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大班数学感知集合教案 > 导航 >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集合》

大班数学感知集合教案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集合》。

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预先准备好的,写好教案课件是每位老师必须具备的基本功。要知道一份完整的教案课件,可以避免忘记教学过程的知识点。如何根据课件写教案呢?经过收集,小编为您献上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集合》,供有需要的朋友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幼儿园数学教案:放在哪里集合

内容:区分交集、差集中的元素

方法:尝试法

一、目标
通过观察粘贴活动,寻找两个集合交集、差集中元素,依据特征进行尝试摆放;发展幼儿多纬度的思维能力。

二、准备
《水果找家》、《图形组合物》幻灯片个1张(NO.86-87),幼儿每人相同内容练习纸2张(见练习册NO.4-5),如图(1)和图(2)。

三、过程
(一)观察
1.出示《水果》幻灯片,引导幼儿思考:
(1)两个圈内分别有什么?各有几个?
(2)左圈内的水果么特征?(有叶子)
(3)右圈内的水果么特征?(有梗子)
(4)两圈相交部分中的水果么特征?(有叶子且有梗子)
2.出示《图形组合物》幻灯片,引导幼儿思考:
(1)两个圈内分别有什么特征?各有一个?
(2)左圈内的东西有什么特征?(红色)
(3)右圈内的东西有什么特征?(个数是5个)
(4)两圈相交部分中的东西有什么特征?(红色且个数是5个)
(二)区分
让幼儿思考:依据特征,如把右边的水果或左边的娃娃脸摆放到圈内,该分别放在哪里?
个别幼儿口述位置和理由,如图(1)中的桃子该放在左圈但不在右圈中,因为桃子有叶无梗;图(2)中的圆脸娃娃该放在两圈相交部分,因为她是红色且组成的圆形个数是5个。
(三)粘贴
幼儿在练习纸上将左(右)边的各图示物一一撕下,分别粘贴在两个圈中的相对位置。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正确粘贴)

四、建议
(一)本活动设计内容亦可分两次进行。
(二)亦可用实物材料在集合摆放圈中进行分类摆放,见《儿童数形宝盒》说明图29。观察记录与评估。

fwR816.COm阅读欣赏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数积木》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数积木

设计思路:
在区角活动和游戏中,孩子很喜欢用积木经行建构,在活动中,经常会听到孩子有这样的讨论:我的房子比你造的高!我的房子造的比你大!为什么你的房子比我小但是用的积木比我多呢?你用的积木比我多。在数积木的过程中孩子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中间的积木看不见,不知道有多少。
于是针对孩子空间逻辑的发展,设计了这节以培养孩子有条理推测数量和挑战空间逻辑的活动。我觉得这个题材对发展幼儿空间方面的计算能力还是非常有帮助的,因此想针对我部目前还不配备白板的情况下,对教案作进一步的调整和梳理,继续设计出符合大班幼儿的教学活动。

