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小学数学加法教案设计 > 导航 > 高二数学向量的应用教案设计

小学数学加法教案设计

高二数学向量的应用教案设计。

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预先准备好的,准备教案课件的时刻到来了。只有教案课件写的越好,需要的时间当然也会越长。那有哪些值得参考教案课件呢?小编特别为你收集的“高二数学向量的应用教案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一、教学内容分析

向量作为工具在数学、物理以及实际生活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小节的重点是结合向量知识证明数学中直线的平行、垂直问题,以及不等式、三角公式的证明、物理学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设计

1、通过利用向量知识解决不等式、三角及物理问题,感悟向量作为一种工具有着广泛的应用,体会从不同角度去看待一些数学问题,使一些数学知识有机联系,拓宽解决问题的思路.

2、了解构造法在解题中的运用.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平面向量知识在各个领域中应用.

难点:向量的构造.

四、教学流程设计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与回顾

1、提问:下列哪些量是向量?

(1)力 (2)功 (3)位移 (4)力矩

2、上述四个量中,(1)(3)(4)是向量,而(2)不是,那它是什么?

[说明]复习数量积的有关知识.

二、学习新课

例1(书中例5)

向量作为一种工具,不仅在物理学科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在数学学科中也有许多妙用!请看

例2(书中例3)

证法(一)原不等式等价于,由基本不等式知(1)式成立,故原不等式成立.

证法(二)向量法

[说明]本例关键引导学生观察不等式结构特点,构造向量,并发现(等号成立的充要条件是)

例3(书中例4)

[说明]本例的关键在于构造单位圆,利用向量数量积的两个公式得到证明.

二、巩固练习

1、如图,某人在静水中游泳,速度为 km/h.

(1)如果他径直游向河对岸,水的流速为4 km/h,他实际沿什么方向前进?速度大小为多少?

答案:沿北偏东方向前进,实际速度大小是8 km/h.

(2) 他必须朝哪个方向游才能沿与水流垂直的方向前进?实际前进的速度大小为多少?

答案:朝北偏西方向前进,实际速度大小为km/h.

三、课堂小结

1、向量在物理、数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2、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一个数学问题,是数学知识有机联系.

四、作业布置

1、书面作业:课本p73, 练习8.4 4

fwr816.coM编辑分享

高二语文教案设计:边城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重点分析小说所描写的“”的风土人情,体会沈从文的小说风格。
2.把握对人物的描写,分析主要人物重点是翠翠的形象。
3.结合人物分析,领会作者的创作目的,小说的主旨。
教学重点
主旨和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沈从文的小说风格。
教学方法:品读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我国现代文学,小说的创作可谓百花齐放,鲁迅、巴金、茅盾、郁达夫等人在现代文学都各树一帜,而沈从文的作品也另辟新径,为现代文学注入了一股难得的清新之气。
二、介绍作家作品。
沈从文(1902-1988),我国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文物研究家。原名沈岳焕,笔名小兵、懋琳、炯之、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湖南凤凰人。苗族。1918年小学毕业后曾入本乡土著军队当兵。1923年到北京。1926年开始在《晨报副镌》、《现代评论》《小说月报》《新月》上发表作品,并与胡也频编辑《京报副刊》和《民众文艺》周刊。1927年到上海,与胡也频、丁玲等编辑《红黑》杂志,并参加新月社。1930年在青岛大学任教,1934年在北京主编《大公报》副刊《文艺》及天津《益州报》副刊。抗战爆发后到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任教。回北京后任北京大学教授,并继续办原刊物,以此为阵地,集合许多北京文人,形成了"京派作家群"。1949年后曾在中国历史博物馆、故宫博物馆工作,在中国古代服饰及文物研究方面成绩卓著,有许多专著。1978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员。其文学创作宏富,数量惊人,有小说、散文、文论、自传、通信等集子七十余种,是现代文学最多产的作家之一。主要作品集有《鸭子》《蜜柑》《神巫之爱》《虎雏》《石子船》《阿黑小史》《月下小景》《八骏图》《湘西散记》《长河》等。其中短篇小说《丈夫》《贵生》《三三》,长篇小说《长河》是其代表作。主要文学贡献在于创造了一种描写特殊民情的乡土文学,并受废名影响,取其抒情笔调,发展了新文学中抒情小说的文学形式。大部分小说是以湘西生活为背景,对故乡人民怀有不可言状的同情和温爱。以其特异的"生命形式",熔生动丰富的社会风景画和优美清新的风情风景画于一炉,展示其民情的粗犷强悍,民俗的淳厚善良,使作品充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反朴归真的牧歌情调。这种乡土抒情体的美学风格代表了京派作家的社会理想,也对后来作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三.、识字与解词:
1.给加点的字注音:
喁喁( )黑黝黝( )焖菜( )挪移( )竹篁( )碧溪 且( )傩送( )涎皮( )甬道( )莞尔( )滨水( )蒿艾( )角隅( )胡诌( )嗤笑( )茨滩( )碾坊( )茶峒( )
2.用下列词语编写一段话:
神往倾心 间或 悲悯 信口开河 自言自语
四、快速浏览全文,然后给各部分命一个耐人品味的小标题。
开端:往事如梦或移动的心
发展:梦中人的梦或为了谁
高潮:可怜天下老人心
结局:水中望月或未了情缘
本小说的情节:在湘西风光秀丽、人情质朴的边远小城,生活着靠摆渡为生的祖孙二人。外公年逾七十,仍很健壮,孙女翠翠十五岁,情窦初开。他们热情助人,纯朴善良。两年前在端午节赛龙舟的盛会上,翠翠邂逅当地船总的二少爷傩送,从此种下情苗。傩送的哥哥天保喜欢美丽清纯的翠翠,托人求亲,而地方上的王团总也看上傩送,情愿以碾坊做陪嫁把女儿嫁给傩送。傩送不要,想娶翠翠为妻,宁愿作个摆渡人。于是兄弟俩相约唱歌求婚,让翠翠选择。天保知道翠翠喜欢傩送,为了成全弟弟,外出闯滩,遇意外而死。傩送觉得对哥哥的死有责任,抛下翠翠出走他乡。外公因翠翠的婚事操心担忧,在风雨之夜去世。留下翠翠孤独地守着渡船,痴心等着傩送归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五、赏读第一部分:
1.这部分可分几个层次,试进行概括。
提示:可分两部分。“黄昏来时……很觉得悲伤。”表现翠翠内心的骚动不安;“天夜了……就是这种歌唱出了你。”写爷爷讲妈妈过去的爱情故事。
2.翠翠为什么看到天上的红云,听着生意人的杂乱声音,心中有些凄凉?
提示:一方面内心寂寞惆怅,一方面又迸发出骚动不安的爱情的火花。
3.翠翠在成熟中的生命,到底缺少了什么?
提示:是那朦胧中的爱情,后文说“新的人事”“生活太平凡”与此同。
4.翠翠真的想逃走吗?她为什么有这样的想法?
提示:这些莫名其妙的想法实际上反映了其内心的无聊与孤寂。
5.“祖父不理会她”真是她“觉得悲伤”的原因吗?
提示:祖父不理会是外部表象,渴望情感的抚慰是真。
6.翠翠为什么对母亲“神往倾心”呢?
提示:主要是对母爱的渴求、对母亲的怀念。
7.翠翠为什么对母亲的爱情故事那么感兴趣?
提示:源于自己内心对爱情的朦朦胧胧的期盼。
六、作者在这一部分中为什么用了那么多的环境描写?这些环境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提示:作用不尽相同。①烘托夜幕降落时的气氛;②烘托人物内心的孤寂与惆怅;③烘托人物内心的骚动难安;④构织浓厚的乡土气息。
七、作业 :课后练习二。
第二课时
本节任务:分析二三四部分,赏析小说中的风土人情
一、讲析作业 :课后练习二
二、分析第二三部分:
1.这一部分又可分为几层?请加以归纳。
提示:两层。“老船夫做事累了……他就不去惊动她。”写翠翠梦中听歌摘虎耳草。“第二天……不告给翠翠一个字。”写爷爷张冠李戴,事情发生波折。
2.作者安排“梦摘虎耳草”这一情节的用意是什么?
提示:一方面可以配合二老“走马路”这一事件,正是因为这个“梦”,翠翠错过了听歌的时机;另一方面翠翠“不知道把这东西交给谁”又暗示了爱情故事将会无果而终。
3.爷爷“张冠李戴”的前后神情有什么变化?
提示:“温和悲悯地笑”、“快乐”、“涎皮”、“脸色那样难看”、“莞尔”;神情的变化体现出他把翠翠许给大老的强烈意愿,及对翠翠的深切关怀。
4..大老为什么要让弟弟先开口?
提示:一是他老实厚道,让着弟弟以求公平;二是弟弟唱得比他要好,自己不便启齿。
5..老船夫为什么不把事情的前后经过告诉给翠翠"一个字"?作者安排这样的细节有何妙处?
提示:老船夫不告诉翠翠是因为害怕她走母亲的老路;作者这样安排是为了悲剧情节发展的需要。
三.分析第四部分:
1.第三部分的有几层意思?请概括之。
提示:有两层意思。“大老坐了那只新油船向下河走去了……自己便也坐到那岩石上了”写爷爷将亲事委婉告诉翠翠。“月光极其柔和……原来便是那晚上听来的歌”写爷爷月下为翠翠唱歌。
2.爷爷问翠翠选哪一个,翠翠为什么不答?
提示:翠翠其实心里是早有所属的,只是在爷爷面前不好意思说出来。
3.翠翠拿芦管出来吹,又吹不好,这是为什么?
提示:她一心等着傩送为她唱歌,却等不来,心里乱。
4..翠翠何以要求爷爷唱个歌来听?
提示:她的本意是要想知道傩送为她唱过的是什么歌。
四、作者为什么把他的小说中的人物都塑造成一个个不愿多说话的形象呢?(讨论)
提示:是为了表现作为封闭的农业文明社会的湘西,人们身上那种孤寂的色彩。
五、作业
本文第二三部分中也有一些环境描写的语句,试分析它们的作用。

