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读后感 > 亲爱的安德烈第2封信读后感 > 导航 >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1700字2024

亲爱的安德烈第2封信读后感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1700字2024。

“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个高尚的人说话”,我们在生活中可以多多去读一些经典书籍作品,我们在读作者写的作品时,不能马观花地读,需要仔细地领会,写关于作品的读后感,可以让我们再一次回味这本书籍。为什么我们不能产出一篇自己的读书心得分享与他人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精心整理了《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1700字2024》,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在图书馆寻觅,意外地发现了它《亲爱的安德烈》。在看过《目送》之后了解到著名作家龙应台女士著有她称之为的人生三书,《亲爱的安德烈》是其系列之二。发现它时心中顿感惊喜万分,等不及地在一旁的椅子上坐下,读了起来,翻阅几页后便不忍放下。

作者身为一位母亲,亦经历一如寻常母亲的悲喜,同儿子的长期分离,再一转眼安德烈便已褪去了婴儿肥,长成了一个结实健壮的小伙子。她不能再同儿时般给他一个热情的吻,不能再轻易地索要到一个拥抱,她感觉到他们之间有点陌生,没有了以前的亲腻。她想要了解这样一个18岁孩子的内心世界,了解这个她深深爱着,却与她因年龄、时代甚至东西方文化差异产生了些许隔阂的亲爱的儿子。为此她同安德烈达成约定,定期的通信,以书信、电子邮件等方式,并把他们的通信稿件整理出版。三年,不短的一段时间,他们用这种方式记录着他们的交流,没有太多的家长里短,少有刻板的说教和无谓的抱怨,他们让我们看到了,两代人交流中思想的火花。他们的勇敢尝试使彼此都敞开了心扉,对对方有了更深程度的了解,更能相互理解和体谅,借此龙应台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

书中包含36封他们的通信,涉及内容很广,讨论话题涉及文化差异、道德伦理、普世价值、国际政治问题等。身为母亲对于孩子长大后的自身角色的思考,带着些许伤感仍理xing地学着放手,并用尽可能不伤及孩子感情的措辞去表达她对孩子提出的一些问题的自己的真实看法,给他的学习生活带去帮助和引导,其中也不乏睿智的见解。如她对儿子将来是否能有一番作为,她回答道对我而言,最重要的不是你是否有成就,而是你是否快乐。我要你用功读书,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能拥有选择的权利平庸是和别人比,心灵的安适是和自己比。话语中饱含着爱与智慧。安德烈作为一个于西方长大的孩子,有着自在的生活方式、有着对自由独立的强烈追求,他一语道出众多青年人的心声妈妈,你和我说话的方式,还是把我当作小孩看待,你完全无法理解我是个chengren,你给我足够的自由,是的,但你知道吗?你一边给,一边觉得那是你的授权或施予,你并不觉得那是我本来就有的天生的权利!对,这就是你的生态啊。也就是说,你到今天都没法明白:你的儿子不是你的儿子,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你的别人。他强烈地希望得到母亲的理解,希望享有作为成年人独立决断和行事的权利和自由。(星辰ww)遇到成长中的烦恼,感情上的困惑,迷茫时他也询问母亲的见解,想要了解母亲青年时期的生活状态。他同母亲探讨他所看到的现象、思考的问题。小至生活细节,大到人生观价值观,他们之间的对话既让人倍感亲切,又引人深思。

其实很羡慕安德烈和母亲之间的这种交流与沟通,平等的,不加掩饰的真情实感的表达,相互之间逐渐建立起了理解和信任。龙应台作为年长者的成熟通达,作为作家的思辨睿智,语言平实不乏幽默;安德烈正当年少的独立宣言,对世界的审视和思考,语言相对潮而犀利。安德烈一如众多青少年的代表,却常常被看做是叛逆、年少轻狂,我想说的是,其实我们想用我们自己的方式去看这个世界,去体验这个世界,去摸爬滚打,当我们走向独立,我们并不怕跌跤,长辈们的谆谆教导我们自会放在心上,但不意味着我们要走被指向的路,我们希望自己去探索和开辟。随着孩子长大,很多父母有着和作者同样的烦恼,孩子怎么不和自己交谈了,觉得和自己越走越远了,然而对此,是需要双方共同努力。我们作为孩子要像安德烈般多一点耐心,理解尊重由于年代时间、思维方式等带来的差异,同父母交流沟通,希望他们对于我们的人生观有更好的理解。近期也想让母亲看看这本书,希望她能从中知道我们年轻人都有些什么想法,并借此促进我们之间的交流。关于爱,作者描述出了年轻人的潜在看法,我知道他爱我,但是,爱,不等于喜欢,爱,不等于认识,爱,其实是很多不喜欢,不认识,不沟通的借口,因为有爱,所以正常的沟通可以不必了。爱,然而说不出口,缺乏沟通给双方带来了苦恼,这成为横亘在两代人之间的问题。关注内心的情感,通过沟通交流尝试更多地相互了解与体谅,或许改变也会悄然而至。

