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人教版 > 导航 > 八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世界音乐之窗——亚洲音乐

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世界音乐之窗——亚洲音乐。

对于新入职的老师而言,教案课件还是很重要的,所以老师写教案可不能随便对待。只有写出好的教案才能充分展现出教学意图,那好的教案课件怎么写?为此,小编特意呈上“八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世界音乐之窗——亚洲音乐”,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世界音乐之窗——亚洲音乐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接触熟悉亚洲三个地区有代表性的民族民间音乐。
2、初步了解亚洲三个地区民歌的特点,进而体会亚洲各地区音乐作品鲜明的民族风格
3、了解亚洲民间音乐的基础知识和相关文化
教学内容:
1、欣赏学唱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的民族民间音乐
2、欣赏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的民族民间音乐
3、欣赏日本,朝鲜的民族民间音乐
教学安排:
1、教学重点:通过欣赏亚洲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民间音乐,体会其具有的与西洋音乐及其他地区音乐明显不同的艺术魅力
2、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兴趣,学唱亚洲民歌,并产生喜爱之情
3、课时安排:3课时
教材分析
1、印度全称“印度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India)”。首都新德里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主要城市有加尔各答(为全国第一大城市和黄麻加工中心)、孟买(印度纺织业中心)。国花为荷花,蓝孔雀是国鸟,货币是印度卢比(Rupee)。人口居世界第二位。有10个大民族和许多小民族。
印度音乐按照体裁可分为宗教音乐、古典音乐、民俗音乐、大众音乐4种。印度传统音乐艺术的基本特征是缠绕着几个骨干音上下迂回、曲折进行的旋律,各种滑音和装饰性音型的点缀,始终伴随着曲调的持续音,富于变化的鼓点以及情韵浓郁、略带鼻音的歌唱,所有这一切正是构成印度传统音乐的基本因素。1、
“拉格”(Raga)一词是梵语,意为色彩、情绪,它被称为印度古典音乐的灵魂。在某种意义上讲,这种古典音乐的最主要特点就表现出以拉格为基础的即兴演唱演奏上。每种拉格都有相应的、由5~9个音依一定次序排列的音阶,它们的上行和下行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与欧洲大小调音阶形成明显区别的是,印度拉格常用的几种音阶中小2度音程居多,增2度次之,而大2度往往只有1~2个。
塔拉是印度传统音乐构成的另一要素,是印度人对节奏、节拍的总称。印度的节奏体系相当复杂,总共有100多种,常用的约有15~20种。作为节拍周期的塔拉最短的有3拍,最长的达128拍,而较长的周期实际上是由若干个较短的节拍单位构成的,一个周期中每个节拍单位的首拍都有特定的不同称谓,并以拍手或摇动右手来标明。在每个长的周期中无论中间的节拍变化多么纷繁,最终都必须准确无误地循环到开头的拍上。这一点是即兴演唱演奏者和伴奏的鼓手必须具备的能力。
2、巴基斯坦全称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the Islamic Republic of pakistan),乌尔都语意为“清真之国”。首都伊斯兰堡,主要城市拉瓦尔品第、卡拉奇、拉合尔,国花素馨花,货币巴基斯坦卢比,面积796095平方千米。巴基斯坦全国有4个大民族,旁遮普族占总人口的63%,其次为信德族、巴丹族(普什图族)、俾路支族,还有10多个少数民族。96%以上居民信奉伊斯兰教,其余信奉基督教、印度教等。语言乌尔都语为国语,英语为官方语言,还有其他少数民族语言。巴基斯坦是南亚西北部国家。临阿拉伯海,海岸线长980千米。山地、高原占国土面积的3/5。北部为高山区,西部和西南部是高原区,东南部为印度河平原和塔尔沙漠。印度河是境内第一大河,与其支流组成全国的流域,在入海口形成约8000平方千米的三角洲平原。大部分地区属亚热带干旱和半干旱气候。山地冬寒夏凉,平原冬温夏热,年降水量一般为100~500毫米。
巴基斯坦的音乐基本要素仍是拉格和塔拉。
3、孟加拉国全称孟加拉人民共和国(The people's Republic of Bangladesh),首都达卡(Dhaka),国花:睡莲,货币塔卡(Taka):面积147570平方公里。民族以孟加拉族为主,占98%,另有20多个少数民族,孟加拉语为国语,英语为官方语言。伊斯兰教为国教。信奉伊斯兰教的人口占86.6%,其他的信奉印度教、佛教、基督教。孟加拉国位于南亚次大陆东北部的恒河和布拉马普特拉河冲击而成的三角洲上。东、西、北三面与印度毗邻,东南与缅甸接壤,南濒临孟加拉湾。海岸线长550公里。全境85%的地区为平原,东南部和东北部为丘陵地带。
孟加拉的音乐基本要素仍是拉格和塔拉。