活动过程:
目标:
1、在数积木的过程中,学习有序地观察和统计数量的方法。
2、能清晰地表达观察的内容,喜欢挑战空间逻辑游戏。

准备:正方体小积木;积木房图片若干;记录用纸和笔

流程:
一、话建筑,赢积木
导语:在我们居住的城市里有各种各样的老房子和新建筑,你喜欢怎样的房子,为什么呢?
激趣:想不想造一幢喜欢的房子?
过渡:今天我们就用积木来造房子!每组的桌上有几块积木呀?够不够造一幢房子?
那就请你们就分成4组在数积木游戏中赢取更多的积木。
二、争回答,数积木
(一)数数相同数量的积木房
导语:听清题目哟!(出示相同数量积木建造的不同房子)
出题:我用积木造了4幢房子,请你们用好方法数一数,每幢房子各由几块积木建成的?
形式:将答案记录在记录纸上,呈现在每幢房子的下方,答对的为本组加上一块积木。
验证:移去屋顶,拆层演示
重点提问:房子有几层?每层有几块?一共有几块?
小结:数量相同的积木能造出不同的房子,只是有的积木被其他积木挡住了,我们不容易发现,点数的时候我们可以一层一层的数清楚,不多数,也不漏数看不见的那些积木。
(二)找找躲起来的积木块
导语:有的小组领先了,有的小组暂时落后,不过没关系,我又造了一幢房子,房子里有些积木很顽皮,像玩捉迷藏一样躲了起来。让我们仔细观察,把藏起来的积木找出来。
出题:准备好了吗?请问这幢房子有几层?每一层有几块?共有几块积木建成?
重点:移去屋顶,拆层演示,帮助幼儿学会数隐藏起来的积木块。
小结:房子一层层往上造,如果上层有几块积木,那这些积木下一定也有几块积木
三、造房子,数砖块
(一)造幢房子把分数
导语:经过两轮的比赛,哪一队的领先了呢?请每组朋友用你们现有的积木造一幢房子,然后我们一起来数数你们的房子由几块积木建成,共得到了几分。
重点:鼓励各组建造出点数上有难度(有多层、有重叠)的房屋
集体点数时一层一层数清楚
(二)学做小小建筑师
导语:(出示建房图纸)你们造房子、数积木的本领都那么大。那你们能不能在根据图纸上的建房要求,在5分钟内造出与图上一模一样的房子,并一层一层的数清楚他是由几块积木建成的呢?
要求:每队派一个代表挑选喜欢的图纸,用积木搭出与图中相同的房子,要造的又快又好!
重点观察:每组搭的房子是否与图纸上的一样,各组搭建、点数的方法。
验证:他们搭的房子与图纸上的一样吗?记录的对不对呢?
小结:虽然各队拿到的图纸看起来不一样,其实是同一幢房子从不同的角度拍出的照片,所以搭出的房子是相同的。
四、延伸:
导语:小小建筑师们让我们回去建造更多独特的房子,考考你的好朋友们你是用几块积木建成的好不好!

教学反思:
今天的活动较为顺利的开展了,也达到了我预期的效果。还成为了我园计算专题组的一课多研研讨的课例,反思一路走来获得成功的的原因,我觉得有:
a)关注细节的设计
计算活动教具多,对环节间的小结语要求也高,在这一次组织活动前教案在我的脑海中一次次的过电影,把握了每一个环节的细节要点(孩子合作中可能的状况、每一次小结重点提炼和梳理的内容、重难点落实的方式)。细节决定成败,活动前我让一个个环节都顺溜了,我想这也是活动活动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吧!
b)注重互动的有效性
我的教学对象是一群大班的孩子,所以在今天的活动中我不仅关注师生间的有效互动,也为孩子们创造了很多合作互动和思考的机会,无形中提高了生生互动的有效性。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看电影》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看电影

设计思路:
看电影是孩子比较喜欢的一种娱乐活动,幼儿园附近的嘉定电影院在重新整修后,经常有儿童电影新片呈现,我们孩子去电影院的机会也越来越多。然而,在与孩子的个别交流中,我发现孩子对看电影的经验还是比较粗浅的,对于为什么要买票,看电影坐哪个位置,大部分孩子的经验是模糊的。
特级教师徐苗郎老师说:数活动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中班孩子对序数有了初步的经验,怎么样让孩子运用这种数经验为自己的生活服务,并在生活化的游戏情境中提升数的运用能力,于是,我设计了看电影的活动。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序数的经验寻找座位。
2.在游戏情境中,积累看电影的相关经验。

活动设计:
(一)导入
今天,我想邀请你们一起去小剧场看电影。
1、交流看电影的经验。
重点提问:电影院的座位可以随便坐吗?为什么?
小结:电影院的座位是不能随便坐的,要根据电影票上的数字找座位,前面的数字表示第几排,后面的数字表示座位号,每张电影票代表一个座位。
(二)找座位
1、发电影票:看看自己的电影票上哪个表示第几排,哪个表示座位号。
2、看看小剧场有几排座位?
3、找找你的座位在哪一排?那一个?
4、检票:验证幼儿的座位,解决幼儿出现的问题。
(三)看电影
1.今天看什么电影呢?《小动物上影院》
2.谁去上影院?(小熊、小猫)
3.教师提问:
电影院门口有什么?(单号、双号)
你们知道什么是单号?什么是双号吗?
他们该进哪一扇门呢?
他们该坐在哪个位置?

