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六年级下册教案 > 导航 > 湖南文艺出版社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槟榔树下摇网床

六年级下册教案

湖南文艺出版社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槟榔树下摇网床。

老师每一堂上一般都需要一份教案课件,每位老师都需要认真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与此同时老师写好教案课件,对自己教学情况也能有所提升。怎么样教案课件才算不错呢?以下由小编收集整理的《湖南文艺出版社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槟榔树下摇网床》,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

《槟榔树下摇网床》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第七课听赏《槟榔树下摇网床》
教学目标:
1.学会演唱二声部合唱曲《槟榔树下摇网床》,能用轻柔、深情地声音表达歌曲情绪。
2.学会聆听其他同学的声音,高低声部能整齐、和谐的演绎歌曲。
教学重点:
演唱二声部合唱曲《槟榔树下摇网床》。
教学难点:
能用轻柔、深情地声音表达歌曲情绪;高低声部能整齐、和谐的演绎歌曲。 教学过程:
一、欣赏音乐《槟榔树下摇网床》,引入课题。
1.介绍歌曲:《槟榔树下摇网床》是一首二声部合唱曲。歌曲表现的是广西北部湾地区渔民的生活场景,歌曲格调宁静,舒缓,旋律优美,展示了迷人的南国风情。
2.引导学生放松心情,营造宁静的课堂氛围,开始欣赏音乐。
3.听完歌曲,同学们,这首歌曲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歌曲的节奏有什么特点?(歌曲旋律优美,节奏舒缓,表现一种宁静、温馨的画面。)
二、进行声音训练。(老师讲解要求,并进行示范。)
要求:
1.身体放松,深呼吸,逐步体会歌唱要有气息的支持。
2.关于发声方法及声音的位置:尝试半打哈欠,体会在这种状态下我们的头腔有什么样的感觉?尝试在这样的状态下发声。
3.钢琴弹奏练声曲,引导学生发“呜”音,要求口型圆,发声之前要有气息的准备,口腔找到半打哈欠的感觉轻声跟唱。
4.分两声部进行发声训练,要求加强合作,营造谐调,柔美的共鸣效果。
三、学唱歌曲。
1.跟琴声分声部学唱旋律,要求划拍,唱准节奏。注意节奏的强弱对比,老师进行示范,引导学生学习体会。
2.朗诵歌词,引导学生体会歌词描述的场景,营造宁静的氛围,为下一步有感情的演唱做好铺垫。
3.跟琴声分声部学唱歌词。要求耳朵要灵音要准,节奏要准。
4.老师检查学习情况,并请唱的好的同学做示范。
四、再次欣赏合唱曲《槟榔树下摇网床》。加深学生对旋律的印象,对歌曲情绪的深刻体会。
五、尝试进行两声部的合唱训练。节奏音准仍是重中之重。可以选音准节奏较好的同学做示范,要充分发挥示范的作用。
六、小结:

fwR816.COm阅读欣赏

湖南文艺出版社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哩哩哩


《哩哩哩》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湘教版音乐新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二课演唱《哩哩哩》 教学目标:
1.能用轻快、明亮,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哩哩哩》。
2.甲乙声部能密切配合,表现春天到来的欢乐。
3.引导学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
用轻快、明亮,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哩哩哩》;甲乙声部能密切配合,表现春天到来的欢乐。
教学难点:
力度记号的表现、声音的颗粒感。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师:描写春天的歌曲很多很多,其中有一首是同学们从小唱着长大的,想一想是什么歌曲?
生:《嘀哩 嘀哩》或《春天在哪里》。
师:下面我们一起感受一下春天的气息(教师弹旋律,学生跟唱)。那么,通过演唱我们感受到春天的色彩是明亮的、节奏是活泼的、欢快的,旋律是流畅的,处处洋溢着青春的气息,同时它表现了作者对春天的渴望和向往。这是我国描写春天的歌曲,其它国家描写春天的歌曲也有很多,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朝鲜民歌《哩哩哩》。
二、学习歌曲(总-分—总);(一)通过欣赏全曲明确该歌曲的风格特点及曲式结构;1.:我们带着问题来完整的欣赏一遍,这首歌曲的风;师生小结:这首歌曲的风格特点和《嘀哩嘀哩》的风格;2.欣赏第二遍引出曲式结构:;曲式结构:单二部曲式(鼓励学生回答或到黑板上写出;引子+A+B;(1~4)(5~18)(19~16);初步陈述展开主题;(二)学习节奏和旋律,讨论并解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学习歌曲(总-分—总)
(一)通过欣赏全曲明确该歌曲的风格特点及曲式结构。
1.:我们带着问题来完整的欣赏一遍,这首歌曲的风格特点是否和刚才我们唱过的《嘀哩嘀哩》相似?
师生小结:这首歌曲的风格特点和《嘀哩嘀哩》的风格相似,它的色彩也是明亮的,节奏欢快、旋律流畅,都是以少年儿童纯真、甜美的口吻,生动的音乐语言表现了渴望春天到来,祈盼丰收的喜悦心情,同时在演唱中还运用了轮唱、合唱、对唱等多种形式使歌曲情绪更加热烈欢快,那抱春的布谷鸟,使人联想到农事的繁忙景象;那尽情欢歌的百灵鸟,使人想象;人民生活的很幸福,进一步体现了朝鲜人民祈盼丰收的乐观主义精神。
2.欣赏第二遍引出曲式结构:
曲式结构:单二部曲式(鼓励学生回答或到黑板上写出图式,给予肯定)
引子 + A + B
(1~4) (5~18) (19~16)
初步陈述 展开主题
(二)学习节奏和旋律,讨论并解决难点
1、节奏难点及图示,师范奏。 然后读奏,学生模奏,反复练习,切分节奏借用体育课“ 向 右 转” 的口令来加以联系和想象达到会奏的目的,逐一解决难点。总结:因为有了这些密集节奏才使歌曲富于变化、活泼、具有舞蹈性,使歌曲显的流畅、自然。
2、学唱主旋律:
(1)在学唱旋律前先练习音阶
(2)采用游戏接龙的方式找A、B、C、D四位同学分别唱、连起来唱。
(3)教师范唱后学生随琴轻唱并发现难点,及时指导。
3、填入歌词,加二声部合唱。
三、演唱全曲
(1)学生有感情地演唱全曲、这首歌曲用什么速度、力度和情绪,通过练习进行比较,提示注意歌曲前后两部分情绪的对比。
(2)演唱的基础上可适当做游戏,游戏采用击鼓传花的方式请男女两个同学分别演唱二声部。
(3)全班同学进行演唱,同时邀请几个同学用打击乐(碰铃、响板、三角铁等)为同学们伴奏。
四、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朝鲜民歌《哩哩哩》,主题是赞美春天,渴望春天的喜悦心情,曲式结构为单二部曲式。同时我们还学习了两个典型节奏型,有了它们才使歌曲的情绪更加热烈欢快,体现了朝鲜人民的乐观精神。世界各国都有自己的民歌,其特点也不尽相同,让我们在以后的音乐课上领略更多不同民族的音乐。

湖南文艺出版社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浏阳河


《浏阳河》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湘教版音乐新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一课演唱《浏阳河》 教学目标:

1.能熟练演唱《浏阳河》的一二两段,并引导学生用不同演唱形式来表现。

2.通过学唱《浏阳河》与欣赏新民歌《又唱浏阳河》,使学生得到丰富的情绪体验,进一步加深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

能运用各种演唱形式来深情演绎湖南民歌《浏阳河》。激发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情感。

教学准备:

课件、电子琴等 。

教学过程:

一 、欣赏导入

师:我们中国拥有无以数计的江河湖海,每一条河流都养育着一方的人和歌,今天老师会带大家跟随音乐一起走入一条十曲九弯、碧波荡

漾的河流,请欣赏同一首曲子的不同表现形式,听完后说说他们的演唱或演奏形式分别是什么?这条河流名叫什么?(欣赏男声独唱,钢琴独奏,古筝独奏)

生:??

师:你觉得这段旋律给你带来什么感受?

生:抒情、舒展、流畅??

二、歌曲新授——创造表现

1.师:(评价)不同的表现形式,却都在传唱着相同的旋律,他们在歌唱着他们的母亲河,也歌唱着从浏阳河边走出的伟人毛主席。让我们一起来聆听浏阳河畔的歌声,仔细听,这首浏阳河两段歌词有什么联系。(欣赏歌曲)生:对答或问答式

2.师:这也是唱民歌的一种很好的交流方式,待会我们也可以用这些方式来进行表演。以前我们所唱的歌曲中还有哪些也是这种方式?生:对花、什么结籽高又高。

3.师:其实民歌中还有很多有趣的演唱形式,比如我唱你来合。今天老师也想请大家跟老师一起来合作。(出示课件)在前三句的句尾加上重复的字词。(师范唱,生伴唱)。

(1)师范唱,生按节奏说

(2)既然是我唱你来和,那光说不唱多没劲啊,老师也来做个伴唱,仔细听,老师的伴唱有什么特点吗?(加入音高,指谱) 生:重复前一句句尾的音,只有第三处不一样。音是向上走的。

(3)师:你们观察的非常仔细,那你们能试试跟老师的琴来唱一唱和的部分吗?(师范唱,生来和,纠正第三个音)评价

4、师:这首歌曲问世后受到全国人民的喜爱,今天让我们来唱一唱这动人的旋律吧。

(1)听乐句模唱

(2)摇着船桨荡舟在浏阳河上,似乎能感受到浪头一波一波的涌动。同学们,那我们唱歌的声音是不是也能来找一找这一推一收的感觉。(师示范一两句)

(3)这首歌曲中略为上扬又比较舒展,可以作为小高潮的部分在哪里?应该怎样唱?

