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读后感 > 我的职业生涯规划演讲 > 导航 > 《我的职业生涯:从QC到总经理》读后感100字

我的职业生涯规划演讲

《我的职业生涯:从QC到总经理》读后感100字。

在阅读时我们能够全身心的进入书中的那个世界,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我们可以经常去读一些经典的书籍作品来丰富自己,在阅读过一篇书籍后内心肯定有属于自己的感悟,为了加深印象,就可以写一篇读后感,把心中感受写出来。一篇优秀的作品读书笔记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我的职业生涯:从QC到总经理》读后感100字”,在此温馨提醒你在浏览器收藏本页。

看了《我的职业生涯:从QC到总经理》这篇文章给我带来了很深的震憾。

一个人不管他的起点如何,都必须求实,积极,进取。

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须得付出超出常人的努力和心血。

一个人只要有真正的本领,到哪里都会有生存的空间。只要是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

一个人只要有着坚韧不拔的毅力,迎难而上,力争上游的精神,那么就会离成功越来越近。

一个人必须要吃得苦中苦,才能为往后的成功奠定基础。

一个人不管在任何时候,只有勤奋,好学,努力,顽强,拼搏,才能赢得别人的赏识和认可。

一个人一定要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才会有更深层次的进步。

编辑推荐:

f132.cOm更多读后感扩展阅读

从0到1读后感1300字:从0到1读后感


读完《从0到1》,像是一本哲学导论,过去此刻未来的关系,为什么我要创造,人与人、与命运、与科技的关系。书中很多是没有所谓正确答案的提问,只是告诉我有哪些可能。《蓝海战略》更像是一本36计的工具书,如何避免竞争,寻找外部存在却没被他人发现的需求,如何从战略战术上占领它。两本书一个聚焦于自身、科技创新,一个更多聚焦于外部市场的扩展;一个是为什么,一个是怎样做。资料上各有千秋,但更喜欢《从0到1》,只是这本逻辑上有点跳跃,像散文随笔,晦涩难读,知识总结也毫无头绪,就从最有感触的几点写开吧。

书中第一章提出一个让我脑洞打开新观念,对于未来的定义。未来之所以是未来,不只是还没有到来的时刻集合,更是因为未来的世界与此刻不同。假如空间状态定格,时间还在走,1年,100年都不是未来,因为世界没有改变。如果平行空间真的存在,那么我在平行空间中的跳跃,时间没变化,但空间变化了,我的思想行为变化了,那我就应算去到了过去或是未来吧。扯远了。我们期盼进步的未来,所以才促使我们不断科技创新,产生0-1的发展,而不只是在1的基础上复制。创业公司往往是科技创新的诞生地,推动未来进步的更多在这类企业里面。

以史为鉴能够知兴衰,看好未来,前提是要明白过去。作者回顾了1999那场互联网泡沫以及带给人们的经验教训,可惜的是很多人因为过去而全盘否定了那些年人们创业的热情。他认为未来创造就应是:1大胆尝试胜过平庸保守。2坏计划好过没计划。3竞争性市场很难赚钱。4营销和产品同样重要。以上四点同样适用于我的生活:既然未来除了要死,其他都不能预测,何不有计划性尝试多种生活。如果想更成功就要选取做小池塘的大鱼,减少竞争。

三四五章提到了竞争和垄断的关系,如果没有快速达成成功的竞争,只是内耗了价值,作者不支持。就应用创新性来实现垄断才能实现进步。开创创新性垄断企业方法(最后有了方法论):先在小市场取得垄断地位,再在成功的基础上一步一步扩大垄断,同时不要主动破坏毁灭原有产业,增加与原有产业的竞争。另外先发优势并不必须是好的,也能够等别人开创了市场,但是由自己来最后一击。想到苹果公司,貌似是用ipod如此发家的吧,干掉了索尼一众卖卡机、cd播放器的。

成功不是中彩票这章像是人生观的论述,成功来源于潜力与计划,不是运气。我想追求自己定义的成功是每个人毕生的梦想。为此我们不断的学习、进步,规划着自己的明天。但结果是怎样样,我们很难去控制,所以把成功因素更多归因于运气,来抵消自己未尽全力的愧疚。但是追求成功是方向,不是人生的目的地,追求的过程相对于结果对我来说更重要。

作为读书笔记的一部分,我务必承认,除了创始人的悖论那一篇,本书的最后几章我并没有细看。说一个很奇葩的原因。这本书是我在机场购买,来回出差带着看完一半后,遗失在飞机上了,于是只能看pdf版。想用一句很时髦的话来形容看电子书的感觉就是当人生第一次翻看过纸质书籍后,再看电子书就是将就,而我不想将就。于是乎我跑到上海图书馆去找这本,没有。最后的解决办法就是我在上图楼下的季风书店坐了一下午,看完了后半段。要问我从头到尾执拗不再买一本的原因,竟是我赌气中信出版社如此浪费纸张的排版,一本书里面竟然有12页空白。当然,抠门于不值得再买本我认为目前不会再读第4、5遍的书就应也算原因。重新回到书中,最后提到只有像古人那样拥有第一眼看世界的新奇,我们才能重构世界,独立思考。为何将上述反面教材写出,就是想说读书不存在排版、购买、电子版与纸质版的问题,只聚焦于书籍所传达的思想,每每看来都有新的想法,才能有所积累与思考,走出创造的第一步。

