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小学一年级音乐下教案 > 导航 >

小学一年级音乐下教案,2024小学一年级音乐下教案

小学一年级音乐下教案

游戏 教学目标: 一. 通过听《火车波尔卡》、《捉迷藏》,唱《火车开啦》、《躲猫猫》等音乐活动,表达自己童年生活幸福欢乐的情绪。 二. 学习用欢快活泼的情绪,轻巧的声音清晰、准确地演唱歌曲。并通过歌曲的游戏,养成听音乐做动作的习惯。 三. 能结合自己的感受填写节奏,并能整齐地读出三声部节奏。 教学重难点: 唱《火车开啦》、《捉迷藏》,能结合自己的感受填写节奏。 教具准备: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时数: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表演《火车开啦》 1. 听《火车开啦》的录音,初步感受歌曲。 2. 听《火车开啦》的录音,默读歌词。 3. 听《火车开啦》的录音,按节奏读歌词。 4. 听教师范唱,小声跟唱,自编动作表演。 二. 编创与活动 1. 课本出现的两组节奏,第一组是火车的叫声和大车轮转动的声音,第二组是大车轮和小车轮转动的声音,大车轮的声音让学生填写完整。 2. 启发学生回答火车开动时发出的各种声响,学出来 ,给大家听,“大车轮的声音填写哪个音合适?” 3. 学生看教师手势分三组依次读出,再读两组(叫声、大轮声)(大轮声、小轮声),再三组(叫声、大轮声、小轮声)一齐读出,形成三声部的效果。 4. 可让学生分组设计“火车开来了,又开走了”的情景,设计读节奏的方法,看哪一组表现的形象生动。 三. 聆听《火车波尔卡》 1. 初听乐曲前不做导言,让学生感受乐曲鲜明的形象,可提示“你想到了什么?”说一说自己想象的事物。 2. 简介乐曲轶事,引导学生说出乐曲中描述的火车是怎样开动的。 3. 复听乐曲,让学生随意做动作感受。 四. 编创与活动 1. 开火车的游戏,由歌谣和歌曲《火车开啦》组成。将学生分成四组进行比赛。 活动过程: 大家一齐唱开火车的歌,从一个站向另一个站“开”去,到了一站,读拍歌谣,然后再向另一站“开”去。 要求读拍歌谣准确、清晰。达到要求者给这个车站起名字,然后再游戏。 2. 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参与设计游戏,使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投稿。每一组都可以有不同的游戏方式,看哪一组游戏编创的好。 五. 聆听《捉迷藏》 1. 初听乐曲,感受乐曲的生动活泼的情绪。 提示:听了这首乐曲,你想到了什么?什么乐器在演奏? 2. 听时随着乐曲做动作。 提示:这首乐曲适合表现课本上的哪一幅图? 六. 表演《躲猫猫》 1. 听录音感受歌曲的风格。 2. 听教师范唱歌曲,学生拍手感受。 3. 教

查看全文>>>

每个老师都需要在课前准备好自己的教案课件,通常老师都会认真负责去设计好。写好教案,完整课堂教学可实现。值得一读的“小学一年级音乐教案 ”文章范文资讯网编辑强烈推荐给大家,还请您能收藏本网页!

小学一年级音乐教案 篇1

一、教学目的:

1 、 通过聆听,培养同学分辨乐曲情绪的能力。

2 、 指导同学用亲切的歌声表达对小动物的喜爱和友好之情。

二、教学重点:

1 、 感受欢快的音乐情绪。

2 、 用亲切的歌声演唱。

教学用具:

小鸡、 小鸭、 喜鹊、 青蛙头饰 木鱼 《三只小猪》挂图

三、教学过程:

1 、 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2 、 模唱练习: "6 、 1 、 3"

