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 导航 > 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范文:鱼我所欲也

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范文:鱼我所欲也。

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预先准备好的,所以老师写教案可不能随便对待。写好教案课件,这样课堂的各种可能情况都尽在掌握。怎么样教案课件才算为此,小编从网络上精心整理了《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范文:鱼我所欲也》,更多相关内容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鱼我所欲也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扩充文言词汇量,逐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了解孟子的道德主张,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
能力目标
1.强化朗读训练、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2.把握古人运用具体事例、正反对比或比喻说理的方法,理解作者的观点。
德育目标
引导学生正确选择,摒弃一己之私利,将正义、道义放在首位,明辨是非,永葆善良之心,做一个大写的人。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文意,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2.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
3.理解“失其本心”中“本心”的内涵,辨析“失其本心”与“舍生取义”的关系,把握本文的主旨。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多媒体显示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匈牙利 裴多菲)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夏明翰)
这几句话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价值取向?(学生回答:生为尊严,生为自由,生为名声,生为正义。)今天,我们学习《鱼我所欲也》,看看本文表现了孟子什么样的道德主张。
二、资料助读
1.“性善论”的要点:
(1)“善”是人的本性。“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2)人有四种“本心”:同情心、羞耻心、恭敬心、是非心。仁义礼智的道德规范即由此产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外授)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
(3)人性变坏,是由于受外物的影响,不是本性的表现。“富岁子弟多赖、懒。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
(4)本性也需要“养”。“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
2.《礼记檀弓》中有:“齐大饥,黔敖(富人)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捧)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对照注释,扫除语音障碍。
2.请两名学生朗读,其余学生评点。
可以从读音准确、节奏分明、重音清晰、流畅自然等方面评价。
3.教师点评。
多媒体显示字音:
(1)不为苟得也(wéi) (2)为宫室之美为之(wèi wéi)
(3)如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wù) 停顿及重音,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2)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
(3)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4)是/亦不可以已乎
4.学生齐读课文。
5.学生白读课,参考注释,理解文意,有不懂之处勾画出来,准备质疑。
6.请学生概括本文大意
明确:人在进行选择时,应以义为重;人应保持自己的“本心”。
四、质疑解疑,疏通文意
1.你问我答
学生提出翻译中的疑难问题、请同学解答,可指名回答,也可自由回答。
2.生问师答
对学生不能解答的问题,教师酌情给予点拨。
3.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多媒体显示:

