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读后感 > 工作狂人读后感 > 导航 > 《狂人刘文典》读后感

工作狂人读后感

《狂人刘文典》读后感。

读后感是写阅读作品后感受最深的一点,它不是书评。一个人要想获得伟大的成就,就必须多读多思。在阅读了作品后,我想您对于这个作品有了更深的了解,为了加深印象,就可以写一篇读后感,把心中感受写出来。那么该要如何写好作品读后感呢?小编特意收集和整理了《狂人刘文典》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狂人刘文典》读后感

文/赵孟坤

《狂人刘文典》,改革开放之年生人章玉正所作。此人致力于探寻新闻与历史的真相复归,并重点关注转型期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史与心灵史。此书聚焦刘文典生平,又辐射到同时代的学、政两界名人,使你我读懂刘文典,也更接近那个已远去的时代。

刘文典师从刘师培、章太炎,结交胡适、陈寅恪,轻视闻一多、沈从文,追随过孙中山,营救过陈独秀,驱赶过章士钊,痛斥过蒋介石。他曾为学人气节坚守,也曾因时代弄人妥协。在他坚守与妥协的背后,正潜藏着对于整个社会命运的思考与悲鸣。

本书用类似纪传体的写法展开,分别描写刘与其友、其师、其敌等的事,当你看完所有篇目,你便能看见一个活脱脱的狂人。刘文典的狂,分为学术之狂与做人之狂。

学术上刘确实造诣很高,谁也没得说。《庄子补正》《淮南鸿烈集解》,这都可谓是千古一书。他曾说道:天下懂庄子只有两个半,庄子算一个,其他所有中外研究庄子的算半个。他也很看不起搞新文学的人。在西南联大期间有时要跑警报,他曾在奔跑中仍不忘羞辱新文学代表沈从文:陈寅恪跑是为了保存国粹,我跑是为了保存《庄子》;学生跑是为了保存文化火种,可你这个该死的,什么用都没有,跟着跑什么跑啊!

所以我并不欣赏他这种狂到因学术意见不同而直接进行人身攻击的狂,这多少有点老顽固的感觉。

做人之狂,最有力的例子就是痛斥蒋介石了。起因是安徽大学爆发了学潮,身为校长的刘自然要被问话。可他是这么说的:我刘叔雅非贩夫走卒,即是高官也不应对我呼之而来,挥之而去。我师承章太炎、刘师培、陈独秀,早年参加同盟会,曾任孙中山秘书,声讨过袁世凯,革命有功。蒋介石一介武夫耳,其奈我何!两人见面以后发生了什么,更是多达七八个版本,大体都是吵得很厉害,最凶残的一个双方已然动了拳脚。再有就是面对日寇的所作所为。日本人知道刘曾到日留学多年精通日语,又是中华国学大家,就想聘请刘出任教授,刘拒不答应。日本人到他家抄家,刘与夫人端坐堂上,日寇问话也不回答,声称:我以说夷语为耻!

对于他痛斥老蒋,我持保留意见,虽然学生自发学潮是心系天下之为,可蒋毕竟为一国之长,他不仅是他本人,还代表着国家的一个机构,是一种象征。意见不合,可以通过正当手段申诉,但不应直接开战,造成不好的影响。就像当年的贝多芬与培根,看见国王后一个甩手而去,一个行礼,自然如贝多芬自己所说:国王千千万,贝多芬却只有我一个!可这不免不符合基本的礼节。培根的水平自然也是很高的,不能不说也只有一个培根,但他的做法就是合理合法的。当然,蒋的做法也是过于专断才使得刘对其嗤之以鼻。对于蔑视日寇,这是必然选择,这关系到的是不仅是个人尊严,更是民族气节,这种狂,可以称之为狂骨。

说完了狂,再说说人,说说他身为人的最基本的表现。

学术上再巨人,也得像正常人一样吃饭。所以我就不太赞同眼下所谓的文化行业的人们应该把利益看淡一些,多多考虑社会价值。更恶心那种毫不尊重他人还拿你可以陶冶情操这种屁话来搪塞他人的没有良知的东西。当然,我本身也是文科生,也认为绝不能把挣好多钱作为目标,可也不能说就不允许挣钱了吧,这是毁灭生存加泯灭人性。

自古便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当刘文典家揭不开锅的时候,他也会低三下四、低声下气地求人赏口饭吃,到原来根本不想去、没想过要去的地方、岗位去。我认为这并不是没有气节,却是他肯低下头去曲线成功、卧薪尝胆的表现,也体现了他对家人的爱与责任。他在给胡适的信中写道去安徽大学的原因:一是有像样的中学可供孩子上,而是能发下工资得以运转。一个社会如果不能保证这些文人、这些国粹、这些民族灵魂的最基本的生存需要,是多么可悲的一件事。

他对日寇态度如斯强硬,也是夹杂了最基本的人性父爱在里面。其子刘成章因政府消极抗日,参加了卧轨请愿的活动,却因体质虚弱感染风寒不幸逝世。刘文典收到的打击很大,从此更加宣传抗日,并号召同学们去研究日本,研究这个民族,找到彻底打垮他们的方法。

