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 导航 > 北京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收易拉罐的小男孩》教案三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北京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收易拉罐的小男孩》教案三篇。

每个老师在上课前需要规划好教案课件,因此老师最好能认真写好每个教案课件。与此同时老师写好教案课件,对自己教学情况也能有所提升。什么样的教案课件才是好课件呢?小编经过整理,为你编辑了北京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收易拉罐的小男孩》教案三篇,在此温馨提醒你在浏览器收藏本页。

《收易拉罐的小男孩》讲述的是发生在美国的一个故事。兄弟俩想用买易拉罐的钱买辆汽车,就利用星期天挨家挨户收集空易拉罐,他们已经坚持了一年多,从不间断。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不能依赖别人,要自强自立;也说明做任何事只要坚持下去,不半途而废,就有可能获得成功。小编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篇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读懂课文内容,理解重点词句,感 悟小哥儿俩的精神,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创设情景,展开想象,体会小男孩 敢想敢做、坚持不懈、自立自强的精神。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习小男孩的精神,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点:理解重点词句,体会小男孩敢想敢做、坚 持不懈、自立自强的精神

教学难点:指导重点语句的朗读,理解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 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1、 (板书:画图易拉罐)大家在生活中卖过易拉罐吗?哪个同学说 说,你一个易拉罐能卖多少钱?看来易拉罐并不值钱。

2、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和易拉罐有关(板书课题)请同学读读。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你们课前都读了课文了,老师这儿有一些词语看看你们能不能 读准字音。 (课件出词)贮藏室、折腾、次次不落、无疑、聊天、光景、涌出

2、大家读得不错,相信把这些词语带到课文中,你们也一定能读 好。下面我们请几位同学合作读课文,大家边听边思考,课文写了 一件什么事?

3、你们想了吗,能用简单的话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吗?(板 书)

三、 精读课文,感悟精神

1、读了课文,了解了主要内容后,你现在有什么问题?(主要问 题:为什么叫易拉罐号?为什么卖易拉罐,卖别的行不行?为什么 要买汽车?为什么不管父母要钱?)

2、大家都很怀疑这件事,在课文中还有谁也怀疑,你从哪儿看出 来的,默读课文,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用曲线划下来。 ·课件出示句子: “这易拉罐能卖多少钱?”我知道回收这种易拉 罐在美国不会比中国更赚钱。

(1)请同学读读这两句话。

(2)这是两句话,我们先来看后面一句(课件出示后一句) 。谁能 读读这句话。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吗?

(3)课件出示反问句。作者说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怎么读,就 能读出卖不了多少钱?自己试着读读。 (老师走下去听一听)
(4)谁来试着读读。 ·还有哪句话也表达了作者怀疑的态度? 课件出示句子:这中间的距离在我看来无疑比从地球到月球还远。

(1)读读这句话 联系上下文, 想一想这中间的距离指什么? (出示填空: ( 在我看来无疑比从地球到月球还远。

(2)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自己能换一个 词表达“无疑”的意思吗?

(3)看来卖易拉罐买汽车这距离太遥远了,谁能有语气地读读这 句话。 (课件出示原句) (其他句子,如果学生找到了要说,就请学生读读)

3、大家都不敢相信小哥儿俩的这个愿望能实现,你们从他们的想 法里看出他们是什么样的小男孩。 (有胆量,板书:敢想敢做)

4、课件出示课文插图,你们看看他们收到易拉罐了吗?大人们都 持怀疑的态度,为什么还帮助他们。请同学们读读描写男孩子到邻 居家收易拉罐的内容。想一想,他们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5、说说他们是怎么到邻居家收易拉罐的。 )

(说到有礼貌时,咱们把他们有礼貌的语句读一读,老师读朋友 的话和旁白,大家来读小男孩。 说到懂事时,请学生读整整齐齐句。 )

(有人说坚持不懈时)问你从哪看出来的。次次不落他们是怎么 做的?也就是小哥儿俩刮风下雨也去,大雪纷飞也去。那么在这个 过程中除了会遇到天气不好给他们带来的困难, 想一想他们还会遇 到什么问题, 怎么做到次次不落的。 同桌的两个同学讨论讨论。 (老 师走下了解)

谁来说说(重点体会次次不落,是小哥儿俩自己坚持到各家去收 的。 )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他们俩了(板书:坚持不懈)

多么感人呀,我们再来读读这句话,把他们坚持不懈的精神表达 出来。 (课件出示句子:朋友讲这是哥儿俩,就住在附近,每个星 期天收集邻居家的空易拉罐,已经一年多了,无论是刮风下雨,还 是大雪纷飞,次次不落。 )

6、 (指板书)就是因为这些,他们得到了大家的支持, (出示插图) 看看他们的表情,你能用四个字的词语形容一下吗?

7、那么课文中哪段描写的是这幅图的意思,找出来读读,把他们 此时的心情表达出来。

8、看到他们这种样子,作者很想和他们聊一聊。现在,我就是作 者,你们就是这小哥儿俩,你们愿意和我聊一聊吗? 老师: 小哥儿俩, 从你们的穿戴上看, 你们家的生活条件应该不错, 你们要在将来卖汽车,怎么不管父母要钱呀? 学生:表达出“自立自强”(板书:自立自强) 。 老师:听了你们的话,真令我感动,此时,我涌上了一个念头,情 不自禁地说: (课件出示句子:嘿,男子汉们,将来你们这辆汽车 就叫“易拉罐号”吧! )

9、这男子汉指谁? ·课件出示第二句:嘿,男孩子们,将来你们这辆车就叫“易拉罐 号”吧! ” ·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称呼不同)什么样的人可 以称为男子汉,从作者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了?

10、这辆车为什么叫“易拉罐号”吗?除了要纪念这是用卖易拉罐 的钱买的,还要纪念什么?(指板书)

11、那你们佩服他们吗?咱们也来读读这句话吧!

四、 总结升华,学习精神

1、小哥儿俩不就是向邻居要易拉罐吗?课题中为什么用“收”不 用“要”呢?

2、寒来暑往,春去秋来,小哥儿俩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坚持不 懈、自立自强,有了这些精神,也许将来他们的目标会实现的。 (板 书:贴小男孩)在认识了解了小哥儿俩后,你现在最想对他们说什 么?

五、 作业

学习完课文,我们的问题也基本解决了,现在还有最后一个问 题:他们为什么要买汽车,这个问题靠学习课文解决不了,那么我 们可以在课下通过查找有关资料,根据我们对小哥儿俩的了解,展 开想象,续写课文,如果他们有了汽车,他们会干什么。 生活中像小哥儿俩一样具有自立自强精神的人 还有很多,他们靠自己走向了成功,课下请同学们收集一些名人自 立自强,走向成功的故事,我们利用班会时间开展一个故事交流活 动。

篇二

教学目标:

1、能结合“次次不落”等重点词句批注、想象,了解小男孩们为实现梦想而不懈努力。

2、能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表达作者态度转变的原因。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做一件事要想获得成功,就要有坚持不懈、自强自立的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做一件事要想获得成功,就要有坚持不懈、自强自立的精神。

教学难点: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教学过程: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2课《收易拉罐的小男孩》。

一、复习导入,建立联系

学习课文前,咱们也来收收易拉罐。提醒你:集中注意力,看好后大声叫出它的名字。

1、出示词语:拖摞拉追

附近折腾

唧唧喳喳整整齐齐蹦蹦跳跳

你收了多少个易拉罐?你们真棒!

看!易拉罐们排者整齐的队伍又来了,再读读。

2、回忆全文,感知大意

下面,请同学们快速打开书回忆一下: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根据提示说说,把课文主要内容说得简练一些。

(打出填空提示,再指名说一说。)

课文讲的是:

小哥俩每个星期天(),次次不落。他们想靠(),拥有一辆汽车是小哥俩的一个梦想。

提问过渡:他们想用收易拉罐的钱买汽车,当你第一次听到这件事时,你有什么想法?你为什么怀疑?课文中的“我”和你一样,也很怀疑,快读读课文,找一找,哪句话写出了我此时的想法?