高二语文教案设计:过秦论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反对暴政、提倡仁政的政治主张在当时条件下的进步意义及其历史局限。教育学生不应只着眼于秦之兴衰,而应学习作者把研究历史与指导现实相结合的可贵精神,从而明白“以史为鉴”“古为今用”的意义,达到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目的。
2.学习课文从史实对比中引出结论的写作方法;理解课文中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并结合单元知识短文掌握如何在翻译中恰当处理修辞格的知识。
教学设想
1.通过预习指导,使学生借助课文的注释、工具书和参考资料了解时代背景、作者简况及各段大意,疏通文句。
2.讲授课文,指出作者政治主张的历史局,不必在什么是秦二世而亡的真正原因上旁征博引,同时对文中涉及的历史人物及史实,也不要过多介绍。可在课外指导学生读点通史或历史故事(如《东周列国志》,虽是小说,但基本事件多见诸其书)。
3.文言文翻译,是本单元主要知识点。在研习新课中要有意识设计必要的讨论题,引导学生用单元知识短文所讲的道理来解决疑难问题,获取新知识。
4.本文逻辑严密,文辞优美,可利用录音等手段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在读中体会文章气势之磅礴,说理之透彻。在熟读基础上背诵课文的后三段。
教学时数
3教时。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1.预习全文,疏通文句,了解大意。2.学习课文第一段。
导入
新课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同志批评了那种“割断历史,只懂得希腊,不懂得中国,对于中国昨天和前天的面目漆黑一团”的主观主义学风,教导我们要“认真地研究历史”,“不但要懂得中国的今天,还要懂得中国的昨天和前天”。为什么要“认真地研究历史”?一句话,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古为今用。对于这个道理,古人很早就懂得。西汉贾谊就说过:“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他的史论就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写的,通过总结秦不施仁义二世而亡的教训,来讽谏汉朝统治者。虽然由于历史局限,作者不可能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分析和找出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但他针对当时现实而论史的精神今天仍值得我们学习。
预习指导印发预习学案,以学生自学为主。
1.关于作者:贾谊(前200椙?68),西汉洛阳人。西汉政论家、文学家,最早的汉赋作家之一。年少即以文才超众著称。20多岁时汉文帝召为博士,不久提升为太中大夫。后因在政治方面多次提出改革建议,触犯权贵,被谪为长沙王太傅。四年后被召回,为文帝宠子梁怀王太傅。死时仅33岁。他的政论散文《陈政事疏》(也称《治安策》)《论积贮疏》等,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政治家的远见卓识、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改革现实的坚决态度。他的文章峻拔锋利,针砭时弊,淋漓酣畅,对后世散文创作很有影响。其文章,明人辑有《贾长沙集》,另传有《新书》十卷。他的为人,很为司马迁推崇,司马迁把他和不同时代的讲评。继续研习新课:1.第4自然段导读:如课本“预习提示”所言,“写陈涉起义,天下响应,迅速灭秦”。这和“过秦”有什么关系?作者为什么要评写陈涉出身之低下、起义的仓淬、士卒的弱少、兵器的钝劣以及“天下云集响应”的形势?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在阅读时必须联系上下文,通过比较来探求,而不要孤立地就本段苦思冥想。为了帮助同学们学会这种比较,我们先来做如下练习:(1)读本段和上段有关内容,填写下表:
地位
出身
军队数量
军队素质
武器状况
地理条件陈涉
秦始皇
(2)我们之所以将陈涉与始皇作比较,是因为陈涉起义时虽然“始皇既没”,但“”,说明秦当时国势未衰。从比较中可以看到,秦灭亡的原因不是因为陈涉,也不是因为秦国的不强大和条件发生了变化。
(3)从本段的“非有仲尼、墨翟之贤”可以看出陈涉起义的原因,不是上段中的秦“”;从本段对陈涉的地位、出身等叙述看,陈涉反秦的原因也不是上段所说的因为秦“”和“”,而是因为秦“”。
(4)从第2自然段中,知山东诸侯“会盟而谋弱秦”时,招致人才的办法是“”;从本段“天下云集响应,赢穆而景从”来看,“山东豪俊并起而亡秦族”的原因,并非是陈涉有“”之贤、“”之富,其原因是三段中的“”“”“”等,总之一句话,如下段所说的,是因为秦“”。2第5自然段导读:课文“顶习提示”指出:“第五段转入议论,分析秦灭亡的原因,得出结论。”作者是如何议论的?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的议论如“提示”所言,“用了对比手法”。作者如何运用对比手法?用来对比的材料分别见于上文哪一段?作者的结论是什么?我们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该如何评价这一结论?这些都是我们阅读时要加以注意的。下面我们仍通过练习来解决这些问题。
练习:(1)“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函之固,自若也。”这是作者进行比较的前提,也是排除秦亡是由于国家变小变弱的原因。这句话是对前文叙述事实的高度概括和所作的判断。这些事实通过文中这些语句可看出来:第1段的“”及“”;第2段的:“”、“”及“”;第3段的:“”及“”;第4段的“”。
(2)陈涉与“九国”的比较,实质上仍是以秦之今与秦之昔的比较。从第2段中我们知道,昔日作为一国诸侯的秦,与拥有“,”的九国较量的结果是而不是败;而今与陈涉这位不能与九国“”的甿隶之人较量,竟然失败!这就告诉人们:一个国家疆域广大,实力雄厚,未必就是战胜对手的永远的和最起作用的因素。什么是决定的因素呢?读者在对比之后,不能不深思而发出“”的问话。(3)如何评价作者关于秦灭亡的结论?提示:①从科学性看这一结论是否严密,有无局限性?战国四君(孟尝君、平原君等)“宽厚而爱人”,但结果如何?②从“仁政”的阶级内容看有无局限性?③从作者主张的客观效果看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看其是否有进步性。
[附]练习答案1.(1)
地位 “瓮牖枢之子人,迁徙之徒” “阡陌之中”秦始皇
出身 “行伍之间” “”
军队数量 “数百” 王侯之家
军队素质 “疲弊之卒” 万乘
武器状况 “斩木为兵” “良将”“信臣精卒”
地理条件陈涉 “斩木为兵” “劲弩”“利兵”“据亿万丈之城”“全千里”
(2)余威震于殊俗;力量强大;力量;地理。
(3)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振长策而御宇内;隳名城,杀豪杰;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4)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土;仲尼、墨翟;陶朱、猗顿;振长策而御宇内;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隳名城、杀豪杰;仁义不施。
2.(1)据?函之固,拥雍州之地;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南取……要害之郡;争割地而路秦;宰割天下,分裂……入朝;吞二周……而报怨;践华为城……谁何;余威震于殊俗。(2)十倍之地,百万之师;胜;同年而语;何也。(3)(略)
布置作业
(作业
指导和补充练习):1.完成“思考和练习”题。关于“思考和练习”第一题;这是关于如何正确理解本文中心论点的思考。我们可从这几方面确定正确选项:(1)从选项的陈述主体和文章论述主体的一致性来判断,因为文章的中心论点就是作者对评述主体的看法或主张,二者应一致。(2)文章的材料是为中心论点服务的,中心论点必须统帅材料,所以应从中心论点与材料是否统一来判断。从本篇来说,就要看秦在攻取天下时是否施了“仁义”。据此,教参所供答案似欠妥。2.补充作业:(1)对“思考和练习”第三题作如下补充:(2)翻译下面句子:①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②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3)以“思考和练习”第三题加点字为重点,自制文言字词卡片,积累知识。