说完了刘文典的狂,刘文典的人,我想再说说刘文典的那个时代。

刘在痛斥老蒋之后,老蒋气急败坏地叫随从直接将其抓走而非通过正当司法程序,而救刘出来也是刘的各路朋友多方求情将其救出而非通过诉讼,可见当时的社会,仍是一个人治的社会,当时的公民,法律意识也是极其薄弱,当时的衙门,也是首脑的保安部,不是法律的执行者。这也是当时社会黑暗的最大的原因。可就是这样,刘文典依然敢与老蒋针锋相对,我们也都知道民国的那群人,没几个不是刺儿头的,这又是为何?我想这也算是一种对文化的尊重,对文人的特权保护吧。

刘还爱说的一句话是:大学不是衙门。大学就应该保持它圣洁的学术氛围,既不能把那套行政管理方法放到这里来,也不能让行政力量插手大学事务,这既不利于大学本身的发展,也不利于整个社会的文明的发展的。大学的任何行为,都应该,也只能体现一种对于先进思想、文明的追求,这种追求可能也会在过程中有些偏差,但依然不应该如老蒋那般直接对着学校喝五喝六,甚至使用手中的暴力权力。

那么最后我还在想,刘文典这样的狂人,现在我们还需不需要?我们是否应该向他学习呢?这个问题的回答,我是用到了辩证法的。狂骨是要学的,狂怪是要弃的;狂热地追求自由的思想是要学的,狂固地反对一种不同观点的态度是要弃的。当然,只是由我们来学,是无法达成所想的效果的,还要有这个社会对于狂的包容,有不至于把人逼狂的保障。


f132.CoM更多读后感编辑推荐

《狂人日记》读后感


鲁迅笔下的狂人可谓令人印象深刻。这样的人如果放在现实中,绝对会是人们眼中的疯子。然而,当我们仔细品读时,却是发现了一些更深的东西。下面来说说我读完以后的感受,也许并不准确,只是我一家之言而已。

《狂人日记》的一中主人公(下文以狂人出现)在日记中写到自己不见月亮三十多年,在现实中显然不可能。而这些别人眼中的疯言疯语在这里却是狂人精神醒悟的象征,也是文中其狂之开始。而对于赵家的狗看他两眼感到害怕,表明他生活在这种恐慌之中。

在世人眼里,看疯子的眼光自然会有一些异样,无疑狂人正是众人眼中的疯子.主人公在痴狂状态下,觉得周围的人甚至赵家的狗看自己的眼神也是恶狠狠的,仿佛要把自己吃了。事实当然不会是其他人要把他吃了,别人要吃他只不过是他的一种在颠狂状态下的臆想而已。但若真的把这当作一种臆想,那便是真的在看疯子的日记了。在我看来狂人口中的吃人是在批判封建礼教制度的毒害下,人们心理扭曲,却还要对下一代灌输封建理念,将下一代埋葬在这吃人的封建礼教之中。而在这样几乎人人都被封建礼教吃掉的社会中,被封建礼教毒害得太深的人们又要把未被污染的人们拉进吃人的圈子。民众的愚昧更是在对孝子应割肉煮了请生病的爷娘吃上体现出来。可以说实际上主人公发狂的阶段是他短暂的从封建礼教中醒悟过来的时期。然而很可惜,主人公的醒悟之语,在当时只被人误解为是发疯是所说的疯言疯语。事实上,在世人取笑狂人时,他心里正苦涩的吟着世人笑我太痴狂,我笑世人看不清。

也许是预料到自己在短暂的醒悟后,终于还是要被吃人的封建礼教所吞没,于是他在自己被吞没前的最后一篇日记中发出了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救救孩子的呼唤。作者借狂人的日记,借其狂的状态呼唤着被封建礼教所毒害的人们的人性的回归。那些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正是还未被封建礼教毒害的赤子。他们是这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在这样现实与想象相交融的日记里,鲁迅先生表达了自己对中国历史的深刻理解和独特发现。这样的理解我或许达不到,我仅能借助先生的视角去看那我所不熟悉的历史。

刘慵书读后感


刘慵书读后感范文一

最近在读刘墉的散文集《纵横卷》,看他的作品时,我的思想会随着他的文字跳动,他并不把文字写的太过饱满,所以留给我了很大的遐想空间。读到其中一篇《你想一鸣惊人吗》时,我的心好像被狠狠的鞭策了一下,隐隐作痛。

成功不垂青无备之人。哈佛大学流传着这样一句名言:当机会来临的时候,你准备好了吗?这句话是问句,但实际上应该这样理解,如果当机会来临,你却没有准备,你就不可能夺取成功,或者说是如果你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就算是机会来临了,你也不可能抓住它。能一鸣惊人的,必定在他不鸣则已的时候不断养精蓄锐;能动如脱兔的,必定在他静如处子的时候细细观察;能一夕成名的,必定在那一夕之前,有着千百个夜晚,暗暗地演练。所以平时不断给自己添加新的血液,完善自己的装备,才能通过机会这座桥梁,到达成功的彼岸。如果没有充分的准备,成功就不会垂青于他,他只能眼巴巴的瞪着机会,对天长啸了。于是,我们完全可以想象,那些一鸣惊人的人曾为此付出了多么大的努力。

那么我们呢?我们是不是也总在抱怨,抱怨社会竞争压力大,抱怨工作不好找,抱怨机会难觅可是,当机会真的光顾时,我们有没有完全的实力抓住它呢?所以,我们只有做到认真思考,认真学习,时时刻刻准备好自己,才能抓住机会,让成功垂青于我们。敲响心灵的警钟吧!成功不垂青无备之人!

你我均知,人生如棋。可不知你曾想过:你还有多少棋子?你已有多少斩获?你是否应该更小心地,把所剩无几的棋子,放在最佳的位置上?