二、细读课文,品味语言

(一)整体感知,品情感变化

1、怀疑

出示句子:

卖易拉罐买汽车?这中间的距离在我看来无疑比从地球到月球还远。

(1)读一读,读出不可思议的感受。

(2)说说自己的感受。引导学生抓住“比从地球到月球还远”,谈感受,指名读。

(3)我知道,在美国回收易拉罐不会比中国更赚钱。

在美国1个易拉罐最多也就1角钱,一辆的汽车约3万左右。这哥儿俩要收集30多万个易拉罐。30万多么惊人的数字呀!

出示课件:展示易拉罐。我怎么能相信呢?读:

过渡:我的态度一直都是怀疑的吗?后来我什么态度?

2、支持

出示句子:

突然,我涌上一个念头,于是追上这哥儿俩,冲着他们说:“嘿,男子汉们,将来你们这辆车就叫‘易拉罐号’吧!”

对比这两句话,你有什么问题?(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变化?)

(二)细读课文,自主学习

过渡:从开始的怀疑、不相信,到后来支持他们,是什么打动了我的心,让我有如此大的转变呢?

1、默读课文6-10自然段,找一找。

预设一:朋友讲这是哥儿俩,就住在附近,每个星期天收集邻居家的易拉罐,已经一年多了,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大雪纷飞,次次不落。

(1)默读这句话,谈理解。(抓重点词句“每个星期天”“已经一年多了”“无论”“还是”“次次不落”,体会小哥儿俩坚持不懈的精神。)
(2)小哥俩们,你们在这种恶劣的天气下,会遇到什么困难呢?

课件:听!大风呼啸而来,路边的小树被吹得东倒西歪。此时,你们会遇到什么困难?

外面又下起了大雨,雨点不住的打着大地,打在你们的身上。此时,你们会怎么想?再读一读。

(3)每个星期天,其他小朋友在做什么呢?

课件出示图:他们有的在公园里玩耍,有的在游泳,有的在跳舞,有的画画……

引读:而你们无论是刮风……

(4)想一想,是什么打动了作者,改变了当初的看法了呢?(毅力、坚持不懈、追求自己的梦想的精神)

预设二:他们说是仔细算过的,哥哥达到驾驶车的法定年龄时就能买上车了。

(1)你们知道美国驾车的的法定年龄吗?(16岁)

对比句子:

他们说哥哥达到驾驶车的法定年龄时就能买上车了。

他们说是仔细算过的,哥哥达到驾驶车的法定年龄时就能买上车了。

(抓重点词句“仔细”“算”,体会小哥儿俩计划的周密。)

(2)读一读,想想如果你们就是小哥俩,小哥俩你们都会算什么?互相说一说。

出示:他们仔细算过(),还仔细算过()……

你有什么体会感受?(为了梦想,定了周密的计划)

(3)小结:看来,这哥儿俩做事并不盲目,而是经过周密计划的。

(4)如果妈妈给小哥俩钱,他们会要吗?为什么?(靠自己,相信自己)

(5)想看看这小哥俩吗?(出示图片)他们拉着装满易拉罐的车,多么辛苦,为什么还这么高兴呢?从哪儿看出来的?读一读第10自然段。为什么这么高兴?(收获的喜悦追求梦想的快乐)想象当时的情景,再有感情的读一读。

三、升华情感,拓展延伸

1、引读:课件出示

我看着他们的背影,想起了朋友的话:朋友说……

哥俩的梦想在我心中是那么不可思议:他们说……

但当我听到小哥俩清脆的童音在静静的街上回荡时,我感受到了他们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于是冲着他们说:嘿,男子汉们,……

2、听到哥俩的用易拉罐买汽车的梦想,作者前后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是什么打动了作者呢?

3、小结:作者眼前的小男孩也变成了男子汉,还给小哥俩的汽车起名叫“易拉罐号!”咱们也来给他们的车取个名字吧!特殊的名字融入了特殊的感情,这里有祝福、有赞美、有敬意,带着感情再来读一读。

四、小结全文,点明中心。

篇三

教学目标:

1.学会11个生字(其中2个多音字“折”zhē、“落là”及新词,认读3个字。

2.能用多音字组词。

3.联系课文内容说说结尾一句话的意思。

4.用“清脆”、“整整齐齐”造句。

5.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做一件事要想获得成功,就要有坚持不懈、自强自立的精神。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做一件事想获得成功,就要有坚持不懈、自强自立的精神。

教学难点:联系课文内容说说结尾一句话的意思。

教学课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11个生字(其中2个多音字“折”zhē、“落là”及新词,认读3个字。

2..能用多音字组词。

3用“清脆”、“整整齐齐”造句。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齐读课题,请你猜一猜,小男孩为什么去收易拉罐?

2.师:请同学样打开书,我们学习22课《收易拉罐的小男孩》

二、 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课文:朗读、读通、读准字音。

2.学习生字:

让学生说说记字的办法。如:

(1)换偏旁:柳----聊 想-----箱 通-----涌

(2)加偏旁:欠----饮 危-----脆

(3)删部首:增----曾

3.用多音字组词。

zhē ( ) là( )

折 落

zhē ( ) luò( )

4.自由读课文,读准课文中的生字。

(1)同桌互读,看看谁读得好。

(2)指名读,读中理解词语的意思。

(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课文讲述的是发生在美国的一个故事:兄弟俩想用卖易拉罐的钱买辆汽车,就利用星期天挨家挨户收集空易拉罐,他们已经坚持了一年多,从不间断。)

5.交流汇报。

三、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四、作业。

1.读熟课文

2.抄写生字,组词。

3.用“清脆”、“整整齐齐”造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做一件事要想获得成功,就要坚持不懈,自强自立的精神。

2.联系课文内容说说结尾一句话的意思。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做一件事要想获得成功,就要坚持不懈,自强自立的精神。

教学难点:

联系课文内容说说结尾一句话的意思。

教学准备:

实物易拉罐、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读文兴趣。

二、读全文,感知大意。

1. 请大家自由读课文,想一想主要讲了什么。(读后说一说)

2. 引导说简练

你能根据老师所给的提示把课文主要内容说得简练一些吗?(打出填空提示,再指名说一说。)
课文主要讲了兄弟俩想用( )买( ),就利用星期天( ),他们已经坚持( )。

(教师及时评价并相机板书:卖易拉罐 买汽车)

提问过渡:你觉得他们这个想法能实现吗?

课文中的“我”刚一听说小哥儿俩想要靠卖易拉罐买辆汽车的想法时相信他们能实现吗?后来呢?(相机在负板书写出:不能——能) 你从课文中哪些语句感受到的?都在那自然段。

三、细读课文,感悟人物精神。

1.请大家认认真真默读课文,用直线画出有关的语句,读出相应的自然段。

2.把你所画的句子和你的理解和同组的同学说一说。

3.引导汇报、交流。

师引:你从哪儿感受到开始时“我”认为他们的想法不能实现?(抓住7、8、9自然段中相应的语句理解)

(1)“这易拉罐能卖多少钱?”我知道回收这种易拉罐在美国不会比中国更赚钱。

“这空罐卖不了多少钱,可是小哥儿俩讲,他们要靠卖这个买一辆汽车。”

卖易拉罐买汽车?这中间的距离在我看来无疑比从地球到月球还远。“这能行吗?”“不知道。”朋友把一个刚喝完的易拉罐儿放进了一个硬纸箱。

(当学生说到这时,相机打出7—8自然段。)

(2)师引导:读读这3个自然段,你是从哪感受到“我”认为他们这种想法不能实现的?(自己读)(指名读出有关的句子)

(学生边说,相应的句子随机变成红色:

“这易拉罐能卖多少钱?”

