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一年级音乐教案上册 > 导航 > 小学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可爱的动物朋友

一年级音乐教案上册

小学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可爱的动物朋友。

对于新入职的老师而言,教案课件还是很重要的,因此就需要老师自己花点时间去写。要知道一份完整的教案课件,可以避免忘记教学过程的知识点。从哪些角度去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呢?小编现在向你推荐小学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可爱的动物朋友,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教学目的:1、在学学、做做、猜猜、唱唱等教学活动中,引发学生关注和了解动物朋友的愿望。

2、通过让学生自己装扮一种小动物或者画出自己喜爱的动物,进行分层次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模仿能力、表现能力。

3、使学生认识人与动物、动物与大自然之间的密切关系,同时提高学生对艺术要素的感知和想象力。

教学重点:让学生运用教师提供的材料将自己装扮成一种动物,并能表现出它的特点。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抓住这种动物的特点。

教学准备:录像带、录音带,用各种纸材料制成的一些特点突出的小动物和各种颜色的服饰--小星星。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创设情境

听音乐进教室:伴随着英文歌曲《兔子舞》节奏感很强的旋律,教师带领着学生学小鸭子摇摇摆摆踏着拍子走进教室。学生围在教师的周围学着动作,教师不断地换动作并问:这是什么动物?学生模仿不同特点动物的动作,能说出:小狗、小猫、羊、老牛、小袋鼠、孔雀、兔子、大象等动物名字。

再学小鸭子的动作回到自己的座位上。(课程理念主张开展具有游戏倾向的艺术活动,通过有组织的游戏活动,增进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艺术的兴趣,使学生在游戏中体验艺术的感受力)。

师:老师很想知道你们怎么能很快猜出老师扮的是什么动物呢?
生:因为小兔子有长耳朵;老牛有弯弯角;孔雀长着漂亮的头冠;大象有长长的鼻子;小狗耷拉着耳朵;小猫长胡须……
师:我们的动物朋友这么可爱,今天咱们去看看它们,好吗?
生:好呀!

二、看一看,学一学

师:看谁能说出这种动物的名字,而且还能学学它的动作。
(播放录像)屏幕上依次出现了不同种类的动物,学生能认出:白天鹅、狮子、老虎、猴子、孔雀、鹦鹉、大象等等并能学它们的动作、叫声。当学生看到叫不出名的动物时。
师:这是火烈鸟,你们看它总是一条腿站着,你试一下吧!
学生也试着一条腿站立。
师:我们已经看完这个短片子,你对什么动物印象最深?它有什么特点?
生:斑马,因为它的条纹很漂亮……我觉得小猴最可爱,活蹦乱跳的……孔雀的羽毛最美丽……犀牛特别结实,还有一个长角呢……

三、做一做,画一画

师:这些动物都非常可爱,哎?你们看,教师今天穿了一件漂亮的裙子,你们想一想能把教师装扮成一种什么可爱的动物?
生:孔雀!
师:对了,那我应该做些什么装饰呢?
生:应该有漂亮的冠子。
师:请你看一看桌面上能不能找到类似形状、颜色的材料。谁先找到就请谁帮助教师粘到头上。
师:现在我已经有漂亮冠子了,还少什么呢?
生:还少漂亮的羽毛。
师:什么形状?什么颜色?找找看。
生:是这样的(举起一个水滴型的彩纸)。
应该有各种颜色,这样非常漂亮。
师:如果你找到了,就请你帮助教师粘到衣服或者裙子上,好吗?
生:好!(学生积极的寻找,并帮老师设计应该怎样贴)
贴好后
师:现在,"孔雀"漂亮吗?
生:(很自信):特别漂亮(体现出课程价值中的情感价值,为学生提供了多方面、多角度的情感体验机会,他们感觉到自己将老师装扮成孔雀的,内心有成功的喜悦,情感得到了丰富)
师:今天你们也都穿了很漂亮的衣服,对吗?看看你衣服的颜色,再根据你自身的特点,也就是你很瘦小的或者很结实等特点,想一想,把自己装扮成什么动物?
生1:我想扮成小猴子。
师:你能学一下小猴子吗?
学生抓耳挠腮的表演。
师:大家帮他想一想,小猴子的脸有什么特点?
生:它的脸是桃形的,眼睛是圆圆的。
师:谁来当他的小设计师,帮助他寻找、制作所需要的材料?学生举手,让"小猴"选一个设计师。(充分体现出课程理念中的围绕人文主题的艺术学习,获得合作、尊重、关怀、友善、分享等人文素养,促进个性的完善与发展)
生2:我想当孔雀,因为我也穿了漂亮的裙子。(自己选设计师)
生3:我穿的是白色的毛衣,我想扮成小兔子。
师:小兔子最典型的特点是什么?
生3:耳朵长。
师:知道该怎么做吗?
生3:知道。将白色的长耳粘到头上,我想请XX当我的设计师。
生4:我也穿了白色的衣服,我想当山羊。
师:你能说出山羊的特点吗?
生4:山羊有两只角,它还长胡子。
部分学生分别要装扮成大象、老牛、袋鼠、小猫、小狗、熊猫。
师:桌面上有很多你能用得上的材料,这边还有多种多样的纸,如果你需要,就自己用手撕或者用剪刀剪,不过要注意安全。
师对其他学生说:你们都喜欢什么动物?
生1:刺猬。生2:老虎。生3:小猪……
师:我们把它画下来,好吗?
生:好!
师拿出画纸指着一角问:画这么小好吗?
生:不好,太小了。
师:对了,不仅要注意大小,还要注意色彩呀!那就让我们用钩线笔开始画吧!(此教学环节是分层教学,对于动手能力相对差的孩子,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在评价方面,也正体现了艺术课程的注重差异原则,注重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尊重学生富有个性或独特的表达方式)
放《动物世界》主题曲作音乐背景,教师适时地给学生帮助与及时的鼓励评价。
当一部分学生完成后,给他们的设计师贴上小星星。
师:请小动物们把设计师也装扮成你们的伙伴,好吗?
生:好!
学生将"小画家"的画贴到身上,把小星星贴到画上,让他们扮演自己画的这种动物。

