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策划方案 > 走进传统节日活动方案 > 导航 >

走进传统节日活动方案,2024走进传统节日活动方案范本

走进传统节日活动方案

本次活动由我们共同负责,得到了大家的积极配合和帮助,同时大家提出了宝贵的意见。活动由技术和早报记进行跟踪拍摄。

一、活动过程:

7月4日 实地考查护老院,了解护老院的大概情况,做好联系工作

7月8日 完成活动物质的采购活动。

7月7日 通过八桂义工群群邮件发布报名活动帖

7月8日 公布活动成功报名参与人员名单

7月10日 活动正式开始

我们8:00到达广西大学公交站台,约10分钟,义工乖乖宝贝和玲玲带上扫把和衣物到了,随后陆陆续续有义工到达,并由我们负责活动签到和衣物的登记。九点集合,我对本次活动的地点福康护老院进行简介以及对本次活动流程进行介绍。

9点10分,统一前往护老院。

9点15分,根据活动安排分成3组:发放食品、擦洗电风扇(包括打扫卫生)、修建树枝。分工完成后,在院子的引导下,开展各项活动。

约9点40分,根据原则安排,部分义工把食品,送到另一家福康护老院。约30分钟返回。期间有个别义工因各种原因稍晚赶到。

在10点40分左右,安排的认为完成,部分义工与老人进行交流,并听工作人员的介绍。

约10:55,大家集合,有4个义工谈了本次活动的感想(3个新义工,1个老义工)。约11:00,我对活动进行总结,并提醒大家回家路上注意安全。约11:05分,大家各自回家。

期间,简单于10:50前往公交站台接从防城港赶来送衣服的徕卡和另一朋友。我在院里等待,约11点15分,简单他们赶到,在院子的引导下,再次介绍了护老院情况,与老人和院子进行了互动聊天。

约12:05分离开护老院。

二、活动中的优点:

1、时间观念强。大家能提前赶到集合地点,大部分在8:30就赶到集合地点,尤其是年龄较大几位阿姨。虽然活动地点偏远,堵车的话,从邕宁区或者江南区过来这边西乡塘区,时间需要1个半小时,但是大家还是能积极准时的感到,并且带上了活动的工具。

2、团结意识强。活动中大家互帮互助,比如说,电风扇清洗后,很难组装,很多义工前来帮忙。

3、责任心强。活动中,每一位义工都倍加珍惜参与本次活动的机会。因为能报上名,加上可以有时间参与,实属不易。大家做事很细心。每一个角落都进行了清扫。其中,在活动即将结束后,因电风扇一颗螺丝遗漏的水池旁,几个义工,对每个房间的电风扇,进行了2次查看。

4、思维活跃性强。大家积极根据院里情况,及时即兴发挥,进行才艺表演。

5、礼貌性强。活动中,大家对待老人和工作人员

查看全文>>>

为深入贯彻落实“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战略任务,按照省、市、县文明办关于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的要求,不断继承和发扬传统节日,大力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弘扬和谐文明社会风尚,推动形成团结互助、融洽相处的人际关系和平等友爱、温馨和谐的社会环境,结合我乡实际情况,特制定如下传统节日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倡导文明、和谐、喜庆、节俭的理念,努力发展健康向上的节庆文化,使民族传统节日成为展示和传播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阵地,成为弘扬和培育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成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的重要渠道。坚持与时俱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深入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积极创新传统节日的形式和载体,不断增强节庆活动的群众性、广泛性、吸引力和感染力,始终保持传统节日旺盛的生机和活力。着力引导广大青少年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畅想主旋律,凝聚精气神,谱写新篇章。 二、工作安排 以中华传统节日----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我国重要节日为切入点,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节日活动,要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和引导作用。在全县城乡、学校、机关、企业、社区、农村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经典诵读、节日民俗、文化娱乐和体育健身活动,推动“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的深入开展。 (一)春节、元宵节 1、开展走访送祝福活动。开展对身边好人送祝福活动,对孤寡空巢老人、孤残、留守儿童开展多形式的“送温暖”主题活动,让他们在节日期间切实感受关爱和温暖。 2、开展春联、剪纸、小制作等作品展示。联合文化站组织居民创造的春联、剪纸、小制作等作品展示。在学校开展春节作品创作展示,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引导人们了解春节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建设美好家园的光荣感。 3、开展“船灯”“龙灯”下村拜年活动。组织相关人员成立一支文化队,深入各村组为居民送去浓浓的年味儿和祝福,让人民感受到传统春节文化活动魅力。 (二)清明节 1.开展祭奠革命先烈活动。充分利用张……墓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通过为革命先烈扫墓、敬献花圈、重温入党入队誓词,举行入团、入队、成人仪式、主题班队会等形式,引导学生牢记革命宗旨,立志报效祖国。 2、开展“摒弃旧陋习、网上祭英烈”文明祭祀活动。各单位要加大对违规祭扫活动