卖易拉罐买汽车?这中间的距离在我看来无疑比从地球到月球还远。“这能行吗?” )

(3)为什么“我”觉得他们的想法不能实现呢?我们可以粗略的算一笔账:按我国算,一个易拉罐可以赚5分钱,买一辆普通型低档汽车大约要4万元左右,也就是4000000分,小哥儿俩就要卖掉800000个易拉罐。800000个,多么惊人的数字呀!这中间的距离在我看来无疑比地球到月球还远。你们知道吗?地球到月球到底有多远?大约38万公里,简直太遥远了,可我却认为,小兄弟俩靠卖易拉罐买辆汽车的想法简直比这个还遥远,可以说是遥不可及。对此,我怎么能相信呢?

(随机出示课件:

5分 4万元= 4000000分

800000个 )

(4)读读7——9自然段,该怎么读。(怀疑的语气)(再打出句子,让学生看着有语气读)

师:可是小哥俩儿讲,他们要靠卖这个买一辆汽车。你从这句话感受到小哥俩儿是怎样的人?(从小自立自强)

过渡:随着朋友的介绍,我对小哥儿俩有了更深的认识,逐渐从开始的不相信到后来相信他俩儿一定能实现自己的愿望。你又是从哪些语句感受到他俩儿一定能实现的?(学生接着汇报)
(1)朋友讲这是哥儿俩,就住在附近,每个星期天收集邻居家的易拉罐,已经一年多了,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大雪纷飞,次次不落。

(学生说到着,打出上面句子。)

引导:怎么从这你就看出我认为小哥儿俩的想法能够实现了呢?

(抓重点词句,体会小哥儿俩的坚持不懈的精神。)

(学生说到重点词句时,以下词句“每个星期天”“已经一年多了”“无论”“还是”“次次不落”依次变成红色。引导学生谈出自己的理解。)

理解后,引导学生有语气朗读出来:就让我们都读读这句话,感受一下小哥儿俩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吧!(练习读——指名读——齐读)

师:你还从哪感受到我认为他们的想法能够实现?

(2)他们说是仔细算过的,哥哥达到驾驶车的法定年龄时就能买上车了。(学生说道,随机打出此句话)

师问:怎么从这句话你就能感受到他俩儿的想法能够实现?

如果把“仔细”去掉,你再读读,觉得怎么样?

再读原句,感受一下小哥儿俩买车的决心。

师叙述:我们也来算一笔账。你知道我国法定可以驾驶汽车的年龄吗?(18周岁)美国和我们中国差不多一样大。哥哥现在多大?到18周岁还有4年,一年52 个星期,4年就是208个星期,而他们兄弟俩已经坚持收易拉罐一年多了,加上这一年,那就是260个星期。260个星期要收大约8000000个易拉罐才够买一辆汽车呢,你觉得他俩能做到吗?为什么?

再回到第6自然段中那句话,打出来:

(朋友讲这是哥儿俩,就住在附近,每个星期天收集邻居家的易拉罐,已经一年多了,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大雪纷飞,次次不落。)

师:我们再齐读一下这句话,再一次感受小哥儿俩的精神。

(3)师引读第10自然段,同时打出来:

(哥儿俩还在路上走着,弟弟拉了条绳子在前面拖,一边唧唧喳喳地与在后面推车的哥哥说着什么,清脆的童音在静静的街上回荡。弟弟可能在与哥哥说着:“----------------------------------”)

请你想一想,弟弟可能在与哥哥说着什么?

(4)师:看着小哥儿俩的背影,我突然涌上一个念头,于是追上这哥儿俩,冲着他们说:

(打出来:“嘿,男子汉们,将来你们这辆车就叫‘易拉罐号’吧!”)

看着屏幕,一起读出来吧。

师引:请你回忆一下,刚看到小哥儿俩来朋友家收易拉罐时,称他们什么?读读前面的课文。

那时,这两个小家伙给我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你自己读读1——5自然段,然后说说。

你是从哪些语句感受到他俩很懂礼貌?给大家读读相关的句子。

师:由开始的“小家伙们”发展到后来的“男子汉们”,从这称呼上的变化,你体会到了什么?请你读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敬佩、感动)

就让我们为这两个做事坚持不懈、自立自强的小小男子汉们加加油吧!祝愿他们早一天实现自己的目标。师读前面提示的语言,学生齐读说的话。

四、升华情感,拓展延伸。

鼓励学生为自己确立一个目标并坚持做下去。

板书设计:

22 收易拉罐的小男孩

不能

卖易拉罐 买汽车

能 自立自强

坚持不懈

fwR816.COm阅读欣赏

北京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笋芽儿》教案范文三篇


《笋芽儿》是一篇拟人体的童话散文,文章语言精美,角色鲜明,富有童趣。在作者笔下有稚嫩的笋芽儿,有温柔的春雨姑娘,有大嗓门的雷公公,还有慈爱的竹妈妈。这些人物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小编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篇一

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9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笋芽儿对春光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3、爱读科学故事,能从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

教学重点难点:

识字写字,能用自己的方法记下生字。朗读课文,感受笋芽儿积极向上的精神。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认识“笋”,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

2、那么,知道什么是“笋芽儿”吗?

3、老师把“笋芽儿”介绍给大家。(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小组合作:学习课文,读准课文。

学习生字,说说哪些字你已经认识,怎么认识的?

你能用什么办法记住剩下的字?

2、指名读课文,正音。

3、班级交流识字办法。

4、出示词语

笋芽儿 呼唤 揉眼睛 漆黑 轰隆隆 扭动 钻出来

唠叨 长辫子 爱抚 滋润 山冈上 自豪

指名读——开火车读——抽读

谁能用这些词语说说句子?

5、再读课文,画出笋芽儿身边还有什么人?

按顺序把他们排排坐。

6、选择你喜欢的句子或几段话,再读一读。

7、小组互读,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些句子?

8、小组比比谁读得好!

三、学习生字:冈、轰、喊

1、出示生字,读一读。

2、说说你想提醒大家什么?

3、教师范写“喊”,学生练习。

4、班级评议。

5、给生字朋友们找找新朋友。

四、作业

找出描写春光美好的句子。

第二课时

一、学习课文

1、全班齐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小组合作:读一读,想想笋芽儿发生了什么变化,从课文中找出来。

笋芽儿成长的过程,你能不能用简单的画画下来?

3、班级交流:说说你们画了什么,为什么这样画?

4、学习第一段,指名读。

谁喜欢这段话中的句子?

你觉得描写春雨的句子说得好吗,好在哪里?

你能美美地把它读一读吗?谁还想读读?

师生分角色朗读。(体会“低声”)

5、读第二段,老师当春雨姑娘,你们当笋芽儿。

动作表示“揉、伸”,朗读表现撒娇。

你能用撒娇说个句子吗?

什么是“漆黑”?你从这里知道了什么?

小组表演

6、学习三、四段

同桌互读,边表演。

指名表演。

小采访;你是谁,你想怎样表演?

评评谁表演得好,为什么?

7、朗读第五段,妈妈做了什么事,你能看出来吗?

妈妈为什么这样做?

什么是“唠叨”?

8、朗读第八段

笋芽儿看到了什么?它喜欢吗,你怎么知道的?

那这些句子你该怎么读/

如果你是笋芽儿,你可能还会看到什么?

笋芽儿这么高兴,我们一起来当当高兴的它。(朗读本段)

9、听老师读第九段,边听边想:笋芽儿的衣服哪儿去了?

它为什么这么做?

说说什么是“自豪”?你能用自豪说个句子吗?

二、小结

1、你能说说笋芽儿的生长过程吗?(师边板画)

2、齐读课文,说说你认识的笋芽儿是个什么样的孩子,为什么?

3、分角色朗读课文。

4、找出课文中描写美好春光的句子。

读一读,写一写。

第三课时

一、复习

1、全班齐读课文。

2、我会读

竹笋 唤醒民众 叫唤 揉一揉 油漆 漆器 轰轰烈烈

轰然大笑 别扭 扭秧歌 钻空子 钻牛角尖 唠叨半天

抚养子女 抚今追昔 滋养身体 滋味不错 珠圆玉润

润滑油 景阳冈 豪言壮语 英雄豪杰

二、学习生字

1、出示词语:世界、笋芽、呼唤

2、观察“笋芽”和“呼唤”,你发现了什么?