四、评一评,唱一唱,讲一讲

师:如果你已经是可爱的小动物了,就请"孔雀妈妈"给你们唱首歌,名字叫《金孔雀轻轻地跳》。老师边唱边跳,学生们不由自地围在老师周围拍手。
师:好了,现在大森林里真热闹,我们一起看看都有谁。有可爱的小猴、漂亮的孔雀宝宝、健壮的大象、轻巧的小袋鼠、乖巧的小兔……你们看看还有谁?
学生互相看、互相评。
师:看到这么可爱的朋友,你能讲讲它们中的故事吗?
生:我知道《龟兔赛跑》的故事。兔子和乌龟赛跑,兔子跑得快,但是它很骄傲,最后输给了勤恳的乌龟。
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生:不要骄傲。
生:我们以前学过《小袋鼠》这首歌。
师:一起唱一唱好吗?
齐唱歌曲《小袋鼠》。
生1:我还会唱《保护小羊》。
师:你为大家唱一唱好吗?
生1:好。
师:我来伴奏,大家为他伴舞或者拍手,怎么样?
生:好!
共同合作唱完《保护小羊》。
师:做出安静的手势,说:"小动物们在森林里玩得正高兴的时候,你们听,什么声音?"(放老虎吼叫的声音)
"小动物们"听到后,说"老虎来了,快跑"。都回到了自己的"窝"里。
师:好了,老虎走了,出来吧!
"小动物们"一蹦一跳地聚集到一起。
师:又做出了安静的手势,说:"你们听,又是什么声音?"(放机器的隆隆声)
生:推土机的声音,机器声……
"小动物们"又跑回了家。
师:人类为了自己的发展,已经开始向森林进军,听,隆隆的机器声离我们越来越近,(放录像)你们看,这是金丝猴,这是扬子鳄,这是我国的国宝大熊猫。由于环境的影响及一些人的捕杀,它们的数量已经日益减少,你们说,怎么办呀?
生:要保护它们呀!
师:对!动物是我们的朋友,保护它们就是保护我们自己。(体现出课程目标的分目标:在艺术活动中加深对生活的认识,同时也对学生渗透了思想教育)哎?教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一样东西,来看看。(拿出照片)
生:是教师抱着一只小狗,真可爱。
师:这是我最喜爱的动物,下一节课,你们也带来自己喜爱的动物照片或图片,好吗?
生:好!
师:"小动物们"喜欢生活在干净的环境中,让我们将碎纸收拾起来,好吗?
生:好!(进行环保意识的渗透)
放《兔子舞》的音乐,学小动物走出教室。

fwr816.cOM展读推荐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音乐教案:《音乐中的动物》


教学要求

1、 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体验不同音乐带给人们的不同情绪。

2、 本单元通过歌表演、音乐活动、唱歌等多种艺术形式展开教学活动,理解并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密切关系,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3、 感受声音的强弱,认识音乐中的力度记号,并能正确运用到歌曲之中。

重点: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引导学生用真挚的情感和自然的歌声表现歌曲。音乐活动“声音的强弱”,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感受声音的长短与强弱。认识音乐中的力度记号强“f”弱“p”,并能正确地运用到歌曲演唱之中。

难点:

体会每首歌曲各自不同的音乐情绪,《小动物的歌》是欢快的,《小毛驴爬山坡》是俏皮的,而《咏鹅》是悠闲自在的。引导学生正确运用不同歌声表现不同音乐的情绪。

教具准备

1、 钢琴、录音机及磁带、打击乐器(大鼓、铃鼓、响板、双向筒)。

2、 卡片:强 弱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1、 音乐活动:声音的强弱

2、 歌曲《小动物的歌》。

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模仿生活中的声音,进一步理解声音的长短,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声音的强弱。认识音乐中的力度记号:F和p,并能正确运用到音乐中。

教学过程:

1、 教师课前在黑板上贴上各种动物的图片。

2、 教师课先让学生看教科书上的两组插图,并模仿他们的声音。

3、 说出生活中还有那些声音能表示声音的强弱。

4、 学生任意选择一种动物,模仿它的叫声。模仿逼真的,将图片取下站在空的头饰上,并带在这位同学的头上。

5、 认识音乐中的力度记号:F和p

⑴教师引导学生对老虎和小猫叫声进行对比:老虎的叫声低沉、声音长。

小猫的叫声柔和、声音也长。谁的叫声大?谁的叫声小?(老虎的叫声大,小猫的叫声小)

⑵在音乐中声音大用“f”表示强,声音小用“p”表示弱。

6、 将同学们头饰上的小动物按叫声的大小分类。

7、 学习歌曲《小动物唱歌》。

⑴学生听教师范唱或录音。

⑵根来时按节奏朗读歌词,要求咬字准确、吐字清楚。(注意弱起小节的学习,引导学生强调4/4拍的第一拍“小动物”中的“小”字。)

⑶教师分局教唱。在演唱的过程中,可以模仿所唱的动物的典型动作。

⑷创编歌词:请你将猫和狗的叫声换成你喜欢的小动物的叫声,并大声领唱。

第二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1、 音乐活动:声音的强弱。

2、 歌表演《小动物唱歌》。

教学目标

进一步理解,感受声音的强弱,并能正确地运用到歌曲的演唱之中。通过歌表演活动,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表演能力。 教学过程

1、 教师出示大鼓和铃鼓,请学生敲击这两种乐器,感受乐器的声音力度:哪件乐器发出的声音强?哪件乐器发出的声音弱?

2、 在音乐中“强”用什么表示?“弱”用什么表示?

p 弱 F 强

出示卡片

3、 a小女孩敲击碰铃。B新年晚会上人们静听新年钟声。

师问:谁发出的声音强?谁发出的声音弱?(碰铃发出的声音弱,钟声发出的声音强。)

4、 复习歌曲《小动物唱歌》。

5、 引导学生注意发现歌谱中出现的“f”和“p”,理解含义,并请同学们正确地运用到歌曲演唱之中。

第三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1、 学习歌曲《咏鹅》。

2、 欣赏乐曲《口哨与小狗》。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根据古诗词创作的歌曲《咏鹅》,体验中国古诗的韵味,感受乐曲中描绘的鹅的音乐形象———悠闲自在。

2、通过欣赏《口哨与小狗》,体会乐曲欢快活泼的情绪。

教学过程

1、 谁会背诵描写动物的古诗?(《咏鹅》)

2、 学唱歌曲《咏鹅》。

(1) 请到家一同背诵《咏鹅》。

(2) 教师为学生讲解诗词的含义

(3) 学生朗读歌词,体会诗意。

(4) 教师范唱。

(5) 学生跟录音机学唱。

(6) 体会歌曲悠闲自在的情绪。

3、 欣赏乐曲《口哨与小狗》。

(1) 初听音乐:你听到了哪种动物的叫声?除了小狗你还听到了什么声音?

