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范文大全 > 高考物理磁场总结 > 导航 >

高考物理磁场总结

高考物理磁场总结

范文人编辑推荐的这篇“高考物理磁场知识总结”文章读完后会让你收获满满,如何才能最快速方便地找到范文?人们对于范文的认可度逐渐提升。范文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准确地运用修辞和表现手法,请务必保存本网页的网址以便日后查看!

高考物理磁场知识总结(篇1)

1.磁场

(1)磁场:磁场是存在于磁体、电流和运动电荷周围的一种物质。永磁体和电流都能在空间产生磁场。变化的电场也能产生磁场。

(2)磁场的基本特点:磁场对处于其中的磁体、电流和运动电荷有力的作用。

(3)磁现象的电本质:一切磁现象都可归结为运动电荷(或电流)之间通过磁场而发生的相互作用。

(4)安培分子电流假说------在原子、分子等物质微粒内部,存在着一种环形电流即分子电流,分子电流使每个物质微粒成为微小的磁体。

(5)磁场的方向:规定在磁场中任一点小磁针n极受力的方向(或者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就是那一点的磁场方向。

2.磁感线

(1)在磁场中人为地画出一系列曲线,曲线的切线方向表示该位置的磁场方向,曲线的疏密能定性地表示磁场的弱强,这一系列曲线称为磁感线。

(2)磁铁外部的磁感线,都从磁铁n极出来,进入s极,在内部,由s极到n极,磁感线是闭合曲线;磁感线不相交。

(3)几种典型磁场的磁感线的分布:

①直线电流的磁场:同心圆、非匀强、距导线越远处磁场越弱。

②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两端分别是n极和s极,管内可看作匀强磁场,管外是非匀强磁场。

③环形电流的磁场:两侧是n极和s极,离圆环中心越远,磁场越弱。

④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处处相等、方向处处相同。匀强磁场中的磁感线是分布均匀、方向相同的平行直线。

3.磁感应强度

(1)定义:磁感应强度是表示磁场强弱的物理量,在磁场中垂直于磁场方向的通电导线,受到的磁场力f跟电流i和导线长度l的乘积il的比值,叫做通电导线所在处的磁感应强度,定义式b=f/il。单位t,1t=1n/(am)。

(2)磁感应强度是矢量,磁场中某点的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即通过该点的磁感线的切线方向。

(3)磁场中某位置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及方向是客观存在的,与放入的电流强度i的大小、导线的长短l的大小无关,与电流受到的力也无关,即使不放入载流导体,它的磁感应强度也照样存在,因此不能说b与f成正比,或b与il成反比。

(4)磁感应强度b是矢量,遵守矢量分解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注意磁感

查看全文>>>

【摘要】:高三是充满挑战且紧张的一年,希望同学们在此期间认真复习,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考物理复习策略,希望大家喜欢。也希望大家好好利用高考物理复习策略。

高三物理的复习,要求全面系统地掌握物理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并熟练掌握物理规律、公式及其应用,总结解题方法与解题技巧,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对高三学生的物理学习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细化复习计划。高三物理复习可分为四个阶段:(1)利用暑假全面回顾教材,复习原有笔记及相关例题,巩固所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2)从9月到春节前后,针对各单元知识点进行分析、归纳,明确各概念间的相互关系、物理规律的应用和基本解题方法;(3)从3月到4月,进行专题强化训练,查漏补缺,总结典型物理题所蕴含的思想方法,做到全面扎实、系统灵活;(4)5月份进行大综合复习训练,模拟强化,把知识整体化、系统化,进一步提升综合运用能力。

