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读后感 > 余丹老师讲课的读后感 > 导航 > 《听李镇西老师讲课》读后感

余丹老师讲课的读后感

《听李镇西老师讲课》读后感。

一本好书就像沙漠中的一捧清泉,滋润我们的心灵,纵观世界上的伟大人物,他们无不是书籍的爱好者,在认真品味作者写的作品后,相信您收获一定不少,此时就可以写一篇读书笔记,用文字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那么该要如何写好作品读后感呢?在此,你不妨阅读一下《听李镇西老师讲课》读后感,建议你收藏本页和本站,以便后续阅读!

《听李镇西老师讲课》读后感

文/徐军君

今年利用寒假时间,读了李镇西老师的《听李镇西老师讲课》一书,该书是以李镇西老师的课堂实录编辑而成。在序二中程红兵老师说,我一向是喜欢走进课堂听课,而不愿意看所谓的课堂实录 ,刚开始看时,我确有这种看法,等看完了整书后,我的思想转变了,李镇西老师不愧是专家级的教师,不愧是特级教师。我看完书后,回顾了自己做学生时老师上的课和自己现在做老师上的课,才发现什么是人外有人,我的那些老师和我自己都不具备李老师的这种教学思想,根本没有体现出现在的教学理念。

教师该怎样上课?我们从李镇西老师处学习什么?正如序一中钱梦龙所讲,李镇西老师的可是很难学的。的确,李老师讲课不拘定格、挥洒自如,听李老师讲课你可以完全放开自己的思想,感受到李老实课堂的魅力,想学习时却不知从何学起,讲课时套用李老师的讲课教案,也远达不到李老师的教学效果,因为李镇西的课是李镇西的课。当然这并不是说李老师的课就没有可学习的地方,李老师的每一堂课都坚持以学生为主,以人为本,都坚持认真备课。我想,我们要学习李老师就应该学习他的这种教学精神。

在读了李老师《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课堂实录,我尤为佩服李老师的讲课,敢将一堂语文课讲得像一堂政治课,恐怕除了李老师外,敢这样做的人没有几个了。其实对于学生来说不应该将各门学科分得很清楚,目前高中生学习的所有科目都属于基础科目,彼此之间相互交叉是正常的。在我记忆中,我当时在学习《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时,感觉这片课文很枯燥,没有意思,根本就没有留下什么印象。如今看了李老师的课堂实录,不由得佩服,远来这种类型的课文可以乡李老师这样来上。李老师也给了我们一个启示,教无定法,要敢于向传统教学模式挑战,要心系学生,不能为了上课而上课,要以学生的思维为中心,不要控制和约束学生的思维,要充分体现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地位。

正如李老师所说我已经开始注意到在课堂上尊重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宽容地对待学生的不同意见。这时李老师在《在烈日和暴雨下》教学反思中的一句话,这也是李老师教学不同于常人,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体现。李老师讲课,学生可以自在坑堂上畅所欲言,李老师毫不加以干涉,不管时学生多么细小的创造思维,来老师都要加以表扬和鼓励。尊重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宽容地对待学生的不同意见,这是李老师最值得称赞的地方。

我们教师上课时,总是给学生设置太多的条条框框,让学生按照自己的设想去做,万一在学生有稍许跳出了自己的情景安排,也总是千方百计的加以干涉,把学生拉回自己安排的情境中来。更有甚者,在教学时设置一些陷阱,引导学生调调进去,然后体现出自己的教学亮点,而且将此举视为自己的教学成功之处。这种老师就是没有尊重学生的思维创造性。

李镇西老师的教学风格还体现在自身的素质过硬上。自身素质过硬表现在两点,一是知识渊博;二是备课详细;三是应变能力强。李老师对课堂上的突发事件应对自如,当他在阐述自己的观点时引经据典,或者引用名人名句对学生的观点做以补充。这些能力就体现出了其确实是博学的,而且应变能力强。自己学的很多,切实做到了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须有一桶水的境界。我们经常说教师要经常充电,这个充电不仅仅是教育理论和教育理念的学习和提高,更多的是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和提高。

教师要认真备课这是作为一个教师都明白的道理,但是备课要备到李老师的程度确实不易。大多数教师在讲课时愿意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既定模式往下进行,而不愿意,也是不敢让学生自由发挥,充分放开学生的思维,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备课不充分,怕自己驾驭不了学生的思维,课堂教学不能顺利进行下去。如果自己认真的备了课,将一切知识点都备透备活,做到胸有成竹,这样在课堂上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完全做到收发自如,就不怕学生有什么奇思妙想,整个教学过程就显得生动,也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在看完李老师的课堂实录后发现李老师在讲课过程中,很少单独曲江截止是点,包括生字词在内,都是问学生,学生相互回答问题。你认为是什么意思,你说应该读什么,大家认为他说的对不对,等一些语句在课堂上出现的频率很高,这就是的课堂上完全成了学生的天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完全被激发出来了,学生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也得到了体现,问题往往在学生的相互疑问、相互讨论、相互解答的过程中得到了解决,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有了成功的体验,知识掌握的牢固,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李老师在课堂上很重视成功教学的技巧。在整个教学实录中,很少看到李老师说学生回答问题回答的不对,他总是说你回答得很好、这个问题李老师都没有想到,很好等话语,即使在学生回答问题时确实回答错了,李老师也会找出学生的闪光点,予以表扬和认可,这样积极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鼓舞了学生学习的尽头。试想哪有不喜欢被老师表扬的学生。

李老师在讲课时,时刻注意情感目标的渗透,再李老师的课堂上不仅仅学到了知识,而且注意学生情感的培养。李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还有一点就是不迷信权威,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和学生一起讨论学习。在《沁园春雪》的教学实录中,他敢于就自己的理解指出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一句中的谁应该是万类霜天竞自由句中的自由,认为权威解释谁应是无产阶级是不确切的,自由之花才是世界的主宰,世界的终极目标就是平等、自由、和平。

李老师把握住这一点,适时地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指出只有民主和科学的制度,才保证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这就是政治文明。他的这番论述,已经超出了课文本身的内涵,完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开阔了学生的思维面。李老师的课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浓,正如魏智源老师在它的听课评论中写到的那样:一个突出的印象,学生的注意力很集中,思维活跃,整节课都在不断的思考与讨论。

