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读后感 > 阿虎的名片读后感 > 导航 > 《阿利的红斗篷》读后感3篇

阿虎的名片读后感

《阿利的红斗篷》读后感3篇。

书虽然是死物,但是可以帮助我们提升自我,丰富我们的生活,书中蕴含着许多人类的智慧及思想,尤其是那些经典书籍作品。在阅读了作品后,我想您对于这个作品有了更深的了解,此时就可以通过写一篇读后感把自己阅读其中所思所想写出来。在读了作品后,您自己有什么感想呢?你可以读一下小编整理的《阿利的红斗篷》读后感3篇,相信会对你有所帮助!

阿利的红斗篷 (一)

每个人看到阿利的斗篷时都说:可怜的阿利!为什么呢?因为他的斗篷已经破烂不堪了。这又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他身边有一只他最心爱的绵羊老是吃阿利的斗篷,阿利还不知道。如果我是阿利的话,早就把那只羊宰来吃了!

后来他就用羊毛来做斗篷,剪毛、洗毛、晾干、梳毛、染色、纺织、裁剪、缝制原来斗篷是这样做成的啊,还真够难的哟。在这期间,那只羊还在捣乱,好像在说:这是我的毛,不该做成衣服!做好了以后我看到那只羊还在不停的吃着那新斗篷,真该死,阿利居然还没发现。

剪羊毛的时候最好玩,所有的羊咩咩都怕得要死,就像所有的小孩都不喜欢剪头发一样!你看,他们跑的跑,藏的藏,仿佛大难临头。被剪了毛的也显得那么无奈。有一只藏在树丛中的,我想它一定是被剪得精光了,羞愧难当,没脸见人,躲在树丛中不敢出来。

我还发现很多细节,扉页上就有,左上方有一只老鼠,它把草放在了右上方的梁上,哈哈,你以为你是小鸟吗,做窝啊?不仅封面上有,每一页上都有这爱捣蛋的小老鼠。这老鼠大多都在右下方,每一页上老鼠都扛走一些东西,开始我以为小老鼠纯粹是在捣蛋,可是后来,我看到一个小小的家,那不是小老鼠的家吗?原来,小老鼠是想让自己冬天有一个温暖的家啊,我想这下小老鼠可以说一句:我好冤啊!我不是坏小子啊!就算是老鼠,也需要一个家的。

这本书很好玩,又有趣,可能还有很多细节我没看到呢!接下来就让你们自己去发现吧!

阿利的红斗篷读后感 (二)

最近喜欢看一些幼儿的绘本(其实也是没有办法,对于开始眼花的我来说看那些文字实在太累),但细细品味幼儿绘本还真的很有味道。《阿利的红斗篷》,人物的脸蛋和表情也更像是童话人物,而不似当代人物。牧羊人、破斗篷、纯朴的乡间生活、自给自足很像个童话的样子。起初,我也和书后导读的意见差不多这个阿利,他也太能干了吧?又会剪,又会纺,又会织,还会缝,完全就是个鲁宾逊!孩子们接触这样一个好玩的鲁宾逊,一定喜欢的。

阿利为了拥有一件新的斗篷,他煎羊毛,洗羊毛,梳羊毛,把羊毛纺成纱,摘红色的野果子做染料,把纱染成红色,纱干了,纺织成布,将布裁剪好后,缝合起来。经过如此多的复杂的工序,才有了一件红色的漂亮的斗篷。设想,假如我是阿利,需要一件斗篷,我会采取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卖掉一只羊,换成钱去商店买斗篷,决不会像他那样,自己亲自动手创造,事必躬亲。但是阿利在文中那辛勤劳动后的快乐,锲而不舍的精神,利用自然资源改变自己的生活,都是值得我学习的!同时我感受到了人类伟大的创造力,了解到普通物品也要经过如此多的工序才能得到。我们身边的物品很多,我手中握的笔,写字的纸张,使用的桌子椅子,我休息时睡的床,空闲时看的电视机那都是在现代社会分工细化,科学管理,批量生产出来的。读这本书后,我倍感珍惜,懂得了物品的来之不易。并让我想起了金波的一首童诗《不应当只记得》:不应当只记得/牛奶是从奶瓶里/倒出来的。/还应当知道/牛奶是从奶牛身上/挤出来的/牛从大草原上走来/草原很辽阔,很遥远。不应当只记得/苹果是从奶奶的/菜篮子里取出来的。/还应当知道/苹果是从树上/摘下来的/苹果树长在土地上/土地很黑很肥/泥土里还有人们的汗水。