我们总喜欢用棋局来形容我们的人生,黑黑白白的旗子在棋盘上纵横交错,编织成一幅优美的水墨画卷。但如此美丽的棋局常常暗藏杀机,一个棋子的偏差,有可能让我们输的落花流水;过多的顾虑,也许会让我们错失良机

人生如棋,我们需要的是勇往直前的勇气。许多人不会对棋产生兴趣,甚至连棋子的数量也不知。如此,我们与高手对决之时又有几分胜算?我想,此时,我们更需要的是勇往直前的勇气,.若我们落子时犹犹豫豫,摇摆不定,不知会错失多少良机,不知会埋下多少祸患,不知会酿成多少灾祸。不如勇往直前,与高手们直接短兵相接,或许,还能杀他们个措手不及。不过,我们可能会赢,可能会输。赢了,万事大吉;输了,也要尽力与之同归于尽,也不枉称为枭雄俗话说:狭路相逢勇者胜。放手一搏,背水一战,或许,我们就能走向重生的涅磐。

人生如棋,我们需要的是旁观者清的谋士。虽说:观棋不语真君子。可在人生的棋盘上棋逢对手,观棋的人,却不必观棋不语,于是功力差些的人,找几个参谋,常能开创好的局面。我们要记住:如果我们没有参谋,必是很孤独的棋手。

人生如棋,在棋局中要的是努力。不要轻易的说放弃,因为每个人才那么一局而已。你也许累了,你也许倦了,你也许认为没希望了,这时候我希望你还记得天无绝人之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棋如人生,人生如棋。

刘慵书读后感范文二

不知道大家看过刘庸的书没有,我喜欢看,家里还收藏了好几本,我说的刘墉不是清朝的刘罗锅,而是当代台湾的一位着名作家,还是读书的时候偶然接触到他的作品,然后对其作品的拜读一直保持到今天,感觉看他的书犹如跟一个年长的朋友在促膝长谈一样,受益匪浅,轻轻地走进刘庸,伴随着他的呼吸,细细倾听他的心声,从烦人的小事到快乐的读书生活,从丑恶的人性到人生的美丽与哀愁,刘庸,始终如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伴你共同体味现实的真谛。有时他又犹如如一位严肃的外科医生,用犀利的笔尖剖开了人性胸膛,切到人性的深处,让你看清人性的毒瘤,再把瘤切除。它绝对是血淋淋的,但在血淋淋之后,却总给人一种豁达的感觉。他认为人性向善,却总有无法摆脱的弱点,深深地隐藏在原始的人性中,难免有发作的一天。他写出了人性的可爱中的可悲,可悲中的可爱。渐渐地我发觉刘庸是我灵魂深处的一盏明灯,在我茫然不之所挫措的时候,在我徘徊不前的时候,在我面对与他人之间的矛盾冲突的时候,翻开刘墉的书,我总能找到最恰当的解决方法。刘墉笔下的每个人物都是那么普通,仿佛就生活在你身边,他笔下的每故事也是那么真实,仿佛就发生在你跟前,但这些人物和事情却是那么典型,让视而不见的我们突然开启了慧眼,变得豁达。因为他自己本身就是一个充满智慧的人,他能明察秋毫,洞悉人物的心理,会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变成深刻的哲理折射进人们的心中。

前些日子,在书店买了刘庸先生的新书《靠自己去成功》,看完后,我不得不佩服刘先生对子女教育的方法。我觉得我们从刘庸的文字中看不到什么对文学飞扬的热情,或者是对文字的高深造诣,但是,我们却可以从那一本本书中,读懂了他的心,读懂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理解,对逝去美好的怀念,和对未来的向往,我想这就是在用一颗平常心去体验生活的结果。

刘庸的文笔向来精美,小品文篇篇精彩,每篇都孕含着让人可以回味的东西。尤其是写给刘轩的《肯定自己》和《超越自己》,着眼于生活中的琐事,折射出社会的复杂。在刘庸先生的所有作品中,我觉得最离奇的最不合群的就是《我不是教你诈》系列,我深知自己是一个头脑很简单的人,所以对于那几本书中所说的很多现象真有瞠目结舌的感觉,这或许就是自己总是处处碰壁,人际关系不冷不热的原因吧,学生时代就是如此,现在依旧,我不愿去接受那些让自己心烦的事,也不愿去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复杂纷乱的关系,更不想去因为一些自己不愿的事而去改变自己的原则,所以我喜欢我行我速,其实这何尝不是一种逃避?我深知,这样的情况是要改变的,而且不得不改变。因为无论做什么事,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我们应该发挥朋友的力量,团体的力量去办更大的事。

正如尼采所言,人是一根绳索,架于超人与禽兽之间。刘墉的文章一字一句。于冲突之中,彰显人性的矛盾,又显示人性的可爱。如淅沥的春雨,浸润了文字的土壤,翻开一看,尽管有片片的血迹,可惊愕之时,仍在沐浴春风。接受雨露的滋润。

你是否跟朋友总是处不好呢?不妨看看刘墉的书,他会教会你如何善解人意,比如,老朋友发了,不见了,你要想着他忙,老朋友垮了,避而不见,你要想着他难。如果你不得意,千万别猜朋友看不起你,这样你会更孤立;如果你很得意,遇见老朋友千万别炫耀,要少谈眼前,多谈过去,这样朋友认为你懂得怀旧。朋友是你的资产。读了他的书,你会更珍惜友谊。