高二语文教案设计:劝学


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设喻论证的方法和“对举”的行文方式。
(二)了解荀况关于学习意义和学习态度的论述。
二、难点、重点分析
(二)作者从哪几个角度论述中心论点的?每组比喻包含什么意思?各组比喻之间在意义上有什么内在联系?
分析:本文第一句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接着围绕这个中心论点分三段从三个不同角度进行论述:
第l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第一个比喻“青出于蓝”,不能认为它的意思是比喻学生超过老师。这是它作为成语后新产生的意思。本文中这个比喻和“冰寒于水”,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直木为轮”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这样,三个比喻分了两层意思。作者在这基础上,用“故”归纳上文,又用了“木受绳则 直”、“金就砺则利”两个比喻作为事例,进而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后面两个比喻并列说明:肯下功夫,必见成效。它们是对后面推论的有力衬托。综上所述,本段是从总论学习的重要性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第2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开头作者用“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先来阐说,接着就用“****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这个比喻,形象说明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使学习产生显著效果。为了把道理说得更透辟,作者顺势而下,连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揖”四个比喻,从见、闻、陆、水等方面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习,就能弥补自己的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最后由此得出结论,君子所以能超越常人,并非先天素质与一般人有差异,而完全靠后天善于学习。综上所述,本段是从学习的重要作用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
第3段作者用了十个比喻。作者先用两个比喻,从“积土”、“积水’’推论到“人的积德”,正面论述积累的作用,说明学习上的成就是不断积累起来的。接着又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说明如果不积累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这是本段第一个层次,说明学习要积累。下面就分两层说明如何做到积累。作者用四个比喻正反对照:先用“骐骥”、“驽马”对比,说明主观条件的好坏,不是学习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好的关键;又用“楔而不舍”,“锲而舍之”对照,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这是本段第二个层次,说明做到积累就要坚持不懈。最后一个层次,作者用蚓和蟹两个比喻正反对照,说明做到积累还要专一。后面两个层次说明:做到积累的两点保证,两者缺一不可。综上所述,作者在本段中又分三个层次,是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二)本文设喻有什么特点?
分析:本文是阐述学习道理的议论文,通篇设喻,使所讲道理形象生动,深入浅出,既有说服力又有感染力。本文的设喻特点:
(1)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或现象作为喻体。如说明“学不可以已”之理,作者用了人们生活中常见的靛青色的提取,车轮的制造以及水寒冷而成冰等事例为喻加以说明,充分表达了“学不可以已”而必须有所造就的道理。这样化深奥为浅近,.由感性到理性,令人心悦诚服。
(2)设喻方式多样:①正面设喻,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木为轮”、“金就砺则利”等从正面阐明学习的重要性。②正反设喻,如“蚓”和“蟹”、“骐骥”和“驽马”、“锲而舍之”和“锲而不舍”,通过正反对照把所要说明的道理说得更具体明白。③反复设喻,如“****而望”、“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揖”,连用几个不同的比喻,使读者加深对道理的理解。
(3)设喻与说理结合紧密,形式十分灵活:①有的是将道理隐含于比喻之中,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锲而舍之”、“锲而不舍”。②有的先设喻,后引出道理,如第2段,作者先连用五个比喻,后引出“善假于物也”的道理。③有的先设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进一步论证,如第3段第一层,作者先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设喻,引出 “积善成德”的道理,再用“不积跬步”、“不积水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进一步论证。
三、教学过程 设计
(一)提示本单元教学目标 和本文教学目的。
(二)预习检查。
(三)导入 新课。
从初一学过的课文《为学》导入 ,指出它与本文都用设喻方法,讲有关学习的道理。
(四)作者介绍(结合注释①)。
荀子(约公元前313一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
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
(五)解题。
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教师先在黑板上写一个“劝”字,问道: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学生往往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劝告”。教师趁此在“劝”字后加上一个“学”,再问:“劝”是什么意思?学生才会领悟:原来它还有“劝勉”的意思。这在心理学上叫做给学生建立“注意中心”。接着就讲:“劝”的繁体字“****”是形声字,凡是用“力”作声旁的字,多数有给人们勉励的意思,如“励”、“努”等。这是“劝”的本义,而在现代汉语中,“劝”,解释为“劝阻”,词义已经转移了。作者在这篇以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六)指导学生处理课文字词句中的疑难问题。
l.对照注释,借助字典,正字正音。
第一组:通假字
第二组:其他易写错读错字
2.给本课12个重点文言常用实词圈画加注,理解它们的意义和用法。
3. 复习初中知识,综合“思考和练习”二,学生自己理解文言常用虚词“于”、“者”、“而”的用法。
4.学生试译难句,教师点拨指正。
(1)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君子”是一个合成双音词。“可以”在古汉语中是两个单音词,相当于现代汉语“可以、用它”的意思。在本文具体语境中“以”已失去介词的作用,只协调音节。因此,这两个词中只有“可”有意义,与现代汉语的“可以”差不多;它还表示情理上应当如此,可译为“应该”。全句译为:有学问有修养的人说,学习是不应该(可以、能够)停止的。
(2)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句中两个“中”作动词,“符合”的意思。“绳”指木工取直用的墨线,这个词的意义现在已扩大,泛指各种绳索。“***”和“为”是两个动词,“***”通“糅”,指古代用火熨木使之弯曲的一种方法,现作“揉”,解释“使……弯曲”。“为”,做成。“以”在两个动词之间表明它后边的行为是它前边行为的目的或结果,作连词用,译作“而”。全句译为:(一块)木材直得合乎(木匠拉直的)墨线,假如使它弯曲而成为车轮,它的弧度(就可以)符合圆规(画的圆圈)。
(3)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句中“神明”即“神灵”;“圣心”指完美的品德和的智慧;“自得”不是现代汉语中的合成双音词,“自”是自然,“得”是通;“而”是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这句译为:积累善行养成美德,因而能自通于神明,完美的品德和的智慧也就具备了。
(4)假舟揖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句中“舟揖”是合成双音词,偏义复词,联系上下文,偏指舟。“水”,名词用如动词,“游泳”。“绝”是会意字,从“***”,从“刀”,从“卩”(象人形),意思是人用刀横断丝织品,“绝江河”很像横断水流,所以“绝”引申为“横渡”。“江河”古人专指长江、黄河,现在的词义扩大了,泛指一切江、河。全句译为:借助船只的人,并不是能游泳,但是能横渡江河。
