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三年级上册数学测量教案 > 导航 >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三年级上册数学测量教案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每个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是教案课件,相信老师对写教案课件也并不陌生。只要写好教案课件,才能更加清楚教学的重点难点。一个好的教案课件应该是怎样的?也许下面的“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正合你意!为防遗忘,建议你收藏本页!

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70-71页。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千米(公里),初步建立千米的空间表象。

2.使学生知道1千米=1000米,学会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并适时渗透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掌握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千米概念的建立。

教具学具:米尺、多媒体及课件一套。

课前活动:

1、量出100米的实际长度,走一走大约有多少步。

2、沿操场走一圈大约用几分钟?

3、向家长了解一下从自己家到那里大约是一千米?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昨天,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在操场上量出了100米的实际长度。

下面请同学们边看屏幕,边想:我们是用哪个长度单位测量100米的?(米)

我们已经学过哪些计量长度的单位?请按从大到小的顺序说一说。

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一米等于多少分米?1分米等于多少厘米?1厘米等于多少毫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2.谁能比划一下1米的长度?一起比划一下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长度。

3.说出下列测量活动用什么长度单位合适?

(1)测量铅笔的长度。

(2)测量硬币的厚度。

(3)测量课桌的高。

(4)测量教室的长。

同学们你们有谁去过唐山吗?如果要测量乐亭到唐山的距离,可选用我们已经学过的哪个单位来测量呢?

(学生讨论,得知用米测量太麻烦了。)

师:对用米测量太麻烦了。乐亭到唐山的距离比较远,而米这个单位较短。那用什么单位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长度单位家族的新朋友:千米(板书课题:千米的认识)

学习千米的认识,你们最想了解千米的什么知识?

提出学习目标:1.千米的实际长度,并学会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2.千米的应用。

[说明:从测量本地两个城市距离引出新知,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可以帮助人类理解周围世界,从而增强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自己寻找目标进一步体现学生主体意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二、探索新知

(一)认识1千米的长度。

1、 同学们手里都有一把米尺是1米长,用你手中的米尺连续量几次是1000米?(板书:1000米)

1000米用我们今天所学的千米单位就是1千米。(板书:1千米)

板书:用米尺量1000次的长度正好是1千米。

2、请看屏幕:上次我们量出了100米的长度,几个100米的长度正好是1千米?板书:10个100米的长度正好是1千米。

3、(屏幕显示)我们学校的操场一圈是200米

沿操场(一圈200米)走( )圈的长度正好是1千米。

板书:沿操场(一圈200米)走5圈的长度正好是1千米。

想一想:我们沿操场走一圈大约用了几分钟?(3分钟)

那么沿这操场走5圈,也就是走1千米大约要几分钟?(15分钟)

板书:走15分钟的路程,长约1千米。

4、小朋友,金融街你们一定很熟悉吧,请看屏幕:从县医院

到夏日超市的距离大约就是1000米。

让学生互相说一说从家长那里了解到,从自己家到那儿大约是一千米。

小结:1千米=1000米

[说明:利用多媒体唤起对行走本地区主要街道实践活动的回忆,以情激情,既使学生感到身边处处有数学,又助于抽象的“千米”形成正确的“表象”,从而加深对“千米”的认识。]

1千米等于1000米,听起来不容易区分,语文课上朗读讲究抑扬顿挫,谁能巧用停顿,把千米和米区分开来,使人一听就明白。

1 (停顿)千米=1000(停顿)米

指导读:注意在数字和单位之间适当停顿。

师:千米也称公里,在上面的权势书上添上(公里),有时也用km表示。

5、我们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千米和米之间怎样换算呢“下面请同学们自学71页例1和例2,重点看一看是怎么想的。

完成71页做一做1,重点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说明:揭示了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即引导学生自学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活用教材。]

(二)千米的应用

现在我们知道了1千米的实际长度,那千米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应用呢?

(屏幕显示)请看老师星期天在乐亭到闫各庄路上拍摄的一些镜头,请你仔细观察,哪些地方有“千米”?