(2) 再听音乐:主人与小狗在做什么?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

(3) 你如何表达乐曲的情绪?

(4) 对比这两首乐曲的情绪,《咏鹅》是优美抒情的,《口哨与小狗》是欢快活泼的。

4、 总结:将今天学习的歌曲《咏鹅》唱歌爸爸妈妈听。

第四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1、 复习歌曲《咏鹅》。2、 学习歌曲《小毛驴爬山坡》。

教学目标

1、 复习歌曲《咏鹅》,要求学生能够熟练背唱。

2、通过学习歌曲《小毛驴爬山坡》,体会音乐所描绘的小毛驴——俏皮、淘气,体会音乐旋律的起伏与描述小毛驴爬山坡之间的关系。

3、 鼓励学生选用双相同或响板为音乐配伴奏,有条件的可以写出简单的节奏谱。

教学过程

1、 谁知道阿凡提的故事?能给大家讲一讲吗?

2、 阿凡提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经常与谁一起出现在大家的面前?

3、 学习歌曲《小毛驴爬山坡》

(1) 听教师范唱或听录音。

(2) 教师分句教唱。

(3) 学生完整演唱歌曲,体会歌曲的情绪。学生用手指歌曲的旋律线演唱,了解旋律描写的小毛驴气喘吁吁爬山坡的情景。

(4) 请你为歌曲伴奏:教师提供打击乐器——双向筒和响板

学生分组讨论选择什么乐器?为什么?表现什么?怎么敲击?

4、 复习歌曲《咏鹅》。你能背唱这首歌吗?

第五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欣赏乐曲《快乐的小熊猫》。

教学目标

在欣赏的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的感受为主,启发学生感知乐曲所描绘的不同音乐内容,为插图排顺序。教师可以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将音乐变成故事讲给大家听。

教学过程

1、 初听全曲:感受乐曲的情绪。

2、 分段欣赏:

(1)你听到了什么?是谁在叫?这是一幅什么样的情景(清晨,天慢慢亮了,小鸟的鸣叫,唤醒了沉睡的森林。)

(2)谁出现了?它在干什么?(小熊猫拿着水桶,准备到河边打水)

(3)森林里的动物们在做什么?小熊猫在做什么?(小熊猫抬着水桶,往回走。他友好的像森林里的朋友们问好)

(4)这段音乐描述了小熊猫在做什么(它一溜烟的跑回商店,做好开门前的准备工作)

3、 完整欣赏全曲,并为插图排顺序。

4、 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语言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5、 随着音乐即兴表演