(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句中两个“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爪牙”在本文中是两个单音词,它们的本义是爪子、牙齿。后来形成褒义的比喻义:帮手、武士;现代又转为贬义的比喻义:帮凶、走狗,词义的感情色彩有了变化。“强”读***,坚硬的意思。“上”、“下”方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黄泉”是特殊的单纯双音词。“用心”不是合成双音词,“用”是引介原因的介词,译作“由于、因为”、“心”是“心思”的意思。“一”,作动词,专一的意思。全句译为: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硬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地下水,(这是)由于心思专一(的缘故)。
(七)诵读第l段。
1.诵读的准备。
先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学生试划,教师纠正):
学不可以已 ***使之然也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让学生解释下列词语:
“已”——在现代语中有没有相同用法?请举例。(奔腾不已,不能自已)
“以为”——跟“自以为得之矣”(《石钟山记》)中的“以为”用法是否相同?(不同。
“自以为”是自己认为之意;此句中的“以为”是“以之为”(用它做成)的省文。)
“虽”——这个“虽”跟下面两句话中哪一个“虽”字的用法相同:①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不同)②虽大风浪不能鸣也。(相同)
“木受绳”二句——把省略的意思找出来。(“受绳而后锯之”“就砺而磨”——都是不言而喻的,故可省。)
2.学生练习背诵。
先自读两遍,再由教师领读一遍(师生都不看书),然后检查试背,发现难点,指出关键在于要理清文理。
3.文理分析。
第一步:找观点
提问:这段话中哪些句子是表述作者观点的?(起句和结句)
追问:开头说:“学不可以已”,下面接着有一连串的设喻,这些设喻是证明这个观点的吗?(不
是直接证明这个观点,而是用来证明结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这个观点的。)
再追问:既然如此,起句和结句所表述的观点又是怎样的关系呢?(后者用来证明前者——因为“博学而日参乎己”有“知明而行无过”的功效,所以“学不可以已”。)
补充问:在“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这句话中,哪些字眼表示了“不可以已”的意思?(“博”——要“博”则“不可以已”;“日”——每天;亦“不已”之意。)
第二步:弄清设喻的内涵
提问:这段话中的设喻可分几组?(分三组:①“青,取之于蓝……而寒于水”;②“木直中绳……***使之然也”,③“故木受绳……则利”。)
追问:这三组设喻从总体上看,都是为了论证“君子博学……行无过矣”这一论点的。既然如此,是否可以认为这是简单的重复?(不是,因为三者的角度不同)。
再追问:它们的角度不同表现在什么地方?①是将前后不同的状态和性质加以对照,说明后者高于前者,用来比喻人们经过学习,其思想、道德的境界高于学习之前,智力发达程度也高于学习之前。②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既经改变,则不会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性质上去,用“***”来比喻学习可以改造人这一重大作用。③“受绳则直”“就砺则利”所强调的是改造的结果,照应下文“知明而行无过”;被省略的“锯”“磨”二字,都表示持续的动作,又包含了“不可以已”的意思。可见这一组设喻是前两组设喻的总括,由此顺理成章地引出作者的观点。
最后板书此段文理示意图,帮助学生记诵。
4.熟练地诵读这一段。
学生参照上面的示意图齐背一遍,先自查、互查,后由教师检查。
诵读第2段。
(八)诵读第2段。
1.诵读的准备。
先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要求注意某一节拍之中有些字之间有极短暂的停顿(用“·”表示)。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知须臾·之所学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后解释词语:
“终日而思”和“***而望”——属于“对举”,结构相同,“而”表示修饰关系。用现代语表述,依次为“整天地想”和“跃起脚跟向远处看”,前者加“地”,后者不加。
“彰”——就是“明”的意思。从“彡”,从“章”,“章”亦声,光彩夺目之意。
“利足”——现在也有这种构词方式,如“快手”(干事情快)。利足,就是跑得快。
“致”——或以为同“至”,非是。“致”与“绝”对应,都表示动作结果,课本注为“达到”是正确的。
“能水”——今南方亦有“会水”一词,指游泳而言。
2.学生练习背诵。方式同前。
3.文理分析。
教师提问:本段有哪些设喻,先一一列举出来。
(①“***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②“登高而招”则“见者远”;③“顺风而呼”则“闻者彰”;④“假舆马”可“致千里”;⑤“假舟揖”可“绝江河”。)
追问:这些设喻各有什么作用?
(①用来说明“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强调学习的重要性。②承上句“登高”一语,作解释,说明“登高”的效果。③与“登高”一喻对举,说明“顺风”的效果。④⑤的作用亦与此相同。)
再追问:结句中“善假于物”是指上文哪些语句说的?(“登高而招”“顺风而呼”“舟揖”“舆马”)它们是不是简单的重复?所假之物的性质是否相同?(不是。②③中所假之物“高(山)”“风”,都是自然物;④⑤中所假之物“舆马”“舟揖”,是人的发明创造之物,二者有层次高低之分。)
小结:①喻属起句;②③④⑤喻属结句。
主导问:起句和结句是怎样的关系?(“学”是前提条件,“善假于物”是结果——能利用自然可谓善,能创造可用之物,则是善之善者。)
请归纳本段大意:能学习才能善假于物(板书)。
4.熟练地背诵这一段。
方式同前。提示学生注意作者行文方式:“登高”“顺风”中已含有“假物”之意,但未明白点出“假”字;至“舆马…“舟揖”二喻,才明白点出;最后再说“善假于物”,给人的印象就深了。了解这种行文方式也可以帮助我们记诵。
(九)诵读第3段。
1.诵读的准备。
先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
蚓无·爪牙之利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后解释下列词语:
“兴焉”“生焉”“备焉”的“焉”——或注为“于是”,亦通。虚词也可以活解,只要于文意无害。
“无以”——可与“河曲智里无以应”作比较。这里是“没有办法”的意思。
2.划分层次,然后练习背诵。
第一层(首句、以句号为标志、下同)说明积善而后圣心备的道理。
第二层(第2—4句)从正反两面设喻说明积累的必要性。
第三层(最后两句)从正反两面说明用心专一才能积累的道理。
提示学生:此段较长,可按上述层次,一层一层地练习背诵,最后连贯地背诵全段。
3.概括本段主旨后,熟练地背诵这一段。
主旨是:学习知识必须有“锲而不舍”的精神,不断地积累;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用心专一。
(十)总结全文。
1.思想内容。
总结方式:先列出各段的论点(分论点);再分析这些论点跟“学不可以已”这句话 (中心论点)的关系,指出分论点就是中心论点的论据,最后列表说明。
学不可以已(中心论点)
“不已”才能“知明而行无过”——意义(分论点之一)
“不已”才能“善假于物”——意义(分论点之二)
学而不已,方能积累,即“锲而不舍”——态度(分论点之三)
教师点拨:作者在本文中所论述的观点,跟他的“性恶”说是分不开的。因为“性恶”,所以需要改造,改造后即可为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就说明了这一点改造的方法就是进行教育,“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说明教育可以改造人,使人为善。这种教育改造,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所以又说“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2.设喻的运用。
教师说明:严格地说,通常所谓“比喻论证”是不确切的,比喻是一种修辞技巧,常用来说明事物的状态、大小、色泽等等;设喻则是一种说明事理的方法,用于论证,应称为“设喻论证”。
学生讨论:(1)从本文看,运用设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2)本文在设喻的运用上有哪些特点?
小结要点:
设喻的基本原则是“以其所知,喻其所不知”,也就是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来说明深刻的道理。(附带说说,寓言也是设喻的一种,上学期已学过,如“循表夜涉”“刻舟求剑”等,同样也有深入浅出的效果。)
本文的设喻有两大特点:一是方式灵活,有时从一个方面用同类事物并列设喻以加强效果,如“青,取之于蓝……而寒于水”;有时从正反两面设喻说明同一道理,如“骐骥一跃……功在不舍”。二是用一连串的设喻,而内容逐步加深,如“登高而招……而绝江河”。
3.对举的运用。
说明:对举是一种行文方式,就是将有关的两个事物(包括同类事物和相反事物)同时举出,其句子构造也相同或大体相同。
让学生举例(同类事物对举,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等;相反事物对举,如“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蚓无爪牙之利……用心躁也”。)
讨论对举的作用。教师要说明一下:上述对举句组又都是设喻,那是就其目的(说明事理)来说的,而讨论对举的作用则应从行文方式看,要想想如此行文有什么好处。(读起来节奏整齐划一,铿锵有力;以同类事物对举可以丰富内容,加深印象;以相反事物对举,可以使读者对问题获得一面的认识。)

