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读后感 > 颐和园的长廊读后感 > 导航 > 颐和园读后感

颐和园的长廊读后感

颐和园读后感。

“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个高尚的人说话”,读经典书籍作品对我们的成长道路上就有很大的帮助。阅读作者写的作品后,心中会有莫名的感触,有很多的想法,我们也经常会从其他人的读后感中领略到作品的奥妙!我们该如何去写作品的读后感呢?因此,栏目特意整理了颐和园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你能喜欢!

这是我读完颐和园的读后感,我觉得颐和园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大公园。

首先,我来介绍颐和园的几处有名的地方,我们一开始进入了颐和园大门,然后我们再绕过大殿,就可以来到有名的长廊,那些长廊里面到处都是绿漆的柱子,还有红旗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长廊居然有700多米长,分成273间。每一间的横栏上都画着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我认真的看这些画,感觉就像我们的生活,就像我们的环境,是如此的美丽,画家们也非常厉害,在这几千幅画里面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这是代表画家,每一颗都是用心画的,值得我们敬佩,还有一句话是这样写的,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花又开了,这让我感觉,这颐和园的花木都是非常的多,非常的美丽,花朵的生命力也是非常的强大,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就像我们睡觉醒来之后,也是神清气爽。

就在颐和园最有名的地方有这个昆明湖。然后那个湖中有一个小岛,那个小岛应该不是别人建的的,我是这样觉得的,应该是自然形成的,可见小岛的生态环境应该是非常的好的,很多游人都走过长长的石桥,石桥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如果没有石桥,游人们都去不了这生态环境非常好的小岛,再说这石桥上的17个孔,叫做17孔桥,桥栏杆上有很多柱子,柱子上刻着小狮子,这和刚刚的话一模一样,说明:这些雕刻的那些柱子,还有柱子上雕刻的小狮子,都是各不相同的。

看完了颐和园,这么美丽的风景,我还是要说一句话,颐和园的风景真是太美了,我还要阅读这篇美丽的课文!

F132.cOm更多精选读后感阅读

颐和园读后感怎么写合集6篇


在阅读时我们能够全身心的进入书中的那个世界,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作者的作品读过之后让人有难以忘怀之感。我们在写读后感时,最忌的是就事论事和泛泛而谈。写作品时要注意哪些问题?我们现在推荐你阅读一下颐和园读后感怎么写,为方便后续阅读,请你收藏本文。

颐和园读后感怎么写【篇1】

游览过北京的人,都爱提起颐和园,就像谈起自己最熟悉的朋友,心中充满了深深的怀念。那曲折别致的假山,绿水围绕;那玲珑剔透的楼阁,耀人耳目;那青翠繁茂的树木,令人陶醉。把它比作一颗出土的明珠是一点也不过分的,如果你去游览一番,再细细咀嚼,就更会觉得这一比喻是恰到好处了。

全园的中心是一座大山,那高耸的假山全由黄石堆砌而成,山下流水淙淙,传来一片悦耳的声音。山上树木葱笼茂盛,清香扑鼻;沿路怪石嶙峋,花草参差。更妙的是,在山腰看围墙,只见一条砖瓦砌成的石龙盘绕而上,栩栩如生,好像真要腾云驾雾飞越而去。再往上石梯就比较陡峭了,蜿蜒曲折,有时能看见山顶上的游客,听到他们的谈笑声,但真要到顶,还要努力呢。终于到达山顶,鸟瞰全园,楼台亭阁掩映于绿水青山之间,气势雄伟,煞是好看。

法国有位传教士曾这样描述颐和园:“----以人工叠石成小山,有高二丈至五丈者,联贯而成无数小山谷,谷之低处清水注之----谷中池畔有庭院,有敞廊,有花园,有瀑布----山丘之上遍栽林木,而以花树为多,真人世间之天堂。”

颐和园展示了中国园林传统的风貌,高峻的楼台,清幽的庭院,其间曲折密布的小径相连接。即使严寒的冬天,连绵不断的峰峦仍披着绿装,色浓似染,空气清新。漫步其间,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颐和园读后感怎么写【篇2】

最近,我们学习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我感到无比的愤怒与惋惜。圆明园是中国乃至世界上园林艺术的瑰宝,是建筑艺术的精华呀!就这样被侵略者给烧毁了,我怎能不愤恨呢!

