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读后感 > 传统节日书籍的读后感 > 导航 >

传统节日书籍的读后感,2024传统节日书籍的读后感范文,传统节日书籍的读后感大全

传统节日书籍的读后感

1、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孟浩然《清明即事》

2、客槎曾犯,银河微浪,尚带天风海雨。苏轼《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

3、这次第,算人间没个并刀,剪断心上愁痕。黄孝迈《湘春夜月近清明》

4、碧梧初出,桂花才吐,池上水花微谢。严蕊《鹊桥仙碧梧初出》

5、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苏轼《念奴娇中秋》

6、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7、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高翥《清明日对酒》

8、洛阳城里花如雪,陆浑山中今始发。宋之问《寒食还陆浑别业》

9、正是浴兰时节动。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10、已驾七香车,心心待晓霞。李商隐《壬申七夕》

11、待都将许多明,付与金尊,投晓共、流霞倾尽。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12、生盆火烈轰鸣竹,守岁筳开听颂椒。戴复古《除夜》

13、肠断裂,搔首一长嗟。汪元量《望江南幽州九日》

14、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15、对望中天地,洞然如刷。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16、重阳佳节意休休,与客携壶共上楼。姜塘《摘星楼九日登临》

17、吴洲春草兰杜芳,感物思归怀故乡。宋之问《寒食江州满塘驿》

18、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李白《忆秦娥箫声咽》

19、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辛弃疾《念奴娇书东流村壁》

20、笋柱秋千游女并。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21、他乡逢七夕,旅馆益羁愁。孟浩然《他乡七夕》

22、遥怜巩树花应满,复见吴洲草新绿。宋之问《寒食江州满塘驿》

23、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苏轼《念奴娇中秋》

24、碧海年年,试问取、冰轮为谁圆缺?吹到一片秋香,清辉了如雪。纳兰性德《琵琶仙中秋》

25、墦间人散後,乌鸟正西东。范成大《清明日狸渡道中》

26、石类支机影,池似泛槎流。李峤《同赋山居七夕》

27、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28、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潮。王安石《壬辰寒食》

29、平原累累添新冢,半是去年来哭人。云表《寒食诗》

30、岑生多新诗,性亦嗜醇酎。杜甫《九日寄岑参》

31、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32、一郡官闲唯副使,一年冷节是清明。王禹偁《清明日独酌》

33、东飞乌鹊西飞燕。陈师道《菩萨蛮七夕》

34、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符曾《上元竹枝词》

35、上苑风烟

查看全文>>>

  1、野旷云连树,天寒雁聚沙。文森《九日》 2、别浦今朝暗,罗帷午夜愁。李贺《七夕》 3、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文森《九日》 4、名字因农具,襟怀属钓蓑。张镃《寒食》 5、倚楼起把绣针小。吴文英《秋蕊香七夕》 6、不知何处火,来就客心然。沈佺期《寒食》 7、重午佳辰独掩门。李之仪《南乡子端午》 8、南雁归时更寂寥。纳兰性德《采桑子九日》 9、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温庭筠《清明日》 10、成都过卜肆,曾妒识灵槎。李商隐《壬申七夕》 11、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李冠《蝶恋花春暮》 12、满堂惟有烛花红。辛弃疾《一剪梅中秋元月》 13、忆对中秋丹桂丛。辛弃疾《一剪梅中秋元月》 14、无限枝头好颜色,可怜开不为重阳。丘浚《咏菊》 15、明月青山夜,高天白露秋。李峤《同赋山居七夕》 16、一樽径籍青苔卧,莫管城头奏暮笳。赵鼎《寒食》 17、中秋谁与共孤光。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18、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19、中心愿,平虏保民安国。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20、怀家寒食夜,中酒落花天。赵长卿《临江仙暮春》 21、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殷尧藩《端午日》 22、石榴美艳,一撮红绡比。杜安世《鹤冲天清明天气》 23、今日清明节,园林胜事偏。贾岛《清明日园林寄友人》 24、池馆隳摧古榭荒,此延嘉客会重阳。韩琦《九日水阁》 25、杜草开三径,文章忆二贤。贾岛《清明日园林寄友人》 26、直到城头总是花。欧阳修《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27、年来饮兴衰难强,漫有高吟力尚狂。韩琦《九日水阁》 28、榴花三日迎端午,蕉叶千春纪诞辰。范成大《鹧鸪天》 29、夜深微雨润堤沙,香风万家。王元鼎《醉太平寒食》 30、西园日日扫林亭。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31、鹊桥波里出,龙车霄外飞。任希古《和长孙秘监七夕》 32、尘香明日城南陌。吴文英《菩萨蛮落花夜雨辞寒食》 33、林卧愁春尽,开轩览物华。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34、寄言俦侣,莫负广寒沈醉。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35、蹴球尘不起,泼火雨新晴。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36、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37、箫鼓喧,人