你是否总是斤斤计较你的个人得失?不妨看看刘墉的书,或许你会发现有时得到反而变得不再重要了,重要的是心情。

你是否正在承受着哀愁,不妨看看刘墉的书,或许,你会感受靡靡细雨中哀愁正在渐渐远去。随着时间的远去,慢慢品味哀愁也便成了一种美。你的心灵强壮吗?茫茫人海中,你是否春风得意?在漫长的人生路上,命运就像海上的波浪,有时起,有时落。从理想到现实,你还能让自己的梦想飞起来吗?遭遇生死决战,你能否超越自我,挽救自我?面对失败,你还能静下心来,欣赏残破中的美丽吗?刘庸会给你一片新的天地。

有的同事说:我一翻开刘墉的书,头就晕了!我觉得很可爱,我想或许短短的几百字,难以展现它的风采吧!别急,请轻轻地走近刘庸的窗口,于恬静之中,静听荧窗小语,你平静的心海是否也泛起了智慧的波浪。再听听,细雨在倾诉,他会告诉你想你想到原谅你的境界,也会告诉你变失败为动力的勇气,还会告诉你亲情的可贵,友情的可爱。

让爱伴随我们走过这人生的风风雨雨。爱的家园很美,爱的操劳也很累,不如卸下包袱,拿本书,轻松片刻,与书交友,多浸润点人生之道,多一点豁达,也许,生活会更美!

典论论文读后感


典论论文读后感(一)

我认为,文章是重要的,是伟大的,是管理国家的大事业。文章,是能说服他人的最好工具。不管你活到多少岁,寿命总是会到头的,你能活到200岁,但到了200岁你就死了,光荣和快乐总是短暂的、你自己的,等你死了,你的光荣会同你的肉一体一同消失只有文章,只有文章是无穷的,尽管你死了,但你的文章,如果是有价值的,它就会永久的保留,代代相传从以上观点来看,文章是无穷的,文章是最有用的。

你要从班级、从社会中脱颖而出,不能仅靠你的好朋友、老师来推荐你,你应该写文章,拿自己的实力告诉大家:我行,让我上吧!这样,大家通过你的实力肯定了你,你就能够脱颖而出,在社会上是一个亮点。

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例子。班长是怎样评出来的?是靠他的实力评出来的。你想当班长,你就可以写文章。在文章里写出你的真情实感,这样,老师和同学选你的机率会很高。

所以说,文章很重要,干什么都需要文章。

典论论文读后感(二)

鲁迅说:曹丕的一个时代可以说是文学的自觉时代,或如近代所说是为艺术而艺术的一派。【典论?论文】则可说是文学的自觉时代的自觉的文学批评的理论代表作。在这之前,中国古代文论还处于不自觉的胚胎阶段。先秦诸子的文论,多属片言只语。汉后诸家论文也还未从学术中分离出来。其中,个别序、赞形式的文学批评,也只是讨论某一具体作家作品,限于一篇一书。直到【论文】出现,才成为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宏观地多角度地论述文学理论问题的专着。它冲击了汉代后期统治文坛的陈腐观念;总结了建安文学的新特点和新经验;开创了解盛极一时的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之先例。

文章包括4部分内容:①它批评了文人相轻的陋习,提出应当审己以度人,才能避免此累。②评论了当时的文人亦即建安七子在文学上的才力及不足,分析了不同文体的不同写作要求,说唯有通才才能兼备各体。③提出文以气为主的命题,说明作品的风格决定于作家的气质和个一性一,有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风格。④论述了文学的社会功能,将它提到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高度,又说年寿有时而尽,文章能传诸无穷。

其中,文人相轻,自古而然。令我感触至深。

文人相轻是中国由来已久的社会现象。这种现象在春秋战国时期,就非常普遍了。我们都知道,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各种学术流派纷纷兴起、百家争鸣的时期。但是,这种百家争鸣,却并不是在法制和相互间尊重人格、扞卫人权的前提下进行的,而明显带有相互诋毁、攻击、谩骂等文人相轻的成分。比如,儒家弟子攻击墨家无君无父,指责道家疏阔无用;道家批评儒家、墨家背离天道;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则干脆将当时影响力最大的儒家当做危害国家的五蠹之首,必须予以铲除。此外,不让齐景公重用孔子的是另一位着名的文人晏婴;而阻止韩非为秦所用并最终致其于死地的,是法家的另一代表人物李斯

从某种意义上上说,文人相轻其实是窝里斗。正如柏杨先生写的:三个中国人加在一起三条龙加在一起,就成了一只猪,一条虫,甚至连一条虫都不如。明明知道这是窝里斗,还是要窝里斗。砸了锅大家都吃不成饭,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

中国的文人相轻现象是由中国特殊的社会环境造成的。其中,最主要的是专制独一裁政体对文人的压制。再者,文人相轻还和中国文人没有独立的政治经济地位有关。此外,传统道德的教育也是文人相轻的一个原因。

文人相轻是中国社会长期止步不前的一个主要原因。应该说,文人在任何国家都是最优秀的群体。当一个社会中,最优秀的人不去想着如何铲除愚昧、抵制强权、推动社会进步,而只想如何同类相残、互相打压时,这个社会又如何能够进步?因此,解决文人相轻的问题,也是中国发展进步的一项重要内容。而致于此,还是要从提高文人的政治经济地位、增加其表现的机会入手。

典论论文读后感(三)

