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岳麓版 > 导航 > 岳麓版八年级历册教案:洋务运动

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岳麓版

岳麓版八年级历册教案:洋务运动。

每个老师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教案课件,因此教案课件不是随便写写就可以的。若老师写的教案非常优秀,也能大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那老师应该从什么方面去写教案课件?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岳麓版八年级历册教案:洋务运动”,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洋务运动
[课标内容]
(1)列举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的民用工业。
(2)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通过理解洋务派、近代企业、新式海陆军的内涵,培养理解历史概念的能力。
(2)通过分析洋务派创办近代企业会遇到哪些困难及思考当时中国除向西方学习外还有没有别的强国之路的问题,培养切入历史情景进行合理想象的能力。
(3)通过对洋务运动中军事工业与民用工业的对比,培养学生比较思维能力。
(4)通过评价洋务运动与李鸿章,培养辩证思维能力与创新思维品质。
二、过程与方法
(1)感知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创办、新式海陆军建立、介绍西学与兴办新式学堂等史实,积累对洋务运动的认识,理解洋务运动为民族自强做了努力并启动了中国近代化。
(2)学会从生产力标准和从人类文明演进高度运用历史标准去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中国由封建王朝发展模式向工业化发展模式的社会转型中,洋务运动作了最初的努力,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由此培养顺应历史潮流、积极追求进步的精神。
(2)学习洋务派敢于改革的勇气、面向世界的开放态度,追求民族自强的爱国主义情感。
(3)洋务运动的失败在于改革未触动封建体制,由此认识到实行体制创新和建立近代企业制度的重要性。
[重点和难点]
重点:洋务派的出现;近代工业的创办。
难点:洋务运动为什么会失败?对李鸿章的评价。
[课时]
1课时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一、洋务派的出现
1、洋务派产生的时间
2、洋务派的代表人物
3、洋务派的主张
4、洋务派与顽固派的区别
二、近代工业的创办
1、近代军事工业的创办
2、近代民用工业的创办
3、新式海陆军的建立
4、介绍西学与兴办新式学堂
三、洋务运动的作用
1、洋务运动的失败及其教训
2、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小结]
以师生互动方式进行。
提问1:什么时候,洋务派出现,洋务运动兴起?
提问2:洋务派代表人物有哪些?洋务派的主张是什么?
提问3:洋务派创办近代工业可以分哪两个阶段?各阶段分别提出了什么目标?创办哪些企业?
提问4:洋务派除了兴办近代工业外,还开展了哪些方面的活动?
提问5:洋务运动有哪些进步作用?
[作业]
指导学生独立完成课内习题。

fwr816.cOM展读推荐

岳麓版初中八年级历册教案: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
学习目标:
1. 掌握新文化运动的内容(重点)、经历哪几个阶段;
2. 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与作用(难点);
3. 列举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了解他们对新文化运动的贡献。
教学方法:讲授法、问题探究法、综合启发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通过了解本课相关背景,即当时启蒙思想的传入和袁世凯篡夺果实称帝的背景。“假如你生活在这个时代,面对这种情况,你该怎样做。”引导学生思考导入到今天的新课—新文化运动。
二.讲授新课
(一) 出示自学指导时间:3分钟 ,要求:快速浏览课本第一部分内容—新文化运动的兴起,独立思考并回答下面问题。
1.新文化运动的标志、口号
2.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主要内容
3.新文化运动活动中心
学生浏览课本,师巡视,然后由学生回答相关问题。师生互动解答,师点评总结。 师生共同学习第一部分内容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新文化运动的标志 1915年 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
2.新文化运动的口号 民主与科学
3.代表人物 陈独秀 李大钊 鲁迅 胡适
4.主要内容 :即四个提倡四个反对,具体内容课本有详细说明,引导学生具体分析并理解掌握
5.活动中心 北京大学
(二)出示自学指导时间2分钟,要求:快速浏览课本第二部分内容—新文化运动的新发展,独立思考并回答下面问题
1.后期新文化运动时间
2.后期主要内容
3.新文化运动性质,历史意义
学生浏览课本,师巡视,然后由学生回答相关问题。师生互动解答,师点评总结。 师生共同学习第二部分内容
新文化运动的新发展
1.后期时间 十月革命以后1917-1919
2.后期主要内容:宣传介绍马克思主义
3.新文化运动性质 :前期、后期性质,两者概括起来的新文化运动性质
4.历史意义:让学生进行归纳师再点评注意引导学生从正反两方面考虑。
三、拓展与延伸
学生讨论:新文化运动提出“*孔家店”的口号,你认为对吗?说说自己的理由。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学习,我们了解了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了解了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及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了解了他们对新文化运动的贡献,课下请同学们认真回味一下牢记知识要点。
五.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练习题预习第9课内容