小学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音乐会


音乐会
教学目标:
1、聆听《青蛙音乐会》,感受音乐所表达的生动鲜明的青蛙形象,愿意用肢体动作和演唱等形式来表现青蛙的模样,喜欢并乐意参加音乐会。
2、充分感受演奏奏乐器时欢乐的情绪,能用甜美、活泼的歌声演唱《快乐的音乐会》,乐于参与活动,增强合作意识。
3、聆听《白鸟朝凤》,感受民族乐器唢呐的音色,巩固“X 、 X 、 X ”节奏,,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能力、表演能力与创作能力。
教学重点:演唱《 快乐的音乐会》 和《唢呐配喇叭》,让学生喜欢和小动物做朋友
教学难点:学唱并表演歌曲,掌握休止符节奏和两段歌词中象声词的不同节奏。
课时安排:4 课时
第一课时 青蛙音乐会
教学目标:
一、聆听《青蛙音乐会》,感受音乐所表达的生动鲜明的青蛙形象。
二、愿意用肢体动作和演唱等形式来表现青蛙的模样。
三、喜欢并乐意参加音乐会。
教学重难点:
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欣赏音乐感受并表现音乐中的青蛙形象。
教学用具:
音乐、头饰、青蛙相关动画等
教学过程:
一、唱歌的青蛙来了。
1、引用《动物说话》伴奏音乐唱几遍,“青蛙唱歌咕咕儿呱(拍手),青蛙唱歌咕咕儿呱(拍手),咕咕儿呱(耸肩)咕儿呱咕儿呱咕咕儿呱”并出示唱歌的青蛙形象。
2、播放《青蛙音乐会》开头部分,跟音乐模拟青蛙唱歌。“呱——呱——呱呱——呱呱—
—呱呱呱呱——呱——”学生根据音乐节奏、情绪用嘴型有表情地演唱。
二、 跳舞的青蛙来了。
播放《青蛙音乐会》慢板的片段,教师戴上头饰用典型的三拍子舞步跟着音乐邀请小朋友参加跳舞,没受邀请的小朋友在座位上跟着老师动身体。结束后出示跳舞的青蛙形象。
三、 演奏的青蛙来了。
1、可用你们的音乐书、笔、课桌等东西编创一些简单的节奏模拟流水声、鸟叫声、鼓声等加入到音乐中来,看谁最厉害。
2、小组讨论创编。
3、合着音乐展示。出示演奏的青蛙。
四、青蛙指挥家也来了,举行青蛙音乐会咯。
1、夏季暮色中的池塘里,来了一群会唱会跳会奏的青蛙们,看,他们多热闹啊!(出示课件)
2、播放完整的《青蛙音乐会》,青蛙指挥家(老师扮演)领着这帮青蛙们开始一场别开生面的音乐会。
3、学生自由选角色,在音乐中跟着指挥表演了。演后选出最出色的歌手,舞手,奏手,并给予奖励。
五、动物音乐会。
音乐会吸引了各种各样的动物,有老虎、狮子、鸟儿、松鼠??他们也要参加,播放《青蛙音乐会》音乐,让更多的动物也来表演。
六、动物狂欢。
课件出示动物狂欢节情景,播放《动物狂欢节》音乐一起在歌声笑声中结束课堂。
教学反思:
本堂课以审美为核心,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引导学生唱歌、跳舞、演奏、狂欢,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第二课时 学唱《快乐的音乐会》
一、教学内容:
《快乐的音乐会》曲调欢快活泼、琅琅上口,从歌词来说,歌词风趣幽默,拟人化强,整体比较贴近学生的情感世界和心理特点。学生十分喜欢小动物,更喜欢和小动物做朋友,一起唱歌游戏,沉浸在欢快热闹的气氛当中。除了情感上的适合外,这首歌曲中还含有休止符、儿化音、象声词等,能让学生感受艺术表现手法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感受歌曲欢快幽默的情绪特点,掌握休止符节奏和两段歌词中象声词的不同节奏:滋妞妞滋妞滋妞 得儿喂;的的打打的的打打的打得儿喂,初步学习用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
这首歌曲的难点之一是休止符节奏0××,还有就是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节奏不一样,而且这一节奏还与休止符节奏紧紧相连,作为第一课时的新授内容,应该作为难点来解决。借助形象的图谱和教师的有效引导,让学生理解并正确表现休止符和不同乐器的声音节奏,是突破难点的重要方法。
三、教学目标:
1、充分感受演奏奏乐器时欢乐的情绪
2、能用甜美、活泼的歌声演唱《快乐的音乐会》
3、乐于参与活动,增强合作意识。
四、教学的组织过程:
根据音乐教育的新理念,活动强调学生的感受欣赏,自主探索和发现,大胆尝试和表现。围绕“欣赏感受——理解学习——自由探索、尝试——教师帮助解决难题,提升经验——充分表现”这一思路展开活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创设情境
1、律动
2、过度谈话
“我们一起用手中的打击乐打出世界上听的音乐,大家准备好了吗?老师能从你们的眼睛里看到快乐吗?嗯,眼睛特别明亮,脸上挂着微笑。老师看到了你们心中的快乐。”(教师边讲边在黑板上画出一个笑脸)
“大家想不想把我们心中的快乐延续下去? 那老师就带你们去参加一个快乐的音乐会.
3、欣赏感受音乐旋律
首先是给学生听觉欣赏和感受(听!森林里传来了音乐声,我们一起来听听吧!)学生完整欣赏音乐,然后教师继续引导(听出来了吗?热闹吗?)[设计思路:让学生自由理解想象音乐表达的欢快和热闹的意境。根据歌曲的特点,我们采用分段教学,由此引出——
二、难点节奏与旋律学习
1、解决教学难点xx xx|xx xx|xx ox|x 0|的节奏
师:音乐会上都使用了哪些乐器呢?
生:胡琴.
师: 小胡琴亦称胡琴,是中国戏曲的主要伴奏乐器.我们常见的“二胡”、“京胡”、“板胡”等等都是胡琴的家族。教师采用我出示乐器二胡的实物,让学生模拟出它的声音“嗞扭扭”。
师:再来听一遍,你能用这条节奏来模拟读出胡琴的演奏声。 “嗞扭扭”吗?
我再出示难点节奏问学生xx xx|xx xx|xx ox|x 0|
嗞 扭扭 嗞 扭 扭扭 得儿喂
学生练习。
然后我手持小喇叭唱出“嘀嘀哒哒 嘀嘀哒哒哒哒得儿喂”从而引出难点句的旋律。学生进行模唱,然后把小胡琴的演唱也带到旋律之中。
[设计思路:运用模拟实物的形式,突破歌曲当中的难点节奏,这样本身就将难点易化,更重要的是这种形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为上好本节课做好铺垫]
2、解决教学难点八度大跳
最后进入到歌曲一段的学习我发出疑问“咦?你们听,音乐会上都有哪些嘉宾呢?你听出来了吗?”(我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唱第一段歌曲的后半部分)
老师在这个小音符“5“下面加了一个小圆点怎么唱呢?我们来听听。
学生模拟演唱
三、完整学唱歌曲
1、朗读歌词第一段。
2、随琴模唱第一段。
3、分角色演唱
师:“瞧,这歌曲多好听呀,老师都被感染了,咱们一起来个歌曲接龙吧!老师演唱第一句,同学们演唱第二句。”
4、解决问题:
师:“我们注意休止符的停顿。第二句同学们要注意唱准歌词。请同学们完整地演唱一遍。”
5、多种形式进行巩固:
师:“同学们演唱得不错,如果能够边表演边演唱就更好了。让我们一起拉着胡琴唱起来。” (随伴奏音乐演唱)
师:“刚才同学们已经说了,小猫、小狗心情很高兴,那么你能带着愉快的心情来演唱吗?” (随伴奏音乐演唱)
6、歌曲二段的学唱
带着问题“小胡琴演奏完了,该那种乐器了。小猫小狗又会怎样呢?”来听第二段,然后用唱的形式小组回答老师的问题,教师给与及时的纠正。最后集体根伴奏演唱。
7、小组合作,演唱第三段。
师:“第一、二段我们已经轻松拿下,那么第三段能不能自学?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学。”
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唱一唱第三段吧?”师:纠正错误。
师:三段已经学完了,告诉老师现在的心情又如何?(很高兴,很快乐)那就让我们带着这种快乐的心情一起来唱一唱吧。生:完整演唱歌曲
四、拓展创编
“嘘,别出声,我好象听到谁在叫我(在学生刚演唱完之后,教师故作神秘状)。噢,原来是小鸡和小鸭。(媒体展示小鸡小鸭图片)原来呀,他们也被同学们的歌声吸引了,想来参加音乐会,欢迎吗?
生:欢迎。
师:“可是他们要求同学们也把它们唱进歌里,能行吗?让我们一起来试试。”
(师生集体创编歌词)
师:“同学们多棒啊,瞧,你们现在又变成小作家了。想不想让更多的小动物来参加我们的音乐会?”
师:小朋友除了好多小动物可以编入歌词里,还能有哪些词可以编进来呢?
师:有没有其它你知道的乐器的声音你能模仿的呢?
师:小朋友真是厉害能演奏这么多的乐器我们把它们也唱进歌里,可以吗?我们试试。
5、教师范唱,激发兴趣
师:“看了同学们精彩的演奏,老师我也想露一手,可以吗?”
6、小组表演,才艺展示。
师:“我们现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练习,然后创编歌词并分角色表演”
师:“快乐音乐会现在开始。哪个小组愿意上台表演?(小组进行表演)。
刚才是大家一起演奏的,现在我要请三个小组的小朋友各选一个乐器来演唱第一二乐句,其他同学扮演观看音乐会小动物或者小朋友的角色演唱歌曲第三四乐句。那个小组愿意自告奋勇来承担这次的演出任务呢?
师:“你们想不想也来开音乐会啊?如果你们来开音乐会,你还会请哪些小乐器来?
师:下面有请全班的小朋友起立,老师来担任你们音乐会的伴奏。
生:在钢琴的伴奏下演唱全曲
五、 教学延伸
“同学们欢乐的时光总是短暂,下课的时间到了,下节课上我们一起来看一段交响乐,让我们多多的认识一些乐器,让我们唱着欢乐的歌走出教室。”(播放伴奏音乐,师生边演唱边走出教室)。
教学反思:体现了以下几个教育理念:;1、关注学生自主探索学习能力的培养;2、关注学生的有效发展;3、关注音乐作品美感的传递与表现;板书设计:快乐的音乐会;xxxx|xxxx|xxox|x0|嗞扭扭嗞扭扭;第三课时学唱《唢呐配喇叭》;一、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用连贯、优美的声音演唱《唢呐配喇叭》;2、继续听辨音的高低,练习为打击乐器选择合适的伴;1、学唱并表
   
