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工作总结 > 乡镇城乡统筹工作总结 > 导航 >

乡镇城乡统筹工作总结,2024乡镇城乡统筹工作总结大全

乡镇城乡统筹工作总结

为贯彻落实区委十届二次全会精神,突出城乡统筹,动员全镇上下进一步改变镇村面貌,改善群众生活质量,现结合五甲实际,特制订如下工作方案。

一、 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更大的手笔、更大的力度,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推动五甲镇村基础设施功能更加完善、群众生活质量更加优越、镇村发展更加协调。

二、组织机构

为推动城乡统筹工作有效开展,成立工作组。

组 长:

副组长:

工作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成员如下:

主 任:

成 员:

三、工作目标

(一)镇区发展聚人气

1、完成人民路北延工程,同时调整好规划,让农民到镇区居住。

2、实施镇区道路提标升级工程,确保道路平畅。

(二)惠农建设利民生

1、新建农村桥梁16座,修建车口9座,修建防渗渠道21公里,整治河塘46万立方。

2、积极组织农民参加区镇两级专业培训,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

3、实施农村环境整治工程。

(三)农村集居社区化

1、加大对村居违章建筑处罚力度,逐步推进集中居住。

2、新建农村水泥公路20公里,基本实现组组通。

3、农村集居点搞一试点,土地流转30亩,实施三通一平,基础设施基本到位。

4、调整完善农

农民道路管养体制,解决管养难、管养不到位的难题。

(四)项目集聚增收入

1、推进标准厂房建设,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查看全文>>>

统筹城乡发展工作重点

20xx年,**乡统筹城乡发展工作要按照全县“一城六镇”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的总体要求,以城郊型**社区、远郊型麻池社区、产业型东沟社区为重点,精心实施全乡“2366”工作计划,创新体制机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产业开发力度,加快土地流转步伐,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创建全县“一城六镇”统筹城乡发展先行者。主要做好: 一、牢固树立一个理念。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意识,树立“宽容失败,鼓励创新”这一理念,做好**、麻池、东沟三个社区统筹城乡发展试点工作,加快统筹城乡发展步伐。 二、力争实现一个目标。就是争创全县“一城六镇”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先行者。 三、全力创建三个示范点 1、创建麻池远郊型社区统筹城乡发展示范点。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总体思路,从产业开发,农民身份转换,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入手,以组建农村专业合作社为基础,以土地流转为核心,走出一条塌陷区群众统筹城乡发展的新路子。重点抓好四个项目:一是组建万亩核桃林场。借鉴川渝地区先进经验,以成立农村专业合作社为动力,以土地流转、产权改革为抓手,投资260万元,新植核桃20xx亩,补植8000亩,建成东至东沟社区堡子梁,西至麻池社区大庄1.1万亩高密度优质核桃果园。按照“社区+专业合作社+林场”的模式及管理果园化、流转集约化、运作企业化的要求,打造新型统筹城乡发展远郊社区示范企业。二是建设麻池社区农民公寓。抢抓全县建设农民公寓这一机遇,投资2200万元,修建5栋6层150套经济适用型住房,对麻池社区愿意进城居住的150户群众统一规划安置,进一步转换农民身份,实现农民变市民,加大农民创业技能的培训,解决进城农民就业难的问题。三是启动麻池新村三期工程建设。对麻池社区大庄、麻池、白草咀、老庄、蔡家庄5个居民小组采矿塌陷区农户的房屋和耕地补偿费进行评估。在麻池新村规划建设用地120亩,组织实施麻池新村三期工程,妥善安置麻池社区大庄、麻池、白草咀、老庄、蔡家庄5个居民小组愿意就地安置的100多户塌陷区群众,配套开展农民培训工程,实现麻池社区农民的“大集中、大统筹”。四是开展土地流转工作。以麻池社区为核心,在**、麻池、东沟3个社区作开展土地流转工作,大力发展农业产业,采取转包、互换、入股、出租、转让等多种形式,建成**、麻池、东沟3个千亩土地流转示范点,共流转土地1.2万亩,促使农村50%以上的劳动力脱离土地从事二、 查看全文>>>