李老师作为一个特级语文教师,确实有其教学特色,他的教学优点值得我们慢慢慢慢地区揣摩和品味。李老师的教学我认为可以用二十个字来概括,那就是以人为本、素质过硬、备课认真、学生为主、重视创新。上面所写的只是我的一点皮毛见解,也许并没有领悟到李老师的教学真谛。

一个教师要在教学上有所建树,就要博采众家所长,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而不能生搬硬套别人的教学风格。李老师得课也一样,我们不能仿照他的教学方式,因为李老师的课是不可学的。


f132.cOm更多读后感扩展阅读

[读后感借鉴]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模板五篇


每一个人在读过一本书之后都会有所感受,阅读完作者写的作品以后,相信心中有不少的心得,此时不妨可以写一篇属于自己的作品读后感,作品中哪些情节让您印象最为深刻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后感借鉴]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模板五篇”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篇一)

读《做最好的老师》,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做最好的自己。表明了一种更高的人生和事业的标杆,虽然最好永远做不到,但是一个比一个更好便汇成了一个人一生的最好。意味着尽可能在自己的职业中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

就我个人来说,也在不断的反思自己,怎样才能做的最好,也在时时刻刻的努力使自己做得最好,但是总是觉得不够满意,总是以别人为榜样,总是问自己,自己为什么就没有人家那样出色,自己也很努力,怎么没有人家优秀,所以困境总是困扰着我,自己压力很大,也很郁闷。所以总是给自己施压,让自己力求事事都要好,都要超过他人,至少不要让自己落后。

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己慢慢取得了一些成绩。在别人的欣赏和赞扬中慢慢的放松了一些压力,一路走来,慢慢顿悟出自己为什么要和别人比呢?还是和自己比的好,怎么和自己比呢?那就是今天我做了些什么,是不是比昨天进步了。这段时间学习是不是坚持的很好,是不是比前段时间坚持的好。今天的时间是否有浪费的现象,今天做的事自己是否满意,如果满意的话那就会很塌实,慢慢的自己变觉得塌实了很多,充实了很多,心情也就愉悦了很多。慢慢会树立自信,自己便更加热爱自己的工作与学习了。

经验告诉我,人要自信,要有幸福感,那就要踏踏实实的做好每件事,踏踏实实的做好每件事,日积月累我们会不断的进步,慢慢的我们就会高兴很多,快乐很多!

作为一名教师,用良好的心态对工作与生活,用阳光的心态对待学生,对待你的课堂。你的学生同样会收获阳光雨露的的普照与滋润,他们就会茁壮健康的成长!这样良性循环,学生会越来越喜欢你,你离做最好的教师也会越来越近。

做最好的老师,是一种心态也是一种激情的行为,也是对某种欲望的放弃,也是某种人生理想的追求,是平凡的细节,也是辉煌的人生。是“竹杖芒鞋轻胜马”的闲适从容,也是“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荡气回肠。“只管登高不问高”,尽可能每天自己能做好的事,哪怕暂时遭遇挫折与不幸,最后也将赢的人生的快乐,这叫“道是无情却有情”。

做最好的老师,让我们内心收获一份宁静,让我们远离浮躁,让自己更加踏实与充实。

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篇二)

暑假期间,再次拜读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书中内容清新隽永,语言质朴生动,犹如夏日里的阵阵清风,汩汩甘泉,沁人心脾,滋润荡涤着我的灵魂。字里行间,细细品味,禁不住总是被李老师充满智慧和哲理的语言所打动,继而为之深深折服。书中诸多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犹如一盏明灯,不仅给了我很大启示,更照亮了我前行的方向。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所谓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反省,不断超越,而并非与他人比较。万千世界,人各不同,受自身条件、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的制约,我们的修为也各不相同,有的人可以成为艺术家、科学家、文学家;可更多的人却最终沦为社会最底层的劳动者,工人、农民、个体经营者。即便如此,我们也无需抱怨,更无需沮丧,虽然我们也许成为不了“家”,但我们完全可以成为最好的自己。正如李老师所说,我们生活的世界就像一片森林,有的人是乔木,有的人是灌木;有的人是参天的白杨,有的人却是婆娑的杨柳。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更应该学会不断反思,更应该学会自己和自己比,拿今天的自己和昨天的自己,而不是拿我们敬仰的于漪、钱梦龙、魏书生等老师相比,唯有如此,方能迅速成长。古语云:“吾日三省吾身”,说的不正是这个道理吗?回想近20年来教学生涯,我也曾一度抱怨过中国式教育体制的种种不和谐;亦曾对“后进生”发出过“孺子不可教”的感慨;为人处事虽笃信“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理念,却总不乏被人误解亦或埋怨。反思自己,讲的、信的尽是世间大道理,却从未想过如何从源头、细微处入手,从日常生活、教学中的点点滴滴入手,从知己知彼、推己及人的关心理解入手。相反,总是在固有经验及学识水平的支撑下偏执、坚韧,故而往往弄得自己身心疲倦,却收效甚微。

此次读了李老师的书,让我深刻意识到: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应该每天学会从以下这些方面不断反省自己:我今天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学生谈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诚恳?我今天帮助“后进生”是不是比昨天更细心?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机智?我今天所积累的教育智慧是不是比昨天更丰富?我今天所进行的教育反思是不是比昨天更深刻?我今天面对大家的教育教学建议或意见是不是比昨天更虚心?我今天所听到各种“不理解”后是不是比昨天更冷静?也许每天都不是最好的,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只要我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学会反思,坚持自省,我就能不断地向“最好的教师”的境界靠近。

“童心是师爱的源泉,爱心是好教师的基本条件,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细细品味,觉得李老师的话语实在是精辟。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所面对的孩子小的6岁,大的11—12岁,他们纯朴、稚嫩,天真无邪。他们的话语或许天真,没有太多的逻辑性,却质朴真诚;他们的游戏或许简单,没有过多的刺激性,却带给人快乐;他们的礼物或许粗糙,不具备过多的收藏观赏价值,却弥足珍贵。如果我们不抱有一颗童心,那么孩子的一切,在我们大人的世界里又怎会得到认同,又怎能有一席之地?因此作为教师,拥有一颗童心弥足珍贵。