4、印度尼西亚全称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Indonesia),国名释义:源于希腊文,意为“水中岛国”,别称:千岛之国、火山之国。首都:雅加达 ,主要城市:泗水、万隆、棉兰、三宝垄,货币:印度尼西亚盾,茉莉花是国花。面积:1904569平方千米。民族以爪哇族为主,占47%,其他主要有巽他族、马都拉族、米南卡保族、马达族、马来族、亚齐族以及华人、印度人、阿拉伯人等。居民90%以上信奉伊斯兰教,其余信奉天主教、基督教新教、印度教、佛教等。 官方语言为印度尼西亚语。
印度尼西亚是亚洲东南部的群岛国家。地跨赤道,位于中南半岛与澳大利亚大陆之间,国土由13700多个大小岛屿组成。
甘美兰是印尼传统音乐文化的集中体现,它在印尼各地使用范围很广 。甘美兰(Gamelan)这个词是爪哇语,它既指以金属敲击乐器为主体的合奏音乐,同时也指演奏这种音乐的乐队。这种乐队组合形式不仅存在于印尼,而且也广泛分布于东南亚的许多国家。由于在这些国家的传统乐队中锣的数量很多,而且在合奏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研究者们称这种具有普遍性的音乐现象为锣群文化
5、德彪西在自己创作中形成一种被人们称为“印象主义”的音乐风格,对欧美各国的现代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德彪西的作品在音乐上部份受到俄罗斯音乐影响,同时又受到文学上、绘画上的象征派、印象派的影响,形成自己的独特的音乐风格。他力求在音响中刻画出瞬间的感觉、暂短的印象、情绪上的细微差别、景象的轮廓等。德彪西开创了音乐表现上的新的境地。
德彪西的主要作品有:歌剧《佩利亚斯和梅丽桑德》,舞剧《玩具盒子》,管弦乐作品《牧神午后》前奏曲、《夜曲》,交响素描《大海》,音画《伊贝利亚》,钢琴曲《版画》、《快乐岛》、《前奏曲》、《意象集》等。
尽管德彪西音乐具有现代新音乐的特点,但是“他是一位法国的作曲家,象库培兰和拉莫一样的法国的作曲家;他从他们那里学到了音乐中的法国精神的实质,他且以此自豪。他认识到了他自己的民族的天才,他充分觉悟到自己肩负着解放艺术事业的重任,他的确是足以担当得起这个任务的,因为他是在这世纪交替时期的的伟大而绝对具有独创性的作曲家”。
6、在东南亚诸国中菲律宾的音乐显得颇为“与众不同”,因为在该国90%以上居民中流行的音乐深受西班牙和美国的影响,在西班牙殖民统治的300多年间,菲律宾很长一段时期又是受远在太平洋彼岸的墨西哥总督府所统辖,因此发端于欧洲,而后又在美洲得到发展的多种音乐形式、体裁、乐器与乐队都曾大量地传入菲律宾,并在人口密集的中部平原地区取代了当地的传统音乐。只有在北部的山区和南部的伊斯兰居民区中仍较完整地保存了本民族的音乐文化。
“昆迪曼”音乐,它长于表现感伤哀怨的情调,是一种慢3拍子的抒情歌曲,旋律多为小调式,进行中时有简单的转调。一些专业作曲家常将它加以改编搬上音乐会舞台,从而成为艺术歌曲性质的曲目。源于西班牙,之后已本土化了的弹拨乐队“朗达亚”在这一地区也十分流行,它由多把音区与音域不同的曼多林和吉他类乐器以及用来拨奏的大提琴组成,并经常加上木琴、铃鼓、定音鼓和三角铁等敲击乐器。它既可演奏圆舞曲、波尔卡等欧洲音乐体裁的曲目。也可以演奏当地的民间舞曲,例如常在世界各地演出的竹竿舞就是由朗达亚乐队伴奏的。传统竹竿舞是模仿长脚鸟在田间跳跃的动作,它以一对或数对长竹竿相击,舞者利用竹竿分开的瞬间插足跳跃,乐队以轻盈活泼的音乐为表演烘托热烈的气氛。
7、日本的传统音乐统称为邦乐。它的种类和体裁繁多,其中影响范围较大代表性的是都市传统音乐、宫廷雅乐和民谣三类,前两类属古典音乐,后一类属民间音乐。
都市传统音乐:它们的旋律多数是取材于日本都市的传统音乐,而都节(市)音阶则是构成这种典型日本味儿旋律的基础。它是一种包含了两个小2度(半音)音程5声音阶(mi fa la si do' mi'),这种特殊的5声音阶便成为构成通常人们所熟悉的日本音乐风格的最基本要素。日本都市传统音乐大多都使用这种音阶或其变化形式。
都市传统音乐主要包括各种以三味线(三弦)和筝伴奏的长歌、短歌,以三味线为主要伴奏乐器的多种说唱音乐(统称为净琉璃)和筝独奏、重奏和它与其他乐器(三味线、尺八或胡弓)的合奏曲。
宫廷雅乐:雅乐风格典雅庄重、内容玄奥深邃,被视为国宝,宫廷常以它来招待外国元首和贵宾。它是现存日本传统音乐中最古老的乐种。它包括日本原来固有的神乐,久米、东游等祭神乐。
民谣:它是日本传统音乐中最为大众化、最富有生活气息的品种,它直接反映了广大民众的劳动、生活和各种习俗,表达了他们丰富多样的思想感情。
民谣按照表现内容和演唱场合可划分为劳动歌曲、祭典歌、祝仪歌、娱乐歌和儿歌5大类。古老的日本民谣大多数使用羽调式的民谣音阶。如《拉网小调》就是用这种民谣音阶。而大多数在近代已都市化了的民谣则用都节音阶,例如的《樱花》就是这类民谣的典型。
日本民谣多采用独唱方式,有的则一唱众和。在九州以南的一些岛上还有对唱的表演方式。许多民谣原来是无伴奏的,近代受市民音乐的影响越来越多使用乐器伴奏,三味线是最常用的伴奏乐器,北方的一些民谣也有用胡弓伴奏的。此外各类的鼓、铜钹和拍子板也常在民谣表演时奏场面音乐。
日本音乐的性格特点:
1)日本音乐自然美、朴素美、少装饰以及和谐美。
从内容上看,其音乐多与大自然相关联。在民谣中,其主要部分大都关于农事的内容:如田歌,即与农耕劳动相关的民歌,包括除草歌、翻土歌、浇水歌、插秧歌、捣米歌等。田歌的数量众多,可以说在历农耕劳动是日本人民生活的最重要内容。另外还有山樵歌、海歌、作业歌和路歌等都与自然息息相关。
日本音乐对单音音乐很是偏爱,在日本音乐中合唱所占的比例很小,他们喜爱独唱、独奏;和声乐器笙经常作为单音旋律演奏。即使是合唱(奏)中,也不使用西方式的和声与对位,而是采用“复律动”(两个声部往往在节奏上不同步)和“伴奏中断”(伴奏停下来突出声乐演唱)的方式进行。
