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心得体会 > 接访心得体会 > 导航 > “大接访”的几点感言

接访心得体会

“大接访”的几点感言。

因为经历和思想不同,针对同一事同一作品,想法当然不一样,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心得也不例外,写心得体会是我们在工作和学习中经常遇到的事情,写心得体会可以记录我们的思想活动。怎样才能将我们需要的心得体会写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接访”的几点感言”建议你收藏并分享给其他需要的朋友!

“大接访”的几点感言自月日以来,作为局长,通过在县局信访室接访与派出所下访,直接面对群众数十位,或男或女,或老或少,或悲或喜,或紧或慢,接访之余,感悟颇深。
一感“大接访”用心之良苦。
这次全国性的公安大接访,是公安工作发展史上的首次,也是公安部在全国贯彻国务院《信访条例》的首创之举,更是落实“人民公安为人民”的真实写照,充分显示了公安部党委加强和改进公安工作的良苦用心。其一,“大接访”贯彻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力求使公安工作的每一个方面、每一个环节都真正体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真正做到执法为民。其二,“大接访”进一步发展了端正公安执法思想的要求,体现了坚持对法律负责和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一致性,坚持专政职能和管理职能、服务职能的统一性,始终把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公安工作的根本宗旨,是“从人民群众最希望公安机关做的事情做起,从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最不满意的事情改起”的实际举措。其三,“大接访”是改善公安机关和人民群众关系的有力杠杆。群众中有种说法,叫“公安不公,人民不安”。公安机关是执法为民的机构,如果出现执法不公、效率低下、不按程序规范办案的情况,群众遭受的痛苦并由此引发的对公安机关乃至国家政府的怨恨势必很难消除。从实际情况来看,有许多信访案件长期得不到妥善处置,成了影响与人民群众关系的“绊脚石”。公安机关开门迎访,就是要清理积案,解决问题,减少新的上访,体现执法的公正、高效,最终实现停访息诉。
二感接处警规范之必要。
群众对公安机关的意见和投诉,大量的不是法律、体制和制度本身的问题造成的,而是执行中的偏差和机制上的缺陷引发的。从月日以来的实际接访情况来看,因一线民警日常接处警不规范造成的群众信访共有件,占全部接访案件的以上,这一点充分显示了基层公安机关规范接处警工作的紧迫性。如在首次接警中不及时作调查,做笔录,受理了案件却无证据证明嫌疑人,以致案件久拖不决,当事人不满意,到办案单位跑几次没有结果便开始漫长的越级上访路;又如非正常死亡本不是刑事案件,由于技术员、侦察员先期调查走访与现场勘验的草率马虎,死者家属疑虑重重,屡访不止,任凭各级刑侦部门如何解释也不息访,大有不翻案不罢休的“气势”;再如窗口民警在接待群众办理一些疑难户口时,不能一次性将必须的手续和需要其他单位协调的事项书面告知当事人,以致三番五次办不了户口,(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即责备民警不给好处不办事,误以为不走“后门”或不上访找领导就办不成事;还有一些因民事纠纷引发的治安案件,由于证据材料不过硬,年青民警缺方法,双方当事人常常或为细枝末节争执不休,或为经济赔偿讨价还价,民警调解数次无效,一方或两方分别上访,办案单位及承办民警便成为信访的“被告”,相关职能部门和有关领导不协调几次总难了结,民警吃了辛苦还受埋怨。如此等等,我们如果从第一次接警开始规范,从第一份笔录开始认真,从第一次调解开始周密,就一定会省却了群众的反复信访,了断了基层民警的烦恼,节省了各级部门的行政成本,却更多了人民群众的满意。
三感日常执行细节之必须。
“细节决定成败”,引用到公安工作中,可以概括为“细节决定群众是否满意”。对此,大量“大接访”的具体案例给予了明证。公安工作是由每一名民警的具体执法行为组成的,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人民群众时刻关注的细节。具体工作中,如果民警能够把执法过程中的一切细节问题当作一件大事来做,花大力气做,把小事做细、做全面,真正做到细致严谨,那么我们就能避免很大一部分不必要的群众信访案件,或就能把许多群众原本要信访的事项解决在派出所。简而言之,一线民警在处理案件时,能多问几个为什么,把每一个困难的细节办细办实,不放过任何一个瑕疵,涉案人员就能多一份信服,我们就能避免不必要的投诉与行政诉讼;在受理群众报警求助时,能够多设身处地的为群众利益考虑周全一点,言语上热情一点,措施上周到一点,群众的满意度自然就会高一点;在调处纠纷时,法律宣传、思想工作多一点,调解不成时解释多一点,简单粗暴少一点,群众自然就回理解多一点……这样的细节引申不胜枚举。
四感民风源自“官风”之真谛。
社会上流行一种不良俗语:“因为刁民多,因而投诉多,执法难度大”。通过交流,我感觉来访人员思想上总认为权大于法,事情能否办成就是领导一句话,很少有人愿意通过法律程序加以解决,存在“信访不信法”的错误心态。排除群众受几千年封建专制官权思想遗留作祟因素,当今社会中“官风”对民风的影响也可窥一斑。有的党政领导和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缺乏政治敏感性和责任感,不是正视问题,面对面地做好群众工作,而是回避矛盾,怕做甚至不愿做群众工作,导致事态发展;有的对本地区、本部门出现的问题,不是认真研究解决办法,而是欺上瞒下、掩饰太平,致使问题越积越多,以致错失处置最佳时机;有的领导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对发生的上访事件不论性质如何,动辄要求公安机关动用警力和使用强制措施,使群众不满情绪和对抗情绪进一步增加;还有的个别领导和单位负责人对本地区和本单位发生的上访事件不仅不从正面开展细致耐心的疏导化解工作,反而支持和纵容群众越级上访,向上级部门施压。反思我们基层公安机关的少数领导和民警也或多或少地存在“官僚主义”、“冷硬横拖推”、“本领危机”等问题,由此引发了一些群众的不满与反感,造就了一些不同类型的所谓“刁民”,对此,我们不能不引起警觉。
五感构建和谐社会之长期。
作为一项阶段性的工作,“大接访”活动是有终点的,但信访工作是长期的。尤其是对照和谐社会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等基本特征,公安机关在参与构建进程中有着与其他党政部门不可替代、不可忽略、不可低估的地位与责任,我们深感公安信访工作任重道远。我们要做的是紧紧抓住开展“大接访”活动的机遇,深入研究新时期公安信访工作的规律和特点,抓紧建立、完善与新修订的《信访条例》相配套的制度机制,努力把公安信访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要积极探索建立畅通、有序、务实、高效的公安信访工作新秩序。进一步规范工作流程,确保信访事项的受理、转送、交办、督办、回告、答复、通报、考核、奖惩等环节的相互衔接、高效运转。要建立健全并严格落实领导责任制、部门责任制、办案人员责任制、首接责任制、包案责任制、督查督办制,特别是公安信访案件责任倒查制,真正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违法要追究。要积极探索建立统一领导、部门协调、全警参与的公安信访工作新格局,形成公安信访工作的合力。此外,当前还要结合“大接访”,开展好“规范执法司法行为,促进执法司法公正”专项整改活动,积极争取各级党政领导、司法机关、新闻媒体的监督与帮助,进一步规范我们的执法办事行为,从源头上减少公安信访问题的发生,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不懈的努力。
大接访,透视着日趋成熟的社会心态与日趋健康的警察心态。也许还有人在顾虑,也许还有人不敢面对局长,也许还不能把的满意率考核统计出来,也许一些问题仍在协调和调查取证中,也许还有人在等待接访……但,只要我们不停地努力,我们就有希望,国家与和谐社会就有希望!
依法治市综合网