回想我以往的英语教学,机械单调的的重复,导致我的学生开始讨厌我的课堂,甚至对学英语表现出厌恶的情绪,究其原因,只因我的教学太过成人化,不符合儿童口味,未贴近儿童心理。而今,在课堂教学改革的今天,我摒弃、抛开自己那份固有的矜持,融入学生活动之中,和孩子们一起做着那笨拙如企鹅般滑稽可笑的动作。可正是这笨拙的动作,在不知不觉中,拉近了我和还孩子们的距离。他们开始信赖我,愿意和我交朋友,同时也更喜欢上我的课了。其实,和孩子一起做游戏,和孩子一起说着天真烂漫的话语,并非降低了自己作为人师的尊严,相反却是多了一种与孩子沟通交流的途径。只有懂孩子,才能爱孩子,才会欣赏孩子。

我是学校的值日教师,每周一当我迎着第一缕朝阳站在校门口迎接我的孩子们时,我的心情总是那样舒畅,感觉世上万事万物都不如那一刻美好,一切惆怅,所有的不如意都烟消云散。孩子们见到我总是主动对我说:周老师好!老师早上好!而我也从不漠视孩子们对我的问候,我总会亲切地一一回应孩子们问候,让他们感受到我的真诚,我对他们的尊重、理解与关爱。

童心是师爱的源泉,爱心是好教师的基本条件。学会反思,缔造爱心,将是我教育生涯中孜孜以求的目标。

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篇三)

在寒假里我拜读了《做最好的老师》一书,做最好的老师!看到书名,我不禁为之一颤,最好?谈何容易,做最好的老师,这么说是不是太狂了。同时我又想到了当年澳柯玛空调的经典广告没有最好,只能更好,家喻户晓,人尽皆知,为大家所认可,成为一句至理名言。怀着一颗好奇心,我翻开书本。

怎样才算是做最好的老师呢?这是我最先想到,我想也是每一个做老师的人经常要面对和思索的问题。

一、做最好的老师,是一个崇高的理想,一种值得追求的境界。

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理想,就像是人生之海中的一盏航标灯,为人们指引方向。要是没有了方向,人就会活得毫无兴趣。只有树立了正确的人生理想,人生才会有精神支柱,才能焕发内驱力。

也许,现在很多人觉得,现在谈理想是不是太远了,但其实扪心自问,每个人,无论年少或年长,在他们的内心深处,都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只是有时自己没有感觉而已,只是有时可能因为离理想太近,我们便觉得那不是理想。其实理想并不遥远,它真实的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也许有时达不到自己的理想,甚至一辈子都达不到,但只要努力了,就在一步步地靠近理想的目标。

二,要做最好的老师,先要做最好的自己。

做最好的自己。李老师多次这样对学生说。他说:最好是相对的,因为这是永远没有止境的追求从这个意义上说,最好其实就是更好。这就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自觉的追求更好的境界。这与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所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都在不断追求更好。但是,理直气壮地提出做最好的自己,则表明了一种更高的人生和事业的标杆,虽然这个最好永远达不到,但一个比一个的更好便汇成了一个人一生的最好。李老师所谓的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

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自己,便意味着要尽可能在自己的职业中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作为一名教师,当然就是要做最好的老师。

三、做最好的老师,是一个个平凡的细节,是一颗持之以恒的恒心。

踏踏实实做事,坚持不懈。李老师自称是个实干的理想主义者。的确,他不仅有着崇高的理想,更重要的是他的工作是那样认真踏实。今天,环绕在他头上的美丽光环,就是由一个个平凡的小细节组成的,是他一步一个脚印踩出来的。他把想做一个最好的老师化为:踏踏实实上好每一堂课,仔仔细细批改每一本作业,认认真真对待每一次谈心,开开心心组织每一次活动。

记得第一次听到李镇西这个名字,是在网上,在一个老师的博客中,其中提到他每天坚持完成五个一工程上好一堂语文课,找一位学生谈心或书面交流,思考一个教育问题或社会问题,读不少于一万字的书,写一篇教育日记。当时,并不知李镇西为何许人,但对我的心里可以说是一种震撼。觉得要完成那五个一简直是不可能的事。如果能坚持完成其中一项,就已属不易。何况是五项!每日坚持!难以想像,他是怎样坚持下来的?难以想像,他的时间是从哪儿来的?

鲁迅先生说过:时间像海绵里的水,只要肯去挤,总是有的。其实,不是有没有时间的问题,是你愿不愿意去挤的问题。有时,我们太浮躁,不能安心地进行教育教学工作;有时,我们太拖拉,总是把今天的事拖到了明天;有时,我们也雄心勃勃,但总难坚持。

回首自己走过的路,不禁惭愧万分。今天读李老师的书,仿佛进行了一次精神洗礼。我也愿做最好的老师!从现在开始,努力做好每一件小事,争取今天比昨天做得更好,明天比今天做得更好!

最后,我还是要以李老师的一段话作为结尾:做最好的老师!是一种平和的心态,也是一种激情的行动;是对某种欲望的放弃,也是对某种理想的追求;是平凡的细节,也是辉煌的人生;是竹杖芒鞋轻胜马的闲适从容,也是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荡气回肠。

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篇四)

鼠年新春本应是举家团圆走亲访友的好时节,然病毒肆虐,疫情严峻,无奈之下只好在家隔离足不出户。陪伴家人之余,有幸拜读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班主任》,收获颇多,感悟也颇多。本人从教多年,担任班主任工作也多年,深感班主任工作不好做,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繁琐,有时候很迷惘,甚至有一种心烦不想干的挫折感。今天读了李老师的书,我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天下事,无心,事小则亦难;有心,事大则亦易。对于李老师我感触最深的是他的爱心、民主和尊重。他出神入化的班级管理模式,让我迷惘的班主任工作渐渐清晰,也让我感受到了班主任工作的艺术魅力。

