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 导航 > 长春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山行》教案范文三篇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长春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山行》教案范文三篇。

老师在新授课程时,一般会准备教案课件,但教案课件不是随便写写就可以的。只有将教案课件写好,才能让学生快速地理解各知识点。那大家是不是在为写教案课件发愁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长春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山行》教案范文三篇”,请收藏并分享给你的朋友们吧!

这首诗形象生动,色彩鲜明,是一篇千古传诵的佳作。小编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篇一

教学目标:
1.熟读、背诵古诗,感知大意。

2.认识5个二类生字,会写6个一类生字。

3.处理课后练习,积累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用自己的方法识记一类生字,正确书写一类生字。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实物投影。

教学时数: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感悟诗中大意,学习文中二类生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乘坐时空转换器去远离现代社会久远的唐朝看看去。(展示山行的图片)一条小小的石子路,弯弯曲曲地通到远远的高山上。想不到在峰峦起伏、云遮雾罩的深山里,还有几户人家居住着。我们把车子停下来了,那是因为留恋今晚枫林的景色。啊,经过霜打的枫叶竟比二月的鲜花还要红呢!真美!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古诗《山行》,这是唐代一位诗人杜牧看到了这样的情景所写。杜牧的诗歌和散文都写得很好,创作态度非常严谨。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将自己的作品进行分析、总结,把自己认为不满意的烧掉。1000多篇诗文流传下来的只有450篇。这首诗是他写景的代表作。

二、新授

(一) 读诗、赏诗,感悟诗意

1. 老师配乐范读,提醒学生注意停顿。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 学生朗读,注意读准字音。

3. 学生感悟古诗大意(采取小组合作学习)。

(二)处理文中的二类生字。

1. 出示文中的二类生字,请同学们在诗中找出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画出来,进行出声认读。

2. 通过组词的方式学会应用这些二类字。

径、斜、亭、车、霜:

3. 巩固复习二类字

猜字游戏完成

三、朗读、背诵古诗。

四、 作业:熟背古诗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一类生字的认读及其书写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1.背诵古诗

2.复习二类生字(卡片)

二、学习一类生字

行:象形字,古文字为“ ”,是十字路口的象形。本义指道路。道路是供行人行走的,故引申出“走路”的意思。又由道路供行人行走引申为流通、传递。

银行、行家中读hángɡ

远:形声字。字谜:二儿走之行千里。

亭:象形字。“丁”的上部分象高台上的一凉亭形状,也可以把“丁”视为简易的亭子的形状。

停:形声字。从人,亭声。本义是指人止息停留。

字谜:人到亭前步便止,遮阳挡雨好停歇。

车:字谜:东字两点连,连成一直线;回家坐上它,千里一日还。

霜:形声字。顺口溜:霜字雨头下加相,寒露过后是霜降;遍地好象撒白盐,似雪非雪这是霜。

三、练习书写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复习巩固所学生字、古诗,课后练习。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 背诵古诗

2. 复习一、二类生字

二、课后练习

1.填字、涂色,说说自己眼中的秋天。

2.读一读。

先读一读,在写一写

三、背一背

作为知识的积累,初晓诗中大意,背诵全诗。

四、作业

篇二

教学目标。

(一)认识6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认识一个偏旁“雨字头” 。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学习本课要求会写的字和要求会认的字。

(二)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三)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和生活的情感,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难点。

(一)注意指导“车”、“霜”的发音。

(二)指导“亭”、“停”、“车”、“霜”这四个字的书写,注意前一组字在字形及读音上的联系和变化。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讲故事,让学生在了解古诗大意的基础上感受诗人作诗时的情景。

(二)介绍诗人。

二、初读古诗,感受古诗内容。

(一)配乐范读古诗,让学生在老师的范读中感受古诗的韵味。

(二)学生自由读诗。

(三)学生汇报读诗成果,指名朗读。

三、设置情境学诗,随文识字。

(一)欣赏图片,学习“远上寒山石径斜”。

这是石头铺成的小路,图上画的是深秋季节,深秋时节的高山会是什么样的呢?大家可以想像一下,山上的树叶有深黄色的,有浅黄色的,有红色的,是五彩斑斓的,山上有一条石头小路,弯弯曲曲地向远处伸展着。

学习“远”。在哪见过?(〈画〉)在这里也是远近的意思,“远”在书写时要先“元”,再写走之旁。扩散走之旁的字。

学习径。在诗中是小路的意思。

学习斜。在诗中指小路弯弯曲曲。

再读诗句。

(二)在那白云升起的地方,隐隐约约还看得见有着几户人家。(白云生处有人家)

借助想像读诗句。

(三)看书中插图,学习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学习亭。古人看到人站在亭子里的样子,就把它画了下来,这是亭子尖尖的角,下半部分表示人站在亭子里。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就成了现在的这个亭字。指导书写。

学习停。通过亭来学习这个字。

学习车。注意这个生字的笔顺。组词,指导书写。

学习霜。温度在0摄氏度一下时地面形成的一层白色晶体,霜叶就是经过霜打的红叶。“雨字头”与单独书写时发生什么变化?雨字头的字:雪、雷。

(四)看枫叶的图片,激发学生的想像,练习说话。

从同学们的表情中和惊叹中,能看出你们很喜欢这美丽的枫叶,假如你来到了这片美丽的枫树林,你会怎么样呢?

假如我来到了这片美丽的枫树林,我会忍不住吟诵起这首诗的后两句——

(五)整体感受,背诵古诗。

篇三

教学目标:

1、区别“停”“亭”。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感受古诗所描绘的景色,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教学难点:

在情境中理解古诗大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上节课我们倾听了《春晓》鸟儿清新的叫声,感受了《夏日》里唯有蜻蜓飞的静谧美景,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另一个生机勃勃的季节——秋天。请你看一组图片:出示枫叶、枫树、枫林的图片,你有什么感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你见过真正的枫林吗?大诗人杜牧在一次旅途中就见过,那真是漫山红遍,层林尽染,在夕晖晚照下,枫叶流丹,如烁彩霞,他被这美丽的景色深深地吸引住了,还写了一首好听的诗,你想读读吗?请你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认准字形。

2、谁愿意给大家读读?指读。

3、出示画面,师说意境:诗人在深秋的一个午后出游,他来到了林木萧条的山前,看见用石头铺成的小路弯弯曲曲,远远伸向山头,那山上白云缭绕的地方,隐隐约约看见几户人家,诗人因为留恋这枫林傍晚的美景而停下车来观赏。秋霜打过的枫叶比二月盛开的红花还要鲜红,他情不自禁地挥毫写了这首流传千古的绝句《山行》,你听:师配乐范读课文。

4、请你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

三、感悟诗意,读中体会诗情。

请你读前两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1)远上寒山石径斜 板:寒山 石径 学习“径”字。请同学说说哪个字是小路的意思?从“寒”中你知道了什么?(深秋季节)

(2)白云生处有人家 板:白云 人家 白云漂浮的地方有人家说明山很高

师引读:到底是深秋时节啊,的确有些寒意了,诗人远远望去,不仅感叹到:“远上.....白云.....”请你结合图画把这两句诗读一读。

指导朗读:自由读,指读,男生读,女生读,小组读。

(3)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构成了一幅静谧浓郁的山村秋景图,作者行至山上,忽然止住了前行的脚步,你从哪句话中知道他停下来了?“停车坐爱枫林晚。”

·区别“停”“亭” 出示凉亭的图片,字理,怎样记住这个字?字谜:一点一横长,口字在中央,宝盖没有点,丁字底下藏。做“停”的动作。出示句子:诗人(停)下脚步,来到一座(亭)子旁来观赏这美丽的枫林。

由于特别喜爱枫林的美景,他才停下车来观赏。这句话哪个字说出了诗人的喜爱之情呢?(爱)正是因为枫林的美丽,所以作者对它产生了由衷的喜爱之情,不仅感叹到:停车坐爱枫林晚。你愿意读读这句话吗?

让我们再次欣赏一下这美丽的枫林。

(4)面对如此美丽的枫林,你想赞美一下它吗?用你自己的话说出你此刻的感受。诗人又是怎样赞美的呢?“霜叶红于二月花”

为了停下来领略这山林风光,诗人竟然顾不得驱车赶路,那停车而望,陶然而醉的诗也与这自然融为一体,成了这景色的一部分。分层次指导朗读:A。在落日的映照下,每一片枫叶都像燃烧的火焰,比二月春花更红艳,他不由得发出感叹:霜叶.....B。静对这自然生命的壮观,诗人心里充满了感动,他不由得发出赞叹:霜叶.....C。难能可贵的是,诗人通过这一片红色,看到了秋天象春天一样的生命力,这是一种热烈、生机勃勃的景色,他不由得发出惊叹:霜叶.....

(5)古往今来,枫叶一直是文人墨客笔下的精灵,被人赞颂,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读了杜牧的这首红叶诗,也写了一首红叶诗,名叫《和杜录事题红叶》。 “和”在这里读hè,意思是依照别人诗词的题材和体裁做诗词,杜录事就是指杜牧。请你试着读一读:寒山十月旦,霜叶一时新。似烧非因火,如花不待春。自由读,齐读。师:在农历十月的早晨,寒山上的树叶经霜打了以后,在秋天里一下子都变了样。你看,漫山的红叶,就像燃烧的火焰一样火红火红的,但却不是因为火才使它这样红的:又像盛开的鲜花红红的,但却没有等到春天就开放了。这首诗被称为《山行》的姐妹篇。请你试着背一背。

四、拓展。

杜牧的一首《山行》把我们带到秋的美景中,大诗人刘禹锡的《秋词》也不乏生机,让我们一起来读读。你还知道哪些描写秋天的古诗?出示《枫桥夜泊》《秋夕》〈山居秋暝〉

fwR816.CoM阅读延伸

长春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花名歌》教案三篇


《花名歌》是长春版一年级下册第十版块“春夏秋冬”中第六篇课文,本课的十二行诗句分别介绍的是十二个月份的代表花卉。每行讲的是花的名称,开花月份及其特点。小编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篇一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认识8个生字,会写8个。了解“初”字的演变过程。认识两个偏旁。

教学重点:

1、学习本课7个一类生字,会认14个二类生字。学习两个部首:牛字旁、衣字旁。

教学准备:生字卡、多媒体课件、关于花的一些资料。

教学时数: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认读一、二类生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花吗?花是大自然的笑脸,一年四季啊,有各种各样的鲜花竞相开放,每一朵花都向我们诉说着不同的季节,那景象真是美丽极了,你们想不想欣赏一下啊?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教师泛读课文,学生自由读课文。

2、学生指名朗读课文。出示卡片,认识二类字。拍手读课文。

3、展示书中花的图片,让学生根据课文猜猜是哪一种花。根据学生的回答依次将各种花名的字卡贴在黑板上。

随机展示一类生字。认识一类生字。需注意的地方:

1、“茉”读mo,不能读成me,“吐”读三声,“似”在本文中读成平舌音,“初”是会意字,从刀从衣,合起来表示用刀裁减衣服,本意是起头,开始。“初”的偏旁是衣补旁,“牛”的偏旁横变提。

2、“茉、莉、牡、菊、芙、满、腊、吐、姿、态、似”都是形声字,可按照形声字的特点来识记。

a) 谈话中引出诗歌

在欣赏完课件后,师:同学们,这么多美丽的鲜花,放在一起,就组成了一首《花名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它。谁愿意先给大家读读?

b) 小组练读,指名读。

c) 初步感悟,发展语言。

谁愿意说说,你读懂什么了?

4、教师指导朗读

如“六月荷花满池塘”,这是一番怎样的景象?那我们该怎样读呢?强调“满”

字。再如“十一月水仙洁如玉”一句,为什么说水仙像玉一样呢?用什么语气读?