第二、注重复习方法。选定科学的物理复习方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重视基本概念、基础规律的复习,归纳各单元知识结构网络,熟识基本物理模型,并通过练习完成对基本概念的辨析理解、对基本规律的综合应用;(2)注重解决物理问题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如外推法、等效法、对称法、理想法、假设法、逆向思维法、类比和迁移法等,要认真领会并掌握运用;(3)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问、一题多变、多题归一等形式,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对重点热点知识真正做到融会贯通;(4)用记图方式快速做好笔记,整理易错点,并经常性地针对笔记进行看题训练,掌握重要物理规律的应用。如:动能定理的应用、用图象法求解物理问题、极值临界问题的分析研判等。

第三、处理好几个关系。知识是基础、能力是表现、思维是核心。(1)处理好课本与复习资料的关系,以课本为本,利用好复习资料,掌握物理问题的主要分析方法与解题技巧,突出查漏补缺;(2)处理好做题与能力培养的关系,高考物理题常以不同的情景或不同的角度考查同一知识点,对于新题要科学有效地加以应用,提高应变能力,不能专门做难题、怪题;(3)培养良好的思维和学习习惯,要认真审题,区分背景材料,挖掘隐含条件;要明确研究对象,通过画示意图建立清晰的物理情景,解题要注意科学规范;(4)处理好理论与实验的关系,掌握基本仪器的使用,加强物理实验思想、原理、方法与技巧的训练,注重运用物理知识、原理和方法去解决生活、生产科学技术中开放性

查看全文>>>

高考物理复习总结及备考计划

一、**届复习工作得失

(一) 成功之处

1、复习抓得早,抓得紧,时间上较主动。从高二时的6月初开始高考复习,至第五学期结束时完成了第一轮复习,3月底前完成了第二轮的专题复习,最后的综合套题训练时间充裕,能从容地进行查漏补缺,逐一解决存在的问题。

2、坚持加强习题训练,保证作业的质和量,坚持周测,月测。能组织本组教师力量,针对学生实际和备考需要,有针对地选编作业题和考试题。

3、针对往年学生遗忘率高,复习到后面内容又忘了前面内容的情况,上届坚持了穿插训练,即复习过程中穿插布置过往内容的作业,收到较好的效果。

4、认真学习先进学校备考经验,积极采集和消化高考信息。

5、理综各科教师努力工作,积极配合支持理综科复习考试工作,让学生能发挥最佳水平。

(二)存在问题

1、对尖子生和临界生的辅导还处于摸索阶段,缺乏收效明显的办法和手段。

2、第二轮专题复习资料的深度和广度有待加强,以促进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

3、在平时作业和测试的选题上,针对性还不够强。考后回顾,上届对数学知识在物理上的应用能力方面平时要求不够高,高考3条计算题都是数学符号运算,第26题,用到数学极值问题,难度比较大,学生不适应。

二、学生知识现状和学习特点

1、现正按计划进行第一轮复习,复习进度(应届复习到电场,往届到机械能)合适,学生信心足,学习有热情,纪律有保障。

2、学生基础不够扎实,学习能力不强,平时训练还可以,但考试得分不高,特别是综合科考试,时间不够,做题速度慢,成绩偏低。尖子生相对稳定,但整体能力不高。

3、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自学总结能力差,缺乏整体思考问题方法。

三、**届各阶段备考工作计划

1、第一轮复习到本学期结束。一轮复习以课本为载体,以考点为依据,以运用为目标,以知识点为主线,全面、滚动地按章节的知识点复习。以落实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为主,课本,资料,教学案三者结合使用。

2、在3月底完成第二轮复习(即专题复习)。本轮重在复习重点、难点、热点知识,在第一轮全面复习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扎实和提升知识,落实重、热点问题,全面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特别是综合计算题的解题能力。要秉承去年穿插训练的做法,避免过于明显的条块分割。专题复习资料的深度和广度要与高考一致,在选题上要有针对性,要针对高考需要,针对学生实际情况,针对近年来发现存在的问题。专题复习资

查看全文>>>

按照平时学习工作的要求,我会运用到各种各样的范文,掌握范文的撰写对自己会有很大的帮助,什么样的范文比较高质量?小编陆续为大家整理了高考物理知识点总结精选,不妨参考一下。希望你喜欢!