圆明园坐落在北京的西北郊,与颐和园毗邻,由圆明园、长春园和万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圆明园是清代着名的皇家园林之一,面积五千二百余亩,一百五十余景。圆明园始建于 1707 年(康熙 46 年),这项伟大的工程用了一百五十多年的时间才修建完成的,但是在 1860 年就被侵略者用大火给烧毁了。

圆明园可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呀!就这样被侵略者给烧毁了!这些侵略者烧毁的不仅是圆明园,还是我们祖国的耻辱,中国人民的尊严。

这篇课文还让我想起了在香港拍卖会上分别以 700 万、 1400 万和 740 万分别拍回来的圆明园牛首、马首和猴首,中国以数千万元的高价才拍回了这三件国宝。这十二生肖首像是我们中国人民自己创造的东西呀!而现在却要我们以昂贵的价格买回来,这都是清政府的腐败与无能和那些侵略者的罪恶呀!

这片课文告诉我们要不忘国耻,一定要好好学习,让我们的祖国更加强大。只有祖国强大,人民才能强大。只有人民强大起来,国家才能不会怕那些侵略者。

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也是建筑艺术的精华,却这样被侵略者给烧毁了,在此,我感到无比的痛恨与惋惜。

颐和园读后感怎么写【篇3】

看了作者《学唱》这一节,我是“于心有戚戚焉”啊!作者可能只是自谦,可学唱真是我的憾事,恨事,更是伤心事!

可耻的说,从小到大,没有学会过一首歌!对不起了我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音乐老师们!(这足以证明,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会的学生是个强盗逻辑)!

舞台上的引吭高歌,朋友小聚时的浅吟低唱,电视里的婉转抒情都引得我心羡神往!

我多么想学会唱一首歌啊,管它是什么歌呢!

一个带完高三毕业班的长假,我开始了自学。

选定了一首歌,先一遍遍听,从早到晚。洗漱时听,吃饭时听,收拾屋子时听,无限次单曲循环!然后再逐字逐句听,仔细揣摩每个字的音调,一句一句跟唱,如此往复半月有余。可是,功夫还是辜负了苦心人!等我自己单独唱一遍的时候,嗓子就像被一个不听话的老牛牵着,就是不往正道上走!难道是选歌有问题?可换首儿歌再练还是不行!

学不会就不学了,何苦难为自己!

学不会就不学了?关键的时候应该为难下自己!待我收拾这旧山河,朝天阙!

下一年的暑假,我又重新开始练习最初的那首歌。心想,有原来的基础,再加上这一年无形的内化,应该有希望!这期间,我也是苦练加巧练,再加上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原则,谦虚好问,虚心求教。终于,一次和朋友说,我苦练了一首歌,你听听怎样?!等我鼓足勇气唱完了,等她评价。起初的一分钟她没说话,过了一分钟说,哎,你家这花儿养的真不错!

学不会就不学了,何苦难为自己呢?!

一次,吃完饭,和妹妹半开玩笑推诿着,谁都不想洗碗。大家坐在那儿的时候,妹妹随意唱了几句,啊,那声音,细腻婉转,直入心底!我只想说什么,又说不出什么,定了定,说:能唱这么好的歌的人,怎么舍得让洗碗?!