5、质疑:学完诗歌,你有什么问题,大胆地提出来。

6、全班拍手唱《花名歌》,借助音乐旋律背诵诗歌。

二、课前准备

1、学生预习诗歌。

2、课前练习歌曲《娃哈哈》,熟悉乐曲旋律。

三、课堂调节

1、学生汇报读懂了什么,可能说得不完整,或者不会回答,教师可适时做引导示范:听了你们的朗读,我知道了迎春花在二月才刚刚开放。

2、学生质疑一处,如果学生没有问题,教师可以提问题:“芙蓉正上妆”是什么意思?“腊梅吐芬芳”是指什么?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生字和二个部首,指导书写。

教学过程:

一、自由读课文,画出文中的一、类生字。

二、读一类生字。

三、小组讨论学习方法:数笔画、猜字谜、部件组合法、组词法,教师随机采用开火车读卡片或同桌、小组内的同学互相认读等方式强化读音,并及时纠正读错的字。
四、汇报学习成果。

初:左右结构,共7画,(新部首)。扩词:初冬、初中。

百:独体字,共6画,扩词:百万、百姓、百货、百倍百发百中、千方百计、百花齐放。

牡:左右结构,共7画,(新部首)扩词:牡丹、牡蛎。牡牛、牡马。

吐:左右结构,共6画。扩词:吐气、吞吞吐吐、吐字

茉:上下结构,共8画,茉莉 常绿灌木,开小白花,很香,可用来熏制茶叶。

莉:上下结构,共10画,茉莉。

七:独体字,共2画,扩词:七上八下

五、本课生字的笔顺,结构都很容易写错,应领着学生书空。

六、通过读字卡来复习巩固一、二类生字,新部首。

指导书写

(1) 观察他们的结构和在虚宫格中的位置。

(2) “百”字的上横要写的长些,“牡”字的左下横要变成提,“茉”的捺要写的伸展一些。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做书后练习题,

教学过程:

一、 书后练习

(1)“朗读背诵课文”背诵的前提是充分的朗读。

(2)“游戏”结合挂图,现在组内游戏,可选出读的最准确的同学做出组内的监督指导。组内游戏后可让同学在班内做。

(3) 说一说,先按照题中给出的例子组内配合着说,熟练依照例子编几个,可以采用个人结对、男女生结对、小组结对、学号结队等多种方法。也可以唱一唱。

(4) “朗读----诗歌朗诵会”,教师可以安排作业,布置学生以多种不同的方式准备。可以朗读课文中春夏秋冬四季的诗,也可以背诵课文以外积累的。召开诗歌朗读的展示交流会,也可以改写古诗,如开古诗小品表演会,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选择,并能充分的调动学生主动主探究的精神。

表达

教学目标:

1、学会观察。

2、初步学习概括的技巧,学习使用恰当的词语修饰某一事物。

教学重点:学会倾听

教具准备:课件(照片的扫描图)。学生最喜欢的照片。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1、 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善于发现照片中最能引起人兴趣的部分。在充分的观察后,教师带领学生在小组说一说,同样,学生充分讨论后,在班级内说一说。下面归纳这样几个问题。

2、 照片上都有什么?照片上的显示的什么时候?照片上的人或动物在干什么?

3、 用你喜欢的词语修饰一下你看到的事物。

4、 给照片起个名字。

5、 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最喜欢的照片。

6、 要对学生做语言文字规范的指导,比如用什么样的词修饰什么东西合适,怎么修饰比较恰当,学生要学会指导改正。

以上提供的问题仅供参考,不是为了提问学生,而是为了让教师做到心中在数。在学生发言的时候可以让他们畅所欲言,尽量把景色说得更美。

篇二

一、教材分析

《花名歌》是长春版一年级下册第十版块“春夏秋冬”中第六篇课文,本课的十二行诗句分别介绍的是十二个月份的代表花卉。每行讲的是花的名称,开花月份及其特点。语言流畅,富有韵味,适于儿童朗读,教材配有十二种花卉的插图,给学生以形象直观的感性认识。

二、教学目标

1、掌握8个要求会写的字,14个要求会认的字,了解“初”字的演变过程,并能正确书写,认识“衣”字旁和“牛”字旁。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能大致了解喜欢的花卉。

3、在欣赏美,感受美的氛围中,了解有关花儿的知识,得到良好的审美教育。

三、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掌握“衤”“牜”。

采用各种方法识记要求会认,会写的字,了解相关花卉的多方面知识。

四、教学难点

了解有关花卉的知识,受到良好的审美教育。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各种花的资料,生字卡片。

六、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片,进入情境

同学们,你们喜欢花吗?花是大自然的笑脸,一年四季啊,有各种各样的鲜花竞相开放,每一朵鲜花都向我们诉说着不同的季节,那景象真是美丽极了,你们想不想欣赏一下啊? 下面,老师打出一些花的图片,请大家看看,这些花美不美,你记住了哪些花的名字?

(多媒体演示:12种花的实物图片,配乐)

这些花的名字组合在一起就成了一首非常好听的诗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非常好听的诗歌——叫《花名歌》(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多种方法读诗歌

1.初读课文,划出生字。

(1)学生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2)同桌之间互相听读课文,互相正音。

(3)再次读文,划出文中生字,进行多次拼读。

2.学习生字。

(1)学习“初”字。

①出示文中句子,指名读。

②出示“初”字,拼读正音。(chū翘舌音)

③了解字义。

(你们知道“初”字的来历吗?左边指一件衣服,右边是一把剪恨。一件衣服和一把剪刀放在一起的本义是指用刀或剪刀一类的工具裁剪衣服。“初”的本义为裁衣之始,引申为当初,原来,起初。)

④记忆部首,注意与示字旁区别。

⑤指导书写。

(2)学习“牡”字。

(过渡语:我们首先来认识哪一种花的名字呢?请同学们猜一猜:这种花实在太美了,在吉大校园旁就有一座以它的名字命名的园子,叫什么园?)

①全班拼读。

②识记字形。

(这么漂亮的牡丹花,它与“牛”有什么关系?)

③欣赏牡丹花。(课件展示)

(牡丹是我国的国花,洛阳牡丹最赋盛名。)

④了解牡丹花的用途。

(有人专门写歌赞美牡丹:百花丛中最鲜艳,众香国里最壮观。所以课文里说:四月牡丹国色香。)
⑤指导书写。注意牛字在做偏旁时的变化。

(3)学习“似”字。

(四月有牡丹,五月有花开吗?文中怎么说的?)

①读文中句子:五月石榴红似火。

(这里是说石榴红似火,还是说石榴花红似火呢?)

②了解“似”的意思。

(石榴花什么颜色?火是什么颜色的?“五月石榴红似火”是什么意思?像火,“似”在这里是“像”的意思,五月石榴花红得像火。)

③拼读字音。(平舌音sì)

④记忆字形。

⑤组词。

(相似,似乎,近似,类似,似是而非。)

(4)学习“满”字。

①看动画,猜字谜。

(头上杂草长,一旁流水响。再多加一两,多得往外淌。)

②拼读字音。

③组词。

(关于“满”字的词语,你知道多少?)

④指导朗读句子。

(六月荷花满地塘,满地的荷花什么样?试着把“满”字读得重一些。)

(5)学习“茉”、“莉”。

(过渡语:告别了充满诗情画意的荷花,让我们来听一首旋律优美的歌曲。)

①播放歌曲《茉莉花》。

(歌中唱的花叫什么名字?)

②出示“茉莉”一词。

(观察这两个字,发现了什么?草字头,与植物有关。两个字都是形声字。)

③正音拼读:茉mò(圆唇音)

④朗读文中句子。

(几月茉莉花开?文中怎么说的?什么颜色?“如雪”与上文“似火”有相似之处。)

(6)学习“菊”字。

(过渡语:一闻到茉莉那浓郁的花香,老师不禁想做一首诗考考你们,可以吗?)

①出示诗句:金秋九月,天高气爽。秋风送凉,( )花正香。

(菊花是北方常见的一种花,同学们见过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菊花?)

②出示“菊”字。(开火车拼读)

③识记字形。(形声字)

④欣赏菊花园里的菊花。

(看看有没有你见过的那种菊花?)

(7)学习“姿”字。

(过渡语:这么多的菊花形状一样吗?姿势一样吗?它们有的全一菜的半开,有的像针一样尖,有的像线一样细,有舒枝展叶的,有打着卷儿的,有一个词能恰当地概括出九月菊花的姿态:千姿百态。)

①出示“姿”字,指名正音。

②识记字形。

(为什么是“女”字底呢?“姿”指容貌,女人比较爱美,打扮起来比较漂亮,所以“姿”是“女”字底。)

③组词。

(8)学习“百”、“态”。

(过渡语:文中是怎么写菊花的?齐读句子。)

①出示字卡:百、态,开火车拼读。

②指名说带有“百”字的成语。

③识记“态”字(形声字)

④给“态”组词。

(欣赏过了九月的菊花,让我真正弄懂了什么是“千姿百态”。)

(9)小结。

(同学们,我们认识个生字,又欣赏了这么多美丽的花,你们收获一定不小吧?)

3、指导朗读全文。

(朗读时要有节奏,读出韵味。)

4、游戏。

1)、巩固生字(出示爱的花瓣,组合成形声字。)

2)、报花名(练习“对对子”)

(三)、谈话结束

同学们,花是大自然送给我们的礼物,那么当你在公园里,在马路边,看见一朵正在盛开的小花时,你应该怎样做呢?

如果你看见有人正在折花,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

(四)、作业:

1、背诵《花名歌》,写生字。

2、搜集其它描写花的诗歌。

篇三

教学目的:

1、通过对花的认识和学习培养学生爱护花草树木的环境保护意识。

2、识记6个一类生字,认识3个二类生字。

3、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学会探究未知领域,培养探索精神。鼓励、发展个性,增强学习自信心。

教学重点:六个一类生字的学习

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片,进入情境

同学们,你们喜欢花吗?花是大自然的笑脸,一年四季啊,有各种各样的鲜花竞相开放,每一朵鲜花都向我们诉说着不同的季节,那景象真是美丽极了,你们想不想欣赏一下啊? 下面,老师打出一些花的图片,请大家看看,这些花美不美,你能说出哪种花的名字来?

(多媒体演示:12种花的实物图片,配有《彩云追月》)

边演示边板贴生字卡片

二、认读二类字

这些花的名字中啊,有一些字是二类字,咱们再来读一读,看一看大家都认不认识?

(小组开火车读,指读)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非常好听的,和这些花名有关的诗歌,叫《花名歌》,齐读课题。

三、多种方法读诗歌

这首诗歌你们都预习了吗?会读《花名歌》吗?

1、指名读(即时表扬)

2、学习小组内练习读

3、请一个小组读

4、全班齐读

四、质疑、解疑

读完《花名歌》,你们有没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小组讨论)

五、游戏巩固

1、送花小使者

同学们,现在啊,不光你们喜欢花,各家各户也都非常喜欢它,因为花可以美化我们的环境,给人以美的享受。你们看,在这栋新建成的居民楼里,一共有(12)位住户,他们和你们一样喜欢鲜花,下面就请同学们帮忙,做送花小使者,分别把这12种花送给他们。(要求:领读花名后再送花)

2、送字回家(检验:看看有没有回错家的?再读《花名歌》)

3、报花名(游戏前先练习“对对子”)

4、读词听音乐

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一把美丽的吉他)它的上面有很多词语,如果你们能把这些词语准确地读出来,就能听到一段美妙的音乐,你们想听吗?(播放《小锣号》)

用《小锣号》的旋律,拍手唱花名歌。

六、谈话结束

同学们,花是大自然送给我们的礼物,那么当你在公园里,在马路边,看见一朵正在盛开的小花时,你应该怎样做呢?

如果你看见有人正在折花,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

长春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古井》教案范文


《古井》这篇课文讲的是“我们村”的乡亲们怎样从古井里取水,又从中受到教育的事,赞美了古井无私奉献的精神,表达了对故乡的热爱和怀念之情。小编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一

教学目标:

1、正确书写并认识本课出现的3个要求会写的字,能认识3个要求会认的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

3、体会诗歌中所表达的那种儿童对于夜空大胆美妙的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

1、认读生字,正确书写要求会写的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在朗读课文中感受美与想象的新奇。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课文。

1、看课件。学生进行说话练习。

你看到了什么?

课件出示“井”字,请同学来读。

同学们,也许你们曾经在农村、公园里或一些旅游景点中见过井,你能说说吗?

是啊,井里的水很深,而且水面平静。有一个年纪和你们相仿的小朋友在夜晚看天空,看着,看着,他就被吸引了,而且还写了一首小诗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出示课题,读题。

课件出示课题“古井”,我们都看过“井”的图片了,你们知道什么是“古井”吗?古井可不是一般的井,而是有着很多年历史的井,很神秘。这个小朋友感觉夜空就像是一口古井。

3、再读题目。你们想去看看这好像古井的夜空吗?