教师小结:今天,我们不仅帮助小动物找到了座位,而且知道了电影院里有单号和双号,搞清楚了单双号,进电影院看电影的人再多,也不会拥挤了。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认识序数》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认识序数

教学目标:
1、认识110的序数,学习确定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2、掌握序数词,会用第几准确地表示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认真听清楚各项活动的规则,用过的物品能归还原处。

材料准备:
1、幼儿人手一本《幼儿园课程指导.数学》。
2、小黑板一块,粉笔若干。投影仪

不断更新:幼儿园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100篇【必看】

活动过程:
1、发放《幼儿园课程指导.数学》,幼儿人手一本。
2、集体活动
(1)按数拍手。
我们来听数拍手,我报几你们就拍几下。
(2)认识序数。
老师在投影仪上出示书画面。有几张小椅子,椅子上有几个小朋友?第几张椅子是空着的?我们按顺序说说空着的小椅子的位置。教师手指第三张空椅子。这是第几张空椅子?谁会用一个数字来表示这张小椅子的位置?你在这里写上3表示什么意思呢?我们平时还可以用3来表示什么?现在你知道数字有几个用处了吗?(表示物体的位置,表示物体的数量。)
能在每张空椅子上都写上一个数字来表示它们的位置吗?老师盖着第三第六第九张空椅子。谁能说说,哪几张椅子不见了?你又是怎么发现的呢?谁帮助你一看就知道第几张椅子不见了?
3、分组活动。
数数第几张椅子是空的。
说说范样上每张椅子的位置,看看第几张椅子没人来,是空的,请你把能表示空椅子位置的数字写在书上,边做边讲,第几张椅子是空的,做完后说说哪几张椅子是空的。
教师巡回指导。

不断更新:幼儿园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100篇【必看】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乘法运算》


幼儿园数学教案:乘法运算

活动名称:学习乘法运算

目标:
1、使幼儿知道乘法的含义,认识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2、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3、培养幼儿观察比较的能力.

重点:知道乘法的含义,了解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难点: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教具:课件、字条、题卡、插板、电脑、铅笔、纸张作业。