阿利的红斗篷读后感 (三)

我读了《阿利的红斗篷》这本书,它讲的是牧羊少年阿利穿得红斗篷又旧又破,他需要一件新的斗篷。为此,他从春天到冬天,从剪羊毛到纺纱织布,经过一年的努力,阿利终于有了一件新的红斗篷。

我关上书后,思绪万千,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回想阿利为了拥有一件新的斗篷,他煎羊毛,洗羊毛,梳羊毛,把羊毛纺成纱,摘红色的野果子做染料,把纱染成红色,纱干了,纺织成布,将布裁剪好后,缝合起来。经过如此多的复杂的工序,才有了一件红色的漂亮的斗篷。设想,假如我是阿利,需要一件斗篷,我会采取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卖掉一只羊,换成钱去商店买斗篷,决不会像他那样,自己亲自动手创造,事必躬亲。但是阿利在文中那辛勤劳动后的快乐,锲而不舍的精神,利用自然资源改变自己的生活,都是值得我学习的!同时我感受到了人类伟大的创造力,了解到普通物品也要经过如此多的工序才能得到。我们身边的物品很多,我手中握的笔,写字的纸张,使用的桌子椅子,我休息时睡的床,空闲时看的电视机那都是在现代社会分工细化,科学管理,批量生产出来的。读这本书后,我倍感珍惜,懂得了物品的来之不易。并让我想起了金波的一首童诗《不应当只记得》

不应当只记得/牛奶是从奶瓶里/倒出来的。/还应当知道/牛奶是从奶牛身上/挤出来的/牛从大草原上走来/草原很辽阔,很遥远。

不应当只记得/苹果是从奶奶的/菜篮子里取出来的。/还应当知道/苹果是从树上/摘下来的/苹果树长在土地上/土地很黑很肥/泥土里还有人们的汗水。

同学们啊!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吧!爱惜你身边的一切物品吧!因为它们都如此珍贵的确值得我们爱惜!

注:精彩知识请关注

F132.cOm更多精选读后感阅读

阿q正传读后感3篇


《阿Q正传》是鲁迅创作的一部小说,它有力的批判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封建,保守,庸俗,腐败等社会特点,有力地揭示了旧中国人民的生活场景和其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病态。下面是阿q正传读后感3篇,请参考!

阿q正传读后感1

《阿q正传》以辛亥革命前后的未庄为历史舞台,以主人公阿q的活动为线索,以批判阿q的病态心理精神胜利法为重点来组织材料。在艺术创造的过程中,作者不但从中国的现实社会出发,以农民的实际生活为基础,概括出阿q的典型性格,而且着眼于辛亥革命这样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设计未庄这样一个闭塞落后的江南农村,作为阿q生活的典型环境。阿q这个形象,既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又具有深刻的典型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阿q正传》是辛亥革命时期农村生活的一面镜子,是旧中国劳动人民的奴隶生活的深刻写照,也是中国近代民族被压迫历史的缩影。阿q,上无片瓦,下无寸土,孤苦伶仃地寄住在土谷祠里,只靠给人家打短工来维持生计。在他身上,最显著的特点是“精神胜利法”:自甘屈辱,自甘轻贱,而又自我解嘲,自我陶醉。他的“精神胜利法”在那个时代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不仅是阿q这样的下层农民所特有的也反映出某些国民性。当时的统治者面对帝国主义的侵略,面对丧权辱国的形式,仍然自称“天朝”沉醉在“东,方的精神文明”的安慰中,鼓吹中国文明“为全球所仰望”,这不也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出一辙吗?再放眼今朝,社会在不断地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蒸蒸日上,可是仍然有许多的“阿q”不学无术、游手好闲,整天怨天尤人,不求上进,慢慢的堕落成为社会负担,这些人既可悲又可怜。