(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故患有所不辟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乡为身死而不受
(2)翻译下列句子。
①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②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③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④此之谓失其本心。
五、朗读训练,体会语言特色,初背课文
1.学生齐读课文中的排比句和对偶句,欣赏整齐而又有变化的句式美,感受其音韵美。
2.学生背诵成组的排比句、对偶句。
3.教师出示背诵练习。帮助学生背诵。 多媒体显示: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 ; , 。 , 。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 , 。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是故 。
呼尔而与之, ; , 。
乡为身死而不受, ; , 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 ;是亦不可以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4.学生齐背课文。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理清本文的论证思路,画出全文结构提纲。
第二课时
一、师生齐背课文
二、鉴赏孟子散文的说理艺术
1.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提问: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怎样提出来的?为什么不直接提出来?
明确:论点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个论点是由“鱼”和“熊掌”的比喻引出来的。先设比喻而后提出论点,这是因为“鱼”与“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为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逻辑。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引出“生”与“义”的论题来,自然,明晓。
提问:论点提出以后,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论述的?
学生讨论:明确:
(1)本文首先提出在生与义不可兼得的情况下要“舍生取义”,这是全章的论点。然后说明其所以如此,是因为人都有“欲生而不为苟得,恶死而有所不辟”之心,即“羞恶之心”;又从反面来说,如果人只是欲生恶死,那就会不顾礼义,什么事都做得出来。因此,重要的是,求生避患不能违背“义”的原则。
(2)这种“羞恶之心”是人人都有的,只有贤者才不会丧失。为什么有些人会丧失呢?是因为他们为物欲所蔽。例如有人不食“嗟来之食”,这说明他有羞恶之心,可后来却不辩礼义而接受万钟之禄,这就是物欲使他的羞恶之心丧失了。可见,要做到“舍生取义”,就必须使自己的羞恶之心不为物欲所蔽。
(3)从上述内容的进展层次可以看出本文的逻辑推理十分严密;从鱼与熊掌的比方、不吃嗟来之食和不辩礼义而受万钟之禄的对照,可以看出作者设喻的巧妙。
(4)文中的比喻、对比、排比的修辞方法,加强了说理的逻辑性。
2.难点突破,理解本文的主旨。
(1)学生自由质疑,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解疑释疑。
学生提出的问题有:
①“此之谓失其本心”中“本心”具体指什么?这与“舍生取义”有何联系?
②本文分两段,结构上不够合理,有割裂文意之嫌,请问我的这种看法对吗?
师生讨论。明确:①“本心”具体指“羞恶之心”,“义”产生于“羞恶之心”,有“羞恶之心”,才会按“义”的原则行事,才有可能在关键时刻舍生取义。
②这位同学的看法有道理。就行文思路来说,贤者舍生取义,行道之人、乞者以义为先,讲的都是“本心”赋予人的极大力量,属正面论证;“不辩礼义”接受“万钟”的故事讲的是失去“本心”的人的可悲可耻,属于反面论证。所以,“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乞人不屑也”应归入第一段。
(2)教师总结:本文的主旨是人人都有“本心”和保有“本心”的重要性。能做到“舍生取义”是因为人有羞恶之心;如果不顾羞耻,“不辩礼义”而受“万钟”,则失掉了“本心”,这种行为是应该停止的。全文的旨意就在这一劝勉上。朱熹说:“此章言羞恶之心,人所固有,或能决死生于危迫之际,而不免计丰约于宴安之时,是以君子不可顷刻不省察于斯焉。” (《四书章句集注》) 这段概括主旨的话是比较恰当的。
三、赏析《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提问: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学生讨论。
成果展示: 本文主要运用了比喻、对比、排比等修辞。
比喻。“舍鱼而取熊掌”是一个巧妙而贴切的比喻,它恰当地说明了在人们所喜爱的两件事物不能同时兼得的情况下,就必须择优而取。“一箪食,一豆羹”也是比喻,说明饮食对饥饿者虽然重要,但不合乎礼义也宁死不食,从而证明了“义”重于“生”,突出了主题。
对比。生和义比。义比生更可贵;死与不义比,不义比死更可恶。又用假设方式与事实作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人。最后用“不食嗟来之食”与“不辩礼义而受万钟”作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精神,批判了那些只贪图荣华富贵而不顾礼义廉耻的权贵们。这就起到了突出中心思想的作用。
排比。通篇皆是。既有助于逐层深入分析,又能增强文章的气势和论辩力量。
四、古今对读,品评思想价值,欣赏其人格魅力
1.如何评价《鱼我所欲也》一文的思想内容?
学生讨论,明确:义的价值高于生命,人应该有舍身取义的精神,这一观点在“上下交征利”的战国时代有积极作用,对后世知识分子的精神修养也有极好的影响。如苏武、岳飞、邓世昌、朱自清、闻一多。但孟子“舍生取义”的观点的根据是唯心主义的性善论,他的说理仅止于是否丧失“本心”,有明显的局限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义”的内涵发生了变化。我们现在所说的“义”是指社会公义,“利”指一己之私利,即个人利益要服从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以至民族利益。在当今社会,面对越来越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该作出正确的抉择。
2.感受孟子的人格魅力
围绕“我心目中的孟子”这一话题,学生自由发言。
生1:孟子本人是一个比较高傲的人,他不肯迁就,不肯趋炎附势。他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曾经在齐国任客卿,后来因为与齐王意见不合,便决定辞去齐卿回家,断然拒绝了齐王“万钟”的诱惑,这些言行都表现了孟子大义凛然的性格和气概。
生2:仁义是的利益。有仁义,相关者都会有利益;无仁无义,所有人都不会有利益。“义”作为一种道德规范,约束一己之私欲,成就集体、民众的大利。孟子可谓高屋建瓴。
生3:孟子是一个肩担天下的政治家、思想家。就孟子的人格而言,他有着“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宏愿伟志。他为实现自己的理想遭挫折而矢志不渝,表现出强烈的使命感和参与意识,展露出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
生4:孟子是一个聪明机智、豪爽直率的沦辩家。他义正辞严,直言不讳,敢于抨击统治者,展示了一个狂放不羁、泼辣大胆、无私无畏的论辩家的形象。
五、课堂小结
孟子以自己的行为实践着自己的人生主张,孱弱的身躯担负着民族的大义。面对散发着孟子生命气息的文字,我们的心中唯有崇敬。舍生取义,这是怎样的崇高与豁达,这是怎样的气魄与壮志;这是男儿舍身报国的壮志雄心,这是中华儿女报效母亲的赤胆忠心。让我们高吟《鱼我所欲也》,谱写生命的壮丽篇章。
六、布置作业 请以“义与利”为话题写一篇文章,500字左右。
板书设计

fwR816.cOm同步阅读

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鱼我所欲也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扩充文言词汇量,逐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了解孟子的道德主张,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
 3、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4、把握古人运用具体事例、正反对比或比喻说理的方法,理解作者的观点。
教学重点:
 1、理解文意,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2、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失其本心”中“本心”的内涵,辨析“失其本心”与“舍生取义”的关系,把握本文的主旨。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生与死、利与义的问题历来为世人关注,那么几千年前的古人是如何看待这些问题的呢?今天,我们学习《鱼我所欲也》,看看本文表现了孟子什么样的道德主张。
二、资料助读
孟子“性善论”的要点:
 1、“善”是人的本性。
 2、人有四种“本心”:同情心、羞耻心、恭敬心、是非心。
 3、人性变坏,是由于受外物的影响,不是本性的表现。
 4、本性也需要“养”。
三、理解课文
 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读音、停顿。
重点字音与停顿:
 (1)不为苟得也(wéi) (2)为宫室之美为之(wèi wéi)
 (3)如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wù)
 (4)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5)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
 (6)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7)是/亦不可以已乎
 2、学生默读课文,参考注释,理解文意,有不懂之处勾画出来,准备质疑。
 3、质疑解疑,疏通文意
重点词句:
(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故患有所不辟也:“辟”通“避”,躲避。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辩”通“辨”,辨别。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之意。“与”通“欤”,语气词。
乡为身死而不受:“乡”通“向”,从前。
(2)辨析加点词语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这种;是亦不可以已平:这种做法。
乡为身死而不受:宁愿;今为宫室之美而为之:为了;接受。
故不为苟得也:得到;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感激)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通“欤”;呼尔而与之:给予。
(3)翻译下列句子。
 ①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②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③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④此之谓失其本心。
四、概括本文主旨
人在进行选择时,应以义为重;人应保持自己的“本心”。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理解文中的重点词句。
 3、自读理清本文的论证思路,画出全文结构提纲。