县城乡统筹办公室年终工作总结

一年来,全旗城乡统筹工作在旗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城乡统筹、集约发展”战略,秉承“以人为本,建设绿色”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文明之路,构筑生态型产业体系,以“一流转、两转变、三大保障机制”为具体举措,推进“大集中、小集聚”,努力形成产业发展城乡联动、基础设施城乡配套、公共服务城乡共享、社会保障城乡同质化全覆盖新格局,开创了全域乌审跨越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崭新局面。 一、工作进展情况 (一)“三个集中” 坚持用全域乌审发展理念,统筹资源、人口、生产力布局,加速工业向园区、人口向城镇和工矿区、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步伐,构建新型城乡形态。 1、工业向园区集中。积极响应沿黄沿线经济带战略的安排部署,大力推进乌审召化工项目区、图克项目区、纳林河矿区集中集约发展,推动苏里格开发区产业转型发展,坚定不移走工业集中发展的路子。提升产业层次,发挥煤炭、天然气互补优势,培育发展洁净煤业、新能源和化工高端产业,打造以能源化工为主的新型化工产业集群。全旗亿元以上工业项目达到66项,天然气产能达到187亿立方米、化工产能达到225万吨,天然气化工产业进入全国县域产业集群竞争力百强。 2、人口向城镇和工矿区集中。加快“一流转、两转变”(农村牧区土地使用权、承包权流转;农牧民身份的转变和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建立健全“三大保障机制”(以“四权四制”为基础的民主保障机制,以农村牧区土地为主要生产资料所有权、经营权依法流转的保障机制,确保农牧民收入可持续增长的长效保障机制),推动农村牧区人口和劳动力向城镇、工矿区及二、三产业转移的“大集中”。全面加快农村牧区人口转移步伐,年内转移农牧区富余劳动力5000人,嘎鲁图镇、图克镇、乌审召镇三个移民小区续建工程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免费对18—48周岁农牧民进行职业技能培训894人次,实现就业768人。水源地农牧民转移安置方案出台。 3、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推动农牧业和农牧区向具备发展现代农牧业的区域收缩,集中打造无定河流域现代农牧业产业带。全面开展农村牧区产权制度改革,引导农牧民土地草牧场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股份化,通过入股、出租、互换等方式,联户组建合作社,抱团发展新型经济组织;依法转包农牧业公司,发展公司化农牧业;依法转包经营大户,培育现代农(牧)场主,推动规模经营,实现由分散家庭 查看全文>>>

本次统筹城乡工作培训,成都的学习以参观为主,虽然多次参观,但仍然令人印象深刻,体味良多,既是启发又是激励,增强了对统筹工作紧迫感和信心。总的来说,有以下几点收获:

一是统筹城乡工作形势越来越好,大家认识越来越到位,思路越来越清晰,莲~山 课件紧迫感和使命感越来越强,统筹城乡发展改革的大环境大格局已经形成,学员们普遍对改革的信心慢慢增强了。统筹城乡改革,人是第一因素,这第一因素中,领导是关键。大家相信,一个地方,只要是具备调配相关资源的能力,党政主要领导抓统筹改革,改革效应和效果都会相当好。只要凝心尽力,上下同心,三军用命,短期内都会做出很好的成绩而不会出现什么问题,成都就是这样的一个成功的例子。

二是公民社会基层治理越来越成为当前统筹城乡改革工作的一个重点。农村社区建设是农村社会结构重建的基石,也是统筹城乡改革成果的载体和平台。农村基层治理不仅是构建农村基层民主的探索和尝试,反过来也是促进上级行政主体进行自我教育,转变根深蒂固的重城轻乡的二元思维方式,真正以统筹城乡的方式来思考和推进当前工作,最终实现真正的城乡统筹改革的目标和模式。比如,在村一级设立议事会和监事会,既可以规范村级治理,也可以开启农村民主意识,最主要的是反过来促进我们政府反思原来的农村工作方法,尊重农村的资源属性和农民选择发展的权利,这是统筹城乡的真正要义。