日本音乐注重对“余韵”的追求,一方面是在延音的各种处理上表现出自然状态(不夸张);另一方面,在乐曲、乐句的结束上也表现出自然的弱收状态,如雅乐结束时的递减乐器渐收法。
另外,日本人对苍劲、古朴甚至粗犷、原始声音有着特别的爱好。如对三味线乐器的偏爱。他们还在此乐器上安装一种名为“沙瓦利”的装置来获得一种苍老、古朴的音色;在声乐演唱中,他们喜爱暗哑、枯淡的音色,为了获得沙哑的声音,他们不惜练习到嗓子充血,义太夫节的演唱中,甚至女生降低八度或男生提高八度进行演唱。
2)哀婉之情
日本音乐中的哀婉之情表现为一种悲凉的氛围,那种沧桑、暗哑的特点。不仅体现在琵琶、筝、三味线等弦乐器,横笛、草案、星等管乐器中,甚至连打击乐器也不例外。胡弓的那类似人声如泣如诉的音色,可以说是这种悲凉音色的代表;筝的押弦,三味线的滑奏等余韵的演奏法,歌唱上特殊的发声法,日本都节音阶都使得日本音乐那种悲凉、伤感的色彩被进一步强化。
8、朝鲜传统音乐以没有半音的5声音阶为基础。按照其主音及音程结构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种调式音阶。一种叫作平调,在以汉城为中心的中部地区和以平壤为中心的西道地区的民间音乐常用,它相当于中国徵调式音阶,当曲调下行时偶尔插入#fa音以增加音乐的变化。具有大调的性质,其旋律色彩比较明朗。另一种叫界面调,它为南方的民间音乐常用,相当于羽调式音阶,小调特点鲜明。其旋律进行较多起伏,情绪略带感伤,在一些说唱和器乐曲中,si作为色彩音也常用于旋律下行中。除此之外还有少数角调式的民谣。
朝鲜音乐一个带普遍性的鲜明特点是旋律中常常出现4度和2度音程的接续进行。在朝鲜丰富多彩的音乐中还有各种不同的音程结合样式,例如以8度、9度大跳表现昂扬豪迈的情绪,以3度、4度、5度的连续上行推进表现难以抑制的情感冲动,或者环绕调式主音或骨干音作螺旋式的上下移动,使音乐更加委婉曲折。
朝鲜音乐中以“长短”这个词来表达节奏的意思,音符的长短来源于朝鲜语中音节的长短。朝鲜民族音乐具有明显的3拍子的倾向,即使是6/8、12/8、6/4这些复拍子也是按3拍子的原则来处理的。以此为基础再加上强弱位置的不同安排,使音乐节奏变得更加富于变化。
朝鲜音乐多使用行板速度,而一些民谣在结束时往往转为快板,慢板的乐曲极为少见。
朝鲜传统音乐分为古典音乐(又名正乐)和民间音乐(又称民俗乐)两大门类。古典音乐又包括用于祭祀和宴会的唐乐(从中国传入)、乡乐(朝鲜固有的)和军乐。民间音乐分为农谣、抒情谣、风俗谣、歌乐、说唱、和散调。民间音乐中声乐占多数,大部分是劳动人民广泛传唱的民歌,少数是在上层阶级和知识分子中流行的声乐体裁。
教学过程:
一、导入:欣赏印度歌舞,引导学生体会印度现代音乐的明快和具有生活气息
二、欣赏学唱印度音乐
1、介绍印度地理及种姓制度的历史,引导学生了解印度最底层的人民的痛苦生活
2、介绍印度电影《流浪者》,欣赏其中拉兹之歌的录象,引导学生体会歌中笑中带泪的情感
3、欣赏印度民歌《流浪者之歌》,分析其与拉兹之歌的异同,体会乐曲在描绘流浪生活时的痛苦及乐观的精神
4、学唱乐曲歌谱,注意装饰音和变音,体会音乐独特的风格
5、欣赏〈印度国风光〉,感受拉格的特点,教师讲解拉格与塔拉
6、欣赏录象介绍印度的民间乐器“西塔尔”和“塔不拉”,聆听这种乐器的音色,与吉他进行比较
7、欣赏印度舞蹈片段,学习几个基本的舞蹈动作
(三)欣赏巴基斯坦民歌〈美丽的国土〉
1、欣赏乐曲,体会乐曲与印度音乐的相同之处
2、轻声唱谱,引导学生体会巴基斯坦民歌的曲式结构(带再现的三步曲式)
(四)演奏孟加拉歌曲〈道路〉
1、欣赏歌曲,体会其与印度音乐文化的渊源关系
2、将曲谱移至F大调,用牧童笛吹奏
3、布置作业,下周检查
(五)欣赏学唱〈星星索〉
1、欣赏乐曲,同时了解什么是克隆钟音乐,它是葡萄牙民歌和印尼民族音乐结合的产物
2、学唱伴奏声部,跟随录音演唱伴奏,体会歌曲旋律一松一紧的节奏音型,引导学生在美的享受中产生丰富的联想
(六)欣赏学唱〈梭罗河〉
1、欣赏乐曲并进行讨论,比较一些以河流命名的歌曲(如〈长江之歌〉)与〈梭罗河〉在音乐和意境上的异同
2、跟随伴奏哼唱歌曲
(七)欣赏钢琴曲〈塔〉,引导学生了解在这首作品里音乐家借鉴和发展了民族民间音乐,让传统的音乐成为别具一格的带有现代色彩的音乐
(八)学唱〈竹舞〉
1、教会学生菲律宾音乐的基本节奏,注意每一句的第一拍的休止符
2、打着拍子学唱乐谱,再加入歌词
3、欣赏我国海南岛黎族的竹舞录象,引导学生体会舞蹈的欢快活泼的风格
(九)欣赏日本音乐
1、欣赏喜多郎的音乐〈KOKORO〉,引导学生体会日本现代音乐风格
2、欣赏歌曲〈樱花〉,体会歌曲欢快的情绪
3、观看日本歌舞录象,使学生有直观的感性认识
4、学唱〈樱花〉,引导学生把曲中各个音重低到高排列,告诉学生这是日本民歌的调式,称为“都节调式”
5、引导学生自己处理歌曲的强弱和音色及力度
6、欣赏日本传统器乐曲〈五木摇篮曲〉,主要听辨“都节调式”在乐曲中的风格
7、聆听用日语演唱的〈荒城之月〉,感受日本传统器乐曲经加工提炼成为现代歌曲后的不同风格
8、学唱〈荒城之月〉,分析乐曲的曲式结构(aa’ba’)和〈樱花〉多乐句组成的一段体民歌的不同
(十)学习欣赏朝鲜歌曲
1、学唱朝鲜歌曲〈阿里郎〉,表现歌曲的情感并分析歌曲的结构
2、欣赏女声独唱〈阿里郎〉,体会歌曲内涵,学习与朝鲜相关的文化知识
3、有感情的唱好〈阿里郎〉,体会朝鲜音乐中三拍子的特点
4、欣赏录象,引导学生了解朝鲜民族乐器的音色和演奏特点
5、欣赏电影〈卖花姑娘〉的片段,了解电影中人物的命运,体会其痛苦的心情
6、跟随教师的钢琴伴奏学唱歌曲〈卖花姑娘〉,有感情的进行演唱
(十一)教师小结:亚洲各国都具有其风格迥异的民族民间音乐和深厚的文化传统,他们与我国一衣带水,了解他们的音乐,为我们带来具亚洲风格的音乐艺术享受。