F132.cOm更多精选心得体会阅读

信访接访任务心得领会


心得一:信访接访工作心得体会

我是宁新村的一名大学生村官。20XX年初,我从村里被借用到镇信访办帮忙工作。一年多的信访工作使我的感触颇多。最深的体会是:信访工作很苦,但苦中有乐;信访工作很难,唯艰难处长才能;信访工作很琐碎,唯琐碎才能做细。面对新的锻炼岗位,如何做一个称职的信访工作者,当好办里领导的左右手,我在一年多的实践工作中积累了一点心得,认为主要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对信访工作要有高度的认识,树立群众观念,这是做好信访工作的前提。

今年,钱江世纪城由大征迁向大建设转变之关键一年,世纪城范围内各个社会投资项目相继投入建设,大批土地被征用、房屋被拆迁、群众利益再分配、新矛盾不断涌现,各种社会矛盾也日益突出,信访工作难度日益加大。而信访工作是反映社会生活和动态的一条重要渠道,党和政府的任何决策和工作,如果得不到人民群众的赞成和拥护,终究是搞不成的。作为一名信访工作者,我深知自己工作中的表现代表着党和政府与群众发生信访关系,自己的一言一行体现着宁围镇信访工作者形象。信访工作者只有从这个高度认识问题,才能热爱信访工作,做到自尊、自爱、自强,才会有高度的觉悟和责任感。

其次,要有优秀的思想政治素质,这是做好信访工作的基础。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经济体制的转型升级,钱江世纪城大建设的推进,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突发性事件不断涌现。镇信访部门作为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反映社情民意的晴雨表,在宁围镇的建设与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但一些人还是认为,信访部门是清水衙门,既无权又无利。这些想法和认识虽属偏见,但也道出了信访机构设置不完善、人员编制少、无实权、工作条件清苦的现实。正因为如此,就需要信访工作者必须具有耐得住清贫,守得住寂寞的思想。信访工作的主要对象是基层群众,面对的是一些挠头事、麻烦事、费心事,解决起来费心劳神。信访工作者要注重语言修养、文明行事;同时,也要注意仪表整洁、举止端正、礼貌热情。例如到镇信访办来要求解决的事情,大多是信访人通过各种渠道仍解决不了的事,来要求帮忙解决的。上访人员大多情绪比较激动,有的会出言骂人、有的一副哭相、有的愤愤不平此时作为一名信访工作人员,要第一时间把握症状,做好有的放矢,针对各种症状采取不同的方法应对,使得信访人员尽量信任你,敢说出自己的心声,这样才能找出问题的症结,抚慰好上访者的情绪,把问题解决好。总之,要想做好信访工作就要付出艰辛和努力,就要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更要有敢于碰硬、不怕得罪人的勇气。没有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奉献精神,是不可能做好信访工作的。

第三,要有较强的业务素质和应变能力,这是做好信访工作的关键。

信访工作政策性比较强,要求每一名信访工作者在熟练掌握工作业务的同时,还必须对突发事件迅速作出对策,应付复杂多变的信访情况,及时、主动、灵活地掌握和处理信访问题的主动权。例如今年上半年以来,我镇出现的2建无证个体小企业拖欠职工工资老板逃跑案。这种突然性事件,一旦第一时间没有解决好,会给我镇的稳定带来很大的隐患。所以,在平时的工作中既要做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者,特别是钱江世纪城拆迁政策方面的宣传,引导和教育群众依法、逐级、有序上访,又要及时捕捉信访活动中反映出来的问题,掌握苗头性和倾向性的问题,对群众信访提出的问题,做出有理有据的答复,尽量让信访群众满意。细细想想,信访工作者要做好信访工作要具备以下五大能力:一要有较好的口语表达能力;二要有运用政策和法律处理重要信访问题的能力;三要有及时化解矛盾和独立办理信访案件的能力;四要有灵敏的信息反馈和对信访形势进行科学、全面综合分析的能力;五要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

一年多的信访工作实践使我深刻体会到了做好信访工作的重要性;一年的信访工作使我明白大多数群众还是很讲道理的,是相信着镇党和政府的,反映的问题是有理和部分有理的,一年多的信访工作使我深知自己在平时的工作中有很大不足值得改进我想只要我脚踏实际,思想上高度重视,工作中认真接访、细致办案,实实在在地解决问题,才能让矛盾化解在基层,才能让上访群众体会到党和政府的温暖,才能把信访工作做好!

心得二:信访接访工作心得体会

xx年xx月,我从乡镇调到县XX局工作,三年多的时间给我的感触颇多。最深的体会是:XX工作很苦,但苦中有乐;XX工作很难,唯艰难处长才能。面对新的岗位,如何做一个称职的XX工作者,我在实践中积累了一点经验,认为主要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对XX工作要有高度的认识,这是做好XX工作的前提。XX部代表党和政府与群众发生XX关系,是通过自身卓有成效的工作,维护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声誉,维护人民群众的正当权益,坚持党的利益同人民利益的一致性。我们党和国家的性质决定了XX工作必须以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出发点。XX干部只有从这个高度认识问题,才能热爱XX工作,做到自尊、自爱、自强,才会有高度的觉悟和责任感。XX工作是我们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人民群众通过XX的形式来行使自己的XX权利,它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体现党和政府同人民之间水XX融的密切关系,XX工作是反映社会生活和动态的一条重要渠道,党和政府的任何决策和工作,如果得不到人民群众的赞成和拥护,终究是搞不成的。

其次,要有优秀的思想政治素质,这是做好XX工作的基础。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新旧体制的转轨,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不断涌现。XX部门作为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反映社情民意的晴雨表,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但一些人还是认为,XX部门是清水衙门,既无权又无利。这些想法和认识虽属偏见,但也道出了XX机构设置不完善、人员编制少、无实权、工作条件清苦的现实。正因为如此,就需要XX工作者必须具有耐得住清贫,守得住寂寞的思想。XX工作的主要对象是基层群众,面对的是一些挠头事、麻烦事,解决起来费心劳神。XX干部要注重语言修养、文明行事;同时,也要注意仪表整洁、举止端正、礼貌热情。要想做好XX工作就要付出艰辛和努力,就要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更要有敢于碰硬、不怕得罪人的勇气。没有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奉献精神,是不可能做好XX工作的。

第三,要有较强的业务素质和应变能力,这是做好XX工作的关键。XX工作政策性比较强,要求每一名XX工作者在熟练掌握工作业务的同时,还必须对突发事件迅速作出对策,应付复杂多变的XX情况,及时、主动、灵活地掌握和处理XX问题的主动权。