颐和园读后感怎么写【篇4】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篇课文,课文的名字叫做《颐和园》,课文主要讲了: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273间。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又开了。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

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抬头一看,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那就是佛香阁。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

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

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昆明湖围着长长的堤岸,堤上有好几座式样不同的石桥,两岸栽着数不清倒垂的杨柳。湖中心有个小岛,远远望去,岛上一片葱绿,树丛中露出宫殿的一角。游人走过长长的石桥,就可以去小岛上玩。这座石桥有十七个桥洞,叫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

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

这一课主要为我们讲解了颐和园的美丽风景,同时也为我们讲了万寿山、佛香阁、排云殿、昆明湖、十七孔桥等着名风景。

颐和园读后感怎么写【篇5】

没想到本学期我们学习的一篇课文就是《颐和园》。文中主要讲述了三个景点:长廊、万寿山、昆明湖。那么长廊的景色是怎样的呢?让我们来看看吧: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273间。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长廊里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

另一个景点就是万寿山。登上万寿山,就可以看见用琉璃瓦筑成的佛香阁和排云殿。站在半山腰向下看,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映入眼帘。茂密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

最值欣赏的要数昆明湖了。昆明湖围着长长的堤岸;堤岸上有好几座不同的石桥,两岸种着很多柳树。堤上有座石桥,名叫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石柱上都刻着小狮子;这么多的小狮子,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是一样的。

读了《颐和园》一课,使我体会到了:颐和园的雄伟壮观。我们要好好保护国家的历史文物。虽然我很想去那游览,但我还小,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努力学习、勤奋向上,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等我考上大学,毕业后找到一份好工作,我就一定去那欣赏一番。

颐和园读后感怎么写【篇6】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篇课文,课文的名子叫做《颐和园》,课文主要讲了: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进了顾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273间。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又开了。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

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抬头一看,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那就是佛香阁。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

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

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昆明湖围着长长的堤岸,堤上有好几座式样不同的石桥,两岸栽着数不清倒垂的杨柳。湖中心有个小岛,远远望去,岛上一片葱绿,树丛中露出宫殿的一角。游人走过长长的石桥,就可以去小岛上玩。这座石桥有十七个桥洞,叫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

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

这一课主要为我们讲解了颐和园的美丽风景,同时也为我们讲了万寿山、佛香阁、排云殿、昆明湖、十七孔桥等著名风景。

颐和园


颐和园在北京西北的海淀区。它是我国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是古代帝王的行宫和花园。

颐和园依山傍水,有万寿山和昆明湖,山光水色,交相辉映,入春后,鲜花盛开,绿树成荫,景色诱人。

在颐和园的昆明湖上有一座十七孔桥。湖畔有佛香阁、石舫。

佛香阁建在万寿山上,是全园的中心,登上佛香阁,不仅可以饱览昆明湖上的风光,而且周围数十里的景色也尽收眼底。

昆明湖北岸建有长廊,长廊东起邀月门,西到石丈亭,共273间,全长728米。整个长廊依山面水,随山势而起伏,循湖岸而曲折,像根彩带把万寿山南麓的建筑群贯穿起来,并在湖光山色间严谨而自然地起了承接作用。这条彩带般的长廊,把万寿山前分散的景点建筑连缀在了一起,形成了一条风雨无阻的观景线。

长廊的每根枋梁上都有精美的绘画,有西湖风景、山水人物、草木花鸟等。这些精美的绘画描述了许多人们熟悉的故事,有《西游记》、《水浒》、《西厢记》、《红楼梦》、《三国演义》,彩绘中的人物栩栩如生,花草树木惟妙惟肖,蝴蝶在花草中翩翩起舞,小鸟在树林中欢快地歌唱。

知春亭虽不大,却是观景的好地方。德和园是慈禧听戏的地方。

颐和园里还有许多迷人的景色,吸引着国内外的游客,令人们留连忘返。

颐和园之行


颐和园在北京西北的海淀区。它是我国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是古代帝王的行宫和花园。

颐和园依山傍水,有万寿山和昆明湖,山光水色,交相辉映,入春后,鲜花盛开,绿树成荫,景色诱人。

在颐和园的昆明湖上有一座十七孔桥。湖畔有佛香阁、石舫。

佛香阁建在万寿山上,是全园的中心,登上佛香阁,不仅可以饱览昆明湖上的风光,而且周围数十里的景色也尽收眼底。

昆明湖北岸建有长廊,长廊东起邀月门,西到石丈亭,共273间,全长728米。整个长廊依山面水,随山势而起伏,循湖岸而曲折,像根彩带把万寿山南麓的建筑群贯穿起来,并在湖光山色间严谨而自然地起了承接作用。这条彩带般的长廊,把万寿山前分散的景点建筑连缀在了一起,形成了一条风雨无阻的观景线。

