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心得体会 > 记者节活动的心得体会 > 导航 >

记者节活动的心得体会-2024记者节活动的心得体会精选

记者节活动的心得体会

记者是世界的“探照灯”,是时代的“瞭望哨”。记者是“社会的良心”,是“正义的化身”。记者节,祝福你敬爱的记者:边走边记,彰显正义,平安报道、乐此不疲!??所谓记者就是把他人的口述或事情记录下来的人,从而公之于众。通过记者节活动,我们从中收获到了什么呢?请您阅读范文资讯网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关于记者节活动的心得感想》,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关于记者节活动的心得感想(篇一)

今天是记者节,我们依然在路上,为陇南学子,为市民的热线投诉,为每一条新闻线索,奔走在路上。

新闻记者是时代的见证者和书写者,也必然是参与者。我们用手中的镜头和笔记录新闻,呈现真相,反映民生诉求,为正义的伸张和城市的进步提供新闻和舆论的支撑。

报道新闻事实,揭示公共事件的真相,是记者的天职。为了维护职业的尊严,记者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和不畏威胁阻挠的勇气。不可回避的是,记者因为新闻报道而受到人身威胁的事件时有发生。前不久,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李东东表示,新闻记者正面临复杂的职业生态环境;中国记协党组书记翟惠生坦言,记者维权仍有一定难度。记者成为一种高风险的职业。

庆祝20xx年记者节工作座谈会透露,新闻出版总署正在研究建立新闻记者职务行为规范准则。明文规范记者行为,为新闻报道建立清晰的法律规范,是新闻业走向法治的前提,在规范采访报道的同时,如何保障批评报道权、保障记者安全,应该是不容忽略的内容。新闻事业需要坚守新闻正义的记者,也需要捍卫新闻权利的新闻立法。

记者采访报道和维权的难度,反衬着公民知情权的实现程度;对记者权益的保障程度,则反映了对公民知情权的尊重程度。法治不健全,记者采访报道的权利就不可能得到完整的保障。即便记者报道了真相,如果没有社会法治的跟进,真相背后的正义诉求也不可能得到实现,事件即使反复曝光,也难有实质推进。新闻的困境对应了记者的艰难处境,也正是在需要记者勇敢担当的地方,体现出新闻的价值和力量。

20xx年是晶报记者大力发扬“阳光媒体非常新闻”力量的一年,在舆论监督上更有力,在参与推动社会管理进步上更给力。为了新闻正义,我们将继续前行。

关于记者节活动的心得感想(篇二)

寒来暑往,年复一年。每天上下班,必经南门桥。南门桥见证了我的晚报生涯,记录了我的酸甜苦辣,见证了我的无数感动。

因为当编辑,因为编要闻,深夜下班是常态,到家后被

查看全文>>>

站在时代前沿,立足本乡本土,以笔为利器,揭露黑恶势力,以信为大义,记录世间冷暖。记者节,只想说:您们辛苦了!新闻记者是时代的见证者和书写者,也必然是参与者。我们应该要怎样表达自己参加记者节活动的心得体会呢?范文资讯网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2024记者节活动心得感悟”,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4记者节活动心得感悟【篇一】

转眼之间,11月8日就要到了,这一天或许是某人的生日、结婚日、又或者是其他值得庆祝的日子。当然它也是除教师节、护士节,中国第三个以职业而命名的节日---记者节。记者,一个特殊而平常的职业,在人们的心中充满了高尚的色彩,经常被冠以“无冕之王”的头衔。其实,这并不是一份荣耀,相应的是一份沉甸甸的社会责任,如山似海,义不容辞。

也就在这一年,我有幸成为河曲电视台《骄子》栏目的记者,迎来了职业生涯中的第一个记者节。作为这一行的新人,我是幸运的。记得小的时候,父亲就表现出对我在写作这方面很高的期望,经常教育我要随时随地写,哪怕是一句话,笔和纸这两样要随身携带,养成勤于记录的好习惯。学生时代,遇到的语文老师也常把我写的文章拿来作范例,而我也特别羡慕那些拿着话筒出现在屏幕上的人,作为新闻专业的学生,能成为一名记者也是最初的梦想和憧憬。如今,梦想照进现实,心中的兴奋与激动自然无以言表,能够选择这份职业,并且引以为荣,对我来说,很知足!