一、大爱无声情之至

班主任一没权二没钱却干着最杂、最累的活儿,关键还责任重大,很多班主任常有此感,并为此而感到疲惫心累,甚至有一种不求无功但求无过的敷衍心理,而李镇西老师当班主任却做得得心应手,幸福满足。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李老师做的非常好。

01、以爱心为本。

李老师的书从头到尾都贯穿着一种博大的爱心,这也是最让我感动的一点。孟子曰: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而事实上前者很容易做到,后者却很难做到,但李镇西老师却在平凡的班主任工作中做到了这一点,令人敬佩。在《爱心:对孩子的依恋之情》一文中就有这样一段话:“判断自己是不是真的爱学生,其实有一个很简洁的办法,就是问问自己:我是不是依恋学生?或者说我是不是常常在周末或节假日情不自禁地思念学生?千万别小看这种思念,苏霍姆林斯基说:‘对孩子的依恋之情——这是教育修养中起决定作用的一种品质’”。

坦白说当班主任多年我有时觉得自己也爱过学生啊,但很少有李老师所说的这种依恋之情。相反我和学生一样,也盼望着周末或节假日的到来,因为这样我就不用管这些熊孩子了,也不用做一些琐碎的班主任工作了,甚至有一种“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的轻松愉悦。现在才明白一个班主任能把自己对学生的爱内化成为一种依恋,这是一种多么深的情感啊!如果一个班主任对学生有这种依恋之情的话,那他肯定把学生当成了自己的孩子,他对孩子的教育肯定有质的改变。当我们以这样一种心境去看待班上的孩子时,那么他们犯下的错误都已不值得去计较,他们取得的点滴进步都能让我们感到骄傲,所谓的优生差生也都能一视同仁,再多的辛苦与付出都变得甘之如饴。

02、以耐心陪伴。

班主任其实非常忙,上课,改作业,管理班级、寝室,尤其是要抓好班级中的成绩,往往就让人变得不再心平气和,甚至心烦意乱。于是这个时候班主任的耐心就显得尤为重要,不然会造成很多不必要的麻烦。看到李老师对孩子们的真诚与耐心,让我折服了。在《凌飞:从颓唐走向优秀》这个例子中,我看到的是李老师对凌飞的耐心等待以及不放弃,帮这个刚进高一时不怎么优秀,相反还有些消极颓废的学生最终走向了优秀。这中间的过程是漫长的,甚至还让人感到失望过,但李老师一直都没有放弃,而是怀着耐心与执着跟他谈心,给他机会,为他写日记,和他书信交流……直到他走向优秀。其实班上的很多学生也是一样,要转化他们绝不是一天两天或者一个星期就能成功的,有的甚至要一个月一学期一年,我们老师尤其是我们班主任只有本着耐心与执着,才能春风化雨点石成金。

03、以童心相处。

李老师在书中说到:“我们必须会变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陶行知语)……虽然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们不可避免地会在年龄上与学生拉开距离,但我们应努力使自己与学生的思想感情保持和谐一致,甚至在某种意义上尽可能让自己具有儿童般的情感,儿童般的兴趣,儿童般的思维,儿童般的纯真。”这绝不是让我们变得傻一点或者说去讨好孩子,而是希望以此来让我们更好地去了解和感受他们的所思所想,避免我们以大人的高度和角度以及大人的思维定势去生硬地教育孩子们。其实,因为这种生硬的教育模式,导致学生和老师尤其是班主任之间产生了很大的距离感,生疏感。而这种距离感、生疏感的本质是孩子们不喜欢你,不信任你,这对于教育工作是极为不利的。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童心能让老师与孩子们“心有灵犀一点通”,能让老师与孩子们化“敌”为友。所以希望我们每一位班主任都能怀着一颗童心和孩子们和谐相处!

二、管理有道显成效

班级管理可以说是班主任工作中最让人头疼的一个方面,也是最容易激化矛盾的一个方面。大到学生打架了,生病了,小到学生想排位,或者某个学生不想打扫卫生了等等,每一样班主任都得操心,处理不好,容易让学生有意见。那么,如何管理好班级呢?李老师用三个词生动诠释了这一点,那就是科学、民主、尊重。

首先班级管理得科学。班级管理制度及规定首先得科学合理。有的班主任想抓严抓紧以便出成绩,在班级的制度及规定上要求过于苛刻,甚至不科学不合理。这样在操作上很容易落实不到位甚至无法落实,也很容易导致学生的反感和厌恶。李老师告诉我们最好的班级管理模式是:严肃活泼,张弛有度。

其次班级管理得民主。无数事实告诉我们大到一个国家或集体,小到一个单位甚至一个班级,搞“一言堂”是行不通的。班级是班主任的班级,更是学生的班级,在班级的管理上应该让孩子们有更多的发言权,很多的规定要考虑孩子的想法和感受,这一点李老师和魏书生老师可以说是“英雄所见略同”。魏老师在管理班级时有很多规定都是让孩子们讨论了之后来制定,然后魏老师审阅,尽量让这些制度与规定,既科学合理又能让孩子们接受,并由孩子们去监督落实情况并负责记录,效果反而很好,这一点值得我们很多班主任借鉴。

最后班级管理要尊重学生。我们每个班主任都希望学生尊重自己,其实每个学生何尝不希望班主任尊重他呢?尤其是初中生正处在青春期,内心深处被认可、被尊重的渴望很强烈,如果能让孩子们感受到班主任是真正地尊重他,关爱他,那么他对班主任也是非常尊重的,甚至让你感动。在这一点上,李老师给我们上了很好的一课!

三、寻梦之路遍地花

有人说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有人说面向太阳就会有希望。

也有人说梦想就是最好的信仰!

《做最好的班主任》一书让我在疫情期间学会很多,作为一名班主任,此刻我深深地明白,只有爱教育,爱学生,爱班主任工作,才会把每一个孩子当成一朵“最美的花”去关爱她,尊重她,理解她,欣赏她,为她的退步而惋惜,为她的进步而高兴,才会让孩子们成为幸福的孩子们,让自己成为幸福的班主任!(喻慧颖)

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篇五)

1.寒风阵阵冷刺骨,祝福条条暖心房;新年我送祝福来,驱走严寒送温暖;新年我的祝福到,驱散忧愁笑开颜;新年我的祝愿伴,尽欢颜。

2.春夏秋冬,四季轮回,春节来到,新春伊始,祝愿朋友:燃希望之火,保一腔热情;树远大目标,增一股动力;立坚定信念,创一番事业;持平和心态,守一生幸福!?

