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读后感 > 亲爱的狼爷爷读后感 > 导航 >

亲爱的狼爷爷读后感,2024亲爱的狼爷爷读后感范文,亲爱的狼爷爷读后感大全

亲爱的狼爷爷读后感

在这个寒假里我读了一本由常新港作家写的名为《我亲爱的童年》这本书。

这本书一共有十一个小故事,其中我最喜欢的一个小故事是关于四个西红柿的事。讲 述了在一个寒冷的 冬天里,外面下着鹅毛大雪的晚上,爸爸带回了四个没有成熟的青柿子。那个时候能吃上柿子可以说是当时的惜世珍品了!爸爸把柿子放在一个篮子里,为了防止孩子们偷吃,他把篮子吊在了厨房的房梁上, 等待着柿子的成熟。妈妈说用这些柿子一个做西红柿鸡蛋汤,另外三个做糖拌柿子。过了几天我们发现篮子里少了一个柿子,是那个 快要成熟的柿子不见了。爸爸怀疑是 我偷吃了柿子,我非常 生气,也感觉特别的委屈。这时弟弟指着妹妹说:是妹妹偷吃的,她衣服上第二颗黑扣子上还有西红柿籽呢。妹妹哭了,并承认了是自己偷吃了柿子,还回了我的清白。爸爸笑着问妹妹是怎么取下篮子的?妹妹说:我是用锅铲和勺子取下篮子的。大家都笑着说妹妹好聪明啊!

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 敢于承认,敢于担当,长大了才能做一个诚实 守信有责任心的人!

查看全文>>>

在五一放假期间,我在家看了一部明为《亲爱的》的电影,故事情节根据真实的事情改编,十分感人。

这部电影主要讲了,田文军和鲁晓娟离了婚,留下的孩子田鹏在几个小时的时间中不见了,让他们十分着急,后来他们遇见并加入了“千里寻子会”,和里面的成员踏上了寻子的艰难旅途,大家一起齐心协力地寻找孩子。这一路他们遇到了很多的意外与挫折,他们俩却幸运地找到了田鹏,人贩子的老婆李红琴因妨碍公务罪入狱半年。一个人流浪在外,本来家里还有一个小女孩杨吉芳,后来也被送入福利院,冷冷清清的。

首先我觉得人贩子十分可恶,连一个小孩子都要拐,回家还对老婆撒谎,以至于后来老婆无辜坐牢,还让其他人的家庭支离破碎,其次我觉得田文军和鲁晓娟十分幸运,得到了好心人的援助和指点,很快的找到了田鹏。但是组织这个协会呃韩德忠和樊云一直找了六年,到现在都还没有结果,只是知道孩子一定活在世上,却不知道他在哪里,非常心酸。

妈妈告诉我,以前她问爸爸:“以后小孩万一走丢了怎么办?”“找!”“要是找不到呢?”“找不到也要找!”天下的每个爸妈心情都是一样的,只不过人贩子没想这么多,他们是没有良心的,所以从小爸爸妈妈就告诉我如果走丢了先站在原地不动,找身边的熟人求助,没有熟人就找警察。现在我不用太担心了。担心的是我的弟弟,他的腿很灵活,“啪嗒啪嗒”几步跑多远,特别是去超市,大人们看衣服,我就跟着弟弟,他到处乱窜,经常不见了人影,这时我们就全怕他被抱走了,找到之后教训一顿。每一次却倒是左耳进右耳出,根本不听招呼,这让我们很是无奈。

近几年来,儿童被人贩子抱走的案例数不胜数,家里的人也都应该做好防范,以防万一,家长应该把注意力放一半在孩子身上,孩子们也应该有一个危险防范心,这就需要家长的教育了,安全总是第一的。孩子丢了,父母也着急,这倒不如在平时有意无意地提起,让孩子深知离开父母的危险性。

这个电影我看了好多遍,每一次都潸然泪下,建议也去看看,感受一下。

“亲爱的小孩,快快擦干你的泪水……”