高二语文下册《拿来主义》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熟悉并掌握鲁迅关于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的论证技巧。
2、学习本文运用比喻论证等方法把深奥的抽象的道理讲得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的
论证艺术;
3、体会鲁迅杂文的语言特点。
4、联系实际,深入理解学习本文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
1、理解什么是拿来主义以及为什么要拿来
2、理解比喻论证的方法
3、理解破与立的关系
教学难点:
1、“送去主义”是难点。因为现在的中学生对文章的背景不熟悉,文章中有些词语比较费解。所以讲解时要适当介绍背景,把费解的词语作重点讲解。
2、反语的运用
3、理解鲁迅杂文的特色,进而理解杂文的写作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课外阅读兴趣很浓,阅读范围比较广泛。唐诗宋词,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都看了不少,每天我们也进行交流,但对于这些文学作品,前人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我们该以什么样的态度来接受它呢?
作家冯骥才先生到法国访问,在一次欢迎宴会上,外国记者接二连三地向他提问。其中一位记者问:“尊敬的冯先生,贵国改革开放,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东西,你们就不担心变成资本主义吗?”冯先生回答:“不!人吃了猪肉不会变成猪,吃了牛肉不会变成牛。”他幽默机智的回答,博得满堂喝彩。是的。我们学习资本主义的东西,不会变成资本主义,同样,继承文化遗产时,只要我们坚持正确的原则,就一定能够有助于新事物的发展,这个原则就是“拿来主义”。——板书课题、作者。
二、背景介绍
本文写于1934年6月4日。日本帝国主义占领我国东北三省之后,妄图进一步占领华北地区,中华民族面临严重危机。
国民党反动政府顽固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卖国反共政策,对外出卖国家领土,对内实行反革命的军事“围剿”和文化“围剿”。为了维护反动统治,蒋介石提倡以“四维”(礼、义、廉、耻)和“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为内容的所谓“新生活运动”。于是文化界的反动文人随之叫嚷“发扬国光”,掀起一股复古主义的逆流,以此来对抗革命文化的传播和发展。由此可见,“媚外”与“复古”二者紧密配合是国民党反动政权和一些反动文人的基本特点。而一些资产阶级买办文人,甘作“洋奴”和“西崽”,极力鼓吹“全盘西化”完全否定我国的文化传统,以此对抗革命文化。
为了促进革命文化的健康发展,1934年前后在左翼文艺队伍中进行了对文艺大众化和文艺新旧形式等问题的讨论。在讨论中,有些同志受“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影响,认为“采用旧形式”就是“机会主义”,“类似投降”。根据文章内容来看,当时一些青年看到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文化侵略,出于爱国主义热情和对国家民族前途的关心,对一切外国的东西部有一种恐惧心理。
由此可以看出。当时在如何对待文化遗产的问题上,存在着种种错误思潮和糊涂观念。为了揭露和打击敌人,为了澄清认识,鲁迅先生写了这篇《拿来主义》。
[作品出处]
1、阅读注释①
2、补充:本文写于1934年6月4日,发表于1934年6月7日的《中华日报》副刊上。课文选自《鲁迅全集》第六卷的《且介亭杂文》。有一段时间,鲁迅先生住在上海闸北帝国主义越界筑路区域,这个地区有“半租界”之称。鲁迅先生有很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对帝国主义十分憎恨,因此将“租界”二字各取一半,成“且介”,以表愤慨之情。“且介亭”标明这些杂文是在上海半租界的亭子间里写的,形象地讽刺了国民党统治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黑暗现实。
三、文章研读:
读标题
1、拿来主义中的“主义”是什么含义?
——一种重大的原则或主张(板书)
2、议论文的标题有两个大类:论题型的和论点型的,本文的标题是哪一类?
——论题型
3、从这个标题中可以看出,本文应该着力解决(或论述)哪几个问题?
A、什么是拿来主义?
B、为什么要拿来?
C、怎么样拿来?
这是一个标准的三段论模式,是我们写议论文时的一个很好的法宝,依照这样的思路去结构文章,非常的安全保险。
带着这三个问题,请同学们将文章浏览一遍。
插入杂文文体介绍