心得三:信访接访工作心得体会

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联系的纽带,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安全阀。做好当前的信访接待工作,对于有效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积极维护社会稳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有必要就信访接待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问题进行认真的总结,以便在实际工作中妥善地处理所遇到的信访接待问题。下面,根据近来在接待工作中的实践和操作,谈一谈接待工作的心得体会。

一、信访各类原因。从信访内容看,范围不断扩大,类型越来越多。一、是农村的土地纠纷、经济纠纷、干部违纪、税费征收、退耕还林政策兑现、农业税减免和粮食补贴不到位等问题;

二、拖欠工资发放、生活待遇、养老统筹、医疗保险等问题等问题;三、是新农村和国家重点工程建设过程中形成的补偿纠纷问题;四是涉法涉诉问题;五是社会保障问题;六是部门或干部为政不廉不公问题。信访工作较难处理的主要是历史遗留问题,因时过境迁、政策演变、证据遗失、当事人难寻等原因,处理起来比较困难。如林、农土地纠纷,经济补偿、赔偿等问题。对于此类问题,仅靠基层解决不了问题,还是要通过信访渠道向上反映,自上而下解决。

二、信访接待方法。信访接待工作是直接向人民群众和普通党员体现党政机关形象的重要窗口。做好信访接待工作,有利于及时解决初访问题,将问题化解在第一步。一、热情接待、认真听记。接待时态度热情,说话和气,平等待人,举止文明,使来访者感到温暖,增强相互间的信任感。二、先行告知、及时处理。接谈完毕后,应向来访者归纳复述其信访的主要内容,然后针对性地先行告知其处理原则和程序,已有明确的政策规定就当面予以答复。三、教育疏导,注意苗头。来访者中既有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也有思想认识问题,或者两者兼而有之。接待中要根据情况,既要按政策规定解决实际问题,又要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工作,宣传政策,释疑解惑,教育疏导。使来访者自觉地按政策规定规范自己的信访活动。同时要掌握来访者的信访动态,发现可能形成非正常访苗头时,要及时与有关各方联系,要求超前做好工作,使非正常访解决在萌芽中。

三、非正常上访类别。一、个别上访人员在既得利益面前,要求高,得寸进尺,甚至耍无赖,也是信访案件渐多的主要原因之一。二、部分上访群众存在思想误区,导致信访工作难题不断。一是信上不信下,有问题不找基层政府和具体部门,认为只有找上面的大部门、大领导才能解决问题;二是信多不信少,不论什么事,多找几个部门和领导反映总不会错,多多益善;三是信闹不信理,不管有理无理,先闹再说,认为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四是信访不信法,即使是典型的涉法问题,也要到政府部门上访,甚至长期持无理诉求与政府打持久战。

四、提高自身素质加强信访稳定。我认为要想提高信访接待工作的实际效果,信访接待人员必须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努力增强自身的人格魅力,要从加强后天的学习和实践锻炼出发,要努力激发和维持自己良好的情绪状态,保持一种积极、乐观、自信的心境;要加强自我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做到襟怀坦白、诚实正直,作风民主、公道正派,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表里如一、言行一致;要加强对业务知识的学习,在随时随地采用各种手段学习行业内的各种先进知识的同时,还要注意学习各种新兴、时尚的知识、理论,拓展自己的知识面,确保自身思想不落伍、能力不落伍,在接访接待中能够得心应手,应对自如。只有这样,我们的信访接待工作才能不断改进和完善,才能在保持大局稳定的过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信访接访工作心得体会


心得一:信访接访工作心得体会

我是宁新村的一名大学生村官。20XX年初,我从村里被借用到镇信访办帮忙工作。一年多的信访工作使我的感触颇多。最深的体会是:信访工作很苦,但苦中有乐;信访工作很难,唯艰难处长才能;信访工作很琐碎,唯琐碎才能做细。面对新的锻炼岗位,如何做一个称职的信访工作者,当好办里领导的左右手,我在一年多的实践工作中积累了一点心得,认为主要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对信访工作要有高度的认识,树立群众观念,这是做好信访工作的前提。

今年,钱江世纪城由大征迁向大建设转变之关键一年,世纪城范围内各个社会投资项目相继投入建设,大批土地被征用、房屋被拆迁、群众利益再分配、新矛盾不断涌现,各种社会矛盾也日益突出,信访工作难度日益加大。而信访工作是反映社会生活和动态的一条重要渠道,党和政府的任何决策和工作,如果得不到人民群众的赞成和拥护,终究是搞不成的。作为一名信访工作者,我深知自己工作中的表现代表着党和政府与群众发生信访关系,自己的一言一行体现着宁围镇信访工作者形象。信访工作者只有从这个高度认识问题,才能热爱信访工作,做到自尊、自爱、自强,才会有高度的觉悟和责任感。

其次,要有优秀的思想政治素质,这是做好信访工作的基础。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经济体制的转型升级,钱江世纪城大建设的推进,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突发性事件不断涌现。镇信访部门作为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反映社情民意的晴雨表,在宁围镇的建设与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但一些人还是认为,信访部门是清水衙门,既无权又无利。这些想法和认识虽属偏见,但也道出了信访机构设置不完善、人员编制少、无实权、工作条件清苦的现实。正因为如此,就需要信访工作者必须具有耐得住清贫,守得住寂寞的思想。信访工作的主要对象是基层群众,面对的是一些挠头事、麻烦事、费心事,解决起来费心劳神。信访工作者要注重语言修养、文明行事;同时,也要注意仪表整洁、举止端正、礼貌热情。例如到镇信访办来要求解决的事情,大多是信访人通过各种渠道仍解决不了的事,来要求帮忙解决的。上访人员大多情绪比较激动,有的会出言骂人、有的一副哭相、有的愤愤不平此时作为一名信访工作人员,要第一时间把握症状,做好有的放矢,针对各种症状采取不同的方法应对,使得信访人员尽量信任你,敢说出自己的心声,这样才能找出问题的症结,抚慰好上访者的情绪,把问题解决好。总之,要想做好信访工作就要付出艰辛和努力,就要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更要有敢于碰硬、不怕得罪人的勇气。没有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奉献精神,是不可能做好信访工作的。

第三,要有较强的业务素质和应变能力,这是做好信访工作的关键。

信访工作政策性比较强,要求每一名信访工作者在熟练掌握工作业务的同时,还必须对突发事件迅速作出对策,应付复杂多变的信访情况,及时、主动、灵活地掌握和处理信访问题的主动权。例如今年上半年以来,我镇出现的2建无证个体小企业拖欠职工工资老板逃跑案。这种突然性事件,一旦第一时间没有解决好,会给我镇的稳定带来很大的隐患。所以,在平时的工作中既要做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者,特别是钱江世纪城拆迁政策方面的宣传,引导和教育群众依法、逐级、有序上访,又要及时捕捉信访活动中反映出来的问题,掌握苗头性和倾向性的问题,对群众信访提出的问题,做出有理有据的答复,尽量让信访群众满意。细细想想,信访工作者要做好信访工作要具备以下五大能力:一要有较好的口语表达能力;二要有运用政策和法律处理重要信访问题的能力;三要有及时化解矛盾和独立办理信访案件的能力;四要有灵敏的信息反馈和对信访形势进行科学、全面综合分析的能力;五要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

一年多的信访工作实践使我深刻体会到了做好信访工作的重要性;一年的信访工作使我明白大多数群众还是很讲道理的,是相信着镇党和政府的,反映的问题是有理和部分有理的,一年多的信访工作使我深知自己在平时的工作中有很大不足值得改进我想只要我脚踏实际,思想上高度重视,工作中认真接访、细致办案,实实在在地解决问题,才能让矛盾化解在基层,才能让上访群众体会到党和政府的温暖,才能把信访工作做好!