查看全文>>>

周末,我和妈妈一起去幸福蓝海影城去看了一部电影,名字叫《亲爱的》。这部电影说的是儿童被拐的故事,其中,有两段最让我感动。

一段是田文军看到网上说有人发现了他儿子田鹏了,约他带钱在火车站见,可他到了火车站又发现不是他儿子,原来是被骗了,他立刻掉头就跑,可是又在桥上摔了一跤,被别人抓住了,田文军就翻过栏杆,跳江逃跑了,我觉得那时他不仅是为了保护财产,还是为了保住找孩子的希望呀。

另一段是当张总的夫人怀孕的时候,张总却哭了。我问妈妈:“他为什么要哭啊?”妈妈说:“因为他觉得对不起那个走丢的孩子呀,可现在他夫人怀孕了,也就意味着他要放弃前面那个儿子了。”

这件事让我明白了:如果已经尽力了,却达不到的事情,适当的放弃也不是件坏事啊!最后,我们在一首动听的主题歌中离开了电影院,我希望每一个孩子都在爸爸妈妈身边快乐健康的成长。

查看全文>>>

这是一场看不见的拔河,对象是孩子的亲生父母和被拐卖的孩子的家庭,而人贩子这个中间人是逃不开的话题。故事是由田彭军的孩子丢了开始,他一开始以为孩子去了前妻家里,谁知道当孩子不再的时候,他彻底慌了。

之后,他们去警察局报案,警察说只有到了二十四小时,我们才能立案。鹏鹏家长只能自己去火车站,仔细地打听,看看有没有孩子的踪迹。二十四小时以后,终于可以立案了。警察调取探头的时候,发现他们正好和人贩子擦肩而过,只能提取dna留待来日。

鹏鹏父母急死了,广发丢失孩子的公告,谁知道引来了很多骗子,这让他们感到很低落。当鹏鹏父母绝望,两个人报了寻找宝贝的组织里,在这里,他们相互鼓励彼此,一有消息,就一起寻找孩子。

鹏鹏终于看到了自己的儿子,这时候儿子已经不认识自己,只认得养母,还有了一个没有血缘的妹妹。鹏鹏父母抱着鹏鹏快奔,在警方的介入调查之下,确认是自己的孩子。鹏鹏虽然回到了亲生父母的身边,但是心还在养母那里。

养母为了得到鹏鹏的抚养权,一次次寻找律师,走访丈夫生前的工舍,想要证明孩子是捡来的,不是被拐卖的事实。谁知道这一切在现实面前不堪一击。最后,鹏鹏回到了自己亲生父母身边,他们还邀请其他失去孩子的家庭一起来庆贺孩子的归来。

鹏鹏有很多方言,很不适应环境。鹏鹏父母为了让孩子安心,不敢指责他。鹏鹏的妹妹也是被拐的孩子,被送到了福利院。鹏鹏舍不得自己的妹妹。为了领养妹妹,鹏鹏父母不得不复婚,接纳他的妹妹。

在整个影片里,我们能感觉到鹏鹏父母丢失孩子的绝望和寻找孩子焦急的心。事实上,我们国家有太多的孩子因为各种原因走失了,找到的孩子毕竟是少数。很多走失孩子的家庭都面临着风崩离析的命运,他们生育了一个孩子,在没有被证明孩子离世的情况下,不能生第二个。在这种现实的压迫之下,失去孩子的家庭将面临着两难的境地,要么离婚,开始寻找新的生活;要么两个人咬紧牙关,一起寻找,也许一辈子也找不到自己的孩子。

最感人的一幕莫过于在影片的最后,陈可辛和一众演员和影片真实的原型抱在一起的刹那,让我很感动。在风雨飘摇的社会环境里,他们如同一枚落叶一样,轻轻一吹,他们的希望就会被湮灭在泥土里。在这偌大的城市里,我们是不是要早点建立寻找孩子的途径,多一个窗口,就多一分希望,让这些走失的孩子尽快回家。社会是人的社会,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分子,每个孩子都是每个家庭不可缺的一部分。多一个被拐的儿童,就意味着多一个家庭破碎的