f132.CoM更多读后感编辑推荐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1100字2024


用了很长时间细品龙应台与儿子安德烈的合著《亲爱的安德烈》。两年前,儿子购得此书,推荐与我。由于颈椎原因,一直没能读尽。近几日,端起此书。这本书用母子间互通的三十六封家书来抒发母子情,同时又将两代人的相左勾画的淋漓尽致。其实对于我来说,看到这本书着实晚了些。所以我把此书的观感记录下来,告知有需要者。
狗旁谄椒康某樘肜铩?春笕梦艺鹁P湃昧μ缸尤旰I掀煊铮缧浅侥缭律常绫诤?hellip;

龙应台曾用清狂二字形容儿子青春期变化,而我要用傲满来形容现在的孩子们,清狂绝非轻狂。轻狂含举止轻佻之意;清狂则谓:放荡不羁。杜普《壮游》诗: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苏东坡时:老夫卿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我相信他所写的就是清狂。而傲满不只是骄傲,更不是充溢,而是自大、自恋、自清、自狂。

对于母亲,对于孩子,都应该认真仔细的阅读这本书。读后会令你清新明了,母子相处之道能少走不少的弯路。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1200字2024


《亲爱的安德烈》讲述了一位母亲因为害怕自己渐渐长大的儿子会慢慢疏离自己,而通过与儿子通信的方式增进交流,希望有助于巩固感情和增进彼此之间的理解。龙应台先生与她儿子安德烈之间的通信对话,通过两代人之间的思想碰撞,让我们读者也产生了很多共鸣和给予了我们面对未来的启发。

不同时代的人价值观可能不同,不同文化背景下成长的人价值观也可能不同,所以五六十年代出生在台湾的龙应台与出生于八九十年代在德国长大的安德烈在通信中的对话撞击的很明显。例如谈到身份认同,安德烈总是以德国为荣,但由于纳粹历史问题,总是不敢太流露出自己的爱国之情。而龙应台先生基于目前台湾的归属问题,她无法明确自己怎么定位自己,但其实她也不屑于这种民族主义,而耻感才让她更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归属:很多台湾人仗着自己的政治地位或者有钱有势就欺压他人或者蔑视他人,这是让她感到作为台湾人而羞耻的地方。

让我印象更深刻的是他们对香港的文化进行了讨论,安德烈在香港大学读书期间,发现了香港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所有人都行色匆匆,他们一直在上班,工作,开会,总是停不下来为自己做点什么,比如享受一个下午茶,比如走在路上欣赏一下路边的景色。可能欧洲文化认为舒适闲散的生活才能体现一个地方的文化,(星辰ww)但正如很多反对安德烈和龙应台这种声音的读者说过,香港有文化,她的文化在于这是一个勤奋拼搏努力向上的城市文化。生活在里面的每一个人都追求自身的精神充足,而非shenti的闲适,如果真的有一天让他们停下来,享受一杯咖啡,在阳光的沐浴下阅读一本书,或许他们反倒不适应了,因为奋斗和工作才是他们的本质。

看完这本书,对我最大的启发应该和很多其他读者一样,面对母子之间的关系,甚至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应该怎样看待。在中国,其实有很多人都是生活在父母的阴影下,什么都听从父母的,甚至有的人离开父母就什么都做不了了,也有的人内心里很渴望能离开父母独自一人出去闯荡,但在父母的高压下,不能得偿所愿。中国人的观念里面,认为孩子是自己生的自己养的,那孩子就得听我的。与欧美国家的观念不同,他们认为孩子长到了18岁,他就是一个独立的人了,他的思想是独立的,他的人格是独立的,他的生活也是独立的,父母不会对孩子做过多的干涉,而是放开手,让孩子自己去做去尝试去承担。归根结底,中国人生孩子最重要的观念是养儿防老传宗接代,孩子一出生,身上就背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所以中国的孩子一旦成年一旦有能力工作了,工作结婚生娃都会有长辈在后面提建议甚至操控,如果你不愿意听从,那就是不孝顺。