查看全文>>>

1、欲将诗句慰穷愁,眼中万象皆相识。郑刚中《寒食》

2、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李商隐《马嵬其二》

3、砧杆动微寒,暗欺罗袖。潘希白《大有九日》

4、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茱萸香坠。李煜《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5、可怜江浦望,不见洛阳人。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6、梦入蓝桥,几点疏星映朱户。吴文英《荔枝香近七夕》

7、诗成合座皆珠玉,归去迟迟满落霞。沈辂《九日登高台寺》

8、中秋佳月最端圆。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9、大堤欲上谁相伴,马踏春泥半是花。窦巩《襄阳寒食寄宇文籍》

10、绪风初减热,新月始临秋。孟浩然《他乡七夕》

11、闻道山阴会,仍为火忌辰。胡皓《和宋之问寒食题临江驿》

12、人间宝镜离仍合,海上仙槎去复还。吴文英《思佳客闰中秋》

13、朔风万里入衣多,嘹呖寒空一雁过。石茂华《九月九日登长城关》

14、府酝伤教送,官娃岂要迎。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15、千里暮云平,南楼催上烛,晚来晴。吕渭老《小重山七夕病中》

16、洒空阶、夜阑未休,故人剪烛西窗语。周邦彦《琐窗寒寒食》

17、直待黄昏风卷霁,金滟滟,玉团团。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18、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崔液《上元夜六首其一》

19、偏皎洁,知他多少,阴晴圆缺。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

20、将坛醇酒冰浆细,元夜邀宾灯火新。赵时春《元宵饮陶总戎家二首》

21、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岑参《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22、一片宋玉情怀,十分卫郎清瘦。潘希白《大有九日》

23、笑拈芳草不知名,乍凌波、断桥西堍。吴文英《西子妆慢湖上清明薄游》

24、紫府东风放夜时。贺铸《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

25、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高启《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26、影留人去,忍向夜深,帘户照陈迹。吴文英《尾犯甲辰中秋》

27、报扫荡、狐嗥兔舞。吴潜《海棠春已未清明对海棠有赋》

28、开过南枝花满院。吴文英《凤栖梧甲辰七夕》

29、又说今夕天津,西畔重欢遇。吴文英《荔枝香近七夕》

30、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李冠《蝶恋花春暮》

31、笋柱秋千游女并。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32、愿樽前长叙弟兄情,如金玉。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33、作县几时同志苦,投荒万里倍情真。王逊《西夏重阳》