查看全文>>>

《亲爱的春天》一书,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张洁的抒情散文。小编收集了亲爱的春天读后感,欢迎阅读。

亲爱的春天读后感【一】

《亲爱的春天》描写的是当春天降临大地时万物的变化,那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场景。

从立春到谷雨,从寒凉大温暖,那就是春天。你能摸到春天,你能看到春天,你能听到春天,你也能闻到春天。因为你爱春天所以才能感受到她在空中飞翔。

作者用极奇妙而又简单的语言去描写这平凡又美丽的春天,这种写作手法能把物体或景象描写得活灵活现,生机勃勃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

在读这本书时我就好像看见了书里说的一切,鸟语花香,小草小树。

读完这本书后我才发现,其实许多美都一直存在我们的身边,只是我们不愿意停下脚步静静感受。

我们应该向作者学习,学习她的认真观察,细细感受和善于发现美!

亲爱的春天读后感【二】

《亲爱的春天》一书,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张洁的抒情散文。作品描绘了春天来临之后大地上所发生的故事。这其中,有各种各样的小动物,也有千姿百态的植物,更有作者面对盎然的春意而生发的种种美好感受。

春天以及春天里的小小生灵们,为“我”带来了大自然的纷繁信息,也带来了涌动心底的希望。作品都由最细致甚至最细碎的日常小景入笔,读者却能找到一份原来不曾有过的感动,获得恬淡与温柔的安慰。作品对亲情、友情的感悟,对人性的剖析和对人生意义的探询,也将让小读者获得心灵的美好滋养。

亲爱的春天读后感【三】

你在白云间,用手托起蓝天,撒下一片光芒。花儿笑了,比赛似的纷纷挺正腰杆,连翘花朝天举着金黄的小喇叭,翠绿的叶子欢快地舞了起来,明亮的歌从它口中流淌出来。伴着微风,你在一块块土地上播下希望,小雨点带着风铃打马而过,帮你滋润万物。再也听不到易安居士的叹息,“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这位花瓣般易碎的女诗人悲春叹秋,年华在她手上变成情丝,使她“人比黄花瘦”。只有你的智慧能温暖那颗冰冷易碎的心。一次又一次悲凉后会是相逢,会是生机焕发。你在白云上写下至理,让阳光终日灿烂!

你在青山里,用臂膀挽起重重山脉,河水打着旋儿在你怀里静静流过。你让青松长出诗一般的嫩叶,尖尖的宝塔盛满了春雨的赠礼,使得文人骚客们大发诗兴,咏出千古佳句。你永远那么温和,恬静、淡远、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你在山上刻下了真理,让青山显其俊秀!

你在海上,拥着满天星斗,潮水在你的抚摸下渐渐平静,飞腾的白沫也随之消逝。大海广袤的疆域,如同绿色的宝

查看全文>>>
我亲爱的孩子,有你真好

拥有你,是最美丽的意外。我亲爱的孩子,愿你被生活温柔相待。题记

历经十月怀胎和分娩痛苦后,我终于做上母亲了,现在我家小子已有两个多月了,这两个月过得可谓是天昏地暗,醉生梦死。一些朋友问我:当上母亲以后什么感觉?喜忧参半,未完全适应。我回答道。

喜,惊喜加欢喜。除了喜这个字,我不知道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家里增加了一个人,一个很小很小的人,很小的脚丫和很小的手,很小的脸庞和很小的嘴。我把他抱在怀里,长时间静静地看着他,然后告诉自己这是我的儿子,他是我身上掉下的一块肉,他的生命与我的生命紧密相连,他将叫我妈妈[由整理]

我就这样想下去,去想一切他和我有关的,直到再也想不出什么的时候,我又回重新开始去想刚才自己想过的。一个幼小的生命竟此般神奇,令我如醉如痴。

忧,淡淡的忧伤。对于一个毫无经验的新手妈妈来说,面对一个只有六斤重的弱小个体,竟是不知如何下手,不敢抱,不会哄,也不会换尿布,甚至连喂奶的姿势都呆板至极。没觉睡,没自由,整天还要被哭闹声环绕。我的世界从此多了一个你,让我欢喜让我愁。