岳麓版初中八年级历册教案: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
学习目标:
1.了解和掌握公车上书、维新派政治团体的形成以及戊戌变法的内容(重点)等历史基础知识;
2.培养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并能从中找出戊戌变法意义及其失败的原因(难点);
3.认识到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维新派为挽救民族危亡和发展资本主义而进行的一次改良运动。是进步的、爱国的。
教学方法:讲授法、探究法、综合启发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介绍当时中国社会背景而进行导入,可以使学生在了解了当时社会背景的情况下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便于解决重点和难点。 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国家对我国的侵略日益加剧,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为救亡图存,我国一部分先进的民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变法改革运动,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戊戌变法。
二、出示自学指导
(一)时间2分钟
要求快速浏览“公车上书”内容
独立思考并回答下面问题
1.公车上书含义
2. 公车上书背景、时间
3.公车上书代表、影响
教师巡视,学生归纳问题答案,师概括点评并共同学习第一部分内容
公车上书
时间1895年春
背景《马关条约》签订大大加深了民族危机
发起人康有为、梁启超
内容反对议和请求变法
影响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二)出示自学指导
时间2分钟
要求快速浏览课本“百日维新”

岳麓版八年级历册教案范文:近代科技之星


近代科技之星
[课标内容]
知道詹天佑、侯德榜等近代科学技术方面的重要人物及其成就。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通过分析中国近代虽然科学技术落后,却出现了詹天佑、侯德榜等杰出的科学家和专家的原因,初步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组找寻资料、讨论和上台讲故事等方式,感知科学技术专家的杰出贡献,体会科学技术对于兴国强国的重要作用,积累近代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状总的知识,并使学生学会在交流中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近代杰出的科技专家詹天佑、冯如、李四光、侯德榜为救亡图存、振兴国中华,努力赶超世界先进科技水平、热血报国的赤子之心,认识到科技成就取得源于不迷信外国和勇于挑战困难,源于在继承前人学识基础上的大胆创新,培养学生爱祖国爱科学的良好品质。
[重点和难点]
重点:詹天佑、李四光、侯德榜三位科学家处于世界前列的科技成就。
难点:詹天佑、李四光、冯如、侯德榜四位科学家和专家取得世界前列的科技成就所具有的精神品质的共性。
[课时]
1课时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一、詹天佑和京张铁路
二、冯如和飞机制造
三、李四光和地质力学
四、侯德榜和“侯氏制碱法”
[小结]
让学生讨论:四位中国近代科技专家取得重大成就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引导学生形成对他们的共性认识,明白成为一个优秀科技人才所必需的条件,继承和发扬他们立志图强、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以及热爱祖国、努力为国争光的壮举。
[作业]
指导学生完成课后习题。