   
教学反思:体现了以下几个教育理念:
1、关注学生自主探索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不是简单地教学生学唱歌曲,而是通过一些有效教学方法和策略的运用,提供给学生更大的思考和探索空间。让学生在听听、看看、猜猜、唱唱、玩玩中学会了歌曲。
2、关注学生的有效发展。有效教学的内涵就是通过教学,使学生获得预期的进步和发展,实现教学目标和促进幼儿内在的发展与全面发展,包括知识、智力、情感、创造力、思维与实践能力等方面。通过本次活动,我们可以让学生获得认知(主要是歌曲中出现的几种节奏型);情感(愉悦陶冶学生的心灵,体验与动物朋友游戏、唱歌、表演带来的快乐);学习能力(观察力、倾听力、语言组织能力、模仿和迁移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3、关注音乐作品美感的传递与表现。为了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欢快、幽默和风趣,通过图片的设计,教师的歌声、表情、情绪的带动和感染,营造相应的情境氛围,帮助学生体验、理解歌曲的情感意境。
板书设计: 快乐的音乐会
xx xx|xx xx|xx ox|x 0| 嗞 扭扭 嗞 扭 扭扭 得儿喂
第三课时 学唱《唢呐配喇叭》
一、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连贯、优美的声音演唱《唢呐配喇叭》,并用身体动作表现其快乐的气氛。学习表演前踢步、后踢步。
2、继续听辨音的高低,练习为打击乐器选择合适的伴奏型。 二、教学重点:
1、学唱并表演歌曲。
2、了解唢呐的构造、音色特点及其表现力。 三、教学用具:电子琴、录音机 四、教学过程 :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快乐的音乐课开始了,首先让我们随着动听的音乐来活动活动吧!(播放乐曲《唢呐配喇叭》)
二、寓教于乐:
1、首先请同学们听一听该怎样完整的、有节奏的读歌词。
2、范唱歌词(播放《唢呐配喇叭》歌曲的伴奏,教师范唱)歌曲老师演唱完了
3、下面请同学们用噜来模唱。(播放《唢呐配喇叭》歌曲的伴奏,同学们用噜来模唱) 4、下面我请同学们在心里默唱歌词。(播放《唢呐配喇叭》歌曲的伴奏,同学们在心里默唱歌词)
5、下面我请同学们轻声地唱出歌词。(播放《唢呐配喇叭》歌曲的伴奏,同学们轻声地唱出歌词)
6、再来一遍。(再次播放《唢呐配喇叭》歌曲的伴奏,同学们再轻声地唱歌词)同学们唱得真好,但是要注意喇叭的喇和唢呐的唢要唱的节奏准确,听老师来唱一唱。(教师范唱)我们试着来唱一唱。
7、那么下面我请同学们完整的再来把歌曲唱一唱。师弹琴生唱
8、很好,下面老师和同学们来个对唱练习,好不好?老师唱第一句,你们唱第二句,最后一句我们一起唱好吗?(好)然后我们在换一换,行不行?(行)。
三、创造表现
1、下面老师还带来了一些打击乐器,来为这首歌曲伴奏,我们来看一看都有哪些打击乐器,有响板、沙锤还有三角铁
下面呢请同学跟着随着音乐来敲一敲响板的节奏。
2、那下面请同学们再来看一看沙锤的节奏。(点击“沙锤的节奏”)请大家听一听。(听明白了)下面呢请同学随着音乐来敲一敲沙锤的节奏。(播放歌曲《唢呐配喇叭》)
3、同学们敲击的非常好,那下面我们再来看一看三角铁的节奏是什么样的。请大家听一听。下面呢请同学跟着随着音乐来敲一敲三角铁的节奏。(播放歌曲《唢呐配喇叭》)
同学们分组练习的真不错,下面呢就让我们共同合作来为这首歌曲伴奏。(播放歌曲《唢呐配喇叭》)同学们表演的真好,现在就让我们敲起来、唱起来、跳起来吧。
四、完美结课:
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了歌曲《唢呐配喇叭》,我们还认识了两种乐曲:一个是唢呐一个是喇叭,同学们说的非常好,那么希望呢,在课后同学们能够学习更多的乐器,掌握更多的本领,最后让我们吹起喇叭和唢呐,唱起来跳起来吧。(播放《唢呐配喇叭》歌曲的伴奏,同学们跟着伴奏一同来唱歌一同来跳舞)今天的音乐课就上到这里,下课。同学们再见!
教学反思:
这是一首具有浓郁的湖南风味的名歌。学唱前我让学生通过图片先了解喇叭和唢呐的样子,再让学生听听它们的音色,对照歌词中“里乐拉”衬词的特点,对歌词内容的了解很快就完成了。关键时如何引导学生体会湖南民歌的韵味。歌曲中小三度级进的旋律与十六分音符、附点音符的巧妙运用,形成了秧歌歌舞特有的韵味,我就设计了表演动作,让学生在表演中感受,学生很感兴趣

