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九年级物理教案全一册 > 导航 >

九年级物理教案全一册,2024九年级物理教案全一册

九年级物理教案全一册

这篇《九年级物理教案:浮力》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设计理念】 1. 通过实验引发讨论,培养学生探索事物现象的能力。 2. 通过观察实验,培养学生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能力。 3. 通过讨论,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 【教学目标】 1. 知道一切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都受到浮力。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2. 会用弹簧秤法测浮力。 3. 知道浮力产生的原因是液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 4. 知道物体的浮沉是由重力和浮力决定的。会判断物体浮沉。 5. 会对物体进行简单的受力分析,并知道漂浮的物体浮力大小等于物重。 【教学器材】 弹簧测力计、墨水瓶、烧杯、水、乒乓球(3个)、溶液。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 什么是力? 2. 力的测量工具是什么?(测力计) 3. 出示弹簧测力计下挂空墨水瓶。墨水瓶受几个力?(两个) 4. 两个力是什么关系?(一对平衡力) 5. 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什么? 二、导入新课 (一)演示实验 1. 用手托住空墨水瓶。分析受力情况,看到什么现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小了。) 2. 分析变化原因,手对空墨水瓶的托力多大?如何求得? 学生实验: 将弹簧测力计吊着空墨水瓶,放入水中浸没,观察到什么现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小了。) 问: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现象?(浸没在水中的物体受到水对它向上托的力。)物体在其他液体中是否也受到向上托的力呢? 演示实验: 将吊着的空墨水瓶放入溶液中,看到什么现象?分析变化原因。 问:漂浮的物体是否也受到向上的托力呢? 学生实验: 将乒乓球投入水中,设法将它按入水中,有何感受?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说明:(一切浸入液体中的物体,都要受到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托力,这就是浮力。) (二)板书 一、 一切浸入液体中的物体都要受到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浮力 ↓ ↓ ↓ (受力物体) (施力物体)(方向) 分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任何一个都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浮力的施力物体是液体,受力物体是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另外对浸入的理解,它包含两种情况:①部分浸入;②浸没。 讨论: 1. 给你弹簧测力计、水、烧杯、钩码,如何测出钩码浸入水中的浮力? (1)先测钩码在空气中的重力g 。 (2)物体浸入水中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拉。 (3)求浮力 2. 浸在液体中物体一定受到浮力吗?(有

查看全文>>>

这篇《九年级物理教案:《太阳能》》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太阳能的优点. 知道直接利用太阳能的两条途径.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初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课文讲解,使同学们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常规能源与新能源的区别 教学方法:提问讨论法 教学器材:有关挂图、录像资料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人类利用的常规能源是什么?可以开发利用的新能源有哪些呢? 学生:常规能源有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和风力、水力资源等等,可以开发利用的新能源有核能、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等等. 教师:回答得很好,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核能的开发和利用,用铀做燃料的反应堆虽然能大大减少能源的消耗,但是铀的储量也是有限的,而且使用时要产生放射性污染;轻核的聚变虽然比裂变干净,还能释放更多的能量,但是至今还没有真正解决和平利用的问题,所以还要开辟新能源.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太阳不但一直间接地向人类提供生存和发展的能量,而且还是可能为人类长期地直接提供巨大能量的新能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太阳能. 二、进行新课 板书:<太阳能> (1)太阳能的优点 ①太阳能十分巨大. 教师:同学们想想,太阳能有什么优点呢? 板书:<(一)太阳能的优点> 学生:太阳能非常巨大,从前面表中可见,太阳能向周围空间辐射的总功率达3.8×1026瓦. 板书:<1.太阳能十分巨大> 教师:说得很好,太阳能十分巨大.同学们知道太阳能辐射到地球表面的总功率是多少吗?(通过查看课本答:l.7×1017瓦) 教师:同学们计算一下,太阳每小时辐射到地球的总能量有多少?(学生上黑板计算:1.7×1017瓦×3600秒=6.1×1020焦) 教师:地球每小时从太阳获得的太阳能量有6.1×1020焦,这比目前全世界在一年内能源生产的总量还多,可见太阳能有多么巨大. ②太阳能供应时间长久. 那么太阳能会不会用完呢?根据科学家推算,太阳像现在这样不停地向外辐射能量,还可以维持60亿年以上,对于人类来说,太阳能可以说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永久性能源. 板书:<2.太阳能的供应时间十分长久>新 课 标 第 一 网 ③太阳能分布广阔,获取方便. 教师:我们到哪里去取太阳能?怎样获