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复习准备
口算两组题(要求读出算式,说出得数).
第一组第二组
7+8 3+3
6+4+3 5+5+5
7+2+6+1  4+4+4+4
1+3+4+5+2 2+2+2+2+2
幼儿按要求口答后,教师引导幼儿观察:
2、提问:
1.这两组题都是加法,但是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第一组每道题的加数不相同,第二组的每道题的加数都相同)
2.像第二组这样,加数都相同的加法,我们叫它求相同加数的和,也叫做同数组成。(出示字条)
3、(出示题卡)第1题3+3,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3相加,这就是2个3.2个3是6,6里面有2个3。
第2题5+5+5,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5相加,这就是3个5.3个5是15,15里面有()个5
第3题4+4+4+4,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4相加,由幼儿说出4个4.4个4是(),16里面有()个4。
第4题2+2+2+2+2,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2相加,由幼儿说出5个2.5个2是(),10里面有()个2
二、基本部分:
1.启发性谈话
像上面这样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除了用加法计算外,还可以用一种简便方法,这种简便方法是什么呢?(引出乘法)
2.展示课件《乘法运算》
教师边展示边讲解边提问:
乘法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加法、减法一样,也有一个运算符号叫乘号,乘号的写法是左斜右斜.想一想说一说,乘号像什么(像汉语拼音中的).
(1)这个符号叫什么?
怎样写乘法算式呢?先看一看相同加数是几,相同加数是2,就写在乘号的前面,再数一数是几个2连加,把相同加数的个数5写在乘号的后面,25表示5个2连加,因此算式是25=10,读作2乘以5等于10.乘法口诀念做:二五一十。
(2)图片中先出现了几只鞋子,又出现了几只一共有多少只鞋子?盘子有几个?里面分别有多少萝卜?用加法算式怎么列?乘法怎么列算式?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这个乘法算式表示什么?几个几连加?用乘法口诀怎么念?
3、教师启发提问,图中共有几行?每行是几个?(引导幼儿观察图片的内容)根据课件图片插棋子列算式
4、拍手游戏.老师每次拍4下,拍3次.(由幼儿说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
5、教师出应用题幼儿插棋子列算式
教师提出要求:
(1)每行摆3个棋子,摆5行,这是几个几?(5个3)
(2)怎样用加法算式表示,怎样列乘法算式,这个乘法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33333=1535=15表示5个3连加)
(3)大二班小朋友去栽树,一行栽4棵树,问5行一共栽几棵树?(45=20表示:5个4连加)
(4)图书馆书柜一层放6本书,问3层一共放多少本书?
(63=18表示:3个6连加)
(5)小朋友架椅子一组架4把,问4组一共架多少把椅子?
(44=16表示:4个4连加)
6、教师出示课件图片:《快乐的游乐场》引导幼儿了解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字,都可以进行计算。幼儿看图在插板上列乘法算式。
三、结束部分:
幼儿人手一份纸张作业,进行巩固练习。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彩旗飘飘》


预设目标:
1、尝试观察,感知寻找的快乐
2、学习按物体的颜色和图形排序
3、能发现物体的排列规律,并能按一定规律接着拍

活动准备:
1、不同颜色的彩旗1套
2、不同形状的彩旗图标每人1套

活动建议:
一、游戏声音接龙
师:森林里的小动物们要开运动会了,我们也要去参加它们的运动会,你们听!这是什么声音?咚咚 锵 咚咚 锵幼儿回答:敲鼓的声音,师:小朋友们仔细听,除了敲鼓的声音。还有一种声音,那是敲锣的声音,小朋友们认真听,鼓敲了几次啊,锣敲了几下。
引导幼儿回答,师:真棒,我们接着敲好不好。和老师一起做,我们为声音配上动作,再敲一次。引导幼儿做动作(如拍两次手跺一次脚,或排两下肩,拍一次手)师:在刚才的游戏中,大家接得非常好!
小结:引导幼儿说出声音是有规律的
二、插彩旗
师:小朋友们,请看,小动物们正在布置运动会场呢,可是他们的彩旗还没有插完,请大家帮忙,把彩旗按一定规律插起来。
幼儿自由插旗,教师引导,请幼儿欣赏,出示彩旗的排列顺序,做游戏,要求:看到红旗拍手,看到黄旗拍腿。
教师指旗,幼儿做动作。动作由慢到快。
师:会场其他的彩旗也需要小朋友来完成幼儿自由插旗,教师引导按一定的规律插彩旗。
师:小朋友做的非常棒,鼓励鼓励自己。运动会就要开始了,会场上的彩旗挂起来了,可是,小朋友们想一想,空白的彩旗应该用什么图标不上呢?(每人一份,幼儿自由贴图标,教师巡回指导)幼儿完成,展示结果!鼓励幼儿。
三、去参加运动会
师:运动会开始了,我们去给小动物们做裁判吧!(起立,排队,带出)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趣味接龙》


设计意图:
接龙是中国的传统经典优秀,我们的童年或许都有它的伴随,也在和它的互动中朦胧的了解了数字,接受了数的对应,更为重要的是当时幼小的我们或许都没感觉学数是痛苦的、枯燥的,反而是乐此不疲。我认为这样一种蕴含数的概念、给予孩子快乐学数的游戏假如引入今天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应该是适宜的,因为它符合了生活中的数学、快乐学数学等等等等《纲要》新精神。因此我从接龙游戏入手,以接龙游戏特点为切入口,设计了这样一次数学活动,尝试通过了解接龙、走进接龙、设计接龙等环节帮助孩子初步感知中国传统游戏接龙的排序规律,并在探索简单的推理方法中,学习制作接龙卡。