一年级音乐上册《跳绳》教案


教学目标:
1、 能够整齐地演唱《跳绳》,理解“小绳小,真轻巧”的含义。
2、 学习用歌声及动作表达活泼,欢快的情趣。
3、 是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编创歌词及动作,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有表情地演唱、表现歌曲。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 出示跳绳(两端栓有铃铛)问:“同学们,你们看,老师今天大家带来了什么?”大家喜欢跳绳吗?你们会不会更喜欢一边唱歌,一边跳舞呢?下面我们大家一起来学习歌曲《跳绳.
设计意图:运用实物导入,富有情趣,是学生情绪受到感染,不知不觉进入音乐角色。
二、 寓教于乐
1播放音乐。
2、 师弹旋律,学生打节奏。
3、 跟着老师边打节奏边读歌词。
4、 师生接读。
5、 生与生接读。
6、 教师范读。
7、 逐句教唱第一段。
8、 隋琴齐唱第一段歌曲,师:“同学们唱是得很好,下面请大家用歌曲把活泼、欢快的情趣表达出来好不好?”
9、 学读第二段歌词
10、 逐句教教唱第二段歌曲。
11、 学生随音乐演唱第二段歌曲。
12、 将一、二段歌曲连起来唱,
13、 鼓励学生编创第三段歌词并用动作来表现歌词内容。
14、 学生根据一、二段演唱方法自由演唱第三段歌词。
15、 你对“小绳小,真轻巧”是怎样理解的?请大家用轻快而富有弹性的演唱方式把第三段歌词连起来演唱一次。
16、 隋音乐演唱全曲。
设计意图:这样学习歌曲,体现了由扶到放的过程,既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有培养了学生的自学创新能力。
三、 创造表现
1、 分组演唱歌曲《跳绳》,
2、 学生自由编创动作并表演,出示教学图片。
3、 将学生每3人分为一组进行边唱边跳表演。
4、 学生自由组合两人摇绳,二人或多人跳绳:
①、面对面唱跳;
②、背向背跳;
③、单腿唱跳;
④、双腿齐跳唱;
5交流跳唱方法。
6评价:各组评选出优秀者,然后再全班内竞赛。
7、师生共同评选出秀的表演进行表演鼓励。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自我表扬既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又能让学生有了表现自我才艺能力的使学生在音乐实践中享受到了美的愉快,情感的陶冶。
四、 完美结课
师生共同表演《跳绳》一曲,结束本课。

一年级音乐上册《我们都是好朋友》教案


第一课时:好朋友
教学内容:

1、歌曲。

2、三角铁、双响筒、铃鼓。

教学目标:

1、学会唱歌曲《好朋友》。

2、能说出三角铁、双响筒、铃鼓的名称并初步学会演奏方法。

3、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相互协作的精神和创造精神。

教学过程:

一、歌曲《好朋友》

1:小朋友,你们在小学里是否找到新的好朋友了?

2:交流大家好朋友姓名,并介绍一下各自的优点。

3:好朋友在一起会做些什么事呢?

4:讨论交流。

S:我们在一个大集体,一起游戏、一起上课、一起唱歌、一起劳动,一定要互相团结友爱,今天老师介绍一首新歌给小朋友——《好朋友》。

6:跟着老师分句学唱歌词。

7:指导学生歌唱,在拍手处重点指导,与歌词衔接好。

8:富有表情地歌唱。

9:请小朋友仔细观察插图,他们分别在干什么呢?

10:分组仔细观察,进行创编新歌词活动。分组进行汇报。

11:把好歌词写在黑板上。

12:集体学唱新歌词,并将老歌词与新歌词连起来唱。

他们玩得非常开心,这是为什么呢?(引导学生明白,课间要文明游戏,不能追逐奔跑,做正当的游戏。)

逐一出示实物:三角铁、双响筒、铃鼓,并示范演奏。

二:学习三角铁、双响筒、铃鼓的演奏方法。

1、分组表演,为歌曲伴奏。

2、富有表情地歌唱。

3:除了这些打击乐器外,小朋友还能想到别的吗?

作业:自找、自制打击乐器。

教后记:

第二课时:各族小朋友在一起

教学内容:

1、歌曲《各族小朋友在一起》

2、用打击乐器为歌曲《好朋友》伴奏。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歌曲《各族小朋友在一起》

2、在为歌曲《好朋友》的伴奏中加入碰铃、响板及各种自找、自制的打击乐器,使伴奏音响更加丰富。

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好朋友》(暂不用打击乐器)

1、演唱歌曲

2、我们有很多好朋友,(引导学生拓宽好朋友的概念。)

全世界的小朋友都是好朋友。

二、学习新歌《各族好朋友在一起》

1:有感情地朗读《各族小朋友在一起》的歌词——范唱歌曲两遍。

2:轻声唱歌词。

3:指导学生演唱,唱好XX XX XX O的节奏型,唱出欢快、跳跃感。

4:分句学唱歌词,再完整地跟琴唱词。

5:出示打击乐器,让学生认并选择。

6:创编节奏,为歌曲伴奏,四分休止符处的配法。

并写出两小节的节奏谱(碰铃、响板)

7:引导学生发现第3、6小节的小过门

8:指导学生进行歌表演。

9:有表情地进行表演(唱、奏、动)歌曲《各族小朋友在一起》。

教后记:

第三课时:《各族小朋友在一起》及伴奏

教学内容:

1、歌曲《各族小朋友在一起》及伴奏。

2、歌曲《快乐的小舞曲》。

教学目标:

1、通过为歌曲《各族小朋友在一起》作即兴表演和伴奏,继续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增进学生表现音乐的欲望与能力,并继续从中培养热爱集体和自己合作的精神。

2、学会《快乐的小舞曲》的歌词及歌谱。

教学过程:

1、跟着老师的琴声复习歌曲《各族小朋友在一起》。

2、复习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的节奏型。

双 响: XX XX │ XX XX │ XXXX X │

碰 铃: X X │ X X │ X X │

三角铁: X — │ X — │ X — │

铃 鼓: X X │ X X │ X〃 — │

响 板: XX XX │ XX XX │ XX XX│

注意事项:①必须先学会拍对各种节奏短句。

②先用手模仿打击乐器的演奏方法。

③在一起演奏时一定要控制力度。

3、师生共同为歌曲3、4两句设计伴奏,老师进行归纳、总结,并写出伴奏谱。

二、伴奏。

1、学生学习完整的伴奏谱,一起为歌曲伴奏。

2、分组学习几个少数民族的舞蹈动作,(教师指导)并讨论如何表演:对形、角色难得分配等)