聆听别人的故事,书写自己的人生。由于《骄子》这个栏目,我所接触到了一些行业的佼佼者,听着他们的故事,我从中学习到了很多。其实每一行都不是想像中的那么简单与轻松,做记者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做人的过程,只要你努力去做好,结果其实并不那么重要。

最后,借着记者节这一天要特别感谢我的领导李老师、窦主任对我的信任与指导;谢谢杨老师的帮助与鼓励;同时也感谢自己一直以来不断地学习与进步。

祝所有的记者,节日快乐!!

2024记者节活动心得感悟【篇二】

屈指一算,我干记者这一行有四年了。四年,对历史长河而言仅仅是一瞬间,然而对我来说,却是人生路途中的一道美丽风景,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四年的记者生活,让我进入了另一所“大学”,在这所“大学”里,我饥渴地汲取着知识,燃烧着青春的激情,纵情地放飞新闻梦想。

犹记得,刚毕业离开学校时,老师的殷殷叮咛:参加工作后要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犹记得

查看全文>>>

记者节,祝福你敬爱的记者:边走边记,彰显正义,平安报道、乐此不疲!范文资讯网小编在这里祝大家记者节快乐哦。记者节主要是为了弘扬新闻工作者默默奉献的精神。如何写好我们对记者节活动的感受呢?下面是范文资讯网小编精心整理的“记者节活动简短的个人心得体会”,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记者节活动简短的个人心得体会(篇一)

11月8日,记者节。

一个属于一年到头辛辛苦苦、寒来暑往、无私奉献的新闻工作者的节日。

相对于其他行业而言,新闻记者更能体验出大是大非般的人情世故和潺潺流水般的小家温情。

过去,我们用手中的笔和相机,去发现美好,鞭挞不公,记录真相。现在,当键盘和鼠标,取代了柔软的墨香,当移动的屏幕,连接了人们的生活,我们依然坚守,为了那些传播大爱的正能量,为了灾难关头无助的目光,为了那些弱小无力的肩膀。

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本报的“60后”、“70后”、“80后”、“90后”记者,有话要说——

她说:希望能把脚步留在瑞安的每一个地方,不忘初心,坚守善心。

他说:记者是我的工作,但又不止于工作。每一次采访,遇到的各种人、各种事,都让我对生活有新的理解,对社会有更深的认识。这是一个能体验他人工作的工作,能了解丰富生活的生活,能感受众多人生的人生。

她说:不畏严寒和酷暑,风雨无阻奔现场;记录寻常百姓事,弘扬人间真善美;坚守真实传讯息,笔尖书写当道义;愿为记者同讴歌,天涯此时共相庆。

她说:新媒体虐我千百遍,我待新媒体如初恋!

她说:不少人印象中,记者是一个体面、待遇好的职业,但我知道记者是偶尔需要舍弃形象的职业。我们需要深入基层,淋着大雨跟踪报道台风新动态。我们需要24小时待命,半夜编辑新闻稿。我愿自己能永远坚守我的新闻理想,写新闻,讲真话。

他说:有人说网络采编就是ctrl+c/v。其实不然,在26个字母里,c不是开始,v也不是结束,网络采编没有假期,也难以休假。遇到突发事件时,同样需要第一时间参与报道,即使我们的身影不曾出现在现场。同时c、v也是create value(创造价值),这也是我想所希望的,当指尖在键盘上敲击时,输出的是更多更有用的价值。

……

在这个媒体整合创新发展的时代,我们感受着前行的挑战和压力。

我们坚守,因为我们相信,生活的角落里,总有一些人和事,值得记录和书写。尽管追求真相的道路,并不

查看全文>>>

站在时代前沿,立足本乡本土,以笔为利器,揭露黑恶势力,以信为大义,记录世间冷暖。记者节,只想说:您们辛苦了!所谓记者就是把他人的口述或事情记录下来的人,从而公之于众。那么要如何写好记者节活动的心得呢?以下是范文资讯网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记者节主题活动心得感悟”,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记者节主题活动心得感悟【篇一】

一如阳光每天倾照大地,种子蛰伏发芽,秋风春雨冬雪夏花,而我们一如既往行进在赶赴新闻的路上。第17个记者节到来之时,我们在这里为全市新闻工作者送上一份虔诚问候和暖暖祝愿。