在塑造阿q这个典型形象时,鲁迅先生非常讲究情节的张弛、明暗的详略:对主人公阿q的活动是露,对其他陪衬人物则是藏,对阿q在未庄的活动描写得繁,在城里的活动则轻描淡写。此外,鲁迅先生还特别工于讽刺手法和幽默语言。鲁迅先生创作《阿q正传》的意图可作如下陈述:着眼于启蒙,写出旧中国的人生,主要是广大受剥削压迫的劳动人民的苦难、悲愤而又愚昧落后的人生,希望改良这悲惨的人生,唤醒那沉睡的民众。

《阿q正传》思想内涵博大精深,艺术手法精湛绝伦,是鲁迅先生最杰出的代表作品,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也是世界文化长廊中的一件珍品,是千古不朽的名著。《阿q正传》享有世界声誉,当它一收笔,便被介绍到美、法、日、俄等十多个国家,今已有四十种不同文字的译本。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曾说过:“这部讽刺写实作品是世界性的,法国大革命时也有过阿q,我永远忘不了阿q那副苦恼的面孔。”

阿q正传读后感2

QQ糖吃过么?小小的,黏黏的,嚼在牙间弹弹的。似乎很难将他嚼烂,但最终还是要将他吞下肚去,觉出他的那股味道。

近一个世纪前,就有一个中国人首先品尝了一颗QQ糖。他蹙额凭轩,远望亭台市街。却见人们虽满脸堆笑,却隐隐一派阴鸷之相。他用嘴角勾勒出一个苦涩的弧度,他的眼睛里闪烁着坚毅而炽烈的光芒。他便是鲁迅,这个审视着身处世界的战士,这个咀嚼着QQ糖的作家。他决定在他的书中记录这粒QQ糖被吞噬消化的过程,于是写下了四个字:阿Q正传。

阿Q,确实很Q,很弹牙。在小说中,他卑怯、欺软怕硬:遇到人高马大的王胡,与之打架力气不敌,便称“君子动口不动手”;碰到手无缚鸡之力的小尼姑,就油嘴滑舌上下其手大肆轻薄。他善于投机,是个“真小人”:起初痛恨革命,可看到赵太爷父子盘辫子闹革命后,就眼热心痒地做起了革命党,其实对其一无所知。他夸大、有“自尊癖”:虽只是个极小极卑微的人物,却从不把别人放在眼里,就是赵太爷的儿子进了学,也不免暗地里冷嘲热讽之。他有一套自己的“精神胜利法”:与人打架吃了亏,就如是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世界真不像样,儿子居然打老子。”

鲁迅的嘴角微微抽搐了一下,似乎是觉得这粒QQ糖很是弹牙,再口间弥散的滋味也很是糟糕。总之,是那么的难以下咽。

可是一粒翻滚在旧中国封建社会中的QQ糖,就算再Q,也终难逃脱被毁灭的命运。在滚滚封建社会的洪流中,阿Q被那黑色腥臭的脓液悄无声息地吞噬了。可悲的是,直到他死,仍旧没弄清自身的处境,仍旧一厢情愿地桎梧自己所筑的精神乐园里。兴许只有在回忆到路边杂沓人群眼睛里冰冷漠然的神情时,才会拾捡到一丝对自己潦倒浑噩半世的怜悯与哀伤吧。

鲁迅咀嚼着,咀嚼着。这位战士也知道,类似于自己创作的阿Q,又何止这一个?放眼彼世,纷纷乱道,苍苍天地,可怜何处无阿Q?这些“夸大狂”、“色情狂”、“卫道精神论者”、“麻木不仁者”与“投机卑怯者”,太多太多,充溢在社会各个角落。在洋人洋枪洋科技面前苟延残喘、瞠目结舌;在熟人朋友街坊面前胡吹大气、唯我独尊。阿Q时代啊,血蒙蒙的阿Q时代啊!难道非等到女人们的双双脚被裹成“三寸金莲”,等到红鼻头白面皮的异族和留着小胡子的岛国渔夫在国土上烧杀劫掠后才能停止那可笑的“精神胜利法”吗?也许,鲁迅同道们正在渴求、在憧憬:那方正义的红何时得燎旺大地九洲,那片先进的黄何时能团结南北大江。他们勇敢地提着心中的那盏灯,舔舐着心中的食粮与梦想,继续作战。