  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一、抽查课文背诵与理解。
二、整体感知
 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怎样提出来的?为什么不直接提出来?
 论点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个论点是由“鱼”和“熊掌”的比喻引出来的。先设比喻而后提出论点,这是因为“鱼”与“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为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逻辑。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引出“生”与“义”的论题来,自然,明晓。
 2、文中运用了那些修辞手法?
 文中的比喻、对比、排比的修辞方法,加强了说理的逻辑性。
 比喻:“舍鱼而取熊掌”是一个巧妙而贴切的比喻,它恰当地说明了在人们所喜爱的两件事物不能同时兼得的情况下,就必须择优而取。“一箪食,一豆羹”也是比喻,说明饮食对饥饿者虽然重要,但不合乎礼义也宁死不食,从而证明了“义”重于“生”,突出了主题。
 对比:生和义比。义比生更可贵;死与不义比,不义比死更可恶。又用假设方式与事实作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人。最后用“不食嗟来之食”与“不辩礼义而受万钟”作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精神,批判了那些只贪图荣华富贵而不顾礼义廉耻的权贵们,起到了突出中心思想的作用。
 排比:通篇皆是。既有助于逐层深入分析,又能增强文章的气势和论辩力量。
 3、“此之谓失其本心”中“本心”具体指什么?这与“舍生取义”有何联系?
 “本心”具体指“羞恶之心”,“义”产生于“羞恶之心”,有“羞恶之心”,才会按“义”的原则行事,才有可能在关键时刻舍生取义。
 4、本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①用比喻论证法提出论点。文章一开头,就提出“鱼”和“熊掌”都是好吃的东西,但如果两样不能同时得到,那就舍鱼而取熊掌。接着,提出“生”和“义”两样都很贵重,
②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显出两类不同的人,有的能保持本心,有的则失去本心。
 5、我们该如何评价《鱼我所欲也》一文的思想内容?
 义的价值高于生命,人应该有舍身取义的精神,这一观点在战国时代有积极作用,对后世知识分子的精神修养也有极好的影响。如苏武、岳飞、邓世昌、朱自清、闻一多。但孟子“舍生取义”的观点的根据是唯心主义的性善论,他的说理仅止于是否丧失“本心”,有明显的局限性。
三、课堂小结
孟子以自己的行为实践着自己的人生主张,孱弱的身躯担负着民族的大义。面对散发着孟子生命气息的文字,我们的心中唯有崇敬。舍生取义,这是怎样的崇高与豁达,这是怎样的气魄与壮志;这是男儿舍身报国的壮志雄心,这是中华儿女报效母亲的赤胆忠心。
四、布置作业
 1、请以“义与利”为话题写一篇文章,500字左右。
 2、预习《<庄子>故事两则》。

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范文: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扩充文言词汇量,逐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了解孟子的道德主张,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
能力目标
1.强化朗读训练、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2.把握古人运用具体事例、正反对比或比喻说理的方法,理解作者的观点。
德育目标
引导学生正确选择,摒弃一己之私利,将正义、道义放在首位,明辨是非,永葆善良之心,做一个大写的人。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文意,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2.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
3.理解“失其本心”中“本心”的内涵,辨析“失其本心”与“舍生取义”的关系,把握本文的主旨。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多媒体显示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匈牙利 裴多菲)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夏明翰)
这几句话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价值取向?(学生回答:生为尊严,生为自由,生为名声,生为正义。)今天,我们学习《鱼我所欲也》,看看本文表现了孟子什么样的道德主张。
二、资料助读
1.“性善论”的要点:
(1)“善”是人的本性。“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2)人有四种“本心”:同情心、羞耻心、恭敬心、是非心。仁义礼智的道德规范即由此产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外授)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
(3)人性变坏,是由于受外物的影响,不是本性的表现。“富岁子弟多赖、懒。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
(4)本性也需要“养”。“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
2.《礼记檀弓》中有:“齐大饥,黔敖(富人)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捧)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对照注释,扫除语音障碍。
2.请两名学生朗读,其余学生评点。
可以从读音准确、节奏分明、重音清晰、流畅自然等方面评价。
3.教师点评。
多媒体显示字音:
(1)不为苟得也(wéi) (2)为宫室之美为之(wèi wéi)
(3)如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wù) 停顿及重音,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2)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
(3)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4)是/亦不可以已乎
4.学生齐读课文。
5.学生白读课,参考注释,理解文意,有不懂之处勾画出来,准备质疑。
6.请学生概括本文大意
明确:人在进行选择时,应以义为重;人应保持自己的“本心”。
四、质疑解疑,疏通文意
1.你问我答
学生提出翻译中的疑难问题、请同学解答,可指名回答,也可自由回答。
2.生问师答
对学生不能解答的问题,教师酌情给予点拨。
3.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多媒体显示:

(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故患有所不辟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乡为身死而不受
(2)翻译下列句子。
①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②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③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④此之谓失其本心。
五、朗读训练,体会语言特色,初背课文
1.学生齐读课文中的排比句和对偶句,欣赏整齐而又有变化的句式美,感受其音韵美。
2.学生背诵成组的排比句、对偶句。
3.教师出示背诵练习。帮助学生背诵。 多媒体显示: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 ; , 。 , 。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 , 。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是故 。
呼尔而与之, ; , 。
乡为身死而不受, ; , 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 ;是亦不可以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4.学生齐背课文。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理清本文的论证思路,画出全文结构提纲。
第二课时
一、师生齐背课文
二、鉴赏孟子散文的说理艺术
1.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提问: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怎样提出来的?为什么不直接提出来?
明确:论点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个论点是由“鱼”和“熊掌”的比喻引出来的。先设比喻而后提出论点,这是因为“鱼”与“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为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逻辑。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引出“生”与“义”的论题来,自然,明晓。
提问:论点提出以后,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论述的?
学生讨论:明确:
(1)本文首先提出在生与义不可兼得的情况下要“舍生取义”,这是全章的论点。然后说明其所以如此,是因为人都有“欲生而不为苟得,恶死而有所不辟”之心,即“羞恶之心”;又从反面来说,如果人只是欲生恶死,那就会不顾礼义,什么事都做得出来。因此,重要的是,求生避患不能违背“义”的原则。
(2)这种“羞恶之心”是人人都有的,只有贤者才不会丧失。为什么有些人会丧失呢?是因为他们为物欲所蔽。例如有人不食“嗟来之食”,这说明他有羞恶之心,可后来却不辩礼义而接受万钟之禄,这就是物欲使他的羞恶之心丧失了。可见,要做到“舍生取义”,就必须使自己的羞恶之心不为物欲所蔽。
(3)从上述内容的进展层次可以看出本文的逻辑推理十分严密;从鱼与熊掌的比方、不吃嗟来之食和不辩礼义而受万钟之禄的对照,可以看出作者设喻的巧妙。
(4)文中的比喻、对比、排比的修辞方法,加强了说理的逻辑性。
2.难点突破,理解本文的主旨。
(1)学生自由质疑,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解疑释疑。
学生提出的问题有:
①“此之谓失其本心”中“本心”具体指什么?这与“舍生取义”有何联系?
②本文分两段,结构上不够合理,有割裂文意之嫌,请问我的这种看法对吗?
师生讨论。明确:①“本心”具体指“羞恶之心”,“义”产生于“羞恶之心”,有“羞恶之心”,才会按“义”的原则行事,才有可能在关键时刻舍生取义。
②这位同学的看法有道理。就行文思路来说,贤者舍生取义,行道之人、乞者以义为先,讲的都是“本心”赋予人的极大力量,属正面论证;“不辩礼义”接受“万钟”的故事讲的是失去“本心”的人的可悲可耻,属于反面论证。所以,“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乞人不屑也”应归入第一段。
(2)教师总结:本文的主旨是人人都有“本心”和保有“本心”的重要性。能做到“舍生取义”是因为人有羞恶之心;如果不顾羞耻,“不辩礼义”而受“万钟”,则失掉了“本心”,这种行为是应该停止的。全文的旨意就在这一劝勉上。朱熹说:“此章言羞恶之心,人所固有,或能决死生于危迫之际,而不免计丰约于宴安之时,是以君子不可顷刻不省察于斯焉。” (《四书章句集注》) 这段概括主旨的话是比较恰当的。
三、赏析《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提问: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学生讨论。
成果展示: 本文主要运用了比喻、对比、排比等修辞。
比喻。“舍鱼而取熊掌”是一个巧妙而贴切的比喻,它恰当地说明了在人们所喜爱的两件事物不能同时兼得的情况下,就必须择优而取。“一箪食,一豆羹”也是比喻,说明饮食对饥饿者虽然重要,但不合乎礼义也宁死不食,从而证明了“义”重于“生”,突出了主题。
对比。生和义比。义比生更可贵;死与不义比,不义比死更可恶。又用假设方式与事实作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人。最后用“不食嗟来之食”与“不辩礼义而受万钟”作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精神,批判了那些只贪图荣华富贵而不顾礼义廉耻的权贵们。这就起到了突出中心思想的作用。
排比。通篇皆是。既有助于逐层深入分析,又能增强文章的气势和论辩力量。
四、古今对读,品评思想价值,欣赏其人格魅力
1.如何评价《鱼我所欲也》一文的思想内容?
学生讨论,明确:义的价值高于生命,人应该有舍身取义的精神,这一观点在“上下交征利”的战国时代有积极作用,对后世知识分子的精神修养也有极好的影响。如苏武、岳飞、邓世昌、朱自清、闻一多。但孟子“舍生取义”的观点的根据是唯心主义的性善论,他的说理仅止于是否丧失“本心”,有明显的局限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义”的内涵发生了变化。我们现在所说的“义”是指社会公义,“利”指一己之私利,即个人利益要服从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以至民族利益。在当今社会,面对越来越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该作出正确的抉择。
2.感受孟子的人格魅力
围绕“我心目中的孟子”这一话题,学生自由发言。
生1:孟子本人是一个比较高傲的人,他不肯迁就,不肯趋炎附势。他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曾经在齐国任客卿,后来因为与齐王意见不合,便决定辞去齐卿回家,断然拒绝了齐王“万钟”的诱惑,这些言行都表现了孟子大义凛然的性格和气概。
生2:仁义是的利益。有仁义,相关者都会有利益;无仁无义,所有人都不会有利益。“义”作为一种道德规范,约束一己之私欲,成就集体、民众的大利。孟子可谓高屋建瓴。
生3:孟子是一个肩担天下的政治家、思想家。就孟子的人格而言,他有着“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宏愿伟志。他为实现自己的理想遭挫折而矢志不渝,表现出强烈的使命感和参与意识,展露出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
生4:孟子是一个聪明机智、豪爽直率的沦辩家。他义正辞严,直言不讳,敢于抨击统治者,展示了一个狂放不羁、泼辣大胆、无私无畏的论辩家的形象。
五、课堂小结
孟子以自己的行为实践着自己的人生主张,孱弱的身躯担负着民族的大义。面对散发着孟子生命气息的文字,我们的心中唯有崇敬。舍生取义,这是怎样的崇高与豁达,这是怎样的气魄与壮志;这是男儿舍身报国的壮志雄心,这是中华儿女报效母亲的赤胆忠心。让我们高吟《鱼我所欲也》,谱写生命的壮丽篇章。
六、布置作业 请以“义与利”为话题写一篇文章,500字左右。
板书设计