三、学习。

1、四张图片导入新歌《快乐的小舞曲》教学。

2、老师带领学生按节奏朗诵歌词,要求咬字准确、吐字清楚。

3、跟着琴学唱歌曲。

4、听唱与跟唱相结合,学会歌谱,并要求背唱歌词与歌谱。

四、作业:

1、为歌曲《快乐的小舞曲》选择几种打击乐器。

2、并分组写出伴奏谱。

教后记:

第四课时:快乐的 小舞曲》伴奏

教学内容:

1、为歌曲《快乐的 小舞曲》伴奏。

2、集体舞《快乐的小舞曲》。

教学目标:

1、在《快乐的小舞曲》的综合性表演中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参与率。

2、在唱、表演、伴奏一体的音乐环境中继续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及相互合作的精神。

3、进一步加深对四分音符“X —”和 八分音符“X”的认识。

教学过程:

1、随音乐律动。

2、富有表情地歌唱《快乐的小舞曲》(歌词及歌谱)

3、逐一出示节奏卡片:

① X — X X │ X X X —│

② X X — X │ X X X —│

③ X — X — │X X X —│

④ X X X X │X — X — │

要求:①用打击乐器按节奏谱演奏。

②二分音符时三角铁可用滚奏,铃鼓可用摇奏。

③跟着老师做,老师先演奏,学生模仿。

4、将节奏谱进行分配,学生自己喜欢哪一条就演奏哪一条,一起为歌曲伴奏。

5、分组合作:一组唱歌;一组伴奏。(再进行交换)

6、集体舞学习,动作师生共同设计。

7、有表情地边歌边舞。

教后记:

第五课时:音乐游戏《音乐探宝》

教学内容:

音乐游戏《音乐探宝》

教学目标:

1、通过游戏形式全面复习前三单元的内容。

2、进一步调动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积极性和对学习的兴趣,在游戏中保持既有竞争又友好、和谐的气氛。

教学过程:

1、学生观察九幅插图,初步了解游戏的全部内容。

2、学生选择游戏方式:集体还是小组竞赛。

3、如何向前走,一次最多可以走几步,用什么方式决定,谁做评委?

4、学生讨论——师总结:

⑴这个游戏可以集体做,也可分组竞赛。

⑵用抽签的方式决定:“1”或“2”。

⑶集体做老师当评委;分组竞赛时可由一组同学当评委。

5、先集体做,班长抽签。

6、分组竞赛。

教后记:

小学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幸福的歌


幸福的歌
教学目标:
1、 能够用自然的声音、 欢快的情绪演唱《 彝家娃娃真幸福》 和《 乃哟乃》 , 表达对幸福生活的赞美。能相互合作用打击乐器为歌曲进行伴奏, 并背唱《 彝家娃娃真幸福》 。
2、 能准确模唱“ s o l m i d o ” 三个音, 并能用这三个音自由组合进行简单的编创练习。
3、 能够用动作体会和表现彝族音乐《 快乐的罗嗦》 的风格, 并能记住乐曲的主题旋律。 4、 感受《 阳光下的孩子》 的音乐情绪, 能听辨出歌曲中的领唱与合唱, 并能够用肢体动
作来表现。
教学重点:演唱《 彝家娃娃真幸福》 和《 乃哟乃》,表达对幸福生活的赞美。
教学难点:能准确模唱“ s o l m i d o ” 三个音, 并能进行简单的编创练习。 教具准备:ppT 课时安排: 3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演唱歌曲《 彝家娃娃真幸福》 , 聆听领唱、 合唱《 阳光下的孩子》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歌
二、演唱 歌曲《 彝家娃娃真幸福》 教学基本要求
1、 用《 幸福拍手歌》 第一段歌词作为背景音乐, 师生律动导入教学。
2、 聆听歌曲, 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和节拍, 并在衬词“ 阿里里” 处拍手伴奏。 3 、 教师简单介绍这是一首彝族歌曲, 以及“ 阿里里” 这个衬词的含义。师生合作读歌词和衬词。
4、用师生接唱和男女生接唱等方式学唱歌词。 5 、在图形谱的辅助下, 引导学生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可参阅活动设计中的图形谱) 。 6、用舞蹈律动表现歌曲。 活动设计
1、《 彝家娃娃真幸福》 活动设计
活动目的:让学生在有趣的音乐活动中学会歌曲, 表现歌曲。 活动准备:图谱、 打击乐器 活动开始:
( 1 ) 聆听歌曲, 教师带领学生做律动, 用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 歌曲中很有特点的衬词是什
么?学生听出之后, 教师作简介: “ 阿里里” 是彝族歌曲中常用的衬词, 表示很高兴、 很快乐的意思。
( 2 ) 引导学生用欢快的情绪边拍手边接读衬词。如: 教师读歌词, 学生用有弹性的声音接读
“ 阿里里” 。
( 3 ) 教师引导学生接唱歌词( 或唱名) , 用图谱辅助学生练习衬词的音高, 并边唱边用手划旋律线。图谱设计: 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从单手弹琴开始, 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正确演唱。在唱好衬词后, 师生交换唱,最后完整演唱歌曲。唱会歌曲后, 还可将衬词部分换成字母谱, 让学生模唱衬词部分的唱名。
( 4 ) 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用图谱辅助学生合作演奏乐器。可参考下图: ( 以两小节为例, 一个方格代表一拍)
( 5 ) 用律动进一步表现歌曲: 学生1 0个人为一组, 围成一个圆圈。第 1小节拉起手, 先迈右腿向右走四步, 第2小节衬词时, 单数学生向右、 双数学生向左, 与身边的小伙伴按照“ ”的节奏双手击掌。第3 、 4小节反方向做动作, 击掌的伙伴也换成另一侧的同学。
活动策略: 在图谱的有效辅助下, 通过师生接读、 接唱等互动形式, 提高学唱歌曲的效率。通过生生合作的形式, 用打击乐器和律动的形式表现歌曲, 在提高学生音乐表现力的同时, 感
受合作的乐趣。
三、《 彝家娃娃真幸福》 律动设计( 内为小节数) 准备姿势: 双手叉腰, 脚正步站立。 第一段:
1 一至二拍起左脚向左交替横步, 双手叉腰, 如图一 第二拍, 左脚再向左横迈一步。 2 按“ ” 节奏, 右脚跺地三次, 同时眼视二点。 3 同第 1小节, 只是跺脚的同时拍手。
4 动作同第 2。 5—8 动作同 1—4。 第二段:
1 1 —2拍, 先起左脚向前交替小跑步, 双手从一位托至二位。 2 按“ ” 节奏, 右脚跺步, 同时双手在胸前击掌。
3 起右脚向后交替退步, 同时双手从三位落至一位。第二拍右脚向后退步, 同时双手落至一位。
4 按“ ” 的节奏, 双手胸前击掌的同时, 左脚跺步三次( 如图二) 。 5 动作同第 1。
6 左小腿按“ ” 节奏踢三次同时双手击掌( 如图三) 。 7 动作同第 3。 动作同第 6做反动作。( 张安利编舞) 四、聆听 领唱合唱《 阳光下的孩子》
1 . 听辨本单元几首不同音乐作品片段, 感受情绪变化, 导入本课教学。 2 . 聆听《 阳光下的孩子》 , 感受情绪及歌曲表达的内容。 3 . 复听歌曲, 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动作表现歌曲的三个部分。 4 . 听辨歌曲中的领唱和合唱, 可启发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动作分别表现合唱和领唱。如: 听到合唱随歌曲的节奏拍手, 听到领唱有节奏地点头等。
四、小结下课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复习演唱歌曲《 彝家娃娃真幸福》 , 学唱歌曲《 乃哟乃》 , 编创练习;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歌 1、发声练习
2、练习歌曲《 彝家娃娃真幸福》 二、演唱 歌曲《 乃哟乃》 教学基本要求
1 . 用少数民族舞蹈动作导入。
2 . 欣赏土家族风光及舞蹈, 在《 乃哟乃》 歌曲背景声中学跳摆手舞, 熟悉旋律。
3 . 在视觉图谱的指引下聆听歌曲, 感受歌曲的情绪, 用多种方法模唱歌词“ 乃哟嗬” 。 4 . 通过字母谱辅助唱好“ s o l m i d o ”三个音。并做接唱练习。如: 男:“ ” 女:“ ”男:“ ” 女:“ ” 。
5 . 分角色扮演“ d om i s o l ” , 自由组合唱一唱。教师可根据情况使用柯尔文手势引导学生演唱, 也可以让学生自由组合演唱。6 . 完整演唱歌曲, 边唱边用土家族简单的摆手舞动作表现歌曲。
三、编创与活动;教学基本要求;练习时,教师可通过弹琴、范唱等方式,引导学生对三;四、小结下课;第三课时;教学内容::聆听弹拨乐合奏曲《快乐的罗嗦》,复习;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歌;简单的练声;二、复习歌曲;《乃哟乃》活动设计;活动目的:学生用愉快的情绪演唱歌曲,在愉悦的审美;活动准备:图谱课件、土家族风光图片;活动开始:;(1)走进少数民族村寨———看风光
三、 编创与活动
教学基本要求
练习时, 教师可通过弹琴、 范唱等方式, 引导学生对三音组合的音程旋律有基本的感性认识,并借助手势辅助和听音模唱练习, 逐步过渡到旋律接唱的练习。在音准为前提的基础上, 再按照课本练习的提示, 自由组合 “d om i s o l ” 三个音, 做一做即兴编唱的练习。以达到巩固音高概念的目的。
四、小结下课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聆听弹拨乐合奏曲《 快乐的罗嗦》 , 复习歌曲《 乃哟乃》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歌
简单的练声
二、复习歌曲
《 乃哟乃》 活动设计
活动目的: 学生用愉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在愉悦的审美体验中获得知识技能。
活动准备: 图谱课件、 土家族风光图片
活动开始:
( 1 ) 走进少数民族村寨— — —看风光图片, 学跳几段简单的富有特点的少数民族舞。 ( 2 ) 走进土家族— — —欣赏土家风光, 以及土家族摆手舞。教师解释舞蹈中姑娘们说的“ 乃哟
乃” 是什么意思。
( 3 ) 教师带领学生在《 乃哟乃》 的音乐背景下跳摆手舞, 感知音乐情绪。
( 4 ) 师生问答形式学唱“ 乃哟嗬” 这一句, 在此基础上师生接唱, 教师唱其他部分, 学生唱“ 乃哟嗬”。教师可参阅下图, 并用手势辅助做师生接唱的游戏。
( 5 ) 在接唱歌词的基础上, 换成接唱唱名, 学生唱与“ 乃哟嗬” 相对应的
“ s o l m i d o ” , 教师唱其余部分。
( 6 ) 完整聆听范唱, 轻声跟唱旋律。
( 7 ) 跟琴用聆听—学唱—纠正的方式学唱各乐句。教师纠正问题, 强调唱出二拍子的强拍。
( 8 ) 完整跟伴奏演唱, 指导学生以轻巧、 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 9 ) 在完整演唱的过程中跳摆手舞, 用铃鼓伴奏, 进一步表现歌曲的民族风格。
活动策略: 以土家族文化为主线, 通过聆听、 欣赏、 舞蹈、 歌唱等参与形式, 让学生乐于参与音
乐活动。并在图谱的辅助下, 通过问答交流学唱、 师生接唱等形式, 启发学生能够用自信且饱满
的声音表现歌曲的风格特点。
三、聆听 弹拨乐合奏《 快乐的罗嗦》
教学基本要求
1、复习演唱《 彝家娃娃真幸福》 , 从彝族孩子快乐生活的角度导入。
2、教师演唱主题音乐改编而成的儿歌( 见下列歌谱) , 学生感受其情绪, 并记住主题旋律。
3、聆听弹拨乐器演奏的《 快乐的罗嗦》 , 数一数主题音乐出现的次数。可用手指表示次数, 或用图形谱辅助记录。学生随琴小声哼唱以下旋律, 并用手指随旋律的线条划一划。
4、 按教科书提示, 边听音乐边模仿弹拨乐器做弹奏的动作。教师简单介绍曲名《 快乐的罗嗦》 的含义。
5、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做几个彝族舞蹈的基本动作, 随着音乐跳一跳。
6、 整体聆听两首不同版本的《 快乐的罗嗦》 , 比较两首乐曲在速度和力度上的不同。并结合活页习题, 填一填器乐曲《 快乐的罗嗦》 速度和力度的选项题。
四、小结下课

感谢您拜读范文资讯网教案频道的“小学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可爱的动物朋友”一文,希望“小学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可爱的动物朋友”能解决您的教案需求,同时,Fwr816.com还为您精选准备的一年级音乐教案上册专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