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印度教案 > 导航 >

印度教案,2024印度教案,印度教案范本

印度(一) 时间飞逝,不知不觉中我带地理课已经快一年了,对于我来说,有很多东西要学习,也有很多不足要改进,这就需要我在平时的工作中进行反思。我认为教与学的反思是教师和学生对教学中的行为及结果进行审视、分析,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与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现反思如下。印度是初中地理第七章第三节内容,是世界地理的基础章节。印度是南亚地区重要的国家。本节有四个重要内容:世界第二人口大国;水旱灾害频繁;自给有余的粮食生产;发展中的工业。印度在古代文明、自然条件与经济发展及人口增长等方面的地理特点与我国具有可比性,极具借鉴意义。我上的是第一课时,和学生一起学习前两部分内容。 在中有关天气、气候的问题是学生学习的难点知识,大部分学生学起来会感到十分困难,因此我把印度的季风气候作为本节课的难点。我设计了两个与印度季风气候的成因有关的表格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来解决这个问题。学生讨论的非常认真,非常积极,但是效果不太理想。这时候我应该即时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于是我就问:“有问题不明白的请举手。”结果没有一个学生举手。于是我就继续往下进行课程内容。课后我对此进行了深思,印度的季风气候的成因大部分学生并没有掌握好,如果我能想些办法让学生把问题提出来该多好!这是本节课我最大的失误,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吸取教训改进教学,更加完善自己的课堂。 印度教学反思(二) 本节课我的教学重点放在印度的农业和工业,并做一些兴趣的引导,使学生对印度文化有一定了解。 在上课的开始,学生和我的状态都很好,我通过印度风俗的导入和印度歌舞的视屏很快使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后来看到来了许多人,不免紧张起来,一紧张把原来的思路全打乱了,只顾我自己完成教学任务,完全忘记与学生互动,事先准备好的讨论题也没有展示出来。 课后对我课上的教学过程进行了反思,有以下几点: 1、在课程进行的过程中间,我发现自己对学生的情况估计不足,学生对于关于印度的一些知识了解的比我预想的多,而且他们阅读地图的熟练度也比较高,我应该大胆的相信学生,多让学生讲,突出他们的主体地位。 2、在这节课的后半部分,因为进度比预先安排的来的快,所以我在后面介绍印度的历史文化时就放慢了节奏,讲的比较详细,学生也比较感兴趣,尤其是印度泰姬陵 查看全文>>>

2011年2月19日,教师回校第一天,没想到一开学就给我们放了一部电影,这好像是有史以来第一次。

影片一开始,我就在猜想着会是个怎么样的故事呢?孩子一定是特殊的,他遇到的情况也一定不普通,会经过一个怎样的点改变了他呢?随着电影故事的一步步的发展,我的猜测也随着变化。

这个故事讲述着一个10岁左右的孩子生活在一个有着慈爱的母亲、严厉的父亲和学业优异的哥哥的家庭中。他呢,喜欢观察,但不喜欢上课,喜欢幻想,不喜欢学习,这个问题也一直困扰着他的母亲。而他的父亲一直以高要求要求着他,希望他也能向他的哥哥一样出色,在学校里出类拔萃。在学校里,他的老师们也总是拿他和他的哥哥作比较,但是对他所表现出来的举动有非常头痛,又毫无办法。直到有一天,他再一次在课堂上遭到老师的批评之后,他终于逃学了,逃避这个他不喜欢的地方。因为这一举动,他的父母和老师都认为他还是适合于特殊学校。在他百般哀求的情况下,还是被父母送到了一个偏远的寄宿学校。之后一段时间,新学校的老师对他也有诸多不满,他的行为变得更加古怪,不相信任何人,自我封闭。可突然有一天,学校里来了一位教美术的代课老师,在他的细心观察下发现他其实只是得了阅读障碍,所以才会有诸多的问题。就这样,这位老师对症下药,给他辅导,使他慢慢重拾信心,最终他就如正常学生一样,能够读、写,能快乐的和同学交谈。