查看全文>>>
“走进广阔的数学天地”活动方案 一、活动主题 数学+探究=智慧+快乐 二、活动 认识数学 亲近数学 挑战数学 玩好数学 三、活动时间 2014年4月19日——4月30日 四、指导思想 数学是一切科学的基础,数学是一切科学的工具,数学是知识海洋中一颗璀灿的明珠,它是启迪智慧、开发智力、培养创新意识和提高实践能力的重要学科之一。 五、活动目的 1.通过此次活动培养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关心环境,关心社会,去获取和发现新的知识。 2.促进教师思考与实践高效的与活动该如何开展,如何提高课堂活动的数学内涵,如何在培养数学能力及素养上下功夫,促进学生自主地展示数学才能,体验数学价值。 六、活动思路 通过丰富多彩的数学文化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文化内涵。搭建各种各样的数学文化平台,展示数学文化魅力;在活动形式上尊崇生动、活泼、实践的宗旨,诠释“人人学不同的数学,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的基本理念,让数学远离枯燥,让数学焕发美丽的光彩。 七、活动组织 组长:周文美 李翠梅 陈勋刚 筹备组成员:石永清 车光莉王朝雷 郭晓坤 盈丽 王俊芹 陈蕴理 张金权 丁玉霞 邵华 参与人员:实验班师生 八、活动内容 1.普及活动:八个“一”数学体验活动 (1)看一册数学读物 (2)做一个数学游戏 (3)讲(听)一个数学家 (4)编一张数学小报 (5)解一道数学趣味题 (6)玩一玩魔方 (7)找一个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8)写一篇数学小论文 2.技能类比赛系列 (1)口算王挑战赛 内容及要求:各年级根据教材内容,设置10分钟的口算题量(估计100题左右,16k一面)。()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竞赛,同时挑选出部分学生参加学校的口算王挑战赛。适用年级:一~六年级 (2)解题王挑战赛 内容及要求:各年级根据教材内容,设置40分钟的题量,题型都为解决实际问题(估计20题左右,8k一面)。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竞赛,分别评选出10%的金奖,10%银奖,20%铜奖 查看全文>>>
“走进家庭”活动方案 指导思想: 按照市教育局《关于深化走进家庭的通知》文件精神,进一步倡导全体教师积极主动走进学生家庭,通过访问、对话、交流、宣传和指导,树立了良好的教育形象,产生较好的社会效应。 组织领导: 组 长:朱春平 副组长:袁志新 姚文华 于忠东 冯建波 组 员:仇国林 张银坤 顾小青 陈锁仁 朱旭华 年级组领导 活动目的: 加强家校沟通,了解学生真实情况,增进师生感情,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在传播教育思想,解决家教困惑的同时,进一步凝聚家校合力,有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同时通过走进学生家庭活动的制度化、常态化建设,不断增强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责任感,强化教师服务意识和育人水平。 具体措施: (一)宣传部署: 1. 通过教师大会和各种会,进一步对深化走进家庭部动员,推动 家访活动向纵深发展,确保学年度内访问覆盖率达100%。 2. 立足校情,进一步完善“走进家庭“工作制度和“走进家庭”考核 评比办法。 (二)活动要求: 1. 学校校长、党支部书记每学期不少于5次,副校级领导每学期不少于4次,学校中层每学期不少于3次,每学期走进学生家庭的次数不少于所任班级人数的三分之一,担任考试科目的科任教师每学期家访不少于8次,其余科任教师每学期家访不少于5次。 2. 活动过程中,要注重宣传教育法律法规,宣传家庭教育观念;宣传我市教育教学改革取得的成绩,通报学校发展情况和学生在校表现情况;了解学生家庭情况、成长环境及在家的学习、生活习惯的个性特征,与家长共商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措施。 3. 突出走访的重点学生家庭,必访家庭为:班内父母离异的单亲家庭;生活有特殊困难的学生家庭;病残学生家庭;行为孤僻的学生家庭;思想、学业上有重大变化的学生家庭;学习困难的学生家庭;外来务工子女家庭、留守学生家庭、劳教服刑人员家庭;学生连续两天以上未到校上课的必访,学生家里有重大变故时必访。 4.学校设计专门的“走进家庭情况记录表”,指导教师充分做好访前准备和访后分析,建立系统而有效的家访工作档案。 5. 学校将在校园设置“走进学生家庭”专栏,全体教师要积极撰写家访与心得。《金 查看全文>>>