理清文章思路,研读文章
讨论解决第一个问题——什么是“拿来主义”?(回顾“主义”一词的含义)
1、明确文章哪些部分涉及到“拿来主义”这一观点
明确:第6-10段
2、这几个段落中哪一个语句给我们提供了答案?
第七节: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表明了作者的一种主张)
注意,本句中有一个词:“所以”——表明这是作者得出的结论,那么这一结论是在什么基础上得出的?(也即作者为什么提出该论点)
排除法的引入(ppt展示)
快速阅读课文的一到七小节,用排除法的方法,理出1-7小节的论证思路。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总结:
或闭关主义,或送去主义,或听凭送来,或自己来拿
非闭关主义
非送去主义
非送来主义
——————————
所以,要“自己来拿”
——这是什么样的逻辑论证?因果论证
讨论解决第二个问题——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
我们都知道鲁迅先生是以笔锋犀利著称,在这里他又是以怎样的一种表述来否定并批判这三种“主义”的呢?
1闭关主义
实质——明清以来奉行的闭关自守的政策
做法——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
后果——大门被枪炮打破(鸦片战争)
 碰了一串钉子(清政府与帝国主义国家签订的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2送去主义
实质——国民政府的卖国政策
做法——只是送出去
①送了什么出去呢?
一批古董→几张古画和新画→梅兰芳博士
从数量上来看是变少了,反映出一味的送去,最终会无物可送,
②而鲁迅先生却把这说成是“也可以算得显出一些进步了”,说明了什么?
明确:反语,讽刺国民党政府在欺世惑众、媚外求荣方面的花招愈演愈烈
③文章开篇,鲁迅先生即向我们展示了他那深厚的笔力,请大家注意文段中用红色标记的字词句,分析其深刻内含。
后果——亡国灭种,祸延子孙
作者在这里并没有非常直白将这种后果表述出来,那他是怎么说的呢?
①“尼采就自诩他是太阳……做奖赏。”
分析:尼采自诩是太阳,实际不是,最后疯了
中国自诩地大物博,实际不是,最后灭亡
运用类比手法,讽刺盲目自大者,告诫人们一味“送去”,只能沦为乞丐。即使自己这一辈沦落不到,子孙后代呢?——讨一些残羹冷炙作奖赏。
3送来主义
在提出这一主义的时候,作者用了四个意思较接近的词语,我们有必要辨析一下
送去:指国民党政府所奉行的媚外卖国政策和出卖领土主权等罪恶行径。
抛来:把无用的东西抛掉或送人,一般没有恶意。
抛给:指帝国主义为了进行经济和文化侵略,向中国倾销剩余物资、传播资本主义腐朽文化等的阴谋罪行。(“给”字表示是怀有企图,非要你接受不可的)
送来:自欺欺人的说法,批判国民党政府奴性十足的嘴脸
实质——帝国主义向中国倾销剩余物资进行文化经济侵略的政策
做法——英国鸦片,德国废枪炮,法国香粉,美国电影,日本小东西
后果——大受其害,对外国文化的一概排斥
小结:从上述的分析中我们看出,鲁迅先生对国与国之间的交流有他自己独到的见解,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礼尚往来(板书),没有往来不行,光有往也不行,必须得有来,但来的也不是随便的东西,必须是好的,有用的,但是我们不能控制这一点,所以,作者提出了他的主张——拿来主义。
按照我们写议论文的思路,在文章第一部分就应该将自己的观点亮出来,而这篇文章的观点到第七小节才提出,这是为什么呢?
明确:立论:议论文可以阐述自己的观点,叫“立”;驳论:可以批驳别人的观点,叫“破”;本文先驳后立(先破后立)。
讨论解决第三个问题——怎样实行“拿来主义”
拿,带有主观能动性,既然是主观的就会受到自己和他人思想的影响,当时有些思想清醒的青年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不敢拿来,这不好;随便乱拿,没有原则性也不好,到底该怎么实行这一主义呢?
1、仔细阅读8-9节,理清思路(板书)
这里主要理清穷青年和拿来主义者的不同做法
大宅子穷青年徘徊不敢进门孱头
(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放一把火烧光昏蛋
欣欣然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废物
拿来主义者占有
挑选鱼翅吃掉
鸦片送药房,供治病
烟灯和烟枪送一点如博物馆,其余毁掉
姨太太各自走散
2、本文主要谈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问题,可是8、9两段只字未提“文化遗产”,却谈什么“大宅了”之类的问题。请同学们思考:“大宅子”、“鱼翅”、“鸦片”、“烟枪和烟灯”、“姨太太”分别指什么事物?
明确:“大宅子”指文化遗产,“鱼翅”指文化遗产中精华部分,“鸦片”指文化遗产中精华与糟粕互见的部分,“烟枪和烟灯”指文化遗产中的旧形式,“姨太太”指只供剥削阶级欣赏享用的腐朽的东西,是纯粹的糟粕。
3、穷青年的三种做法又具体指什么呢?
孱头――害怕继承拒绝借鉴,逃避主义;
昏蛋――盲目排斥,虚无主义;
废物――全盘西化,投降主义。
4、“拿来主义”要求我们对待这些事物要各持什么样的态度?
①“鱼翅”――吸收――“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
②“鸦片”――批判地吸收―――“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
③“烟枪和烟灯”――留一点作历史的反面教材,绝大多数应当清除――“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
④“姨太太”――坚决抛弃――“大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
5、要求学生阅读第10段,想一想这段的五句话分别能回答什么问题?
明确:(我们究竟应当怎样对待文化遗产呢?)总之,我们要拿来。(拿来之后应当怎样区别对待呢?)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正确对待文化遗产有什么积极作用?)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做到正确对待文化遗产的条件?)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辩别,不自私。(实行“拿来主义”有什么重要性和迫切性?)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5、这告诉我们“拿来主义”的最后一步该怎么做?
明确:创造
6、由此,请我们总结:怎样实行“拿来主义”?
明确:占有→→挑选→→创造(板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进一步理解文章内容,全面地把握中心思想

明确:本文的中心思想不只是谈对待文化遗产问题这一个方面,请同学们在笔记本上归纳本文中心。要求内容完整,语言通顺。最后要明确本文中心包含四个要点:①批判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态度,②批判国民党反动政府的卖国政策,③阐明对文化遗产的正确主张,④指出正确对待文化遗产的必要性。

学习本文的论证艺术

尽管本文中心思想应当包含四个要点,但最核心的问题还是阐明对待文化遗产批判继承的正确态度。但并没有枯燥地讲述理论,全文写得轻松活泼,很有趣味。作者究竟用了什么方法取得了这样的效果呢?
①比喻论证
第8、9两段
明确:比喻论证就是用比喻来说明道理。这种方法是用人们容易理解的、比较浅显的事物或道理来证明不容易理解的、深奥的事物或道理。运用这种方法能把道理讲得通俗形象。使人容易接受,增强作品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②类比论证:
第3段
明确:这里用尼采与“送去主义”者作比,尼采与“送去主义”者是具有相同思想意识的人,属于同一类事物。用同类事物进行比较从而阐明观点的方法叫类比论证的方法。(板书)它与比喻论证有明显的区别:类比论证是同类事物作比较,比喻论证是用不同类的、只是有相似点的事物打比方。二者的区别一定要弄清。
③对比论证:
8、9、10三段
明确:“孱头”、“昏蛋”、“废物”的表现与“新人”的表现对比。将两种性质截然相反的事物进行比较,这种论证方法叫对比论证。(板书)对比能给人留下鲜明的印象,增强论证效果。
板书:本文的论证艺术:
①比喻论证(8、9段)------用有相似点的事物打比方。
②类比论证(第3段)------用同类事物相比较。
③对比论证(8、9段)------用性质相反事物作比较。

体会本文语言特点

――讽刺、幽默、犀利
教学方法:请学生在原文中找自己觉得很有意思很有特色的语言,并加以评析。如:
①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刺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倘使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但我想,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
②总之,活人代替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③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
④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
学生很容易品味出其中的讽刺、幽默的韵味,接着要求学生再尽自己所能举出课文的其它例子。


教师小结

犀利的语言,讽刺幽默的风格,固然是高超的语言艺术,但更重要的是来自对事物的敏锐深刻的观察和思考,来自对敌人和旧事物的憎恶痛恨。语言是思想的外壳,没有深刻的思想,强烈的感情,就不会有高超的语言艺术。我们应当透过鲁迅先生的语言风格更深刻地理解鲁迅先生的伟大人格。

思考探究

本文中所列举的现象,在我们当今社会是否存在?作者提出的观点,在今天有没有现实意义?请同学们联系我们当前的社会现实想一想。
学生讨论,列举类似现象,教师引导作分析。
(如果学生提出的材料较多,且分析言之成理,那么,按本文形式,以“新拿来主义”或“的拿来主义”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运用因果论证、比喻论证等方法,列出论证的提纲。如果提出的材料不丰富,则提供以下材料,请学生作评析,而后作文。)
1、中国的宣纸制造工艺失密。
2、来自日本的访问学者庄严舜哉说,中国目前流行的日本动漫作品,很多在日本市场都是不出版、不播放的,因为其中充满了暴力、色情的成分;而真正好的作品在中国却看不到。
3、东芝笔记本电脑存在严重的安全漏洞,在美国及西欧,该产品被招回,而在中国,仅提供了一两个补丁软件。
4、日本的汽车制造业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一流产品出口欧美,二流产品国内用,三流产品送中国。(本田的安全气囊问题,三菱的排气管设计缺陷问题)
5、法国的电影人抵制美国大片进口。
6、中法合资的广州雷诺公司,因生产的标致汽车国产化率太低,最终不欢而散。
7、摩托罗拉在中国设厂,但几年下来,中国所掌握的仅是该公司硬件生产技术,核心技术却得不到。
8、招商引资,污染企业纷纷到乡镇设厂……