三是未来的统筹城乡工作当重视已经出现的一些苗头和倾向。我发现当统筹城乡发展改革工作达到一定程度,已经暴露出来一个严重问题,即通过改革农民得到住房和一定的生活保障,但是他们失去了发展的机会和选择劳动的权力,房子居住区建得漂亮,但在自己门前晒太阳的多,在社区闲聚的人多,聚集打麻将的人多,多数人年纪轻轻休闲在家,高不成低不就,失去了自己的位置,抱怨不断,不能自拔,聚众生事,甚至滋生社会稳定问题。这是改革中需要特别关注的一个现象,即如何在温饱之后解决老百姓的发展的需求和劳动的需要,这不是什么经济上算帐的问题,哪怕统筹城乡改革经济上给农民解决得再好,但是农民的意愿和选择的权力将变得更为重要。因此,我们需要在基层民主治理的基础上,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劳动权利作出一些因地制宜的制度安排,给村社集体、甚至社区和老百姓个人一定的发展空间,而不是离土断根穷尽资源。

查看全文>>>
城乡统筹环境同治三年行动工作总结三年来,围绕“建设红色源头,打造幸福边城”目标,我镇深入实施“经济强镇、文化立镇、旅游兴镇、边贸富镇”战略,努力建设湘赣边界商贸中心,致力打造全国历史文化名镇。近年来,我镇坚持“四个结合”,着力实施“1234”环境整治工程,深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城乡面貌大幅改观。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一、坚持政府主导与群众主体相结合,明确一个目标**镇是秋收起义会师圣地,“红色”是我镇的形象和品牌。同时,**镇位于湘赣边界,自然环境优美,“绿色”是我镇的资源和优势。结合这两大特色,我们提出了“建设红边城,染绿湘赣边”的环境整治目标,并努力将全镇思想统一到这一目标上来。1.强化领导,凝聚干部共识。长期以来,我镇不仅将环境整治工作当作改善人居环境的惠民工程来抓,更当作检验干部队伍的作风工程来抓,成立了城乡统筹环境同治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对全镇环境治理工作进行统筹协调、综合调度和指导督查;各站办所、企事业单位、村(社区)均建立了完整的工作体系和责任网络,下发了《**镇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切实将全镇广大干部的思想认识统一到环境治理工作上来。2.阵地前移,广泛发动群众。开展环境治理工作,人民群众是主体。我们积极利用村级广播每日进行播报,发动群众自发进行卫生保洁;市直驻文单位及镇政府内部站办所每月开展部门共创共建“文明卫生社区”活动;编发《美丽文市幸福家园——城乡统筹环境同治工作手册》、《农户“庭院三包”责任牌》等资料30000余份,调动群众参与环境治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广大群众从“要我治理”转变为“我要治理”,形成“党政齐动员、社会齐参与、人民齐动手”的良好氛围。二、坚持环境整治与城镇建设相结合,实现“两个提升”环境整治是为了巩固城镇建设成果。明确了这一理念,才能避免“城镇建设先污染、环境卫生后治理、治理之后再污染”的“怪圈”。在城镇建设和管理中,我们坚持建管并重,实现城镇发展和承载能力的双提升1.科学规划,提升发展势头。按照“一轴两带三区”的城镇总体规划,核心景区——秋收起义纪念园建筑规划设计方案进行了多次优化,着力体现“红色主题”与“绿色建筑”相融合的理念。红色旅游干线荷文公路启动建设后,我镇还将策划编制对接江西明月山、井冈山等景区的宜文红色精品旅游线路,以两条红色旅游线路的无缝对接,逐步将**打造成为湘东红色旅游的“终点站”和湘赣跨省旅游 查看全文>>>