1、觉来红日上窗纱,听街头卖杏花。王元鼎《醉太平寒食》

2、伊川桃李正芳新,寒食山中酒复春。宋之问《寒食还陆浑别业》

3、海角天涯,寒食清明,泪点絮花沾袖。吴文英《花心动柳》

4、庆人间七夕佳令。卢挚《沉醉东风七夕》

5、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6、清愁诗酒少,寒食雨风多。张镃《寒食》

7、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白居易《清明夜》

8、困人天气近清明。苏轼《浣溪沙春情》

9、留恋海棠颜色、过清明。张辑《南歌子柳户朝云湿》

10、连钱嚼金勒,凿落写银罂。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11、蛟龙偃蹇,观阙嵯峨,缥缈笙歌沸。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12、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失名《折桂令元宵》

13、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苏轼《念奴娇中秋》

14、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韦庄《长安清明》

15、谓洋海底问无由。辛弃疾《木兰花慢中秋饮酒将旦客。》

16、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17、只今聊结社中莲。张孝祥《浣溪沙中秋坐上十八客》

18、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苏轼《守岁》

19、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文天祥《端午即事》

20、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李商隐《观灯乐行》

21、绿柳朱轮走钿车。欧阳修《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22、野老不知尧舜力,酣歌一曲太平人。宋之问《寒食还陆浑别业》

23、六曲屏山和梦遥。纳兰性德《采桑子九日》

24、回首西陵松柏路,肠断也,结同心。陈子龙《唐多令寒食》

25、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林杰《乞巧》

26、步月移阴,梳云约翠,人在回廊。刘镇《柳梢青七夕》

27、近寒食人家,相思未忘苹藻香。史达祖《寿楼春寻春服感念》

28、被白发、欺人奈何。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29、天应有意故遮阑。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30、三千粉黛,十二阑干,一片云头。仲殊《诉衷情寒食》

31、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李商隐《马嵬其二》

32、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33、出门复入门,两脚但如旧。杜甫《九日寄岑参》

34、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张先《青门引春思》

35、露浥初英,早遗恨、参差九日。吴文英《满江红刘朔斋赋菊和韵》

36、双星何事今宵会,遗我庭前月一钩。德容《七夕二首其一

查看全文>>>

1、紫萸一枝传赐,梦谁到、汉家陵。姚云文《紫萸香慢近重阳》

2、谁念文园病客?夜色沉沉,独抱一天岑寂。张埜《夺锦标七夕》

3、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孟云卿《寒食》

4、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晏殊《中秋月》

5、童颜若可驻,何惜醉流霞。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6、砧杆动微寒,暗欺罗袖。潘希白《大有九日》