3、我们该怎样写这几个字?

4、教师范写,学生练习。

5、班级评议。

6、扩词,说句子。

三、阅读短文《一次有趣的观察》(阅读课文)

1、自读课文。

2、小组互读互听,正音。

3、带着问题读课文

谁观察了什么?

为什么想观察?

他怎样做实验?

得到什么结果?

独立思考——小组交流

4、班级交流

5、你觉得“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6、他有什么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7、齐读课文。

篇二

学习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3个字。

2.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笋芽儿对春光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3.爱读科学童话故事,能从童话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卡片、头饰

教学方法:

情境式教学法

学习方式:

采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趣味揭题

1.师问:同学们,我们国家的国宝是什么?(生答)大熊猫最爱吃什么?(生答)竹子长大了叫竹子,可它小时候不叫竹子,你知道它叫什么吗?(生答)出示笋芽儿图:这就是笋芽儿。出示竹子图:这就是竹子。小笋芽是怎样长成一株健壮的竹子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笋芽儿》一课。

2.板书课题,提醒学生“笋芽儿”的读法,学生练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出示生字,再读课文,认读生字,识记字形。

3.把生字读给同桌听,互相帮助识记生字。

4.小组讨论交流识字方法,全班交流。

5.出示课文中出现的生词,小组认读,全班扩词练习。

6.再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读后小组说一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课文中小笋芽儿真幸福的句子、春天真美的句子,让学生练习有感情朗读,采取个人练习、小组练读、全班朗读等多种形式。读后自己评一评、小组评一评。)

三、朗读感悟,角色表演

1.师范读,想一想笋芽的生长过程是怎样的?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相机板书)

2.春天这么美,小笋芽儿在大家的关心、爱护下长成了大竹子,它可真幸福,让我们大家做一株小笋芽儿吧!让小笋芽儿带着对春天的赞美、带着幸福的感觉来分角色朗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分成:笋芽儿、春雨、妈妈、旁白几个角色来读。读后小组同学互换角色再读,读后互评。

3.班推选表演好的小组,上台戴头饰进行角色表演。

4.再读感悟,启迪思维。你喜欢笋芽儿吗?为什么?启发学生由竹子的成长联想到自己的成长:你们在成长过程中得到了哪些关心和爱护呢?

四、指导写字

指导写口字旁的字:“口”字位置要偏上,不宜写得太大。三个带口字旁的字(喊、呼、唤)中,“唤”是新认识的字,可以重点指导,右边第六笔“撇”,要上下贯通,不能写成竖、撇。

五、课外拓展

资料袋:向学生介绍“毛竹”。

作业:

课外阅读《一粒种子》,想一想:种子是怎样看到外面世界的?

篇三

教学目标:

1、认识“笋”等14个生字。会写“冈”等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笋芽儿对春光地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3、爱读科学童话故事,能从童话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

教学重点:

认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笋芽儿对春光地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教学难点:

体会笋芽儿对春光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学生收集春天的一些植物生长的资料。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引入

1、小朋友,你们喜欢春天吗?春天也喜欢你们。看,他们来了!(课件出示春天美景图并配上歌曲《春天在哪里》)

此时你想说什么吗?(学生自由谈对春天的印象)

2、是啊,春天万物苏醒,有一位可爱的小精灵也伸了伸懒腰,探出了尖尖的脑袋,也想欣赏春天的美景,它就是——笋芽儿。

(板书课题、读题)相机学习“笋芽”一词。

3、引入课文学习,知道这是一篇科学童话故事。

二、自主初读、合作识字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记住生字。

2、同桌合作学习:互相说一说自己怎样学习自己不认识的生字。(读准字音,认记字形)

3、检查学习情况:(出示生字课件)

(1)、字音字形:重点提醒:读准平舌音的字“笋、钻、滋”和翘舌音的字“揉、润”;区分鼻音字“扭”和边音字“唠”。字形方面,交流交流“漆、辫”的识记。

读一读并组词,看看谁的词语最多。

(2)、课文词语(出示词语课件)

先自己认读,不会的可以问问相邻的同学。

开火车读

选一个自己喜欢的词语说几句话。

4、把生字带进课文里读一读,尽量把课文读通读顺。

设计意图:字词是读通课文的基础,所以在教学阅读之前必须把生字词掌握好,孩子们已经有了识记生字的经验,所以在这里要加强用本课字词说话训练。

三、指导写字

1、学生观察要求会写的三个词语:世界、笋芽、呼唤。

2、鼓励学生提醒大家写这几个字应注意的地方。(课件演示)

重点指导:

口字旁的字:“口”字位置要偏上,不宜写得太大。教师范写,学生跟着老师书空。

三个带口字旁的字(喊、呼、唤)中,“唤”右边第六笔“撇”,要上下贯通,不能写成竖、撇。自己观察写字。

冈:横折钩的折笔要垂直,不可向内收;里边的叉不能太小,第二笔是长点。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笋:中横要长,右边出头。跟着老师书空。

轰:左边的“又”字捺画变点。跟老师书空。

提醒:书写时,以词语为单位进行临写,不能写成AABB式。

第二课时

一、再读课文,启发思考

1、观察插图,认识笋芽儿是什么样的。(激发学生了解笋芽儿生长的过程的愿望。)

2、老师范读课文,引导思考:笋芽儿的生长过程是怎样的?

3、学生熟读课文,读后说说知道了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老师的声调、表情、动作的感染下,进入到课文的意境中去,思考是让孩子们更好的理解课文。

4、以画带读感悟课文。

A、观察课文插图,找一找笋芽儿在哪儿?笋芽儿长大了变成了什么?

B、你知道笋芽儿是怎么生长出来的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找笋芽儿的生长过程。

C、四人小组合作,喜欢哪个时候的笋芽儿就画出那个笋芽儿的样子。

D、交流各自的画,说说自己画了什么时候的笋芽儿。

二、汇报交流体味课文

1、“我画了睡在泥土里的笋芽儿。”

(1)是谁帮助沉睡在土里的笋芽儿钻出地面的?

(2)春雨、雷公公是怎么呼唤笋芽儿的,你能学学吗?

(让学生找出这些句子自由练读、指名读,相机指导读出春雨的呼唤又轻又柔、雷公公的呼唤响亮、粗重)

(3)我们也帮帮忙,你想怎样呼唤笋芽儿?

(4)笋芽儿醒了以后是怎么做的?

(揉眼睛、伸懒腰、看看、扭动、一个劲儿)

(5)你能把笋芽儿钻出地面时的动作边的边表演出来吗?

(表演时提醒学生注意对“揉眼睛、伸懒腰、看看、扭动、一个劲儿”等表示动作的词的领会和感受。)

2、“我画了出土后的笋芽儿。”

(1)在春雨姑娘、雷公公的呼唤中,竹妈妈的不停的唠叨中,笋芽儿露出了脑袋,它看到了什么?

(2)笋芽儿看到这样的景色会是怎样的心情?看到这美景你想说什么吗?

(3)同学们,你愿意把着美景美美地读出来吗?出来吗?(自由练读后指名读。)

(4)你还能用自己的话夸夸春天的美景吗?

3、“我画了许多健壮的竹子。”

(1)笋芽儿终于长大,你能代表它来感谢那些帮助了它的朋友吗?

(2)长成一株健壮竹子的笋芽儿,此时的心情会是怎样?(自豪)

(3)你什么时候自豪过?现在就请你自豪地喊出笋芽儿的话吧。

三、拓展交流、升华情感

多么可爱、勇敢的笋芽儿,让我们也象笋芽儿一样快乐成长吧!此时你是否也想化做春天的美景,对笋芽儿说些什么?你想扮演谁说什么?