高考物理知识点总结 篇1

(一)基本概念物理量的记忆和理解

将概念、公式和物理量系统的总结在一起加以记忆和理解。

(二)物理方法的活学活用

1、图像法

2、整体法与隔离法

3、假设法

4、倒序法

5、几何图形法

6、微元法

(三)经典模型的熟记与掌握

1、追击模型

2、弹簧模型

3、斜面模型

4、传送带模型

5、水平圆盘模型

6、竖直平面的圆周运动模型

7、双星模型

8、人船模型

9、爆炸反冲模型

10、子弹打木块模型

11、回旋加速器模型

12、示波管模型

13、粒子在磁场中旋转模型

14、电磁场中的单杆模型

15、流体模型

高考物理知识点总结 篇2

电场

1.两种电荷、电荷守恒定律、元电荷:(e=1.6010-19c);带电体电荷量等于元电荷的整数倍

2.库仑定律:f=kq1q2/r2(在真空中){f:点电荷间的作用力(n),k:静电力常量k=9.0109n?m2/c2,q1、q2:两点电荷的电量(c),

r:两点电荷间的距离(m),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3.电场强度:e=f/q(定义式、计算式){e:电场强度(n/c),是矢量(电场的叠加原理),q:检验电荷的电量(c)}

4.真空点(源)电荷形成的电场e=kq/r2{r:源电荷到该位置的距离(m),q:源电荷的电量}

5.匀强电场的场强e=uab/d{uab:ab两点间的电压(v),d:ab两点在场强方向的距离(m)}

6.电场力:f=qe{f:电场力(n),q:受到电场力的电荷的电量(c),e:电场强度(n/c)}

7.电势与电势差:uab=a-b,uab=wab/q=-eab/q

8.电场力做功:wab=quab=eqd{wab:带电体由a到b时电场力所做的功(j),q:带电量(c),

uab:电场中a、b两点间的电势差(v)(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e:匀强电场强度,d:两点沿场强方向的距离(m)}

9.电势能:ea=qa{ea:带电体在a点的电势能(j),q:电量(c),a:a点的电势(v)}

10.电势能的变化eab=eb-ea{带电体在电场中从a位置到b位置时电势能

查看全文>>>

内容:选修3-1第三章《磁现象和磁场》(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教材分析 磁现象和磁场是新教材中磁场章节的第一节课,从整个章节的知识安排来看,本节是此章的知识预备阶段,是本章后期学习的基础,是让学生建立学习磁知识兴趣的第一课,也是让学生建立电磁相互联系这一观点很重要的一节课,为以后学习电磁感应等知识提供铺垫。整节课主要侧重要学生对生活中的一些磁现象的了解如我国古代在磁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生活中熟悉的地磁场和其他天体的磁场(太阳、月亮等),故本节课首先应通过学生自己总结生活中与磁有关的现象。电流磁效应现象和磁场对通电导线作用的教育是学生树立起事物之间存在普遍联系观点的重要教学点,是学生在以后学习物理、研究物理问题中应有的一种思想和观点。 学生分析 磁场的基本知识在初中学习中已经有所接触,学生在生活中对磁现象的了解也有一定的基础。但磁之间的相互作用毕竟是抽象的,并且大部分学生可能知道电与磁的联系,但没有用一种普遍联系的观点去看电与磁的关系,也没有一种自主的能力去用物理的思想推理实验现象和理论的联系。学生对磁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是比较感兴趣的,故通过多媒体手段让学生能了解地磁场、太阳的磁场和自然界的一些现象的联系(如黑子、极光等),满足学生渴望获取新知识的需求。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自己总结生活中与磁有关的现象,了解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磁现象和应用,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 2、通过实验了解磁与磁、磁与电的相互作用,掌握电流磁效应现象。使学生具有普遍联系事物的能力,培养观察实验能力和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 3、通过直观的多媒体手段让学生熟悉了解地磁场和其他天体的磁场及与之有关的自然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参与课前的准备工作,收集课外的各种磁有关的现象和应用。 2、在电流磁效应现象的教育中,本节课采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还原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强调学生自主参与。 3、学生对物理现象进行分析、比较、归纳,采用老师与学生双向交流感知现象下的物理规律的普遍联系。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对奥斯特的电流磁效应现象的教育中,要让学生知道奥斯特的伟大在于揭示电和磁的联系,打开了科学中一个黑暗领域的大门。也让学生懂得看似简单的物理现象在它发现的最初过程中是如何的艰难。 2、通过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精神,树立起事物之间存在普遍联系的观点。