1、公路边的里程碑

2、指路标志

3、限速标志

4、摩托车的速度表

随着学生的回答,屏幕上分别出示图片。

小结:千米常用来比较长的路程。

[说明:通过观察里程碑、指路标志、速度表、限速标志,让学生体会到“千米”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进一步认识数学的价值。]

练习:72页2把每小时行的路程和合适的交通工具用线连起来。

四、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千米的认识,知道了1千米的实际长度,了解了千米的用途。现在请你估计一下,从校门口出发到什么地方大约是1千米?谁能用比较科学的办法证实?

(利用摩托车的里程表测量、走一走是否15分钟……)

还可以这样证实:(结合屏幕)

⑴量出1米的距离,走一走,有多少步?(1米有2步)

⑵算一算,1千米有多少步?(1000米有2000步)

师:1千米,我们大约走2000步。我们可以从校门口出发数出2000步,看看你正好走到什么地方,与你刚才的估计是否相符?

五、巩固练习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汽车每小时行40米

电线杆高6千米

小李身高135厘米

飞机每小时飞行1800千米

教室黑板长3分米

一支铅笔长2千米

2、72页3、4

六、今天我们学习了千米的认识,同学们学得很好。学校组织同学秋游,现在想请小朋友们帮助设计一条路线。

要求:

1、从学校出发到游玩的最后一处景点之间的路程不超过 10千米;

游玩的景点要尽可能多,四人小组合作,比一比,哪一组设计得。

[说明:创设设计秋游路线的情景,激活学生思维,再次把课堂教学推向高潮。采用小组学习的形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交往意识和创新意识。]

fwR816.cOm同步阅读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公顷、平方千米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感受土地面积单位1公顷、1平方千米的大小。
2、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
3、进一步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了解1公顷、1平方千米的大小。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发经验,发现问题
⒈ 填适当的单位。
⑴教师手拿的文具盒,它的表面面积大约是2( )。
⑵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约是300( )。
⑶黑板的面积大约是( )。
⒉ 罗山宝城广场占地面积约5( )。
二、感受体验,获取新知
1、通常我们在测量土地面积时,要用到更大的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
它们到底有多大呢?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2、体验
(1)阅读课本知识,同桌交流自己的收获。
汇报强调:边长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公顷。
边长1千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干米。
(2)实际感受
①带领学生到操场进行实际测量,量出边长是10米的正方形土地,用标杆及绳子把这100平方米围起来,或让学生手拉手,围站在正方形土地的四周看一看。教师向学生说明,100块这样大的土地就是1公顷。
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0000平方米,就等于1公顷。
打个比方,我们的教师面积大约是50平方米,那200个教室的面积就是1公顷。
板书:1公顷=10000平方米
②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千米。相当于100公顷。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足球场的面积约7000平方米,那就有140个足球场面积是1平方千米。
板书:1平方千米=100公顷
3、了解生活中的相关知识。
四人小组先了解课本中的“生活中的数学”,再互相说说你在那见过1公顷、1平方千米。
4、换算(生独立完成,交流自己的想法):
30公顷=( )平方米 6平方千米=( )平方米
80公顷=( )平方米 5平方千米=( )公顷=( )平方米
70000平方米=( )公顷 4000公顷=( )平方千米
三、巩固运用,加深记忆
练习二十第2、3题。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堂作业
练习二十第1、4题。
课后习题
完成课后练习题。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认识平方千米


[教材简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公顷这个土地面积单位后进行学习的,重点是让学生认识1平方千米,体会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发现平方米、公顷和平方千米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换算。教材利用实物图片,呈现了四川九寨沟、三峡水库、杭州西湖的面积和我国2004年完成的造林面积等一组实际数据的基础上,直接指出测量和计算大面积的土地,通常用平方千米作单位。以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土地为基础,告诉学生其面积就是1平方千米,然后让学生通过计算发现平方千米、公顷和平方米之间的进率。

[教学目标]:1、通过演示和教师与学生的探究,使学生形成1平方千米的表象

2、建立空间观念,知道平方米与公顷以及平方千米之间的进率。

3、能借助计算器,估计或计算相关的土地面积。

4、培养学生积极参加活动的习惯,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认识1平方千米,利用进率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提炼新知

师:课前,你们收集了很多有关土地面积的资料,我们大家一起交流一下好吗?