我家小子是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出现的。我和二师兄都毫无准备,二师兄原计划是三十岁后才要孩子的。得知结果后

后,我始终不敢接受现实,二师兄什么表情也没有,只是淡淡地说了句:这是老天给的惊喜!对他一顿拳打脚踢后,我还是很犹豫不决。要是有了孩子,就意味着生活中突然增加了些什么,我的肩上也压点什么,师大的学业怎么办,山斗的工作又怎么办。这很重要,我不能什么都不想就要,婚姻的围城我也不想这么早就踏入。几番辗转,最终我还是决定好好善待这个生命。

儿子最先带给我们的是惊吓。快三个月的时候,我意外见红了,诊断为先兆流产。每周长沙双峰两地奔波,外加上学校繁重的工作,那小子在肚子里抗议了。在医院接受治疗一周后,在家又足足躺了一个月,不见阳光,不见雨露,连饭都是家人送到床边的,毫不留情地被提前坐月子了。

生命竟是如此脆弱,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便小心翼翼地呵护肚中孩子,动作慢下来了,思想停下来了,班不上了,门不出了,努力吃饭,拼命长肉。快七个月的时候,有一天,小家伙在我肚里翻起跟头来,数分钟令我动弹不得。从那一刻起,我作为母亲的感受得到了进一步的证明,我真正意识到儿子做为一个生命的存在了。在接下来的每个日子里,我都会感受到他强烈的胎动,每动一次,我便数分钟缓不过神来来。现在他有两个多月了,就要醒着,

查看全文>>>

亲一爱一的魔鬼先生读后感(一)

这个暑假里,我读了(亲一爱一的魔鬼先生)这本书,这本书部分有趣,书里有魔王路西法。魔后伏尔米拉里亚。魔祖和大。小魔鬼,其中地狱里魔鬼的小孩可都不比魔鬼爸爸跑得慢,而是比魔鬼爸爸跑得快,因为魔鬼的爸爸跟路西法一样都挺着个大肚子,就跑不快。还说到讲了地狱里的魔后和魔王打了一个赌:两年内,她要给人间的布鲁勒夫妇带来不幸。为了打赢这个赌,魔后在地狱的重点中学选派了一个叫做贝尔茨的魔鬼男孩去人间帮住她完成这个任务,贝尔茨在人间变成了猫,但是却对人间一无所知,看什么都好奇。但是最终,贝尔茨变成的一只猫永远留在了人间,跟着他的新主人布鲁勒夫妇过着平凡、快乐的日子。贝尔茨变成了猫,也就没有了思想,也就忘记了地狱,忘记了魔后给他的任务,忘记了魔鬼们,和这儿的牛一奶一、肝片、热炉子,跟自己的敌人快乐的生活在了一起。

我也要像布鲁勒夫妇做一个诚实快乐的人。

亲一爱一的魔鬼先生读后感(二)

【亲一爱一的魔鬼先生】是大名鼎鼎的奥地利作家克里斯蒂娜涅斯玲格着的。她还曾经获得过1973年德国青少年文学奖和2007年维也纳童书奖等等。这本书的主要内容讲的是地狱里的魔王和魔后打了一个赌,两年内,她要给人间的布鲁勒夫妇带来不幸。为了打赢这个赌,魔后在地狱重点中学选派了魔鬼男孩贝尔茨去人间帮她完成任务。最终,贝尔茨变成了一只猫永远留在了人间,跟他的新主人布鲁勒夫妇过着平凡、快乐的日子。

这本书教会了我们的人生道理也有几个:做人对别人要友善,不要动一点气就大声骂人;做人不要斤斤计较,什么事都记住在心里,记住在脑里;还有做人不要骗人,不能弄虚作假,要诚实,守信用。

当我看完这本书之后,我要改掉这些坏一毛一病,争取做一个有作为的人。

亲一爱一的魔鬼先生读后感(三)