1、选择自己最想说的话对同学们说。

我对笋芽儿说——

蚯蚓对笋芽儿说——

春风对笋芽儿说——

……

2、配乐读全文。

四、巩固练习

1、我会把不正确的读音划掉

唠(lāo nāo )叨 滋(zī zhī)味

抚(fǔ wǔ)摸 山 冈(gāng gǎng)

2、根据课文内容填一填

春雨姑娘 呼唤着 的笋芽儿。

雷公公用 的嗓音呼唤着笋芽儿。

春雨姑娘 着她, 着她。

太阳公公 着她, 着她。

2、写一写你最想对笋芽儿说的话。

3、抄一抄自己最喜欢的句子。

板书设计:

笋芽儿

春雨 雷公公 小草

笋芽儿 撒娇 扭动 钻

北京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古人论学习》教案三篇


《古人论学习》是古人论学习经典论述之 佳句。文章的前两句出自《论 语》,后一句是清代学者唐彪之 言。之所以将这三段话组合在一 起,是共同阐明了“如何来学习” 这个主题,即治学应“态度诚 实——兴趣浓厚——善于质疑”, 这是编者有意的组合。小编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篇一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2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默写课文,能边读边思考,提出不懂的问题。

4.理解三句话的意思,能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明白了什么。

教学重点:

理解三句话的意思,会背诵默写。

教学难点:

能联系生活实际,明白《古人论学习》中几句话的道理。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课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三句话的意思,说说你明白了什么。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学习过几篇古文了,你们还记得吗?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一篇古文《古人论学习》,你最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

1.读准字音。

2.看看下列词语,读准字音。

是知也 好知也

3.指导朗读,重点指导停顿。

师示范朗读

4.指名朗读。

三、理解句子含义。

1.理解第一句。

(1)知:看注释,什么意思?

在古文中同“智” 智慧

(2)把整句连起来说说意思

自己练习说 同桌说说 指名说

(3)练习背诵

2.对于第二句话,同桌说说意思,连起来说一说。要求会背

重点理解:好之者和乐之者

3.学习第三句

重点理解:疑(怀疑) 惟

连起来你明白什么了。

4.读了这三句话,你明白了什么?

5.练习背诵

四、补充孔子的部分名句。

练习读 试着背一背。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谈谈学文后的感受、练习默写、学习生字。

教学过程:

一、指名背诵,并说说每句话的意思。

指名背一背、说一说

二、结合我们的实际生活,谈谈你学了古人对学习的评论后,你有什么感受或想法。

小组内交流 班内交流

三、检查背诵。

四、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 惟 凡

记忆字形

2.说说写这两个字时应该注意哪些地方?

指名说一说

练习书写

五、练习默写。

默写后学生之间互相评一评

六、指名说一说你收集或背下来的与学习有关的名家名句。

指名读或背

七、教师总结。

篇二

明确目标:

1、认读2个生字。能够借助注释、 字典理解古文重点字词的意思, 能说出古文的意思。

2、理解古文蕴含的教育意义,懂 得学习应该诚实、有兴趣、善质 疑。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 诵课文。

解析思路 预设过程:

一、初读课文 感知内容

二、精读内容

三、回归整体 体会道理配乐朗读

一、初读课文 感知内容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师配乐范读,学生自由学读。

3、师生同读。

4、展示朗读。

二、精读内容 体会道理

(一)感受学习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

板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学生质疑,依疑导学。

2、理解意思,体会道理。

3、角色朗读,积累知识。

(二)感受学习要有浓厚的兴趣

出示: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运用学法自学

2、汇报、质疑。

3、讨论:为什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整合前两句,体会联系。

5、角色朗读。

(三)感受唐彪的论学习之教诲

出示:

“凡理不疑必不生悟,唯疑而后悟也。小疑则小悟, 大疑则大悟。”
1、依法自主学习。

2、互相说说意思。

3、小结内容。

4、指导朗读。

三、回归整体 配乐朗读

1、师:通过学习你有何收获?你知道该如何学 习吗?

2、配乐朗读。

指名诵读。(古筝曲)

全体诵读。(配乐)

3、师小结

半部《论语》平天下,读《论语》不同之人 会有不同的感受,希望同学们能多读,善思,勤 学,把我国古典文学发扬光大。

板书设计:

27、古人论学习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应诚实

(知道) (聪明)

知 好 乐 有兴趣

疑 悟 善提问

布置作业:

必做:

1、背诵课文。

2、把你搜集到的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 摘录在积累本上。

选做:

写一写学习的收获或体会。

篇三

教学目标:

知识:学会本课2个生字. 理解课文中三句话的意思。

能力: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课文,能边读边思考,提出不懂的问题。

思品:能联系学习的实际,说说从课文中明白了什么。懂得学习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词、句的意思。

查阅资料:教参

教学具准备:课件教学课时数2

板书设计:

27 古人论学习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凡理∕不疑∥必不∕生悟,惟疑∥而后∕悟也。小疑∕则小悟,大疑∕则大悟。

第 1课时:学生活动时间(约)30分钟教师活动时间(约)10分钟

教学要求: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设计:(含时间分配)

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1、介绍《论语》、孔子、孔子的弟子。

2、过去我们学习过的《论语》,你能背诵几句吗?

3、想一想,平时我们都是怎么学习的?你想不想知道古人怎么学习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如何学习吧。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29课,齐读课题:27、古人论学习

4、通过这个题目你知道这篇文章是写什么内容的吗?(生对题目进行解答:古人讨论有关学习的问题)

过渡:古人是怎样讨论学习的呢,我们赶快来了解一下吧。

二、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32`

1、自由读课文:朗读、读通、读准字音。

2、读音:好:读作hào, “好”还读什么?你能用这些读音分别组词吗?知:zhì

“知”还读什么?你能用这些读音分别组词吗?

3、查字典理解下列词:凡惟

培养学生察字典的能力来自于平时的训练之中。

纠正读音,有利于学生正确流利读课文。

4、指导朗读课文。(投影)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凡理∕不疑∥必不∕生悟,惟疑∥而后∕悟也。小疑∕则小悟,大疑∕则大悟。

(1)指名读。(2)画划线、画着重符号。(3)分别读。(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5、读课文:5`

(1)画出不理解的字、词,结合注释理解;

(2)朗读课文,注意句读;

(3)练习背诵。

6、学习第一则论语

(1)我们以前在学习的时候遇到不知道的意思可以怎样做呢?(生:看注释、查字典、连接句子意思等)那就按照前面学过的方法看看课文讲的是什么意思,学完后,同桌可以交流一下。(读文、解释重点字、串联句子的意思,其他学生补充)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释义: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明智。

知:知道 为:就是 知:聪明

(3)这句话中有这么多的“知”字,它们的意思一样吗?(学生解释:前面的一样,最后一个不一样,从注释中发现的。师适时鼓励,并巩固重点字“知”)

4、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三、作业:1`1.读熟课文2.抄写生字,组词。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论语》

学生说说你对《论语》这部作品的理解。

二、理解课文内容。

1、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

(一)第二句:(投影)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指名读。

(1)理解重点字的意思:

好:喜爱。读作hào。

(2)自己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自己理解;

同学交流;

汇报、指导:

意思是:对于作学问来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趣的人。

(二)第三句:(投影)

凡理∕不疑∥必不∕生悟,惟疑∥而后∕悟也。小疑∕则小悟,大疑∕则大悟。

(1)指名读句子。(2)理解重点字的意思:凡:凡是。

惟:文中的意思是“只”、“只是”。理:道理,事理。

疑:怀疑,有疑问。悟:了解,领会,觉醒。

(3)同桌同学互相说说句子的意思。

意思是:凡是学习某种道理,没有疑问必然没有领会、感悟,只有产生疑问,然后才会有所领会感悟。有小的疑问就有小的感悟,有大的疑问就有大感悟。

通过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能力。

3、指名读课文。4、读了这三句话你想说什么?(引导学生说出)

从字的意思到词语的意思再到句子的意思,有条理的引导学生进行语文的学习。

(1)学习要有老老实实的科学态度,来不得半点的虚伪和骄傲;

(2)学习要有兴趣,这是的老师;

(3)学习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有时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三、课堂总结:(1)说一说,你从这两则论语中,有什么收获?