34、一年佳节过西厢。吴文英《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觅酒》

35、流苏翠帐星渚间

查看全文>>>

为深入贯彻落实“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战略任务,按照省、市、县文明办关于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的要求,不断继承和发扬传统节日,大力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弘扬和谐文明社会风尚,推动形成团结互助、融洽相处的人际关系和平等友爱、温馨和谐的社会环境,结合我乡实际情况,特制定如下传统节日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倡导文明、和谐、喜庆、节俭的理念,努力发展健康向上的节庆文化,使民族传统节日成为展示和传播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阵地,成为弘扬和培育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成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的重要渠道。坚持与时俱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深入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积极创新传统节日的形式和载体,不断增强节庆活动的群众性、广泛性、吸引力和感染力,始终保持传统节日旺盛的生机和活力。着力引导广大青少年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畅想主旋律,凝聚精气神,谱写新篇章。 二、工作安排 以中华传统节日----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我国重要节日为切入点,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节日活动,要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和引导作用。在全县城乡、学校、机关、企业、社区、农村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经典诵读、节日民俗、文化娱乐和体育健身活动,推动“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的深入开展。 (一)春节、元宵节 1、开展走访送祝福活动。开展对身边好人送祝福活动,对孤寡空巢老人、孤残、留守儿童开展多形式的“送温暖”主题活动,让他们在节日期间切实感受关爱和温暖。 2、开展春联、剪纸、小制作等作品展示。联合文化站组织居民创造的春联、剪纸、小制作等作品展示。在学校开展春节作品创作展示,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引导人们了解春节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建设美好家园的光荣感。 3、开展“船灯”“龙灯”下村拜年活动。组织相关人员成立一支文化队,深入各村组为居民送去浓浓的年味儿和祝福,让人民感受到传统春节文化活动魅力。 (二)清明节 1.开展祭奠革命先烈活动。充分利用张……墓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通过为革命先烈扫墓、敬献花圈、重温入党入队誓词,举行入团、入队、成人仪式、主题班队会等形式,引导学生牢记革命宗旨,立志报效祖国。 2、开展“摒弃旧陋习、网上祭英烈”文明祭祀活动。各单位要加大对违规祭扫活动

查看全文>>>

  1、银汉无声转玉盘。苏轼《阳关曲》 2、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苏轼《守岁》 3、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钩。李贺《七夕》 4、登临无限意,何处望京华。文森《九日》 5、对青山强整乌纱。张可久《折桂令九日》 6、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文天祥《除夜》 7、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褚朝阳《五丝》 8、普天皆灭焰,匝地尽藏烟。沈佺期《寒食》 9、六曲屏山和梦遥。纳兰性德《采桑子九日》 10、谁家儿共女,庆端阳。舒頔《小重山端午》 11、天上风云庆会时陈献章《元旦试笔(选一)》 12、空惆怅,谁复吊沅湘。舒頔《小重山端午》 13、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王安石《壬辰寒食》 14、采采黄金花,何由满衣袖。杜甫《九日寄岑参》 15、九日登高处,群山入望赊。赵时春《原州九日》 16、风轻惟响珮,日薄不嫣花。李商隐《壬申七夕》 17、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薛道衡《人日思归》 18、安得诛云师,畴能补天漏。杜甫《九日寄岑参》 19、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王安石《壬辰寒食》 20、夜色银河情一片。吴文英《凤栖梧甲辰七夕》 21、绪风初减热,新月始临秋。孟浩然《他乡七夕》 22、禁烟不到粤人国,上冢亦携庞老家。赵鼎《寒食》 23、寂寂柴门村落里,也教插柳记年华。赵鼎《寒食》 24、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苏轼《念奴娇中秋》 25、望千门如昼,嬉笑游冶。周邦彦《解语花上元》 26、汉寝唐陵无麦饭,山溪野径有梨花。赵鼎《寒食》 27、夜深斜搭秋千索,楼阁朦胧烟雨中。韩偓《夜深》 28、八神奉命调金鼎,一气回春满降囊。瞿佑《屠苏酒》 29、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晏殊《中秋月》 30、五色新丝缠角粽。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31、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赵蕃《端午三首》 32、一片宋玉情怀,十分卫郎清瘦。潘希白《大有九日》 33、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贝琼《已酉端午》 34、分钿擘钗凉叶下。晏几道《蝶恋花喜鹊桥成催凤驾》 35、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36、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37、九日悲秋不到心。晏几道《鹧鸪天九日悲秋不到心》 38、清气澄余滓,杳