Fwr816.COm精选推荐

八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名家名曲



教学目标:
1、通过介绍中国早期“学堂乐歌”创始人李叔同等四位音乐家的作品,让学生从近代音乐史的角度了解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状况
2、通过欣赏学习欧洲巴罗克时期的优秀音乐作品,让学生广泛接触与了解古今中外的名家名曲,力图全方位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教学内容:
1、欣赏李叔同,萧友梅,赵元任,刘天华等音乐家的艺术作品
2、欣赏亨德尔和巴赫,海顿,莫扎特的音乐作品
教学安排:
1、重点:欣赏学唱20世纪初中国音乐作品,了解前辈为振兴中华摆脱贫困落后进行的奋斗
2、难点:通过欣赏了解巴罗克时代的音乐风格
3、课时安排:六课时
教材分析:
1、李叔同(1880年-1942年)浙江平湖人,出身于清朝进士、盐商的家庭。1905——1910年间在日本东京学西洋绘画和音乐,归国后,在浙江两极师范、南京高等师范等学校任绘画、音乐教员。创作歌曲有《春游》、《早秋》等,并引进外国歌曲予以填词作为教材,对中国早期的艺术教育具有启蒙意义。
2、萧友梅(1884~1940)字思鹤,又字雪朋。原籍广东香山(今中山县),现代音乐教育家。
童年随父亲寓居澳门。早年在日本、德国学习音乐。在日本时,曾参加同盟会,掩护过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活动。1920年回国后,先在北京主持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音乐科和北京大学附设音乐传习所,同时组织了我国第一支管弦乐队,自任指挥。1927年,在蔡元培的支持下,他到上海创办国立音乐院(后改称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毕生从事高等音乐教育,为中国现代音乐的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萧友梅的作品主要写于二十年代,有一百余首歌曲和其它体裁的作品。1922年出版的歌曲集《今乐初集》和次年出版的《新歌初集》,是我国最早的两本作曲家个人的创作专集。其中艺术歌曲《问》曾在学生和知识分子中广泛流传。此外,《南飞之雁语》、《女子体育》、《落叶》、《踏歌》等篇都在当时留下一定影响。他还创作了一些有影响的爱国歌曲,如《五四纪念爱国歌》、《国耻》、《国民革命歌》等。
3、赵元任(1892~1982)语言学家。赵元任出版的歌集有《新诗歌集》、(1928)、《儿童节歌曲集》(1934)、《晓庄歌曲》(1936)、《民众教育歌曲集》(1939)、《行知歌曲集》和《赵元任歌曲集》(1981)。1987年在上海音乐学院院长贺绿汀提议并推动下,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了五线谱版的《赵元任音乐作品全集》(由其长女、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赵如兰编辑),收有歌曲八十三首、编配合唱歌曲二十四首、编配民歌十九首、器乐小品六首,总计一直32首作品。
刘半农,名复,原名寿彭,是我国“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之一,的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1924年写成《四声实验录》,第一次给四声以科学说明。1925年初完成《汉语字声实验录》和《国语运动史》两篇论文,获法国国家文学博士学位。《汉语字声实验录》荣获1925年度康士坦丁伏尔内语言学专奖。
4、刘天华(1895-1932),江苏江阴人。原名寿椿,刘半农二弟,中国现代民族音乐事业的开拓者,作曲家、演奏家、教育家,中国现代民族音乐的一代宗师。他是民族乐器的革新者,第一次将二胡、琵琶的表现力达到前所有的境地。他在我国音乐第一个沿用西方五线谱记录整理民间音乐,不仅创作了《病中吟》、《良霄》、《空山鸟语》、《光明行》等不朽名曲,而且培养了大批二胡、琵琶传人。
5、德国作曲家亨德尔(George Frideric Handel、1685—1759), 亨德尔一生勤奋创作,写有歌剧46部,清唱剧32部,大合唱100部,以及篇卷浩繁的其他声乐、器乐作品。他的代表作是选用宗教题材写作的清唱剧。如:《弥赛亚》、《参孙》、《以色列人在埃及》、《扫罗》等。器乐作品中的大协奏曲,以及组曲《水上音乐》、《焰火音乐》等,充满了动人的世俗生活气息。
亨德尔死后荣誉更高。 1784年为纪念他百岁诞辰,全欧洲都举行纪念会。1791年,在伦敦举行的又一次纪念会上。海顿面对千人,含泪说道:“他是我们一切人的老师”。
6、巴赫(1685—1750),德国的古典作曲家。巴赫在创作中除未涉足歌剧外,几乎包罗了音乐中的所有体裁。他写有二百余部宗教及世俗大合唱、多部宗教的《受难曲》、《b小调弥撒曲》以及《平均律钢琴曲集》、《古钢琴曲集》、六首《勃兰登堡协奏曲》、四首《乐队组曲》和大量的管风琴曲。