有着中国传统血液的龙应台先生与她的德国儿子之间的思想碰撞,除了是因为有孩子的叛逆心理存在,更多的是有不同文化的作用。而这种文化差异,其实对我以后对孩子的教育问题起到了很大的启发作用,用一个词概括就是扬长避短,借鉴欧美人民的独立意识,结合中国的孝顺意识。但并不是全面放开才是独立,不是事事顺从才是孝顺。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就不轻松了,教育是一个很大的课题。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800字2024


两代人,不同的时代,两国人,隔着一个东西文化。时光如梭,在曾经被从传诵的经典被推翻,换来一些自认为奇怪,不可?a href='/zhuanti/jiazuo/zhuanti/yueduzuowen.html' target='_blank'>阅读,让我明白,信息技术如此快地发展,也无法彻底逾越东西两地、年龄之间的鸿沟。对于这一封信,我的体会或多或少都是因为两代人的沟通而得出的。

椴树,听名字或许就很普通,或许第一印象跟菩提树的印象比较起来,是少了点儿灵活与神秘,却多了一些乡村田园气息。椴树,是中欧人心中甜蜜的家乡之树,也是一颗小神树,以前的德国人总是好好地植椴树,觉得树长好了,孩子也很健康、快乐了。这就像我们的精神寄托一样,只是心理安慰罢了。

若?菩提树?真的改名成了?椴树?的话,或许有人并不觉得神秘不可qinfan了。反倒有一些普通。而人们对歌曲的最大改变就是歌名了吧!改成?椴树?之后或许一开始的印象不同,听歌的质量也会受到影响,这就是为什么要故意误译的原因。翻译将近犯了一个世纪的错误,却带给我们了无限美好与遐想。这件事可悲也可喜。我看到了文章背后的所蕴含的深意,可以说一个词的误差,大到一辈子都不会发觉。

不过,我要是看到歌曲名叫?椴树?,反倒会有一些莫名的亲切感呢。

其实,(星辰ww)整本书讲的无非就是这篇文章最后讲到的文化的创意误解这种东西罢了,而最后一段话我的私密的、私己的美学经验是什么?亲爱的,大概就是去找出椴树和菩提树的差别吧,找椴树与菩提树的差别,或许就是中西方文化之差,而现在却又有很多元素将它们混淆在一起,让我们真的很难辨清了,就像信开头说的李叔同的歌词恰淡典雅,像宋词,却发现这些曲子都是从美国或德国的歌曲改编的,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现在多元的东西,真的还能一一分辨出哪些是东方的,哪些又是西方的吗?

或许不会吧。真的,要不是真正了解过,看过,又怎么能明白椴树和菩提树的差别呢?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最近我读了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龙应台离开德国4年后重新与儿子相见时,两人已从亲密变得陌生。为了拉近两人的距离,龙妈妈提议两人通信,于是这本书便诞生了。 这本书讲的是龙应台对于已经成年的孩子渐行渐远的那份不安,那种迫切想要沟通与了解的心情。通过书信使他们母子更好的了解彼此,就像安德烈在信中说的?谢谢你给了我这个份不是出书,而是,和你有了连结的份。

在这本书中,大多数书信都是母子两人在同一问题上的不同看法,比如民族信仰、价值观、社会道德到文化生活、问题意识再到世界观、人生观,他们母子俩都存在很大的差距。不同年代的教育和经历反映出来了不同的理念。

龙应台生活在一个封闭的海边的渔村里,她的十八岁是一九六九、一九七零年的台湾。而安德烈的十八岁,网络让他们拥有广泛的知识,社会富裕使他们习惯物质的追求和享受,十八岁的他生长于德国,除了身上尚流淌着来自于母亲的中国血统,其他方面已经很难和中国扯上什么联系了。

这样不同的生活环境让他们有了不同的认识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龙应台那一代人,他们心有太多的不信任,太多的不屑,太多的不赞成,对于我们的所谓国家,尤其是一些自称代表国家的人。而生活在德国的安德烈,因为历史的原因,在他们这一代人身上,真的很少受爱国宣传的影响,逃避?国家?这个东西。