二、感知课文,朗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

师朗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看清每个字,用心听。

2、给同学机会,让你们亲自去看看古井,感受它的神奇与魅力。

同学们,请你借助书上的拼音来读课文,认真读准每个字的字音,争取做到正确、流利。在文章中找出我们要学习的生字,仔细拼读并用圆圈画出来。

三、识字、解字并理解诗歌内容,指导朗读。

本课识字教学量小,要求会写生字为2个,会认生字只有“很”,运用随文识字法学习本课生字。

同学们,为了更好地学习这首诗,我们要先来认识三个字宝宝。

1、“夜”夜晚的天空。

谁找到这个字宝宝藏在哪行诗句中了吗?你能读一读吗?

出示生字字卡,一组开火车读字音,整读音节。

谁能组词?

再读诗句“夜晚的天空”

说话训练:你能说说,夜晚的天空是什么样子的吗?

2、“很”,是一口很深很深的古井。

这个小朋友看到夜晚的天空觉得它像什么呢?找到这行诗了吗?谁来读一读?指一名学生读诗句:是一口很深很深的古井。

出示字卡“很”,拼读字音,就是十分、非常的意思。

再来读读这行诗吧。

3、诗句“我丢下去的白石子,变成很多很多的星星。”

在晴朗的夜空中,我们以常会看到有很多很多的什么呢?用自己的话说和说,你觉得天空中的星星像你什么?

这个小朋友感觉星星是什么呢?找到相关的诗句读一读。

小作者认为在上的星星是自己丢在像古井一样的夜空中的白色的石子,多有趣呀!让我们再来读一读。

4、“久”,“可惜,我听了很久很久,都没有它们的回音。”

出示字卡“久”,拼读字音,教师讲解含义:形容时间长。

教师领读诗句。

指生读诗句。

为什么小朋友没有听天回声,你们知道吗?

四、再读古诗

1、生自己练读。

2、指生读全诗。

3、男女生合作读诗句。

五、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认读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背诵诗歌。

4、说一说“你觉得夜晚的天空像什么呢?”

二、指导书写生字。

“夜”为上下结构,“久”为独体字,教师要范写。

三、完成课后题

1、读一读,会写的写下来。

2、读一读,诗歌《春雨》

注意读好植物们说的话,认识表示说话的标点。冒号,引号。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种子、桃树、麦苗渴望成长的急切盼望心情。省略号的停顿要处理好,给人留有遐想的空间。

四、作业

1、书写生字。

2、背诵诗歌。

3、课后题:涂一涂。

篇二

教学要求:

1、学习课文,理解古井作了贡献而不求报酬的精神,体会故乡人民对别人无所求、无私奉献自己力量的高尚品格。

2、学习生字新词,理解“哺育”“报酬”“陶冶”“晨光嘉微”’络绎不绝”等词语,会用“哺育”“络绎不绝”造句。

3、给课文分段,概括小标题。

4、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5、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课文中描写古井和乡亲们高尚品格的部分

教学难点:

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于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你们见过井吗?喝过井水吗?今天我们来学习第5课《古井》。

二、范读课文,谈感受

下面听老师把课文朗读一遍,听后回答:你们过去对井怎么看?听了课文你们觉得并怎样?

三、读通课文,指导分段

1、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两遍。

2、出示容易读错的生字词练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检查能否读正确。

4、默读课丈,思考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

①村东头有一口古井,村里人都到这儿取水。

②每天到古井取水的人络绎不绝。

③村里的人长牢给一对挑不动水的老人送水。

④者两口对乡亲们送水不肯要报酬深表歉意。

⑤乡亲们以井作比劝说老人。

⑥说说古井的作用。

5、看看这6个自然段讲了几方面的内容,把意思相近的自然段归到一起,组成大段,再归纳小标题。

讨论归纳。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古井位置和作用。

第二段(第二自然段):众人取水。

第三段(三一五自然段):乡亲助人。

第四段(第六自然段):古井教人做人。

6、按段落分读课文。

四、讲读第一段

1、默读第一自然段,看看这一段共有几句活,每句话讲了什么,句与句之间是什么关系?

讨论归纳。

共4句话。第1句交待古并位置,第2句讲井水清凉可口,第3句说乡亲都来取水,第4句赞美古井哺育之恩,句子之间一环扣一环,联系紧密。

2、这一段中哪句话含义最深刻?(第4句)在这一句中作者把古井和井水比作什么?

(把古井比作温情的母亲,把井水比作甜美的乳汁。)

3、“温情”是什么意思?(指温柔的性格,温和的态度,)作者把古井比作温情的母亲,把井水比作甜美的乳什,好在哪里?(母亲对子女的爱是无私的、高尚的、伟大的,为培育儿女可以献出自己毕生的精力,古并就像慈爱的母亲,敞开胸怀无私地用生命的泉水养育着人们,而对人们却毫无所求。这种品格与母亲的高尚品德是多么相似,〕

4、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提醒学生注意突出“温情”“甜美”等词。

识记、抄写"哺育”温情”"甜美"等词语。

作业:

抄写词语;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齐读第一段

二、讲读第二段

1.作者把古井比作母亲,那么这位“母亲堤怎样哺育儿女的呢,请同学们轻声地读第二自然段。

2、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取水的人多)在这一段有没有用一个“多”字呢?(没有)请你们将这一段中表示取水人多的有关词句找出来。

3.结合学生的回答解释下列词语。

“熹微”形容清晨阳光不强。“络绎不绝”在这里指取水的人连续不断。

4、春雨有什么特点?

5、齐读第二自然段。

三、讲读第三段

1、指名读3至5自然段。

2、老两口用水有什么困难?乡亲们是怎么帮助他们的?

3、当老两口表示歉意时,乡亲们是怎么回答的?

4、讲解"那F口古井给人们出了多少力气?可它从来没跟人们要过报酬”一句的含义。

①齐读乡亲们的话,想想“那口古井给人们出了多少力气广中的“多少”是指多还是少?(指多〕应该用疑问还是肯定的语气未读?(肯定〕

②具体说说古井有哪些贡献?

③“可”字在句中表示什么,起什么作闭?(表示转折,进一步赞美古升无所求、无私贡献的精神)

④说说这句话的含义。

5、有感情地朗读第三段。

四、讲读第四段

1、齐读第六自然段。

2、这段讲了几个意思?

3、理解“它不仅为乡亲们提供着生命的泉水,还陶冶着乡亲们的品格,使他们懂得应该怎样做人”一句的含义。

①在这句话中作者强调的是哪个意思?后一个意思。

②“陶冶”是什么意思?(比喻给人的思想、性格等以有益的影响J从课文哪儿可以看出古井陶冶了乡亲们的品格,使他们懂得了应该怎样做人?(第三段)

③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作者赞美了古井不仅提供了清凉可口的泉水供人们饮用,而且以自己高尚的品格影响着人们,使人们从中受到良发,懂得做人要像古并那样,无私地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五、总结全文

1.这篇课文写了什么,歌颂了什么?

(课文叙述了古井给作者留下的深刻印象,赞扬了古井对人们无所求、无私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的高尚品俗,同时赞美了故乡人民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精神,)

2、读了《古井》,你有什么感受?懂得了什么道理?

六、识记生字,书写生字词

七、课下练笔

围绕某一物品(如:路灯、煤炭、火柴、粉笔等〕写一个片段,要求写出物品的特点,赞扬它的一种精神。

篇三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古井不仅为乡亲们提供泉水,而且陶冶了人们的品格,使学生受到无私奉献的教育。

2、在给课文分段,归纳课文段意的基础上,学习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会用“哺育”“络绎不绝”造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了解课文借物喻人,寓理于物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

1、围绕训练重点学习,一边读,一边想的读书方法。

2、理解文中的重点语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按“预习”要求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通过查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本课新出现的字、词。

2、一边读,一边想,按自然段读懂意思,并划分结构段。

教学重点、难点:

1、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新词。

2、理解自然段内容,用归并法划分结构段。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并解题:古,年代久远;古井,人们从地面往下凿成的能取水的深洞。(城市的许多孩子没有见过井,老师可出示图片,让学生认识井。)古井,古时留下的一口井。

2、导入:作者为什么会对故乡的古井一直难以忘怀?

二、检查预习

1、指名朗读课文,注意正音,读后评议。

2、评议后老师利用生字卡进行正音练习。

3、说说还有哪些词语或句子读不懂,或者你认为应该重点理解的。(学生在课本上划出记号或做出批注。留待讲读课文时讨论。)

三、自由读课文。

1、导思考并讨论: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哪几个自然段内容联系紧密,可以划分为一段?段意怎样概括?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古井的位置。

第二段(第二自然段):到古井挑水的人很多。

第三段(第三至第五自然段):讲村里人长年帮助一对挑不动水的老人挑水,可从不要报酬。

第四段(最后一个自然):讲古井对“我”的启发。(不仅提供了泉水,还陶冶了人们的品格,教给人们怎样做人。)

2、课文,想一想,共同归纳:课文讲了和古井有关的什么事?哪一件是文章的重点?

(课文讲了古井的位置和作用,讲了到古井取水的人很多,重点讲乡亲们常年帮一对老人挑水不要报酬的事。)

作业:

1、熟读课文。

2、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讲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要求读正确、流科)思考:这一段有几句话?每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哪一句话含义不好懂?把它划出来。

2、幻灯出示含义深刻的句子:古井像一位温情的母亲,用她的甜美的乳汁哺育着她的儿女。

导学:

(1)划出关键词语“母亲”、“乳汁”“哺育”,理解其本义和引伸义。

(2)让学生讨论,教师点拨,为什么把古井比作:“温情的母亲?”

(3)体会这句话在全文的重要作用(总领全文,提示文旨。)

(4)感情朗读,加深理解。

3、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要求读出赞美的语气。)

4、说说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二、过渡

作者把古井比作母亲,这位伟大的母亲又是怎样哺育平原上的儿女的?课文是通过哪些个体事例来说明的呢?

(1)每天从早到晚到古井取水的人络绎不绝。

(2)村里人长年帮一对老人挑水,从不要报酬。

三、讲读第二自然段

1、默读、思考:这一段写什么?(每天从早到晚到古井取水的人络绎不绝。)

2、“络绎不绝”是什么意思?你从哪看出挑水的人是络绎不绝的?(前后相接,连续不断。从取水时间;看到的;听到的声音;“路面是湿漉漉的”四个方面写出了取水的人多)

3、为什么说“像一支支快乐的乡间小曲”?这个比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4、古井周围的路面是怎样的?为什么用春雨来比喻?

5、教师小结:这一段写出了古井在人们生活中发挥的作用很大,也表达出了作者对古井的赞美之情。(板书:以水养人)

6、用喜悦、赞美之情朗读第二自然段。

四、自由读第三自然段

读后思考、讨论:

1、乡亲们为什么帮助老人?(年过六旬:男的腿负过伤,走路一瘸一拐;女的又矮又瘦;只有一个女儿在外地教学。)

2、他们是怎样帮助老人的?(“这个帮着挑一担,那个帮着提一桶”,“这个”、“那个”,是说帮助老人挑水的不是一个人,有很多人。“一担”、“一桶”说明挑水的人有的力气大,有的力气小。“总是满满的”说明乡亲们一直坚持帮助老人。“多次表示”,“谁也不肯接受”说明乡亲们自觉无偿地帮助老人。)

这两个问题可视学生的具体情况,放手让学生自学讨论,小结时,教师对个别遗漏问题加以点拨即可。

五、学习课文第四、五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思考后讨论;

(1)“总让大家白出力气”中的“总”,“白”的意思是什么?“歉意”,怎样理解?

(2)对老人的歉意,乡亲们是怎样回答的?这句话怎么理解?