3.衷心祝愿你在新的一年里:所有的期待都能出现、所有的梦想都能实现、所有的希望都能如愿、所有的努力都能成功!

4.新年春节是起点,喜气洋洋乐翻天。兴高采烈迎新年,鞭炮声声祝福伴。窗花灯笼多耀眼,祝愿新年人平安。朋友早把短信送,愿你快乐每一天。祝春节快乐!

5.白雪,下与不下,这也是个新年;老家,回与不回,心总是有挂牵;年饭,丰与不丰,总是要吃的;短信,发与不发,我一直祝福您!牛年万事顺意,平安幸福!

6.由积广大施福资,出离凡俗而成佛,往昔诸佛所未度,诸有情众我当度,我以所有救生业,及施所生诸福善,愿证佛位度世间,从烦恼中得解脱,新春吉祥。

7.景色再美,有好心情才能赏;金钱再多,有好身体才能花;朋友再多,惟真心的才交往;人生浮华梦一场,健康是金,快乐是福;新的一年里,愿你快乐安康!

8.春节捎去我温暖如春的问候,祝您拥有幸福甜美的牛年。牛年行好运,万事遂心愿!

9.牛年的新春装扮的如此美丽,万家灯火中透着祥和,缤纷的烟花开满夜空,吉利的鞭炮响彻云霄,欢歌笑语弥漫着幸福的问道,新年到了,祝你新年快乐!

10.人人喜迎春节,炮竹声声不息。平安吉祥开道,财富好运蓄积。亲朋高聚一堂,举杯换盏惬意。微信礼薄义重,愿你一切如意!

11.只有雪地上留下艰辛的足迹,才会懂得活的珍贵,活的炙热。祝新的一年中的生活美满幸福。

12.春节到了,祝你在新的一年里,好心情越来越多,事事都顺心。好消息越来越多,天天都更新。好朋友越来越多,日日都有祝福短信。当然不能错过今天,祝你春节快乐。

13.拂去岁月之尘,让欢笑和泪水、爱与哀愁在心中凝成一颗厚重的晶莹琥珀。祝新年快乐!祝您xx年:身上不长膘,人前你最俏;手头有钞票,梦里都在笑。

14.聚珠穆朗玛之阳光,拢比尔盖茨之财气,一并作为礼物送给你,请把这最诚挚的祝福带在身边,让幸福永远伴随你,祝明年事事顺心,春节快乐!

15.飞雪送春归,笑迎新年到,已是万家灯火时,祝福不能少;愿您开口笑,天天没烦恼,待到春暖花开时,幸福身边绕,吉祥乐逍遥!祝新年快乐!

16.一声问好,一声祝福,新的开始,新的希望,新的一年里将带来欢乐。让我们共同分享,让我们迈开大步,去迎接未来。

17.岁月用优美的年轮,编写成一册散发着油墨清香的日历;年年,我都会在日历上的这一天,用深情的思念和真诚的祝愿,送去祝福:春节快乐,心想事成。

18.当苗儿需要一杯水的时候,绝不送上一桶水;而当需要一桶水的时候,也绝不给予一杯水。适时,适量地给予,这是一个好园丁的技艺。我的老师,这也正是您的教育艺术。老师,新年快乐。

19.春联挤满吉祥语,财源滚滚金满屋。花开富贵牛年到,童齿鹤颜俱欢笑。珍馐美味成佳肴,腾空麻袋收红包。祝福排队我最早,恭喜发财新年好!

20.春节祝你:无烦无恼,快乐就好;亲朋相聚,热闹就好;勤加锻炼,健康就好;忙忙碌碌,知足就好;心想事成,如意就好;事业高升,顺利就好;缔结良缘,甜蜜就好;团团圆圆,美满就好!

听泉读后感


听泉读后感(一)

这个世界里,我在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我不知道。我做着什么?为了什么?也不知道。

原以为东山魁夷回是我的知己,也许他会是我在这个喧闹着、即将沉没的世界上最后的乐师。可读过【听泉】后,我更加茫然了。我已是一个在深蓝的夜里,深蓝的海上的一只望不见灯塔的小木筏。

他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股泉水,日常的烦乱生活遮蔽了他的声音,当你夜半突然醒来,你会从心灵深处听到幽幽的鸣声,那正是潺湲的泉水啊!可我心中的泉又会说什么?难道真的只有舍弃自我,才能看见现实吗?我从不追求完美,但舍弃自我的那种虚无,我不会理解。我可以不用眼睛去看,不用耳朵去听,但我必须有一颗心,我必须用心去感受,这才是真正的现实。不错,鸟儿的疾飞会使它们消逝的更快,但一旦它们停止飞翔,它们便不再是鸟儿了,即使活得更久,即使它们会停在一个永远春暖花开之中,可又有什么意义?它们不再飞翔,不再自一由了!它们在这世上又会扮演什么角色呢?它们将永远消失。

也许无奈和迷惘是我疾飞时必经的黑森林,但当我的翅膀继续成长、坚强时,我将一掠而过,一陽一光将会等着我。

这就是我的角色。

人啊人,你究竟是天使,还是魔鬼?是伟人,还是凡夫?是在于你的一念之差,还是在于你的终生奋斗?谁能说的清?

听泉读后感(二)

泉水一冲出深山罅隙,月光就扑了过来。一轮梨花月变成了液体,一揉一碎了月光。叮叮咚咚唱着歌,奔跑跳跃在惠山的绿竹林,青草地。这是课文【听泉】第三段中的一段文字。这段文字是作者韩静霆用来描写【二泉映月】的。读了这段文字,你是否有想一饱耳福,来听听这与天籁齐鸣的曲子的冲动呢?