3 、 聆听《三只小猪》

( 1 ) 初听后让同学说出听到了什么声音。

( 2 ) 让同学描述小猪的外形,模仿小猪的叫声。

( 3 ) 出示《三只小猪》挂图,让同学说一说图中是谁,做什么。

( 4 ) 让同学听音乐在教室里模仿小猪的动作。

4 、 学唱《动物说话》

( 1 ) 听范唱,说一说听到了什么声音。

( 2 ) 说一说这些小动物的外形,并模仿它们走路的样子。你看到小动物这样可爱,你的心情如何,你要怎样对待它。

( 3 ) 在听范唱,模仿出歌中的拍手声。

( 4 ) 跟老师练习节奏:先模仿老师的动作(拍手、打肩、跺脚)。再让同学自身想动作模仿出这一节奏。

( 5 ) 放录音,让同学听范唱,可以轻声哼唱,注意看老师和老师一起拍手。

( 6 ) 让同学听范唱,到拍手的地方拍手。

( 7 ) 让同学和老师一起歌唱。

( 8 ) 让同学说出自身不会唱的句子,老师教唱。

( 9 ) 全体一起唱。

( 10 ) 分组唱,各组想一个动作来模仿歌中的节奏。

5 、 扮演

( 1 ) 让同学拿起木鱼,试一试怎样敲声音好听,然后一起敲拍手的节奏。

( 2 ) 边伴奏边演唱。

( 3 ) 出示小鸡、小鸭、喜鹊、青蛙头饰说出它们的名字。请 4 名同学到前面,戴上头饰,模仿小动物走路,其他同学歌唱。

( 4 ) 将同学分成 4 组,分别模仿一种小动物,大家唱。当唱到那种小动物时,模仿这种小动物的哪一组同学模仿动作,不用歌唱。

( 5 ) 让同学说出自身喜爱的小动物,将它编到歌中唱一唱。

6 、总结:同学们,你们这节课过的怎么样,以后你们在看到小动物时,要多观察它们的样子和声音,还要怎么样。

小学一年级音乐教案 查看全文>>>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布谷》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布谷》,理解四分休止符、二分音符,牢记第一段歌词。 2、利用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法学习知识,并参与表演加强记忆。 3、通过表演,培养学生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热爱小燕子、布谷鸟的情感。同时,让学生知道生活是有大自然的万物生灵才显得更美。 教学重点:会唱歌曲 。 教学难点:自然、放松地演唱歌曲。 教具:多媒体,琴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说春天) 1.播放《小燕子》,师生律动 2.用语言叙述春天(景色、动物、事物等)。 (1)师:春天来了,我们周围的许多事物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你能说一说春天吗?(引导学生用语言来描绘美丽的季节:花、草、树木……) (2)观看课件:春天景象 3.模仿布谷鸟叫声呼唤春天 3/4 5 3 0 | 5 3 0 | 2 1 2 | 1 — —‖   布 谷布 谷春 天 来 啦 二、寓教于乐(扮演春天) 1. 导语:布谷鸟的叫声如此动听,把春天给唤来了,教室里一派生机勃勃的样子,每一位小朋友就是一幅美丽的画。 2. 音乐游戏:扮演春天 方法:师生共同模仿布谷鸟的叫声。 叫声唤来了春天,每一位小朋友做好一个造型动作(花、草、树、动物等)随着《布谷》旋律做动作,要求跟着音乐的节拍律动。 三、创造表现(歌唱春天) 导语:春天如此美丽,让我们一起用歌声来歌唱春天。 1. 听录音范唱歌曲《布谷》,思考:歌曲有几段?是几拍子的? 2. 听师范唱歌曲,生拍手用三拍子的节奏为歌曲伴奏。 3. 学唱歌曲。 (1)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2)随琴演唱歌曲。 注意不要吓跑小鸟,要轻声唱。 (3)找出不易演唱的乐句,师生共同帮助解决。 (4)师生接唱。讲解歌唱姿势。 4. 启发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四、小结。 反思:学生们非常喜欢小动物,对歌曲很感兴趣,演唱很有感情。大家的演唱姿势没有形成规律,不能保持,应注意多提醒学生。