7、正是浴兰时节动。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8、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张可久《折桂令九日》

9、阑风伏雨催寒食,樱桃一夜花狼藉。纳兰性德《菩萨蛮阑风伏雨催寒食》

10、三千丈清愁鬓发,五十年春梦繁华。乔吉《折桂令客窗清明》

11、香袖凭肩,谁记当时话。晏几道《蝶恋花喜鹊桥成催凤驾》

12、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潮。王安石《壬辰寒食》

13、一年滴尽莲花漏。毛滂《玉楼春己卯岁元日》

14、又说今夕天津,西畔重欢遇。吴文英《荔枝香近七夕》

15、春事到清明,十分花柳。辛弃疾《感皇恩滁州为范倅寿》

16、人道是、清光更多。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17、此去杜曲,已近紫霄尺五。吴文英《惜秋华七夕前一日送人归盐官》

18、别浦今朝暗,罗帷午夜愁。李贺《七夕》

19、天为欢迟,乞与初凉夜。晏几道《蝶恋花喜鹊桥成催凤驾》

20、媪引浓妆女,儿扶烂醉翁。范成大《寒食郊行书事》

21、紫府东风放夜时。贺铸《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

22、巾欹更觉霜侵鬓,语妙何妨石作肠。陈师道《次韵李节推九日登南山》

23、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24、奈南墙冷落,竹烟槐雨。吴文英《惜秋华七夕前一日送人归盐官》

25、安得诛云师,畴能补天漏。杜甫《九日寄岑参》

26、笑摘双杏子,连枝戴。晁冲之《感皇恩寒食不多时》

27、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卢照邻《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28、柘弹何人发,黄鹂隔故宫。温庭筠《清明日》

29、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李清照《行香子天与秋光》

30、夜色银河情一片。吴文英《凤栖梧甲辰七夕》

31、须教月户纤纤玉,细捧霞觞滟滟金。晏几道《鹧鸪天九日悲秋不到心》

32、听风听雨过清明。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33、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34、榴花三日迎端午,蕉叶千春纪诞辰。范成大《鹧鸪天》

35、成都过卜肆,曾妒识灵槎。李商隐《壬申七夕》

36

查看全文>>>

  1、两情缠绵忽如故。王建《七夕曲》 2、地僻人稀到,檐虚燕未过。张镃《寒食》 3、河汉女,巧云鬟。吴文英《诉衷情七夕》 4、盈盈一水经年见。陈师道《菩萨蛮七夕》 5、流阴稍已多,馀光亦难取。柳恽《七夕穿针》 6、安知今日身,不是昔时鬼。邵谒《长安寒食》 7、当年弄影婆娑舞。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8、近重阳、满城风雨。周密《扫花游九日怀归》 9、不负东篱约,携尊过草堂。妙信《九日酬诸子》 10、何妨小驻听吾语。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11、归雁横秋,倦客思家。张可久《折桂令九日》 12、握手经年别,惊心九日霜。妙信《九日酬诸子》 13、分明不受人间暑。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14、声直上,蟾蜍窟。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15、天应有意故遮阑。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16、只座上、已无老兵。姚云文《紫萸香慢近重阳》 17、乘云径到玉皇家。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18、欲将诗句慰穷愁,眼中万象皆相识。郑刚中《寒食》 19、露蓼香泾,记年时相识。吴文英《尾犯甲辰中秋》 20、宫漏未央,当时钿钗遗恨。吴文英《惜秋华七夕》 21、琅玕碧,花影弄蜻蜓。吕渭老《小重山七夕病中》 22、幸回郎意且斯须,一年中别今始初。王建《七夕曲》 23、遥愁今夜河水隔,龙驾车辕鹊填石。王建《七夕曲》 24、野店垂杨步,荒祠苦竹丛。范成大《寒食郊行书事》 25、新月西楼,相约同针线。吴文英《凤栖梧甲辰七夕》 26、功名炊黍寻常梦,怪事书空感激人。王逊《西夏重阳》 27、思亲堂上茱初插,忆妹窗前句乍裁。秋瑾《九日感赋》 28、自摘霜葱宜荐俎。吴文英《蝶恋花九日和吴见山韵》 29、落花夜雨辞寒食。吴文英《菩萨蛮落花夜雨辞寒食》 30、细看茱萸一笑,诗翁健似常年。张可久《风入松九日》 31、羽书万里飞来处。吴潜《海棠春已未清明对海棠有赋》 32、乡国真堪恋,光阴可合轻。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33、步月移阴,梳云约翠,人在回廊。刘镇《柳梢青七夕》 34、梦入蓝桥,几点疏星映朱户。吴文英《荔枝香近七夕》 35、一月可曾闲几日,百年难得闰中秋。慧霖《闰中秋玩月》 36、愿樽前长叙弟兄情,如金玉。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37、单夹衣裳,半栊