四:布置作业:背诵、默写两则论语

北京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动物的互惠互助》教案三篇


你知道吗?动物之间不光有生存竞争,还有互惠互助呢。小编准备了北京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动物的互惠互助》教案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一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蜜獾和导蜜鸟、海葵虾和红海葵、鳄鱼和千鸟互惠互助的事。

3、激发立志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感情。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一、复习导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哪些动物之间互惠互助?

2、这三组小动物的故事很有意思,让我们先来学习蜜獾和导蜜鸟的合作情况。

二、讲读第二段:

1、蜜獾和导蜜鸟在什么事上互助呢?打开书,请一个同学读第2自然段。

2、它们合作捣毁蜂巢,各自能得到什么好处呢?

3、这就是它们互惠的一面,那它们怎样互助呢?

4、导蜜鸟凭什么能发现野蜂的巢?

它又怎样传信号给蜜獾呢?

5、蜜獾得到信号后怎么做呢?

6、导蜜鸟目光敏锐,能发现蜂巢,蜜獾听觉灵敏,能听到信号,去捣毁蜂巢。它们配合默契,真是太聪明了,让我们齐读。

7、戴上自己做的头饰,找到小伙伴,表演一下导蜜鸟和蜜獾的互惠互助。

8、谁愿意来表演?

9、太精彩了!了解了蜜獾和导蜜鸟的合作,你们还想了解谁和谁的互惠互助?

10、请大家按自学要求再次合作。

11、小小组学习。

12、交流:

(1) 请研究海葵虾和红海葵互惠互助的同学来汇报一下。

(2) 还有谁想补充吗?

(3) 女生齐读。

(4) 凶猛的鳄鱼和千鸟之间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5) 哪一句体现了它们的互惠互利?这里的关联词和本文哪一组关联词意思相同?

(6) 它们更为有趣的地方表现在哪里?指名读。齐读。从“只要……就……”中你体会到什么?这两句话生动地表现了鳄鱼和千鸟的亲密关系,这比前面的事例更生动。

(7) 男生读。

(8) 谁来补充介绍一下。

13、小结:蜜獾和导蜜鸟、海葵虾和红海葵、鳄鱼和千鸟在合作中互相帮助,从中得到了好处。

三、拓展知识:

1、大自然奥秘无穷,互惠互助的小伙伴还多着呢!汇报一下你课前收集的例子。

2、小结:是呀,关心就是关心他人,关心他人就是关心自己。我们在互助时肯定能互惠。

在众志成城,共抗“非典”的时刻,我们更应学会合作,学会奉献!

四、课外作业:

1、熟读课文,将文中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2、仿照课文“先概括再具体”的写法改写文中一则故事。

篇二

教学目标:

1、认读12个字。朗读课文。了解动物之间是怎样互惠互助的。

2、能结合课外资料向同学介绍一例动物之间互惠互助的事。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动物之间是怎样互惠互助的。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之间我们要互相帮助,那么动物之间需不需要呢?让我们一起学习今天的课文。

二、新授:

(一)提出自学要求。

1、通读全文,扫清字词障碍。

2、小组互相检查,做到正确、流利。

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几组动物间的互惠互助故事?

4、书上是怎样介绍的?(按表格要求正确填写,小组合作。)

(二)小组汇报交流。

1、各组汇报,互相补充。

2、指导学生说完整话,把自己的意思表述清楚。

(三)指导说话。

1、向同学们介绍一例动物之间的互惠互助的事,可以是书上的也可以是自己知道的!

2、注意把语言组织完整。(说完整话的训练。)

三、课堂小结:动物王国里的事情真是奇妙呀!大家在平时还要多观察,看看你还知道哪些故事,然后讲给大家听。

四、作业:给父母讲一讲你知道的动物间互惠互助的事。

篇三

教学目标:

1、精读课文,了解蜜獾和导蜜鸟、海葵虾和红海葵、鳄鱼和千鸟互惠互助的事,激发学生

2、上网阅读有关资料,说说还有哪些动物之间存在着互惠互助的现象。并仿照课文的构段方式写一个动物之间互惠互助的小故事。

教学准备:

网络课件

教学过程:

一、齐读课题

教师:动物之间不光有竞争,还有互惠互助的故事呢?课文给我们介绍了哪些动物之间互惠互助的故事?

二、网上自学课文。

1、教师:你对哪一组动物之间互惠互助的故事最感兴趣,你就选择相应的这个自然段,好好地读读课文。为了帮助你更好地读懂课文,你可以先打开“学习提示”,自己读一读。

2、学生自己读一读“学习提示”。

3、学生自主选择最感兴趣的一组动物自学。读课文,结合图片等。

4、学生之间交流学习体会、学习收获。

三、创设情景。

1、教师:动物电视台的一位小记者,听说了动物之间还有互惠互助的故事,非常感兴趣,想来采访这几组动物,她想让大家帮她出出主意,她采访时,可以提哪些问题?

2、学生帮助小记者提问。

3、采访活动。学生可以以小记者的身份自由采访,其他学生则是刚才自己选读的那组动物的角色。小记者自由采访,想问什么就问什么。

4、相机指导读好课文。

四、拓展学习。

1、教师:动物之间互惠互助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想不想进一步了解。

2、学生点击“知识拓展”,选择3-4个故事,浏览阅读。还可以点击“视频欣赏”看几段录象。思考:谁和谁互惠互助?他们之间是怎样互惠互助的?

3、仿照课文2、3、4自然段,写一个动物之间互惠互助的小故事,用文字发表在交流区。

4、交流评议。

北京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真正的施主》教案范文三篇


《真正的施主 》是小学语文第六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这是一篇感人又耐人寻味的文章。作者以第一人称写出了在边远山村教书时的一段亲身经历。写的是“我”在边远山村教书时,经常到村旁买鸡蛋,卖鸡蛋的是孤寡贫穷的老太太,为了扶贫,“我”单方面两次提高买价。有一次,当收购鸡蛋的小贩要出更高的价时,老人执意不肯,为了农村教育的发展,要留下鸡蛋卖给“我”。“我”听到后,才恍然大悟,原以为自己是施主,想不到真正的施主倒是这位老人。文章表现了“我”扶贫济困的爱心,更赞扬了老人关心教师、关心教育的朴实爱心。小编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篇一

教学目标:

1、学会12个生字及新词,认读3个字。

2、能用“坚决”、“盼望”造句

3、能联系上下文体会重点句的意思。

4、默读课文,体会“我”和老人互相关爱之心,懂得对人要有真诚的爱。

教学重点:体会“我”和老人互相关爱之心

教学难点:联系语境体会结尾句的意思

查阅资料:教参

教学具准备:

教学课时数:2

板书设计:

真正的施主

我 买鸡蛋 扶贫

老太太 低价卖鸡蛋 发展教育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正确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读课题19、真正的施主),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想提出什么问题?

二、正确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自由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检查预习情况

音:单薄

形:薄 倡 既

义:坚决(结合课文句子理解)

盼望 试造句

3.自己练习读课文注意读准音,断好句

4.小组互读---集体测读

5.对课文内容提出不懂的问题。

6.有感情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导入:听写,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9真正的施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细读课文,体会“我”和老人互相关爱之心,懂得对人要有真诚的爱。

1真正的施主指谁?

“我恍然大悟,原以为自己是施主,想不到真正的施主倒是她老人家......”

2质疑: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问题?

我怎么当施主?

为什么要当施主?

为什么说老人是真正的施主?

老人为什么要当施主?

解疑:

3默读课文,找出有关词句,读一读,写出自己的理解,然后小组汇报

4.集体汇报

(1)我怎么当施主?为什么当施主[Y1] ?