安德烈作为交换生来到香港,他认为香港没有文化就因为香港没有可以让人坐下来静静地聊天的咖啡馆。酒吧跟咖啡馆在欧洲,其实就是小区文化,他认为香港人永远在赶时间;而在龙应台却不这样觉得,他认为香港是有文化的。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得到的结论也是不一样的。

他们母子俩在很多方面都有分歧、代沟,他们彼此有不同的思想。龙应台给他的儿子足够的自由,他们可以在同一个问题上各抒己见,没有对错,他们相互尊重对方的成长背景和生活环境。龙应台不像是安德烈的母亲,她更像是安德烈的朋友,她无权强令他做什么。龙应台这样的态度是的她的儿子可以肆无忌惮的发表自己的看法,她也因此更好地了解了自己的儿子的想法、人生观和价值观。

安德烈在一封信中写到?是不是所有毕业的人都会感到一种慢温温的留恋和不舍?我要离开了,离开这个我生活了一辈子的小镇我的家。我开始想,我的家究竟是什么呢?最重要的不是父母(MM别生气啊),是我的朋友。?龙应台不但没有怪他,反而很理解他,回想起自己的经历,她说:我很欢喜你心中有一个小镇,在你驶向大海远走高飞之前。这种宽容、这种理解是的他彼此了解的更深,更安慰了迷茫中的安德烈,给了他正确的指引方向。而当安德烈失落的时候,她会安慰他,鼓励他。然而安德烈却不觉得他很幸运,他对他的母亲说:你到今天都没法明白:你的儿子不是你的儿子,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你的别人!

不同的成长和生活背景使得龙应台和她的儿子有着不同的国家和教育背景,他们对世界有着不同的认识,对人生有着不同的理解,他们存在着代沟。龙应台用书信的方式了解儿子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价值观,放下作为长辈的架子,以一个朋友的方式与儿子交换彼此的想法,没有批判、没有责怪,更多的只是理解和反驳,还有安慰。

我想成长生在中国,我知道这是我们一般的中国父母不能做到的。希望所有的父母与孩子之间都能够认识距离、彼此沟通,要知道:一切平等的对话必须建立在互相了解的基础之上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一口气读完台湾著名女作家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心情久久难以平静。此书记录的是龙女士与儿子安德烈三年的家书往来,看似平常,但细细读来,回照往昔自我人生,其实一切都是混沌不堪的;而此书如一盏耀眼的明灯,烛释黑暗,让我明白人生要义就在生活的细节里,在亲人间的沟通中。世人容易把《论语》看做道德说教,其实孔子师徒间屈膝谈心似的对话教学模式,使受教育者更多的是获得感染、感动和感悟。

单从标题来看,《亲爱的安德烈》就有一种母爱的光芒闪现,如兰似桂,浸润心脾。曾经读过《傅雷家书》,那种感染如同聆听大家的教诲,对照出自我的渺小与无能,与我等凡俗之人总有种距离感。读《亲爱的安德烈》,几乎无一字是说教,无一处有做作,那是母子之间平等的对话、交流与沟通。字里行间流淌的是爱的清流,超越一切教科书的价值。

反省我们对子女的教育行为,一言以蔽之:无知;反省我们的传统教育方式,一言以蔽之:愚蠢。安德烈是在德国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深烙着西方文化的印迹;母亲龙应台深受东方文化的浸染他们间的交流却不是吵架,不是不欢而散,更不是失败,而是一种和谐与美好,多么令人萌生期待与效仿的冲动。

爱是需要智慧的。大多数中国父母对子女的爱,都形于色,动于口,缺少方法。要么把爱强加于人,要么对人宣示其爱;爱的内容仅限于物质层面;沟通的方式也是简单的,甚至是粗暴的。我们的家长,或者充当老黄牛的角色,或者扮演独裁者的形象。我们最最缺乏的是一种理xing的爱,shenru骨髓的爱,令人敬畏的大爱。因此,要爱,就要有智慧,就该有诚恳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

建立平等和谐的对话机制。中国父母潜意思地以为,孩子是自己的,于是自己拥有绝对的专属与支配权。其实他们作为独立的个体属于这个世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这个群体,他们属于爱他的人和他爱的人,他们属于自己钟爱的事业和喜好的兴趣,甚至,他们属于作为单独个体的自己。我们喜欢发号施令,我们总是居高临下,我们忘记了祖训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以,营造平等和谐的家庭氛围,构建平等和谐的对话机制是多么重要。十八岁的安德烈透着一种独立的冷,让母亲觉得有陌生的距离,于是龙应台女士不是唠叨,埋怨与责备,而是我要认识这个十八岁的人。于是我问他,愿不愿意和我以通信的方式共同写一个专栏,自然就有了我们所见的36封家书。初衷是我只有一个念头:透过这个方式,我或许可以进入一个十八岁的人的世界。,结果是让更多的人获益匪浅。家长们不妨反省一下,你是怎样同孩子沟通的?(星辰ww)