巴赫创作以复调手法为主民构思严谨,感情内在,并在运用德国民族音乐基础上,广泛汲取尼德兰、法国、意大利等国音乐素养,使其创作对欧洲音乐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7、海顿(1732——1809),奥地利作曲家。海顿的音乐创作包括各类音乐体裁。其中以交响曲和弦乐四重奏最为杰出。他共创作交响曲一百零八部,弦乐四重奏八十三部,不少作品至今仍广为流传。海顿把交响曲固定为四个乐章的形式,并在配器上形成较为完整的管弦乐队的编制原则,为后来交响音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人民常尊海顿为“交响曲之父”。海顿作为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旋律动人,富有民间气息而获人们喜爱。
8、莫扎特(1756 ——1791年)奥地利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
莫扎特出生在一位宫廷乐师的家庭,三岁起显露音乐才能,四岁即跟父亲学习钢琴(羽管键琴),轰动了欧洲乐坛,被誉为“神童”。八岁作了一批奏鸣曲和交响曲,十一岁写了第一部歌剧。1773年任萨尔茨堡的宫廷乐师,因不敢忍受屈辱的仆从地位,于1781年愤而辞职。到维也纳谋生,他是奥地利历第一个有勇气和决心摆脱宫廷和教会,维护个人尊严的作曲家。此后,在贫困处境中陆续写出了大量作品。它的创作成就遍及各个音乐领域,起创作汲取奥地利名民间音乐和传统音乐文化的营养,他奠定了近代协奏曲形式,丰富了交响曲与室内乐的表现力。
主要作品有歌剧《费加罗的婚姻》、《唐璜》、《魔笛》等三十余部,交响曲约五十部,协奏曲五十余部,室内乐二十三部,以及大量的歌曲和宗教乐曲。

教学过程:
一、导入:欣赏李叔同作词的《送别》,唤起学生的回忆,引导学生讨论20世纪初中国的社会状况。
二、欣赏吹奏《春游》
1、介绍李叔同,突出其引进外国歌曲予以填词作为教材,对中国早期的艺术教育具有启蒙意义。
2、欣赏乐曲,引导学生一边欣赏一边划拍子,感受复拍子的节奏感。
3、学唱歌曲第一声部,注意力度变化及变音。
4、将乐曲低音部分稍微加以改编,用牧童笛演奏,引导学生感受三声部的效果。
三、欣赏演唱《问》
1、欣赏乐曲,介绍作曲家和歌曲的时代背景。
2、跟随录音轻轻哼唱,感受歌曲中不同段落中叹息、含蓄、激动、沉吟的情感。
3、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三连音的唱法,与前八后十六对比,练习好节奏,把歌曲中三连音的部分唱好。
四、欣赏《教我如何不想他》
1、唱唱歌曲中“教我如何不想他”依据,介绍其源于戏曲中的一个曲牌,体现了作品的民族特点。
2、看着歌词欣赏作品。
3、介绍作曲家赵元任。
五、欣赏《光明行》
1、初听,引导学生边听边阅读课文,漫谈感受。
2、视唱第一第二主题,注意32分音符。
3、了解曲式结构,为复三部曲式。
4、再听全曲。感受音乐中军鼓的敲击声、进军的号角声和进行曲的节奏。引导学生从刘天华所处的历史时期,进一步理解音乐所表现的当时进步知识分子在黑暗中追求光年、吗的进取精神。
5、介绍二胡的形状、音色和特点。
六、欣赏学唱《快乐的铁匠》
1、欣赏乐曲,感受乐曲朴素明朗的旋律,体会18世纪初德国古老乡村的生活气息。
2、跟随录音听唱歌曲,注意变化音和16分音符
3、处理力度记号,随着教师的钢琴伴奏有感情的演唱
七、欣赏〈哈里路亚〉
1、欣赏合唱曲,介绍混声合唱的声部结构,体验合唱的合声效果
2、要求学生记下第一乐句,并把它唱出来,体会歌曲纯洁虔诚的情绪
3、介绍声乐套曲的定义
八、欣赏小提琴独奏曲〈G弦上的咏叹调〉
1、介绍巴赫,突出巴赫将欧洲的复调音乐发展到高峰
2、欣赏乐曲,分析速度和节奏及结构
3、欣赏鲍比麦克菲林在24小时巴赫音乐会上演唱的此曲,体会乐曲甜美朴实的旋律和温柔情感的表现
九、欣赏〈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
1、教师弹奏〈小星星变奏曲〉,引导学生感受乐曲拍子的变化,节奏的变化,旋律的改变等,理解变奏曲这一题材
2、学唱〈惊愕交响曲〉主题并记住
3、分段欣赏全曲,听辨主题的各次变奏
4、完整欣赏乐曲,引导学生用手势表现不同的变奏
5、介绍海顿,重点介绍海顿在交响乐创作和规范交响乐方面的功绩,被称为“交响乐之父”的原因
6、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变奏创作
十、欣赏歌曲〈不要再去做情郎〉
1、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中的“欣赏提示”,了解歌剧的故事梗概
2、要学生知道这是一首世界的经典歌曲,是古典乐派大师莫扎特的主要作品之一,从这首歌曲中可了解莫扎特创作的音乐风格
3、哼唱歌曲的主题
4、欣赏歌曲,体会主人公费加罗勇敢豪放的性格,引导学生进入莫扎特的音乐天地
5、观看〈费加罗婚礼〉的主要片段,整体了解这部歌剧
6、学唱歌曲并背唱下来,引导学生分析前两句和后两句的旋律线条有何不同
十一、教师小结:在音乐这片浩瀚的大海中,20世纪初的中国音乐家和巴罗克时期的欧洲音乐家的作品是最闪亮的明珠,希望大家在课后拓宽自己的欣赏视野,多欣赏这些经典的作品。