长廊的每根枋梁上都有精美的绘画,有西湖风景、山水人物、草木花鸟等。这些精美的绘画描述了许多人们熟悉的故事,有《西游记》、《水浒》、《西厢记》、《红楼梦》、《三国演义》,彩绘中的人物栩栩如生,花草树木惟妙惟肖,蝴蝶在花草中翩翩起舞,小鸟在树林中欢快地歌唱。

知春亭虽不大,却是观景的好地方。德和园是慈禧听戏的地方。

颐和园里还有许多迷人的景色,吸引着国内外的游客,令人们留连忘返。

名著读后感:读后感


炎热的暑假,我在家里看了许多书,其中我最爱的一本书是《海底两万里》

打开《海底两万里》,我和书中的主人公皮埃尔。阿隆纳克斯教授一起乘坐着鹦鹉螺号潜水艇开始了充满传奇色彩的海底只之旅。我们一起快乐地周游了太平洋、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大西洋以及南极和北冰洋,惊奇地遇见了许多罕见的植物,还有海底洞穴、暗道和遗址等等。在两万里的海底航程里,皮埃尔。阿隆纳克斯还教会了我大量的科学文化和地理地质知识,尤其是光的折射、珍珠的分类、采集、潜水艇的构造

在这本书里,你可以知道海底森林是可以漫步的,可以知道在海底是如何打猎的,可以知道尼摩船长是怎样制服鲨鱼的,还可以了解到诺第留斯号是怎样冲破冰山的围攻脱离险境,安然无恙地奔驰在危机四伏的海底的。

看完这本书我知道科学有很多噢秘,科学可以带我们去到奇妙的世界里。

名著读后感:《童年》读后感


读后感1

很久以前,我读完了一本名著《童年》,它是由前苏联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高尔基创作的。在《童年》中,作者大多数是以孩子的视角来展开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让我们不禁感叹道:“可怜的孩子,谁的童年有你凄惨!”书中再现了19世纪70年代俄国人民生活的社会环境和小主人公阿廖沙自父亲逝世后在外祖父家里度过的艰辛岁月。在外祖父家里,没有一点家庭温暖,尔虞我诈、弱肉强食的事是司空见惯的,很显然,阿廖沙在这里生活时,内心充满了恐惧,胆战心惊的,生怕做错了事,但是,还好有外祖母的细心呵护,她成了阿廖沙童年时代唯一的精神支柱。可以说,《童年》是高尔基的真实写照,也是19世纪70、80年代俄国社会的缩影,它艺术地再现了当时俄国人民,尤其是“铅样沉重”的残忍可怕的小市民世界的生活环境。

童年生活是一个人生命当中最美好的回忆。正在享受童年的孩子就像春天中含苞待放的花朵,充满着好奇与活力。但是,阿廖沙的童年生活却是一波三折,懵懂的他整日生活在惶恐、吵闹的阴影之下,面对凶狠、残暴的外祖父和自私自利的小舅舅雅科夫,阿廖沙必须学会坚强、学会忍让。

在阿廖沙的童年生活中,有一个重要的人出现在他的身边—外祖母阿库琳娜。她慈祥善良,聪明能干,热爱生活对谁都很忍让,有着圣徒一般宽大的胸怀。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阿廖沙敏感而孤独的心,她还经常讲一些怜悯穷人和弱者,歌颂正义和光明的民间故事给阿廖沙听。在这冷冰冰的世界里,只有外祖母的庇护和疼爱,并对他进行了有益的教导。

到了阿廖沙十岁那年,他的母亲与世长辞,家中已没有了依靠,所以他不得不走入社会,独立谋生。这个不幸的孤儿从此告别了饱尝善恶的童年,走向苦难的人间。可想而知,处在社会最底层的他一定是风餐露宿,他当过学徒,捡过破烂,做过跑堂的,看门人、搬运工人和面包师傅。也许,正是因为他历尽千辛万苦,看透了这险恶的社会,整个国家民不聊生,战乱纷飞,所以他从1892年后,就以笔当枪,用文章来批判这个社会,以至于受到后人的敬仰和称颂。

自从看完《童年》之后,我觉得21世纪的我们真的很幸福。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为自己的未来而奋斗!