平等、尊重、容纳、理解是永恒的主体。通读《亲爱的安德烈》,深感东西方文化的融通而不是碰撞。平等不是一句口号,更不尽是政治生活的专有,分分秒秒都该融入家庭生活之中。近日观看《莱茵伯格家族》,侧面感受那家庭生活的温情,再冷酷强势的人对于家庭、夫妻、子女都透了几分平等与尊重。我们东方的文化,无不巨献家长制的yin威,集权制的魔影。缺少平等、尊重、容纳和理解,于是,也就没有了倾述与倾听,于是也就没有了走进孩子的内心了。当你以审查者的身份对待孩子时,就没有了互动。

学业永远不是家庭教育的主体。看《亲爱的安德烈》,双方几乎未涉及学业话题,他们谈的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且龙女士绝不是灌输式,强加式的教诲。探讨交流分享是一以贯之的主旋律。说到三观,我们的很多家长都不能自觉。我究竟信仰唯物还是唯心?我的价值取向是什么?我这一生为了什么而活?凡此总总都没思考过,谈何与孩子交流沟通。于是三观于人自生自灭又自生自灭。在我看来它来自于自然的环境,学校的教育、家庭的培养。一个老师仅止于授业解惑,绝不是好老师;一个家长仅限于抚养而缺少养育,绝不是称职的家长。我们评判孩子的标准也是存在问题的,学业水平永远也不能替代孩子的全部;再者,古人的学业内容包括礼、乐、射、御、书、数;而且,古代金榜之人总能担当治国重责,文韬武略在手,绝不是调书袋,考试机器。你不要为家里出了个清华、北大沾沾自喜,今天的清华北大是工厂化制造出来的,腹无诗书何来自华。

你去看一下别人母子间讨论的是什么,你不汗颜才怪呢;或许你能醍醐灌顶,受益万代。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1200字


妈妈,你和我说话的方式,还是把我当作小孩看待,你完全无法理解我是个成人,你给我足够的自由,是的,但你知道吗?你一边给,一边觉得那是你的授权或施予,你并不觉得那是我本来就有的天生的权利!对,这就是你的生态啊。也就是说,你到今天都没法明白:你的儿子不是你的儿子,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你的别人!拿起《亲爱的安德烈》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这样一段话,瞬间一种强烈的共鸣扑面而来。的确,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人,总是会有很多自己的思想,想着走自己的路,选择自己的品味,在搞自己的游戏,并总是在心底高呼:妈,你能不能理解,我们要自己出去探索。这便是我们心中的独立。

而我是从何时开始变得上述般反叛的,具体自己也说不清楚。或许是我产生这么大的人同母亲还太亲近,代表着本身人格独立性不够完整的观念开始的。只记得去年自己当选蠡中年度十大人物后,家里没人知道,直到颁奖的前一天晚上,母亲才因我的一句话明天的颁奖典礼我是获奖者之一而得知。什么?你?!你申请了?怎么没和我们商量?那一刻望着母亲惊愕的表情,心底却莫名地涌起一种快感,这是这么多年来我第一次自己做决定,而且是一次成功的决定。于是每每当我想起这一经历,嘴角便会情不自禁地扬起一丝得意的笑。然而当我读到书里第三十四封信中龙应台面对儿子的独立宣言时的惨状,这抹浅笑满满的冻结、封存。

从未想到原来作为母亲的她们,面对这样的言语与场面是这般无法应付。那一刻,我首次于她们的角度开始试想。一开始的自己,只是个柔软地躺在母亲怀里的小婴儿,大声地啼哭,傻气地笑,流着口水亲切地叫着妈妈。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悄然成长,一点点地变得成熟,一点点地追求独立,然后毅然地奔向那个未知的世界。这一切都在母亲的眼里,而她只能远远地站在身后,惆怅地望着我的背影,在遥远的地平线上变得越来越小或许,在她心里依旧清晰地记得,那个柔软地躺在自己怀里无助啼哭的婴儿时代的我,而我却仿佛一夜之间变得亭亭玉立,说话干脆,做事自信,又不拈人,并且叛逆地表示,我没话想和她说。这个时候,一旁的母亲真得会很心痛吧。