八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八音之乐


八音之乐
(一)以图:
这一单元与其年级下册中的“华夏古韵”相呼应,是为学生了解民族乐器及器乐音乐而设立的。在“音乐故事”栏目中,结合欣赏琵琶曲《十面埋伏》,介绍楚汉相争的历史故事;笛子独奏《姑苏行》配以清淡隽秀的水粉画《水乡》,极具艺术魅力;二胡独奏《光明行》展示了二胡的音色和果敢刚毅的音乐性格;《十六版》《行街》《小放驴》《-十番锣鼓》等是我国各具代表性的器乐合奏形式。本单元的特色还在于集中认识代表民族打击乐器,并据此安排了学打锣鼓经,模仿戏曲人物出场的手眼身法步等。在音乐知识方面介绍了八音、弦索、江南丝竹、打击乐器、锣鼓经等。
(二)重点与难点:
本单元的重点是通过讲故事、欣赏、表演等教学活动让学生理解我国博大精深的民族民间音乐的有关材料,一及音乐相关文化的有机关联。
难点是教师如何把握不同栏目的教学意图,以及如何根据学生的知识背景灵活取舍教学材料。
(三)材料分析:
1、《十面埋伏》
《十面埋伏》十一首的大型琵琶曲,乐曲内容的壮丽辉煌,风格的雄伟奇特,在古典音乐中是罕见的。
这首乐曲是根据公元前202年初含量方在垓下(今安徽省灵壁县东南)进行决战时,汉军设下十面埋伏的阵法,从此彻底击败楚军,迫使项羽自刎乌江这一历史事实加以集中概括谱写而成的。
垓下决战是我国历一次有名的战役。秦朝末年,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在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猛烈打击下,琴王朝宣告灭亡。此时,刘邦的汉军和项羽得出均展开了逐鹿中原、争霸天下的斗争。到公元前202年,楚汉双方已进行了长达数年的战争,由于西楚霸王项羽骄矜、优柔寡断而一再坐失良机,错过消灭刘邦汉军的机会,到该下决战时,刘邦以三十万的绝对优势兵力包围了十万之众。深夜,张良吹晓,兵士唱楚歌,使楚军感到走投无路,迫使在乌江展开一场格斗,项羽因寡不敌众而拔剑自刎,汉军取得了辉煌胜利。琵琶曲《十面埋伏》出色地运用音乐手段表现了这场古代战争的激烈战况,使一幅生动感人的古战场音画。
《十面埋伏》最早见于记载的是1818年出版的《华秋萍琵琶谱》。1895年出版李芳园编订的《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重奖她改名为《怀阴平楚》。但这是一首长期在民间流传的传统乐曲。早在十六世纪末年,明代王猷定在《四照堂集》一书中就记述了当时琵琶名手汤应曾演奏《楚汉》以取得生动状况。文中写道:“《楚汉》一曲,当其两军决战时,声动天地,瓦屋若飞坠。徐而察之,有金声、鼓声、剑弩声、人马辟易声;俄而无声,久之,有怨而难明者为楚歌声;余其柔践争项王声,使闻者始而奋,既而悲,终而涕泪之无从也。其感人如此。“这段文字说明,《十面埋伏》的内容、结构和音乐形象与《楚汉》一曲所描述的大体一致,证明它的流传年代是十分悠久的。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1、介绍中国民间乐器。
2、音乐故事:楚汉相争。
3、音乐欣赏:《姑苏行》《光明行》《十六版》。
教学目标:
1、介绍八音乐器,使学生从整体上认识中国民间乐器。
2、通过音乐与古石像结合的形式,使学生了解琵琶曲《十面埋伏》的产生年代、创作背景以及它应体现出的情绪特征。
3、通过欣赏《姑苏行》《光明行》《十六版》来了解中国民间器乐曲的演奏形式、风格特征。
教学过程:
1、结合乐器图向学生介绍中国的八音乐器分类法,并举例说明。
2、让学生听赏《十面埋伏》,并用语言描绘出这首乐曲的内容、情绪。之后可由教师进行补充,完整地叙述“楚汉相争”的故事。再次请学生带着故事仔细聆听一遍。(播放VCD)
3、欣赏《姑苏行》《光明行》。
(1)问:能否听出这两首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它们的风格特点有什么不
同?
(2)播放录音。(VCD)
(3)请学生回答问题,由教师补充。
(4)介绍《光明行》的曲作者刘天华的生平以及代表作。
4、欣赏弦乐合奏《十六版》。
(1)介绍《十六版》是选自《弦索十三套》以及《弦索十三套》的作者、产生年代等。
(2)问:能否听出乐曲中有哪些乐器在演奏?它的演奏形式与前两首有何不同?它体现了什么样的风格特点?
(3)播放录音。
(4)请学生回答问题,由教师补充。
小结:为了继承和发扬我们中国的音乐文化,并把它推向世界,许多伟大的音乐人在努力,许多我们的同龄朋友,比如那些学习民乐的同学也在努力。而我们呢?就奉献一份热爱吧!
课后记:通过欣赏,不断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音乐欣赏:《行街》《小放驴》。
1、介绍中国打击乐器。
2、音乐欣赏:《十番锣鼓》。
教学过程:
1、欣赏《行街》《小放驴》。
(1)问:能否听出这两首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杨奏的?它们的演奏形式分别是什么?它们在音乐风格和曲调上有什么不同?
(2)播放录音。
(3)请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归纳总结。
(4)分别介绍江南丝竹、吹打乐的流行区域、乐器组合、音乐风格以及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2、介绍中国打击乐。
(1)讲解中国打击乐器的种类以及几种打击乐器,如大锣、堂鼓、小锣、大镲、梆子、小镲等,并由教师演示这些乐器的演奏方式。
(2)请学生来演奏,并用语言来描绘这些打击乐器的不同音色。
(3)再学生掌握这些打击乐器的演奏方式后,可要求学生按照一定的节奏、强弱变化来演奏。可由强到弱来演奏。以提高学生的兴趣。
3、欣赏《十番锣鼓》。
(1)讲解《十番锣鼓》的名字来由、流行区域、音乐风格、音响效果。
(2)播放录音。
小结:通过今天的讲解,同学们初步了解了我国打击乐器的流行区域、音乐风格、音响效果。
课后记:如果有实物让学生亲自演奏会更好。