【典论】的作者是曹丕,一奸一雄曹一操一的儿子,但是这篇文章里好像他不怎么得老爸真传,倒是很受当时的风尚尚通脱所影响,认认真真的批评了诸多的文学家和文学家的创作态度。曹丕这个人好像除了喜欢葡萄外并没有什么过分的所谓帝王嗜好。陈寿对他的评价也是不高不低,可能是因为他只当了六年的皇帝,但是也兢兢业业的做了不少事情,至少他发展了屯田制,解决了通货膨一胀问题,对百姓还是很好的。

在【典论论文】里,他开头就批评文人,接着又开始批评有代表一性一的人物写作的弊病,后来对当时文人的创作态度和世人对文学的态度加以批评,然后开始说写文章是怎么一回事情,最后十分感叹。整个文章逻辑一性一比较强,论述也很严密,确实是一篇很好的文章。只是曹丕的感叹好像没什么实质的作用,因为自从他实行九品中正制后,举秀才,不识书好像已经合法了,文人不识书,那又有什么创作态度可言呢?抛却这些时代的背景不看,单看这篇文章,便不难发现读过之后受益良多。

曹丕对能写好文章是颇为看重的,直接说: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确,事实也如此。至于文章的思想,那是气,这个只能意会,怎么言传倒还真是不好说。而大多数人对文学的态度,曹丕也说的很清楚:常人贵远贱近。想易中天当时讲三国时,一开始想说曹一操一是英雄,就必须说出鲁迅先生如何评价曹一操一,然后才能说出曹一操一是英雄这样的话。其实曹一操一是不是英雄,并不是要谁说,就像1+1等于几?一爱一因斯坦说是2,小学生也说是2,那是因为之前一爱一因斯坦说过吗?不是,因为事实上它就是等于2,和谁说没有关系。人们容易看到自己的优点,而看重别人的一毛一病,所以以长击短,这是对较为有名的文人更能体现,之后易老师再讲先秦诸子时就很潇洒了,首先是动作多了,言语随和甚至是随意了,我想这是他的真一性一情,但是他好像忘记了在【鲁豫有约】中曾今说过:有没有教室很有区别,在电视上讲,就应该考虑到很多人并不喜欢老师很随意。我们的文化不像西方,是像歌剧之类的有直观欣赏度的文化,而多是之乎者也等很严肃的讨论与说教。所以即然在电视上讲,就应该最大限度的容纳能容纳的所有人,满足更多人的求知欲,而在我个人看来,应该配合席地而坐的执着与日置酒高会,不图进取的幽默。其实易老师讲先秦诸子的表现,不过是一个正常人的表现罢了,因为有名了,有群众基础了,所以自然会有一批或多或少的忠实支持者,也就不用再过多套论先前文学家的言论而能自成一体。

有人发出过学术应该走出象牙塔的言论,由此可见大众的求知欲是很强的,而更多的百姓文学呢?可能比较厉害的就是骂人不带脏字和谐音与嵌套语组织起来的荤段子而已。文章确实能流传很久或无穷期,比如老庄、孔孟、墨翟之言,但是能去读的又有几人呢?能读懂的又有几人呢?事实上,能完整的读出来就已经是民间高人了。所以,如果你对他人说孔孟言论,只要基本能说个条条框框,那你在他心目中就已经是半个圣贤了,更多的人会在你阔论之前就以太高深为由而言它,其实这也并不完全是个理由,而是个事实。难道那些书籍那么难懂吗?那些道理没人读懂吗?连最起码的一家之言都没有吗?不是,曹丕说:遂营目前之务,而遗千载之功。千载之功先不说。目前之务,或许是文帝自小富贵不是很了解,但是普罗大众真的是深陷多苦多难不能随己吗?有点网龄的人基本都知道,现在身为读书人的大学生有多少多余的的时间无处打发,上一辈的人也多是深陷争名逐利中,有共通的就是相互攀比、寄希望于下一代。从而开始一个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的恶一性一循环之中。求知欲与名利欲在大众中夹杂着而变成一个无法自拔的泥潭,而诸多的人也在这个矛盾中付出繁多的时间,终于两样都没有沾边,成为众人在这个问题上茶余饭后的谈资。那这两者矛盾吗?不矛盾。一言以蔽之: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

时间啊时间,你真的不眷顾我吗?我或许该对它道歉,我从来没有重视过它,现在它走了,迫不得已的走了,不再像以前那么忠心耿耿。当营目前之务与遗千载之功不矛盾时,时间不再让我们痛苦,那个矛盾的泥潭不再是对时间挥之不去的痛苦。更多的时间也是少的可怜的时间,将重新在我们面前闪光,我们也会在它面前辉煌。文帝曰:日月逝于上,体貌衰于下,忽然与万物迁化,斯志士之大痛也!

狂人日记读后感300


狂人日记读后感300范文一

读了鲁迅先生写的《狂人日记后》,我仿佛看到了那个整天担惊受怕的人。他每天都觉得别人要害他,其实他自己也有想害别人的心,我觉得鲁迅先生把他的形象、语音、动作、心理活动都描写得活灵活现的,好像我就站在你面前一样。有种让人身临其境的感觉。

《鲁迅小说集》里还有一些好的作品,比如《药》这篇文章反映了封建时候的愚昧的思想同时又钩起人们对以前那些英雄的怀念,字里行间透出一种苍凉和绝望。我觉得,一篇好的文章不需要太华丽的词糟,不需要刻意的去修饰,只要写出自己的本意就可以了。英雄被人害死了,愚昧的百姓还用他的鲜血来做药真是另人悲哀啊!