或许此时,我们比任何时候更能深刻领悟新闻的含义,更加体会媒体的责任,更应对当下和未来满盈信心。

上述这一番感言,基于面对新兴媒体强势崛起和挑战。在推进传统媒体融合、多元、转型发展的探索中,我们可能需要更多的智慧和清醒。这种智慧和清醒,或可有助于我们作出正确的路径判断和应对选择。

我们应当清醒,“转型”不是“转行”。在一片“转型”声中,传统媒体究竟如何“转”,往哪里“转”,怎么“转”?“型”在何方?有无“定型”?很多传统媒体因此自乱阵脚,把自己“转晕”了。我们需要清醒地知道,传统媒体“转型”,绝不是“转行”,再怎么“转”,“本色”不能变,“底色”不能丢。传统媒体的转型,是基于“新闻”和“媒体”的发展与做强,是以互联网思维,因时而变、顺势而为、谋势而动,创新理念、创新手段,提升传播力、扩大影响力,把传统媒体办好、办活、办出水平、办出效益。

我们应当明白,效益兼顾原则。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媒体的“双臂”。断其任何一“臂”,都会丧失元气。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无法“两全”之时,我们的选择永远只有唯一。在新媒体建设初期,注定了只有投入而没有产出。但新媒体从诞生的那天起,其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就已经产生着社会效应。这种良好的社会效应,反过来助推着经济效益的孕育。所以,即便新媒体只有社会效益,还是要毫不犹疑地推进,因为这是我们必须扛起的责任。

我们应当知道,今天的布局关乎明天的“起跳”。今天的谋变布局,都是为了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石。今天的投资结构,就是明天的产业结构。“一针见效”、“立竿见影”的事情几乎没有,不能因为见效周期长而忽视、不为。今天的谋划,或许需要在三、五年后才能见到效益。新媒体建设正是如此。每一项工程,都有建设周期,新媒体也不会例外。当然,新媒体的“蛋糕”

查看全文>>>

记者是世界的“探照灯”,是时代的“瞭望哨”。记者是“社会的良心”,是“正义的化身”。一年一度的记者节又来了哦。办记者节的主要目的是感谢记者为社会,国家做出的贡献哦。我们要如何表达自己参与记者节活动的心得体会呢?下面是范文资讯网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记者节活动心得体会及个人感悟》,希望对你有帮助。

记者节活动心得体会及个人感悟【篇一】

今天是记者节,我们依然在路上,为陇南学子,为市民的热线投诉,为每一条新闻线索,奔走在路上。

新闻记者是时代的见证者和书写者,也必然是参与者。我们用手中的镜头和笔记录新闻,呈现真相,反映民生诉求,为正义的伸张和城市的进步提供新闻和舆论的支撑。

报道新闻事实,揭示公共事件的真相,是记者的天职。为了维护职业的尊严,记者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和不畏威胁阻挠的勇气。不可回避的是,记者因为新闻报道而受到人身威胁的事件时有发生。前不久,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李东东表示,新闻记者正面临复杂的职业生态环境;中国记协党组书记翟惠生坦言,记者维权仍有一定难度。记者成为一种高风险的职业。

庆祝20xx年记者节工作座谈会透露,新闻出版总署正在研究建立新闻记者职务行为规范准则。明文规范记者行为,为新闻报道建立清晰的法律规范,是新闻业走向法治的前提,在规范采访报道的同时,如何保障批评报道权、保障记者安全,应该是不容忽略的内容。新闻事业需要坚守新闻正义的记者,也需要捍卫新闻权利的新闻立法。

记者采访报道和维权的难度,反衬着公民知情权的实现程度;对记者权益的保障程度,则反映了对公民知情权的尊重程度。法治不健全,记者采访报道的权利就不可能得到完整的保障。即便记者报道了真相,如果没有社会法治的跟进,真相背后的正义诉求也不可能得到实现,事件即使反复曝光,也难有实质推进。新闻的困境对应了记者的艰难处境,也正是在需要记者勇敢担当的地方,体现出新闻的价值和力量。

20xx年是晶报记者大力发扬“阳光媒体非常新闻”力量的一年,在舆论监督上更有力,在参与推动社会管理进步上更给力。为了新闻正义,我们将继续前行。

记者节活动心得体会及个人感悟【篇二】

人,总要有良知,做记者的,更当如此!