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扩充文言词汇量,逐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了解孟子的道德主张,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
能力目标
1.强化朗读训练、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2.把握古人运用具体事例、正反对比或比喻说理的方法,理解作者的观点。
德育目标
引导学生正确选择,摒弃一己之私利,将正义、道义放在首位,明辨是非,永葆善良之心,做一个大写的人。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文意,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2.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
3.理解“失其本心”中“本心”的内涵,辨析“失其本心”与“舍生取义”的关系,把握本文的主旨。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多媒体显示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匈牙利 裴多菲)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夏明翰)
这几句话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价值取向?(学生回答:生为尊严,生为自由,生为名声,生为正义。)今天,我们学习《鱼我所欲也》,看看本文表现了孟子什么样的道德主张。
二、资料助读
1.“性善论”的要点:
(1)“善”是人的本性。“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2)人有四种“本心”:同情心、羞耻心、恭敬心、是非心。仁义礼智的道德规范即由此产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外授)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
(3)人性变坏,是由于受外物的影响,不是本性的表现。“富岁子弟多赖、懒。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
(4)本性也需要“养”。“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
2.《礼记檀弓》中有:“齐大饥,黔敖(富人)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捧)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对照注释,扫除语音障碍。
2.请两名学生朗读,其余学生评点。
可以从读音准确、节奏分明、重音清晰、流畅自然等方面评价。
3.教师点评。
多媒体显示字音:
(1)不为苟得也(wéi) (2)为宫室之美为之(wèi wéi)
(3)如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wù) 停顿及重音,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2)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
(3)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4)是/亦不可以已乎
4.学生齐读课文。
5.学生白读课,参考注释,理解文意,有不懂之处勾画出来,准备质疑。
6.请学生概括本文大意
明确:人在进行选择时,应以义为重;人应保持自己的“本心”。
四、质疑解疑,疏通文意
1.你问我答
学生提出翻译中的疑难问题、请同学解答,可指名回答,也可自由回答。
2.生问师答
对学生不能解答的问题,教师酌情给予点拨。
3.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多媒体显示:

(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故患有所不辟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乡为身死而不受
(2)翻译下列句子。
①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②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③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④此之谓失其本心。
五、朗读训练,体会语言特色,初背课文
1.学生齐读课文中的排比句和对偶句,欣赏整齐而又有变化的句式美,感受其音韵美。
2.学生背诵成组的排比句、对偶句。
3.教师出示背诵练习。帮助学生背诵。 多媒体显示: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 ; , 。 , 。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 , 。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是故 。
呼尔而与之, ; , 。
乡为身死而不受, ; , 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 ;是亦不可以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4.学生齐背课文。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理清本文的论证思路,画出全文结构提纲。
第二课时
一、师生齐背课文
二、鉴赏孟子散文的说理艺术
1.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提问: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怎样提出来的?为什么不直接提出来?
明确:论点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个论点是由“鱼”和“熊掌”的比喻引出来的。先设比喻而后提出论点,这是因为“鱼”与“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为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逻辑。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引出“生”与“义”的论题来,自然,明晓。
提问:论点提出以后,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论述的?
学生讨论:明确:
(1)本文首先提出在生与义不可兼得的情况下要“舍生取义”,这是全章的论点。然后说明其所以如此,是因为人都有“欲生而不为苟得,恶死而有所不辟”之心,即“羞恶之心”;又从反面来说,如果人只是欲生恶死,那就会不顾礼义,什么事都做得出来。因此,重要的是,求生避患不能违背“义”的原则。
(2)这种“羞恶之心”是人人都有的,只有贤者才不会丧失。为什么有些人会丧失呢?是因为他们为物欲所蔽。例如有人不食“嗟来之食”,这说明他有羞恶之心,可后来却不辩礼义而接受万钟之禄,这就是物欲使他的羞恶之心丧失了。可见,要做到“舍生取义”,就必须使自己的羞恶之心不为物欲所蔽。
(3)从上述内容的进展层次可以看出本文的逻辑推理十分严密;从鱼与熊掌的比方、不吃嗟来之食和不辩礼义而受万钟之禄的对照,可以看出作者设喻的巧妙。
(4)文中的比喻、对比、排比的修辞方法,加强了说理的逻辑性。
2.难点突破,理解本文的主旨。
(1)学生自由质疑,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解疑释疑。
学生提出的问题有:
①“此之谓失其本心”中“本心”具体指什么?这与“舍生取义”有何联系?
②本文分两段,结构上不够合理,有割裂文意之嫌,请问我的这种看法对吗?
师生讨论。明确:①“本心”具体指“羞恶之心”,“义”产生于“羞恶之心”,有“羞恶之心”,才会按“义”的原则行事,才有可能在关键时刻舍生取义。
②这位同学的看法有道理。就行文思路来说,贤者舍生取义,行道之人、乞者以义为先,讲的都是“本心”赋予人的极大力量,属正面论证;“不辩礼义”接受“万钟”的故事讲的是失去“本心”的人的可悲可耻,属于反面论证。所以,“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乞人不屑也”应归入第一段。
(2)教师总结:本文的主旨是人人都有“本心”和保有“本心”的重要性。能做到“舍生取义”是因为人有羞恶之心;如果不顾羞耻,“不辩礼义”而受“万钟”,则失掉了“本心”,这种行为是应该停止的。全文的旨意就在这一劝勉上。朱熹说:“此章言羞恶之心,人所固有,或能决死生于危迫之际,而不免计丰约于宴安之时,是以君子不可顷刻不省察于斯焉。” (《四书章句集注》) 这段概括主旨的话是比较恰当的。
三、赏析《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提问: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学生讨论。
成果展示: 本文主要运用了比喻、对比、排比等修辞。
比喻。“舍鱼而取熊掌”是一个巧妙而贴切的比喻,它恰当地说明了在人们所喜爱的两件事物不能同时兼得的情况下,就必须择优而取。“一箪食,一豆羹”也是比喻,说明饮食对饥饿者虽然重要,但不合乎礼义也宁死不食,从而证明了“义”重于“生”,突出了主题。
对比。生和义比。义比生更可贵;死与不义比,不义比死更可恶。又用假设方式与事实作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人。最后用“不食嗟来之食”与“不辩礼义而受万钟”作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精神,批判了那些只贪图荣华富贵而不顾礼义廉耻的权贵们。这就起到了突出中心思想的作用。
排比。通篇皆是。既有助于逐层深入分析,又能增强文章的气势和论辩力量。
四、古今对读,品评思想价值,欣赏其人格魅力
1.如何评价《鱼我所欲也》一文的思想内容?
学生讨论,明确:义的价值高于生命,人应该有舍身取义的精神,这一观点在“上下交征利”的战国时代有积极作用,对后世知识分子的精神修养也有极好的影响。如苏武、岳飞、邓世昌、朱自清、闻一多。但孟子“舍生取义”的观点的根据是唯心主义的性善论,他的说理仅止于是否丧失“本心”,有明显的局限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义”的内涵发生了变化。我们现在所说的“义”是指社会公义,“利”指一己之私利,即个人利益要服从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以至民族利益。在当今社会,面对越来越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该作出正确的抉择。
2.感受孟子的人格魅力
围绕“我心目中的孟子”这一话题,学生自由发言。
生1:孟子本人是一个比较高傲的人,他不肯迁就,不肯趋炎附势。他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曾经在齐国任客卿,后来因为与齐王意见不合,便决定辞去齐卿回家,断然拒绝了齐王“万钟”的诱惑,这些言行都表现了孟子大义凛然的性格和气概。
生2:仁义是的利益。有仁义,相关者都会有利益;无仁无义,所有人都不会有利益。“义”作为一种道德规范,约束一己之私欲,成就集体、民众的大利。孟子可谓高屋建瓴。
生3:孟子是一个肩担天下的政治家、思想家。就孟子的人格而言,他有着“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宏愿伟志。他为实现自己的理想遭挫折而矢志不渝,表现出强烈的使命感和参与意识,展露出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
生4:孟子是一个聪明机智、豪爽直率的沦辩家。他义正辞严,直言不讳,敢于抨击统治者,展示了一个狂放不羁、泼辣大胆、无私无畏的论辩家的形象。
五、课堂小结
孟子以自己的行为实践着自己的人生主张,孱弱的身躯担负着民族的大义。面对散发着孟子生命气息的文字,我们的心中唯有崇敬。舍生取义,这是怎样的崇高与豁达,这是怎样的气魄与壮志;这是男儿舍身报国的壮志雄心,这是中华儿女报效母亲的赤胆忠心。让我们高吟《鱼我所欲也》,谱写生命的壮丽篇章。
六、布置作业 请以“义与利”为话题写一篇文章,500字左右。
板书设计