①我国土地面积960万平方公里。

②:北京的面积大约2万平方千米,天津的面积大约1万平方千米。

③:秦始皇陵的占地面积为56万平方千米。

④:俄罗斯是世界上土地面积的国家约为1710万平方千米。

⑤:颐和园占地290公顷,大约3平方千米,其中水域面积占总面积的四分之三。

⑥:香港最小的郊野公园,占地100公顷,那的有多大呢,我真想去看看。

⑦:亚洲是世界上第一大洲,总面积约4400万平方千米。

……

师:你们在收集这些资料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

交流,引出课题:认识平方千米

二、 学习新知,建立表象

(一)猜想1平方千米有多大:

1、说说你心目中的1平方千米有多大?

生:我觉得比1公顷小。

生:我觉得比整个无锡大

(二)认识1平方千米:

1、师:边长是10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平方千米。约从我们学校到新街那样的长度为边长所围成的一个正方形土地。

生:哇,太大了!

师:不计算,你觉得1平方千米和1公顷比,谁大?

生:当然是1平方千米大,因为1平方千米边长是1000米,而1公顷边长是100米。

2、昨天我们大家已经到操场上了解了1公顷的大小,我们知道1公顷是10000平方米,而1平方千米是1000000平方米,那么100个昨天我们看到的1公顷的正方形土地的面积就是1平方千米。

3、闭上眼睛想一想,1平方千米有多大?

(三)结合实际,进行估算

我们学校的面积大约是5公顷,想一想,多少个藕塘中心小学的面积才是1平方千米呢?

(四)学习土地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1、1平方千米的土地有多少公顷?你能推算出来吗?

学生尝试,说出推算过程。

2、交流,完成板书:

1平方千米=100公顷=1000000平方米

3、同桌交流自己对土地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的认识与掌握情况

三、应用巩固,深化拓展

1、运动场面积、居民小区占地面积、我们无锡市的面积、江苏省面积以及我国的领土面积用哪个土地面积单位较合适呢?

2、出示练习十三第7题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面积单位

3、出示从同一幅地图上描下来的5个省的地图,估计出其他四个省的面积大约是多少万平方千米?

4、出示你知道吗?

让学生读一读,看一看,哪个洲的面积,哪个洋的面积,哪两个洲的面积差不多。

四、全课总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又有哪些收获呢?

2、这节课我们不但学到了知识,而且与这些知识相关的生活资料也有所了解,希望同学们把查到的资料记在自己的数学日记上。

[设计意图]:

本节课是一节典型的概念教学课,从教学内容方面说比较抽象,与学生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然而“数学是源于生活而用于生活的”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只有在教学中找到数学与生活的结合点,才能反映出数学的价值,从而更能营造出生动活拨且富有意义的课堂氛围。本节课我采取让学生课前先收集资料的方式对土地面积有所了解,课上提出要解决的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而真实,真实而有意义的情景。情景的搭建为学生立足于自主探究,概念的得出,完善与应用,提供了可利用空间。教学的各个层次做到了趣味化、情感化、活动化、生活化和开放化。

通过对幅员辽阔的美丽家园的认识,从而使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并立志发奋学习,将来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这是非常重要的人生观的教育。新课程还要求教师不仅成为课程的执行者,还要成为课程设计者、开发者和创造者。在应用新知识的环节中,本节课不是简单机械的练习,而是紧密联系现实生活,巧妙地设问。给学生提供了思考、创新、表现及成功的机会,成为学生的一种愉快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使课程课堂教学给学生带来了欢乐、激奋和成就感。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态度越来越积极,更加有信心学好数学。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时时处处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贴近现实生活。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进行理解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知识掌握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发展,真正体现出学习数学的价值。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千米的认识教案