观看之后,最大的感觉就是对于老师来讲,1个学生只是一个班级三、四十个学生中的一个,我们经常会用人多,不可能照顾到每一个人的借口来安慰自己。而对于学生来讲,他只有一个童年,只有这一个成长的阶段,错过了,结果也就不同了。所以,我们是不是应该更耐心地观察孩子,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的每一个人着想,如果做不到每件事每个人都这样,那么也起码要多为他们想想,多问问。

查看全文>>>

印度 第 1 教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印度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征; 2.明确印度是一个水旱灾害频繁的国家及其原因; 3.知道印度人口增长的特点,理解印度人口与资源、环境及经济发展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加强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和读图说明一个国家地理位置的能力; 2.让学生学会运用文字、数据、地图等资料,说明地理事物的特点或原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进一步丰富学生学习地理的成功体验,激发形成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探究的兴趣; 2.在学习中形成正确的环境观和人口观; 3.进一步形成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1.印度的人口问题。 2.热带季风气候与农业。 3.印度的粮食问题。 4.印度工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教学难点: 1.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与成因。 2.工业的发展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多媒体课件引入:播放一段印度电影,并提问:该片反映的是哪个国家的生活呢?(印度)今天咱们就学习我们的邻邦——印度。 2.设问方式引入:《西游记》同学们都看过,唐僧要去西天取经,西天指哪里呢?是指古代的天竺,就是现在的印度。印度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呢?今天咱们也去取一回经。 讲授新课: 1.课件展示:图7.34“印度的地形”,明确印度的方位、邻国,找出喜马拉雅山、恒河平原、德干高原,说说印度地形分布的特点。 2.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印度位于我国的西南部,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课件展示p34的阅读材料:世界文明古国——印度)。印度的邻国有巴基斯坦、中国、尼泊尔、孟加拉国、缅甸,以及隔海相望的斯里兰卡。印度的地形可以分为三大地形区:北部为喜马拉雅南侧山地,中部为恒河平原,南部为德干高原。 3.课件展示:图7.35“印度人口的增长”,并思考: ①目前印度人口已经超过多少亿? ②50年间印度人口增长了多少倍? ③从1951年开始,每间隔10年,印度净增人口数的变化趋势如何? 4.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目前印度总人口已经超过10亿,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50年间印度人口增长了近3倍,从1951年开始,每间隔10年,印度人口的增长数是越来越多。读图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印度人口问题的主要特点是:人口增长速度过快。 5.学生朗读p36页的一段文字资料,并分组讨论下列问题: ①说说你对印度

查看全文>>>

印度 第 1 教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印度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征; 2.明确印度是一个水旱灾害频繁的国家及其原因; 3.知道印度人口增长的特点,理解印度人口与资源、环境及经济发展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加强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和读图说明一个国家地理位置的能力; 2.让学生学会运用文字、数据、地图等资料,说明地理事物的特点或原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进一步丰富学生学习地理的成功体验,激发形成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探究的兴趣; 2.在学习中形成正确的环境观和人口观; 3.进一步形成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1.印度的人口问题。 2.热带季风气候与农业。 3.印度的粮食问题。 4.印度工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教学难点: 1.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与成因。 2.工业的发展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多媒体课件引入:播放一段印度电影,并提问:该片反映的是哪个国家的生活呢?(印度)今天咱们就学习我们的邻邦——印度。 2.设问方式引入:《西游记》同学们都看过,唐僧要去西天取经,西天指哪里呢?是指古代的天竺,就是现在的印度。印度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呢?今天咱们也去取一回经。 讲授新课: 1.课件展示:图7.34“印度的地形”,明确印度的方位、邻国,找出喜马拉雅山、恒河平原、德干高原,说说印度地形分布的特点。 2.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印度位于我国的西南部,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课件展示p34的阅读材料:世界文明古国——印度)。印度的邻国有巴基斯坦、中国、尼泊尔、孟加拉国、缅甸,以及隔海相望的斯里兰卡。印度的地形可以分为三大地形区:北部为喜马拉雅南侧山地,中部为恒河平原,南部为德干高原。 3.课件展示:图7.35“印度人口的增长”,并思考: ①目前印度人口已经超过多少亿? ②50年间印度人口增长了多少倍? ③从1951年开始,每间隔10年,印度净增人口数的变化趋势如何? 4.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目前印度总人口已经超过10亿,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50年间印度人口增长了近3倍,从1951年开始,每间隔10年,印度人口的增长数是越来越多。读图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印度人口问题的主要特点是:人口增长速度过快。 5.学生朗读p36页的一段文字资料,并分组讨论下列问题: ①说说你对印度