从0到1读后感


不得不说彼得蒂儿的《从0到1》写的确实精彩,正如推荐中所说绝对属于经典之作。

看见这本书的时候应该是2016年六七月份的样子,当时有不少人推崇这本书,而我在看到封面中商业二字时,我放下了心中的期许,因为对于喜欢文学的我来说,去看一本自以为理论xing很强的商业类书籍于我一个技术型的呆男而言显的那么遥远,但我还是在2016年十月份的时候鬼使神差的购买了此书,即使如此我还是陆陆续续的看着其他书把此书搁置一边 ,在春节期间拿起又放下的书在昨晚散步回来之后拿起来静下心看之后竟有些一发不可收拾,于是从昨天晚上到刚刚我囫囵吞枣将此书从头到尾看了一遍,并在此写下这篇读后感,不出意外我应该是没有自发的写过读后感,可能写的会繁琐杂乱写,但还是要写。

好,言归正传,结合自己的经历唠唠自己的感触,首先这本书并没有像预计的那样枯燥,而是如散文版读起来让人情不自禁,我看了部分后让我不得不下定决心质疑现有的自己,从零开始重新审视自己。

从自身发展的角度来说,一个人必须有自己独特的与人截然不同的至关重要的一点,不可替代,这应该是从0到1,而不是盲目的遵从他人,复制他人,(星辰ww)这应该算是从1到n,从0到1属于垄断,从1到n则需要激烈竞争最后再到1,走到最高处,最后吞噬了自己的梦想,注定是残酷的。

除了从自身发展的角度说之外,其实我还想说的是从一个普通人到创业者进化的角度来说,因为看书之时我觉得处处戳在心间,正如国际象棋大师说的要想赢,首要的工作就是研究残局,即便心中再怎么不愿承认此刻公司所处的境地也确实算的上是残局了,也许真的是没有一个编剧愿意承认新电影剧本只是新瓶装旧酒,我也一直不认为公司的发展是没有新意的,但若我说万法同源,殊途同归反而显的没有了应有的特色,读到非垄断者通过把他们的市场定义成各种更小市场的交集来夸大自己的独特xing...垄断者通过把他们的市场描述成若干大市场并集来伪装他们的垄断xing,让我想起当初产品定位以及产品竞品时的分析,简直就是最好的诠释。人总是摔着摔着就长大了,创业者做的最大投资就是花时间为新公司鞠躬尽瘁,长期的规划是很重要的,成功的公司需要时间成长。

从地球到月球读后感


从地球到月球读后感(一)

这本书是法国科幻小说家之父凡尔纳写的。事情是这样的。

186一9年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剑桥天文台在观测月球的时候发现,如果于1870年12月1日22时46分40秒,在纬度028度之间的地方,用大炮发射载人炮弹车箱,就可以将人发射一到离月球3.7亿英里的地方进行观测。剑桥天文台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大炮俱乐部。

大炮俱乐部的主席巴比康收到信后说:我们得找一个符合剑桥天文台要求的地方。他的秘书梅斯顿说:我看咱们美国境内没有在纬度028度之间的区域,而墨西哥有这样的区域,看来得向墨西哥发动战争去夺取。俱乐部的另一名成员摩根将军看了看地图后说:佛罗里达州有符合要求的区域,所以不用发动战争。梅斯顿说:佛罗里达州的人同意吗?巴比康主席说:我们去听一听佛罗里达州人的意见吧。说着他们就走了。

到佛罗里达州后,巴比康主席问:我们要用电动大炮发射一个炮弹车箱,大炮大约重900磅。你们愿意吗?佛罗里达人说:我们虽然只有坦帕城,但是我们符合条件,而且我们愿意。得克萨斯人说:我们有十一个城市,选我们吧!巴比康主席说:我们根本没有选你们,因为你们只有北纬29度,不符合条件。我们选筐罗里达州。刚说完,得克萨斯人使劲地咒骂大炮俱乐部的成员。梅斯顿赶紧维持秩序,可是维持不住,所以他们赶紧跑到了一个地方,叫乱石岗。巴比康主席说:就在这发射大炮吧。巴比康主席和工人们一起把炮台建造好了。这时,一位叫阿当的法国人和一位叫尼切尔的船长说:我们可不可以和你一起到离月球3.7亿英里的地方?当然可以,我正想再带两个人一起去呢。说着,12月1日22时40分到了,他们三位进了炮弹车厢,22时46分到了1、2、3、4、5、6、7、8、9、10、、、、、、35、36、37、38、39、40。一名工程师突然按动电闸,电流被接通了,炮弹呼的一下飞了出去,奔向月球

按道理他们应该在三天后12月4日回到地球,可是到了12月11日还是没有他们的踪迹。到了12月14日,他们终于平平安安地回到了乱石岗。

我想:现场的观众们一定不会忘记这次大炮的发射。

我想:阿当一定会把这次经历讲给法国人听的。尼切尔船长一定会把这次探险记载在他的航海日记里的。巴比康主席一定会把这次冒险之旅写成一本书,经出版社出版,全世界人民看。

我还想:科幻小说家之父凡尔纳确实很伟大!人类登上月球已梦想成真。我要向他表示祝贺!

从地球到月球读后感(二)

人类有着智慧的大脑,许多事物都被征服了。在【从地球到月球】里,人类的梦想却破灭了。

在美国政一府不远处,有一个大炮俱乐部。一天,大炮俱乐部的首领包维斯,决定用大炮把人类送上月球。于是,他在电视台宣布了这个决定,立刻得到许多国家的支援和捐款。于是,他们开始建造他们想象中的大炮。

经过一年的时间,这门大炮终于建好了,在发射导弹的那一天,全世界的人都来观看,包维斯坐在自己设计的空心炸弹里,被送上了去往月球的旅程。但炸弹和月球擦肩而过,变成了月球的卫星。

人类的梦想是遥远的,但却破灭了。所以,在做事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可能就因为一个小数点而毁掉了许多生命啊!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