,让矮的跟更矮的小朋友比较,使幼儿知道:高的小朋友跟矮的小朋友比是高的,跟老师比是矮的,矮的小朋友跟高的小朋友比是矮的,(.教案网出处)但跟更矮的小朋友比是高的。告诉幼儿单独的某样东西是不能定高矮的,要看它跟什么比较。

2.请三个小朋友上来,再请一个幼儿为他们从高到矮排队,

并说出谁高谁矮,谁比谁高,谁比谁矮。

四、幼儿实践操作

请每个幼儿依次画高矮不同的三棵树(或三栋楼等)。

查看全文>>>

比较高矮 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及比较判断的能力。 3、引导幼儿学习比较高矮,知道高矮是通过比较而来的,学习在同一高度平面上比较高矮,并能按高矮给物体排序。 活动准备1、每人一套操作材料(大矿泉水瓶、小矿泉水瓶、椰奶瓶、旺仔牛奶瓶)。 2、事先设置好表演情境。 活动过程1、引导幼儿学习在同一平面上比较两个物体的高矮。 设置表演情境。请两个小朋友比高矮,甲站在地板上,乙站在椅子上,问:他们俩究竟谁高,谁矮呢?这样能比出高矮来吗?为什么?鼓励幼儿充分讨论。 教师小结:比较高矮时,俩人必须都站在同一平面、同一高度上,这样才能比较出谁高谁矮。 幼儿示范正确的比高矮方法。 2、引导幼儿发现高矮是通过比较而来的。 请一个比前面二个小朋友更矮的小朋友上来与他们比高矮,问:怎么一会儿说这个小朋友矮,一会儿又说这个小朋友高,到底他是矮还是高呢? 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得出结论:说一个人是高还是矮要看他和谁比。 3、引导幼儿不受物体大小、形状的影响,按高矮给物体排序。 指导语:一天,几只瓶子在一起吵吵嚷嚷,它们想出去走走,可是不知道该怎么排队,现在请小朋友都来帮它们排排队,排好以后要说说你们是怎么给它们排的队。 4、幼儿通过自身参与,进一步体验物体的高矮是比较出来的。 玩游戏《比高矮》:将幼儿分成几个小组,选出每组的小朋友,再派出来比赛,选出全班的小朋友,颁发奖牌,并鼓励小朋友,多吃饭菜、多运动,才长得高。 四、 活动延伸带领幼儿观察幼儿园的房屋、树木、运动器械等,并比较它们的高矮。 教学反思:

查看全文>>>

【活动目标】 1、在比较活动中体验参与数学活动的乐趣。 2、进一步培养幼儿的比较性观察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3、学习区分高矮,掌握区别高矮的简单方法,初步理解高矮的相对性。

【活动准备】 课件:数学卡3-3比较概念,3-4比较概念,3-5比较概念。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组织幼儿做相反游戏,激发兴趣。 老师说高,小朋友说矮,同时蹲下; 老师说矮,幼儿小朋友说高,同时站起来。 二、展开。 1、学会区别高矮。 (1)和同伴比高矮,请幼儿和伙伴比一比,说出:谁高谁矮?谁和谁一样高? (2)数学卡:3-3比较概念。 比一比,两座楼,哪一座高?哪一座矮? 两个礼品盒,哪一个高?哪一个矮? 两个厨子,哪一个高?哪一个矮? 两个梯子,哪一个高?哪一个矮? 2、比较两个物体的高矮,掌握比较的方法。 (1)请一高一矮的两名幼儿,矮的站在凳子上,高的站在地上; 用挡板遮住他们的下半身,让幼儿判断,谁高谁矮。 (2)一只长颈鹿在地上,一只小猫爬到树顶,小猫低下头对长颈鹿说:瞧!我长得比你高。 提问:小猫的话对吗?为什么? (3)讲解比较高矮的正确方法 小结:比较高矮时要占站在同一高度。 3、感知高矮的相对性。(教师注意表述要清楚明白) (1)数学卡:3-4比较概念。 三座楼相比: 甲楼同乙楼比,甲楼比乙楼高,乙楼比甲楼矮。 甲楼同丙楼比,甲楼比丙楼矮,丙楼比甲楼高。 三棵树相比: 引导幼儿说出:乙跟丙比,丙比乙高,乙比丙矮。 (2)讨论:为什么第一次乙高?第二次乙变矮了呢? (3)小结:一个人或一个物体是高是矮,要看和谁相比,高和矮是会变的。 4、小组四人排队,渗透高矮排序。 请幼儿说出谁比谁高,谁比谁矮,进一步感知高矮的相对性,尝试按从矮到高的顺序排队。 5、音乐游戏找朋友。 老师播放一首欢快的儿童舞曲,幼儿按节拍拍手,找到朋友后握手、鞠躬、比高矮。 待幼儿均找到朋友后,音乐停止,幼儿说出两人比较的结果。游戏反复进行,朋友不断交换。 三、活动评价。 表扬积极参与比较、认真观察的幼儿。