查看全文>>>

这篇《九年级物理教案:《运动的描述》说课稿》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参照物的概念.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2.过程与方法 体验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建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教学重点:参照物的概念、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教学难点:认识物体运动和静止相对性. 教学方法:提问讨论法 教学用具:挂图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组织同学阅读课本节前大"?"的内容。提问:飞机在天空中飞行,子弹在运动吗?飞行员为什么能顺手抓住一颗飞行的子弹呢?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就要认真学习有关物体运动的知识。 二、新课教学 1. 什么是机械运动? 物理学里讲的运动是指物体位置的变化。 同学们骑自行车时,人和自行车对地面或路旁的树都有位置的变化;飞机在天空中飞行,它相对于地面有位置的变化。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提问并组织学生回答:举例说明我们周围的物体哪些是在做机械运动。 2.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1)组织学生看挂图,讨论:乘客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让学生充分说明自己的看法。 小结:首先明确本问题中研究对象是汽车中的乘客,这位乘客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其次根据前面所学机械运动的知识,判定汽车、司机和乘客都在做机械运动。但是司机和男孩所说乘客是静止的或是运动的说法都有道理。因为他们在研究乘客的运动情况时,选定的作为标准的物体不同。 问:司机看到乘客没动是静止的,是以什么为标准的? !答:以车厢为标准,乘客相对于车厢没有位置的改变,所以说乘客是静止的。 !!问:男孩看到乘客运动得很快,他是以什么为标准的? !!答:男孩以路面或路旁的树木、房屋为标准,乘客相对于路面有位置的改变。所以他说乘客是运动的。 教师小结:在描述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是以哪个物体做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定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提问:看课本图12.1-3,卡车和联合收割机在农田里并排行驶,受油机与大型加油机在空中飞行,说它们是运动的,你选什么物体为参照物。 !!答:选大地为参照物,它们是运动的。 !!教师追问:在甲图中如果选卡车或收割机为参照物,在乙图中如果选受油机或加油机为参照物,另一物体的运动情

查看全文>>>
一年级语文(第一册)全册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 教材共分六部分,它们是:入学教育;汉语拼音(8课分4组,各4课);课文20课,前后两部分,每部分两组,各5课;学习园地;口语交际;生字安排,表一400字,只认不写,表二100字会写。这册教材具有综合性、科学性、时代性的特点,倡导学生自由学习,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自得、自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发现探究。具有较强的开放性、适应性。 二、教学目的 1、学习习惯 (1)掌握正确的读书姿势,写字姿势和握笔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和写字习惯。 (2)掌握正确的使用学习用品的方法,养成爱惜学习用品的良好习惯。 2、汉语拼音 (1)读准声母、韵母。 (2) 能准确地拼读音节。 (3)能说出声调符号的名称,读准四声、学读轻声。 (4)认识四线格,能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5)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3、识字写字 (1)准确认读317个生字。 (2) 说出基本笔画的名称。 (3)能按笔顺在田字格里书写,默写123个生字。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到书写正确、规范、姿势端正、卷面整洁。 4、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进行口语交际,声音清楚,态度大方。 (2)能根据一定的情境或看图用一句完整的话或几句连贯的话回答问题。 (3)能按照一定的情境或图意用几句连贯的话讲一件简单的事情。 5、阅读 (1)能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2)认识句号、感叹号,能读出陈述、疑问、感叹等不同的语气。 (3)朗读、背诵指定的课文,会分角色朗读对话。 (4)正确地复述渴望,语句连贯。 (5)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外的大意。 三、教学重点: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重点是: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和爱惜学习用品,目的是要求学生重视用眼卫生,爱惜学习用品,养成良好习惯,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2、汉语拼音的重点: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准确拼读和正确书写音节 3、课文的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背诵。 四、教学措施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要结合实际,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在实践中养成“姿势不对不读书,姿势不对不动笔“的良好的读写习惯,并进行反复的严格的训练。 2、教学汉语拼音时,为了帮助学生记忆掌握它们的音与形,可采 查看全文>>>
一年级语文(第一册)全册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 教材共分六部分,它们是:入学教育;汉语拼音(8课分4组,各4课);课文20课,前后两部分,每部分两组,各5课;学习园地;口语交际;生字安排,表一400字,只认不写,表二100字会写。这册教材具有综合性、科学性、时代性的特点,倡导学生自由学习,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自得、自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发现探究。具有较强的开放性、适应性。 二、教学目的 1、学习习惯 (1)掌握正确的读书姿势,写字姿势和握笔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和写字习惯。 (2)掌握正确的使用学习用品的方法,养成爱惜学习用品的良好习惯。 2、汉语拼音 (1)读准声母、韵母。 (2) 能准确地拼读音节。 (3)能说出声调符号的名称,读准四声、学读轻声。 (4)认识四线格,能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5)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3、识字写字 (1)准确认读317个生字。 (2) 说出基本笔画的名称。 (3)能按笔顺在田字格里书写,默写123个生字。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到书写正确、规范、姿势端正、卷面整洁。 4、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进行口语交际,声音清楚,态度大方。 (2)能根据一定的情境或看图用一句完整的话或几句连贯的话回答问题。 (3)能按照一定的情境或图意用几句连贯的话讲一件简单的事情。 5、阅读 (1)能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2)认识句号、感叹号,能读出陈述、疑问、感叹等不同的语气。 (3)朗读、背诵指定的课文,会分角色朗读对话。 (4)正确地复述渴望,语句连贯。 (5)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外的大意。 三、教学重点: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重点是: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和爱惜学习用品,目的是要求学生重视用眼卫生,爱惜学习用品,养成良好习惯,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2、汉语拼音的重点: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准确拼读和正确书写音节 3、课文的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背诵。 四、教学措施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要结合实际,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在实践中养成“姿势不对不读书,姿势不对不动笔“的良好的读写习惯,并进行反复的严格的训练。 2、教学汉语拼音时,为了帮助学生记忆掌握它们的音与形,可采 查看全文>>>