幻灯出示:那口井给人们出了多少力气?可它从来没跟人们要过报酬(先用一个句反问加重语气,突出了古井功劳大。用“可”表示转折,进一步赞美古井无求于人,无私奉献的精神,说明乡亲们主动地帮助老人,是因为受到了古井的启示?使乡亲们懂得应该怎样帮助别人。)

板书:以德育人。

六、说说第三、四、五自然段讲了一个什么内容

七、分角色读这三个自然段,要求读出对话语气

八、学习第六自然段

1、幻灯出示这一段话:它不仅为乡亲们提供了生命的泉水,还陶冶了乡亲们的品格,使他们懂得应该怎样做人。

2、句子用了哪个关联词语?(不但……还……)这个句子的前半句总结了课文哪方面的内容?后半句又总结了哪个方面的内容?重点强调了哪个内容?

3、“陶冶”是什么意思?古井是怎样陶冶乡亲们的品格的?板书:启迪怎样做人。

4、这句话在全文起什么作用?(总结全文,点明中心,照应开头。)

5、以饱满的深情朗读第六自然段。

九、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怎样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1、把每段的段落大意连起来说一说。

2、指导学生抓住段意的主要意思,舍去次要意思,用自己的话说连贯。

(在故乡的村东头有一口古井,到古井挑水的人很多,村里人长年帮助一对挑不动水的老人挑水,可从不要报酬,这口古井不仅为人们提供了泉水,还教给人们怎样做人。)

3、教师总结:这就是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十、体会文章的写作方法

作者为什么要写古井?怎样通过写古井来表达文章中心的?

归纳:本文写作方法

(1)借物喻人,寓理于物;

(2)先总述后分述再总述。

十一、巩固本课所学字、词,并进行造句练习

1、小组同学互相听写生字、词,并互相评改。

2、教师将练习中出现的较普遍错误进行集中提示。

3、指导造句;

(1)“哺育”是什么意思?什么情况下用“哺育”?“络绎不绝”是什么意思?课文是怎样使用“络绎不绝”的?

(2)学生相互交流,评选句子。

作业:

1、背诵课文。

2、抄写词语。

长春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春晓》教案设计【三篇】


《春晓》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孟浩然。是作者春晨即兴之作。它描写的主要是春天早晨的景色,鸟雀到处鸣叫,经过一夜的风雨,地上到处是落花。小编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篇一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

2、认识“晓、眠、啼、啼”4个字。

3、背诵课文。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解题:同学们,前几天,老师让大家去观察自然景物的变化,你们都观察了吗?能把你们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说一说吗?(同学自由发言)

师:同学们,你们说的都很好。把你们的所见、所闻、所感都写出来的话,就是一篇很好的文章。唐朝有位大诗人就是这么做的。他的这首诗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这首诗就是《春晓》。(板书课题)

你们知道题目的意思吗?春晓:春天的早晨。晓:天刚亮的时候。

2、介绍作者:《春晓》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孟浩然,湖北襄阳人,大诗人李白的挚友,他一生没有做过官,大半辈子隐居农村,过着淡泊恬静的生活,年轻时曾漫游江浙,徜佯山水之间,历览自然风光,他擅长于写山水诗,字里行间凝聚着对人生和山河的热爱之情。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画出生字。

2、教师出示生词卡片,检查字词读音。

3、指名朗读,正音。

(三)理解诗句,熟读成诵。

1、放课件,整体感受诗的意境。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谈谈对诗句的理解。

3、全班交流,教师做重点指导。

眠:睡眠、睡觉。

闻:听到。

啼:叫。

(四)练习朗读、背诵。

1、听课文录音,体会读诗的语气和停顿。

2、指名朗读,读后评议。

3、教师说诗意,学生念出诗句。

4、同桌互背古诗。

5、学生扮演诗人吟诵古诗。

小结:春天的景色非常美,也是一年中的季节,我们一定要珍惜春天的时光,爱惜时间。

(五)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1、读课后的生字,想想自己能记住哪些字,用什么方法记的。

2、班内交流。

重点指导:

声:上面是“士”,不是“土”。

少:第一笔是竖,不是竖弯钩。

夜:第四笔是竖,不是坚提。

3、指导书写。

要注意把握字的上下比例,把字写匀称。

4、学生在田字格本上练习书写。

三、教学结束:

布置学生课下背诵古诗,下节课提问。

篇二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自学,学会课文的2个生字,进一步巩固对形声字造字律的认识。

2、自主、探究学习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进一步体会古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二、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三、教学过程:

(一)课件创设情景,指导练习说话。

1、出示画面:春天,百花盛开,蜜蜂在花丛中飞舞,枝头,不时有小鸟飞来,唧唧喳喳地叫着,到处春意盎然。

2、看画面引导学生练习说话。

3、是呀!春天多么美好。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描写

春天景色的古诗。(课件出示古诗)

(二)自主学习生字,初步了解古诗。

1、自由诵读古诗,说说这首诗给你的第一印象。

2、读通古诗,自己找合作伙伴学习生字。

3、交流反馈:你对哪个生字最感兴趣?有什么好办法识记。

初拟交流重点如下:

(1)晓:“晓”是天亮的意思,所以用日字旁。“晓”字在书写时不要在右上角多一点。

(2)啼:“啼”用了口字旁,啼的意思是“叫”。“啼”右边是皇帝的“帝”。

在学生交流的时候,要引导学生把交流的话语组织好。

4、娃娃教学,拓展学字。

小朋友们学会了“晓”字,你们还认识和“晓”字长相很像的姐妹吗?请你把“它”介绍给大家。

学生回答情况例举:

(1)我来给大家介绍认识“晓”的姐妹“烧”,(学生随即把“烧”板书在黑板上)这个“烧”字,我是昨天刚认识的,因为昨天我妈妈买来了一只“不粘烧锅”,很特别,我就把商标上的“烧”字记住了。哪个小朋友能来说说“晓”和“烧”哪儿像,哪儿不像?你还能给“烧”组个词吗?

(2)我也来给大家介绍“晓”的另一个姐妹“浇”。(学生也把“浇”字板书在黑板上)这是浇花的“浇”,请小朋友一起跟我读。(齐读“浇”。)这个“浇”字,我在很小的时候就认识了,因为我家阳台上种了很多花,我天天给它们浇水。哪个小朋友能运用办法很快记住它?

(3)老师,我还有呢!(边说边走到黑板跟前板书“绕”)我认识“绕”字。咱么学校附近前几天施工,那儿有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前方施工,请绕道而行。”我就把这个“绕”字介绍给大家,你们知道这“绕”为什么用了“绞丝旁”?
教师对学生的交流作适时的点拨。

5、指名诵读古诗。

6、教师简介作者。

7、理解题意,重点理解“晓”的意思。

(三)提出研读专题,研究学习古诗。

过渡:刚才我们已经理解了“春晓”就是春天的早晨,不难看出全诗描写的就是春天早晨的景色。那么整首诗写了哪些景色?要求在诗句中用圆圈加以表示。(鸟、风雨、花)

1、引出研读专题: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景物,读读诗句,理解诗句的意思,并说说诗人在描写这景物时的感情。

2、提出研读的要求:

(1)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或圈圈点点,或涂涂画画。

(2)遇到自己也不是很理解的问题,可以采取合作方法,也可以找老师合作学习。

3、学生围绕专题自由研读全诗,教师参与学习。

(四)交流研读成果,落实训练目标。

1、明确交流要求:大胆表述,认真倾听,及时补充,学会交流。

2、学生自由交流学习成果,教师点拨,并随机落实训练目标。

(以下各部分内容的先后顺序及互动过程,均以学生的实际研读情况作出弹性处理。学生解释一处,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在黑板上表示出来。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重学生交流的质量,并适时教给正确的交流方法。)

●处处闻啼鸟

(1)理解“处处”的意思。练习给“处处”找近义词。

(2)课件播放鸟叫声,理解“闻”的意思。区别平时句子中的“闻”和诗句中的“闻”的不同,进行练习。

说说下列句子中闻的意思。

放学回家,我刚进家门,就闻到一股香味从厨房中飘来。

居里夫人是世界闻名的女科学家。

(3)理解“啼”的意思,说说别的动物叫又可为什么?例如:马嘶、虎啸、鸡鸣、狮吼等。

(4)自由交流对整句诗的理解。

(5)交流诗人听到鸟叫声时的心情,并指导感情朗读。

●夜来风雨声

(1)课件播放风雨声,进入情境想象说话:你眼前出现了什么?你又想到了什么?

(2)理解“夜来”的意思。

(3)交流整句诗的理解。

(4)交流诗人在诗句中的感情。
(5)在自己体会到的诗人感情中朗读诗句。

●花落知多少

(1)感知诗句中诗人惜春的那份淡淡的忧伤。

(2)交流对整句诗的理解。

(3)指导读出那份淡淡的忧伤感。

3、在理解了后三句的基础上学习理解第一句:春眠不觉晓

导语:我们已经理解了后三句诗写的是诗人听到鸟叫声,想到昨夜的风雨声,不知不觉产生了对落花的忧伤,那么我们再来理解第一句就不难了。

(1)“眠”是什么意思?“春眠”指的是什么?

(2)这里的“晓”与题目中的“晓”有什么不同?

(3)理解整句诗的意思。

4、交流整首诗的意思。

(五)指导背诵全诗,延伸课外学习。

1、播放音乐,自主背诵全诗。

(短短的四句诗描绘了这么多的景物,包含诗人复杂的感情变化,古诗的艺术魅无穷!让我们一起把这首诗背下来。看谁背得快?看谁背得好?)

2、孟浩然带着淡淡的忧伤描写了春天早晨的景色,也有一位诗人

在春天的夜晚听到了风雨声后,写下了一首诗,我们一起来看看诗中诗人的心情。(课件出示古诗:春夜喜雨)感知整首诗的色彩,从而让学生体会到每首诗中都浸透着诗人的感情。

3、提出课外学习任务:找几首描写春景的古诗,并背诵下来。

篇三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理解本首诗的意思。知道“觉”是多音字,在课文中读jué。

2、能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通过朗读课文理解古诗的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3、能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二)能力训练点:

引导学生通过看图,培养观察、想象的能力。在讲解古诗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学习古诗、品味古诗,体会作者热爱春天,珍惜春光的感情。

(四)注意体现创新和实践能力:

注重能力的培养,学会说和写,课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描绘春天的美好景色,并写下来。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一)重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并会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体会诗人,爱惜春光的思想感情。

(二)难点:

对诗的意境的理解。

(三)解决方法: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古诗的韵味及语言美。

三、课时安排:

两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1、学生自学生字。

2、动笔描绘春天的美景。

五、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第一课时使学生能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理解图意,明确字词的意思。通过朗读课文理解古诗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第二课时学会生字,让学生练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整体感知:

这篇讲读课文是一首古诗。有一幅插图,画的是几只鸟站在开满桃花的枝头上,春燕和鸟在空中飞翔,正是诗的意境。

这首唐诗有四行两句。作者描述了一幅雨后春天早晨鸟语花香的绚丽图景。第一句讲春天的夜里睡得很香,不知不觉地天已亮了,窗外传来了一片婉转悦耳的鸟叫声,这是通过所闻描述春天早晨的情景。第二句讲朦胧中想起昨天夜里听见刮风下雨的声音,经过风吹雨打,不知有多少花朵凋落了。这是通过所想来描述春天夜里的情景。

(三)导入、揭题、解题:

人们都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春天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而春天的早晨则是一天当中最宝贵的时间,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看春天早晨的美丽景色,
板书3.春晓(齐读)。

(四)看图,了解图意:

1、启发想象:从图上看这是什么季节,什么时间的美景?图画中都有谁?它们在干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这是春天,桃花开了,几只鸟站在枝头叽叽喳喳地叫着,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雨下了一夜,地上到处是被风雨打落的花瓣。

2、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完整地有顺序地叙述图意。

过渡语:作者是怎样描绘的?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古诗。

(五)初读课文,读准字音,介绍作者。

1、借助拼音,读熟古诗。

“觉”是多音字

2、教师范读古诗。

3、介绍作者:《春晓》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孟浩然,湖北襄阳人,大诗人李白的挚友,他一生没有做过官,大半辈子隐居农村,过着淡泊恬静的生活,年轻时曾漫游江浙,徜徉山水之间,历览自然风光,他擅于写山水诗,字里行间凝聚着对人生和山河的热爱之情。

(六)学习古诗、理解内容。

1、解题:从图上看作者描绘的是什么时间的景色?