查看全文>>>

教学目标

1、了解印度尼西亚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主要城市,知道印度尼西亚的人口分布特点;知道印度尼西亚的主要矿产和农产品。

2、培养学生的读图、填图能力,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的能力。

3、使学生树立地理环境整体观,因地制宜地发展生产,保护自然环境。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首先提出读图问题:

1、印度尼西亚的领土主要分布在哪一纬度带附近?

2、印度尼西亚领土的组成特点?

3、在国际海洋交通方面,印度尼西亚的地位有什么重要性?

通过读图,强调位置、组成的重要性,为学生对下面有关印尼的自然环境、人口分布、物产和经济状况的学习打下基础。

第一部分“热带海洋上的翡翠项链”概述了印度尼西亚的自然环境特征。这种比喻与它的地理位置及领土组成紧密相关。印度尼西亚位于东南亚热带海洋中,由13000多个大小岛组成,是世界上的群岛国家 。这些岛屿分布在赤道及其两侧,为热带雨林景观。印尼的地壳不稳定,多火山、地震,但爪哇岛有由火山喷出物发育而成的肥沃土壤,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人口众多 分布不均”部分介绍了印尼的人口状况,这是印尼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印尼人口在世界上仅次于中国、印度和美国,居第四位。人口分布很不均匀,约有50%以上的人口集中在爪哇岛,1/5在苏门答腊,其他岛屿丛林密布,人口稀少。全国有100多个民族,几百种语言。居民大多数信奉伊斯兰教。华人和华侨多分布在沿海各城市。

“矿产和热带经济作物”介绍了印尼丰富的物产,这对于印度尼西亚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教法建议 一、首先围绕着印度尼西亚图回答问题:

1、印度尼西亚的领土主要分布在哪一纬度带附近?

2、印度尼西亚领土的组成特点?

3、在国际海洋交通方面,印度尼西亚的地位有什么重要性?

从而,概括印度尼西亚像散布在南太平洋上的一串翡翠项链,明确印尼的自然特征。然后,提问印度尼西亚的另一重要自然特征,多火山、地震及原因。火山喷出物发育而成的肥沃土壤,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组织学生阅读“人口众多、分布不均”这段课文,了解印度尼西亚的人口分布状况。

三、通过读印度尼西亚的矿产分布图,请学生说出印尼的主要矿产资源,并在图上指出分布。通过前面对印尼自然环境的分析,让学生自己说出印尼应出产哪些农产品,老师补充。

总结印尼的经济状况:印尼属于发展中国家,过去主要以出口农林、矿产等初级产品为主;近年

查看全文>>>

friends!

i am really happy to be here inent indian ceos, are also present here.

as you knomon history of five thousand years and a common boundary ofover three thousand and four hundred kilometers.

te toy and mathematics were quite popularin china. indian astronomers were appointed on the official boards set up to prepare calendars. 查看全文>>>

篇一:印度舞串词

印度舞串词(一)

陈娴:这一刻,我们脸上洋溢着喜悦与激情。

兰琴:这一刻,我们内心充满着自豪与憧憬。

陈娴:今天,让我们携起手来,高声告诉每束期待的目光。

兰琴:我们将信心百倍、意气风发、放飞理想。

陈娴:请欣赏,四年级舞蹈《印度舞》 。

印度舞串词(二)

(女):充满激-情的音乐和舞蹈让我们感受到了节日的气氛。我们的小班弟弟妹妹们也要用舞蹈来表达他们的喜悦之情了。请欣赏由小(1)班表演的舞蹈《 》。 (小班舞蹈表演)

(男):小班的舞蹈活泼可爱,连小动物们也来凑热闹了。请欣赏小班的弟弟妹妹表演的儿歌串联: (小班表演)

(女)光是我们小朋友们快乐还不够呢,现在我们请我们的爸爸妈妈和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吧,名字叫《 》。 (进行亲子游戏) (男)每天清晨我们一起床就要去哪里呢?(女)快快乐乐去上学!