《狂人日记》读后感300范文二

寒假期间,我看了一本《鲁迅专集》,其代表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历史小学集《故事新编》等组成。

我对《呐喊》中一篇《狂人日记》影响非常深刻,它是鲁迅先生的第一篇白话小说,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特殊意义和地位。鲁迅先生用讽刺手法对封建社会猛烈批判,他同情弱者,痛恨以強欺弱。书中描绘"狂人"是一位"疯人"他看到封建社会是一个人吃人的社会,他时时需要提防被他人吃掉,又担心他吃了别人的肉,过着亦实亦虚,亦真亦幻的生活。从疯人的跳跃的思维中我能看到可怕的封建社会,老百姓永远受上层社会的人欺压,过着痛苦的生活。想到我们现在过着多么幸福,生活在无忧无虑的社会主义社会中是多么幸运,我们应该感谢那些为了推翻封建社会而献出生命的英雄们,并且要学习他们无私的奉献精神和为崇高理想努力奋斗精神。

鲁迅狂人日记读后感


鲁迅狂人日记读后感范文一

在我们这个世界上,有那么几个为数不多的不正常的人,在鲁迅笔下的这位狂人就是这么一位代表。

这位狂人把一切都想得那么坏,把别人的一举一动都理解为要吃我,看到来给他看病的大夫,竟然被他看成了杀人的刽子手了,他怀疑土绅赵贵翁要吃它,怀疑所有人都要吃它,怀疑自己的哥哥也要吃他,到了最后竟然觉得自己也吃了妹妹的几片肉,我们不禁觉得这个狂人,自始至终,都是自己一直多疑,怀疑这个,怀疑那个,我们不由得想说他真的是一个神经病。

但是就是在这位神经病的记录中,我们就可以看出那个时代可以吃人的封建礼教,一想到可以吃人的所谓文明的社会,不禁感到一阵寒冷,如果我们在生活中会见到身边的人被现在的礼教活生生的吃掉,那是一种什么感觉?

有一句成话是苛政猛于虎,是说苛刻的政策比老虎都要凶猛,那么这位疯疯癫癫的狂人所处的那个世界一定没有几个真实的人了吧,这些看上去体体面面的绅士们,全都是遵循着所谓礼教的人,那这些人统统都是吃人的老虎。

对这一句话我记忆犹新,不然,那赵家的狗何以多看我两眼呢?你说这里的狗是什么?是赵家养的狗么?可不是,这里是把赵家那个赵贵翁比作鬣狗呢!鬣狗喜爱跟在大动物后面,吃已经死了的动物的肉,据算很大的骨头他们也叫碎了吃下去。这不就是在暗喻着赵贵翁是那吃人的高手么?

在一本书里,满篇满页的写着仁义道德,可是仔仔细细看看,字缝里都写满了吃人二字,我从这句话读懂了那时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美好,但是其实每天都有一批批的人被文明和礼教吃掉。

狂人看似是个迫害狂,但是他是被什么迫害的呢?不就是当时能吃人的世道吗?在这种世界下,有几个不被吃,又有几个不去吃人呢?

读完这本书,我深深地感到,无论什么样的危险,有一条好的法律,也是好的;不管是蜜罐温床,还是腰缠万贯,法律会杀人,你再怎么的感到安全,也无法活下去。我们现在是幸福的,没有吃人的法律,但我们也要为了不让我们的下一代受到这种吃人世界的折磨,也要去努力。

鲁迅《狂人日记》读后感范文二

鲁迅先生生活在中国那段水深火热的革命的灰色的年代,混沌的国人还没有完全觉醒,两千年来的封建思想仍在影响着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只在暴力革命中取得胜利是不够的,国人的奴性思想是社会健康发展的桎梏:辛亥革命的硕果被军阀窃取,推翻清政府后又要建立另一种迫害压榨穷苦人民的帝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号角即将吹响时又爆发出国共彻底决裂的危机;国民党严酷的统治和持续四年之久的内战,是什么让即使取得胜利了的中国仍然动荡不安?如果改变不了人们根深蒂固的迂腐和懦弱,革命的意义永远无法实现,中国的和平时代永远不会到来。先生翘首以盼的是一个和平民主、平等自由、国人相亲相爱的和谐美好的社会,他用自己的纸笔和顽固保守势力斗争、和国人的愚钝斗争、和想要奴役国人思想蒙蔽国人意志的封建势力斗争,他想反映的是那个时代黑暗的社会和悲哀的现状,唤醒国人清除封建残余,跻身革命事业,对社会的不平等奋起反击是他倾其一生所希望能做到的事情,可是到了他生命的尽头,也未能看到在他的努力下,才能够到来的正义的新世界。

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见了,精神分外爽快。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发昏;然而须十分小心。不然,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我怕得有理。

这是小说的开篇,人物的意识首先登场了。为什么今天的月光格外好呢?为什么以前的三十多年见到的全是发昏的呢?我的精神因月光格外的爽快,可是我觉得还是要小心,因为赵家的狗不知为何,今天看了我两眼。其实主人公意识的登场,先生就预示着他的意识与常人的并不相同,否则狂人二字又从何而来呢?