(第3课时)
教学内容:
1、了解并学打锣鼓经。
2、音乐表演:合着戏曲打击乐的节奏来表演。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打击乐以及打击乐在民间音乐中的重要地位,感受戏曲表演中的“手、眼、身、法、步”的一致性。
教学过程:
1、复习大锣、堂鼓、小锣、大镲、梆子、小镲的演奏方式。
2、解释锣鼓经,并举例说明。
3、学打锣鼓经《冲头》《急急风》。
(1)可先让学生唱出这两首锣鼓经的节奏直至熟练。
(2)让学生分别练习鼓、梆、大锣、小锣、小镲的节奏制止熟练。
(3)让学生合练。
(4)也可让学生互换乐器,以使学生熟悉各种乐器的演奏方法。
4、音乐表演:
(1)问:戏曲的角色有哪几种?它们分别具有哪几种特征?戏曲的表演应注意哪些方面?
(2)让学生观看戏曲节目,请学生留意演员的造型、角色以及表演。
(3)请学生回答问题。
(4)将全体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学生表演戏曲中“声、旦、净、丑”四中行当,一组学生用打击乐伴奏。打击乐的节奏可由教师设计,也可由学生设计。在表演时,两组的学生可以对换表演。表演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对自己、他人和集体的表现作简单的评价,并互相交流感受,提出改进的意见。
小结:通过学习锣鼓经,进一步了解打击乐以及打击乐在民间音乐中的重要地位,感受戏曲表演中的“手、眼、身、法、步”的一致性。
课后记:兴趣很高,但要把握分寸。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音乐教案:青春舞曲


《青春舞曲》教案

教学内容:

唱歌《青春舞曲》。

教学目的:

1、能够对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民族民间音乐感兴趣,愿意了解少数民族与中原音乐文化间的联系,并积极参与各项音乐实践活动。

2、能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清晰的咬字吐字,明朗活泼的亲情绪演唱《青春舞曲》并背唱。

3、能够用器乐的形式为《青春舞曲》配伴奏,并能为《青春舞曲》填充配器谱。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通过各种音乐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和认识所学歌曲,扩大学生的艺术视野,难点是为《青春舞曲》伴奏。

教学方法:

听唱式、表演式、创造式。

教学用具:

钢琴、中国地图、多媒体教学光盘、打击乐器。

教学设计:

1、歌唱知识

(1)歌唱的发声状态

口鼻同时吸气,呼吸要求敏捷无声,不耸肩,肺部、胸膛自然挺起,腰围、腹部有明显的向外扩张之感。发声时小腹微收,形成上下力量的抗衡,使声音有气息支持。

(2)发声练习板书。

2、导入新课

在歌曲《掀起你的盖头来》背景音乐下,跳一段维吾尔族舞蹈,请学生说出这是哪个民族的舞蹈,并在地图上找出此民族所处的省份。

这节课我们要一起学习一首维吾尔族民歌《青春舞曲》,板书课题“青春舞曲”。

3、歌曲学唱

(1)播放录音,请同学们说出这首歌的情绪及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2)讨论总结

歌曲的显着的特点是:全曲的节奏轻快、跳跃、充满活力,具有维吾尔族民间舞蹈和模拟手鼓演奏的风格,曲调上下流动、偶有跳跃,显得十分欢快、流畅。

这首歌的歌词用富于哲理的生活现实告诉年青人:有些事物可以去而复返,有些事物却是一去不复返的,而人的青春正象那鸟儿一样,飞去后即不再回来。这首词虽没有什么明确的警句格言,但它却真挚地警示着年轻人:要珍惜大好的青春时光。