查看全文>>>

  1、清愁诗酒少,寒食雨风多。张镃《寒食》 2、白衫眠古巷,红索搭高枝。王建《寒食》 3、名字因农具,襟怀属钓蓑。张镃《寒食》 4、莫惊时节换,安分看如何。张镃《寒食》 5、五更风雨断遥岑。陈子龙《唐多令寒食》 6、东飞乌鹊西飞燕。陈师道《菩萨蛮七夕》 7、莫辞吊枯骨,千载长如此。邵谒《长安寒食》 8、鹤钩空带蛛丝卷。吴文英《凤栖梧甲辰七夕》 9、沉吟坐西轩,饮食错昏昼。杜甫《九日寄岑参》 10、梦魂偏记水西亭。吕渭老《小重山七夕病中》 11、不是暗尘明月,那时元夜。蒋捷《女冠子元夕》 12、中秋佳月最端圆。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13、石类支机影,池似泛槎流。李峤《同赋山居七夕》 14、更萧萧、陇头人去。吴文英《扫花游西湖寒食》 15、鼎中炼熟丹砂。谢枋得《沁园春寒食郓州道中》 16、天上、未比人间更情苦。吴文英《荔枝香近七夕》 17、鹭窥芦箔水,鸟啄纸钱风。范成大《寒食郊行书事》 18、何处楼高,想清光先得。吴文英《尾犯甲辰中秋》 19、流苏翠帐星渚间,环佩无声灯寂寂。王建《七夕曲》 20、正笙箫竞渡,绮罗争路。吴文英《扫花游西湖寒食》 21、同是瀛洲册府仙。张孝祥《浣溪沙中秋坐上十八客》 22、笑摘双杏子,连枝戴。晁冲之《感皇恩寒食不多时》 23、空接灵台下,方恧辨支机。任希古《和长孙秘监七夕》 24、帽堕笑凭纤手取。吴文英《蝶恋花九日和吴见山韵》 25、影照河阳妓,色丽平津闱。任希古《和长孙秘监七夕》 26、作县几时同志苦,投荒万里倍情真。王逊《西夏重阳》 27、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赵蕃《端午三首》 28、白头太守真愚甚,满插茱萸望辟邪。宋祁《九日置酒》 29、老慵虽省事,春诱尚多情。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30、彩索平时墙婉娩,轻球落处晚寥梢。温庭筠《寒食日作》 31、霜华满地,欲跨彩云飞起。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32、幽寻未云毕,墟落生晚烟。苏轼《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33、窗中草色妬鸡卵,盘上芹泥憎燕巢。温庭筠《寒食日作》 34、骤卷风埃,半掩长蛾翠妩。吴文英《扫花游西湖寒食》 35、干鹊收声,湿萤度影,庭院深香。刘镇《柳梢青七夕》 36、露蛩初响,机杼还催织。吴文英《六么令夷则宫七夕

查看全文>>>

1、想见广寒宫殿,正云梳风掠。辛弃疾《好事近中秋席上和王路钤》

2、禅边风味客边愁,馈我清光又满楼。慧霖《闰中秋玩月》

3、吟怀未许老重阳,霜雪无端入鬓长。序灯《九日吴山宴集值雨次韵》

4、瓜果几度凄凉,寂寞罗池客。吴文英《六么令夷则宫七夕》

5、地僻人稀到,檐虚燕未过。张镃《寒食》

6、晚酣留客舞,凫舄共差池。杜甫《九日杨奉先会白水崔明府》

7、凭新凉半枕,又依稀、行云消息。张埜《夺锦标七夕》

8、大明韬日月,旷野号禽兽。杜甫《九日寄岑参》

9、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赵蕃《端午三首》

10、一年佳节过西厢。吴文英《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觅酒》

11、催趁戏旗游鼓,素澜雪溅。吴文英《瑞龙吟德清清明竞渡》

12、幽寻未云毕,墟落生晚烟。苏轼《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13、赓歌圣人作,海内同休明。李泌《奉和圣制重阳赐会聊示所怀》

14、幸回郎意且斯须,一年中别今始初。王建《七夕曲》

15、天长梦短,问甚时、重见桃根。黄孝迈《湘春夜月近清明》

16、老瓦盆边,田家翁媪,鬓发如丝。卢挚《蟾宫曲寒食新野道中》

17、连钱嚼金勒,凿落写银罂。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18、教夜夜、人世十分圆,待拚却长年,醉了还醒。向子諲《洞仙歌中秋》

19、巾欹更觉霜侵鬓,语妙何妨石作肠。陈师道《次韵李节推九日登南山》

20、香翻桂影烛光薄,红沁榆阶宝靥匀。赵时春《元宵饮陶总戎家二首》

21、题门惆怅,堕履牵萦,数幽期难准。吴文英《渡江云三犯西湖清明》

22、愁不肯、与诗平。姚云文《紫萸香慢近重阳》

23、乡国真堪恋,光阴可合轻。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24、几多情,无处说,落花飞絮清明节。魏承班《渔歌子柳如眉》

