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活动总结 > 幼儿小班陶艺活动总结 > 导航 >

幼儿小班陶艺活动总结,2024幼儿小班陶艺活动总结范文

幼儿小班陶艺活动总结

小编为网友整理的《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蘑菇(陶艺活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陶艺活动:蘑菇

活动目标: l、进一步巩固手工捏塑成型和连接等技能: 2、能根据情景创作,用自然物进行细节装饰。 3、能大胆创作,进一步提高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1.蘑菇图片多幅。 2.牙签、竹片等自然物。 3.陶泥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l、故事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1)教师:今天天气很好,小兔来到森林里采蘑菇。可是蘑菇没有了,这下小兔没有晚饭吃了。小朋友,我们一起来帮助小兔吧! (2)教师m示蘑菇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自由交流蘑菇的形态和特点。 (3)教师小结:蘑菇像一把撑开的小伞。 2、集体讨论、交流蘑菇的制作方法。 (1)教师:你准备怎么用陶泥来制作蘑菇呢? (幼儿自由讨论) (2)教师示范:先用手捏一个小碗,然后用一段粗粗的泥条作为蘑菇的柄,连接起来。

3、幼儿制作,教师指导。 (1)帮助部分手部力量较弱的幼儿。 (2)指导幼儿连接蘑菇的面和柄。 (3)用牙签等自然物在蘑菇面上刻画花纹,或用泥片装饰。

4、展示作品,引导幼儿互评,教师作点评。 5、玩“给小兔送蘑菇”的游戏,结束活动。

查看全文>>>

小编为网友整理的《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陶艺活动:蘑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陶艺活动:蘑菇 活动目标: l、进一步巩固手工捏塑成型和连接等技能: 2、能根据情景创作,用自然物进行细节装饰。 3、能大胆创作,进一步提高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1、蘑菇图片多幅。 2、牙签、竹片等自然物。 3、陶泥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l.故事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1)教师:今天天气很好,小兔来到森林里采蘑菇。可是蘑菇没有了,这下小兔没有晚饭吃了。小朋友,我们一起来帮助小兔吧! (2)教师m示蘑菇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自由交流蘑菇的形态和特点。 (3)教师小结:蘑菇像一把撑开的小伞。 2.集体讨论、交流蘑菇的制作方法。 (1)教师:你准备怎么用陶泥来制作蘑菇呢? (幼儿自由讨论) (2)教师示范:先用手捏一个小碗,然后用一段粗粗的泥条作为蘑菇的柄,连接起来。 3.幼儿制作,教师指导。 (1)帮助部分手部力量较弱的幼儿。 (2)指导幼儿连接蘑菇的面和柄。 (3)用牙签等自然物在蘑菇面上刻画花纹,或用泥片装饰。

4.展示作品,引导幼儿互评,教师作点评。 5.玩“给小兔送蘑菇”的游戏,结束活动。

查看全文>>>

这篇《小班美术教案陶艺活动:蜗牛》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泥条盘绕的方法制作蜗牛。 2、愿意和同伴交流、讨论,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创意。 3、养成耐心、细致做事的习惯,对陶艺活动感兴趣。

活动准备: 1、教师布置“蜗牛”生活场景。 2、蜗牛图片多幅。 3、陶泥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出示图片,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你们看,这是什么?

2、讨论、练习蜗牛的制作方法。 (1)教师:蜗牛长什么样子?我们可以怎样制作蜗牛呢? (2)师幼共同讨论蜗牛的制作方法。 (3)教师:蜗牛平时生活在哪里?会干些什么?请你们用陶泥尝试制作各种各样的蜗牛。 ●由于有了图片的加入,因此在此处教师没有进行示范,而是采用和幼儿一起讨论的方式引导幼儿自己讲述制作的方法,同时也为后期制作不同的蜗牛奠定了基础。

3、幼儿制作,教师指导。 鼓励幼儿大胆创作各种不同姿态的蜗牛。

4、活动评价。 幼儿将制作的蜗牛放置于生活场景中,互相评价。教师作点评。

●评价环节,教师为幼儿制作的蜗牛创设了一个生活空间,使幼儿制作的蜗牛仿佛一下子“活”了起来。这样容易激起幼儿自己讲述的欲望,有利于幼儿语言和交往能力的发展。

活动建议: ☆区角活动 在美术区开展绘画活动“可爱的蜗牛”;在墙面张贴图片,供幼儿欣赏。 ☆家园共育 家长可以和幼儿一起上网或去图书馆查阅有关蜗牛的资料,帮助幼儿了解其特征,扩展经验。

查看全文>>>

这篇《幼儿园小班陶艺活动教案:泥条创意》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活动目标: 1.学习用粗细、长短不同的泥条进行创意制作。 2.大胆想象,发展创造力。

活动准备: 1.泥条范例。 2.陶泥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出示泥条范例,激发兴趣。 教师:你们看,这是什么?它们是怎么做出来的? (引导幼儿说出都是用泥条做出来的) ●教师给幼儿欣赏生活中用线条组合的作品,可以给幼儿一定的视觉冲击,为下面的制作活动做好铺垫。