一粒小小的“QQ糖”,也能咀嚼出一个时代的味道,关键在于,是将它提炼,还是任其霉烂。但我坚信,如今的中国,莫说是小小的“制糖工艺”,就是制造智能手机、超薄电视,乃至于火箭飞机,也是小菜一碟。那些昔日的“异族”们,用今年春晚赵本山小品中的话说:“美国人不也找咱借钱来了吗”。至于“制人工艺”么,那被吞噬在深渊的阿Q,只能是“前车之鉴,后世之师”!

我坚信!我坚信!

阿q正传读后感3

前段时间读了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觉得它就像旧社会的第一声春雷,字字句句都掷地有声。

阿Q是一个一无所有,靠短工度日的贫苦农民。尽管他“真能做”,但社会的沉重压迫和剥削,使他时时处于生存的危机,受尽欺凌。他用“精神胜利法”来自我安慰,自欺欺人,浑浑噩噩,苟且偷生。辛亥革命的消息刺激了他改变生存地位的欲望,他向往革命,当“假洋鬼子”不准他“革命”,并且勾结官府,把他充作“革命党”拉上法场枪毙,而阿Q对自己的悲剧却还至死不悟。正是让人可悲又可叹。

鲁迅先生不止创造了阿Q这个不朽的典型形象,而且写出了旧中国农村的真实生活和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弱点。鲁迅先生以辛辣讽刺的文笔从阿Q身上揭露了几千年封建社会文化积淀而形成的中国国民的劣根性。这种劣根性表现在阿Q身上,就是麻木不仁和“精神胜利法”,阿Q用这种方法自我安慰、苟且偷生。即使这样,别说生存,就连性命都没有保住。“过了二十年又是一个……”,这是阿Q临死前的半句话,而这次他表现的精神胜利法却是那样的悲怆……

难道鲁迅先生仅仅是在写阿Q吗?不,我认为他更是在刻画隐伏在中华民族骨髓里的不长进的性质,——“阿Q相”!试想一下,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中国是仅存的一个世界文明古国,它的历史远比其他发达国家要久,它的起跑线远比其他发达国家要靠近终点,但为什么直到现在,它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原因就是那不长进的“阿Q”相,就是那自欺欺人的精神胜利法!尽管这精神胜利法有时的确能给我们带来一些安慰,让我们的心里好过些,但如果这样长久下去,结果只有一个——像阿Q一样——灭亡。幸好在旧社会的那群“阿Q”们中,有几个脑袋还清醒的人——孙中山、邓小平、主席们拯救了社会,拯救了人们,让他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但是却没能完全拯救他们的灵魂——直到现在,那些用精神胜利法来自我安慰、自欺欺人、苟且偷生的“阿Q”们依然不在少数,他们甚至比“‘老’阿Q”还要坏一百倍!以往的阿Q最多只是在北大后说是“儿子打老子”,或者说自己是“虫豸”,而现在的“阿Q”们呢?贪赃枉法的官员在收到贿赂后用精神胜利法来自我安慰,无业游民在扮成残疾人或贫苦人,向人们博取同情、乞取钱财后用精神胜利法来自欺欺人,犯罪的人们逃逸在外后用精神胜利法来苟且偷生……实在令人汗颜。尽管监管部门已经尽全力去打击这些行为,但毕竟“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我认为,更切实的方法就是拯救那些“阿Q”们的灵魂,让他们知道:“精神胜利法”不胜利!

那我们作为新一代的青少年应该怎样做呢?没错,我们不能浑浑噩噩地过一辈子,我们应该积极进取,不骄不馁,记住“精神胜利法”不胜利,做新时代的新主人!