以下内容为小编收集整理八年级物理教案:《浮力》,供大家学习参考。

《浮力》一课,是前面学过力学知识的延伸与扩展,是初中力学部分的重点与难点,也是中考的热点知识。它综合运用到了各方面的知识,如,力的测量、重力、二力平衡、二力的合成、密度、压力、压强等重要知识。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采用学生实验、教师演示实验、学生探究实验、教师讲解分析等手段进行教学。   一、引课采用生活实例激起学习的兴趣,多媒体开阔视野 在引入新课时,通过把乒乓球、木块、泡沫、空矿泉水瓶等物体放入水中,让学生分析这些物体为什么会漂浮在水面上?通过多媒体图片展示辽宁号、飞艇、热气球、潜水器等图片,知道不仅在液体里面有一个向上的力,气体中也有一个向上的力,引出本节要讲的知识——浮力。(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不断地提出问题,产生好奇心。) 二、采用学生实验,播放视频资料,演示实验,教师讲解分析浮力产生的原因 1.感知浮力的存在 学生提前准备水盆,给每个小组一个易拉罐,学生对实验都比较兴奋,不由自主地想动一动它。于是,我抓住他们的心理,对他们说:“想不想体验一下,我们来试一种新的玩法。先用手按住空矿泉水瓶,慢慢向下压,体会手的感觉。在体验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实验后,学生很自然地得出答案。(在尽情地“玩”的过程中有所体验,有所发现,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也随之得到培养。) 2.测量浮力大小的方法 学生在体验浮力存在时,也体验到浮力的大小。漂在水面上的物体有浮力,下沉的物体有浮力吗?由此,引起学生讨论,自然引出演示实验。分别在空气中和水中,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小了。对学生提出为什么示数变小了,引起学生的思考,变小的原因是受到浮力的作用。(由浅入深,循循善诱,通过常见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知道测量浮力的方法,f浮=g-f拉。 3.浮力产生的原因 首先播放视频,把一个用橡皮膜包裹的长方体框架浸没在水中,引导学生观察上下左右前后凹进的程度,学生会发现前后左右是一样的,上下是不同的。 其次由老师讲解;为什么四周相同,上下不同?因为液体内部存在压强,深度不同,压强不同。(引导学生用学过的知识来分析)上表面深度小,压强小,压力也小(面积相同),所以液体对上下表面压力不同