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子鱼论战》教案


一、基本设想
1.教学重点和难点
《左传》记述战争,很看重决策人物在战争问题上的言论。本文正是如此,其三分之二以上的篇幅都用于记“论战”,而叙宋楚泓之战的经过仅用68字。必须学好“论战”这一部分,才能领会作者的意图。但这个部分又很不易学,因为这里所说的抽象的原则都有着复杂的历史背景,再加上用语古奥,学生一时恐难以适应,对这两个方面的困难都不可以低估。
2.教学方法
除介绍有关史实作为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通过反复领读使学生达到“口熟”而外,还要注意选择学习的“突破口”。可供选择的“突破口”有:
(1)让学生以课文为依据来判断本文作者对宋襄公这个人物的态度。这要从比较入手,因为历来史家对这个人物的褒贬不一:在《春秋》三传中,《左传》和《梁传》持贬抑态度,而《公羊传》持褒扬态度;此外,《史记》也持褒扬态度。可以写出几条褒语来,再让学生细读课文,自会注意到作者的态度与褒扬者不同。这样做,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
(2)跟《曹刿论战》做比较。《曹刿论战》和本文所记都是大国和小国之间的战争,基本内容又都是谈怎样选择作战时机的问题,这就有了可比性。主要是比较内容,说明其成败相反的原因;也可以比较写法的异同。
二、诵读的准备
1.简介宋襄公争霸始末
宋是春秋时期的中等诸侯国,辖境在今河南东北部,东北有齐、鲁,西有郑国,南有楚及陈、蔡等小国;宋襄公(前650至前637年在位)初期,在公子目夷辅佐下国力有所增强。前642年,宋襄公率诸侯兵伐齐,平定齐的内乱,立孝公为齐君;从此便全力以赴,争当诸侯盟主。当时齐的霸业已衰,而楚国日益强大,并向中原扩展势力,成为襄公争霸的障碍。前639年秋,宋襄公与楚、陈、蔡、许、郑、曹等诸侯会盟于盂(宋地,现在河南睢县西北),而不以兵车赴会,楚乘机捉住了他;但宋有目夷守国,楚无可奈何,到了冬天又释放了他。次年夏,宋襄公为了洗雪被捉的耻辱,便率军去攻打郑国。郑是楚的盟国,楚于是伐宋以救郑──宋楚泓之战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其时,宋军在泓水北面,楚军须渡河而后战,故课文中有“未既济”、“既济”等字样。
2.反复朗读第二、三段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1)归纳宋襄公说的两条作战原则,指出哪一条是主要的(在课本上划出来即可)。
①不重伤,不禽二毛;
②不以阻隘,不鼓不成列(主要的)。
(2)用两种符号把子鱼批驳上述两条原则的话划出来。
批驳第一条的是“且今之者……则如服焉。”
批驳第二条的是“敌之人……犹有惧焉”和“三军以利用也……鼓可也”。
(3)《史记·宋微子世家》记这番对话极为简略,抄录如下:
“国人皆怨公。公曰:‘君子不困人于厄,不鼓不成列。’子鱼曰:‘兵以胜为功,何常言与!必如公言,即奴事之耳,又何战为?’”
从课文中找出与划线字眼相当的语句(依次是“阻隘”、“三军以利用也”、“则如服焉”)。
设计此题的目的是,启发学生了解“论战”部分的大体内容,并找出记诵的支撑点。
三、诵读指导
1.第一段指导要点
①按叙史通例,写战争要注明交战双方、作战时间及地点。课文首句前,原文尚有:“冬(指襄公十三年即前638年冬),十一月,己巳,朔”。
②“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写宋之优势;“彼众我寡”写宋之劣势。司马“请击”而襄公答以“不可”,坐失良机。
③“又以告”,这是省略句法,即“及其未成列也,请击之”之意。《尔雅》:“若、谒,请也。”
④“公伤股,门官歼焉”,七字写尽败状之惨。
2.第二段指导要点
①“公曰”一段话是因“国人皆咎公”而说,故有自辩意。按:襄公于次年夏即因伤死去,距泓之战仅半年,可见其至死不悔。
②“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前“也”表提顿,后“也”表肯定,即肯定不用阻敌于隘之法取胜。“阻隘”与司马迁文“困人于”意同。
③以“亡国之余”做低衬,突出“不鼓不成列”,以示其“仁义”之心不变,至死仍然看重虚名。
3.第三段指导要点
①“君未知战”为本段之纲领。以下分三小层,各层的语气不同。可分层进行诵读练习。
②第一小层就泓之战的实际情况批驳“不以阻隘”、“不鼓不成列”的观点。先肯定客观情势对我有利,次以反问说明可以主动进攻,最后加上“犹有惧焉”,以退一步设想的口气说明非如此做不可,更为透彻──要注意读出语气的变化。
③第二小层驳“不重伤,不禽二毛”的观点。前两句都用强烈反问的口气,亦兼有讽刺之意。末句用归谬法,指出襄公说法的可笑,讥讽之意甚明,也揭露了襄公做法的虚伪性。“获则取之”的“取”本义是割取耳朵。古代有割取俘虏耳朵的做法,《周礼·夏官·大司马》:“获者取左耳。”这里用的是引申义,带回来。
④第三小层是一般地论述“阻隘”、“鼓”的原则。文中连用四个“也”,都表示肯定的意思,须用斩钉截铁、不容置辩的语气读出。
四、内容点拨
参读下面两则资料,然后讨论几个问题。
《公羊传·公二十二年》:“……宋师大败。故君子大(赞扬)其不鼓不成列,临大事(指战争)而不忘大礼……以为虽文王之战,亦不过此也。”
《史记·宋微子世家》文末“太史公曰”云:“襄公既败于泓,而君子或以为多(贤),伤中国阙礼义,褒之也,宋襄之有礼让也。”
1.这两则资料是从怎样的角度来褒扬宋襄公的?出于什么目的?(“礼让”。当时周初制定的礼制已遭到破坏,兼并战争连年不断,如齐并国三十五,鲁并国九,宋并国六,篡弑的现象也屡屡发生,所以“以礼让为国”成了恢复旧秩序人们的信条。)
2.本文作者对宋襄公持怎样的态度?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批评。详写子鱼的反驳。)
3.你赞成哪一种态度?(学生可以自由发表意见。但教师也应指出,宋襄公不过是将“礼让”作为一种沽名钓誉的手段,他的“仁义”是假的。清高士奇《左传纪事本末·宋襄公图伯》中有详细评论,可参阅。)