(4)完整演唱第一段歌词(优美、连贯的声音演唱和清晰的吐字)

(5)师:评价,能否将第二段歌词填进去唱一唱。最后一句翻高八度演唱,很多民歌都采用这种方式来结束,(尝试唱最后一句的乐谱,最后一句作为结束句就象一叶小舟穿行在浏阳河上渐行渐远的感觉。渐弱渐慢)将词填进去唱一唱,提醒学生在延长音后轻换一口气。

(6)完整演唱,注意歌曲的情绪(带有歌颂性的)

(7)师:之前我们欣赏过各种形式的《浏阳河》,我们能否用自己的演唱形式来丰富、表现这首歌曲呢。你有什么想法呢?老师想在你们创意中挑选一到两种来尝试着演唱哦,其他同学也可以仔细聆听,选出你所喜欢的方式。生: 齐唱、合唱、轮唱等想法??(师尝试一两句表现)

(8)师:可不可以将我唱你来和的形式加进去呢?我们来尝试一下他的想法好吗?(师生合作——生生合作)

(9)师:事实证明你们的想法很有创意哦。

(10)完整演绎(领+齐+伴) (第一段慢速,舒展优美的;第

二段加速,活跃欢快地,似乎在歌唱着毛主席和*。)

三、欣赏——体验《又唱浏阳河》

1、师:随着时代的变迁,浏阳河的人民不断开拓,开创了又一片崭新的天地。你听,他们又唱起了那动人的旋律,请欣赏《又唱浏阳河》,仔细听歌曲中有你熟悉的旋律吗?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播放音乐) 生:出现了浏阳河的主旋律、独唱、伴唱(独唱、有加入合唱的部分)

2、师:合唱的部分在哪里出现?它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感受? 生:合唱出现在歌曲的后半部分,他将浏阳河的旋律烘托地更磅礴、唱出了浏阳河人民的激情??

3、师:让我们一起来唱一唱这段合唱的曲谱,感受这浏阳河磅礴的另一面。 (出示浏阳河第一句曲谱和改编后的又唱浏阳河曲谱,将原曲与改编部分进行对比演唱)

4、让我们再次欣赏。(复听,学生跟着轻声哼唱,在合唱处完整加入进来演唱) 5、师:《又唱浏阳河》运用了原曲《浏阳河》的旋律元素,但又加入了其他音乐元素,进行了改编,更富有时代气息。美好的旋律象浏阳河水一般清澈荡漾,它涌动着的音符拨动我们的心弦,你听,老师还要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小小的改编(弹奏)

四、小结

师:《浏阳河》的旋律六十年前传遍了大江南北,今天的它依旧留在我们的心中,希望大家永远记住浏阳河的声音,让这旋律伴你成长!

湖南文艺出版社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小黄帽


教学目标:

1.能用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小黄帽》,并能自主地、有创造性的参与表现歌曲。

2.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能真正体会到交通安全对生活的重要。 教学重点:学唱和表演歌曲《小黄帽》。

教学难点:歌曲中B段歌词的学唱及活动的组织。

教学准备:自制课件、小黄帽、路队牌、斑马线

教学过程:

一、介绍交通图标知识,引出课题《小黄帽》

由师生交流讨论交通标示的话题引出课题《小黄帽》。(多媒体课件:出示三个交通图标)

二、学念儿歌《爱的寄语》

1.生自由读儿歌。

2.师按节奏示范读儿歌。

3.生按节奏读儿歌。

4.师带动作示范读儿歌。

5.生带动作读儿歌。

6.师生带动作一起读两次。

三、学习《小黄帽》A段

1.由放学铃声导入歌曲学习。

2.聆听《小黄帽》A段。(多媒体播放A段FLASH动画)

3.学唱《小黄帽》A段。

(1)小哑巴唱(2)轻声唱(3)神气的演唱

4.加入过门和儿歌连起来演唱。(出示A段歌单)