此时再回想自己,在这羽翼还未丰满之际,就早已想方设法地追求独立,是否的确疏忽甚至在无形中伤害了有着中国保护式教育心理的母亲。

一番沉思之后,目光再一次回到手中的书上。书的封面,是英俊的安德烈沉思的样子。蓦然发现再叛逆的孩子,在母亲面前,其实仍然只是一个孤独成长的少年,一个面对学习、情感、生活常常困惑,却努力地去适应和排解的少年,一个拥有和自己一样血液的优秀、感性、率真、诚实、幽默的可爱少年。

书的封底,是恬淡的龙应台微笑的样子。再优秀强悍的女人,在孩子面前,也只是一个焦虑地帮助他在迷途中寻找出口的平凡母亲,一个愿意放下自己所有的尊严,忍受孩子的嘲笑的母亲,一个做这一切,只是为了重新找回这个属于自己的孩子的可敬母亲。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1200字


今年暑假在妈妈的推荐下,我选择了龙应台的人生三书《孩子你慢慢来》、《亲爱的安德烈》和《目送》来阅读,其中令我感触最深的是《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

《亲爱的安德烈》是台湾著名作家龙应台和她的儿子安德烈两个人之间的 36 封家书。我和妈妈一起认真地阅读了这本书,读完后,我们还互相交流了感想,让彼此更加了解了对方的想法。就如同龙应台所说的:我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他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读了这本书,我第一次站在妈妈的角度理解了妈妈的良苦用心,妈妈也开始站在我的立场上认识了我的世界。

对我最重要的,安德烈,不是你是否有成就,而是你是否快乐。这句话是龙应台写给她儿子的,我跑去厨房问正在做饭的妈妈:如果我以后没有你们所期望的那么优秀,没有考上理想的高中,理想的大学,长大后也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过着平庸的生活,你们会不会对我很失望,很讨厌我?

妈妈听了我的话之后很惊讶,放下了手的活,耐心地对我说:孩子,你是我们的女儿,无论以后你选择了哪条路,我们都会支持你。你不用与别人比,而是应该与自己较量,不管你是否有成就,只要你尽了最大的努力去拼搏了去争取了,超越了自己,你也就会无怨无悔了,我们就会很开心,失望可能会有一些,但你永远都会是父母的宝贝父母的骄傲啊!

爸爸妈妈才是世界上最懂自己、最爱自己的人啊!其实妈妈说的话与大作家龙应台所写的又有什么区别呢?

平庸是跟别人比,心灵的安适是跟自己比。我们最终极的负责对象,安德烈,千山万水走到最后,还是自己二字。因此,你当然更没有理由去跟你的上一代比,或者为了符合上一代对你的想象而活。读到这里,我似乎更加理解了妈妈的内心。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也经常与妈妈谈心,但经常不欢而散,总是聊两句就吵了起来,因为妈妈总是不自觉地把话题转向了学习或中考,我听多了就很不耐烦,就与妈妈争辩,妈妈的脾气也很急躁,所以我干脆就不聊了,然后谁也不理谁。其实我也能理解妈妈,因为父母的急躁也是由现在的社会风气决定的,爸爸曾给我说过:其实不是我们想逼你,而是现在的社会就是如此。如果你不学习,而别人在学,你就会在这场竞争中被别人淘汰,被这个社会抛弃,将来你就不会有好的工作,爸爸妈妈陪不了你一辈子,如果有一天,父母离开了你,我们只是希望你能有一技之长,不需要依赖任何人,靠自己的能力,快乐的生活下去。同样的,我也在这本书中找到了类似的一段话:我也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真的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在读完这本书以后,我和妈妈心平气和的进行了一次心灵沟通,我发现妈妈的观点,几乎和龙应台的观点如出一辙,通过龙应台写给安德烈的信,我第一次如此深刻的理解了父母的一片苦心。妈妈也向我道了歉,检讨了自己,因为她通过安德烈写给龙应台的回信,第一次进入了我的世界,原谅了我的叛逆。

我又带着一颗感恩的心,重温了这本《亲爱的安德烈》,也正是这本心灵鸡汤般的家书,让我和妈妈又一次认识了彼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