查看全文>>>

时间飞逝,一学期很快就过去了,在这一学期中,我有成功的喜悦,也有过失败的教学案例。为了更好地进行音乐教学工作,现将这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以便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弥补不足,精益求精。

一、课堂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我坚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及情感。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愉快的音乐实践活动(听、看、唱,讨论、联想、想象及律动)中,主动地去感受音乐。

二、课堂管理:

为了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上音乐课,多用鼓励的方式使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品质。努力做到用好的设计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对于破坏课堂秩序的行为也进行了善意的批评与纠正。不足:对于学生的一些扰乱课堂的行为批评力度不够。总以为学生不是恶意,只是不成熟的表现。所以给他们的环境较为宽松。致使他们不能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有恃无恐。因此,今后应特别注意赏罚分明、把握尺度。

三、课外活动: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按学校的计划,要对学生进行课外音乐的认识,我在这学期中,带领学生外出参观、聆听达4次之多,让学生聆听小溪的声音,让学生聆听风的声音,让学生聆听雨的声音,让学生通过聆听用自己喜欢的动作表演出来,丰富的学生的课外生活。

不足:学校的环境有限,学生的活动范围太小,学生能够感受到的声音太少,还能更好地扩展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

四、考试:

为了使音乐考试不流于老套、死板,使学生能更自然地表现音乐,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也为了让我对每位学生有个基本的了解,这学期的音乐考试我采用了:让学生选择一种表演方式,即唱、奏、舞等来表现。通过考试,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五、其他:

我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去自费收集各种音乐文化资料,以便让学生能多听、多看、多接触优秀的作品,从而增长见识,并获得更多美的感悟。

20xx、6、28

查看全文>>>

一、教学背景 1.面向学生:一年级 2.学科:音乐 3.课时:1 4.课型:唱歌综合课 二、教材分析 《过新年》这首歌曲表达了儿童过新年时的愉快心情。歌词通俗易懂,歌曲中模仿锣鼓点的衬词的运用为歌曲增添了喜庆的气氛。歌曲为羽调式民族风格浓郁。歌曲中旋律节奏重复的因素很多,但多为变化的重复。最后歌曲在上行到音处结束显得欢快热烈、意犹未尽。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歌曲《过新年》、了解年的由来和春节习俗,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用拍手的节奏训练、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进一步渲染欢快、热烈的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激发学生的表现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用欢快、活泼、明亮的声音来演唱《过新年》这首歌曲,体验孩子们过新年愉悦的心情。 四、教学重点 1.了解春节的基本习俗,并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过新年》。 2.能积极配合老师、同学完成各项律动、参与表演。 五、教学难点 1.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过新年》。 2.节奏的训练,器乐的配合。 六、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小鼓、锣。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学生随着歌曲《新年好》的音乐进入教室】 教师:小朋友们,当你的小耳朵听到这首歌曲时,你想到了什么呢? 学生:过年··· 教师:小朋友们对春节的习俗了解多少呢?【出示课件】 介绍扫尘、贴对联、贴窗花 教师:关于年的由来,这里还有一个小故事。【课件导入《年的传说》:相传有一年的除夕,人们还是幸福开心的生活着。突然,村子里跑来了一头叫“年”的怪兽,它头长尖角,非常凶猛,吃掉了村子里很多小动物,人们害怕极了。这时候来了一位老奶奶,她说“年”最怕红色、光亮、能炸响的东西,村子里的人马上点亮了自己家里的灯火、贴上红色的对联、燃放爆竹,终于把“年”兽赶走了。以后的除夕,人们害怕年兽的再次出现,再也不敢入睡了,等到天明,也就成了今天的传统节日“过年”。】 教师:今天,老师就带你们来学习一首有关年的歌曲,名字叫做《过新年》。请你打开56页! 学生:我就打开56页! (二)学唱歌曲【播放歌曲《过新年》】 1.节奏训练 教师:接下来,请小朋友们看到ppt,让我们一起来念一念,拍一拍。 ①x x x x ▏x 0 ‖ 咚 咚 咚 咚 锵。 ②x x ▏x x x‖ 咚 锵 咚 咚 锵。 ③x x ▏x x o