心得二:信访接访工作心得体会

xx年xx月,我从乡镇调到县XX局工作,三年多的时间给我的感触颇多。最深的体会是:XX工作很苦,但苦中有乐;XX工作很难,唯艰难处长才能。面对新的岗位,如何做一个称职的XX工作者,我在实践中积累了一点经验,认为主要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对XX工作要有高度的认识,这是做好XX工作的前提。XX部代表党和政府与群众发生XX关系,是通过自身卓有成效的工作,维护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声誉,维护人民群众的正当权益,坚持党的利益同人民利益的一致性。我们党和国家的性质决定了XX工作必须以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出发点。XX干部只有从这个高度认识问题,才能热爱XX工作,做到自尊、自爱、自强,才会有高度的觉悟和责任感。XX工作是我们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人民群众通过XX的形式来行使自己的XX权利,它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体现党和政府同人民之间水XX融的密切关系,XX工作是反映社会生活和动态的一条重要渠道,党和政府的任何决策和工作,如果得不到人民群众的赞成和拥护,终究是搞不成的。

其次,要有优秀的思想政治素质,这是做好XX工作的基础。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新旧体制的转轨,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不断涌现。XX部门作为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反映社情民意的晴雨表,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但一些人还是认为,XX部门是清水衙门,既无权又无利。这些想法和认识虽属偏见,但也道出了XX机构设置不完善、人员编制少、无实权、工作条件清苦的现实。正因为如此,就需要XX工作者必须具有耐得住清贫,守得住寂寞的思想。XX工作的主要对象是基层群众,面对的是一些挠头事、麻烦事,解决起来费心劳神。XX干部要注重语言修养、文明行事;同时,也要注意仪表整洁、举止端正、礼貌热情。要想做好XX工作就要付出艰辛和努力,就要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更要有敢于碰硬、不怕得罪人的勇气。没有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奉献精神,是不可能做好XX工作的。

第三,要有较强的业务素质和应变能力,这是做好XX工作的关键。XX工作政策性比较强,要求每一名XX工作者在熟练掌握工作业务的同时,还必须对突发事件迅速作出对策,应付复杂多变的XX情况,及时、主动、灵活地掌握和处理XX问题的主动权。

心得三:信访接访工作心得体会

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联系的纽带,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安全阀。做好当前的信访接待工作,对于有效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积极维护社会稳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有必要就信访接待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问题进行认真的总结,以便在实际工作中妥善地处理所遇到的信访接待问题。下面,根据近来在接待工作中的实践和操作,谈一谈接待工作的心得体会。

一、信访各类原因。从信访内容看,范围不断扩大,类型越来越多。一、是农村的土地纠纷、经济纠纷、干部违纪、税费征收、退耕还林政策兑现、农业税减免和粮食补贴不到位等问题;

二、拖欠工资发放、生活待遇、养老统筹、医疗保险等问题等问题;三、是新农村和国家重点工程建设过程中形成的补偿纠纷问题;四是涉法涉诉问题;五是社会保障问题;六是部门或干部为政不廉不公问题。信访工作较难处理的主要是历史遗留问题,因时过境迁、政策演变、证据遗失、当事人难寻等原因,处理起来比较困难。如林、农土地纠纷,经济补偿、赔偿等问题。对于此类问题,仅靠基层解决不了问题,还是要通过信访渠道向上反映,自上而下解决。

二、信访接待方法。信访接待工作是直接向人民群众和普通党员体现党政机关形象的重要窗口。做好信访接待工作,有利于及时解决初访问题,将问题化解在第一步。一、热情接待、认真听记。接待时态度热情,说话和气,平等待人,举止文明,使来访者感到温暖,增强相互间的信任感。二、先行告知、及时处理。接谈完毕后,应向来访者归纳复述其信访的主要内容,然后针对性地先行告知其处理原则和程序,已有明确的政策规定就当面予以答复。三、教育疏导,注意苗头。来访者中既有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也有思想认识问题,或者两者兼而有之。接待中要根据情况,既要按政策规定解决实际问题,又要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工作,宣传政策,释疑解惑,教育疏导。使来访者自觉地按政策规定规范自己的信访活动。同时要掌握来访者的信访动态,发现可能形成非正常访苗头时,要及时与有关各方联系,要求超前做好工作,使非正常访解决在萌芽中。

三、非正常上访类别。一、个别上访人员在既得利益面前,要求高,得寸进尺,甚至耍无赖,也是信访案件渐多的主要原因之一。二、部分上访群众存在思想误区,导致信访工作难题不断。一是信上不信下,有问题不找基层政府和具体部门,认为只有找上面的大部门、大领导才能解决问题;二是信多不信少,不论什么事,多找几个部门和领导反映总不会错,多多益善;三是信闹不信理,不管有理无理,先闹再说,认为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四是信访不信法,即使是典型的涉法问题,也要到政府部门上访,甚至长期持无理诉求与政府打持久战。

四、提高自身素质加强信访稳定。我认为要想提高信访接待工作的实际效果,信访接待人员必须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努力增强自身的人格魅力,要从加强后天的学习和实践锻炼出发,要努力激发和维持自己良好的情绪状态,保持一种积极、乐观、自信的心境;要加强自我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做到襟怀坦白、诚实正直,作风民主、公道正派,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表里如一、言行一致;要加强对业务知识的学习,在随时随地采用各种手段学习行业内的各种先进知识的同时,还要注意学习各种新兴、时尚的知识、理论,拓展自己的知识面,确保自身思想不落伍、能力不落伍,在接访接待中能够得心应手,应对自如。只有这样,我们的信访接待工作才能不断改进和完善,才能在保持大局稳定的过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新课改的几点体会


新课改的几点体会

诸城市龙都街道孔戈庄小学罗敏;金丽娜

【中图分类号】G423.06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4-0003-01

当前,以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为主要途径,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为主要目标的新一轮课堂教学改革正在轰轰烈烈地进行之中。通过各级教育部门不断地组织专题讲座和听评课等交流活动,教师们的教学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教学方法有了很大的改进,教学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通过平时的听课,笔者发现仍有部分教师并未真正融入这股洪流之中,他们重形式,轻实质,并未完全摆脱传统的重教轻学的老路子。综合以上正反两方面的情况,笔者认为,新课改要真正落到实处,教师必须在以下两方面取得突破:

一、彻底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是课改成败的先决条件

观念主导行动。教师必须吃透新课改的实质,充分认识旧的教学方式方法的弊端和新课改的根本要求,彻底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使学生不仅能学到知识,尤其要获得能力的提高,以便为今后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同时,要彻底解放学生的思想,解除学生的各种顾虑和束缚,明确告诉学生自己教改的思路、做法和要求,使学生理解教师的意图,明确自己的任务,充分激发学生的潜能和课堂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尽情地发展自己,多方面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表演的舞台。就教师的作用而言,我们必须认识到,自己的作用并非削弱了,而是对我们的能力要求更高了。在课堂上,我们必须准确定位,在如何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方面下功夫,在彻底放弃“一言堂”做法的同时,尽最大努力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条件,创造机会。重点做到“三要”:一要认真备课,精心设计“导学提纲”。提纲的设计,既要注重知识点问题的提炼,又要注重学法的指导,使之真正起到指导学习的作用。二要全面把握和调控课堂局势,科学组织、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使学生的学习更加具有计划性、组织性和有效性。三要搞好“精讲”环节,对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以及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师要精讲点拨,解除学生疑惑,拓展知识空间,强化知识网络化建构,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二、切实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是课改系列工程的重中之重

习惯决定成败。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能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有利于学生的终生发展。新课改形式下,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应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培养学生的课前预习习惯,教师不能仅满足于口头号召,而要有明确的要求和训练措施。一是要有方法上的指导。比如预习哪些内容,如何预习,达到什么目的等。二是要跟上检查督促。比如布置小组成员间的互查,上课伊始时的抽查等。

(二)独立自学习惯的培养。课堂上组织学生“依纲自学”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其主要任务是:通过默读课本,整体把握当堂所学内容的全貌,独立解决“导学提纲”上的问题,发现疑难点,以备小组交流时进行讨论。这个环节最主要的是强调学生的独立自学、静心默读、目标明确、注重发现,最忌讳的是心不在焉、随意交流、目标不明、效率过低。

(三)合作学习习惯的培养。合作学习包括小组合作和组间合作两种形式。其主要任务是:讨论交流学生独立自学时解决不了的问题,并通过交流进行思维碰撞,产生化学反应,拓展知识空间,促进能力提高。其操作步骤是:先进行小组交流,在组长的组织下,检查每个同学的自学成果,交流不同的见解,最终达成共识,并提出共同的疑难问题;然后进行组间合作,由各小组代表提问质疑,其他小组代表依次抢答释疑,并最终发现共性的疑难问题,以备教师精讲点拨。

(四)自觉参与讨论、积极发表见解习惯的培养。对于大多数农村学生而言,不愿参与小组讨论、不愿发表个人见解是十分普遍的现象。这里面有多方面的原因,但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教师习惯于“一言堂”,霸占了大多数的课堂时间,平时又缺乏对学生的针对性训练,学生在心理上、意识上存在着障碍,不习惯参与课堂发言,以致造成课堂上死气沉沉的局面。要培养学生的课堂发言习惯,一是教师必须放弃“一言堂”的做法,把课堂还给学生,并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二是要坚持不懈地鼓励和训练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使学生在讨论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赢得自信、享受快乐。

(五)善于及时归纳总结习惯的培养。在学生独立学习、合作探究等环节结束之后,让学生完整系统地归纳总结本节的知识结构,构建本节的知识网络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它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把握,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等抽象思维能力。关于这方面的培养,教师可以训练学生口头归纳,也可以训练学生绘制“知识树”,不管哪种形式,关键要持之以恒,养成习惯。

(六)独立完成作业、自主达标互评习惯的培养。在课堂练习环节,要培养学生像对待考试一样严肃认真、快速高效地独立完成练习题目,并通过小组间的互批互评以达到自主达标、合作达标、矫正补偿的目的。

(七)课后复习习惯的培养。课后复习有利于学生对当天所学知识及时地进行巩固和整理,是学习过程的一个再重现、再深入、再加工的重要环节,对学习效率的提高很有帮助。培养学生的课后复习习惯,关键要让学生充分认识课后复习的必要性,培养其自觉性。其次要注意方法的指导,课外时间如何分配、各门学科如何安排、复习内容和方法如何确定等都要通过平日的针对性指导,使学生驾轻就熟地掌握运用。

材料写作的几点体会


材料写作的几点体会

写材料是一桩苦差事,没有捷径可走。千百年来,文无定法,我的几点粗浅的体会就是“五个三”。

一、审题立意把握“三个度”

审题立意是写好材料的第一关。立意的正误高下,直接影响为文的成败。因此,动笔前要先审题立意,把握好“三个度”。

(一)高度。就是起点层次要高,即:材料立意的最佳程度。一是要站在全局高度。即要站位全局来谋篇布局,要紧贴当前形势、围绕上级指示要求、抓住领导关注重点,做到吃透上情、摸清下情、了解左右、掌握本情,保证材料立意的准确性和内容的真实性。二是要站在理论高度。紧跟党和国家的政策理论前沿,做政策理论的“桥头堡”,观点新颖,又有理论深度,确保文章在理论先导上的正确性和权威性。三是要站在认识高度。思想认识是一切文字材料的骨干和核心。要善于用唯物辩证法去思考、看待、认识问题,积累资料,确保材料具有很强的概括性、思想性、指导性。

(二)角度。写作视点、写作方向,也即材料的切入点、着力点。同一份材料,选择的角度不同,突出的重点就不完全一样,说明和解决的问题也不完全相同。角度的确立要紧紧围绕主题,联系实际,在求异或求同中、在联想和想象中、在比较相似点中,选择最佳角度;突出“新”和“深”,新颖有创意,分析和解决深层次问题,大家知道的要少说,不知道的要多说,想人所未想,给人一种“怦然心动的感觉”;要调整好角度的大小,切入口要小,只有这样,材料才有深度。

(三)尺度。尺度是衡量一篇文章是否切题、合题的“标准”。一是定位要准。首先要弄清楚材料的种类,是应用类,还是公文类,或是其它;其次要明确材料的目的,即写什么,为什么写这份材料,从而确定主题;再者要把握材料的语境,比如:讲话稿,对谁讲、在哪里讲,决定语气是强硬,还是平缓;报告,就不能夹带请示事项;函,语气就不能用命令的口吻等等,这都是一篇公文应把握的尺度问题;二是事实要准。就是要注重事实,用事实说话,不搞虚假浮夸。要言之有物,不搞无的放矢。要说到位,但不说过头。例如:事迹材料,就不能添枝加叶、张冠李戴,更不能违心地制造假事实、假典型;三是表达要准。就是语言表达要精准。宜简则简,宜详则详,详略要得当,提倡写短文章,只要把事情交代清楚明了就行。

二、收集素材达到“三个足”