查看全文>>>

1、伽利略

(1)通过理想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力是维持运动的原因”的观点

(2)推翻了亚里士多德“重的物体比轻物体下落得快”的观点

2、开普勒:提出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定律;

3、牛顿

(1)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

(2)发现表万有引力定律;

4、卡文迪许:利用扭秤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

5、爱因斯坦

(1)提出的狭义相对论(经典力学不适用于微观粒子和高速运动物体。)

(2)提出光子说,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规律。

(3)提出质能方程e=mc2,为核能利用提出理论基础

6、库仑:利用扭秤实验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库仑定律。

7、焦耳和楞次

先后各自独立发现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效应的规律,称为焦耳——楞次定律。

8、奥斯特

电流可以使周围的磁针偏转的效应,称为电流的磁效应。

9、安培:研究了电流在磁场中受力的规律

10、洛仑兹:提出运动电荷产生了磁场和磁场对运动电荷有作用力(洛仑兹力)的观点。

11、法拉第

(1)发现了由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电磁感应现象;

(2)提出电荷周围有电场,提出可用电场描述电场

12、楞次:确定感应电流方向的定律。

13、亨利:发现自感现象。

14、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指出光是一种电磁波,为光的电磁理论奠定了基础。

15、赫兹:

(1)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并测定了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

(2)证实了电磁理的存在。

16、普朗克

提出“能量量子假说”——解释物体热辐射(黑体辐射)规律电磁波的发射和吸收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

17玻尔:提出了原子结构假说,成功地解释和预言了氢原子的辐射电磁波谱。

18、德布罗意:预言了实物粒子的波动性;

19、汤姆生

利用阴极射线管发现了电子,说明原子可分,有复杂内部结构,并提出原子的枣糕模型(葡萄干布丁模型)。

20、卢瑟福

进行了α粒子散射实验,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由实验结果估计原子核直径数量级为10-15m。

21、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核,第一次实现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并发现了质子。

22、查德威克:在α粒子轰击铍核时发现中子,由此人们认识到原子核的组成。

第二份

1.胡克:发现胡克定律(f弹=kx)

2.伽利略:给出匀变速的定义,s正比于t的平方;无论物体轻重如何,其自由下落快慢是相同;斜面实验,推断出物体不受外力将维持匀速直线运动,后由牛顿归纳为惯性定律

查看全文>>>
3、xx年5月底——考前,回归教材、查漏补缺、心理调节。 1、xx年9月1日——xx年3月中下旬,进行第一轮周全复习。 一、新高三进度安排 2、xx年3月下旬——5月底,专题复习,综合考练,查漏补缺。 2、根据本校学生实际和广东高考物理新筹划的请求,复习蔡┴于必修1,必修2,选修3-1,选修3-2,重基本,成体系,抓规范,练技能,使学生将分散的常识点理清,形成常识收集,融合贯通,抓住高考基本部分不掉分。