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孔乙己


教学目的
 一、理解社会环境描写与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
 二、了解全文精巧的布局。
 三、从认识孔乙己的性格特征上认识封建科举制度坑害读书人的社会丑恶的现象。
教学设想
 一、边点评边研讨,从小说的三要素上组织安排教学全过程。
 二、重点分析孔乙己的性格特征和典型环境之间的关系。
 三、准备《孔乙己》录音磁带。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介绍时代背景,了解故事情节,理解环境描写。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复习第三册教材附录中《谈谈小说》,掌握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描写。
二、板书课题,介绍时代背景。
19.世纪末期,清朝政府腐败,民不聊生,隋唐以来的科举制度仍在盛行。少数读书人爬上统治地位,但大多数下层知识分子穷困潦倒。小说《孔乙己》的主人公孔乙己就是鲁迅先生笔下的这样一个典型。
1911年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称帝,复辟势力猖獗,革命成果被窃夺。五四运动前后,科举制度虽被废除,但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仍然根深蒂固,封建教育仍以其他方式推行,人民仍处昏沉、麻木状态。
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列主义。中国革命的知识分子李大钊等领导和策动了新文化运动,向封建文化教育进行猛烈抨击。为了愤怒讨伐封建制度和封建文化,为了“描绘社会上的或一种生活,请读者看看”以“引起疗救的注意”,鲁迅先生继《狂人日记》后,于1918年冬创作了小说《孔乙己》。
三、听《孔乙己》全文录音。(无条件者可由教师、学生共同带表情朗读)
四、学生略读课文,完成下列内容:
 1.自查字典,正音正字。
 亨(hēng)笋(sǔn)荐(jiàn)绽(zhàn)
 屑(xiè)涨(zhàng)红哄(hōng)笑
 间(jiàn)或附和(hè)门槛(kǎn)
 2.分析、讨论故事情节(结合板书)。 
五、学生精读课文第一部分,研讨下列问题:
 1.这一部分交待了几个内容?
 2.这一部分对全篇有什么作用?
讨论归纳结合板书进行 
这一部分主要是社会环境描写。通过描写,表现了当时社会严重的阶级对立,人和人之间冷酷的关系。这样一个社会环境,不但为人物的活动提供了依据,为情节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而且预示了情节发展的结局、人物的悲剧命运。
六、小结:
小说这种文学体裁,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中心思想。《孔乙己》这篇小说选取了5个生活片断,展示了生活在畸形社会中的孔乙己的畸形性格,有力地批判了黑暗社会及其科举制度。
教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解题。
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小说中的人物,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创作出来的,“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具有典型性、代表性。本节课学习重点是分析主人公孔乙己的典型性格及刻画人物的手段。
研讨作者为什么给主人公取名为“孔乙己”并以此为题?
讨论后小结:“孔乙己”是从“上大人孔乙己”截取下来的。这六个字是“上古大人孔氏一人而已”的缩写,“已”改作“己”,因此成了一句叫人“半懂不懂的话”。用“孔乙己”作为满口之乎者也、叫人半懂不懂的人物的雅号,并作为小说的题目,既切合人物身分,又是对培养孔乙己式人物的封建教育制度的蔑视和讽刺,巧妙地暗示了小说批判的对象。因此,这个题目既表现了人物性格,又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二、分析塑造孔乙己形象采用的手段及人物性格特征。
 1.阅读《谈谈小说》中“塑造人物手段”的部分。
 2.精读课文,在文中点批。
 3.展开研讨。
师生共同概括出特征
三、讨论本文精巧的艺术构思。以课后练习线索,学生结合课文思考后回答。
明确:
 1.这篇小说选取了一个独特的角度,用第一人称“我”——12岁的小伙计的口吻来写,使全文显得真实可信,产生强烈的感染力量。“童言无忌”,一个12岁的小伙计的眼光来看待一切人和事,没有偏见,没有顾忌,因而行文比较自由,便于表达作者冷峻而热烈的思想感情。
 2.“当时”——1918年,封建科举制度已经废除,孔乙己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不复存在,人物,以及表现人物的故事情节就无法展开。写20年前的故事能更好地表现主题,以“引起疗救的注意”。
 3.开头两段,描写了人物活动的环境——咸亨酒店,然后让主人公孔乙己出场,这样安排的好处是:
(1)使人物在一个特定的环境里活动,故事情节在一个特定的环境里展开。这样,全文结构严密,情节集中。
(2)这样一个势利、冷酷、虚伪的社会环境,为我们渲染了一种冷漠的社会气氛,预示着人物悲剧的必然性。
这样一种阶级对立十分严重的社会环境,为既穿“长衫”又“站着”喝酒这一特殊身分的孔乙己的出场作了有力的铺垫。
 4.这里写的是无数次喝酒的情形。作者是取生活中几件典型事例来写,既节省笔墨,又能刻画人物,表现主题。
 5.要是再用一段文字,侧面描写孔乙己的死,就会显得太平白、太直露,没有给读者回味、思考的余地,那么,表现主题思想的深度和广度将受到严重的影响。
小结:
作者的精巧构思、作品的布局安排,都为文章的主题思想服务。
四、引导答疑。
 1.孔乙己是“大约”还是“的确死了”?作者这样结尾,用意何在?
 2.《孔乙己》是一幕悲剧,然而全文没有一个“悲”字出现,贯穿全文的一个字是什么?作者这样安排线索用意何在?
 3.如何理解各种人对孔乙己的取笑?
 4.文中几处交待了孔乙己的地位?
五、讨论本文的中心思想。
讨论后归纳:这篇小说,通过对孔乙己后半生几个悲惨生活片断的描述,成功地塑造了封建末世备受科举制度摧残的下层知识分子的形象,控诉了封建制度的罪恶,揭示了国民当时的昏沉、麻木状态。
六、完成课文后“理解·分析”一、三和“揣摩·运用”五。

教后记:

感谢您拜读范文资讯网教案频道的“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范文:鱼我所欲也”一文,希望“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范文:鱼我所欲也”能解决您的教案需求,同时,Fwr816.com还为您精选准备的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专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