4、表演

(1)播放一段维吾尔族舞蹈,请同学们仔细观看。

(2)请同学们为歌曲《青春舞曲》创编简单的舞蹈动作。

(3)教师带领同学们为歌曲伴舞。

5、创造

(1)将课本《青春舞曲》乐谱打击声部的配器补足。

(2)教师总结板书。

(3)给部分同学发放打击乐器,有钢琴特长的同学弹钢琴,其他同学击掌为《青春舞曲》做伴奏。

6、合作

演唱、打击乐、舞蹈一起合作表演,将孩子们的学习推向高潮。

小节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一首维吾尔族歌曲,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人创造了动人的歌声和多姿多彩的舞蹈。我们要热爱民族音乐文化,并要象歌中所唱的那样珍惜青春大好时光。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友谊地久天长


课题:《友谊地久天长》


课 型:歌曲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歌曲《友谊地久天长》


教学目标:


1、唱会歌曲《友谊地久天长》,能够自信地独唱或与他人一起演唱,用歌声表达自己真挚的感情。能够根据歌曲风格编排并表演舞蹈,用舞蹈表达歌曲情感。


2、能够针对不同的节日选择与之相适应的不同风格的音乐。


3、能与他人合作共同表演,并从中感受到合作的愉悦,感受音乐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教唱会歌曲《友谊地久天长》。


难点是让学生能够体会苏格兰音乐的特点并能声情并茂的演唱歌曲。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彩笔、表演道具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播放音乐,学生随音乐进入教室。(出示画面一:苏格兰民俗风情及音乐)


上课礼仪:上课!(师生问好)很高兴今天与大家一起走进音乐的殿堂,领略声音带给我们的无限魅力!


二、情景导入:(大屏幕播放画面二电影《魂断蓝桥》)


1、师:刚才我请同学们欣赏了经典美国电影《魂断蓝桥》的片段,里面我们听到了一首闻名世界的插曲,大家能告诉我这首歌是什么吗?(一组同学说,三组同学说,六组同学说,还有没有不同意见的同学?大家听的都很仔细!这首歌曲就是--《友谊地久天长》。


三、新课教授


1、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唱这首《友谊地久天长》


2、(出示画面三,播放歌曲范唱。)请同学们先随音乐小声的模唱一遍歌曲。


大家模唱的真不错,看来大家对这首歌是非常熟悉的。


3、(出示画面四歌曲的曲谱)下面请同学们在老师的钢琴伴奏下再演唱一遍。


4、(出示画面四歌曲的曲谱)纠正不当之处:


真不错!大家要注意歌曲高潮部分的节奏(教师示范演唱):友谊万岁!友谊万岁!举杯痛饮,同声歌颂,友谊地久天长。


请同学们再跟老师的琴唱一遍这一句。


5、(分析处理歌曲)歌曲的旋律同学们唱得都很好了!那么大家说,这首歌表达了一种什么情感?应该用怎样的情绪去演唱呢? 这位同学说一下,那位同学你再说一下,这两位同学说的都不错!歌曲表现的是朋友之间依依惜别的感情,我们应该满含深情地去演唱。


6、好!请同学们用你深情地声音再来演唱一遍。


四、创编


1、同学们,这首歌是一首苏格兰民歌。(出示画面五:苏格兰的地理位置、风俗人情、节日场景等)苏格兰属于英国,这个民族能歌善舞,美丽多情。格子花纹、风笛是他们的特色,每当他们的节日到来,人们就会穿上格子裙,吹起优美的风笛,一起庆祝。下面就请同学们分小组为歌曲编排一段舞蹈,动作可以非常简单,让我们一起载歌载舞。


2、(展示表演):好!请每个小组上台表演。(鼓励表扬学生)


3、写下来请同学们手拉手围成一个圆圈,我们一起边唱边跳,向着你的朋友唱出这首《友谊地久天长》。(出示画面六:电影《魂断蓝桥》片段及插曲)


五、拓展


同学们,这首歌适合在什么样的场合演唱呢?对!它适合在节日庆典的尾声部分演唱,合唱、重唱、独唱都可以。从年初到岁末,我们要过很多的节日,每一个节日都有适合演唱的歌曲,请听赏下面的歌,说出它们适合在什么节日演唱,能说出歌曲的名字。


第一首歌是--《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国》,适合在--国庆节演唱。


第二首歌是--《长大后我就成了你》,适合在--教师节演唱。


第三首歌是--《烛光里的妈妈》,适合在--母亲节演唱。


第四首歌是--《夕阳红》,适合在--重阳节也叫老人节演唱。


第五首歌是--《装扮蓝色的地球》,适合在--国际环境保护日演唱。


大家听得很认真,辨别的也很正确。


六、课末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唱了苏格兰民歌《友谊地久天长》,在同学们的歌声里,歌曲更加深情;在同学们的舞蹈下,友谊更加长久!


让我们珍惜拥有,珍惜友谊吧!愿你们青春岁月里的每一份值得记忆的友谊都能天长地久!


同学们,下课!(播放画面一,学生随音乐走出教室。)

感谢您拜读范文资讯网教案频道的“八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世界音乐之窗——亚洲音乐”一文,希望“八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世界音乐之窗——亚洲音乐”能解决您的教案需求,同时,Fwr816.com还为您精选准备的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人教版专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