查看全文>>>

课题:洗手绢 总课时数:第2节

教学内容:1、歌曲:洗手绢 2、歌表演

教学目的:1、指导学生用轻松、连贯的声音演唱《洗手绢》,并对学生进行爱劳动、爱清洁的思想教育。 2、通过歌表演,用动作感受旋律的高低,表现学生劳动时的愉快情绪。

教学重难点:学唱歌曲及歌表演

教学手段: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同前节 二、学唱歌曲: 1、导入:你在家是否帮爸爸妈妈干活?长干那些家务活?自己能干哪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你们真是爱劳动的好孩子,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位小朋友在做什么? 2、听录音范唱,请学生回答问题,并说说这首乐曲有什么特点? 3、有节奏地朗读歌词。 4、教唱法学唱歌曲。 5、歌曲处理: 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你认为是怎样演唱? 学生自己得出:要唱得轻松、活泼,表现劳动的欢乐情绪。 结束句要唱得干脆利落。 练唱 三、歌表演: 1、请学生用手绢做一做洗手绢的动作。 2、师带领学做“挽花”, 准备手势兰花掌,掌心向上,小指带手掌由外向里、向下,转腕一圈成掌心向下,然后压腕立掌。 3、请学生2人为一组,做一做书上的动作,并试着将书上的动作连起来。 教师带领学生练习。 4、听伴奏乐,集体边唱边跳。比一比,哪个小组演得好。 四、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明白了哪些道理?

板书设计: 洗手绢 轻松 活泼 最后一句 干脆利落

查看全文>>>

这篇《小学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放牧》 》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放牧》 教 学 目 标 一、通过听《牧童到哪里去了》、《牧童》,唱《牧童》、《放牛歌》感受牧童的生活,教育学生热爱生活,理解牧童生活的变化。 二、在音乐实践活动中认识三角铁,探索三角铁的敲击方法,掌握其演奏姿势。 三、准确有感情地演唱《牧童》,并试着在歌曲中加入三角铁伴奏,感受为歌曲伴奏的愉快。能在歌曲《放牛歌》的间奏处加入锣、鼓、镲的伴奏。 第一课时 一、律动: 聆听《牧童哪里去了》模仿老师的动作,感受音乐的节拍和情绪。 二、聆听《牧童哪里去了》教学基本要求 1.听歌曲前,同学们猜一猜《牧童到哪里去了》。 2.教师完整地播放歌曲录音,学生初听。 歌中唱出了的牧童到哪里去了?为什么?渗透珍惜学习时光的教育。 3.学生可根据歌曲内容,分小组、分角色编创动作表现歌曲。 三、表演《牧童》教学基本要求 1.启发学生看插图,听录音范唱,初步感受歌曲。 2.听着范唱录音,用手指着图形谱(羊)轻轻地跟唱。 提示学生第三段歌词分别在哪里?结束句在哪里? 3.能跟着老师的手势、完整准确地演唱歌曲。 四、复习歌曲 《小雨沙沙》: 五、课堂评价活动: 六、教师小结,下课。 课后小结:

第二课时 一 律动: 聆听《小燕子》,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春天。 二 聆听《牧童》教学基本要求 1.完整地聆听歌曲《牧童》的录音。 2.提示歌中唱出了哪些内容?复听歌曲。 3.随着歌曲录音轻轻敲击双响筒。 三、表演《放牛歌》教学基本要求 1.提示学生注意听觉与视觉相结合,即:看着课本中图形谱对于歌曲高低长短的提示,感受歌曲旋律的进行,感受歌曲旋律的轻松、愉快。 2.跟着歌曲录音,用听唱法学会歌曲。 3.提示学生,没有歌词的旋律是间奏部分,用锣、鼓、镲伴奏。4.编创动作表演《放牛歌》。 四、复习歌曲 《牧童》: 六、教师小结,下课。