春晓:晓,天刚亮的时候。本课指早晨。春晓,春天的早晨。

2、春天的早晨是什么样的?(齐读古诗)

3、学习前两小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1)仔细读,小组讨论你能读懂哪些词的意思?哪些没读懂,大家一起商量。

(2)重点体会:

眠:睡眠,睡觉。

不觉晓:晓,天亮。不觉晓,不知不觉地天亮了。

(3)试着说第一句话的意思:春天的气候暖和,觉睡得很香,不知不觉天已经亮了。

(4)早晨醒来,作者听见了什么?看见了谁?结合挂图齐读“处处闻啼鸟”。

体会:处处:到处。

闻:听到。

啼鸟:鸟叫。

想一想,鸟的叫声是什么样的?

(5)试着用自己的语言说说第二小句话的意思:“早晨醒来,听到外面到处是悦耳动听的鸟叫声。”

过渡语:春天的景色这么美,作者想到了什么?(齐读后两句)

(七)学习后两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出示挂图,观察:地上有什么?作者想到了什么?

2、试着说说“夜来风雨声”这句话的意思:想起昨天夜里又刮风,又下雨。

过渡语:经过了风吹雨打,花儿怎样呢?结合图说说第四句话的意思。

3、“花落知多少”:经过风吹雨打,不知有多少花朵被打落了。

4、把这两句话的意思连起来说。

5、自由读古诗,用自己的话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练习背诵和默写:

注意节奏和重音: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八)小结: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感受到了什么?学会了什么?

扩展:春天的景色非常美,你们一定要珍惜春光,爱惜时间。

六、教学结束:

布置作业:抄写字词、背诵、默写课文。

长春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比力气》教案范文


《比力气》是小学语文长春版教材第二册第七板块《故事里的智慧》中的第四课。本课是一个生动、有趣而富于智慧的故事,讲的是阿凡提用智慧不费吹灰之力战胜了狂妄自大的大力士。小编准备了以下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一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4个生字,会写“比、咱、斤、答、阿、之、拾、灰”8个字。掌握“比”的笔顺。

2、积累词语,结合上下文了解词语的意思。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故事。

4、让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感受阿凡提的聪明才智,试着提出问题,培养想象力。

教学重点:

1、识记本课汉字。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词语,体会阿凡提的聪慧。

教学难点:

1、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识记汉字。

2、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家认识这个人吗?贴“阿”和“提”字卡。

大家听过阿凡担的故事吗?从这些故事中,你对阿凡提的印象是怎么样的?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阿凡提的故事。一边听一边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二、听读课文

1、听录音

2、简述课文内容。

3、师领读,生跟读。

4、讨论:大力士那么高大有力,为什么连一块手帕都扔不过城呢?

三、再读课文,认读生字。

1、自由读课文,圈画生字。

2、小组认读,识记。

3、交流。

阿:左右结构,左边是个双耳刀,右边是一个可字。

比:注意这个字的笔顺。、

4、认读要求会认的字。

5、指导书写。

四、游戏活动

1、可请学生到前边当小老师,领大家读生字。

2、游戏:找朋友。

3、比一比,谁的字写得好。

五、课后作业

把阿凡提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第二课时

一、复习,认读生字卡片。

二、指导书写

咱、答、之、拾、灰

三、完成课后练习。

1、“读一读”,要读准要求会写的字的读音。听写。

2、“填一填”,考查学生生字的运用能力。

四、活动

1、读词语。

2、游戏“送桃子”

(1)自读句子:不认识的字词问问同桌。

(2)同桌商量括号里填什么。

(3)送桃子真空:注意引导“答”字的收写。

3、讨论“生活的智慧”。

多媒体实物投影出示讨论画面。

此活动可以结合教学实际过程来完成。

五、作业

1、书写生字。

2、找找阿凡提的其他故事,选其中一个自己练习讲故事

篇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会认8个要求会写的字,14个要求会认的字,能正确书写“比”和“斤”,掌握“比”字的笔顺,明白“斤”的字理,进一步培养识字和写字的能力。

(2)学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朗读能力。

2.过程与方法:以读促讲,在朗读实践中识字学词,同时培养阅读兴趣,体悟阿凡提的智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懂得只有动脑筋才能克服困难,解决问题。

教学重、难点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比”和“斤”。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在读中受教育。

教学准备

课件、图片、手帕、一张纸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入课题

1、同学们,今天有一位朋友骑着他的小毛驴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贴“阿凡提”图片)认识他吗?(板书“阿凡提”)来,一起和他打个招呼吧!(你们真有礼貌!)

2、在“阿凡提”的名字里还藏着一个生字“提”,说一说你想用什么方法记住它?

3、听过他的故事吗?他是个怎么样的人呢?(聪明,有智慧)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关于阿凡提有趣的故事。(板书课题《比力气》,齐读)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范读课文:先听老师讲故事,注意要听准字音!然后告诉老师谁要和阿凡提比力气?结果怎么样?(贴“大力士”)

2、比一比这两个人有什么特点?(大力士高大强壮;阿凡提矮小瘦弱。)那么,阿凡提是用什么方法赢的呢?

3、你们再来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圈出生字,要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标出自然段。

4、课文是讲比力气,那我们这节课就来比读文,比识字,比写字,看谁能当“学习星”!要把课文读正确,得先过字词关,来,我们比一比,看谁读得准?(检查生字认读:师出示字卡,学生开火车认读,随时正音。)

三、随文识字,记形解义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他们俩在哪相遇的?(城墙边)

大力士有怎样的表现呢?(高兴地说)读出高兴的语气。
重点认识“咱”和“比”。

2、面对大力士的挑战,阿凡提是怎么说的?(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3、大力士的力气有多大呢?(读第三自然段)

重点认识“斤”和“答”。(了解“斤”的字理演变过程)

读出大力士胸有成竹的语气。(指导读)

4、阿凡提想出了什么办法来战胜大力士呢?(读第四自然段)

认识“帕”(出示实物)。

5、当大力士听说要他把手帕扔过城墙时,大力士是怎么说的?(“简直不费吹灰之力”)

一起做吹走手上灰尘的动作,理解“吹灰之力”,大力士为什么会这么说呢?(指导读出轻松,不放在心上的语气)

重点认识“灰”和“之”。

6、比赛的结果到底怎么样呢?大力士那么高大有力,为什么连一块手帕都扔不过去呢?学生自由说一说。(手帕很轻,落地时飘飘悠悠的,而阿凡提是借助了石头的重量。)

读到这,你想对阿凡提说点什么呢?

7、同学们,在我们刚才的读文中认识了很多新的生字新词,如果它们从课文中走出来,你们还能认识它们吗?(出示新词,检查认读,再观察生字,注意引导学生区分“提”“扔”“抓”“拾”,拓展“提手旁”的字。)

四、仔细观察,指导书写

1、学生观察“比”和“斤”的结构和笔顺(课件出示)。

2、然后和老师一起书空,练习书写。

五、拓展升华,学以至用

最后我们来一次智慧大比拼!想参加吗?要是和你们相比,老师可就是大力士了,我这有一张纸,我想把它扔出去那简直是不费吹灰之力!(师扔纸)好,开动你的脑筋,看谁能像阿凡提一样想出巧妙的办法比老师扔得远?(评出“智慧星”)

六、总结全文,感悟反思: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学生自由地说一说。(光有力气是不行的,还要有智慧;如果生活中遇到问题,应该学会动脑筋想办法,用智慧去解决问题。)

七、课外延伸,布置作业:练习把课文演一演;搜集阿凡提的故事。

板书设计:

7-4 比力气

识字卡片 阿凡提图 大力士图

(智慧星)(大力士)

篇三

教学重点

认识8个要求会写的字,14个要求会认的字。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内容,体会阿凡提的聪明机智。

教学手段

字卡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简笔画阿凡提)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个人吗?他是谁?你知道他的故事吗?(简笔画大力士)这个人是谁?大力士和阿凡提之间会发生什么事情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比力气》这篇课文,看一看阿凡提和大力士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板书比力气认读生字“比”并指导书写“比”的笔顺。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老师来范读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清字的读音,同时还要注意老师的语气变化。

2、学生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再次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课文中不认识的生字和标出自然段。

三、朗读理解、随文识字

4、课文那几段告诉我们大力士要和阿凡提比力气?你能读一读这几段吗?

5、指名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其他同学找出阿凡提的话。结合插图想一想阿凡提说这句话时的语气和神情是什么样的?应该怎样读呢?谁能说出像“考验考验”这样的词?

出示“帕”字(把字卡粘在手帕上出示)引导学生理解“帕”的字义。

指导学生读准“扔”的字音。还能用扔组成哪些词?

6、大力士听了阿凡提的话,是怎样表现的?谁能试着读一读大力士的话?“嘻嘻”应该怎样读?试着带着动作来读一读“嘻嘻,简直不费吹灰之力”。吹灰之力是什么意思?

7、大力士把手帕扔过去了吗?课文哪一句写了大力士没有扔过去,你能读一读吗?请说出像“飘飘悠悠”这样的词。

8、从那句话可以看出大力士很奇怪?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这句话?试着带着动作读一读。——指导学生朗读“咦?真见鬼!”大力士奇怪什么?

随机出示生字“灰、之、城、抓、脚”说一说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的。

9、面对大力士的失败,阿凡提又是怎样把手帕扔过城墙去的?课文哪个自然段写了阿凡提扔手帕?真的是阿凡提力大无比吗?

小黑板出示: 不行吧,看我的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试一试。

随机出示生字:拾、

10、找出本段中描写动作的词读一读。

11、阿凡提为什么要和大力士比力气?课文哪个自然段写了比力气的原因,找出来读一读。

随机出示生字:提、咱、就、斤、答说说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生字的。

12、通过这个故事你知道阿凡提为什么能够战胜大力士吗?我们应该向阿凡提学习些什么?

四、指导书写

1、认真观察虚宫格中的生字,看清每一笔在格中的位置。

2、教师示范书写:

阿:注意“耳刀旁”的写法和在格中的位置。

比:要先写横、竖提、撇、竖弯钩。

斤:竖要写在竖中线上。

4、 学生仿写生字。

五、作业布置

把阿凡提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西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山爷爷》教案三篇


山爷爷, 年纪老, 岩石多, 树木少。小编准备了西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山爷爷》教案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一

教学要求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其中的8个。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从而萌发出保护自然、保护环境、为绿化作出贡献的良好意识。

重点难点

1.识字、写字。

2.理解课文内容,增强植树造林的意识。

课时划分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植树造林的好处。

重点难点

1.识字、写字。

2.理解课文内容,增强植树造林的意识。

教具准备

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6)

1.小朋友,你们见过山吗?它长什么模样呢?

2.老师见到的山和你们见到的一样,或高或低,可它们都长满了郁郁葱葱的树木、鲜花、小草,可美了。可有一座山却在哭泣,它为什么呢?

3.这座山已经有好多年的历史了,你们看它都长胡须了,所以人家都叫他山爷爷。

4.指导学生读题。

二、图文结合,边读边识字(19)

(一)结合图1识字。

1.山爷爷长什么样呢?请小朋友们认真观察这幅图。

2.学生反馈。

3.出示相关文字,教师有感情地范读。

4.学生自由读,找出这段文字中的生字,自由读拼音认读。

5.拿生字词卡检查认读情况。

6.讨论识记这些字。

7.开火车,巩固生字的认读。

8.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段文字。

(二)结合图2识字。

1.小朋友,你们想帮助山爷爷吗?

2.集体反馈。

3.小朋友你们的办法真棒,你看山爷爷在大家的帮助下,换上了新衣裳。

4.小朋友,你们看,山爷爷的衣服发生了什么变化?

5.这幅图和刚才那幅图还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

6.小鸟为什么会来这儿?

7.教师出示:你植树,我种草,织一件,绿长袍,山爷爷穿了眯眯笑。有感情地范读。

8.学生找生字,小组内认读。

9.集体反馈,指名读,开火车读。

10.指导朗读该段。

三、再次读文(10)。

四、布置作业(10)

1.认读生字。

2.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8.山爷爷

受不了→眯眯笑

教后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从而萌生出保护自然、保护环境,为绿化作出贡献的良好意识。

重点难点

1.识字、写字。

2.理解课文内容,增强植树造林的意识。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5)

1.复习生字并组词。

2.出示课后练习,学生完成练习,集体反馈。

二、总结延伸,深化主题(10)

1.你觉得山爷爷现在还会高兴吗?