查看全文>>>

1、欲将诗句慰穷愁,眼中万象皆相识。郑刚中《寒食》

2、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李商隐《马嵬其二》

3、砧杆动微寒,暗欺罗袖。潘希白《大有九日》

4、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茱萸香坠。李煜《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5、可怜江浦望,不见洛阳人。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6、梦入蓝桥,几点疏星映朱户。吴文英《荔枝香近七夕》

7、诗成合座皆珠玉,归去迟迟满落霞。沈辂《九日登高台寺》

8、中秋佳月最端圆。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9、大堤欲上谁相伴,马踏春泥半是花。窦巩《襄阳寒食寄宇文籍》

10、绪风初减热,新月始临秋。孟浩然《他乡七夕》

11、闻道山阴会,仍为火忌辰。胡皓《和宋之问寒食题临江驿》

12、人间宝镜离仍合,海上仙槎去复还。吴文英《思佳客闰中秋》

13、朔风万里入衣多,嘹呖寒空一雁过。石茂华《九月九日登长城关》

14、府酝伤教送,官娃岂要迎。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15、千里暮云平,南楼催上烛,晚来晴。吕渭老《小重山七夕病中》

16、洒空阶、夜阑未休,故人剪烛西窗语。周邦彦《琐窗寒寒食》

17、直待黄昏风卷霁,金滟滟,玉团团。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18、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崔液《上元夜六首其一》

19、偏皎洁,知他多少,阴晴圆缺。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

20、将坛醇酒冰浆细,元夜邀宾灯火新。赵时春《元宵饮陶总戎家二首》

21、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岑参《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22、一片宋玉情怀,十分卫郎清瘦。潘希白《大有九日》

23、笑拈芳草不知名,乍凌波、断桥西堍。吴文英《西子妆慢湖上清明薄游》

24、紫府东风放夜时。贺铸《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

25、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高启《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26、影留人去,忍向夜深,帘户照陈迹。吴文英《尾犯甲辰中秋》

27、报扫荡、狐嗥兔舞。吴潜《海棠春已未清明对海棠有赋》

28、开过南枝花满院。吴文英《凤栖梧甲辰七夕》

29、又说今夕天津,西畔重欢遇。吴文英《荔枝香近七夕》

30、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李冠《蝶恋花春暮》

31、笋柱秋千游女并。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32、愿樽前长叙弟兄情,如金玉。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33、作县几时同志苦,投荒万里倍情真。王逊《西夏重阳》

34、一年佳节过西厢。吴文英《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觅酒》

35、流苏翠帐星渚间

查看全文>>>

传统节日国旗下讲话

民族节日,我们共同的日子

——传承中国传统节日,坚守民族文化底线

中国传统节日起源于古代的农耕文明,有着浓浓的黄土气息。如果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比作是浩瀚的宇宙,那么中国的传统节日,如同一轮太阳,给予着温暖与力量。