查看全文>>>

活动目标

1 、通过目测比较高矮,知道什么高,什么矮,感知高矮相对性。

2、练习从高到矮或从矮到高进行排序。

3、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及比较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有高矮物体的大图。

2、两支塑料花。

3、每人一套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1、初步比较高矮。

请一位大班幼儿和一位小班幼儿踏步走进教室,请幼儿比较谁高谁矮。请幼儿说出:大哥哥高高的,小弟弟矮矮的。

2、观察大图比较高矮。

引导幼儿比较图片上物体的高矮,并说出什么东西是高的,什么东西是矮的。

3、引导幼儿发现高矮是通过比较而来的。

教师出示两支不同高度的塑料花,放在不同的水平面上,请幼儿观察哪支花高,哪支花矮。()教师总结:比较两个物体的高矮要把物体放在同一水平面上。

4、引导幼儿不受物体大小、形状的影响!.来源:屈老.师教案网!,按高矮给物体排序。

请幼儿给不同高矮的物体进行排序。

5、排队游戏:幼儿通过自身参与,进一步体验物体的高矮是比较出来的。

活动延伸

带领幼儿观察幼儿园的房屋、树木、运动器械等,并比较它们的高矮。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通过三个活动环节,让幼儿感知物体的高矮,比较高矮;学会运用高高的、矮矮的、比较高、比较矮、最高、最矮等语词,并理解物体高或矮的相对关系;初步尝试将物体从高到矮或从矮到高的有序排列。我认为本次活动设计是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先请两个幼儿上台比较高矮,让幼儿作为活动的主体,比起图片来更直观,先让幼儿自己来比较,更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再来观察图片比较高矮,最后进行排序。幼儿学起来是层层递进的,对高矮概念掌握的较好,完成原先设立的目标。

查看全文>>>

这篇《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比较高矮》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活动目标 1、在比较活动中体验参与数学活动的乐趣。 2、进一步培养幼儿的比较性观察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3、学习区分高矮,掌握区别高矮的简单方法,初步理解高矮的相对性。 活动准备 课件:数学卡--3-3比较概念,3-4比较概念,3-5比较概念。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组织幼儿做相反游戏,激发兴趣。 老师说“高”,小朋友说“矮”,同时蹲下; 老师说“矮”,幼儿小朋友说“高”,同时站起来。

二、展开 1. 学会区别高矮。

(1)和同伴比高矮, 请幼儿和伙伴比一比,说出:谁高谁爱?谁和谁一样高?

(2)数学卡:3-3比较概念 比一比,两座楼,哪一座高?哪一座矮? 两个礼品盒,哪一个高?哪一个矮? 两个厨子,哪一个高?哪一个矮? 两个梯子,哪一个高?哪一个矮?

2.比较两个物体的高矮,掌握比较的方法。

(1)请一高一矮的两名幼儿,矮的站在凳子上,高的站在地上; 用挡板遮住他们的下半身,让幼儿判断,谁高谁矮。

(2)一只长颈鹿在地上,一只小猫爬到树顶,小猫低下头对长颈鹿说:“瞧!我长得比你高。” 提问:小猫的话对吗?为什么?