2.山爷爷现在的生活到底怎么样了呢?教师播放录音。

3.小朋友,这一切都是谁干的呀?你们觉得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小树?

5.教师总结,鼓励学生多参加植树活动,保护树木,为绿化作出贡献。

三、指导写字(20)

1.出示要写的汉字,指名认读并组词。

2.集体认读,巩固认知。

3.指名说说怎么记住这些字,书写这些字时要注意什么,以及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教师总结。

5.学生写字,教师巡视辅导,提醒“双姿”。

6.简单的评析。

四、布置作业(5)

1.抄写生字。

2.学了这篇课文,你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会怎么做?

篇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本课4个生字

能力目标: 了解儿歌的内容,学习儿歌中对话的方式,明确是谁对谁说话,能照样子和山爷爷对话。

情感目标:通过培养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意识到用双手和智慧才能创造美丽世界,收集资料,阅读同类儿歌,加深理解。

内容分析

教学重点:了解儿歌内容,学习儿歌中对话的方式,明确是谁对谁说话,能照样子和山爷爷对话。

教学难点:了解儿歌内容,学习儿歌中对话的方式,明确是谁对谁说话,能照样子和山爷爷对话。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流 程

个性化设计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播放课件)孩子们,你们好!你们喜欢山爷爷吗?瞧,山爷爷正向我们走来了,用我们的掌声欢迎山爷爷,好吗?谢谢孩子们,看,文文也来了,正和山爷爷说话呢?你们想知道他们说什么吗?我们一起去学习儿歌《山爷爷和孩子的对话》这首儿歌后,同学们就知道了。和老师一起写写题目,好吗?

① 齐读课题,

②读了课题,你想说点什么,还想知道什么。

3.师导:你们真棒!学会了从课题中去发现内容,提出问题。现在,你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走进快乐读书屋,美美地读读这篇儿歌。

二、自读课文,感知内容

1.提出学习目标:第一遍,借助拼音朗读儿歌,要求读准音,学生在自学时,教师辅导学习较困难的学生。读后用铅笔在文中圈出儿歌后的四个生字(真、才、比、双),拼读生字,抽生读(选择生字读两遍再组词)。

2.拼音汉字对照读,把儿歌读正确、流利。小组练习朗读课文,互相检查朗读情况。

3.抽生朗读,评价读书情况。

三、探究感悟,体验发现

㈠、学习第一部分:

1.自由朗读这一部分。边读边想,你能找出哪个句子是孩子说的,哪个句子是山爷爷说的吗?

2.你想怎样读这一部分,(大声朗读、找同学读、分角色读……)你能按着你的想法读一读、试一试,再起来读给同学们听听,好吗?

3.同学们读得真精彩,不过老师还想考考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一段主要赞美山爷爷的什么吗?(生:“高”,教师适时板书“高”同时课件出示高山图画即课文插图)

3.山到底有多高呢?你能通过你搜集的资料来举例说说山的高吗?(学生把自己搜集到“高”山的资料向大家汇报。)想了解老师给你们搜集到的高山图片吗?(出示课件:高山图片,教师配上简单的介绍。)

4.面对孩子们对山爷爷“高”的赞美,山爷爷说了什么?哪位孩子来读读山爷爷说的话。你们喜欢登山吗?那就和老师一起去登山,好吗?【活动】:登山

【课中休息】:欣赏一段美妙的音乐读对山爷爷的赞美。(课件出示):
㈡、现在,让我们一起去读一读儿歌的第二部分,相信聪明的同学一定有很多新的收获。

1请孩子们自由的、美美的朗读儿歌。边读边想,好吗?

2.小朋友们读得真投入,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你的收获,好吗?谁愿意第一个来?

(学生可以自己朗读儿歌或和同桌一起分角色朗读,也可以说说自己的感受。)这是你的感受,谁还有不同的感受?

3.我们的家乡黑龙江也有许多美丽的大山,你们想看看吗?课件出示(黑龙江的山景图),师介绍图片引入:孩子们看得很认真,老师从小朋友们的表情中发现,都不停的赞叹山爷爷的什么?(美)教师板书:“美”。你能说说从哪儿看出了山爷爷的美?

4.你有和山爷爷的合影照片吗?展示给同学们看看。教师适机提问:你为什么要在那里拍?

5.谢谢小朋友们,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情一起去读读对山爷爷的赞美。(课件出示):

山爷爷,你真高,白云才到你的腰。山爷爷,你真美,绿树、红花把你环绕。

山爷爷,你真……

你还想对山爷爷说什么?请小朋友们模仿赞美山爷爷的句子,想一想,相信自己,你能行!(鼓励学生大胆地说,说出自己对山爷爷的赞美。)

6.面对同学们的赞美,山爷爷又高兴又难过,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课件出示“我真可怜”)

孩子们,看了这几张图片,你想说什么呢?我们该怎么帮助他们呢?看,帮助山爷爷的人们来了。(课件播放“帮帮我”)

看了这几张图片,你想对帮助山爷爷的人们说什么呢?你参加过植树吗?你打算怎样去帮助山爷爷。是啊,在人们的帮助下,山爷爷又慢慢变美了?(课件播放“我变美了”)

正如山爷爷告诉我们的那句话“你的双手和智慧,能把最美的世界创造”。让我们一起读读这句话。

(学生读后,师提问)这是山爷爷对孩子们提出的希望,我们将如何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去“创造最美的世界”为我们身边的环境做些什么?请同学们小组讨论,相互说说,好吗?(小组讨论,鼓励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你能说说你自己的想法吗?感谢孩子们,希望你们能向自己说的那样,用我们的双手和智慧,把最美的世界创造。(课件出示:提供“改造荒山”“退耕还林”的图片,老师介绍资料即环境的变化。)

四、趣味作业,课外延伸

1、“我会读”。搜集自己喜欢的儿歌,带着自己的感情去读一读、背一背。

2.“我会画”。画画我眼中的世界,在班级开展“我眼中的世界”画展。

篇三

[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借助图片,录音等创设情境,理解课文,体会情感。

2、教师启发,引导学生以读为主,读中认知,理解、感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帮助学生树立保护自然、保护环境,植树造林,为绿化做贡献的意识。

[重难点、关键]

1.识字、写字。

2、理解课文内容,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想猜谜语吗?

个子和云一样高,树木都在它怀抱。一座一座肩并肩,春绿秋黄景色好。(学生反馈)

2、同学们说说你见到的大山是什么样子?(学生回答)

3、看来,同学们对山都特别熟悉,山有大有小,有高有低,有的山上长满郁郁葱葱的树木,开放着美丽的野花,住着各种活泼可爱的小动物。可是有一座山却在哭泣,这是为什么呢?(简笔画)

4、揭示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图文结合,边读边识字

1、观察图画,借助图画初步理解课文。

(1) 山爷爷长什么样子呢?(学生观察左边的插图后反馈)

(2) 再观察右边的插图,说说山爷爷的模样。(穿上了绿长袍,飞来了小鸟,山爷爷笑了。)

(3) 同学们真聪明!能够认真地观察图画,想知道课文中是怎样介绍这位山爷爷的吗?谁来说一说,咱们可以用什么办法读好课文?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先认生字, 再读课文,遇到不懂的问题在书上作记号,可以请教老师或同学,也可以把课文读给同学听,让他们评一评,帮助自己。)

(4)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初读课文,并勾画出本课中带有红色音节的字。

2、听录音,结合课文识字

(1) 小组内合作认读生字,教师出示卡片检查认读情况。

(2) 出示课文,听课文录音。学生说说自己想学习哪个生字?播放多媒体课件?(要求学生认真看课文,仔细听。观察课文中划横线的生字,抽生自由说识字方法,指名当小老师,上来教小朋友识字。)

(3)对小老师的要求:①教读音②教笔顺③教扩词④教识记方法

(4)教师出示生字,学生齐读。(开火车读,小老师教读,分组读,在认读的基础上,学生齐读儿歌)

(5)写生字

三、指导朗读,感悟体验

1、教师范读课文

(1)学生说说山爷爷为什么受不了?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助山爷爷?

(2)看来小朋友们真有办法,你看,山爷爷在大家的帮助下换上了新衣裳,活泼的小鸟为它歌唱,清澈的小溪为它鼓掌,这里绿树成荫,鲜花盛开,山爷爷好开心!(简笔画)

2、学生读文,注意读出山爷爷从伤心到愉快的变化。有什么话想对山爷爷说?

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1. 我们来看以前的山爷爷和现在的山爷爷是什么样子?(播放多媒体课件,教师解说)

2、学生谈感受,教师总结

现在,很多人都知道了植树造林的重要,努力地为绿化祖国做贡献,自觉制止一些人破坏环境的行为。但仍然有一部分为了个人的利益任意破坏环境。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绿化环境做贡献。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长春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迪斯尼和米老鼠》教案三篇


《迪斯尼和米老鼠》是一篇极富有童趣的故事,全文语言生动、活泼。讲述了迪斯尼和小老鼠做朋友,并因此而产生了灵感,创作了“米老鼠”这个小朋友喜欢的动画形象的故事。小编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一

教学目标:
1、感受与伙伴相处的快乐,学会交朋友。

2、朗读课文,体会美好的情感。

3、学习8个一类生字、掌握一个新偏旁部首“尸字头儿”。

教学重点、难点:学习八个一类生字、掌握一个新偏旁“尸字头儿”。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米老鼠动画片 生字卡片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体会课文大意。学习生字。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在学习课文之前,给孩子们放一段米老鼠的动画片。同学们你们都认识动画片中的主角吧?对了,是米老鼠。你们喜欢它吗?那你们知道是谁塑造了这个可爱的动画形象吗?它是由世界的动画大师迪斯尼创造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迪斯尼和米老鼠之间的故事。

二、 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1、 师范读课文。

2、 生自由读课文、分自然段读课文。

3、 指名读课文。

三、 学习生字

1、 认读二类生字。

非:fēi 非常 是非 非法 非洲

故:gù 故事事故 世故 故乡

极:jí 极点南极 北极

思:sī 思考思想 思维

爬:pá 爬虫爬山 爬树

互:hù 互相互助 相互

2、 识记四个一类生字。

尔:ěr 上下结构 1你的2如此这样3﹍……的样子尔虞我诈 出尔反尔 尔后

主:zhǔ 独体字 象形字 字谜:国内有点变化。主任 主人 主角 民主 主动

乎:hū 独体字字谜:迎头一巴掌,兜胸两拳头,横打一木棒,再敲一锄头。

在乎 热乎乎 超乎寻常

尼:ní 尼龙 尼姑 学习一个新偏旁“尸字头儿”。

四、 巩固所学生字。

五、 作业:有感情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复习生字、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四个一类生字。

教学过程:

一、 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 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

2、 你从课文中知道了什么?读懂了什么?分自然段理解课文内容。

二、 学习四个一类生字。

失:shī 独体字 形声字 字谜:本是一支箭,箭头穿破天。失败 失望 失约 失信 失误 丢失 失去

业:yè 独体字 象形字 字谜:上下两字肩并肩,一正一反底相连。作业 学业 业务 毕业 农业 工业 兢兢业业

卡:kǎ 独体字 字谜:上不上,下不下。 卡车 卡片 qiǎ 关卡 税卡 卡住

片:piàn 独体字 象形字 片刻 片段 唱片名片 照片 相片 图片

piān 唱片儿 影片儿 强调片的笔顺。

三、 复习生字。

四、 作业:写生字。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复习课文、生字。处理课后习题。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1、 读课文。

2、 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二、 处理课后习题。

1、 读一读,用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

开火车读词语,会写的写下来。用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师可先举例。

2、 读一读,说一说。

指名读句子,说一说,红色的词语还可以换成什么词?“赶紧”可以换成“赶忙”、“连忙”、“马上”等。“美美地”可以换成“高兴地”、“香香地”等。

3、 讨论。

分小组讨论怎样交朋友。也可以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朋友。

三、 作业:回家给爸爸妈妈讲迪斯尼和米老鼠的故事。

四、 板书设计:

迪斯尼和米老鼠

生字卡片 、“片”的笔顺 生字词语

篇二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要求会认的字,会写8个要求会写的字。

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观察生活的习惯,学会与人相处。

教学重点:

学会8个生字,用多种识字方法识字。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大家喜欢看卡通片吗?都喜欢哪些卡通片和卡通人物?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哪部卡通片?(播放《米老鼠》卡通片)那么大家知道关于米老鼠诞生的故事吗?今天我们就来走进这个神奇的卡通世界,请同学们齐读课题《迪斯尼和米老鼠》。(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导入新课,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从你们的眼中老师看出你们很想知道这个故事,那么快打开课文,听老师范读,注意听准每个字的读音。(不但强调学生的字音,同时让学生感知课文)

2、从老师读课文中,你知道了什么?依据课文内容说说看。

3、你们说的很好,要想知道的更多,那就要自己读读课文,听自渎要求

①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第一遍时,用笔圈出生字,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强化生字在文中的读法,使生字在学生的自主学习中有所收获)

②读第二遍时,请你标出自然段的序号。(感知自然节和课文的内容)然后和同桌交流识字方法。(教师巡视,在巡视中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适当的指导有困难的学生。)
4、刚才看大家学习的很认真,交流的很投入,一定很想把你的好方法说给大家吧。

(1)卡:字谜:上下一条线。组词:卡通片、卡片。动画片又叫卡通片。

(2)片:可以用数笔画。"片"是量词,我们可以说一片什么呢?