xx年广东省高考测验科目产生重大年夜变更,理科考生考"3 理科综合",而"理科综合"中物理学科响应的高考测验时光和分值跟本来的x科中物理科比拟将产生变更,是以物理测验内容、题型、题量、难度和高考备考请求都产生较大年夜的变更。作为高三物理教师来说,这是一次挑衅,也是一次考验。为了能在xx年高考中,物理能取得好的成就,我们制订了如下复习备考筹划: 1、紧扣新的《广东高考物理筹划》请求,广泛收集相干高考新筹划的有关信息,研究xx年高考热点及命题趋势,选择合适的教辅材料(我校同一应用《名师大年夜教室》)进行有效的复习。 4、大年夜应试策略上分析,对于选修3-3,选修3-4,选修3-5部分常识点的复习要有侧重,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分层次、分难度练习,但不占太多时光,因其在现有的高考题型平分析,其难度较低,分值较小,应余大年夜多时存放在前四部分(必修1、2,选修3-1、选修3-2) 3、二轮复习专题专练,精讲精练,拔高难度,培养解题才能,选题主抓新鲜的信息题的综合练习,目标将学生才能进步到高于高考请求的标准。 二、复课策略及办法 5、根据实际的复习情况,恰当时要有效地调剂复习办法及教授教化筹划。

查看全文>>>

1 跟物理相关的专业都有哪些?

就大学而言,凡是和理工科相关的都离不开物理的学习。例如清华、北大、浙大、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北航、北邮、北理工等等一系列院校的理工科专业必然会要求学生对于高中物理知识的扎实基础。同时涉及到比较热门的一些专业也必然会在本科的培养计划当中出现大量和物理相关的课程。

和理工专业相关的这些物理类课程包括:大学物理、普通物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流体力学、结构力学、工程热力学、量子力学、电路原理、电工电子、控制原理、计算机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通信工程等等一系列核心专业课,如果没有高中物理的基本功底,这些课程学习起来将会是非常痛苦的过程。

在学好这些课程的基础之上,才能在和物理相关的这些专业当中取得比较好的成绩。这些专业又会包括:数理基础科学、物理学、建筑学、土木工程、机械工程、电气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环境科学、精密仪器、电子工程、自动化、能源工程等等,在未来的就业环境情况下,这些以物理作为基础的工科专业将会拥有非常好的前景。

2 物理学科的学习意义?

回到高中物理的学习中我们可以发现,这一个学科所学到的内容不仅仅是一些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对于新鲜事物以及客观世界规律认知的方法。

这种方法的习得也将成为学生在未来学习道路当中必不可少的成长环节,因为它需要培养和锻炼学生强大的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动手实验能力、知识迁移转化的能力等等。

所以从一个人在未来学习道路上发展的角度来讲,物理这一个学科所提供锻炼的机会也将成为非常重要的一环,这也是为什么在大学当中几乎所有的工程学科都需要运用到物理学的知识,而在这些专业当中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将后进入到工作岗位能够更好地适应各种不同的工作。

因此,从学习物理开始,学生将会潜移默化收到这一学科体系的感染和影响,并不断提升自己在相关综合学习素质方面所具有的能力,并将这种能力转变为自己在未来人生道路当中解决问题时一种有力的工具和宝贵的一笔财富。

3 物理学科的学习规划建议?

首先,我们可以来分析一下在中学阶段物理学科所具有的特点。物理在大多数学生眼中是非常难学的一门学科,学生之所以认为难是因为物理当中有大量抽象的概念和公式需要在记忆的基础之上加以理解和应用,而这些概念和公式不仅仅难度高,而且数量还巨大,并且前后知识的连接非常的紧密,关系十分密切。并且在考试当中会出现大