(1)听赏一次,师加入儿歌。(2)生随着音乐跟唱,师生加入儿歌。

(3)生随着音乐演一演并唱一唱。

四、学习《小黄帽》B段

1.学唱B段第一段歌词。

(1)导入聆听一遍。(2)师生问答的形式学唱B段第一段歌词。(3)强调附点的演唱。(4)完整地演唱B段第一段歌词

2.学唱B段第二段歌词(方法同上)

3.男生唱第一段 女生唱第二段。(出示B段歌单)

五、完整演唱《小黄帽》

师导言: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歌曲名叫《小黄帽》,老师这里也有一群小黄帽们要放学啦!(看FLASH动画)自由地跟唱。

六、学习歌曲A段的歌谱

1.师弹琴,生找正确的乐句(多媒体出示:A段的四个乐句)

2.师弹奏正确顺序,生给乐句排序。

3.四个乐句重新排序后,完整的演唱。

七、表演唱《小黄帽》

1.师导言:小黄帽们,你们真棒,一个个难关都被你们克服了。现在让我们一起边表演边演唱这首《小黄帽》。

2.明确表演唱的规则。(多媒体出示:表演唱规则)

3.全班表演唱

八、结课

结束语:有了小黄帽的警醒,有了小黄帽的保护,大大减少了交通事故的发生,让我们在小黄帽的陪伴下,平平安安的走过每一天!现在我们就唱着响亮的歌曲排着整齐的队伍带着鲜艳的小黄帽放学吧。

湖南文艺出版社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西部放歌


西部放歌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黄河船夫曲》,了解小节、小节线、终止线 教学目标:

1、了解旋律、节奏、速度、力度等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 2、感受音乐形象和情绪,弘扬民族精神。

3、了解并认识能分辨小节、小节线、终止线,认识4/4拍号 教学重难点:

了解旋律、节奏、速度、力度等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

能分辨能分辨小节、小节线、终止线,教学准备:磁带、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诗词,提问:这几句诗词都诗描绘什么的?是我国第几长河? 2、简单介绍黄河的历史文化。 3、揭示欣赏曲目

思考并回答

听一听,看一看,了解黄河的历史文化。 二、欣赏《黄河船夫曲》 1、播放《黄河船夫曲》,提问:你听过能联想到什么情景?你的心情如何? 2、介绍改编的钢琴协奏曲《黄河船夫曲》。出示协奏曲的概念。每听过一段,引导学生想象

当时的情景。 (l)、聆听

师:这歌声来自哪里呢? 生:黄河上。

师:河面上飘来的歌声会是谁唱的呢?他们在干什么? 生:船夫,在边划船边唱歌??

师:对,这首歌就叫《黄河船夫曲》。你听出它有几段歌词?以什么形式出现? 生:两段,一问一答的形式。

师:我有幸在黄河上采集到了一段真正的船夫们的歌声,我们一起来听听! (播放船夫的歌。)

师:太地道了。听完了这两个版本的《黄河船夫曲》,你能说说这首歌的风格特点吗?师:这首歌的节奏是紧密的还是自由舒展的? 师:这么悠长的节奏,让你感受到什么? (2)跟唱

师:好,我们就在这开阔的黄河上,拉开嗓子,一起唱起《黄河船夫曲》。 (全班随乐唱一唱,唱出它的高亢粗犷。) 师:最后一句比较难一点,跟我唱。 师:这一句中的“艄公”用了什么语言?

陕北方言。 “我晓得”的“我”,唱成“e”。 3、启发学生用不同的颜色块表示这三段旋律 初听歌曲,初步感受其音乐形象及情绪。 思考并个别回答。 知道协奏曲的概念。