11月18至20日,镇委组织x畈、xx、xx岗、x溪、x河等村委会主要负责人一行到x市“城乡统筹试点村”参观学习。短短两天时间,我们一行人实地看、现场听,通过观摩鄂州市石榴红村迁户腾地、慈湖村千亩大棚蔬菜基地、东西湖蔡家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等示范点,感触鲜活、感受启迪、感思深刻。

这次参观的几个地方尤其是石榴红村和慈湖村两个示范点,其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与x村较为相似。鄂州归来,我们想什么?扪心自问,与鄂州市“城乡统筹试点村”比,我们既不缺便利的区位优势和道路交通、也不缺项目带动和政策扶持,我们最欠缺的就是解放思想,加速发展。参观鄂州,我们学得什么“真经”?所到之处,我们看到了石榴红村统一建设居民点、腾出大片闲置的宅基地、规模租赁给企业助农增收,也看到了慈湖村依靠科技、叫响品牌、大手笔建起千亩大棚蔬菜基地带领村民致富。纵观他们的做法,留给我们最大的启示就是:结合实际,大胆探索,勇闯新路。鄂州归来,我们又该做什么?在xx镇入围全省88个新农村试点镇、宜都“2号工业园区”招商引资企业相继落户x村等系列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目前,我们x村“两委班子”的回答是:不负重托、增强紧迫感责任感,聚精会神、壮大产业强村富民。

一、“光荣”产业组团闯市场

x村是远近闻名的扫帚洗把专业村。30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村民艾圣良在宜昌捡渣粪时“偷偷摸摸”试着扎扫帚挣点家用,他由此成为全村第一个楼房户。如今,老x村仍有数百名村民常年从事扫帚洗把专业加工,每年创造800多万元劳务收入。

随着“2号工业园区”招商引资步伐加快,老x村许多失地农民又“重操旧业”。但“散兵游勇”的单打独斗难以拓展、拓宽、占领市场。为此,我们村委会正着手建立一个“扫帚洗把销售服务中心”,挑选2-3名扫帚洗把销售能人组成,统一收购、统一销售、统一服务,让“光荣”产业重创辉煌。

二、“饭碗”产业借势走新路

建好一个示范园。我们村柑桔种植面积4480余亩,受益面积3800亩,年产柑桔过万吨,为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今年,借助上级农业综合开发政策扶持,我们投资30万元、从年初开始,在“胡家大坝”老果园进行示范园改造,上半年已有28个农户完成“密改稀”105.6亩。

中熟落果后,我们积极向群众宣传“改造1亩老桔园政府补贴500元”的奖补政策,动员尚未“密改稀”的农户按亩平40株标准间伐。同时采取布杀虫灯、挂粘虫板、安装太阳能频振式杀虫灯等病虫

查看全文>>>
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始终把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作为加快推进现代化的重大战略。”统筹发展城乡,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一、把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作为首要任务 坚持以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既要统筹规划全县的产业布局,又要突出城乡各自的资源优势和特色产业,把农民的持续增收建立在产业发展的基础上。按照“一村、一镇一业、规模成片”的要求,制定农业产业发展规划,调整产业结构,强化特色产业支撑作用,建设产业基地,发展高效农业,着力建设现代化农业体系,推动农业发展升级。围绕特色产业,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延伸产业链条。发展专业合作组织,完善流通体系,切实提高农民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和进入市场组织化程度,增强农产品适应市场的能力。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大力发展农村旅游业,扶持开发农家乐项目,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二、把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摆在突出位置 基础设施落后是导致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缓慢、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的重要原因,是当前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城市长远发展规划,加快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的延伸。下大力气建设完善农村公路、桥梁、供电、饮水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加大对中低产田的改造力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三、把统筹城乡建设规划作为基础工程 为确保新农村建设科学有序,必须规划先行,以科学完善的规划为指导,减少村镇建设的盲目性、随意性,提升建设水平,改善村民生活环境。立足城乡一体化发展,做好城乡建设规划。着眼于推进农村城镇化,将城市规划理念引入乡村建设,编制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村庄布局规划和村庄整建规划。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积极引导农村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工业向发展带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高水平地科学谋划农村发展的经济、社会、环境、建设等布局和实现途径。进一步优化村庄布局,利用新一轮土地总体规划调整的有利时机,盘活村庄建设用地,尽可能将村庄建设的留用地留出来、调整好。 四、把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作为关键环节 与城市相比,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问题相当突出,统筹城乡发展必须突出抓好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一是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整合优化城乡教育资源,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二是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促进城乡文化资源共享;三是 查看全文>>>