(3)讲解比较高矮的正确方法 小结:比较高矮时要占站在同一高度。

3.感知高矮的相对性。(教师注意表述要清楚明白)

(1)数学卡:3-4比较概念 三座楼相比: 甲楼同乙楼比,甲楼比乙楼高,乙楼比甲楼矮。 甲楼同丙楼比,甲楼比丙楼矮,丙楼比甲楼高。

三棵树相比: 引导幼儿说出:乙跟丙比,丙比乙高,乙比丙矮。

(3)讨论:为什么第一次乙高?第二次乙变矮了呢? (4)小结:一个人或一个物体是高是矮,要看和谁相比,高和矮是会变的。

4.小组4人排队,渗透高矮排序。请幼儿说出谁比谁高,谁比谁矮, 进一步感知高矮的相对性,尝试按从矮到高的顺序排队。

5.音乐游戏“找朋友” 老师播放一首欢快的儿童舞曲,幼儿按节拍拍手,找到朋友后握手、鞠躬、比高矮。 待幼儿均找到朋友后,音乐停止,幼儿说出两人比较的结果。游戏反复进行,朋友不断交换。

三、结束 活动评价,表扬积极参与比较、认真观察的幼儿。

查看全文>>>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比较高矮

中班数学活动:比较高矮

一、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及比较判断的能力。 3、引导幼儿学习比较高矮,知道高矮是通过比较而来的,学习在同一高度平面上比较高矮,并能按高矮给物体排序。

二、活动准备 1、每人一套操作材料(大矿泉水瓶、小矿泉水瓶、椰奶瓶、旺仔牛奶瓶)。 2、事先设置好表演情境。

三、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学习在同一平面上比较两个物体的高矮。 设置表演情境。请两个小朋友比高矮,甲站在地板上,乙站在椅子上,问:他们俩究竟谁高,谁矮呢?这样能比出高矮来吗?为什么?鼓励幼儿充分讨论。 教师小结:比较高矮时,俩人必须都站在同一平面、同一高度上,这样才能比较出谁高谁矮。 幼儿示范正确的比高矮方法。 2、引导幼儿发现高矮是通过比较而来的。 请一个比前面二个小朋友更矮的小朋友上来与他们比高矮,问:怎么一会儿说这个小朋友矮,一会儿又说这个小朋友高,到底他是矮还是高呢? 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得出结论:说一个人是高还是矮要看他和谁比。 3、引导幼儿不受物体大小、形状的影响,按高矮给物体排序。 指导语:一天,几只瓶子在一起吵吵嚷嚷,它们想出去走走,可是不知道该怎么排队,现在请小朋友都来帮它们排排队,排好以后要说说你们是怎么给它们排的队。 4、幼儿通过自身参与,进一步体验物体的高矮是比较出来的。 玩游戏《比高矮》:将幼儿分成几个小组,选出每组最高的小朋友,再派出来比赛,选出全班最高的小朋友,颁发奖牌,并鼓励小朋友,多吃饭菜、多运动,才长得高。

四、活动延伸 带领幼儿观察幼儿园的房屋、树木、运动器械等,并比较它们的高矮。

查看全文>>>

这篇《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比较高矮》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活动目标 1、教会幼儿区别高矮,初步掌握高矮的相对关系。 2、教幼儿一些简单的比较方法,发展幼儿观察、比较、判断能力。 活动准备 1、课件-数学:3-3比较概念 3-4比较概念 3-5比较概念 2、日常生活中能比较高矮的实物若干 活动过程

一、教幼儿区别高矮和一样高

1.课件:3-3比较概念

让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找出图画物体的不同点: 两栋楼房,一栋楼房高,一栋楼房矮。 两座房子,一座房子高,一座房子矮。 两个厨子,一个厨子高,一个厨子矮。 两个梯子,一个梯子高,一个梯子矮。

2.逐一出示实物,让幼儿比一比,谁高谁矮,还是一样高。

3.请两个小朋友上来比比谁高谁矮,还是一样高, 再请全体幼儿互相比比,谁高谁矮,还是一样高。

4.请幼儿说说自己熟悉的东西中什么是可以比较高矮的。

二、教幼儿一些比较高矮的方法

1.请一高一矮两个小朋友,矮的站在凳子上, 前面用一块布遮住,让幼儿判断,谁高谁矮。 当幼儿发生错觉时,揭开谜底,并告诉幼儿比较高矮时要把物体放在同一高度

2.课件:3-4比较概念 让幼儿判断物体、最矮。 三栋楼,哪栋楼?哪栋楼最矮? 三棵树,哪棵树?哪棵树最矮?