这几天出行我总觉得村人的眼神和言谈举止有些许异样,便想起了其他村庄的人们将大恶人打死并把他的心肝挖出来吃的传闻,我终于明白其中缘由,其他村庄的人会吃人,缘何自己村庄的人就不会呢,既然可以吃别人,为什么不可以吃我呢?我猛然发觉,原来这是一个吃人的世界!本文的叙述者说,狂人是患了迫害症这类的癔症,因此称他为狂人。然而在我看来,这其实是一个生活在封建士大夫家族中在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中猛然觉醒的知识分子。他的臆想并不是毫无理由,他以为他所生活的世界日益变成一个人吃人的世界,其实他看到的是人们独立的思想被日益吞噬,他看到的是在这个黑暗社会下人们的人格逐渐丧失。

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古来时常吃人,我也还记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狂人所看到的仁义道德,是封建礼教下的道德,而他已经觉醒的民主意识让他看到这封建思想中极力提倡极力追捧与膜拜的道德,其实是活生生的吃人二字!在狂人臆想的世界里,他看到的是在封建礼教地束缚下,一个 人与人之间互相残害的,人吃人的可怖的世界,他认识到,原来几千年来的封建文化,教给人们的实质,其实就是吃人二字。他感到亲情的缺失、人情的淡薄,他感到孤立于世间的艰险与悲戚,人吃人的残酷迫害正在趋近于他,其实是封建思想的魔爪正在伸向他。狂人病症只是把封建残余对人身心的侵害变得更加具体和生动了,然而却没有人能明白他的恐惧,没有人明白他的狂与不狂, 没有人能看到自己内心比迫害症更加可怕的病症。在这样的情况下,真正的狂人被看作普通人,而觉醒的人却被看作狂人形单影只地艰难而忐忑地在乱世中挣扎度日。

现在看来,狂人其实说的并不只是主人公本身,而是生活在那个黑暗的世界里,在封建思想的压迫下,人性逐渐泯灭的全体国民。

救救孩子

多么微弱,无奈,又悲壮的呐喊,救救孩子、救救下一代吧,被侵蚀的头脑、被腐化的思想,到你们就停止吧,让封建社会的假仁义假道德侵害到你们这一代就停止吧,别让下一代的孩子们还像你们一样,在这种可怕的、人情淡漠的年代里、在吃人与被吃中终其一生。

狂人日记的读后感


狂人日记的读后感范文一

近几天,我拜读了鲁迅先生写的《狂人日记》这部小说,让我深深体会到了当时旧社会的黑暗。

这部小说主要讲了在旧社会中,鲁迅来到了大哥的家乡。但那里的人却很奇怪,当鲁迅一人走在路上时,路上的人都面色铁青的议论着他,似乎怕他,似乎又想害他。当我读到有个女人在街上打自己的儿子,边打还边说:老子呀!我要咬你几口才出气。看到这,我不禁吓了一大跳,虎毒还不食子呢!况且这个有血有肉活生生的女人怎么会如此残忍呢!但是,更可怕的还在后面。那天,一个人来告诉大哥说村里有一个大恶人死了,村里的几口人便挖出他的心肝拿来吃了,还说是可以壮壮胆子。直到最后,鲁迅终于明白了大哥与那些人是一伙的,目的是想吃鲁迅。才明白妹妹五岁时的死,是因为被大哥吃了,才知道这里是一个吃人的地方。

我想:旧社会实在是太黑暗了、太恐怖了。那些人太残忍了,以为吃别人身上的什么就能补自己身上的什么这样一个荒唐的谣言,就去忍心去伤害自己的亲人。哎!可悲啊,可悲,旧社会实在太黑暗了。

《狂人日记》的读后感范文二

这个寒假我读了鲁迅先生写的《狂人日记》。让我震撼不已,里面的主人公来到他哥哥的家里,可是不知道他哥哥是喜欢吃人肉的。当他发现的时候,那个小镇上的人已经开始筹备怎样将他杀了。他的哥哥跟是残忍,在几年前就把他自己的亲生妹妹的肉吃掉了,并且夹在自家的菜里,让家人也吃了许多。

这是一个多么恐怖的事啊!将自己的亲生妹妹吃了,连自己的弟弟也不放过。如果,他将主人公也吃了的话,那么他一定会感到还不知足。会将他的母亲也吃了、将自己的父亲也吃了。但是,小镇里的人也许也会将他吃了。自己吃人,又怕被别人吃了。这句话就是反应了那个小镇的现状。惨不忍赌啊

一个吃人一词。就表现了清政府的腐败,易牙蒸了他儿子,给王吃,还是从前的事。谁晓得从盘古开天辟地以后,一直吃到易牙的儿子,一直吃到徐锡林;从徐锡林,又一直吃到狼子村的人。去年城里杀了犯人,还有一个生痨病的人,用馒头蘸血吃。如此荒唐的事在那时尽然没人管。

小说的末尾那个救救孩子的呼声,是何等摄人心魄。对于孩子们的纯真,鲁迅流露出了那么沉重的凝虑,以为终于无法逃掉大人的阴影,也仍然无改于一生工作的目标救救孩子

这本书让我震撼不已,如果,我们的时代也发生这样的事,那我们要怎么办?

刘长春《大地笔记》读后感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每天的日出给每个人的感受也是不同的。巴金说他看到了上海的伟大奇观,刘白羽体会了“我们是早上六点钟的太阳”这一句诗那最优美、最深刻的含意,海涅站在布罗肯高峰又说那是“绯红的小球”,屠格涅夫则带着一种肃穆的欢欣,看见“向上飞似的拥出了一轮红日”。如果时间再往前推移,大诗人杜甫、李白、屈原都以自己的生花妙笔歌颂过日出,那是人类文明永存的美好记忆!