关于统筹城乡发展个人工作心得

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始终把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作为加快推进现代化的重大战略。”统筹发展城乡,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一、把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作为首要任务

坚持以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既要统筹规划全县的产业布局,又要突出城乡各自的资源优势和特色产业,把农民的持续增收建立在产业发展的基础上。按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规模成片”的要求,制定农业产业发展规划,调整产业结构,强化特色产业支撑作用,建设产业基地,发展高效农业,着力建设现代化农业体系,推动农业发展升级。围绕特色产业,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延伸产业链条。发展专业合作组织,完善流通体系,切实提高农民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和进入市场组织化程度,增强农产品适应市场的能力。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大力发展农村旅游业,扶持开发农家乐项目,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二、把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摆在突出位置

基础设施落后是导致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缓慢、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的重要原因,是当前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城市长远发展规划,加快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的延伸。下大力气建设完善农村公路、桥梁、供电、饮水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加大对中低产田的改造力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三、把统筹城乡建设规划作为基础工程

为确保新农村建设科学有序,必须规划先行,以科学完善的规划为指导,减少村镇建设的盲目性、随意性,提升建设水平,改善村民生活环境。立足城乡一体化发展,做好城乡建设规划。着眼于推进农村城镇化,将城市规划理念引入乡村建设,编制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村庄布局规划和村庄整建规划。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积极引导农村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工业向发展带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高水平地科学谋划农村发展的经济、社会、环境、建设等布局和实现途径。进一步优化村庄布局,利用新一轮土地总体规划调整的有利时机,盘活村庄建设用地,尽可能将村庄建设的留用地留出来、调整好。

四、把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作为关键环节

与城市相比,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问题相当突出,统筹城乡发展必须突出抓好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一是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整合优化城乡教育资源,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二是加强农村文

查看全文>>>

城乡一体化是在生产力发展较高的基础上,城乡之间社会资源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优化配置,协作、优势互补,以城带乡、以乡促城的过程。大武口区城乡一体化,要优化城乡空间布局,为经济社会发展广阔的平台;提升经济发展,大武口区经济综合竞争力;城市综合功能;营造城乡优美环境,的创业和人居 条件。 一、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大武口区是市委、市所在地,是石嘴山市政治、经济、文化信息的中心,由原大武口区和石炭井区合并而成。人口23.94万,面积1007.5平方公里(含隆湖经济开发区)。辖区内、自治区、市属及私营企业近百家,带动和了区域经济的长足发展。了集煤炭、电力、机械制造、化工、冶金于一体的工业体系,宁夏东方有色金属集团公司以世界钽铌铍三大生产基地享誉世界,宁夏新材料科技工业园区及隆湖经济开发区正在建设之中,区内化工企业生产的石灰氮、双氰胺产量雄居亚洲之首,城市电力供应充裕,供热、供排水网络配套齐全,能源保障体系已。数字程控、宽带网可面向全球的优质通讯服务。交通网络四通八达,109国道、110国道、石中高速公路 、包兰电气化铁路穿境而过,银川河东机场距市区80公里;广场、市政广场、五环广场、体育广场、东方广场、太西广场、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射击馆了市民娱乐健身需求。邮电通讯基础设施,已建成以大武口区为中心,连接城乡矿区,网点密布,四通八达的邮电信息网。以程控交换数据通信、移动通信为主的公用电信网络通达全国及世界各地。计算机互联网已普通百姓之家。市境内供电、供水充裕,是市委实施产业对接、蓝天碧水和民心“三大工程”国电宁夏石嘴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大武口污水厂、大武口水厂、石嘴山煤气工程、道路工程等一批项目的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服务功能。 我区现有城市道路总长度82公里,农村公路110公里。城市人均占有道路面积13平方米,农村人均占有道路面积40平方米。市区内道路东西11条街,南北14条路,城市规划路除永康路因拆迁未修通外,其它修建,道路硬化率达99%。。 二、问题 (一)道路人为损坏严重。管线挖掘频繁,补丁路面。区域重型车辆密集,道路损坏严重。 (二)地区道路管养体制不顺,村级道路严重失养,大大缩短了道路服务年限,投资效益;公共交通布局不,出行不便。 (三)城市建设步伐的,大武口区承担了的城市基础设施等建设项目,并多方筹措资金,克服重重,保质保量了建设项目,了的社会服务功能,但在建设工