25、更萧萧、陇头人去。吴文英《扫花游西湖寒食》

26、那知天上计拙,乞巧楼南北。吴文英《六么令夷则宫七夕》

27、细看茱萸一笑,诗翁健似常年。张可久《风入松九日》

28、待把酒送君,恰又清明后。何梦桂《摸鱼儿记年时人人何处》

29、乘云径到玉皇家。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30、鼎中炼熟丹砂。谢枋得《沁园春寒食郓州道中》

31、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朱淑真《眼儿媚风日迟迟弄轻柔》

32、分明不受人间暑。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33、残雨如何妨乐事,声淅淅,点斑斑。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34、当年弄影婆娑舞。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35、银烛冷秋光画屏

查看全文>>>

1、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2、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纳兰性德《采桑子九日》

3、听露井梧桐,楚骚成韵。吴文英《惜秋华七夕》

4、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5、伊川桃李正芳新,寒食山中酒复春。宋之问《寒食还陆浑别业》

6、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李商隐《观灯乐行》

7、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8、横笛惊征雁,娇歌落塞云。岑参《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9、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薛道衡《人日思归》

10、燕帘莺户,云窗雾阁,酒醒啼鸦。张炎《朝中措清明时节》

11、高树数声蝉送晚。吴文英《凤栖梧甲辰七夕》

12、愿樽前长叙弟兄情,如金玉。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13、不是暗尘明月,那时元夜。蒋捷《女冠子元夕》

14、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褚朝阳《五丝》

15、拆桐花烂漫,乍疏雨、洗清明。柳永《木兰花慢拆桐花烂漫》

16、幸回郎意且斯须,一年中别今始初。王建《七夕曲》

17、单夹衣裳,半栊软玉肌体。杜安世《鹤冲天清明天气》

18、夜深微雨润堤沙,香风万家。王元鼎《醉太平寒食》

19、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20、连钱嚼金勒,凿落写银罂。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21、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李贺《七夕》

22、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23、尘香明日城南陌。吴文英《菩萨蛮落花夜雨辞寒食》

24、绀海掣微云,金井暮凉,梧韵风急。吴文英《尾犯甲辰中秋》

25、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叶颙《已酉新正》

26、九日登高处,群山入望赊。赵时春《原州九日》

27、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28、年来饮兴衰难强,漫有高吟力尚狂。韩琦《九日水阁》

29、二秋叶神媛,七夕望仙妃。任希古《和长孙秘监七夕》

30、空樽夜泣,青山不语,残月当门。黄孝迈《湘春夜月近清明》

31、风轻惟响珮,日薄不嫣花。李商隐《壬申七夕》

32、帽堕笑凭纤手取。吴文英《蝶恋花九日和吴见山韵》

33、织女牵牛送夕阳,临看不觉鹊桥长。德容《七夕二首其二》

34、几日西风,落尽花如雨。吴文英《蝶恋花九日和吴见山韵》

35、柳濛烟梨雪参差,犬吠柴荆,燕语茅茨。卢挚《蟾宫曲寒食新野道中》

36、浓睡觉来慵不语,惊残好梦无寻处

查看全文>>>

1、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李隆基《端午》

2、诗成合座皆珠玉,归去迟迟满落霞。沈辂《九日登高台寺》

3、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迎新岁。范成大《卖痴呆词》

4、拆桐花烂漫,乍疏雨、洗清明。柳永《木兰花慢拆桐花烂漫》

5、淡荡春光寒食天。李清照《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6、归雁横秋,倦客思家。张可久《折桂令九日》

7、风雨满城,何幸两重阳之近。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8、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戴复古《除夜》

9、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10、风轻惟响珮,日薄不嫣花。李商隐《壬申七夕》

11、闻道山阴会,仍为火忌辰。胡皓《和宋之问寒食题临江驿》

12、赓歌圣人作,海内同休明。李泌《奉和圣制重阳赐会聊示所怀》

13、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杨万里《寒食上冢》

14、露冷阑干,定怯藕丝冰腕。吴文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15、鹊桥波里出,龙车霄外飞。任希古《和长孙秘监七夕》