一辈子做记者,终身无悔!因为,我爱这个职业——就像我国著名记者——新华社高级记者戴煌,一直是我学习的榜样,也多次聆听过他老人家的教诲。他一辈子都在做记者,七八

查看全文>>>

今天是记者节,我们依然在路上,为陇南学子,为市民的热线投诉,为每一条新闻线索,奔走在路上。每一位记者都坚持真相与正义,吃苦耐劳,风雨无阻。那么大家对记者节活动都有些什么感想呢?范文资讯网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2024年记者节活动个人心得体会”,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

2024年记者节活动个人心得体会【篇一】

今天是第xx个中国记者节。今天,不说别的,发别一篇自己于三年前记者节写的一篇关于从事新闻行业的感言,权当是再次提醒吧!

今天是记者节。作为一名记者,聊一下从业来的零碎感受。

新闻界有一句话:如果报纸上很“干净”,是假新闻;如果报纸上很“肮脏”,也是假新闻。人类不是圣贤,社会又丰富多彩,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是社会的常态。媒体的责任,就是将社会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及时反映出来,并努力推动问题的解决。具体而言,新闻媒体应该深入民间,顺畅了解民情,及时反映民意、对社会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要本着理性建设性的态度进行报道,通过舆论监督,及时化解矛盾、解决问题,让真相尽快呈现在公众面前,让问题尽可能地得到圆满解决。

构建和谐稳定的舆论环境,不能只是纸面和谐,如果媒体面对社会矛盾和问题,持无视、回避的态度,那么,在短时间内,似乎能维持一个表面的光鲜,但是听凭矛盾不断放大,那么总会有爆发的一天,到那个时候,解决矛盾就要付出十倍、百倍的代价,甚至出现不可收拾的局面。这就好比一个人,总是会生一些病的,如果对小毛病不管不顾,讳疾忌医,那么当病入脊髓,再想医治,就难了。媒体就是社会的医生,面对社会矛盾和问题,媒体不能只想到捂着、盖着,而是要积极履行媒体的责任,防微杜渐,尽可能地把各种社会问题解决在萌芽阶段,让社会机体可以健康地新陈代谢。

要做到客观顺畅通达民意,通过舆论监督化解矛盾、解决问题,首先要能放下身段,深入到百姓中去。新民晚报老社长赵超构就曾对报社年轻记者说,办报不能脱离群众,老百姓“鸡毛蒜皮”的事情也可以报道。新时代的媒体人,一定要树立“民本”的理念,深入社会的基层,了解民意,反映民情;当发现了问题、矛盾之后,媒体要本质理性建设性的态度,主动介入,积极寻求解决之道。或者协调矛盾各方协商解决问题,或者督促政府拿出解决方案,一定要达到促进问题解决,完善有关部门的工作,或者是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借鉴的积极效果。

同时,作为媒体,要坚守新闻职业道德和社

查看全文>>>

为了捕捉最真挚的生活情感,再苦再累不言弃;为了撰写最真实的世间冷暖,有危有难不畏惧。记者节,向战斗在或曾经战斗在新闻战线上的记者同志们致敬!??所谓记者就是把他人的口述或事情记录下来的人,从而公之于众。通过记者节活动,我们从中收获到了什么呢?范文资讯网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11.8记者节活动的心得体会”,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1.8记者节活动的心得体会(篇一)

11月8日,我们迎来了第xx个记者节。每年的这一天,我们几乎都是在忙碌中度过,也许我们正奔波在采访的第一线,用纸和笔记录着新闻的点点滴滴,又或许,我们正在电脑前,为一篇稿件字斟句酌。这是一个不放假的工作节日,我们在忙碌中践行着记者这个职业的责任与担当,在忙碌中体味着工作带给我们的酸甜苦辣。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明天又是新的一天!在冷冷的立冬时节吃着烫烫的饺子,爽!想着明天是记者节,为自己再喝一杯酒:一路走来,五味杂陈。之后,钻进厚重的被子里狂睡。天亮时,管他鸡叫不叫呢,该起来就起来,开启这新的一天!加油!