(3)主:《米老鼠》这部卡通片主要演的是谁的故事?(米老鼠)所以米老鼠就是这部动画片的主人公。

主人公:一本书、一篇文章、一部动画片、一部电影、一部电视剧中的最主要的人物,就是主人公。强调字音,扩词。

(4)尼:半包围结构,组词。

(5)失:字谜:撇夫在一起,反倒没有了。组词

(6)业:你在哪儿见过这个字?

5、你们的识字方法总是让老师感到骄傲!对于词语的认识,你们还可以让老师骄傲一次吗?(以激励的语气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投影出示词语。)指名读、齐读。

6、卡通片中米老鼠也来了,它要考考你们,谁能读下来,它就和谁成为好朋友。你们想成为米老鼠的好朋友吗?(师抽卡片,指名读,齐读)你们读的很棒!米老鼠说了你们都是它的好朋友。

7、生字宝宝和老师说了,他们很高兴,一年一班的小朋友真棒!他们要回家了,我们给他们送回课文中去好吗?可千万别送错了哟!(让生字在课文中来,再回到课文中去,结合课文识记和理解生字,培养学生对生字的语感)打开书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注意纠正字音,对个别语气进行指导。(仍强调鼓励)

三、指导写字

学习"尔、卡"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字在虚宫格中的位置,找同学说一说书写时要注意什么?(学生的发现最珍贵,让学生的发现来指导学生的识记)

2、教师范写,在范写中强调:"尔"注意笔画的位置和轻重,写好字头和小的关系。"卡"强化上扁下长,除了点以外,都要横平竖直,中间的竖要大方、舒展。(强化识记,注意区别,深化认识,从形象的角度来指导。)

3、学生书空。(体会生字的笔顺和结构,初步观察和感知生字的结构和写法。)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强调写字姿势。(把学生刚才书空的感觉转化成实际的书写,强化识记)

5、展示(展示写的好的同学,增强自豪感,体会成功的感受。)

四、总结

这节课我们走进了迪斯尼笔下的米老鼠,认识了这么多生字,并且认识了米老鼠这个朋友,为了更好的和朋友相处,下节课,我们一同再来欣赏米老鼠的精彩表现吧!

篇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认识14个生字,会写其中的两个生字,能正确读准相关的词语。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重点句子可以细细地体会,并有感情地朗读出来。

过程与方法

集中识字与随文识字相结合。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观察生活的习惯,学会与人相处。

教学重点:

学会8个生字,用多种识字方法识字。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出示米老鼠图片,它是谁,你喜欢它吗?那就我一起写它的名字吧。板书:米老鼠。

2、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段米老鼠的动画片。播放动画片《交响乐》学生看后交流看到了什么?引导全班交流。

3、你知道是谁创作了这幅动画片吗?板书:迪斯尼

强调:斯是平舌音。

4、学习“尼”和“尸字头儿”

这个字你认识吗?在哪里见过?怎么记住这个字?

讲解“尸字头儿”。说说你见过哪些“尸字头儿”的字?根据汇报,板书:尺尽尾居层屎等

5、板书“和”齐读课题。迪斯尼是怎样创作出这个令所有小朋友都喜欢的米老鼠形象呢?想知道吗?那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把书打到71页,了解这个故事好吗?

二、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第一段。

听老师读文,只有听得仔细才会有收获。师读,并故意删去“活泼可爱”和“非常有趣”,引导学生掌握读第一段的方法。体会这两个词是可以读得强调一下的。在老师的引导下齐读第一段。

2、教师范读第二段,声情并茂。

3、请认真预习的同学向老师这样放开声音地读文章的第三段。

4、学生自读课文。自读后圈画出生字,同桌互相认读。

三、随文识字

1、出示

“关于它的“出生”,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呢。”

认识“非常”和“故事”,重点记忆“非”字原意指“展开翅膀欲飞的意思”后来借指“不”如成语:非同小可、非亲非故、口是心非。

2、出示

“啊,它真是有意思极了!”认识“意思”和“有意思”两个词,并读好这句话,读出感叹的语气。

3、出示“渐渐地,他们互相熟悉,似乎谁也离不开谁了。”学生读通后认读“互相”和“相互”。同桌互相握手,体会“互”字的就是根据人们见面时互相握手创造出来的。最后指导读好这句话。

4、出示

“有时候,小老鼠竟爬到他的画板上,眨着小眼睛看着迪斯尼,偶尔还有节奏地蹦来跳去,活像一位小小的舞蹈家。”指导读后,记忆“爬”字的字形,并结合课文的内容理解“偶尔”指的是“有时候”。

5、出示

“不久,迪斯尼失业了。”理解“失业”的含义。

6、出示

“于是,这只可爱的小老鼠成了他作品的主人公,《米老鼠》卡通片就这样诞生了,迪斯尼也成了世界的动画大师。”教师引导理解“主人公、卡通片、动画大师”三个词的意思,指导记忆“卡”和“片”并指导“片”字的笔顺。

四、集中学词

出示这些词,引导齐读。

非常 故事有意思

互相 似乎爬山

偶尔 失业主人公

卡通片动画大师

五、集中识字

出示

尼 非 故

思 乎 爬

尔 失 业

卡 片 师

互 主

1、同桌互读。

2、哪些字可以手牵手成为朋友?失业、失主、卡片

3、哪些字音同而字不同?学习“失”和“师”相机学习“思”正音并组词。

4、拓展,读一读这些词语:有趣、活泼可爱、束手无策,通过读的形式引导学生积累。

六、学习重点段。

引导:课文中还有很多好词用得恰当,用得巧妙,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的重点段。

1、指名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找一找,描写小老鼠动作的词。

2、同桌交流一下,并根据你找到的词互相做一动作。

3、体会“有时候,小老鼠竟爬到他的画板上,眨着小眼睛看着迪斯尼,偶尔还有节奏地蹦来跳去,活像一位小小的舞蹈家。”指名做动作,评价哪一只“小老鼠”最可爱,再读这句话。

4、体会“小老鼠美美地吃着。”指名读,你可以给“美美地”换一个词吗?“甜甜地”“开心地”并放回到句子中再读一读。

5、体会“渐渐地,迪斯尼和小老鼠成了好朋友。”“渐渐地”可以换成哪些词?

七、学习第三段。

教师简介资料拓展。

不久,迪斯尼失业了,这对朋友就要分开了,小老鼠怎么样了,你能猜出来吗?学生猜后,相机引导:迪斯尼并没有丢弃小老鼠,就在公司关门的当天晚上,他把小老鼠带到附近树林里,放走了它,并在心里与小老鼠默默地道别。后来,迪斯尼画了几张小老鼠的草图给好朋友奥比看,奥比一看,乐了,这只小老鼠太像迪斯尼了,鼻子、面孔、胡须甚至走路的姿势都好像有迪斯尼的影子。这些画就是迪斯尼以自己的脸为模特画的。(出示课文的插图)不久后,《米老鼠》卡通片就这样诞生了。迪斯尼当之无愧地成为了世界的动画大师。

齐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

八、指导书写

教师重点指导“尼”和“尔”

先引导学生观察字在虚宫格的位置。

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学生独立写,并注意正姿。

九、拓展。

迪斯尼笔下有《米老鼠》,安徒生笔下有《美人鱼》,吴承恩笔下有《孙悟空》聪明的你,能不能开动你的脑筋,也创造出令所有小朋友都喜欢的形象呢?把它画下来,再把你的想法与全班同学交流。

长春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鱼儿捎来的信》教案三篇


《鱼儿捎来的信》选自德国画家埃·奥·卜劳恩的《父与子全集》。文*有六幅图画,讲的是儿子替鱼儿给父亲写信,用这种幽默的方式,阻止父亲钓河里的鱼。小编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篇一

教学目的:

1. 认识并掌握7个生字。

2. 体会幽默带来的愉悦,感悟漫画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并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幽默感。

教学重点;

1. 正确掌握一类字。

教学难点:正确书写生字及培养学生的幽默感。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脖子的妙用》《动脑筋照相》)

1、同学们,你们还记得《脖子的妙用》和《动脑筋照相》吗?你们喜欢这样的课文吗?它们都是漫画。漫画是用简捷明快的线条勾画出的一幅具有特殊意义的图画,它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乐趣,同时也会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今天我们再来欣赏一组由德国漫画家卜劳恩创作的《鱼儿捎来的信》。(多媒体出示课题)

二、新授:

1、齐读课题,在这个题目中哪些字是我们以前没学过的?

2、师出示卡片:“捎”“信”领读,开火车读,注意“捎”是翘舌音。你还能用这两个字组词吗?

3、鱼儿到底是怎样捎来的信,捎来的什么信?下面看大屏幕(出示题目及6幅漫画)4、仔细观察,看你能看懂哪幅图,把你看懂的说给同桌听。

生1:第一、第二幅图写父亲在那聚精会神地钓鱼,儿子想办法不让钓,从而保护鱼儿,因此,儿子以鱼儿的口气写了一封信。

生2:第三,四幅图写儿子跳到水中,把信挂在了鱼钩上。

生3:第五,六幅图父亲发现鱼竿动了,本以为是鱼儿咬钩了,拎起一看,原来是一封信。

5、通过你对漫画的理解,你认为儿子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6、猜猜儿了在写信,挂信时会想些什么?(不想钓鱼,想保护鱼儿)

7、带着这种理解,我们齐读这封信。(大屏幕出示信)

①开火车读一类字:捎 肖 信 言 致 至 礼 (屏幕出示)

②注意:“致”的左边最后一笔是堤

“礼”是衣字旁而不是示字旁。

③用生字扩词,选择一两个说话。

8、生字我们认识了,再来读这封信,思考父亲看了这封信会怎么说?

三、新生知识升华:

1、在屏幕出示父与子中几幅简单的漫画共同学欣赏。

2、自己创作:出示课后四幅未完成的图,让同学想象并补画上。

四、总结:

我想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会更加喜欢漫画,如果有条件,老师希望咱们一年一班的同学都看看父与子的漫画。

五、板书设计

鱼儿捎来的信

“我们今天不想来,致礼! 鱼儿”

不想钓鱼,想保护鱼儿

篇二

教学目的:

1.掌握7个汉字。

2.感悟漫画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并使学生具备初步的幽默感。

教学重点;

1.正确掌握并书写一类字。

2.观察、分析漫画的含义。

教学难点:正确书写生字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投影仪、小黑板、计算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漫画吗?漫画是用简捷明快的线条勾画出的一幅具有特殊意义的图画,它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乐趣,同时也会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上学期我们认识了一位的漫画家——卜劳恩,今天我们再来欣赏一组他所创作的漫画,题目是《鱼儿捎来的信》。(多媒体出示课题,教师领读)

题目中哪几个字我们没学过?