[阿q正传读后感3篇]

《阿迅》读后感


《阿迅》是央视主持人朱迅出的一本类似于自传的书。好像是上了瘾,一连读了三本央视主持人的书,且都是自传性质的。我想,自己是不是有点追星啊!喜欢窥伺名人的生活,以此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这一点,跟零零后孩子喜欢看明星真人秀没有什么区别。鸡汤喝多了会腻,所以决定,《阿迅》是我看的最后一本现代名人自传书。

朱迅少年成名,后去日本留学数年,学成后因为父母年迈,回国在央视供职。从书中描写得知,朱迅没有权贵家庭支撑,一切靠自己努力打拼得来。她很坚韧,在别人眼里过不去的坎儿,在她这儿也能挺过去;她又很脆弱,有着所有女人都有的敏感,细腻。她是个很接地气的名人,成名时有过飘飘然,但很快明白自己应该怎么做。她善良、热情,有冲劲儿、敢冒险,激情四射。看完这本书,我觉得没有任何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大多数人看到的都是成功人士光鲜的一面,他们背后付出的艰辛与血泪却很少人知。

很喜欢书中的一些话,比如:抉择人生中一件重大的事情,往往在一瞬间。但事实上,在之前或之后,会经历漫长的考虑。向多数人征求意见,与少数人商量,然后自己一个人决定。这个过程纠结而孤独。这段话我深以为是。再比如:听到骂声就憎恨对方的人很容易成为虚荣的俘虏。最好的报复就是原谅,只有原谅别人,才能放过自己。还有:所谓尽人事,听天命,每次我会扪心自问,我是否已经尽了我的全部力量?与困难正面对峙,把自己逼进极限,拼死努力,最后老天爷会出手相助的。人到极致,必是素与简。经历越多越了然,人不需要太多,过度的拥有不会给生命添彩反而会不堪重负。等等,深入我心!

与优秀的人为伍,会增长你的心智,拓宽你的视野,令你看到生活的喜悦与希望,这是我读这本书最深的体会!

《阿莲》读后感


正好是清明,路太远,没有回家,坐在图书馆看完了《阿莲》。

一个小女孩的童年,故事的基调是哀伤的。故事一开头,我便看到了一个不被母亲重视的孩子。断奶后就跟着阿婆,母亲从不抚摸她,也不会在意她的感受。我们常说,再好的童年也比不上母亲的怀抱,这样的一个孩子,她的童年本该是不幸的,可我觉得,她是一个幸运的孩子。

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总是会想到自己的童年,不是故事不够吸引人,恰恰是故事中的某些场景总让我不自觉的联想到自己。为什么说阿莲是幸运的呢?在我看来,阿莲拥有了我小时候渴望的一切。

阿莲的母亲也是一个不幸的女子。从小就没有母亲,继母对她也不好,她根本就不知道怎样去关心自己的孩子。丈夫对她又冷淡,嫁过来的时候又还很小,这所有的一切导致了阿莲的母亲不知道如何表达爱,她内心应该是爱阿莲的,但是怨恨和惶恐使她不知如何去爱。

有这样一个母亲再加上阿公时不时的提起的对女孩的偏见,阿莲一开始就是卑微的,不被家人认可的孩子。这样的孩子是可悲的,内心极度敏感。可阿莲并没有长成这个样子,在我看来她有主见,自信,向上。她是幸运的。她的生活中有阿婆,明亮,梅伯伯等,这些人是她生命中的阳光,丝丝缕缕的照亮了她心中的阴霾。

阿婆。在这个故事里我印象最深的人物其实是阿婆。她生长在深山里,一个平凡的妇道人家,但却偏偏懂得人生的大智慧。懂得宽容,懂得豁达。伯母菊香时不时的发难她从不在意,反而宽慰阿莲,你伯母是刀子嘴豆腐心,她说说也就过去了。

阿莲生气,想要给阿婆讨回公道,长大了要给阿婆报仇,阿婆严厉的喝止了她,你一个小孩子家,脑瓜子别记这些不好的事情,什么长大了报仇,一家人报什么仇。

阿婆的宽容让我很受触动,我们的生活中,这样的事情太多了,可大多数家长怎么去教导孩子呢,你要记住,以后见了他绕道走这样的教育我们习以为常。我们大多数人学不会宽容,更做不来豁达。