明天就是记者节,很多节目、文章、讲座、活动都在聊记者该怎么做,我发现越是远离新闻现场的学者、大腕们,越有或妙语连珠或慷慨激昂或痛心疾首或悲天悯人或发人深省的论述。真正在新闻一线的人反倒说不出什么,因为大家都知道,做记者管不了别人怎么说怎么做,心里有一点东西去坚持就是了。

如果我们越界了,请用法律限制我们,而不是暴力。法律在限制的同时也能保护我们,而暴力只会剥夺这个行业的安全感,无人敢将她作为“一辈子的事业”。

记者节又到了,每年的这个日子,作为记者的我都在忙碌着。来不及好好回味,来不及好好庆祝。其实,不仅这个日子,一年到头,我都在忙碌,忙找新闻线索,忙采访,忙写稿。因为忙碌,我常常被家人埋怨;因为忙碌,我常常扫了好友的兴致。十年了,从事记者这一行整整十年了,“忙碌”与我相伴。然而,我却深深地爱着这种“忙碌”。因为这种“忙碌”,我的生活缤纷而多彩;因为这种“忙碌”,我的人生充实而快乐。

风餐露宿、终日奔波是我们生活特色,加班加点、通宵达旦是我们经常性工作。当火海逼近的时候,我们要迎面而上;当洪水肆虐的时候,我们要向前披波;无论怎样艰难,不管如何危险,只要有新闻的地方,我们就没有理由退缩。

11.8记者节活动的心得体会(篇二)

我是1992年底到报社工作的,

查看全文>>>

一、活动背景:由于招新过后,新会员的加入使记者团这个团体更加壮大,同时,大部分会员对记者团所需要具备的精神、素质人不太了解。我们希望通过新老会员交流会以及访谈的形式进行交流,希望将老会员的经验教训传授给下一届的同学,从而提高学生记者的热情以及专业素质,并明确会员的权利与义务。 二、 活动主题:记者节活动暨记者团新老会员交流会 说记者看到的真实 谈记者感到的真情 三、 活动时间:xx年11月8日 四、 活动风格:轻松但又不失人文气息 五、 举办单位:大学生记者团 六、 活动地点:大学生活动中心会议室 七、 活动对象:大学生记者团所有成员 特邀嘉宾(本团指导老师、记者团大二及大三学长学姐、其他社团的负责人以及老校友) 八、 前期宣传: 1、开会通知所有干事 2、发邀请函到各会员手中 3、拟定海报,并张贴在指定位置 九、准备工作:1、精心做好活动策划工作以及邀请嘉宾,由团长负责成立策划小组;2、地点申请工作由副团长负责;3、首期宣传工作由信网部或其他部门负责; 4、选择主持人,人员通知签到,购买所需物品由秘书处负责; 5、制作幻灯片由信网部负责;6、于8号下午2点开始布置会场,由策划小组与秘书处负责 十、活动流程: 1、招待邀请的所有嘉宾 2、正式开始,主持人致词,欢迎到场嘉宾,并作介绍; 3、指导老师发言 4、嘉宾致词 5、开场节目,文艺表演等 6、介绍小板块主持人,并邀请嘉宾上台就座; 7、中间互动环节; 8、中间负责采访的人员现场采访 9、主持人在次致辞,并邀请下一组嘉宾上台; 10、结尾节目 11、由团长、副团长致词感谢来宾,并提出对未来记者团发展的期望 十一、注意事项: 1、所有人员必须到齐,严格签到请假制度; 2、环节安排突出记者团特色,并保证场面热情、平稳; 3、做好事情前期的准备工作,并充分完备现场的服务。 十二、经费预算: 1、 邀请函:21元(100份) 2、 装饰用品:25元(彩带、气球等) 3、 奖品:40元 4、 纸杯茶叶:25元 5、 其他应急费用:50元 共计:161元整

查看全文>>>

这篇《记者节活动策划方案》,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活动意义:庆祝记者节,培养优秀校园记者,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时间地点按排:第一场11月4日晚7:00 第二学术报告厅 第二场11月4日晚7:00 第二学术报告厅 第三场11月4日晚7:00 第二学术报告厅 讲座主题:第一场,怎样做个合格新闻人 第二场,先做人,后做新闻人(初定) 第三场,校园新闻如何做(初定) 活动具体方案: 第一场:邀请四位老师(高卫华等)以论坛的形式进述合格新闻人要具备哪些素质,主持人(毕慧慧)调控时间,至少留下1/3的时间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 讲台布置,教师份两排面对面坐,主持人靠任意一边,中间大屏幕显示:献给记者节,怎样做个合格新闻人,右下方主办:校党委宣传部,承办;新闻传播协会 台下设四个方阵,每个方阵设两名工作人员收取同学的提问然后交予主持人。 第二、三场:请省内记者做知识性讲座,讲台布置设一张讲台,一个座式麦克风。 活动宣传:做两场宣传板。 每场报告8—10张海报。 人员按排:邀请老师:谭 剑 徐 蔓 会场布置:朱 超 张连赢 谭 剑 倒 茶:蒲 卿 幻灯片制作:吴 俊 邀请嘉宾:王倩倩 徐 蔓 接 待:张丽娜 郭 丹 第一场收题:梁 良 王丽媛 丁乙婕 司 娟 经费预算: 主讲人经费:6人学习2400.00元 会场布置:茶叶:20.00元,海报用纸30张计24.00元 墨汁:3.50元,毛笔:10.00元 浆糊:3瓶×4=12.00元 幻灯片制作磁盘一张:5.00元 邀请各院记者团请束15张×4=60.00元 场地费:3×240=720.00元 接送车费:待定150.00元 总计:3405.50元整。 赞助商活动:****公司全力赞助,有****活动。[end] 【范例】