查看全文>>>

以下内容为小编收集整理八年级物理教案:《压强》,供大家学习参考。

我说课的课题是初中物理第十章压强和浮力第一节压强,本节内容根据教材要求是两课时,我说的是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节课主要有两大版块内容:压力、压强,压强的应用留到第二课时再讲。本节课我用动画和实验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通过实验及分析建立相关的物理概念,同时本课我还注重学法的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控制变量的思想。 一、 说教材 根据教学设计思路,我制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什么是压力,会画压力的示意图。 ②理解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③知道压强的概念,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2)、过程与方法 经历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探究活动,学习使用控制变量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经历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及合作交流的意识。 2、教学重难点: 重点:压力和压强概念的建立。 难点:压力与重力的区别、压强的概念及有关计算。 3、教学资源: 1、多媒体及课件。2、教师演示实验器材。3、学生分组实验器材。 以上是我对教材的一些简单介绍 二、说教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提问法、引导法、实验法等教学方法。 三、说学法 讨论法、交流法、实验法等。 下面我就详细阐述一下本节课的教学设计 四、说教学程序设计 通过对教材很好的分析以及教法和学法的要求,为了更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对本节课设计了以下的教学环节: 1、创设情景,激趣引入 对于新课的引入,我是从一段动画开始的:“胸口碎大石”,通过这段动画,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很快地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学生必然会想到钉子多少对这个现象的影响。然后我在这个地方不失时宜地跟上钉板的演示实验,一个钉板钉子数很多,一个很少,泡沫板放上去,为了使实验效果更加明显,在泡沫板上加上砝码按压,学生会观察到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引导学生思考原因的关键所在,在这里,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很容易得到每个钉子分摊力的大

查看全文>>>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功的概念:

(1)知道做机械功的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知道做功和“工作”的区别;

(2)知道当力与位移方向的夹角大于90°时,力对物体做负功,或说物体克服这个力做了功。

2.掌握功的计算:

(1)知道计算机械功的公式w=fscosα;知道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焦耳(j);知道功是标量。

(2)能够用公式w=fscosα进行有关计算。

二、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是使在理解力对物体做功的两个要素的基础上掌握机械功的计算公式。

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的位移与物体运动的位移容易混淆,这是难点。

3.要使学生对负功的意义有所认识,也较困难,也是难点。

三、教具

带有牵引细线的滑块(或小车)。

四、主要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功这个词我们并不陌生,初中中学习过功的一些初步知识,今天我们又来学习功的有关知识,绝不是简单地重复,而是要使我们对功的认识再提高一步。

(二)教学过程设计

1.功的概念

先请同学回顾一下初中学过的与功的概念密切相关的如下两个问题:什么叫做功?谁对谁做功?然后做如下并板书:

(1)如果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且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了位移,物理学中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然后演示用水平拉力使滑块沿拉力方向在讲桌上滑动一段距离,并将示意图画到黑板上,如图1所示,与同学一起讨论如下问题:在上述过程中,拉力f对滑块是否做了功?滑块所受的重力mg对滑块是否做了功?桌面对滑块的支持力n是否对滑块做了功?强调指出,分析一个力是否对物体做功,关键是要看受力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是否有位移。至此可作出如下总结并板书:

(2)在物理学中,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位移,是做功的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

2.功的公式

就图1提出:力f使滑块发生位移s这个过程中,f对滑块做了多少功如何计算?由同学回答出如下计算公式:w=fs。就此再进一步提问:如果细绳斜向上拉滑块,如图2所示,这种情况下滑块沿f方向的位移是多少?与同学一起分析并得出这一位移为s cos α。至此按功的前一公式即可得到如下计算公式:

w=fscosα

再根据公式w=fs做启发式提问:按此公式考虑,只要f与s在同一直线上,乘起来就可以求得力对物体所做的功。在图2中,我们是将位移分解到f的方向上,如果我们将力f分解到物体位移s的方向上,看看能得到什么结果?至此在图2中将f分解到s的方向上得到这个分力为f

查看全文>>>

课题

功率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知识与技能 (1)结合实际理解功率的概念 (2)能运用功率的计算公式进行功的简单计算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了解功率的物理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的物理道理,有叫科学技术应用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重点

功率的概念

难点

运用功率的计算公式进行功的简单计算

【新课导入设计】

问题:小明的教室在五楼,通常上楼需要1.5min,一次他跑步上楼只用了40s,请问:⑴小明在两种情况下,做的功是否相同?