在亲一爱一的魔鬼先生,这里有傻乎乎却善良可一爱一的魔鬼先生,隐形于空气里却神通广大的幽灵婆婆,一陰一险狡猾唯恐天下不乱的黄瓜国王,住在电视里的神奇卡尔,会用镇纸占卜的神秘爷爷这些从幻想世界里跑出来的小人儿会让你哈哈大笑,又让你时而热泪盈眶。现实世界里的天外来客上演着惊心动魄又温暖无比的故事,装点着童年瑰丽的梦。一起插上幻想的翅膀,开始这个夏天最美丽的冒险吧!【亲一爱一的魔鬼先生】这个故事的起源是因为,地狱里的魔后和魔王打了一个赌:两年内,她要给人间的布鲁勒夫妇带来不幸。为了打赢这个赌,魔后在地狱重点中学选派了魔鬼男

查看全文>>>

一个爱国青年,他宁愿忍受饥饿,也不要辱骂自己祖国的钱,他不需要那些肮脏的钱,因为他爱他的祖国.虽然他从小被卖到外国,可他认为是祖国给了他生命,他凭着顽强的信念走过了今天,明天,后天,他立志要报效祖国! 中国也曾被外国看读起,甚至侵略.那时候最可恨的不是那些侵略者,而是汉奸,世上只有一个词可以形容他们狗汉奸! 我真不明白中国灭亡对他们来说有事么好处,不就是钱吗!?难道那比他们自身的耻辱还重要吗!?整天跟别人比屁股后面转像一只只讨饭的野狗!劝阻当做耳边风;把侵略者所做的一切当没看见,还大声笑,大声叫好.我好恨,恨他们所做的一切,恨祖国为什么要养育他们.他们辱骂祖国,他门拿那些肮脏的花天酒地...... 不过,中国在毛主席与一支支强壮的队伍下重新站起来了.爱过主义者们欢呼着,快乐着.他们不是野狗,而是像书中所说的那位爱国青年一样,爱我们的祖国,感谢是祖国给了他们生命并养育他们,他们要报效祖国!  我们要像他们一样,紧记毛主席的教悔: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以后,报效生我们`养我们的,最亲爱的祖国妈妈!

查看全文>>>

书是我们的精神食粮,读书是我们的兴趣喜好,读好书则是我们做人的行动指南。我们在生活中可以多多去读一些经典书籍作品,阅读了作品之后,我们一般对于这个作品都会有自己的感悟,思维的火花一闪而过以至不再出现,所以写一篇读后感尤为必要!怎么写作品的读后感呢?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模板”,在此温馨提醒你在浏览器收藏本页。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篇1

读了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我有一种找到了知音的感觉,更有一种振聋发聩的彻悟,书中那些关于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的描写,那些在我这样的中国孩子看来新奇无比的教育且见解独到的方式,令我耳目一新,那个既有成人的老道,又不乏孩子的偏激,既睿智幽默,又不失天真烂漫的安德烈更是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书中的安德烈的生活充满了乐趣,他喝酒、聊天、听歌、开party、旅行……,简直是五光十色,丰富多彩,再来看看我们现在的生活:早早地起床、匆匆忙忙地上学、没完没了地做作业、上不完的各种补习班……,即使偶尔也有短暂的放松和娱乐,也大多是来去匆匆,蜻蜓点水,从来无法尽兴,比起安德烈的自由和惬意差得何止十万八千里;安德烈遇到了挫折,妈妈龙应台来安慰他,而当我们遇到这种情况时,却往往收获的是家长和老师的联合斥责;安德烈成功时,妈妈、弟弟和朋友会为他送去衷心的祝贺,但我们取得的成功却永远是理所当然,不足为奇,甚至在老师和家长眼睛里永远是那样微不足道,与他们的期望相距甚远。……这难道就是东西方教育理念的不同吗?