我有!这段文字让我感受到了作者不仅仅是在讲述着曲中的故事,还向我们展现了那如诗如画的风景。让我们感受他那如痴如醉的对【二泉映月】的敬仰。我们觉得他不仅是在用语言描述,而更多的是用心灵在讲述,在感悟。让我们仿佛身临其境,在皎洁的月光下,在淙淙的流水旁,看着那清澈的泉水流向远方。带走了喧闹,带走了烦恼。留下的只有阿炳独自一人的寂寞与凄凉。

绝又是谁把这美丽的泉水引出来的呢?又是谁让这淙淙泉水奔流至今的呢?作者在本文前面两段有作介绍。引出泉水的是阿炳。留住泉水的是杨荫浏先生。过去俞伯牙和钟子期在琴台偶遇谈瑶琴,那现在的阿炳和杨荫浏先生呢?则是在保护文化遗产的工作中品二胡。作者在第二段当中讲了杨荫浏为曲目取名一事。一语道破阿炳的心门。这种知音,岂不比俞伯牙和钟子期更伟大!他们品艺却不品情,而杨荫浏却和阿炳谈心,谈艺,谈二胡,这才有了这流传至今的【二泉映月】。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呐!连着名指挥家小泽征尔都由衷倾倒为之感叹,宁愿双膝跪地来一品这首美妙绝伦的乐曲,是因为他被阿炳那在曲中表现出来对黑暗社会的厌恶,对生活的热一爱一,对天道不公所产生的愤怒所震撼!

整篇文章没有一处直接描写听泉的美好,而是不断的在描述乐曲内容。却能让读者产生心灵的共鸣,真正的用心去感受,去聆听!

听泉读后感(三)

睛湖山是一处令人向往的风景胜地,那里绿树成荫,遍地都是翠绿的青草,偶尔也会闻到风中夹杂的花香,却见不到花的身影。而那里最吸引人的,还是清脆的泉声,泉水叮咚,再与茂密的丛林相配,构成一幅优雅宁静的山水画。

今天,我读了谢大光的名作:【鼎湖山听泉】,被那里美丽的景色迷住了,感受到鼎湖山动一态美与静态美的完美融合;清泉与绿树的交加,更显得生机勃勃。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青翠欲滴的草丛中,流淌着许多纵横交错的小溪。当溪流流到树木疏朗处,便在一陽一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当水滴滴到草尖时,好似晶莹剔透的珍珠。啊,一股夹杂着泥土馨香和花儿的香味随风飘过,令人心旷神怡。竹木青翠挺拔,枝缠藤绕,犹如大海的滚滚波涛,气势宏大。来到半山腰的庆云寺,各种各样的树木令你眼花缭乱,惊叹不已;这里也是花的海洋,美不胜收。

睛湖山最美的顾名思义是优美的泉声的无穷变化。泉声是山的灵魂,不绝于耳,把我们带入了绿色的网络。万籁俱寂的夜晚,泉声清朗,音律各不相同:那清脆的琵琶声,是石缝间漏下的滴泉弹奏的;那柔曼的小提琴声,是草丛中淌过的溪水拉出的;那厚重的贝司声,是万道细流汇聚于空谷实弹奏出的;那雄浑的铜管声,是飞瀑急流跌入深潭时吹奏的。还有一些不和-谐的声音忽扬忽抑,仿佛在演奏一曲美妙的交响乐,那种声音,犹如天籁之一声,久久回荡。鼎湖山泉水孕育了山间万物,蓬勃生机从这里萌发了。

睛湖山真美,我多希望能亲自去体验,听一听那里动听的泉声。

《听泥土说话》读后感


我们第一单元考试时可外阅读就是《听泥土说话》,我看完之后觉得很有意思。哪想到老师正好让我们写这篇读后感。
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儿子失败了,从外地回来。他母亲给了他一块土,第二天他出发了。十年后儿子回来了,他很骄傲。于是他母亲又给了他一块土。让他明白了做人的道理。
是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天下有哪位母亲不爱自几的孩子。文中的母亲教会了儿子做人的道理。使儿子得到了成功。如果他的母亲没有教他他就不可能成功。
从这篇文章我知到的做人要像泥土一样。

听泥土说话读后感


听泥土说话读后感范文一

我们第一单元考试时可外阅读就是《听泥土说话》,我看完之后觉得很有意思。哪想到老师正好让我们写这篇读后感。

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儿子失败了,从外地回来。他母亲给了他一块土,第二天他出发了。十年后儿子回来了,他很骄傲。于是他母亲又给了他一块土。让他明白了做人的道理。

是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天下有哪位母亲不爱自几的孩子。文中的母亲教会了儿子做人的道理。使儿子得到了成功。如果他的母亲没有教他他就不可能成功。

从这篇文章我知到的做人要像泥土一样。

《听泥土说话》读后感范文二

《听泥土说话》这篇阅读很感动,他教会了我们一些做人的平常心,面对成功和失败该怎么样对待。

本文主要讲里面的儿子失败了,母亲给了他一块土,他看的泥土出了神,过了一夜,他明白自己输不掉,待人应该要诚恳的道理。经过十年的打拼他成功了。后来他让不用工作了,可母亲又给了他一块土,他又明白了,做人不要骄傲不要自卑。和他一起发迹的伙伴,总是大起大跌。而他一直平平稳稳。

这里也教育了我们做人,失败的时候,我们只要想着反正我们人还没输就可以了。只要我们在努力就可以东山再起就可以了,重新再来一切还来得及。但我们也别忘了另一个道理,在你成功时,你不要骄傲自大,你要懂得居安思危,当失败的时候,你不要唉声叹气,你只要想着,我还有机会,我要再努力,争取成功,考好试。还有里面还有一点我还没提到就是,要有礼貌的待人,如果你友善并且谦虚的和别人说话,你的礼貌也会对成功增多一些机会。而且如果你的礼貌不好的话,将会注定让你失败。你说那样多不好呀!