查看全文>>>

教材人音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一年级(1册)第七课(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 欣赏管弦乐《野蜂飞舞》 2、 学唱歌曲《小蜻蜓》 3、 律动 教学目标 : 1、 通过听听、看看、说说、唱唱、演演等活动,感受并表现歌曲《小蜻蜓》优美抒情的 音乐情绪。 2、 通过聆听管弦乐《野蜂飞舞》,培养欣赏音乐的注意力,想象野蜂急促上下飞舞的形 象,并尝试多元化地表现。 3、懂得爱护蜻蜓、保护益虫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感受不同情绪的音乐所表现的不同的音乐形象。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小蜻蜓胸饰等。 教学过程 : 一、学生听着《小蜻蜓》伴奏音乐、自由律动进教室。 二、感受、学唱并表现歌曲《小蜻蜓》。 1、启发谈话。 [师] “小朋友们,你们见过小蜻蜓吗?” [生] “见过,见过……” [师] “喜欢小蜻蜓吗?” [生] “喜欢,很喜欢。” (随机贴上“小蜻蜓”画纸) [师] “那你们见到的小蜻蜓,它们在干什么呀?” [生] “它们在做游戏;找朋友;捉害虫……” 2、第一遍律动,自由表演。(播放《小蜻蜓》伴奏音乐) [师] “吴老师想看一看你扮演的这只小蜻蜓在干什么?” 音乐停后动作造型。 [师] “你这只小蜻蜓在干什么?” [生] “我在捉虫;我在玩;我在休息……” [师] “真是一群能干的小蜻蜓。” “你们觉得刚才听到的音乐美吗?” [生] “美” [师] “是的,它很美。就像小蜻蜓飞呀飞,飞呀飞,太美了!” 3、第二遍律动,发现美的和与众不同的动作。 (继续播放《小蜻蜓》伴奏音乐) [师]“ 我们再来做做小蜻蜓,这么美美地来飞一飞。” 4、鼓励动作美的和动作与其他人不一样的同学,请他们做一做,大家学一学(随机送小蜻蜓胸饰) 5、第三遍律动,进一步挖掘学生的创造思维。(继续播放《小蜻蜓》伴奏音乐)。(随机送小蜻蜓胸饰) [师] “我们这里肯定还有许多爱动脑筋的小蜻蜓,吴老师都来不及看,现在我要好好地再来找一找。” 6、引导 [师] “咦,这么多聪明可爱的小蜻蜓,它们会在哪里飞呀?” [生] “池塘边;草地上;荷叶上;花的身上……” [师] “我这只小蜻蜓飞累了,哪棵小树愿意让我停一停,休息休息?” “小蜻蜓除了可以在小树上休息以外,还能在哪里休息呢?” [生]“ 小花;大树;荷叶……” (学生随机演一演,教师随机去停一停) 7、第四遍律动,情境表演。 [师] “现

查看全文>>>

小蜻蜓

课题:小蜻蜓 总课时数:第1节

教学内容:1、歌曲:《小蜻蜓》及律动 2、综合训练:碰钟 3、欣赏:我是只小小鸟 骑竹马

教学目的: 1、学习用轻松柔和的声音演唱《小蜻蜓》,通过律动,使学生感受优美抒情的情绪,并教育学生保护益虫。 2、通过综合训练,认识碰钟并掌握其演奏方法。感知 的时值。 3、感受两首不同情绪的乐曲,试着选择能为三拍子乐曲伴奏方式。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并做律动