——刘长春《第一缕曙光的祝福》

以前,陆陆续续地读过刘长春的一些散文篇什,留下了一些朦朦胧胧的印象。那大致是随意中颇见个人性情,自然中葆有人文底蕴。这次集中阅读了他的散文新作集《大地笔记》(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4月版),先前的印象更清晰了,已有的感受也更深刻了。我的感觉是,刘长春那些看似歌吟风花雪月的散文,在赞颂山水之神奇,花木之瑰丽之中,托出的是对自然的造化、天然的情趣的崇尚与留连,背后还常常孕有对景物的日趋颓变与文明的悄然流失的慨叹与惋惜。因而,那看起来像是“颂歌”的作品,读着读着就变成了“挽歌”,引人同他一起由欣忭到怅惘,由若有所失转入一种若有所思的境界

江南无雪,这在今天人们已习以为常的现象,其实并非正常。刘长春在《江南无雪》里,记叙了他在童年时代的“关于寒冷和飘雪的记忆”:那时候的“故乡的冬天”,“被风追逐着的雪,上下旋转着,左右飞舞着,飘飘洒洒,疏疏密密”;“小河结了厚冰,听不见流淌的声音”;而现在的江南,“没有寒冷,也没有雪”,以至于在孩子那里构成了一个巨大的问号,“冬天怎么不下雪了?”作者在自己过去有雪的冬天和如今孩子无雪的冬天的两相比照中,写出的不只是童趣的演变与缺失,而还内含了对“大气污染”、“地球变暖”等生态失衡现象的忧思与忧虑。与这篇文章恰成反比的,是《三九闻雷又遇冰雹》一文。这篇文章由隆冬时分的先是高温天气居高不下,接着是某日“天地忽然黑暗,混沌一片,雷声大作,风雨撼窗”,描绘了江南天气日见异常的另一种表现。有意味的是,作者在结尾处写道,“倾听惊雷,倾听冰雹,倾听暴雨,倾听大风,其实也是倾听大自然的教训。”话语不温不火,个中自含深意。还有《鱼之忧乐》,写因人们的过度捕捞而使灵河的“将军鱼”几近“灭绝”;《不见大雁》写因自然环境的恶化使大雁绝迹从而也使天台八景之一的“清溪落雁”成为历史的记忆。在这些篇什里,作者由天气、景致与物种的变异与消失,就生存环境的现实危机发出了一声声叹息,也就维护环境的时不我待发出了一声声呼吁。

另有一些篇什,则是由来忆往,抚今追昔,在一种现场的胜景游历与超然的精神遨游的相互连结之中,慨叹文明的流失与文化的退隐。《遗憾的西安》的写作,系作者的西安之行的有感而发。对于西安,他怀着美好憧憬乘兴而来,然而,没有王维诗中“青青柳色新”的那种景致,有的只是“枯竭的河水”、“狭窄的河床”和“裸露着的石子滩”;而“灞柳风雪”不仅毫无踪影,压根就“找不到古灞桥”。最后,只好与古都西安“黯然伤别”。《古城墙漫步》一文,由西安因保留了城墙带来的自豪,说到北京因拆除了城墙留下的遗憾,尔后又说到台州府城临海的古城门的被拆除、古城墙的被改建,以及一些历史文化名城所流行的“仿古热”,历数了一桩桩、一件件令人“可惜”的古建筑拆除,临了一句“如何看待与利用历史文化遗产”的感喟,诘问中不无愤懑,简洁中透着深沉。作者是远足旅行的爱好者,更是赏鉴文明的有心人,在他的笔下,古代文明正与我们渐行渐远,近代文明也在种种名目的蚕食之下岌岌可危。现代著名散文家陆蠡在天台平桥镇的故居,因无人把它当回事,已日益“颓败”(《陆蠡故居》);著名文学家朱自清在台州中学的故居——“佩弦楼”,经历了一番“拆与不拆”的争论后,“到底还是拆了”(《台州中学的“佩弦楼”》)。在讲述这些事件时,作者没有太多的议论和直接的评断,但溢渗在字行间的失落与遗憾却殷殷可感,那同样也隐隐撞击着读者,让人为之惋惜,引人深长思之。

刘长春的散文,入手平实,行文自然,似乎是信手拈来,确乎又钩深致远;这在很大程度上在于他外在上虽不有意刻削,而内里却有一条情思的主线,并用它来串结细节,连缀感悟。这种“外松”而“内紧”的状态,正是好的散文作品的重要品质之一。其次,我还很喜欢他的散文语言,那总体上说是简朴又雅致,敏动又感性,间或在叙事中跃然而出的感叹与感喟,常常精警又凝练,怡情又悦性。如《萤火虫洞之光》中的“世界上许多独一无二的景点,因为独一无二的构思而相得益彰。”如《不见大雁》中的“蓝天空旷,没有大雁飞过。天空寂寞,人也寂寞。”这些语言,情与理相交融,思与诗相结合,给他的作品平添了不少色彩,增加了许多韵致。然而,让人感到不足的是,这样有滋有味的语言表达,似乎还比较少见;而那种由“物”说起,最终落到“人”的套路,似乎又太多见。看来,散文写作之于刘长春,还有需要进而解决的问题,而这,也使他还有着相当的发展空间。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