中国传统节日不仅构建起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关系,而且唤起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并且还具有着优秀的中国精神。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从生活的愿望出发,为每一个节日都创造出许许多多美丽又动人的习俗。人们用烟花爆竹,惊骇邪恶,迎接新年;把天上的明月化为手中甜甜的月饼,来象征人间的团圆;在严寒刚刚消退、万物复苏的早春,赶到野外去打扫墓地,告慰亡灵,表达心中的缅怀,同时戴花插柳,踏青春游,亲切地拥抱大地山川……

然而近些年来,随着中国向世界敞开大门,洋节风生水起,仅春节就受到圣诞节和情人节的“前后夹击”。于是,有人提出“拒绝洋节”的口号。但是,在我看来,正如冯骥才所说的:“洋节不可怕,可怕的是遗忘自己”。实质上讲,我们是因为失去了历史精神与文化情感才丢弃了自己的节日,而不是洋节的到来使我们“文化迷失”。对于洋节的态度我们不应该偏激,而是要更加理性。我们不应该拒绝“洋节”,因为外来节日充实了我们的文化生活,但绝不能丢弃自己的节日,一个民族的节日就是它的文化生日。节日,尤其是传统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生活的最重要的文化创造。如果有一天,我们一年到头,从圣诞节、情人节,复活节,过的全是“洋节”,我们失去的仅仅是节日本身吗?

我们需要深入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应该继续保留中国传统文化中重家庭、尊长辈、敬自然、爱国家等优秀精神,而不是将传统节日淹没在商家无尽的特价商品和酬宾活动汪洋之中。

在今天,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在我们大声疾呼保护中国传统节日的今天,在我们力图大力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今天,大家有没有问过自己,自己是否会包饺子,是否会滚汤圆,是否会剪出精致的窗花,是否还会编出一个大大的中国结。我们所要的不是单纯的民粹主义的口号,而是每一个人,尤其是我们当代青年共同行动,构筑起我们文化的长城。

我们要不得闭门造车、极端民粹,更要不得全盘西化、自我否定。门户打开,总会有新鲜东西进来。但新鲜感一过,还是民族几千年的东西,我们会觉得,最有价值。

查看全文>>>

我的父亲是一名中医。做外一个访问学者他怀着一个伟大的梦想去了美国,让全世界更多的人受惠于中国传统医学。但在那期间,他遇到了些中国同胞,他们不但主张废除中医,还说我父亲缺少国际公民的素质。

听了这个,我感到特别惊讶!这种话怎么会从我们自己的同胞嘴中说出呢?他们的话不禁让我深思:什么是国际公民?怎么又才能成为一个国际公民呢?

难道全球化就意味着我们舍弃自己的传统节日而盲目地过圣诞吗?或是在好莱坞电影前我们传统京剧的黯然失色吗?

当然不是!在我看来,国际公民身份意味着对世界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巨大尊重,但这种心态是建立在我们民族身份基础上的,只有我们充分地表现出我们的民族身份,才有可能成为国际公民!换句话说,国际公民从家里做起!

要成为国际公民,我们在意识到自己的民族文化身份,正是有了民族身份,我们才知道自己到底是谁,要做些什么,向哪个方向前进; 正是有了民族身份,我们才能被世界铭记与尊重。比如说孔子,他可是什么外语都不会说,但凭着对人类智慧做出的巨大贡献,他成了一个无人不知的中国人;成龙,作为一个中国的文化大使,之所以被广受欢迎,不是因为他穿牛仔,喝可口可乐,而是他的中国功夫,和他那低调的微笑!

所以,大家看,民族身份其实正是使全球化的基础,全球化不意味,也不应意味着民族身份的丧失。要在世界做好一个国际公民,先得在中国做好一个中国人!

女士们先生们,全球化是我们无法逃避的时代潮流,竟然我们没有其他选择,为什么不主动拥抱它呢?带着我们的民族身份去拥抱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国际公民!

谢谢!

查看全文>>>

走进传统节日活动方案

范文资讯网走进传统节日活动方案栏目为大家提供走进传统节日活动方案,2024走进传统节日活动方案,走进传统节日活动方案范本等,希望大家在写方案的过程中有所帮助!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