3.课件:3-5比较概念 看一看图片上有谁? 公鸡,狗,长颈鹿,猫,小鸡。 比一比它们谁?谁最矮? 谁比谁高?谁比谁矮?

三、告诉幼儿简单的高矮的相对关系

1.请一高一矮两个小朋友比较, 再让高的小朋友跟老师比较, 让矮的跟更矮的小朋友比较, 使幼儿知道:高的小朋友跟矮的小朋友比是高的,跟老师比是矮的, 矮的小朋友跟高的小朋友比是矮的,但跟更矮的小朋友比是高的。 告诉幼儿单独的某样东西是不能定高矮的,要看它跟什么比较。

2.请三个小朋友上来,再请一个幼儿为他们从高到矮排队, 并说出谁高谁矮,谁比谁高,谁比谁矮。

四、幼儿实践操作

请每个幼儿依次画高矮不同的三棵树(或三栋楼等)。

查看全文>>>

活动目的:

1、通过目测比较高矮,知道什么高,什么矮,感知高矮的相对性。

2、学习高矮排序,能在一组物体中找出比某物高(矮)的其余物体。

3、学会简单的比较方法,发展幼儿观察、比较、判断能力。

重点:通过目测比较高矮,知道什么高,什么矮,感知高矮的相对性。

难点:学习高矮排序,能在一组物体中找出比某物高(矮)的其余物体。

活动准备:

1、演示教具:两棵高矮不同的树。

2、操作材料:高矮不一的木棒、积木、瓶子、杯子、套娃等等。

活动过程:

(一)目测比较物体的高矮。

1、出示两个娃娃,引导幼儿观察。

“这是谁啊?(两个娃娃)我把她们都放在这张平平的桌子上。看看这两个娃娃谁比谁高?谁比谁矮?(大娃娃比小娃娃高,小娃娃比大娃娃矮。)”

2、再出示一个中娃娃,引导幼儿比较。

“我还有一个娃娃,我也把她放在这张平平的桌子上,并放在这两个娃娃的中间,这里就有1、2、3三个娃娃。看看她比哪个娃娃高?比哪个娃娃矮?(比这个小娃娃高,比这个大娃娃矮。)原来她们是比过以后才能知道高矮。”

(二)幼儿和幼儿小组比高矮活动。

1、请一高一矮两个幼儿上来比高矮。

“刚才我们的娃娃比过高矮了,那我们小朋友也来比一比吧,我先请这一组的两个小朋友上来,你们都站在平平的地板上。看看这两个小朋友谁比谁高?谁比谁矮?”

2、再请一个中等个子的幼儿上来,三个小朋友比高矮。

“我再请一个小朋友上来,站在地板上,在这两个小朋友的中间,看看她比谁高?她比谁矮?”

3、我知道还有其他组的小朋友也想来比一比,再请这组的两个小朋友上来。同上。

(三)幼儿和树小组比高矮。

1、幼儿和大树比高矮。

“现在我请小朋友和别的东西比一比,知道是什么吗?(树)我把树放在平平的地板上,树高还是矮啊?(不知道)要想知道树是高还是矮是要有东西和它比的,那我请这组的一个(中个)小朋友来和这棵树比一比。谁比谁高?谁比谁矮?”

2、出示小树。“你们说是小朋友矮,那我还有一棵小树,也把它放在平平的地上,看看现在是谁比谁高?谁比谁矮?那小朋友和两棵树比一比是(小朋友比大树矮,小朋友比小树高。)”

3、我知道还有其他组的小朋友也想来和树比一比,再请那组的一个(高个)小朋友上来。谁?谁最矮?(大树比小树高,,大树比小朋友矮。)

小结:高和矮是要通过比较以后才能知道的,单独一个东西不能判断高矮。

(四)按高矮排序。

1、“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很多玩具,

查看全文>>>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