重点:
了解接龙游戏的规律,并能运用比较、对应的经验合作制作接龙卡。

难点:
1.孩子对前后卡片的界限区分。成因是接龙卡本身有两小部分所组成,容易会造成孩子辨别卡片上的混淆。
2.操作中的前后推理。成因是由于幼儿的逆向思维发展尚不成熟,容易被附近一个已知数所误导。

解决策略:
1.逐步化解法:借助双色的卡片做教具,以层层递进的方式从顺向推理向逆向推理逐步过渡。
2.资源共享法:以小组合作形式开展操作活动,能以兵兵互教的形式化解补缺的难点,达到资源共享。

活动目标:
1.了解接龙游戏的规律,并能运用比较、对应的经验合作制作接龙卡。
2.尝试用简洁语言介绍和交流自己的操作结果,能运用以往的数学经验表明意思。

活动过程:
第一环节:以舞龙引出课题。
幼儿自由讲述自己在哪里见过龙。
教师目标:为学习接龙游戏做自然的衔接与铺垫,潜意识中渗透对中国传统的颂扬。
第二环节:观察并寻找接龙卡规律。
这条龙是怎么接起来的?身上有哪些特点?
教师目标:2.通过形象的图示让幼儿初步感知到接龙游戏的基本方法,激发参与操作的愿望。
第三环节:分层操作:接龙和补缺
(四类不同难易的操作材料)
教师目标:让不同能力孩子以不同的材料学习接龙游戏方法,体验游戏的乐趣,并能将规律活学活用于推理之中。
第四环节:小组合作数物接龙卡。
教师目标:提升接龙游戏的规律难度,促使幼儿的思维要多角度思考,多角度解决问题。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剪春》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剪春

活动目标:
1、通过剪春活动,引导幼儿自主表现春天美丽的事物。
2、激发幼儿大胆的想象,自由剪出不同变化的春字。
3、通过幼儿自主的操作,初步理解减法的含义。

活动重点:能大胆想象剪出不同变化的春字
活动难点:初步理解减法的含义

材料与环境创设:
1、幼儿已经学会剪春字
2、工具:剪刀、固体胶、手工纸(每人数量不同)方形铅画纸
3、5以内的减法题(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今天,春姑娘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的纸,看看春姑娘都带来是什么颜色的纸?那绿色代表什么?
2、今天春姑娘又要请你们剪春,上次你剪春字的时候,春风遇到了谁?
二、幼儿剪春
要求:
1、在剪之前先数数春姑娘给你带来了几张纸?
2、每个春字都要不一样。
3、将剪好的春字贴在铅画纸上。
(在幼儿剪几张纸后老师示意停下。老师给的纸不一定剪完)
三、比较春字
1、请幼儿介绍一下,你的几个春字有什么地方不一样?
2、教师总结幼儿变化的地方,及时肯定幼儿的大胆想象。
四、找题目:
1、师:今天春姑娘一共给你们几张纸?现在还剩下几张纸?是多了还是少了?我们可以用哪种计算方法来表示?为什么用减法?
师概括:当剩下的东西比原来的总数少了时,我们就用减法来表示。
2、请幼儿根据自己剪春字的用纸情况找相应的题目表示,并在等号后写上答案。
3、提问:你为什么选这道题?(师生共同总结题目中每个数字的含义)
五、延伸:
引导幼儿向同伴、客人老师介绍自己剪的春字和相应的减法题。

感谢您拜读范文资讯网教案频道的“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集合》”一文,希望“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集合》”能解决您的教案需求,同时,Fwr816.com还为您精选准备的大班数学感知集合教案专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