16、还始觉、留情缘眼,宽带因春。吴文英《渡江云三犯西湖清明》

17、清晓妆成寒食天,柳球斜袅间花钿,卷帘直出画堂前。韦庄《浣溪沙清晓妆成寒食天》

18、莫惊时节换,安分看如何。张镃《寒食》

19、更深黄月落,夜久靥星稀。任希古《和长孙秘监七夕》

20、问深宫,姮娥正在,妒云第几。吴文英《永遇乐乙巳中秋风雨》

21、绪风初减热,新月始临秋。孟浩然《他乡七夕》

22、露泫低珠佩,云移荐锦衣。任希古《和长孙秘监七夕》

23、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边贡《午日观竞渡》

24、老去惜花心,相对花无语。吴潜《海棠春已未清明对海棠有赋》

25、已放笙歌池院静。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26、激气已能驱粉黛,举杯便可吞吴越。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27、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萧条戴鹖冠。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28、总不解、将春系住。吴文英《西子妆慢湖上清明薄游》

29、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苏轼《守岁》

30、今宵楼上一尊同。辛弃疾《一剪梅中秋元月》

31、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32、伊川桃李正芳新,寒食山中酒复春。宋之问《寒食还陆浑别业》

33、斩新衣踏尽,还似去年时。王建《寒食》

34、鸟啼官路静,花发毁垣空。张继《清明日自西午桥至瓜岩村有怀》

35、把紫府清都作一家。谢枋得《沁园春寒食郓州道中》

36、鸿鹄

查看全文>>>

1、正笙箫竞渡,绮罗争路。吴文英《扫花游西湖寒食》

2、双缕绣盘金,平沙油壁侵。陈子龙《唐多令寒食》

3、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李白《九日龙山饮》

4、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王禹偁《清明》

5、天应有意故遮阑。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6、客槎曾犯,银河微浪,尚带天风海雨。苏轼《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

7、帝命守坟,王令修墓,男子正当如是邪。谢枋得《沁园春寒食郓州道中》

8、寂寂柴门村落里,也教插柳记年华。赵鼎《寒食》

9、只今聊结社中莲。张孝祥《浣溪沙中秋坐上十八客》

10、凤箫声断月明中,举手谢、时人欲去。苏轼《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

11、水晶帘不下,云母屏开,冷浸佳人淡脂粉。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12、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13、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姜白石《诗曰元宵争看采莲船》

14、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徐凝《七夕》

15、禁烟不到粤人国,上冢亦携庞老家。赵鼎《寒食》

16、正是乱山深处、过重阳。吕本中《南歌子驿路侵斜月》

17、府酝伤教送,官娃岂要迎。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18、鼎中炼熟丹砂。谢枋得《沁园春寒食郓州道中》

19、石类支机影,池似泛槎流。李峤《同赋山居七夕》

20、洒空阶、夜阑未休,故人剪烛西窗语。周邦彦《琐窗寒寒食》

21、今日潘怀县,同时陆浚仪。杜甫《九日杨奉先会白水崔明府》

22、最愁人,啼鸟清明,叶底青圆。吴文英《高阳台落梅》

23、笑摘双杏子,连枝戴。晁冲之《感皇恩寒食不多时》

24、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张可久《折桂令九日》

25、作县几时同志苦,投荒万里倍情真。王逊《西夏重阳》

26、偏皎洁,知他多少,阴晴圆缺。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

27、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28、人间宝镜离仍合,海上仙槎去复还。吴文英《思佳客闰中秋》

29、穿针人在合欢楼,正月露、玉盘高泻。严蕊《鹊桥仙碧梧初出》

30、紫府东风放夜时。贺铸《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

31、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孟云卿《寒食》

32、瓜果几度凄凉,寂寞罗池客。吴文英《六么令夷则宫七夕》

33、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朱淑真《眼儿媚风日迟迟弄轻柔》

34、绝塞平川开堑垒,排空斥堠扬旗旌。王琼《九日登长城关楼》

35、留恋海棠颜色、

查看全文>>>

传统节日书籍的读后感

书籍的阅读总能给人带来美好的感受,传统节日书籍的读后感栏目为您提供传统节日书籍的读后感600字、2024传统节日书籍的读后感范文、传统节日书籍的读后感800字、传统节日书籍的读后感1000字等,欢迎进行阅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