2、引导幼儿创作联想。 教师:奇妙的泥条会变魔术;变变变,变出长长、瘦瘦的;变变变,变出粗粗、胖胖的;变变变,变出许多有趣的东西来。你们想不想也来当一回小小魔术师啊? ●在小班教学中,游戏、故事和魔术活动都深受幼儿喜爱,教师通过变魔术的方式引导幼儿进行创意制作,可以激起幼儿自己创作的欲望。

3、幼儿制作,教师指导,及时帮助有困难的幼儿。

4、作品评价。 请幼儿讲讲自己的作品,教师对有创意的作品进行重点评价。

●评价,是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互相评价是幼儿学习的一个好机会,可以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教师的点评,可以让幼儿知道自己作品的优点和仍需要改进的地方,有利于幼儿更好地制作出更完美的作品。

查看全文>>>

小编为网友整理的《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陶艺活动:花儿朵朵》,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陶艺活动:花儿朵朵

活动目标: 1、进一步巩固搓圆、压扁、连接等技能。 2、组合表现花朵造型,并运用添画的方法丰富作品。 3、能大胆创作,进一步提高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1.组织幼儿参观幼儿同里结构清晰的花朵。 2.花朵图片多幅,白纸、水彩笔。 3.陶泥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出示花朵图片,引起幼儿兴趣。 (l)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花朵的形状。 (幼儿讲述) (2)教师画出花朵的轮廓,让幼儿了解花瓣的形状及组合。

要点提示: 小班幼儿具象思维占主导作用。虽然在活动前教师带领幼儿观察过轮廓明晰的花朵,但是如果一下子让幼儿在活动中从实物转向创作还是很困难的,因此教师可先用笔将花画出来,这样幼儿就能更清晰地看到花朵的结构轮廓。

2、集体探索,学习制作花朵。 (l)教师:我们可以用陶泥做出一朵漂亮的花。想想,我们可以怎么做? (幼儿讲述) (2)教师对幼儿的想法给予肯定,同时介绍花朵的制作方法:用搓圆、压扁的方法组合成一朵花。 ●幼儿已经有了搓圆、压扁的经验,因此教师可以先给幼儿仔细思考的空间和余地,鼓励他们勇于思考、大胆想象。 (3)教师示范、讲解,提醒幼儿注意圆泥片之间的连接并进行添画。

3、幼儿制作。 (1)引导幼儿用泥球、泥片在白纸上制作花朵,注意花瓣之间的连接。 (2)用水彩笔添画出花朵的茎、叶子、小草等,注意画面的布局。

活动建议: ☆环境创设 布置小花园的场景,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使陶泥活动变得更丰富、更生动。

查看全文>>>

小编为网友整理的《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陶艺活动:妙妙饼干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活动目标: 1.学习压扁的技能。 2.尝试用多种材料进行压印活动,初步感知肌理效果。 3.形成初步的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1.肌理明显的实物饼干每组一盘。 2.各种肌理明显的废1日材料,如毛线、纽扣、木棍、石头、网袋等。 3.陶泥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出示饼干,引导幼儿观察。 (1)教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很多饼干。请你仔细看看,饼干是什么样的?你在饼干上发现了什么?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饼干的形状和饼干上的纹理。(幼儿自由讲述)

要点提示: 帮助幼儿学会观察的方法对幼儿制作陶艺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可引导幼儿从饼干的形状和饼干上不同的纹理两个方面来入手,重点在观察饼干的肌理、花纹上,为幼儿后期的创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教师示范,重点讲解陶泥搓圆后进行压扁和用废旧材料压印的方法。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4.展示作品,引导幼儿观察上面压印出的各种肌理,并相互交流各自运用的不同材料。 教师:利用人们丢弃的一些废旧材料,可在陶泥上制造出不同的肌理,从而使陶艺作品更漂亮,同时又减少了环境污染。

活动建议: ☆活动延伸 将幼儿制作的各种各样的饼干放进“饼干屋”或“超市”,组织幼儿开展相应的角色游戏。 ☆家园共育 发动家长和幼儿一起收集更多的不同肌理的废旧材料。

查看全文>>>

这篇《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陶艺活动:一盘水果》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了解水果特征并创意制作各种水果。 2.学习欣赏美的事物。

活动准备: 1.各种常见水果实物。 2.陶泥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出示实物水果,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今天是水果家族聚会的日子,看看,都有谁来了? (幼儿自由回答) 2.引导幼儿进一步欣赏,了解不同水果的各自特征。 (l)教师:这么多的水果,你最喜欢哪一种?它长什么样子? (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水果的特征) (2)教师简单小结几种水果的特征。 (3)教师:我们怎样才能把这么一个快乐的时光记录下来呢? (拍照、绘画、陶艺制作等)

3.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帮助操作有闲难的幼儿。 4.集体欣赏、交流幼儿作品。