一个孩子的童年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呢?是内心的阳光,这是我小时候可望而不可及的。这位善良的阿婆总是会让我想到自己的母亲,她的一生多灾多难,但她很爱护我,把我当成唯一的支柱。可她也经常咬牙切齿的跟我提起人生的不公,她总是告诉我,我还小,长大了一定细细的都告诉我。

那时候,每每听到母亲说这些话我都很害怕。我很排斥听母亲说这些,可我又知道,她只能跟我说。母亲很宠爱我,我拥有大多数孩子所拥有甚至更多的的母爱,但我却总是缺乏安全感,生怕得不到他人的肯定。我总是在想,将来我有了孩子,不管物质条件如何,我一定会给他一个满是爱的童年,没有阴霾,没有恐惧。

阿莲是幸运的,她有一个宽容善良的阿婆。除了亲人的宽容和善良,阿婆所给予阿莲的,还有一样最重要的东西自我。从上学到过继给丁老师做女儿,每一件事,阿婆都很尊重阿莲自己的看法。她从不强迫阿莲,她要阿莲自己拿主意,自己只是默默的支持,这对于一个孩子是多么的重要啊。每个孩子都渴望被认可,被赞同。一个从小在认可中长大的孩子才会是自信勇敢的,阿莲很幸运!

明亮和梅伯伯。如果说阿婆在阿莲的人生中承载了亲情,明亮和梅伯伯则代表了友情和启蒙。在看到小说最后,阿莲没有收到一中的录取通知书,只能去八都中学时,明亮稚气的话语,那我也去八都中学读书时,我几乎落下泪来。

人生有这样一个愿意陪伴你的朋友是多么幸福的事情。或许他们当时还小,不懂得人世的艰难和离别,但那一瞬间的追随和陪伴足以铭记一生,那将会是阿莲一生的底气。

还有梅伯伯,小说对梅伯伯着墨不多,但我觉得他也是一个对阿莲而言非常重要的人物。她间接地给了阿莲一个丰富的内心世界,没有梅伯伯,也许阿莲也会热爱学习,但她的内心世界定然无法如此充盈,这是知识的力量。所以,尽管丁老师待她很好,她却更喜欢梅伯伯,愿意做梅伯伯的女儿。

初读这本书的时候,我觉得阿莲很可怜。作者在用一种哀伤的基调叙写一个女孩不幸的童年,她没有母亲的疼爱,不被封建的长辈重视,还有许许多多成长的惶恐和烦恼。可是越往后读,我越觉得不对,不是这样的。

在阿莲的成长过程中,有诸多的烦恼,也充斥着愤恨和不公。但这不正是我们的生活吗?生活本就是这个样子的,没有人能够一帆风顺,我们总会经历一些磨难。在这个故事里,没有什么大起大落,有的只是生活本来的面目。脆弱,挣扎,渴望,离别。所有的这些,我们都将经历。生活虽芜杂,但生命当坚强。

阿莲的童年其实是我们大多数人的童年,我们都曾被宠爱,我们也都曾被伤害。但我们终要乐观与坚强。人生是一个不断告别的过程,故事中的阿莲,她的外婆,梅伯伯,妈妈,弟弟,甚至明亮,好的坏的,都终会与她告别。但我们要记住,那些曾经感受过的温暖与陪伴。当我们遭遇人生的低谷,面临无法忍受的痛楚时,它们会是我们的勇气和力量。

我想,这大概就是童年和成长的价值吧。读《阿莲》,想起了很多小时候的事情,阿莲的故事也使我很受触动。那个敏感脆弱的阿莲好像小时候躲在门后看着妈妈和奶奶吵架的我,走过了那段岁月,我才能够正视当时的自己。

我没有阿莲幸运,没有豁达的外婆。我又比阿莲幸运,我拥有她渴望的母爱。但是那个时候,我特别渴望有一个人可以和我一样,不单单只有我的童年是这样的。渴望陪伴,害怕孤独,甚至会在某个时刻质疑自己的存在。但黑暗终会过去,我们终将坚强。在孤寂中走过来的灵魂会异常坚韧,无所畏忌。

愿我们每个人都是阿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