一、 活动背景

11月8日是中国

记者节。1937年11月8日,以范长江为首的左翼新闻工作者在上海成立了中国青年记者协会。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记协团结了广大新闻工作者,推动了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以及在开展国际新闻界友好往来等方面作出了显著贡献。作为当代的大学生们,理应积极关注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促进其不断壮大。为此记者站开展本次由院团委主办,《我的大学》杂志驻烟台南山学院记者站承办的记者节庆祝活动。 二、 活动主题

魅力记者,一路同行。

三、 活动目的

宣传新闻知识、培养实践能力,

查看全文>>>

站在时代前沿,立足本乡本土,以笔为利器,揭露黑恶势力,以信为大义,记录世间冷暖。记者节,只想说:您们辛苦了!新闻记者是时代的见证者和书写者,也必然是参与者。如何写好我们对记者节活动的感受呢?下面是范文资讯网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记者节活动个人感悟》,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记者节活动个人感悟【篇一】

今天是记者节,第xx个记者节。节前,网络媒体享受传统媒体待遇,也开始发放记者证了,为这个消息高兴,因为记者队伍在壮大,媒体监督的力量也随之加强。媒体和记者,不仅要宣传正面主旋律的正能量,也要为百姓说说话,传递一下基层百姓的声音,报道那些不作为、乱作为,执法不公等问题,批评报道同样是主旋律。主旋律就是正能量。

干了三十年记者,全国两会采访了xx年,认识了不少高层领导,也反映了不少百姓的疾苦,至今觉得,作为记者,就该为百姓说句公道话,否则,有的百姓连个哭的地方也没有。采不采访,写不写稿,发不发文,是记者和媒体的权利,发表文章之后,能否引起关注,则是另外一个问题。

我还觉得,记者写的,不仅是文章,更当是良知——良知需要用一辈子去写——就如

人,总要有良知,做记者的,更当如此!

一辈子做记者,终身无悔!因为,我爱这个职业——就像我国著名记者——新华社高级记者戴煌,一直是我学习的榜样,也多次聆听过他老人家的教诲。他一辈子都在做记者,七八十高龄了,还在倾听百姓声音,为他们鼓与呼。

当然,我更感谢我的领导李秀平,她虽然是位女同志,却是铁肩担道义,是杂志社的编辑、记者的.保护神,是我们杂志社和我们每个人的的灵魂,这样的领导,没有部下不爱她的。

还有,感谢那些被批评的人,虽然被批评了,虽然因为被批评会觉得心里不舒服,但还是能够担当,能够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呈现出大海般的心胸。

正如11月6日出版的人民日报评论版摘录的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田进在总局党校20xx年秋季班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所说得那样:决不能视“监督”为麻烦,决不能错误地认为“提意见就是唱反调”,决不能以“维护团结”的名义压制批评监督甚至对批评监督搞打击报复。对党员干部而言,能够容忍批评,才是真正的胸襟;能够接受监督,才是真正的自信;能够从谏如流,才是真正的智慧。闻过则喜,择善而从,才能成就一个更好的自己。

自己不一定是最好的记者,但我敢说,我是讲良知的记者,一个不会出卖

查看全文>>>

记者节活动的心得体会

记者节活动的心得体会栏目给大家提供大量记者节活动的心得体会、2024记者节活动的心得体会、记者节活动的心得体会精选范文等内容,希望丰富的内容能够帮助到需要写工作计划的你!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