教学内容:千米的认识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2、知道1千米=1000米,能进行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
3、能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体验千米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知道1千米=1000米,能进行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能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体验千米的应用价值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课前活动:①走100米,数数大约有几步。②走200米,看用多长时间。③了解交通工具的一般速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谈话:小朋友们,听说过五指山吗?西游记里如来佛的手掌就叫五指山,在数学王国里,也有一座五指山,住着长度单位五兄弟。
1、复习已学过的四个长度单位。
(学生比出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有多长;说出表示的符号并板书;说出相邻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
2、填入合适的长度单位。
世界上最小的鸟体长约2( );世界上的建筑高约452( );
世界上最矮的成人高约8( );世界上最薄的笔记本电脑厚约15( )。
师:导入:拇指峰上住着谁呢?
二、认识千米:
1、生活中的千米
(1)板书课题:认识千米(公里 km)
千米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你曾在那里听过或看过“千米”?
(2)播放相片:这是付老师在高速公路上拍摄到的一些镜头,你了解到哪些信息呢?
①指路标志:(北京距天津?千米)
②虎坊桥距广渠门?千米
(3)千米是一个长度单位,常用来计量比较长的路程,也可以表示交通工具每小时行驶的路程。
①除了汽车,你还知道哪些交通工具每小时行驶的路程可以用千米作单位?
②哪些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千米作单位?
(4)小结:学到这儿,你对“千米”这个长度单位产生了什么初步印象?
2、、教学1千米与1000米:
师:现在大家一定很想知道1千米到底有多长,一起来看:
播放录象:(走100米的镜头)看,这是我们昨天在操场上活动时拍的录象,我们数了数,走100米大约要200步
板书:走200步的路约是100米
(走200米的镜头)现在走了200米,大约花了3分钟?
板书:走3分钟的路约是200米
(闭上眼睛想一想100米有多长),下面的“小志愿者”们走的路就更长了,我们一边看,一边认真数一数:他们一共走了几个100米?
(录象快放部分学生走10个100米的镜头)
师:(2)同学们想一想:把这10个100米连起来,该有多长啊!把答案写在纸上好吗?
师:板书:1千米 1000米 这两种写法都对吗?为什么?它们表示的长度虽然是一样的,可也有不同点,你发现了吗?
1千米=1000米,读来不易区分,你能巧用停顿,把它们区分开吗?
生:读
(3)小结:1千米是1米的1000倍,所以千米与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
(4)师:你能运用所学知识帮助外地游客算一算西客站到*有多少米吗?
先自己想一想
集体订正
生:
3、感知、体会1千米
(1)咱们学校的跑道一圈长200米,( )圈是1千米。有的学校的跑道一圈长250米,( )圈是一千米,如果是400米一圈,( )是一千米。
(2)在脑子里猜测想象一下:在你熟悉的路段中,从哪里到哪里可能是1千米?
(3)让我们跟着摄像机镜头到校门外的大街上去走一走,看看一千米究竟有多长?(播放录象)
请学生闭眼在脑海里把这段路走一遍。
(4)估计:看了录象,你知道从哪里到哪里大约是1千米呀?你们怎么估计1千米的距离?先自己想一想,再在小组里说一说。(组内讨论)
板书:人走15分钟的路约是1千米
人走2000步的路约是1千米
汽车行驶1分钟的路大约是1千米
(5)建议学生课后用这些方法验证刚才的猜测想象。
(6)引导:那我们班哪个同学的家到学校的距离大约是1千米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7)付老师家离学校约有4千米的路程,如果你是付老师,会选择什么交通工具去上班?简述理由?
(8)森林公园
看了画面,你知道哪些信息?26千米远吗?你会怎么去森林公园?
(9)小结:学到这儿,大家肯定对千米产生了深刻的印象,能谈谈你的收获吗?
三、巩固新知,实际应用:
师:1、你们的收获可真多,我来考考你:
4千米=( )米 3000米=( )米
9千米=( )米 6000米=( )米
要求:看清单位名称 换算
集体订正
2、小朋友们看过国庆50周年的阅兵式吗?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其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完成填单位)
要求:先独立填出答案,再说说为什么?
四、总结全课:
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千米”,它就是“公里”,也可以用㏎表示。它住在五指山的拇指峰上。伸出你的左手,掌心向自己,看,你也有一座“五指山”,有了它,你就可以牢牢地掌握长度单位间的关系了。
板书设计
千米的认识
1千米=1000米 1km=1000m