充足的素材是写好材料的基础。收集素村必须具有真实性、适用性和时效性,达到“三个足”。

(一)学足。一是学习好。认真学习与主题相关的政策法规、上级文件、报刊杂志、领导讲话以及意见、规划等材料,做到深刻领会、准确把握。二是收集好。收集基础材料,包括法律、规章、政策、文件、讲话、纪要等;通过调查,取得一些具体生动、真实可靠的第一手材料。三是运用好。就是把一些经典名录和领导讲话内容直接作为写作的素材,既有代表性,又有说服力。比如:“时间就是生命”、“

安全就是效益”等经典语句;又如: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讲话都可以原文直接引用。四是积累好。平时要多收集和掌握全面的、大量的素材,做到“三勤”,即:勤看、勤问、勤想,这样才能使你的材料库和思想库应有尽有,样样俱全,唾手可得。

(二)借足。借就是借用、借鉴别人的经验和做法,取人之长、补已之短。常人说:“天下文章一大抄,就看会抄不会抄”。一是借鉴根本性的东西。借用和借鉴要所有选择。主要借鉴别人写作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特点和角度,对于开拓思维方式、学习写作方法是有极大的帮助和启发。二是借鉴要切合实际。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针对性地借鉴和借用,不能一味地照搬照抄。要充分结合实际情况,有选择性地借鉴。三是要创造性地借鉴。写作时一定要结合个人写作特点、领导意图,把借鉴的东西很好地消化,不要机械地模仿,而是要像描红、临帖一样,加以修饰,把别人的经验做法变为自己的东西。

(三)挖足。就是要深入调查研究,透过现象看本质;就是要通过调查研究,获取一些具体生动、真实可靠的第一手材料。调研的形式主要包括:普遍调查、重点调查、专题调查、统计调查、开会调查等。调研要深入、要全面、要细致,不要浮于表面,要深入挖掘典型素材,了解具体情节,做到“三多”、“五到”,“三多”,即:多看、多学、多想;“五到”,即:走到、看到、听到、问到、查到。

三、拟制提纲坚持“三个好”

围绕主题设计结构、草拟提纲是写作公文一个很重要的构思过程,是正式动笔之前的一项必要工作。具体写作时要坚持“三个好”。

(一)搭好。即:“搭好架子”,也就是草拟好“大、小标题”。一般情况标题分为:大标题、一级标题、二级标题、三级标题。在草拟大、小标题时,要安排好材料的结构,总共写几个方面,哪些先说,哪些后说,哪些详写,哪些略写。具体讲,一是纲目清楚,思路贯通;二是层次清晰,段落完整;三是衔接紧密,符合逻辑;四是开头明快,结尾有力。

(二)炼好。对大、小标题的语言、逻辑进行“精炼”,充分挖掘中心思路,提出一个较细的纲目,形成基本的写作雏形。一是正确。要符合客观实际、合乎情理,要经得起实践的检验。不要一味追求语言的华丽、对仗,偏离主题,偏离中心思想;二是鲜明。从标题上就能反映出,说的是什么,肯定什么、反对什么,赞成什么、反对什么,一看就明白,有特色,不是放之四海皆准;三是新颖。有创新、有特色。语言要精炼,语句要简练,能言人之未曾言,发人之未曾发,耐人寻味。要有自己独特的思考,有真知灼见,能说服人、打动人,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三)配好。配好素材,做到材料与观点的有机统一。一是材料要紧扣主题。选择的素材必须紧紧围绕主题、服务于主题。与主题无关的素材不选,内容空洞的素材不选。二是材料要真实可靠。就是材料准确,内容真实。要实事求是,不得弄虚作假、胡编乱造、无差错;三是材料要具有典型。选择的素料要生动,事迹要感人。既要有思想性,又要有代表性。可多选择一些典型材料供正式写作时参考,去粗取精,优中选优。

四、落笔撰写力求“三个准”

落笔撰写是公文写作的主体部分,是运用材料说明观点,用观点统帅材料的一个过程。在写作过程中,要力求“三个准”。

(一)认准。所谓认准,就是在把握文章的精神实质上要准确。坚持什么、反对什么,要什么、不要什么,态度要明朗,观点要鲜明。在写作时,要注意从总体上去认识材料、分析材料,抓住材料的精神实质,多一点客观性,少一点主观性。要避免忽视大局,以偏盖全,也不要模棱两可、人云亦云,更不要放置四海皆准。

(二)选准。收集的素材是多种多样的,使用时必须经过选择与剪裁,使素材能够说明观点,并具有典型性,体现主题,服务于主题。一是要选好典型事例。素材不在于多,而要在于精,要紧扣主题,不要冲淡主题。抓住重点、难点、热点和焦点等问题,选择最能说明问题、最有思想内涵、最具有代表性的事例。二是要选好典型情节。就是对典型的思想、行动、语言,以及事物发生时的环境和过程等关键情节进行概括和描述,使听众、读者有一种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三是要选好典型语言。语言要精炼、简洁、朴实,话既说在点子上,一针见血,听、读者也能明白,事情又能说清楚。

(三)用准。数据要准确,坚持用事实说话,用数字说话,不造假、不夸大,这样的素材更有可比性,更有信服力。同时,用语也要准确,防止产生歧义。比如:在安全工作总结时,“安全生产四项指标”完成情况,就能充分反映出安全生产工作的成效。用词不当的情况就比较多了,像搭配不当、修辞不当、前后矛盾、重复罗嗦等,比如:鸡不能用匹数,马不能用只数。

五、检查修改做到“三个心”

初稿完成后,检查修改是提高公文质量的重要环节。检查修改要做到“三个心”。

(一)虚心。虚心向别人请教,不耻下问,集思广益。有道是:“三人行,必有我师”。要听得进批评意见,要舍得改。社会流传这么一句话:“老婆是别人的好,孩子是自己的好”。意思是说有些人把自己写的文章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觉得是最好的,不舍得让人改,不舍得让人删。写材料,一定要听得进批评意见,要经得起推敲。

(二)换心。站在不同的角度,对文章进行检查修改。做到“三看”:一要站在领导的角度看。是否把上级和领导意图表达出来,是否把交待的事情写清楚,是否符合领导的“口味”等;二要站在读者的角度看。是否抓住了读者的心声,愿意听或愿意看,是否有吸引力,是不是能说服人、打动人;三要站在客观事实的角度看。是否尊重客观事实,是否能透过事实揭露本质,是否反映读者的呼声等。

(三)专心。静下心、沉下心,专进去,反复改、仔细改,实现文章的不断提升、不断超越。一种是可以用读改法,边读边改,尤其是领导的讲话,采取这种办法最好;另一种是进行冷处理,文稿草拟完成后,暂时搁置一旁,通过冷静思索,或阅读一些相关材料后,再进行检查修改,往往可以发现其中的毛病。修改中,要杜绝差、错、漏,事实要清,数据要准。