教学难点:感知 的节奏

教学手段: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同前节 二、综合训练 1、认识碰钟 教师介绍碰钟:两个铜铃组成的打击乐器,发音清脆悦耳。 示范演奏姿势。再请生自己敲击练习。 提问:为什么有的敲击后会响,有的不会? 仔细观察得出:不要紧抓碰钟,要拿下面绳子的部分。 2、节奏练习: ①复习以前学过的节奏型 和 ,并拍一拍。 ②教师排击4条节奏中的一条,请生说一说老师拍的是哪一条? ③同学们,老师边拍节奏边说一句话,看谁学得快。 老师带领学生集体练习。 先说说那个音拍的最长,再说说这句话讲的是谁?(小蜻蜓)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蜻蜓》这首歌曲。 三、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请生说一说这首歌曲有什么特点? 2、听音乐,有节奏的朗读歌词。注意咬字要清楚。 3、教唱法学唱歌曲。 注意:唱足每个音的时值,不要唱的拖拉。 4、请生回想小蜻蜓的样子,它是怎样飞行的。 听伴奏乐,边唱边随着作律动。 四、欣赏 1、教师简介2首乐曲。 2、初听乐曲(2首一次听完) 请生说说两首乐曲在情绪上有什么不同? 3、复听乐曲,请生分别用2种节奏随音乐为《我是只小小鸟》伴奏,并说说哪种节奏伴奏的效果好。 听《骑竹马》时,请学生模仿骑竹马的动作。 五、小结: 小动物们给我们带来了奇思妙想,欢乐时光,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它们呢?

查看全文>>>

教学内容: 1、歌曲“上学歌”学唱; 2、综合训练 3、欣赏:快乐的一天

教学目标: 1、熟悉学生情况,建立课堂常规,小学一年级音乐《上学歌》教案。 2、通过学唱《上学歌》和欣赏《快乐的一天》,培养学生听音乐与唱歌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指导学生听着音乐做简单的律动。并能自编简单的动作,表现《上学歌》活泼愉快的情绪。

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并感受到歌曲愉快的情绪,能通过演唱表现出歌曲的情绪。

教学难点: 感受乐曲情绪,能自编动作表现出音乐的情绪。

教学手段: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常规培训(欢迎同学们来到音乐世界学习音乐) 1、老师先讲今后上音乐课的要求。手平放在腿上,两脚平放在地上,不要乱动,背要挺直,有利于正确的发声。书放在乐椅的扶手上,今后带一只笔一块橡皮,不要在带其他东西。要爱护音乐书这个朋友。再请学生自己说一说今后应怎样表现。(调动积极性,自己感受到应遵守的纪律和要求) 2、发声动作应怎样做才是正确的。 全体起立,跟老师找到双手放的位置,放的方式,再跟老师体会吸气和呼气的变化,引导学生自己找到腹部变化的规律。 跟教师练唱小乐段,感受正确发声方法的运用。 (第12页发声练习曲,谱例略) 3、进教室的要求:听音乐并根据音乐节奏自编动作边做边走到自己的位置。 听音乐练习 将学生带到教室外练习,看谁做的好。 二、新授 1、导入: “同学们,今天大家都是第一次上学,高兴吗?那谁能说一说你的这一天是怎样过的,你都经历了那些事,音乐教案《小学一年级音乐《上学歌》教案》(www.unjs.com)。” “好,接着,我们来听一首“快乐的一天”,看是不是你做的事情。” 2、听音乐的第一段“早早起” 请生说一说这一段听过后有何感受 看图,这一段表现了小朋友早晨起来的情景,请生根据音乐表现的内容,边听边用动作表现。 “早晨起床后应该做什么?”“上学去”“这时你的心情怎样?路上看到什么景色?” 3、直接听第二段,请生边听边做动作表现。 “那么在上学途中,有一个小朋友遇到了这样的事情。” 4、学唱《上学歌》 ① 教师范唱歌曲,请学生跟琴用“lu”模唱歌曲。 ② 读歌词,注意咬字要清楚。 ③ 跟琴唱歌词,注意情绪,要活泼欢快。 ④ 歌曲处理: 中速、充满朝气地演唱。 “太阳天空照,花儿对我笑,” 连贯舒展 “小鸟说:早早早” 轻松、亲切

查看全文>>>

小学一年级音乐下教案

范文资讯网小学一年级音乐下教案栏目为各位老师提供优质的小学一年级音乐下教案,2024小学一年级音乐下教案等,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老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