活动建议: ☆区角活动 在美术区开展“水果穿新衣”的活动,引导幼儿为自己的“水果”染上漂亮的颜色,制作成工艺品,进行义卖活动等。

查看全文>>>

这篇《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陶艺活动:三只蝴蝶》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活动目标: 1、用泥条弯曲连接制作蝴蝶,表现蝴蝶的不同动态。 2、巩固连接的技能。 3、能大胆创作,进一步提高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1.故事《三只蝴蝶》。 2.陶泥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l、故事导入,引起幼儿的兴趣。 (l)教师讲故事,揭示活动内容。 ●故事的导入能从一开始就吸引住幼儿的注意力,为接下来的制作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2)教师:蝴蝶长什么样子? (幼儿讨论) (3)教师小结:蝴蝶翅膀两边的图案和花纹是一模一样的,这叫对称。

2、学习蝴蝶的制作方法。 (l)集体讨论蝴蝶的制作方法。 教师:你准备怎样制作蝴蝶? (2)教师小结:先搓一段粗一点的泥条做蝴蝶的身体,然后搓两根细一点的泥条盘成蝴蝶的翅膀,再用两根细小的泥条做成蝴蝶的触角。

●在这里,教师采用了边示范边讲解的教学方法,让幼儿对蝴蝶的制作方法一目了然。

3、幼儿制作,教师指导。

要点提示: 1)将蝴蝶的身体、翅膀、触角组合在一起时要注意连接牢固。 2)启发幼儿想象出蝴蝶飞舞的各种姿态,注意各部分连接的不同位置,制作出各种动态的蝴蝶。

4、展示作品,幼儿互评,教师进行点评。

活动建议: ☆活动延伸 结合故事开展“三只蝴蝶”的制作活动,学习用不同颜色的颜料对蝴蝶进行涂色,而后表演该故事。

查看全文>>>

这篇《小班美术教案陶艺活动:小鸟的家》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搓泥条、堆搭、连接的方法制作鸟窝。 2、能创造性地进行模仿制作。 3、提高空间建构能力。

活动准备: 1、奥运场馆“鸟巢”图片。 2、陶泥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情景导入,引起幼儿的兴趣。 (1)教师扮演小鸟:呜……怎么办?我的家被大风刮走了,谁来帮帮我呀? (2)教师:你怎么帮助小鸟呢?小鸟的房子是什么样子的? (幼儿自由交流)

2、观看奥运会场馆“鸟巢”图片,学习制作。 (1)教师:你们看,这是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 (引导幼儿观察“鸟巢”的特征及其构建方法) ●学会观察的方法对幼儿陶艺制作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应引导幼儿从鸟巢的形状入手,了解其特征及构建方法,为幼儿的后期创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幼儿多学习观察,形成良好的观察意识。 (2)教师:如果请你用陶泥来做一个“鸟巢”,你会怎么做? (幼儿讨论) (3)教师示范制作“小鸟的家”,重点讲解堆搭、连接的技能和技巧。

3、幼儿制作,教师指导。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发现幼儿的闪光点给予表扬,适时帮助能力弱的幼儿。

要点提示: 1)堆搭泥条时,要注意相互交错,一层层向上叠加。 2)在鸟窝中放入报纸团或干草,让“小鸟的家”变得更温暖。

4、作品展览,引导幼儿相互参观、评价“小鸟的家”。 教师:你最喜欢哪一个“小鸟的家”,为什么?

查看全文>>>

这篇《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陶艺活动:小鸟的家》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陶艺活动:小鸟的家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搓泥条、堆搭、连接的方法制作鸟窝。 2、能创造性地进行模仿制作。 3、提高空间建构能力。

活动准备: 1、奥运场馆“鸟巢”图片。 2、陶泥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情景导入,引起幼儿的兴趣。 (1)教师扮演小鸟:呜……怎么办?我的家被大风刮走了,谁来帮帮我呀? (2)教师:你怎么帮助小鸟呢?小鸟的房子是什么样子的? (幼儿自由交流)

2、观看奥运会场馆“鸟巢”图片,学习制作。 (1)教师:你们看,这是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 (引导幼儿观察“鸟巢”的特征及其构建方法) ●学会观察的方法对幼儿陶艺制作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应引导幼儿从鸟巢的形状入手,了解其特征及构建方法,为幼儿的后期创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幼儿多学习观察,形成良好的观察意识。 (2)教师:如果请你用陶泥来做一个“鸟巢”,你会怎么做? (幼儿讨论) (3)教师示范制作“小鸟的家”,重点讲解堆搭、连接的技能和技巧。

3、幼儿制作,教师指导。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发现幼儿的闪光点给予表扬,适时帮助能力弱的幼儿。

要点提示: 1)堆搭泥条时,要注意相互交错,一层层向上叠加。 2)在鸟窝中放入报纸团或干草,让“小鸟的家”变得更温暖。

4、作品展览,引导幼儿相互参观、评价“小鸟的家”。 教师:你最喜欢哪一个“小鸟的家”,为什么?

查看全文>>>

幼儿小班陶艺活动总结

幼儿小班陶艺活动总结栏目为大家精心提供幼儿小班陶艺活动总结、幼儿小班陶艺活动总结、2024幼儿小班陶艺活动总结、幼儿小班陶艺活动总结怎么写等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