我们应该学习这个儿子的那种学会的精神,学会了这种精神,你的成功机会就会大一点。

《李镇西校长和他的同事们》读后感


《李镇西校长和他的同事们》读后感

在哈尔滨培训期间我有幸拜读了李镇西老师所着的《李镇西校长和他的同事们》一书。书中的内容犹如阵阵清风吹进我的心里,让人感动,荡涤心灵。这本书是李镇西老师和他的同事们教育教学思想和智慧的精华集萃,它集中展示了武侯中学老师的教育教学思想、艺术和具体操作方法。

他们从自己身边的故事讲起,朴实形象的语言中透露着诗意,包含着深情。读着书,我时常会被李老师的充满智慧和哲理的语言所打动,不禁为之赞叹,折服。书中的许多教育理念、教育方法都给了我很大的启示。本书为所有的教育工作者点燃了一盏明灯,也为大家能走出教育误区,真正实施素质教育树立了信心。

翻开序言,里面有令我感悟最深的一段话,忍不住摘抄下来留作自勉:每个人都是一棵树。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我所谓的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自己,便意味着要尽可能在自己的职业中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

原来所谓最好的教师,不是与我敬仰的于漪、钱梦龙、魏书生等老师相比他们的人格、学识、能力乃至天赋,我是永远无法企及的,比也白比;但我可以和自己比呀!也就是用今天的李镇西与昨天的李镇西相比我今天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学生谈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诚恳?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机智?今天我组织班集体活动是不是比昨天更有趣?我今天帮助后进生是不是比昨天更细心?我今天所积累的教育智慧是不是比昨天更丰富?我今天所进行的教育反思是不是比昨天更深刻?今天我面对学生的教育教学建议或意见是不是比昨天更虚心?我今天所听到各种不理解后是不是比昨天更冷静?

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我便不断地向最好的教师的境界靠近。做最好的教师是我永远的追求,直到我教育生涯的终点。看到这里我算明白了,李老师笔下最好的教师就是一个不断地自我反思,不断地督促自己进步的教师。

看着书反思现在的自己,我算是最好的教师吗?当然不是,我想,这个最好的教师应该是我的一个目标,一个不断催促自己进步的目标。为了进步,我学着反思自己,并尽可能地记下每一次的反思。这样做,除了为了完成任务,更主要的是想给自己留下点什么,一个反思,算是一个脚印吧,一篇篇的反思,记录下我生活、教学的每一个心路历程。做最好的教师,在读完了《李镇西校长和他的同事们》序后,我记住了这句话。

书中最震撼我的是李镇西校长对教育工作无比赤诚,对学生无比热爱的一颗教育者的心。而这种爱心成就了他的辉煌。爱孩子,才能理解孩子;爱孩子,才能培育孩子的爱心;爱孩子,才能无微不至地关心、关注成长的每一个细节;爱孩子,才能成为孩子的亲密朋友;爱孩子,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教师真挚、深厚的情感可以发出强大的爱流,有利于传导。做最好的教师要把心里的情感用语言、行为表达出来,师生间通过精神的交流,达到思想感情上的联系和信赖,教师真挚的情感在学生的情绪上就会产生共鸣。每个班中都会有同学上课总是不太专心的,只要稍微表现得较好时,我们教师立即表扬他,还请他当小老师,得到教师一次又一次的信任,都会逐渐改变孩子的。

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抬起头走路。这是苏霍姆林斯基心灵的召唤。在今后的人生中,无论做什么事情,让我们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献出自己最大的爱心,做最好的老师,做孩子最喜欢的老师,让自己无悔!


李镇西《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


李镇西《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


前段时间,我有幸品读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班主任》一书,觉得心中涌动着一种不可名状的情愫,越读我的心越是无法平静:上班这么多年,也没当过班主任,现在才为自己有不愿当班主任的这种想法感到无比惭愧!当然,这本书给我的心灵带来的最大震撼就是本书的核心师爱。作者以他的关爱、民主和尊重,让他的学生都感觉到度过了最幸福的一段学习时光,正是他,从一个更高的层次诠释了师爱的含义。

在没有读李老师的书之前,我曾那么自信:自己是爱学生的。读完这本书我扪心自问:我深爱每一位学生吗?我对学生的爱真的是无怨无悔吗?正是李老师让我对学生的爱有了全新而深刻的理解:爱学生,不仅仅是只对自己所教的这一年或几年负责,而是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爱学生,不单单是欣赏优秀的学生,而是怀着一种责任把欣赏与期待投向每一个学生;爱学生,不应是对学生的错误严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对学生的宽容

记得斯霞老师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大作家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所以说教育是爱的事业。这不仅是博大深沉的爱,而且一种充满智慧的爱。踏上讲台13年,和孩子们相处的日子里,我的感觉就像一直徜徉在爱的海洋,常常陶醉得不知身在何处。特别是今年暑假,县直中小学举行年轻教师招考活动,我有幸考到实验小学,执教六年级语文。我深深地知道:来到一个崭新的教育阵地,肩负重任,直面压力,过去的荣誉只是鼓励和鞭策,前面的道路还很漫长。在我的面前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读了李镇西老师的先进事迹后,更坚定了我对师爱的信念。我认为:让语文教学成为爱的教育,这是我最快赢得学生的制胜法宝,也是我体验到教学快乐的最佳捷径。

一、关爱学生,需要调动学习的兴趣。现在的学生要求高,难伺候。如果哪个老师还那么古板的填鸭式教学,学生早就不买帐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学习李老师的优秀做法,积极开发学生潜力,周一到周五开设课前五分钟,内容有古诗背诵、名人名言、成语介绍和才艺展示等;除了平日的作文训练,我让学生写循环日记,已经写了三大本了;为了增加学生阅读量,我抽出两节课,一节读课外书,一节汇报读书心得;最近进入复习阶段,我尝试让学生讲题、讲自读文章,有时还男女生对抗赛,输的一方选代表出节目,复习虽累六三班却其乐融融!