读后感2

童年每个人都经历过。每一个人都有自己值得回忆、值得珍惜的美好时光。童年是美妙快乐的,童年是幸福值得回忆的。而阿廖沙的童年除了一些教育和友谊,没有什么再值得回忆!

主人公阿廖沙痛苦的童年生活打动着我:四岁丧父,跟随悲痛欲绝的母亲和慈祥的外祖母到专横的、濒临破产的小染坊主外祖父家,却经常挨暴戾的外祖父的毒打。但善良的外祖母处处护着他。在外祖父家,他认识了很多“安安静静”的亲戚,其中包括两个自私、贪得无厌的、为了分家不顾一切的米哈伊洛舅舅和雅科夫舅舅,还有两个都叫萨拉的表哥。朴实、深爱着阿廖沙的“小茨冈”(伊凡)每次都用胳膊挡外祖父打在阿廖沙身上的鞭子,尽管会被抽得红肿。但强壮的他,后来却在帮二舅雅科夫抬十字架时给活活的压死了……

阿廖沙的童年是在一个典型的俄罗斯小市民的家庭里度过的:贪婪、残忍、愚昧;父子、兄弟、夫妻之间勾心斗角;为争夺财产常常为一些小事争吵、斗殴……但在这个黑暗的家庭里,有一个勤劳、坚强、善良的外祖母。她常常给阿廖沙讲好听的神话故事,也潜移默化地教他做一个不想丑恶现象屈膝的人。

阿廖沙的童年是黑暗的,就像他的家庭一样。周围残酷的事情太多了,有时甚至连他自己都不敢相信竟会发生那样的事情。但好在有外祖母——全家人的精神支柱。阿廖沙也还认识很多其他的人:搬进新房子后的几个房客、隔壁的三少爷,等等。阿廖沙从家人的一些“奇怪”的举动中懵懂的明白了一些道理。

其实,阿廖沙的原型就是高尔基本人,高尔基借阿廖沙这个人物来描述自己的童年。高尔基描述了自已苦难而令人难以置信的童年.

我觉得我们应该庆幸——我们没有出生在那个年代,不可能受到那种痛苦,自己没有失去亲人……我们很幸福,甚至可以说很幸运,都被家长宠着。每天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中,听着老师讲课;回家有大鱼大肉等着你品尝;你想要什么,就给你什么。

现在的我们个个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心肝宝贝”哪能和高尔基那悲惨的童年相提并论,年代的不同就是这差别,一个是天堂,一个是地狱;一个充满阳光,一个到处黑暗。我们现在的童年来之不易啊!

和高尔基相比,我们的童年是灿烂的,是彩色的;是没有烦恼痛苦的,更是无忧无虑的。有那么多的孩子甚至不懂什么叫做“打”,。当然,除此之外,我们的生活中也很少有家人之间的勾心斗角,为争夺财产而打架斗殴之类贪婪、凶狠的事情。更不会发生残忍的把某个无辜的人无端地折磨致死这类想都没想过的“恐怖事件”。

但拥有着这些,我们并不知足。我们总是奢求更多。因为,在我们眼里,大人们挣钱是那样的容易,似乎都不费吹灰之力。我们多天真啊。的确,我们不用像高尔基那样只十一岁就到“人间”独自闯荡。但读完《童年》之后,我觉得我们应该悔过自己曾经的奢侈,我们应该不再浪费,我们应该学会珍惜。

我想,高尔基要告诉我们的应该就是:要执着求知、不怕困难、持之以恒、永远以那种积极,勇于拼搏的态度对待现在和未来的生活!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