西师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认识平方千米


认识平方千米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7页例3、例4及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1.知道边长为1000m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km2,在计量很大的土地面积时要用平方千米作单位;能想象出1km2的实际大小,理解平方千米与平方米、公顷之间的进率。
2.在学习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和类推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价值体验和成功体验,坚定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教师:孩子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公顷这个计量土地面积的单位,你知道1hm2有多大吗?
引导学生说出:边长100m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hm2。1hm2=10000m2。
教师:生活中哪些地方的面积大约是1hm2?
抽学生自由说。
多媒体课件出示两个小孩的对话框。(如图所示)
教师:计量一所学校的占地面积有多大,通常用公顷作单位;计量我国国土面积有多大,是用什么作单位的呢?
学生看图回答:是用平方千米作单位。
教师:我国的国土面积为什么要用平方千米作单位呢?1km2有多大呢?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另一个计量土地面积的单位:平方千米(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知
1.认识平方千米
教师:我们先来研究1km2有多大。同学们先想想,1hm2有多大?
学生:边长100m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hm2。
教师趁机追问:根据边长100m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hm2;大家猜一猜,1km2可能是边长多少米的正方形土地的面积?
抽几个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如果有学生能说出边长为1000m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km2,教师要给予表扬肯定;如果学生不能说出,教师则告诉学生:边长为1000m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km2。(板书)
教师:同学们知道边长为1000m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km2。那么1000m的正方形有多大呢?同学们想一下,从哪儿到哪儿大约是1km?
抽学生说一说,说当地的实际距离。比如从村口到学校的距离是1000m;或者从重百商场到汽车站的距离是1000m。
教师:以这样的1km的长度为正方形的一条边画一个正方形,想象一下这个正方形有多大?
学生根据已有经验想象。
教师:与前面认识的1hm2的正方形大小作比较,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可能会根据已有经验说到1km2这个正方形要比1hm2大得多。
教师:究竟大多少呢?我们可以推算一下,1km2等于多少平方米?
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教师:你们是根据哪句话来推算的?怎样计算?
指名汇报:1km2就是边长1000m的正方形面积,所以1km2=1000×1000=1000000m2。
教师:我们知道1km2=1000000m2,又知道1hm2=10000m2,现在你知道1km2等于多少公顷吗?
指导学生说出因为:1km2=1000000m2,1hm2=10000m2
而:1000000÷10000=100
所以:1km2=100hm2。
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1 km2=100 hm2
=1000000 m2
教师:现在我们从另一个角度知道1km2有多大了,大多少呢?1000000m2,同学们可以比一比1m2有多大,再想一想1000000m2有多大。从中你有什么感受?
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是1km2是一个很大的面积单位。
教师:既然平方千米是一个很大的面积单位,我国的国土面积也非常大,所以要用平方千米来计量我国的国土面积。除了用平方千米计量我国的国土面积以外,你还知道哪些地方要用到平方千米作单位吗?
多抽几名学生说一说。
教师:同学们说的地方都不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这些土地面积都很大。所以在这些地方要用到平方千米作单位。
教师补充:我国的陆地面积大约是960万km2。重庆市的面积约是82403km2。
2.练一练
3 km2=hm2440000 hm2=km2
40 km2=m2 86000000 m2=km2
3.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师:我们不但认识了平方千米,还知道了它和公顷、平方米之间的进率,现在我们就利用这些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1)出示例4
①重庆渝中区的面积是22km2,合多少公顷?多少平方米?
学生理解题意,这是什么单位化作什么单位?再回想原来解决这类问题的方式是:把高级单位化成低级单位,要用22乘两个名数之间的率。然后学生独立解决,指名板演。
22 km2=2200 hm2=22000000 m2
答:重庆渝中区的面积合2200hm2,合22000000m2。
②北京工人体育场的占地面积是350000m2,合多少公顷?多少平方千米?
先让学生理解这是什么单位化作什么单位?再回想原来解决这类问题的方式是:把低级单位化成高级单位,要用350000除两个名数之间的率。然后学生独立解决,指名板演。
350000 m2=35 hm2=0.35 km2
答:我国国家体育场的占地面积合25.8hm2,合0.258km2。
(2)一个长方形的牧场长3000m,宽1500m,这个牧场有多少公顷,合多少平方千米?
4.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平方千米,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学生回答略。
三、课后拓展
调查自己村或一个较大的公共建筑设施(体育场或公园)的占地面积,把自己调查的数据与同学交流。
(本案例由杨利提供)

感谢您拜读范文资讯网教案频道的“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一文,希望“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能解决您的教案需求,同时,Fwr816.com还为您精选准备的三年级上册数学测量教案专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