普法工作的几点体会


普法工作的几点体会内容显示中
我乡的普法工作按照“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全面完成普法依法治理规划、迎接“四五”普法考核验收”开展工作,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普遍增强,社会治安形式明显好转,依法行政和领导方式得到转变,乡域经济发展环境日益改善。为建设平安兵营,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法制氛围。
1、领导重视是关键。基层普法工作必须抓住组织领导这个关键和核心,加强组织领导是完成“四五”普法依法治理各项任务的保证,组织是关键,核心在领导。因此在普法工作中,要经常性给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进行汇报,取得党委政府对普法工作的高度重视,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不能光靠司法所单打一,才能较好的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2、服务中心是根本。新时期的普法工作必须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紧贴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特别是紧贴重点、难点工作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做到哪里有重大任务,哪里就有普法宣传教育,哪里有工作难点,哪里就有普法宣传教育。2005年,在村“两委”换届选举、土地二轮延包、林权证换发、退耕还林、新兴农村合作医疗、信访条例宣传学习、专项整治活动等工作中,从宣传法制入手,积极参与,为党委政府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不断创新是前提。普法工作也必须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普法工作如果不能适应时代需要,没有创新,就不能得到长足发展。因此,在普法教育的方式方法上,除为农户送法律书籍外,通过村建法制宣传栏、组培养典型户、户培育明白人,带动普法宣传。在“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上,2005年组织全乡12个村制定了村规民约,并打印成册,发到各家各户,通过村规民约实现村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同时,各村还建立了村务公开、财务审计监督制度,健全了调解组织、规范了调解文书,构筑了社会治安的“第一道防线”,使普法依法治理成为一剂治本的良药。
4、普治结合是基础。在普法工作中,必须与依法治理紧密结合,坚持普治并举、学用结合的工作思路,以普法学习为基础,在依法治理上下功夫。作为基层司法所,要协助政府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公开办事程序,使政府的各项工作公开透明,阳光作业,方便农民群众办事。强化自身建设,执行“执法四制”,配合各执法部门开展依法治理,参入打击假冒伪劣农资产品、减轻农民负担、学生收费、电价、计划生育、土地、林业等方面专项整顿,规范秩序和行为,保护人民群众和弱势群体利益,促进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
5、典型示范是抓手。善于抓典型示范是重要的工作方法之一,普法的过程,也是我们不断发现、培育、总结、推广典型的过程。通过在学校、农村、乡村干部和乡直部门等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上培养典型,注重发挥典型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推动普法工作向纵深发展。2005年,结合党员先进性教育和“设岗创星”活动,设置多个法制宣传岗,让广大党员发挥与群众最近、与群众最亲的优势,进行广泛宣传,培养了一大批农村党员典型。12.4法制宣传日期间,在中心学校组织千名学生开展法律知识演讲和法制漫画竞赛活动,评选学法、懂法典型,并邀请县交警大队民警对个体驾驶员进行培训,收看电教片,用典型事例以案说法,在(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驾驶员中培育安全守法典型,营造了良好的普法氛围和环境。
“四五”普法的规划和任务已经完成,但普法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201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五五”普法的启动年,“五五”普法是在“四五”普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它必然是对“四五”的传承和延伸,但“五五”普法决不再是为了普法而普法,它的意义和作用已不在于学多少法,普及多少部具体的法律法规,而在于全社会都能尊重法律、崇尚法律、遵守法律,自觉按照法律办事,政府严格依法行政。同时“五五”期间是社会经济迅猛发展,也是各种社会矛盾交织出现的特殊时期,对我们的普法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要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着力点和落脚点,以服从服务于今后一段时期的中心工作为重点,通过法律素质教育,提高人民群众依法办事的能力;通过法治化实践活动,提高领导的依法执政能力;通过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通过“五五”规划的实施,使普法依法治理的服务和保障功能得到充分体现,使社会对司法行政和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认同进一步加强。




帮扶解困的几点体会


下村做扶贫工作已经有二十多天了,经过接触这些中国最普通的农民以后,自己原来的一些想法,在不知不觉中就发生了改变,变的自己有点纯朴了,思想简单了,没有那么多迂腐的东西了。初步形成了这么三小点体会,供博友们批评指正。

一是帮扶工作必须心“诚”不怕苦。在基层工作确实很难,在贫困的基层开展帮扶工作更难。首先,农民兄弟们怎么看你,看你是真的搞帮扶的,还是来镀金的。他们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所以到贫困农村来帮扶,必须心要“诚”。再就是现在工作的地方是贫困山区,这里村子大,住户散,有的地方山高,路陡。要想开展工作,很多时候就要徒步上山,苦点累点是家常便饭。

二是工作要有耐心。扶贫工作经常面对的都是最朴实的人民群众,在工作中难免会遇到些棘手的事,或者说是好心要做的事但由于理解能力的不同,出现与你想象不同的结果。这时候你不能急,好心加耐心,总是会被理解的。

三是要有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帮扶工作就是为人民服务,要从思想上、行动上表现出来,人民群众一定会欢迎你。