二、关爱学生,需要放下老师的架子。李镇西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要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李老师在处理学生犯错误时,常常以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换位思考。以爱自己孩子的最高境界,走进学生的心田,不以老师的姿态高高在上,渐渐就会成为学生生活中的朋友。(班主任 )我知道:亲其师而信其道,做一个合格的老师,应该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他们内心真正的想法:当他们遇到困难时,会主动去帮助他们;当他们有了烦恼时,能用心灵去倾听。于是我经常和学生谈心,有时给他们写信,还和他们打乒乓球,和小网迷在网上聊天探讨问题慢慢的,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爱。爱又是相互作用的,老师爱学生,学生才会爱老师,对老师倾诉烦恼。

三、关爱学生,需要批评的艺术。批评也是一种关心、爱护学生的教育手段。作为老师,经常要面对做错事的学生,劈头盖脸地对学生进行指责,这样,未必能收到应有的效果。李老师说得多好啊,我们对学生的爱不是感情的堆砌,而是要有科学的教育思路和教育方法。因为我们面对的是性格各异的人,我们就不能以一种固定不变的方式去教育学生。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给予慰藉或激励,不做伤害学生自尊心的事。聪明但调皮的李世鑫上课说话了,我及时抛给他一个问题让他回答,他马上能心领神会我的批评;内向又贪玩的吕强没完成作业,我给他写一封小信,看到我的良苦用心他会及时补上作业还给我回信;基础特别差的李新涛呢,我经常在一切能表扬和鼓励的时候提到他,慢慢也等到他的进步了

四、关爱学生,需要公平的对待学生。一个班级总会有优等生,当然也会有后进生。对于优等生我们往往都是宠爱有佳,而对后进生却缺少关注。其实,后进生才是班级的弱势群体,他们得不到肯定就不能很好的树立自信,时间长了思想上容易偏激、产生自卑的心理、更容易心理扭曲,这是我们最不愿意看到的。所以,我们应该给予后进生更真诚的爱,帮他们找到自己的闪光点,不以分数论英雄,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校获得重视、获得幸福感。后进生的转化才是班级管理的重点,也是值得我们所有老师去深入探索和研究的课题。

另外,这本书中最使我感动和反思的是第六辑:《在写作中成长》。李老师教给我们养成写随笔的习惯。想想自己教学多年,除了有几张级别不等的荣誉证书和十几篇或发表或没有发表的教学论文、教学案例外,还为自己留下了什么?课堂上真正闪烁着灵感火花的精彩片断写下来了吗?和学生间发生的曾经感动着自己、感动学生的事情记下来了吗?其实每个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的教师都有很多值得记忆,值得研究的东西。他的价值胜过任何荣誉称号,胜过任何的赞誉。他是一种可以使人丰富和充实的东西,是一个做教师的一生的财富。

现在当我敲下这些文字的时候,我才感到一种无与伦比的愉悦,感到一种久违了的充实。我现在才顿悟可能就只有文字才可以帮助自己记录下和学生曾经走过的日子,曾经的感动,曾经的精彩和心灵的触动。在静静的夜晚,听着敲击键盘的声音,一颗激动的心在跳跃,思想的火花在不断闪现,这真是种享受。

爱是人类的永恒话题,而在教育中,爱更是教育的灵魂和生命。我要用一颗善良的爱心,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孩子,让家长放心,让孩子快乐,用爱伴着孩子们的成长。虽然现在我不是班主任,但我已经有了担当班主任的信心,有了李老师的人生引导,我前进路上如同有一盏明灯照耀。

做最好的班主任,我时刻准备着!

《晨雨初听》读后感


读了余秋雨的《晨雨初听》,感觉读书的过程其实是一场心路的旅行。

只有书籍,能把遥远的时间和广阔的空间带来给你;只有书籍,能把高贵生命早已飘散的信号传递给你;只有书籍,能把一切美好与智慧对比着丑陋与愚蠢呈现给你。

这是余秋雨的原话,读了它,唤起了我对书籍的珍视。

余秋雨的散文大多以景物为题名,但是他不同于以往散文只关注景物的自然现象,多以个人的感情抒发和自我表现为主,而是用他深邃的目光,透过这些现象,把关注的焦点定位在这些自然景观背后所沉淀的文化内涵上。正如作者所说的:我发现我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的较深脚印所在,说明我的心底的山水,并不是完全的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

其中《风雨天一阁》是我最喜爱的一篇散文,让我回味无穷。回想到现在的人,所谓名星丑闻,凤姐芙蓉姐姐,心里顿时落差万丈。一种文化与社会的关联!如果说天一阁象征着古代文化,中国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文明与骄傲!那么现代的名星也算是时代的象征么?

文化是一个多么严肃和苛刻的字眼,一种傲然的性格和高雅的姿态,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犯钦倾尽毕生心血,为了保护天一阁,把规章变成一种家族使命,一个小小的家族却背负着中华文明的历史责任!历经历史变迁,灾难中幸存的天一阁到了今日遍体鳞伤。嘉庆年间,宁波知府内侄女钱绣芸酷爱诗书,为了一览天一阁的姿色,竟嫁与犯氏家族,最终还是未进天一阁的一扇门,郁郁而终!历尽百年,多少权势嫉恨都躲过了,到了现代却躲不过偷门高超的盗技。

余秋雨先生说:一个成功的藏书家首先在人格上是一个强健的人!天一阁的幸存史到了现在而不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藏书楼,而是一种傲骨人格,高尚儒雅,高深境界的延伸。余秋雨先生还说,一进天一阁首先看到的不是书,而是钱绣芸小姐的忧郁眼神!一个毕生没有实现的心愿到了另一个世界钱小姐该如愿了,大概在用灵魂保护着天一阁!

文化之所以神圣,不在于世人的追捧,只是它的存在能够让人心灵得到净化,让你境界得到提升,也只有人格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才能体会到这种价值!范钦做到了,钱绣芸做到了,我想,余秋雨先生大概也做到了!文化是一种传承,而人格就是时代的交流心灵的感应!历史有差异,时间有先后,人类主宰不了生命,我想,文明的发展史也告诉我们一个秘密:她就是我们与祖先之间的通信工具!靠着这种传承滋润一代代的炎黄子孙,历史在变迁,时代在进步!无论这种进步是好还是坏!但文化的精髓永远不会改变!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沉闷与世俗的气息让人厌恶,总想躲避喧嚣,找一处静谧,唯有这传承文明与高雅的书籍才能给我们安全与宁静!与书为友,我也可以高尚!在书中你永远不会寂寞,她可以教予你知识,可以陶冶你的情操,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当你走完这一程,你会发现,你走的不只是一般路,或许在你不知不觉中,你的人格已上升到一个高度,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说:一个强健的人!

注:内容请关注栏目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