鱼:计算机演示鱼字的演变过程。

捎:扌+肖

二、赏析漫画,指导学生观察漫画。( 出示6幅漫画。)

A.你看懂了哪幅图?说给大家听一听。

第一、二幅图写父亲在那聚精会神地钓鱼。儿子想办法不让父亲钓鱼,从而保护这些鱼。于是他以鱼儿的口气给父亲写了一封信。第三、四幅图写儿跳到水中,把信挂在鱼钩上。第五、六幅图写父亲发现鱼竿动了,以为是鱼咬钩了,就拎起鱼竿,看到鱼钩上挂着一封信。

B.说一说这组漫画讲了一件什么事?

儿子通过鱼儿给父亲写信的幽默方式,阻止父亲钓河里的鱼。

三、识字

1. 我们来一同读一读这封信。

我们今天不想来,致礼!鱼儿

2. 画出一类字

今 致 礼

今:注意最后一笔是横折,不要多点。

致:先学“至”——到达的意思,

至+攵——致,注意“至”最后一笔变成

提,右面的部件是反文儿而不是折文儿。

礼:示字旁+竖弯钩,注意是示字旁而不是衣

字旁。

3. 开火车读一类字

鱼 肖 捎 今 至 致 礼

四、练习

课本课后的字读正确了

篇三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会写其中的7个生字,学习新偏旁“折文”。

2.理解六幅图的意思,感受幽默带来的喜悦。

3.能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图画的意思。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的生字。

2.理解幽默的含义,体会幽默的乐趣。

教学准备: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观察图画,理解连环画的意思,体会幽默带来的乐趣。

认读生字。

教学过程:设疑导入:

同学们,你们看过《父与子》这本漫画集吗?你们看,今天他们来到了我们课堂上,(将父亲和儿子的图片贴在黑板上)小朋友们收到过别人给你写的信吗?有一天,父亲收到了鱼儿给他写的一封信,这是怎么回事?让我们一起来看几幅漫画。板书《鱼儿捎来的信》

观察图画,随图识字

1.解题:强调“鱼儿”“信”学习生字

捎、肖:

(1)两个字可以进行比较来学习。(肖+扌就是捎,捎去掉“扌”就是肖)

(2)部件组合法:扌字旁+肖=捎

小字头+月字的变形=肖

(3)提示:在学习这个字的时候,要引导学生关注“月”字的变形,能正确写这两个字。

(4)请同学们说说你们还认识哪些“扌”字旁的字,从而揭示“扌”字旁的字与手的动作有关。

言、信:

(1)这两个字也可以比较来学习。

(2)拼读这两个字。

(3)分别用这两个字组词,还可以用组成的词说一句话(教师要及时纠正学生在造句中的错误)

2.投影出示六幅漫画,让学生先按顺序观察,然后讲一讲连环画的内容。(提示:图上画着谁?父亲在干什么?儿子在干什么?)引导学生注意观察他们的神情与动作,鼓励学生大胆想象。

找同学完整地说一说这个故事。这六幅图表现了儿子通过鱼儿给父亲写信的幽默方式,阻止父亲钓河里的鱼。

(一)第一、二幅图写父亲在聚精会神地钓鱼,儿子想办法不让父亲钓鱼,从而保护小鱼,于是他写了一封信。

(二)第三、四幅图写儿子跳到水里,把信挂在鱼钩上。

(三)第五、六幅图写父亲发现鱼竿动了,以为是鱼咬钩了,拎起鱼竿,看到了“鱼儿的信”。

今:

(1)减少笔画的方法。与“令”做比较进行区别。

(2)词:今天、今后、如今

至、致:

(1)两个字的读音是一样的。

(2) 学习“攵”的写法,知道这个偏旁叫反文旁。

(3)在具体语言环境中选择正确的字填空:( )今、一( )、( )于、专心( )志。

再一次观察图画说一说,鱼儿的来信说了什么?读一读信上的话,想一想父亲看了信后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用自己的话把幽默讲完整。注意运用动作表情。

说一说你觉得这则故事幽默在哪?

巩固练习:1.开火车读字、组词。

小老师猜字谜。

作业:1.回家给你的家人讲《鱼儿捎来的信》;

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复习生字;

2.介绍你所知道的幽默故事;

3.完成课后练习。

教学过程:复习生字

指名读字、组词。

小老师领读字。

一、合作交流:向同学介绍一下你知道的幽默故事。

二、课后习题。

1.写一写:写出几个带有“提手旁”的字:提、打、推、拍。总结规律。

讲一讲,画一画

(1)读一读,选择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

(2)你知道这幅图是哪个漫画集里的吗?(这只小狗的名字叫史奴比,是世界漫画〈花生集〉中的一个角色。)

(3)你看到了什么?说一说图意。

(4)你觉得图中少了什么?动手画上。

作业:搜集幽默故事。

板书设计: 鱼儿捎来的信

爷爷——保护——鱼儿

长春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夏日》


这首诗描写了初夏时节江南农村的景象。树上挂满了金黄色的梅子,枝头的杏子也不小了。田野里,小麦已开花,一片雪白;菜花有的已结籽,显得稀稀落落的;路上的人很少,篱笆边,只有蜻蜓和蛱蝶上下翻飞。小编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篇一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和一个部首,会写7个生字。

2.了解采字的字理演变过程,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体会诗人对夏日农村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会认12个生字.

教学难点: 感受诗中表现夏天的美好境界.

教学准备:

1.课文挂图、字理演变图、生字卡片或课件。

2.朗诵的背景音乐。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1.朗读感悟

(1)在朗读感悟之前,可通过学生课前预习介绍或教师介绍,了解诗人的情况,

然后教师有感情朗读,引导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节奏美。

(2)采用领读、组内竞赛读、个别指读、自由读的方法将诗读熟。感知诗境,并能形成古诗的画面,达到流利背诵。

(3)在诗中定位生字。

2.识字与写字

(1)鉴于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自主识字能力,因此可让学生先自学生字:说说可以用什么样的方法记住这个字。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安排小组合作学习,探讨、交流识字的方法,再推荐几个代表在全班交流经验。教师随机采用开火车读卡片或同桌、小组内的同学互相认读等方式强化读音,并及时纠正容易读错的字。

(2)字音:“采”是平舌音。“篱、惟、稀、蝶”的字音比较难读,教师要采取多种读法强化学生记忆。

(3)“采”是会意字,表示以手在树上采摘果实和叶子。

“蝶、肥、菜、稀、惟、篱”都是形声字,指导学生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识记。

调动学生生活体验,寻找在生活中用过哪些词。如“我有一支黄色的铅笔”的“黄”,“夏天很热”的“夏”。还可以采用部件组合的方法识记生字。

试着给这些会认的字组词,并引导学生大声地读出来。教师及时纠正字音组词的错误。

(4)本课要求写的生字较多,可在课上选择“梅、麦、采、菜”四个字指导书写。在认读和写字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识字、写字的规律。“麦”字的下部一撇和捺要伸展开,“菜”中部的“爪”字要小点,“艹”要盖住“采”。

(5)指导书写时,教师注意不要贪多求快,努力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再下笔的好习惯。

3.活动提示

(1)连一连

设计找朋友的游戏,先在组内找,再让同学在全班找。找到朋友后还可以组一个词。

(2)读一读

可采取组长领读、小组领读、个别领读的方式强化记忆。

(3)写一写

重点识记两个成语:“无中生有”、“有口无心”,试着讨论:生活中哪些地方能用上这两个成语?

(4)说一说

根据题中给出的反义词引导学生照样子说出几个,重点培养学生积累词语的兴趣。指导学生说反义词要注意对仗工整,以免出现“黑——不黑”的情况。

(5)背一背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描写了西湖的夏景,引导学生背诵积累。

篇二

教学目标:

1.熟读、背诵古诗,感知大意。

2.认识13个二类生字,会写7个一类生字。

3.处理课后练习,积累词语。

4.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用自己的方法识记一类生字,正确书写一类生字。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实物投影。

教学时数: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感悟诗中大意,学习文中二类生字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在宋代有一个人叫范成大,与尤、杨万里、陆游合称“四大家”。他很有才气,多次做官,他常常写一些描写农村风俗的诗。一年夏天,恰好是江南一带农忙的时候,他来到了江南,看到了金黄的梅子和肥肥的杏子都成熟了,小麦也到了扬花授粉的阶段,油菜花多数都已经谢了,可是却不见人影,原来人们在大忙的季节里,都下田地去了,只有蜻蜓蝴蝶飞过。看到了此情此景,诗人范成大写下了《夏日》这首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二、 新授

(一) 读诗、赏诗,感悟诗意

1. 老师配乐范读,提醒学生注意停顿。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2. 学生朗读,注意读准字音。

3. 学生感悟古诗大意。

小组合作学习,说一说诗中的意思。汇报

(二)处理文中的二类生字。

1. 出示文中的二类生字,请同学们在诗中找出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画出来,进行出声认读。

2. 通过组词的方式学会应用这些二类字,重点讲肥、稀、惟、蛱、篱。

3. 巩固复习二类字

猜字游戏完成

三、 朗读、背诵古诗。

四、 作业:熟背古诗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一类生字的认读及其书写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1. 背诵古诗

2. 复习二类生字(卡片)

二、学习一类生字

梅:形声字,可用拆字法识记。木﹢每=梅。

1.梅,落叶乔木,初春开花,有白、红等颜色,分五瓣,香味很浓。果实味酸。2.梅花。3.梅的果实,本课取此意。

杏:会意字,指一种果子,即杏子。杏子是一种果树,所以用“木”表形,杏子可以吃,也可以入药,所以木下加个“口”。

肥:会意字。从肉,从巴。肉作偏旁变写为月。本义指胖,左“月”是肉的变写,右“巴”像一低头坐睡的人形。可灵活识记为:懒人整天吃了就低头坐着打瞌睡,所以肉很肥。引申为土地富饶、肥沃。

字谜:月儿长尾巴,胖得像猪娃;庄稼一枝花,全靠他当家。

麦:字谜“春夏之交”。“下面折文脚,上面王出头;此物获丰收,餐餐吃馒头”

采:爪字头儿

菜:字谜:采草而非草,每餐离不了。

一种植物(草字头)是每天都要去“采”摘的,这当然是“菜”了。比较踩、睬、菜、彩:

采加三撇有色彩,有目可以不理睬;

若是足来用脚踩,加上草头就是菜。

无:字谜“天脚下拐弯”

三、练习书写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复习巩固所学生字、古诗,课后练习。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1. 背诵古诗

2. 复习一、二类生字

二、 处理课后练习

1. 连一连

2. 读一读。先读一读,再写一写

3. 写一写。先读后写

4. 说一说,你还知道那些是意思相反的字

针对学生反义词的训练。

5. 背一背

作为知识的积累,初晓诗中大意,背诵全诗。

三、 作业

篇三

教学目标:

1) 感受夏日艳丽色彩的强烈气氛。

2) 体会描绘夏日有趣事物的无限快乐。

教学准备:

学生——自己喜欢用的,或自己有的绘画工具。

老师——课件(图片资料),水彩颜料,画画的刷子,画板,素描纸2张,剪刀一把,胶水一只,道具太阳一只

教学过程:

1) 用道具太阳引入新课。

2)展示图片,引导小朋友观察、记忆、理解夏日艳丽的色彩。感受夏日色彩带来的快乐气氛。

师:你们看到了什么样的色彩,可以在我的颜料盒里找到吗,把它涂到老师的画纸上吧。当然,看到了其他的什么都可以画画。让小朋友看到的色彩面积宽的就图宽一点,看到的面积小就图小一点。看到什么形状就涂成什么形状。

师问:这些色彩来自那里,老师把色块补画成具体的事物。其他的让学生自己来画。

3)从夏日的场景研究引到夏日的活动研究。老师把其中的一幅场景画添上人物活动。然后继续展示图片,引导小朋友注意观察。同时让小朋友回忆自己或周围的有趣的活动瞬间及有趣的其他事物。

让小朋友画画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可以画在已有的场景中,也可单独成画。老师以补充或剪贴的方式帮助完成作品。

4) 老师把以上的画稿剪贴拼成一幅幅完整的画面,且加以修改,展示。

5) 激励小朋友自己完成一幅夏天的有趣的画,让他们想怎么画就怎么画。老师帮助解决技术困难。展示、讲评、交流。

感谢您拜读范文资讯网教案频道的“长春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山行》教案范文三篇”一文,希望“长春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山行》教案范文三篇”能解决您的教案需求,同时,Fwr816.com还为您精选准备的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专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