出示:

卖鸡蛋的是个身体单薄、 没儿没女的老太太,就靠自己养的几只鸡生活。我想,在我们家乡,一个鸡蛋卖4角5分钱。我看到她很可怜,便定了5角钱一个,暗中提高了5分钱。国家不正在提倡“扶贫”吗?我暗下决心,作为一项“扶贫”工程坚持下去,做一个小施主吧!

过了一段时间,我觉得老人实在可怜,便单方面决定每个鸡蛋再加5分钱,一个鸡蛋5角5分。

体会老太太可怜---读出感受

为什么又单方面提高价钱?

谈体会----从哪体会到了---读出感受

(2)老太太怎么成了真正的施主?

读小贩和老太太的对话体会老太太对“我”的关爱

“我不是因为这个价低。这些鸡蛋是要卖给学校的那位老师的,人家那么远到我们这偏僻的山村里教书,又那么瘦。我盼望他胖起来,在这个小学里长期呆下去。孩子们需要他。”

老太太这么可怜需要钱,却不把鸡蛋卖给小贩,低价把鸡蛋卖给我,为什么?你感受到什么?----把感受读出来

四、结尾

读结尾谈感受。

续写:我恍然大悟后,事情会怎么发展?

五、小结:

读了这个感人的故事,你想说些什么?

体会我对老太太的关爱

篇二

教学目标

1、能联系上下文体会重点句的意思。

2、默读课文,体会“我”和老人互相关爱之心,懂得对人要有真诚的爱。

教学重点:体会“我”对老人的关爱之心和老人的博爱之心。

教学难点:联系语境体会结尾句“我恍然大悟,原以为自己是施主,想不到真正的施主倒是她老人家……”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理解“施主” ,直奔重点进行质疑。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9课。(板书:施主) 什么是施主?昨天我们已经查字典了,谁来说说?(出示:字典中的解释是:和尚或道士称施舍财物给佛寺或道观的人。)联系课文内容,说一说本文中施主是什么意思?(出示:本文中指施舍财物给需要帮助的人,这样的人称为施主。)课文中都谁是施主?(我 老人)

2、(板书:真正的施主)大家读课题。我们已经读课文了,文中真正的施主是谁?你是从课文中哪里知道的?打开书给大家读一读。(指名读)

3、(出示课件)

“我恍然大悟,原以为自己是施主,想不到真正的施主倒是她老人家……”

(1)读读这段话,一边读一边想你有什么问题吗?

(2)生质疑,整理问题:

恍然大悟? 原以为?

想不到?

二.细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解疑,体会“我”对老人的关爱和老人的博爱之心。

过渡:我们真会读书,根据这段话提出这些有价值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老是读这段话行不行?对,提出问题后,我们应到全文中去找答案。现在我们带着这些问题默读课文,把你找到的答案在书上用曲线画一画,画完了再读一读。

(一)深入理解2和3自然段。(体会我是施主)

师:为什么说自己是施主?你是从哪些句子看出来的?

1、(出示课件):

我想,在我们家乡,一个鸡蛋卖4角5分钱。我看到她很可怜,便定了5角钱一个,暗中提高了5分钱。国家不正在提倡“扶贫”吗?我暗下决心,作为一项“扶贫”工程坚持下去,做一个小施主吧!

(1)看这段话作者用引号给我们重点强调了一个词语“扶贫”,你理解这个词吗?(生说)

(2)小结:“贫”是什么意思?(贫穷)“扶”呢?(扶助,帮助)我们解释词语的时候,把这两个字的意思连起来就是这个词语的意思了。说说吧“扶贫”什么意思?

2、(出示课件):

过了一段时间,我觉得老人实在可怜,便单方面决定每个鸡蛋再加5分钱,一个鸡蛋5角5分。

(1)面对我的再次提价,老人是什么表现?(指名读)

“僵持”是什么意思?好,现在谁跟我合作,也像文中我和老太太那样“僵持”一下?(师生对话)引导:我是老太太,你怎么做?……我们都不肯退一步,这就叫?(“僵持”)我们互不相让这就叫?(“僵持”)
(2)轻声读读这两段话,想一想我为什么要单方面两次提高价钱?(1、老人可怜2、扶贫 )

3、你从哪看出来的?

(出示课件):

卖鸡蛋的是个身体单薄、 没儿没女的老太太,就靠自己养的几只鸡生活。

(1)是这句吗?孩子们都来读读这句话,看看这是个怎样的老太太?

(2)读读这两个句子,说说有什么不同,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出示课件):

卖鸡蛋的是个身体单薄、 没儿没女的老太太,就靠自己养的几只鸡生活。

卖鸡蛋的是个老太太,靠自己养的鸡生活。

引导学生:(出示红字:身体单薄、没儿没女)你体会到什么?把你感受到地读出来。(指名读)关于这两句话的理解,谁还有补充?(出示红字:就 几只)“就靠自己养的几只鸡生活”你体会到什么?读出来。(指名读)

带着你的体会读读这句话。(指名读)

4、就为这样一个可怜贫穷的老人,我愿意多花一些钱去买鸡蛋。现在你明白我为什么说自己是施主吗?

5、现在然我们轻声地读读课文1——3自然段,体会一下我是怎么当施主的。

(二)深入理解4自然段。(体会老人是施主。)

过渡:可是为什么又说老人是真正的施主呢?她是怎么当施主的?谁找到了?(指名读)

1、(出示课件):

老人说:“我不是因为这个价低。这些鸡蛋是要卖给学校的那位老师的,人家那么远到我们这偏僻的山村里教书,又那么瘦。我盼望他胖起来,在这个小学里长期待下去。孩子们需要他。”

(1)小贩那么高的价,老太太为什么不肯买,非要低价卖给我呢?读读这段话想一想。

(2)(出示:盼望)换成“希望”行不行?

引导:“盼望”和“希望”都有希望的意思,但是“盼望”是身后而急切的希望。

(3)老人盼望的是什么?(指名说给你7分)老人盼望我胖起来,还有更深的意思?(指名说)老太太为的是?

(4)引申理解:村里这么多孩子,有没有老太太的?现在你想说什么?(引导学生说)

(5)谁能带着你的感受读读这段话。(指名读)

(6)带着我们的感受自由读读这段话。

(三)深入理解重点段5自然段。

1、听到老人和小贩的这一番谈话,我恍然大悟,读,

(出示课件)

“我恍然大悟,原以为自己是施主,想不到真正的施主倒是她老人家……”

2、其实,一直以来,我觉得自己都在帮助老人,向老人施舍。直到听到老人和小贩的谈话,才知道从一开始,老人就在帮助我。就在向我施舍。而且她不仅施舍给我一个人,他还施舍给村里的孩子们,比起我来,她是那么了不起,所以说,她老人家,才是真正的施主呀!大家读这段话。

3、现在这些问题你们都明白了吗?孩子们你们真了不起,你们学会了一个新本领,通过联系上下文解决问题。

四、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续写结尾。

1、孩子们,知道吗?后来村子里的大人、孩子、都知道这件事了,猜猜他们会说什么?做什么?

2、出示提示:

3、学生写(5分)

4、展示评价(3人)

五、板书设计

19、真正的施主

老人

我 孩子

篇三

教学要求:

1、默读课文,体会“我”和老人互相关爱之心,懂得对人要真诚的爱。

2、能联系语境体会结尾句的意思。

教学重点:

能联系语境体会结尾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

默读课文,体会“我”和老人互相关爱之心,懂得对人要真诚的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真正的施主》这篇课文(板书课题)。首先我们来复习一下字词,看你能读正确吗?

体质、提倡、讨价、决心、扶贫工程、坚决、盼望、身体单薄(薄,多音字)、施主

师:请你根据这些词回忆课文内容,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指名答:(板书:我、钱、老太太、4角5分、5角、5角5分、6角)

过渡:我去买鸡蛋,却一而再,再而三的单方面提高价钱,每次提高了5分钱,从金钱上帮助老太太,我是真正的施主吗?