⑵你认为这两种上楼做功方法,从物理的角度思考有什么不同?

为了描述做功的快慢,需要引进一个新的物理量___

【重难点突破环节】

一、关于功率的概念

1.用速度可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来类比,讲述功率的定义:

回答预习题1、2、3

教师强调讲解公式的意义及用法

w相同t小p大

t相同w大p大

可变型为w=pt和t=w/p

2.学生回答预习题4

教师强调单位

p——功率————瓦特(w)或千瓦(kw)

w——功—————焦耳(j)或千瓦时(kwh)

t——时间————秒(s)或小时(h)

学生回答预习题5和6

5.根据上面所学,试着完成下面几个比较简单的判断题:

(1)做功快,功率大;做功慢,功率小;()

(2)做功多,功率大;做功少,功率小;()

(3)做功时间短,功率大;做功时间长,功率小;()

(4)相同时间内做功多,功率大;相同时间内做功少,功率小;()

6.马用150n的水平拉力拉着重2×103n的车子,在水平公路上10分钟内匀速前进3×103m,求:⑴车子受到的阻力。⑵马做了多少功?⑶马的功率多大?

做课内探究的2、3

2.功率的计算公式:

例题1:一个体重为400牛的学生在10秒内跑上4米高的楼,则

(1)这位同学所做的功为多少

(2)功率是多少?

3.功率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叫,简称,用符号表示。1w=

例题2:甲机器做功时的功率是5000w,它的物理意义:表示这台机器________________.

乙机器做功时的功率是20000w,它的物理意义:表示这台机器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两台机器中机器做功快,

二、介绍一些常见物体的功率:(见课本)

了解一些物体的功率,记住人平时骑自行车的功率约为w.

【小结与回顾环节】

学生回答这节课的收

查看全文>>>

这篇《九年级物理教案:兴趣教学法在教学中的运用》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的老师”。可见,兴趣对学习多么重要。心理学指出: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的倾向。由此可见,要想让学生学好物理,学生只有对物理感兴趣,才想学、爱学,最终学好,用好。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一、创设情境,导课有趣 “授业无趣,必不乐学”。物理规律和原理一般都比较抽象、概括,如果教师在课堂上照本宣科,填鸭式讲授,对学生就缺乏吸引力,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昏昏欲睡。那么,怎样在授课一开始的时候,就能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兴趣呢?这就涉及到一个怎样导入课题的问题。 教师在导入新课的时候,应想方设法创设各种有趣的物理情境,让学生在此情境中感受到物理的生动活泼和趣味性,从而对本节内容产生浓厚的探究热情。例如讲“汽化和液化”时,演示“纸锅烧水”,会马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流体压强和流速”教学中,教师用力向漏斗管口吹气,请学生观察下方紧贴漏斗壁的乒乓球是否会掉下来?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由此引入新课,也能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欲望。除演示实验作为引子外,还可以讲述一些趣味小故事,也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兴趣。例如讲授“重力”时,可以讲一下牛顿和苹果的故事,既展示了“万有引力”的物理情景,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举例寓趣,设疑激趣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化枯燥为生动,善于举例是一条行之有效的做法。例如讲授“声音可否在液体中传播”时,举例:“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来说明问题,在进行“汽化和液化”教学时,举例: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杯子会“出汗”,用此来说明液化原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设疑”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手段,根据教学中的进程,教师适时地提出一个个“为什么”,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使其主动思考,大胆回答,从而真正掌握知识。例如讲“压强”时设疑:为什么好汉握不烂鸡蛋,而放在桌上,只要一个手指往下一按,就压破?讲“汽化和液化”时设疑:为什么喝热茶时我们要先吹吹气再喝?像这类设疑,既贴近生活,又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起兴趣。 三、新奇实验,见之生趣 众所周知,物理学

查看全文>>>

九年级物理教案全一册

范文资讯网九年级物理教案全一册栏目为各位老师提供优质的九年级物理教案全一册,2024九年级物理教案全一册等,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老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