仿写
提供一篇例文,学生阅读,谈感受:
足球中的拿来主义
中国足协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自从给职业化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技术上的东西,很早就有人出去了,从最早的古广明、迟尚斌,再到职业化初年把整个年轻的健力宝送到足球王国巴西,但终“不知后事如何”;还有几位流洋的球员,杨晨,李金羽,谢辉,孙继海,李铁,邵佳一他们,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做“发扬国光”。听说不远还要把杜威送到哪哪。我在这里不想讨论他们出去对提高中国足球有什么关系,总之,现在出去的人是越来越年轻化了,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但是我们没有人根据了“礼尚往来”的礼仪,说道:拿来!
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尼采就自夸过他是太阳,只是给与,不想取得。然而尼采终究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中国也不是。中国足球的水平连中国人自己都看不好,外国人能把中国出去的球员当盘菜吗?(就是菜的话,出去的球员都是大咸菜)。外国俱乐部夸中国的球员有潜力。他们的拿不出东西,大腕球员不来,只好夸咱们的球员。
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说的冠冕些,可以称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其实甘肃天马的加扎就是一例)。
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
但我们被”送来“的东西瞎怕了。先有英国的足球流氓(中国有了),东南亚的赌球开盘,意大利的黑哨(中国裁判学会了)。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我在这里说得似乎有些勉强)。
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鲁迅原话。低素质的中国足球人很难领悟)
假如我们有幸学会了“巴西”(中国队会成为亚洲的巴西队吗???),或者学会了南斯拉夫(中国队会成为亚洲的巴尔干雄鹰吗???),我们不思进取,照样玩儿完。
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那么,学巴西,学南斯拉夫必须要超过他们,变成自己的。首先要咱们的中国足球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足球不能成为新足球。

高中高二语文秋声赋教案设计


一、教师激趣导入

时日匆匆,风寒如雨,雨寒如风。人心总是不耐风雨,坐听窗外风音雨韵绵绵不绝,牵引出多少载不动、卸不去的沁凉透骨的秋情。秋风秋雨,秋花秋月曾引发多少古今文人墨客书写下一行行或凄清或优雅的文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九百多年前,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由“秋声”而引发的一段流传千古的文思――《秋声赋》(板书课题、作者)

二、讨论学习内容

作为文言文,哪些内容是必学的?学习的基本顺序是怎样的?

每人独立思考,在备用纸上列出几个关键词,然后在小组内相互交流,形成基本共识;之后教师随机抽点小组内相互交流,形成基本共识。

最后教师也说说自己的基本理解,继续促进学习共识的形成(可能与学生意思相近,但用词会有差异):文言文言,自然有“文”有“言”。因此文言文的必学内容有两个,一个是“文”,一个是“言”。“文”和“言”应该先学哪个?应该先“言”后“文”,因为字词句的意思正确理解了,才能顺利地学习其作为文章和文化作品所表达的内容和思想、形式和技巧。其中的“言”包括字词句的音和义的理解;“文”包括表达的内容和表达的形式,因此可以切分成四个学习板块,一是“言”的字词音义,二是“言”的句子意义,三是“文”的表达内容,四是“文”的表达形式。

三、介绍学习方法

浅易文言文的学习方法主要有两个,一是自主诵读,二是自主梳理。每人要在自主诵读中疏通整理,进而自主获得,独立过关。在此基础上,听取同学和老师的发言,从中获得启发,深化自己的学习。同时,每诵读一次,就要让自己对课文再熟悉一步;经历四次诵读后,就能开口背诵。

讨论学习内容、介绍学习方法,体现了“把人当人、自主成长”的“非指示性”教育理念。或许学生对文言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不太存在认识上的差异和差距,但学生思考、讨论的过程,就是唤醒他们自主学习意识的过程,也是让他们意识到教师把他们当做学习主人的过程;而学生思考、讨论的结果,则让他们懂得了文言文该学什么、怎么学。以后他们离开教师也就能独立学习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也要求:“内容的确定和教学方法的选择,都要有利于学生……掌握自学的方法,养成自学的习惯,不断提高独立学习和探究的能力。”

四、一读,梳理“言”的字词音义

学生先自主诵读和梳理。诵读前教师先引导,介绍任务、要求和时间:请每人独立诵读课文,边诵读边梳理字词的音和义,一个也不放过,每个都要过关;边看课文边注意下面的注解,没有注解的随时查阅《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从它原有的义项中查找答案,再适合参阅手头资料;还是不懂的先用铅笔做上记号;时间12分钟左右。

梳理结束后,每人出两三个字词音义的题目,考考全组同学,在检测中加深理解,巩固提高。

最后教师检测。在全体学生都认为已掌握了字词的音和义后(让学生自主举手示意),教师将课前准备好的测试题通过多媒体亮出,要求解释括号前的字词音义,全体学生一起开口说或一起动笔写。检测一遍后教师再亮出括号内的答案,边亮边通说一遍,以强化印象,加深记忆。本文共有四段,为保证学习效果,将依次进行,逐段过关。下面只是样例——

题1:字音

悚(song)、淅(xi)沥(li)、鏦(cong)、铮(zheng)、砭(bian)、缛(ru)、渥(wo)、黟(yi)、戕(qiang)

题2:字词

悚然(惊惧的样子)、淅沥(细雨声)、萧飒(形容风声)、砰湃(同“澎湃”,波涛汹涌的声音)、鏦鏦铮铮(金属相击的声音)、明河(银河)、状(情状)、惨淡(黯然无色)、日晶(日光明亮)、栗冽(寒冷)、砭(古代用来治病的石针,这里引申为刺的意思)、绿缛(碧绿繁茂)、拂(掠过,拂拭)、余烈(余威)、兵象(征伐之象)、摇(摇落,损耗)、精(精神,精气)、渥然丹者(指红润青春的面容)、黟然(乌黑的样子)、星星(指点点白发)、戕贼(残害)……

题3:虚词

叹词:异哉!噫嘻悲哉!嗟呼!

1.而

(1) 连词,表修饰。 悚然而听之/童子莫对,垂头而睡

(2) 连词,表承接。 木遭之而叶脱/物过盛而当杀

(3) 连词,表并列。 忽奔腾而砰湃

2.者

(1) 代词,“有……者”为固定结构。 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有……的东西”)

(2) 代词,“所以……者”为固定结构。 其所以摧败零落者( “……的原因”)

(3) 代词。 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的面容)

3.之

(1) 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盖夫秋之为状也

(2) 助词,的。 乃其一气之余烈

(3) 代词。 木遭之而叶脱(代秋声)

4.其

(1)第三人称代词。 其触于物也(代“秋声”)/ 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代“它们”)

(2) 领属性定语。 其意萧条(,译为“它的”)

题4:词类活用

(1) 名词作状语。 欧阳子方夜读书(在夜间)

(2) 名词用作动词。 天之于物,春生秋实(结果实)

(3) 动词使动用法。 百忧感其心(使……有感触)

(4) 形容词使动用法。 万事劳其形(使……受劳苦)

题5:古今异义

(1) 其容清明,天高日晶

古义:清朗明秀 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政治)有法度,有条理

(2) 其色惨淡

古义:黯淡无色 今义:今多形容“萧条”和“苦费心力”