分段复听钢琴协奏曲《黄河船夫曲》。 思考并回答联想到的每一段的画面。

1、放磁带,初听歌曲,感受明快的曲风 2、再听,并进行跟唱

3,比较两首歌曲的风格,说说感受 四、音乐知识

1、 出示旋律,介绍小节、小节线、终止线 2、 拓展,请生找一找

3、 复习4/2,4/3拍号,认识4/4拍号,击掌体会强弱, 五、总结全课

湖南文艺出版社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可爱的家乡


可爱的家乡
教学目标:
1、能用优美的声音学会演唱《蓝色的雅特朗》,并能分别参与高、低声部的演唱;能积极参与“唱一唱”的活动,逐步养成良好的合唱习惯。
62、能正确识读拍号,知道其含义和强弱规律;能随琴哼唱歌曲《蓝色的雅特朗》合8
唱部分的旋律。
3、能安静地聆听《还乡》,感受和体验音乐的情绪。
4、能随乐跟唱歌曲《故乡的亲人》。
教学重难点:
歌曲的二部合唱。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引导学习
1、播放音乐《刘阳河》。
2、交流:这是我们家乡的闻名全国、全世界的民歌。她使我们感受到了可爱的家乡山美、水美、人更美。
3、揭题:可爱的家乡。
二、创设情境,体验学习
1、听一听《还乡》
(1)介绍作者:喜多郎。
(2)初听全曲。
(3)复听全曲。
2、唱一唱《家乡美》
(1)分声部学唱。
(2)两部合唱。
三、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复习《家乡美》
二、学唱歌曲《蓝色的雅特朗》
1、音乐知识:八六拍子
(1)回忆八六拍子的强弱规律。
(2)用击掌表示拍子。
(3)学生用手势感受节拍的韵律感。
2、学唱歌曲
(1)感受旋律;
①模唱;
②突破难点
附点八分符:1.; 切分音:6 5 5. ;
(2)学唱旋律
①学唱齐唱部分;
②分声部学唱;
③依琴轻声、完整练唱旋律;
④小组之间合作练习。
第三课时
一、复习导入
复习演唱歌曲旋律。
二、继续学唱歌曲
1、学唱歌词:
(1)朗读歌词;
(2)轻声分声部演唱;
(3)师生合作演唱;
(4)小组合作演唱; 前倚音:
(5)全体演唱。
三、听赏与跟唱《故乡的亲人》
四、课堂小结

湖南文艺出版社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绿色的呼唤


绿色的呼唤

教学目标:

1、能用热情、愉快的声音学会演唱《小鸟,请到这里来》,积极参与这首歌曲的表演。能主动参与即兴接唱的音乐创遍活动。

2、能认真听赏电子音乐《森林晨光》,并能用语言描述音乐所表现的情景。 3、能用欢快,明亮的音乐跟唱《绿色的歌谣》。体验歌曲中的情感;能主动搜集与环保相关的资料并参与课堂交流。 教学重难点

学会用轻快、圆润的声音演唱《小鸟,请到这里来》。

怎样指导学生创遍歌词、歌曲是本节课老师值得探讨的问题。 教学准备:磁带、录音机、电子琴 教学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讲述《小鸟的故事》 二、导入

播放音乐《阿根廷别为我哭泣》。听了这首曲子后你想到了什么?结合你看到的一些现象来说一说。 三、导学

1、范唱

播放歌曲《小鸟,请到这里来》 2、即兴接歌词

用响板击拍节奏: 2

xx xx |xx x| 4

师:小鸟 请到 这里 来。学生按此节奏接着说:这里 。 师:小鸟 请到 这里 来。生:这里 森林 长成 排。 这里 草地 像绿 海。 这里 鲜花 为你 载。 这里 清泉 为你 开。

听老师弹奏四段曲子,想一想:这四个乐句之间有什么联系。 3、排列旋律

(1) 听旋律(1~4句); (2) 说联系,组合旋律; (3) 唱旋律。

四、组装词曲

将首先接歌词的内容添到旋律里,大家唱一唱。 五、学唱歌曲

1、 学习歌曲第一乐段

对比一下,这首歌曲有那些地方和我们创作的歌曲不同呢? 2、学习歌曲第一乐段

(1)用小鸟展翅的动作解决八分休止音的节奏问题。 (2)用“啦”轻唱旋律。 (3)跟琴模唱第二乐段。 3、全班齐唱歌曲

第二课时

一、表现创作 1、情感处理

(1)第一乐段;

①学生轻声唱一遍,感受体验歌曲情绪;

②分析讨论:小鸟们渐渐地飞回来了,飞来了。力度?情绪 (2)第二乐段:

①轻唱一遍,感受、体验;

②分析讨论:小鸟多自由吧!多快活呀!小朋友高兴地呼唤着小鸟快回来。这里力度?情绪?

③老师总结:

很好,这一段我们应该唱得跳跃一些,用明亮的声音表现小鸟那种自由飞翔,

自由歌唱,愉快生活的情景。 六、表现歌曲

(1) 全班随乐轻唱歌曲; (2) 分角色演唱;

(3) 用身势动作为歌曲配节奏。

七、交流体会,升华美感

1、和小鸟做游戏

22

小鸟唱:1?C 学生唱:1?C

44

55 35 | 16 5 | 56 53 | 21 2 | 你们这里有什么 这里 树木 长成 排 2、听赏跟唱歌曲《绿色的歌谣》 3、总结。

感谢您拜读范文资讯网教案频道的“湖南文艺出版社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槟榔树下摇网床”一文,希望“湖南文艺出版社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槟榔树下摇网床”能解决您的教案需求,同时,Fwr816.com还为您精选准备的六年级下册教案专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