二、新授

1、第五自然段

(1)生答:我恍然大悟,原以为自己是施主,想不到真正的施主倒是她老人家……

(2)师:请你轻声读一遍课文,找出从哪儿感受到老太太是真正的施主。

2、第四自然段

生答:老人说:“我不是因为这个价低。这些鸡蛋是要卖给学校的那位老师的,人家那么远到我们这偏僻的山村里教书,又那么瘦。我盼望他胖起来,在这个小学里长期待下去。孩子们需要他。

过渡:平时卖东西时卖家都希望东西卖的钱越多越好,可是这位老人却不肯,老人的家里是特别富裕吗?这是个怎样的老太太?

3、第二自然段

(1)生答:卖鸡蛋的是个身体单薄、没儿没女的老太太,就靠自己养的几只鸡生活。

(2)师:(课件出示这句)

①身体单薄。

为什么身体单薄?平时吃的好吗?

②没儿没女。

A、身体不好,岁数很大了,家里又没有人照顾她。

B、指名读。

③就靠自己养的几只鸡生活。

A、边远的山村条件本来就很差了,老太太身体既不好,年纪又很老了,家里也没有人照顾她,只有靠卖鸡蛋的钱来买米买菜,维持生活。鸡蛋对于她来说就意味着什么?

B、生答:生命。(板书:维持生活)

C、师:请你再读读这句。

(3)师:鸡蛋卖的价钱越高,她的生活就可能越好。可是开始老太太却让我说价钱,当我说出价钱后,她又是怎样做的?(板书:既不讨价,也不还价。)老太太为什么这么做,她到底是怎么想的?(回到第四自然段老太太说的话)

(4)生答:老人说:“我不是因为这个价低。这些鸡蛋是要卖给学校的那位老师的,人家那么远到我们这偏僻的山村里教书,又那么瘦。我盼望他胖起来,在这个小学里长期待下去。孩子们需要他。

①师:这是个怎样的山村?

生答:偏僻的山村。

②师:这是一座偏僻的山村,想象这座山村有可能是什么样子的?

③(出图:山村人家图)师:老人靠几只鸡换来的钱来维持着自己的生命,但她却低价将鸡蛋卖给我,我瘦不瘦和她有关系吗?

师:她是希望让我教她的孩子读书吗?

④(回到第二自然段)生读,你有什么感受?

⑤老人没儿没女,但却要我自己说价格,自己既不讨价,也不还价,是因为她想(回到第四自然段)

过渡:当我将价格涨到5角5分一个时,老人是怎样做的?

4、第三自然段

(1)生答:这回老人说话了,坚决不同意,但我决心已定,双方僵持了很久,老人终于接受了。(板书:坚决不同意)

(2)对比句子

这回老人说话了,坚决不同意,但我决心已定,双方僵持了很久,老人终于接受了。

这回老人说话了,她不同意,但我决心已定,结果老人接受了。

(3)想象此时,我心里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老人又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和你同桌练练。

过渡:开始我要买鸡蛋,但老太太并不说价格,只是让我出价,所以将鸡蛋的价格由4角5分涨到了5角,又由5角涨到了5角5分,而山里的鸡蛋到底应该卖多少钱呢?

5、第四自然段

(1)、生答:有一天,我照旧去老人那里买鸡蛋,正碰上一个收鸡蛋的小贩在跟老人讲价钱。他愿出6角一个的价钱把鸡蛋全部买走。老人不肯,小贩说:“这个价钱够高了,山里都是这个价。”(板书:不肯)

(2)、师:平时老太太卖别人价格可能都是6角钱一个,但她卖给我开始是5角,后来经过我一再坚持才肯5角5分一个卖我。

(3)、师:(手指板书)对于老人来说鸡蛋就是生命,她为什么不6角一个把鸡蛋全部卖给收鸡蛋的小贩呢?

(4)、生答:老人说:“我不是因为这个价低。这些鸡蛋是要卖给学校的那位老师的,人家那么远到我们这个偏僻的山村里教书,又那么瘦。我盼望他胖起来,在这个小学里长期待下去。孩子们需要他。”

①师:通过这段话,你又体会到什么?

A、老人关心我,看出我身体瘦,盼望我胖起来。

B、老人为了村里的孩子们,希望用自己赖以生存的鸡蛋留住我,让我长期待在村子里教这些孩子。

②师:试想当初如果我定4角5分一个鸡蛋甚至更低的价格,老人会把鸡蛋卖给我吗?为什么?

③老人说:“我不是因为这个价低。这些鸡蛋是要卖给学校的那位老师的,人家那么远到我们这个偏僻的山村里教书,又那么瘦。我盼望他胖起来,在这个小学里长期待下去。孩子们需要他。”

过渡:所以说当我听了老人的话后(出示第五自然段)

6、第五自然段

(1)、齐读第5自然段。

过渡:老人是真正的施主,那么我是不是施主呢?我到这边远的山村干什么去了?

7、第1自然段

(1)、生答:我在一个边远的山村学校教书,由于体质比较差,必须增加营养。

(2)、比较句子

我在一个边远的山村学校教书,由于体质比较差,必须增加营养。

我在一个山村学校教书,由于体质比较差,必须增加营养。

①师:山村学校的条件就已经很不好了,而这里还是边远的山村学校,条件就可能非常不好。

②想象边远的山村学校可能是什么样子的?

③(出课件图)这就是一所边远的山村学校,你都看到什么了?有可能这位老师去的地方还不如这所边远的山村学校富裕呢!

④师:山村这么穷,我为什么要到这里来教书呢?

⑤请你再读读这句:我在一个边远的山村学校教书,由于体质比较差,必须增加营养。

(3)、我为什么要买鸡蛋?

生答:我的体质比较差,要吃鸡蛋增加营养。(板书:增加营养)

(4)、请你想象这边远山村学校的样子,再读读第一自然段。

过渡:课文中的老师在边远的山村学校教书,那里的环境那么差,你觉得这位老师能挣很多钱吗?我们买东西都希望价格能便宜一些,这样我们就能少花钱了。当老人让我说个价钱时,我是怎么想的?

8、第2自然段

(1)、生答:我想,在我们家乡,一个鸡蛋卖4角5分随便挑。我看到她很可怜,便定了5角钱一个,暗中提高了5分钱。国家不正在提倡“扶贫”吗?我暗下决心,作为一项“扶贫”工程坚持下去,做一个小施主吧!(板书:提价5分)

(2)、师:通过这段话,你感受到什么?

A、老师心地很善良。

B、老师挣的也不多,因为如果他很富裕的话,就不会只提高5分钱了,正是因为5分钱对于他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过渡:后来鸡蛋的价格又由5角涨到了5角5分,这是为什么呢?

9、回到第3自然段

(1)生答:过了一段时间,我觉得老人实在可怜,便单方面决定每个鸡蛋再加5分钱,一个鸡蛋5角5分。(板书:再次提价)

(2)师:因为我觉得老太太很可怜,所以一而再,再而三的提价,我以为自己在做一项“扶贫工程”,谁知道,当我听了小贩与老人的对话后

10、回到第5自然段

(1)我恍然大悟,原以为自己是施主,想不到真正的施主倒是她老人家……

(2)师:为什么说“我恍然大悟,原以为自己是施主,想不到真正的施主倒是她老人家……”(板书:恍然大悟)我悟到了什么?联系课文内容说一说。

(3)师:谁愿意为家读读这句话,其他人认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4)师:请你展开想象,给这个故事编一个结尾。

总结:

师:课文学到这里你有什么感受吗?我们人与人之间最需要的就是这种互相的关爱,只有懂得爱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爱。

师:请你带着自己的感受再读一遍课文。

板书:

真正的施主

我(增加营养)←钱→老人(维持生活)

4角5分

提价5分 5角既不讨价也不还价

再次提价 5角5分 坚决不同意

恍然大悟 6角 不肯

感谢您拜读范文资讯网教案频道的“北京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收易拉罐的小男孩》教案三篇”一文,希望“北京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收易拉罐的小男孩》教案三篇”能解决您的教案需求,同时,Fwr816.com还为您精选准备的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专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