菲力浦在第34封信《独立宣言》中总结归纳出一个非常精辟的结论:欧洲人看人是看年龄的,只要满十四岁了,连老师也要用“您”来称呼学生。但是,中国的家长和老师却往往忽略孩子的年龄,而是刻意的去强调辈分、尊卑,不管孩子是不是已经长大了,只要站在爸爸、妈妈或是老师身边,他的身份就永远只能是“孩子”,永远不能得到尊重,永远只能选择服从。难道在中国人眼里,孩子只能算一个成人们随身携带的物件?中国人之所以不肯尊称一个14岁以上的少年为“您”,仅仅是为了保全那点少的可怜的面子吗?顺着菲力浦的遭遇探究下去,我又发现了一点,那就是中国的父母在夸赞孩子时总是对他的父母说:“你的儿子真厉害!”“你的女儿真棒!”……诸如此类,真是可笑,这到底在夸谁呢?别以为对方是“小孩”就可以剥夺他的努力和成就!“小孩”也是人,也是有资格获得尊重的人,也需

查看全文>>>

妈妈,你和我说话的方式,还是把我当作小孩看待,你完全无法理解我是个成人,你给我足够的自由,是的,但你知道吗?你一边给,一边觉得那是你的授权或施予,你并不觉得那是我本来就有的天生的权利!对,这就是你的生态啊。也就是说,你到今天都没法明白:你的儿子不是你的儿子,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你的别人!拿起《亲爱的安德烈》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这样一段话,瞬间一种强烈的共鸣扑面而来。的确,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人,总是会有很多自己的思想,想着走自己的路,选择自己的品味,在搞自己的游戏,并总是在心底高呼:妈,你能不能理解,我们要自己出去探索。这便是我们心中的独立。

而我是从何时开始变得上述般反叛的,具体自己也说不清楚。或许是我产生这么大的人同母亲还太亲近,代表着本身人格独立性不够完整的观念开始的。只记得去年自己当选蠡中年度十大人物后,家里没人知道,直到颁奖的前一天晚上,母亲才因我的一句话明天的颁奖典礼我是获奖者之一而得知。什么?你?!你申请了?怎么没和我们商量?那一刻望着母亲惊愕的表情,心底却莫名地涌起一种快感,这是这么多年来我第一次自己做决定,而且是一次成功的决定。于是每每当我想起这一经历,嘴角便会情不自禁地扬起一丝得意的笑。然而当我读到书里第三十四封信中龙应台面对儿子的独立宣言时的惨状,这抹浅笑满满的冻结、封存。

从未想到原来作为母亲的她们,面对这样的言语与场面是这般无法应付。那一刻,我首次于她们的角度开始试想。一开始的自己,只是个柔软地躺在母亲怀里的小婴儿,大声地啼哭,傻气地笑,流着口水亲切地叫着妈妈。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悄然成长,一点点地变得成熟,一点点地追求独立,然后毅然地奔向那个未知的世界。这一切都在母亲的眼里,而她只能远远地站在身后,惆怅地望着我的背影,在遥远的地平线上变得越来越小或许,在她心里依旧清晰地记得,那个柔软地躺在自己怀里无助啼哭的婴儿时代的我,而我却仿佛一夜之间变得亭亭玉立,说话干脆,做事自信,又不拈人,并且叛逆地表示,我没话想和她说。这个时候,一旁的母亲真得会很心痛吧。

此时再回想自己,在这羽翼还未丰满之际,就早已想方设法地追求独立,是否的确疏忽甚至在无形中伤害了有着中国保护式教育心理的母亲。

一番沉思之后,目光再一次回到手中的书上。书的封面,是英俊的安德烈沉思的样子。蓦然发现再叛逆的孩子,在母亲面前,其实仍然只是一个孤独成长的少年,一个面对学习、情感、生活常常困

查看全文>>>

亲爱的狼爷爷读后感

书籍的阅读总能给人带来美好的感受,亲爱的狼爷爷读后感栏目为您提供亲爱的狼爷爷读后感600字、2024亲爱的狼爷爷读后感范文、亲爱的狼爷爷读后感800字、亲爱的狼爷爷读后感1000字等,欢迎进行阅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