村镇银行发展的几点思考


村镇银行发展的几点思考

村镇银行发展的几点思考
不同产权模式、组织体制、治理方式的村镇银行纷纷组建,作为服务县域、服务“三农”的这类新型银行机构,尤其需要因地制宜,办出特色,发挥作用。有的人士不考虑县域之间的经济差距、产业构成、信用环境,也不考虑村镇银行的注册资本规模、网点有限等情况,试图在“村镇银行”字面上总结出某种现成模式。为避免先验观点扼制村镇银行创新能力,笔者主张因地制宜,科学创新,发挥优势,办出特色,出现多样化与多层次的金融服务,达到激活县域金融服务的目的。
一、正视村镇银行的具体模式受多种因素制约.
村镇银行的具体模式受县域及治理等因素的影响。每家村镇银行的治理模式与业务运营特色,受到产权及构成、资本规模及控股银行、县域环境与经济发达程度、自身网点数量和科技水平、员工素质及创新能力、股东大会及决策、经营团队与业务策略、业务模式与风险防控措施等复杂因素影响。试图对受各种因素影响而有不同特征的村镇银行,总结或抽象某种发展模式、业务策略、经营方法,我认为注定难以成功,县域县情、乡风民俗、银行差异,注定不可能采取固定的运行模式。
村镇银行的个体差异决定,我们难有标准模式可以概括。就投资者的构成与并表监管的模式而言,就有多种途径差异。具体有银行独资的并表模式,银行绝对控股下的有限责任公司并表模式,银行相对控股下的有限责任公司非并表模式,银行绝对控股下的股份有限公司并表模式,银行相对控股下的股份有限公司非并表模式。既有注册资本低于1000万元人民币,而规模类似于农村信用社的微型村镇银行,也有注册资本超过3亿元、近乎股份制商业银行注册资本规模的村镇银行。注册资本大小与多少,影响其经营网点的延伸,决定其科技投入的能力,影响其客户构成与变化。
不同县域的村镇银行会清晰论证自身定位。国定贫困县、省定贫困县、经济发达县,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与银行业竞争力有较大差异,这决定了不同县域的村镇银行会优选自身的合适业务模式。如四川,有的县正在实施城乡统筹试点,推进工业化、开展城镇化建设,银行自然会不失时机支持加工业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有的县正在实施灾后重建,恢复生产与正常生活,这类县灾民抵押担保能力成为空话,银行支持重心会优选建筑、建材企业,恢复受灾企业生产经营能力、提供就业机会也成为重要且现实的任务;有的县仍是纯粹农牧业县,工业基础极其脆弱,注定其会支持广大农户;有的信用环境极差,自然会采取抵押与质押方式;信用环境好的县,必然会推行信用放款方式;有的网点发展快,覆盖范围大,可以更多服务“三农”;有的网点发展慢,影响范围小,暂时只能服务有限客户,等等。
银行经营策略差异也与政策导向差异相关。银行感觉党政重视程度的不同,其采取的经营策略也不同,员工与文化的本土权化进程也不一。党政采取的扶持与激励措施差异,对于银行的评价与社会对村镇银行的认同度与信赖度也不相同,银行应对的策略自然有会发生变化。这种由里外复杂因素决定的组织体制、产权模式、并表方式、治理模式、经营策略、服务流程、业务品种等差异,必然呈现出多样化、多元化特征,这也符合改革试点追求的“多层次、广覆盖”目标。试点阶段就主观认为村镇银行的某一种模式或某种经营策略,注定会影响改革试点效果和扼制村镇银行的创新能力。
二、村镇银行的经营策略取决于县域的经济状况与需求.
村镇银行的经营模式与策略,当前有多种差异。差异主要体现在服务群体先后、服务对象选择、服务途径、业务方式、信贷品种、利率高低、信贷多少、期限长短等。就是同一家村镇银行,其决策、执行与监督层面也有发展方式的争议。我认为,县域信贷投入不足,大量资金流向大中城市,严重影响了县域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步伐,拉大了农村与城市的发展差距,设置村镇银行就是要增强县域就地媒介资金的能力。服务“三农”、支持县域应是村镇银行的最重要任务。在村镇银行开业之初只有一个网点、其覆盖面极其有限的情况下,就地服务“社区”、就地媒介资金是必然选择,在网点有限、银行电子技术使用受到限制的情况下,片面或狭义理解服务“三农”的内涵,反而不利于增强村镇银行就地媒介资金的能力,不当的导向与不尊重村镇银行业务发展规律的美好愿望,最终会影响村镇银行的组建与发展。在县域资金严重流失、农业种植、生产养殖、农产品加工信贷需求暂时有限且涉农信贷日益萎缩的情况下,如果客户缺乏这方面的规模化、产业化、专业化发展基础,具有生存力、发展力的村镇银行不可能贸然投入。将现代银行引诱入日益狭窄的传统领域,注定不会受到投资者响应、发起银行的认同与经营者的响应,经营商业银行既要审慎,又要与时俱进,推进具有市场前景、竞争能力、比较效益的产业与客户。诸如在地震极重灾区,面对可以救助和迅速恢复产能的企业信贷需求、具有可靠行政资

村镇银行发展的几点思考第2页

源保障且能够稳定民生和努力实现公共目标任务的项目,村镇银行不能不作为优先选择服务的对象。暂时失去家园、缺乏抵押担保能力和还款能力的受灾个人,需要政府统筹综合救助和支持,作为纯粹商业行为的银行信贷,明显地不会无条件信贷介入。在地震重灾县优先试点村镇银行,正是需要这类机构快速的决策、灵活的经营、高效的信贷服务,去支持和促进社会急需且安全的项目形成生产能力,或在自身风险防范能力增大、安全有保障的情况下为政府实施灾后重建、推进公共服务建设提供配套的银行支持。这在种背景下,我们仍然采取常规思维开展监管与评价工作,注定也有形而上学之嫌。作为一家新型商业银行,其选择的服务介入点、当时的市场定位与经营策略,一般应该是理性且符合县域实际的。即使是其选择信用、保证、抵押、质押、票据等不同的业务,是个人优先还是法人优先、其服务需要政府配套还是不需要政府配套,这均应充分尊重法人治理,尊重县域实际,尊重银行实践。
三、村镇银行应围绕服务县域、服务“三农”大胆自主创新.
村镇银行原本是增强县域金融竞争力、提升金融服务有效性、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的产物。村镇银行的根本任务是避免资金继续外流,增强就地媒介信贷资金的能力,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实际上是适应社会发展规律,促进县域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城乡统筹。特别是设置在城乡统筹试点县的村镇银行,本质上是冠名“村镇”、服务县域的现代商业银行,就应当遵循银行的规律,紧密地扎根县域、服务包括“三农”在内的各个具有还款能力的县域信贷消费者。围绕县域的信用环境、法制环境与金融消费者的行为与习惯,积极推进小额信贷、联保贷款,区避免将村镇银行办成传统的典当行。而在信用环境欠佳、信贷消费者习惯不佳,诚实守信观念未树立、第一还款来源有瑕疵的客户,的确需要运用抵押、质押和保证等方式,既支持客户的信贷需求,又防范自身可能面临的风险。作为追求商业可持续目标的村镇银行,如何选择支持加工业、服务业、采掘业、建筑业、种植业、养殖业、房地产业,这的确需要研究县域客户的预期收益与风险,研究产业政策与调整,研究客户的商品和劳务的竞争能力与市场影响力。正确处理银行业务的量本利关系,科学把握金融运行的象数理本质,遵照效益性、流动性、安全性原则,大胆实践,努力创新,在服务县域、服务“三农”同时,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
四、主观主义和本本主义不利于村镇银行创新实践.
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成为重点中的重点时刻,推出村镇银行改革试点,这本身是一项尊重事物。首家村镇银行__四川仪陇惠民村镇银行至今运行三周年,该行选择的模式,适应了工业不发达、群众脱贫致富的需要,通过四条途径探索代理服务,已经为2500多客户提供信贷,显现了求实创新。如果不尊重村镇银行的现实选择,我相信不会走出其特有的发展路径。如果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城乡统筹县、地震重灾县、信用环境欠佳的县、工业基础极其良好的县、纯粹牧业县也套用或照搬某种方法,注定也不会有好的效果。特别是在四川的模式中,相当部分县域的行政资源组合、党政必要的激励与约束力度日渐增强,村镇银行业务发展超乎预期,之所以开业的14家村镇银行均能够在一年之内实现赢利,本质就在于因地制宜、求实创新、各显特色,不搞一种模式。我们不主张村镇银行试点只有一种模式,对其业务发展的模式自然也不强求只有一个。如果认为村镇银行只有一种模式,并持固有的论点,就是主观主义,就是本本主义,就不符合科学观,也不是与时俱进。
五、村镇银行改革试点应大力提倡创新实践、科学发展.
村镇银行正在试点,仅采取的产权模式、并表方式就有五种,业务与定位模式就更多。目前就对某种发展思路、业务途径、服务重心进行主观定义,可能会限制创新,扼制丰富多彩的实践。只要资本充足、审慎经营、指标达标、操作安全、收益可靠、拨备充足、股东放心、党政满意、稳步增长,就应当引导和鼓励机构可持续发展。村镇银行名称同,家家风格不相通;县县需求有差异,行行策略会变动;时时信贷在调整,岁岁文化渐渗透;行行科技在进步,招招创新不放松;只望观念作调整,形而上学丢空中;共同努力勤探索,村镇银行显奇功!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