(男)对了,下面请大班的小朋友为我们表演舞蹈《 》。 (大班表演舞蹈)

(男)看,大1班的小朋友等不及要表演节目了,现在就由他们表演舞蹈《印度舞 》

印度舞串词(三)

杨:印度舞历史悠久,对印度人来说,舞蹈不仅是艺术,更有宗教的含意,印度舞源自对神无比虔诚洁净无私的爱。 印度舞手语变幻莫测,手部姿态就有100多种,每一种手姿都

都有特定的意义,其中荷花手姿是表演给神君时常用的手姿,花样繁多的手姿反映了表演者活跃的思维。 舞者藉由本身的手指、手臂,眼睛,五官、身体表达和诠释宇宙间的万事万物,因此,印度舞也多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篇二:印度舞主持词

(男):亲爱的朋友们,女士们,先生们,晚上好

(女):踏着圣诞宁静的钟声,我们又迎来了一个祥和的平安夜,满怀喜悦的心情,我们即将迎来生机勃勃的xx-x年

男:新年的脸红了;

女:新年的心飞了;(跟进)

男:春的脚步近了;

女:春的身段也婀娜了;(跟进)

男:新年拉近了我们成长的距离;

女:染红了我们快乐的生活;

男:新年让我们截取下了四季的片段;

女:给了我们人生的禅想

共:当鲜红的太阳跃上地平线,我们又迎来了新的一天;

男:今夜,我们欢聚一堂、载歌载舞;

女:今夜,我们激-情满怀、心潮澎湃;

男:埋藏已久的期盼,化做今日相逢的喜悦。

女:听一下,午夜的夜空里渐渐传来了圣诞老人驾着鹿车而来的清脆铃声,共:白色的圣诞节 ——属于我们童话般的节日如愿而至!亲爱的朋友让我们一起舞动圣诞 (《舞动圣诞》曲目十八)与 (舞蹈

查看全文>>>

【导语】介绍信一般应包括标题、称谓、被介绍者简况、事由、署名日期和有效期等一些内容。具体到不同形式的介绍信的写法。介绍信是用于证实本单位有关工作人员身份、介绍其工作使命、凭此与其他单位接洽工作的一种证明性函件。下面是整理的赴印度签证单位介绍信范文,欢迎阅读与借鉴。

【篇一】

印度驻华大使馆:

xx自201x年3月份至今一直在xx有限公司任职,职位是技术工程师,负责合作伙伴在中国市场的产品技术支持。应合作伙伴印度xx公司邀请于201x年x月x日至201x年x月x日去印度参加为期2周的xx公司的产品培训,批准他到印度为期2周假期,不会滞留不归。

此证明仅为申请印度公务签证使用。

至此

【篇二】

印度驻华大使馆:

xxx,身份证号:xxx,为xxx(单位名称)员工。自xx年几月至今一直在我单位任某职。我单位在xx时间段准他休假,批准他到印度旅游,不会滞留不归。请予协助办理其签证事宜。

查看全文>>>

印度这个有着独特风俗的民族,她地处中亚边沿,时代都有着不俗的影响。但最令我感兴趣的是,印度曾是英国的殖民地,她又是怎么取得独立的呢?