查看全文>>>

今年以来,我镇认真贯彻市政府指示精神,结合市城管局xx年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要点的总体部署,建立起长期保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成果的长效机制,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卫生,通过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使我镇环境卫生明显提高,现就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认清形式 突出重点

今年是建党90周年,又迎5.12三周年,又是灾后恢复重建最后一年,也是认真贯彻落实省委书记刘奇葆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专题会上讲话精神的一年,为充分展示我镇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的环境意识,我镇重点推进“七进”、治理“五乱”、严格问责、分解落实目标任务,加强队伍建设、加大督查督办,确保工作持续推进。

二、引导与教育并举

一是充分利用各种会议、宣传栏、宣传单等形式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宣传深入人心;二是把“七进”活动推向深入,使广大群众积极投身环境治理中来;三是突出重点,以广金、北京路沿线为样板带动全镇整体推进;四是利用场镇社区劝导员逢场天上街宣传不文明行为来带动全镇劝导员积极劝导工作。

三、各司其职 全面推进

一是重点抓好场镇周边及农贸市场的保洁工作,重点对背街小巷进行全面清理,集中对农贸市场的摊位和环境卫生进行专项治理,同时对广告和牛皮癣进行清除;二是深入推进“七进”工作,使全镇环境卫生明显改变;三是组织各村书记、村主任到“五十百千”示范村(阳关村)进行现场观看,促进全镇环境治理均衡推进。

四、抓推广 促运行

一是即时传达贯彻市城管局5月11日在和兴安平村召开的户投、组集、村收、镇运、市处理的城乡环境运行模式;二是根据和兴现场会精神,我镇及时制定了工作方案,确定了具体完成时间和户投箱规划;三是采取先试运行工作,在场镇已购置2个户投箱作示范,下步将在主要公路沿线再全面推广,力争年底全面完成户投、组集、村收、镇运、市处理工作;四是加强了垃圾分类户投、组集保洁员的培训教育工作。

五、完善工作机制 推进常态管理

一是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纳入政府考核,与各村、单位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二是坚持每周一暗访,发现存在问题及时督促落实,并在工作会上批评表扬;三是落实经费,每月准时下拨保洁员工作经费,确保了环境清洁化的正常运行。

六、存在的不足和下步工作思路

一是群众对环境治理的认识还不到位,存在有垃圾乱扔、垃圾不分类;二是经费不足,特别在落实这次和兴现场会户投、组集箱的经费困难;三是垃圾清运不及时,特别是镇运的

查看全文>>>

乡镇城乡统筹工作总结

范文资讯网工作总结频道为您提供2024年精选乡镇城乡统筹工作总结范文,包括乡镇城乡统筹工作总结怎么写、乡镇城乡统筹工作总结开头、乡镇城乡统筹工作总结结尾、乡镇城乡统筹工作总结模板大全等,同时还有工作总结格式和写作指导!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