(3)物过盛而当杀

古义:必然衰败 今义:应当杀害

(4)有动于中

古义:内心 今义:方位名词

(5)黟然黑者为星星

古义:形容鬓发花白 今义:星;比喻细小的、分散的点儿或别的东西

五、二读,梳理“言”的句子意义

学生先自主诵读和梳理。诵读前教师先引导,介绍任务、要求和时间:请以句子为对象,边诵读边梳理,将全文翻译一遍;逐字逐句依次翻译过来,不能漏译或跳译,不放过任何一个字词;以直译为本,忠实于每个字词的固有意思,不能想当然;语句不通顺或不完整时,可适当加上字词,但加上去的要用括号标示;无法直译时可意译,意译尽量要保留原来的意思;无法解决时才可参阅手头资料,还是无法解决的用铅笔做上记号;时间8分钟左右。

梳理结束后,每人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疑难,小组不能解决的参与全班交流,主动提问,主动解决,直至一一过关。

然后小组检测,每人出两三个句子翻译,考考全组的同学,在检测中加深理解,巩固提高。

最后教师检测。在全体学生都认为已掌握了句子的意义后(让学生自主举手示意),教师将课前准备好的句子翻译题通过多媒体亮出,全体学生一起开口说或一起动笔写。检测一遍后教师再说一遍,并随时解释翻译的技巧和方法。下面是样例——

1.判断句

(1)是谓天地之义气(直接表判断)

(2)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乃”表判断)

(3)此秋声也(“也”表判断)

(4)夫秋,刑官也(“也”表判断)

(5)商,伤也(“也”表判断)

(6)夷,戮也(“也”表判断)

2.疑问句

(1)此何声也(疑问代词“何”,表疑问)

(2)胡为而来哉(疑问代词“胡”与语气词“哉”,表疑问)

(3)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争荣(疑问词“奈何”,表反问)

(4)亦何恨乎秋声(疑问词“何”,表反问)

3.倒装句

(1)胡为而来哉(为胡,宾语前置)

(2)有动于中(于中有动,状语后置)

六、三读,梳理“文”的表达内容

学生先自主诵读和梳理。诵读前教师先引导,介绍任务、要求和时间:请认真诵读课文,边诵读边自主梳理。

清人吴楚材在《古文观止》中评价《秋声赋》说:“秋声,无形者也,却写得形色宛然,变态百出”。下面我们就欣赏这篇千古美文,看看欧阳修是如何将无形的秋声写得形色宛然的。说说本文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秋声的。要求简洁、准确、全面(三级要求逐级提升);随时在备用纸上写下来,细化、深化自己的学习;时间10分钟左右。

每人独立完成后,在小组内相互交流,并相互评判,说说达到了三级要求中的哪一级,然后自我完善。之后教师随机抽点,全班同学随时插话,即时评判。

教师准备的基本理解是:用一句话总说就是摹秋之声、绘秋之状、议秋之气最后抒秋之叹。课文第一段“初淅沥以萧飒…… 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作者用一连串的比喻,风雨声、波涛声、金属撞击声、夜行军的人马声等,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体,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秋的色、容、气、意四个方面来描绘秋状的;欧阳修由感自然而叹人生,想到人事忧劳甚于秋的肃杀,不禁一声长叹,“奈何以非金石之质,

在此基础上,让每人对本文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观点:或说说感想,或说说评价,或说说疑问;但都要真诚、深刻、新颖(三个要求逐级提升)

七、四读,梳理“文”的表达形式

学生先自主诵读和梳理。诵读前教师先引导,介绍任务、要求和时间:请认真梳理语言表达的形式和技巧,欣赏作者的表达之美;通过梳理说说本文在表达技巧上的特色是什么,有什么表达效果;结合具体的语句,形成个性化的理解,一要自圆其说,二要尽可能细致、深入;边梳理边在备用纸上写下关键词句,细化、深化自己的学习;时间10分钟左右。

独立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每人不少于1分钟,不超过2分钟。然后推选出小组代表向全班介绍。

最后教师也说说自己的基本理解,努力给学生启发——

本文有三个特色:

①大量运用比喻。文章通过形象的比喻,使无形、无色的秋声,成为可听、可见、可感的具体、生动的自然现象,表现了作者高超的像声、状物和驾御语言的能力。

例如: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

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

②以景物喻人。以秋声使无情的草木“摧败零落”,比喻人生坎坷、忧愁劳顿使有情之人衰老、颓唐。把秋声、秋景和作者自己的秋感融合在一起,自然贴切。以景抒情,情与景泯和无间,使文章达到了优美、和谐、深刻感人的境界。

例如: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物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

③骈散结合。既部分保留了骈赋、律赋的铺陈排比、骈词俪句及设为问答的形式特征,又注意运用长短不齐的句子,使赋的形式活泼起来,变得散文化,增加了赋体的抒情意味。

例如: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

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

八、美读成诵

在前面四次诵读的基础上,换一种读的方式;全班齐读。在齐读中读出感受,读出享受,读出对内容的理解和形式的领悟;同时读出气势,读出氛围,把课堂学习气氛推向高潮。然后现场背诵,并现场默写。

九、了解作者及写作特点

教师综合相关资料,现成介绍给学生,让学生了解作者及写作特点,深化学习,提升认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别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喜欢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卓越的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唐朝)韩愈、柳宗元、(宋朝)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一生的主要著作,有周必大等编定的《欧阳文忠公文集》153卷,约百万言。另外,史学著作有奉诏与宋祁等合作编著的《新唐书》,并有他自己编纂的《新五代史》74卷。《秋声赋》被公认为是写秋的经典。文章都是作者心灵的再现,其实,欧阳修写《秋声赋》也是由原因的。本文写于作者53岁时。作者晚年虽身居高位,但回首往事,屡次遭贬内心隐痛难消,面对朝廷内外的污浊、黑暗,眼见国家日益衰弱,改革又无望,不免产生郁闷心情。对政治和社会时局心情郁结,对人生短暂、大化无情感伤于怀,让作者此时处于不知如何作为的苦闷时期,又加上这一年的秋天又如期而至。所以他对秋天的季节感受特别敏感,《秋声赋》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十、学生自主总结

下课前,每人用一句话来总结自己的学习收获或学习启示。要求总结收获准确、全面,总结启示深刻、独到。先在学习单上写下来;时间2分钟左右。

每人独立完成后,在小组内相互交流,相互完善,形成基本共识。然后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言,说说本组的基本共识,边说说自评和互评,形成班级的基本共识。

最后教师说说自己的总结,继续提升学生的认识,与学生分享,并让学生评价:;《秋声赋》写秋以立意新颖著称,从题材上讲,悲秋是中国古典文学的永恒题材,但欧阳修选择了新的角度人手,虽然承袭了写秋天肃杀萧条的传统,但却烘托出人事忧劳更甚于秋的肃杀这一主题,这就使文章在立意上有所创新。 更应该提到的,应是《秋声赋》在文体上的贡献。即赋的散文化,使赋的形式活泼起来,既部分保留了骈赋、律赋的铺陈排比、骈词俪句及设为问答的形式特征,又呈现出活泼流动的散体倾向,且增加了赋体的抒情意味。这些特点也使《秋声赋》在散文发展占有了一席很重要的地位。

十一、教师推荐课外阅读篇目

语文学习“得法于课内”,同时“得益于课外”,需要课外阅读。现在我向各位推荐两类课外文章,一是评价《秋声赋》的文章;二是欧阳修的其他文章。文章已经粘贴在班级语文学习的博客上,请直接打开阅读,每篇读完后留下你的一句话感想或评论,同学间相互交流,相互促进。

感谢您拜读范文资讯网教案频道的“高二数学向量的应用教案设计”一文,希望“高二数学向量的应用教案设计”能解决您的教案需求,同时,Fwr816.com还为您精选准备的小学数学加法教案设计专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