直到今年寒假,通过《十大领导者之印度圣雄甘地》这本书,真正使我了解了印度的独立,真正了解了甘地这位印度的圣雄。1869年10月12日,甘地出生在印度西部卡提阿瓦半岛的博尔卡本。青年时期的他无论从事任何作都没有太好的成绩,但命中注定甘地要干一番大事,从事其它职业的失败,改变了他的命运。24岁的他在南非坚决抵制种族歧视。他逐渐形成了他独特的斗争方式:联合广大印侨群众,进行非暴力不合作抵抗。还创立了非暴力主义。尽管英政府将甘地连续三次逮捕入狱,但在强大的印侨非暴力抵抗运动,英国被迫与甘地达成协议。甘地也粉碎了英政府不履行协议、镇压群众示威的举动,使南非印侨取得了一定的权利。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其间,英国由于是主要参战国。所以强迫印度允许其军队登陆作战,并要求印度参与战斗。甘地成立了萨蒂亚格拉哈同盟,号召印度人民举行总罢业和绝食,对罗拉特法实行非暴力抵制。倡导印度人民拒绝购买一切英国货物,不读英国学校,以土布去对抗洋货,等一系列措施以争取印度独立。英国殖民当局面对群众大示威以及暴力行动开始了镇压。于是甘地主持了全印度基拉法会议,提出不与英国合作的不合作主张。并鼓励大众放弃一切英政府职业,自行建造印度自己的行业。他向总督发出最后通牒,要求殖民当局七日内释放被捕的非暴力抵抗参加者,开放言论出版自由,但遭到拒绝。还导致了运动的失败,但甘地再次聚集群众发动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并最终使英国在前有战后重建问题,后有印度人民的强大压力下,被迫签定了《印度独立法案》。

甘地这位伟大的民族英雄,虽然遇刺身亡,但他所做的一切却创建了今日有所成就的印度。

查看全文>>>
1962年、1975年、1988年,奈保尔三次赴印度,写下了有关印度的三本书,这就是:《印度:受伤的文明》《幽黯国度:记忆与现实交错的印度》《印度:百万叛变的今天》。《印度三部曲》在评论界评价极高,与作家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小说齐名。

13年一次,总是在13年之后,奈保尔再次踏访印度,这是一种巧合吗?印度,对于这个从小生长在英属特里尼达岛上的印度移民之子,究竟是怎样一种魂牵梦系的感觉?“印度于我是个难以表述的国家。它不是我的家也不可能成为我的家;而我对它却不能拒斥或漠视;我的游历不能仅仅是看风景。一下子,我离它那么近又那么远。我的祖先百年前从恒河平原迁出,在世界另一边的特里尼达,他们和其他人建立了印度人的社区,我在那里长大——印度,这个我1962年第一次探访的国度,对我来说是一块十分陌生的土地。100年的时间足以洗净我许多印度式的宗教态度。我不具备这样的态度,对印度的悲苦几乎就无法承受——过去如此,现在如此。”使我着迷的,就是奈保尔的这种叙述语调,这种抒情自省不无迷惘的语调在《印度三部曲》中无处不在。

奈保尔不是一个道德主义者,这是令人欣喜的。奈保尔回到家乡面对族人那种欲亲近又逃避的感觉如此真切而富趣味。个人的观察与趣味要远远超越狭隘的道德。奈保尔敏锐的观察力是一流的,叙述的技巧也是一流的。对印度沉郁悲怆的感情与分析中,永远夹杂着冷静的讽刺和准确的批评。思想的光芒不时在字句中闪烁。

游记《印度三部曲》也像短篇小说的集锦,如同那本著名的短篇集子《米格尔大街》你也可以当作描写特里尼达的散文来读一样。人物、情节、对话是《印度三部曲》的重要部分,它们穿插在奈保尔的观察与描述之中,既显示现实的凹凸感,又显示文学的经典性。

我发现当我第二次重读《印度三部曲》时,我还是不能把它像一本平面的书那样很容易地消化掉,这就是说,我又一次被奈保尔的文笔迷住,又一次被局部理解、整体不能把握之遗憾而困惑。这就是你跟一颗伟大而杰出的心灵的距离,永恒的距离。正是这种距离才使我们这么迷恋读一本好书吧。

在这么多获诺奖的作家中,奈保尔是使我最感亲切最为敬佩的一个,也许是因为他的身份,他的无与伦比的现代感。对于家乡与祖籍,他是一个过客;对于立足的文明世界,他又是一个“异乡人”。他不断在探索着外部世界,也即是在探索着自己的内心。他的内心永无宁日。自我与外部世界的冲突、传统与现代的冲突,奈保尔笔 查看全文>>>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