查看全文>>>

高中物理新课程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内容:选修3-1第三章《磁现象和磁场》(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教材分析 磁现象和磁场是新教材中磁场章节的第一节课,从整个章节的知识安排来看,本节是此章的知识预备阶段,是本章后期学习的基础,是让学生建立学习磁知识兴趣的第一课,也是让学生建立电磁相互联系这一观点很重要的一节课,为以后学习电磁感应等知识提供铺垫。整节课主要侧重要学生对生活中的一些磁现象的了解如我国古代在磁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生活中熟悉的地磁场和其他天体的磁场(太阳、月亮等),故本节课首先应通过学生自己总结生活中与磁有关的现象。电流磁效应现象和磁场对通电导线作用的教育是学生树立起事物之间存在普遍联系观点的重要教学点,是学生在以后学习物理、研究物理问题中应有的一种思想和观点。 学生分析 磁场的基本知识在初中学习中已经有所接触,学生在生活中对磁现象的了解也有一定的基础。但磁之间的相互作用毕竟是抽象的,并且大部分学生可能知道电与磁的联系,但没有用一种普遍联系的观点去看电与磁的关系,也没有一种自主的能力去用物理的思想推理实验现象和理论的联系。学生对磁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是比较感兴趣的,故通过多媒体手段让学生能了解地磁场、太阳的磁场和自然界的一些现象的联系(如黑子、极光等),满足学生渴望获取新知识的需求。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自己总结生活中与磁有关的现象,了解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磁现象和应用,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 2、通过实验了解磁与磁、磁与电的相互作用,掌握电流磁效应现象。使学生具有普遍联系事物的能力,培养观察实验能力和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 3、通过直观的多媒体手段让学生熟悉了解地磁场和其他天体的磁场及与之有关的自然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参与课前的准备工作,收集课外的各种磁有关的现象和应用。 2、在电流磁效应现象的教育中,本节课采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还原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强调学生自主参与。 3、学生对物理现象进行分析、比较、归纳,采用老师与学生双向交流感知现象下的物理规律的普遍联系。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对奥斯特的电流磁效应现象的教育中,要让学生知道奥斯特的伟大在于揭示电和磁的联系,打开了科学中一个黑暗领域的大门。也让学生懂得看似简单的物理现象在它发现的最初过程中是如何的艰难。 2、通过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精神,树

查看全文>>>

xx年广东省高考考试科目发生重大变化,理科考生考"3 理科综合",而"理科综合"中物理学科相应的高考考试时间和分值跟原来的x科中物理科相比将发生变化,因此物理考试内容、题型、题量、难度和高考备考要求都发生较大的变化。作为高三物理教师来说,这是一次挑战,也是一次考验。为了能在xx年高考中,物理能取得好的成绩,我们制定了如下复习备考计划: 一、新高三进度安排 1、xx年9月1日——xx年3月中下旬,进行第一轮全面复习。 2、xx年3月下旬——5月底,专题复习,综合考练,查漏补缺。 3、xx年5月底——考前,回归课本、查漏补缺、心理调节。 二、复课策略及措施 1、紧扣新的《广东高考物理方案》要求,广泛收集相关高考新方案的有关信息,研究xx年高考热点及命题趋势,选择合适的教辅资料(我校统一使用《名师大讲堂》)进行有效的复习。 2、根据本校学生实际和广东高考物理新方案的要求,复习侧重于必修1,必修2,选修3-1,选修3-2,重基础,成体系,抓规范,练技巧,使学生将分散的知识点理清,形成知识网络,融会贯通,抓住高考基础部分不失分。 3、二轮复习专题专练,精讲精练,拔高难度,培养解题能力,选题主抓新颖的信息题的综合训练,目的将学生能力提高到高于高考要求的标准。 4、从应试策略上分析,对于选修3-3,选修3-4,选修3-5部分知识点的复习要有偏重,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分层次、分难度训练,但不占太多时间,因其在现有的高考题型中分析,其难度较低,分值较小,应余大多时间放在前四部分(必修1、2,选修3-1、选修3-2) 5、根据实际的复习情况,适当时要有效地调整复习措施及教学方案。

查看全文>>>

高考物理磁场总结

范文人高考物理磁场总结栏目为您提供最新的高考物理磁场总结、2024高考物理磁场总结以及高考物理磁场总结格式与范文等相关内容。同时,感谢您对我们的信任与支持,希望高考物理磁场总结专题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