岳麓版八年级历册教案: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课标内容]
列举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说明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了解三大战役的进程,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及编制历史图表的能力。
(2)通过讲述三大战役、渡江战役的故事,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通过分析归纳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意识及分析对比历史史实、综合得出结论的历史思维能力。
(4)通过分析概括解放区土地改革的原因与作用,使学生初步学会 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观点、联系的观点来分析看待历史问题。
[重点和难点]
重点: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及渡江战役。
难点:三大战役的有关决策及作战方针。
[课时]
1课时
[教学方法]
讨论法与讲授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
提问:解放战争开始于哪一年?什么时候我军转入反攻作战?其标志是什么?
解放战争进入第三年后,战争形势又有什么新进展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导入新课
一、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本目设置三个问题,组织学生阅读课文,讨论回答:
(1)解放区为什么要实行改革?
(2)怎样进土地改革的?
(3)土地改革有何意义和作用?
二、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1、战略决战时机的选择
本目内容让学生看书回答下列问题进行讨论:
(1)到1948年8月止,人民解放战争已进行了哪两个阶段的作战?
(2)1948年9月,*中央决定与国民党军队展开主力决战,这一决定是否正确?为什么?
2、辽沈战役
(1)提问: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和力决战的地点为什么首选东北战场?
(2)借助地图讲述辽沈战役经过,穿插提问:辽沈战役应先打锦州还是先打长春?
(3)提问:辽沈战役的意义是什么?
3、淮海战役
(1)提问:淮海战役我军制定了怎样的作战方针?为什么要这样打?
(2)借助地图讲述淮海战役经过。
(3)提问:淮海战役的意义是什么?
4、平津战役
(1)提问:平津战役我军制定了怎样的作战方针?这样打的目的是什么?
(2)借助地图讲述平津战役经过。
(3)提问:平津战役有何意义?
5、三大战役胜利的意义
让学生从书中归纳。
三、渡江战役
本目首先设置一个问题引起学生思考,以了解渡江战役前夕的形势;得出答案后,再讲渡江战役的经过,最后总结全课。
(1)提问:渡江战役前夕,蒋介石玩弄了一个什么阴谋?蒋介石的这次“求和”与1945年电邀*到重庆谈判,在目的上有什么共同点?
(2)讲述渡江战役经过。
(3)总结人民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讨论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
[小结]
[作业]
指导学生完成课后习题。

岳麓版八年级历册教案:近代思想、教育和文艺


近代思想、教育和文艺
[课标内容]
(1)了解魏源、严复等人的主要思想。
(2)以科举制的废除和京师大学堂的开办为例,了解近代新式教育发端的主要史实。
(3)知道鲁迅、徐悲鸿、聂耳、冼星海等人的主要成就。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通过对魏源和严复思想的比较,提高学生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近代文学艺术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鉴赏分析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在介绍魏源和严复的思想时,结合鸦片战争和维新变法运动,分析为什么说严复是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说明社会思想的产生受社会客观条件的制约;同时,联系已学的有关民主共和的思想和新文化运动,初步了解西学在我国传播的基本情况。
(2)要求学生收集有关文学艺术的作品、图片,更直接地感知历史。注意与前面已学的有关知识联系,从整体上了解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加深对近代历史发展进程的理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课学习,了解中国近代思想和文学艺术方面的成就,认识到这一时期我国的文化既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又保持了自身特色,从而形成对祖国文化认同感,产生爱国主义感情。
(2)在社会急剧变化的情况下,先进知识分子立志图强、勇于探索的精神,热爱祖国、努力为国争光的行为,值得我们学习。
[重点和难点]
重点:《海国图志》
难点:《海国图志》所体现出来的魏源的思想及其影响。
[课时]
1课时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一、思想家魏源和严复
1、魏源和他的《海国图志》
2、严复和他的《天演论》
二、新式教育的兴办
1、新式学校的兴办和学制的改变
2、近代后期的教育家蔡元培、陶行知、徐特立
三、文学艺术
1、鲁迅的小说和杂文
2、小说家茅盾、巴金、老舍、周立波等的代表作
3、戏剧、音乐的杰出成就
4、绘画的新发展
[小结]
联系第23课的有关知识,归纳本课的知识要点,使学生对近代科技、思想、教育和文学艺术有一个完整的概念。
[作业]
指导学生完成课后习题。

感谢您拜读范文资讯网教案频道的“岳麓版八年级历册教案:洋务运动”一文,希望“岳麓版八年级历册教案:洋务运动”能解决您的教案需求,同时,Fwr816.com还为您精选准备的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岳麓版专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