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范文大全 > 关于龙的歇后语 > 导航 >

关于龙的歇后语

老鼠爬进书箱里咬文嚼字

戏子教徒弟幕后指点

囫囵吞枣不知味

吹喇叭响爆竹有鸣有放

旱地里的泥鳅钻得深

秃子演戏大家观光

狗进厕所闻(文)进闻(文)出

孔夫子唱戏出口成章

孔夫子的文章之乎者也

鲁班门前问斧子讨学问来了

照葫芦画瓢照着样子做

演员教学徒幕后指点

孔夫子的褡裢书袋(呆)子

孔夫子跌到桥底下尸(诗)书横流

书呆子的背包净是文章

半路上接姑娘从头学起( )

头枕茅厕板闻(文 )粪(风)人家

姐姐做鞋妹妹有样

歪嘴巴和尚吹牛角斜叫(邪教)

班门弄斧忘了师傅

脑壳上顶娃娃举人

查看全文>>>

八仙桌上摆夜壶不是个(家)伙;不是个成就(盛酒)的家伙

八仙桌上放盏灯明摆着

传说中的八仙各有千秋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能行风的行风,能下雨的下雨

八仙过海不用船自有法度(渡)

八仙桌缺只脚摆不平

八仙过海不用船自有法度(渡)

传说中的八仙各有千秋

寿星卖了张果老倚(以)老卖老

张果老倒骑驴背道而驰;不见畜牲面;往后看

张果老骑驴倒着走

张果老骑毛驴倒行逆施

铁拐李摆摊蹩脚货

韩湘子拉着铁拐李一个吹,一个捧;你吹我捧

铁拐李背何仙姑将就

铁拐李的葫芦不知卖的啥药

铁拐李的脚杆长短不齐;高的高来低的低

铁拐李的脚杆子高低不平(比喻程度不一样)

铁拐李葫芦里的药医不好自己的病(比喻只看到别人的缺点,看不到自己的毛病。)

铁拐李看月亮上不正,下参羡

铁拐李落难卖跌打药总会碰到识货人

铁拐李卖跌打药货真价实

铁拐李跳舞摆不平

铁拐李走独木桥够戗(够受的);走险

铁拐李走路一摇三摆

拜佛走进吕祖(吕洞宾)庙走错了门

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吕洞宾打摆子占先(颤仙)

吕洞宾讲故事神话( )

何仙姑要下凡六神无主

拉着何仙姑叫舅妈五百年前是一家

张天师戏何仙姑两厢情愿

韩湘子吹箫不同凡响

韩湘子出家一去永不回

查看全文>>>

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意思:比喻做多余的事有害无益。

出处:《战国策齐策二》: 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故事:

古时候,楚国有一家人,祭完祖宗之后,准备将祭祀用的一壶酒,赏给帮忙办事的人员喝。参加的人很多,这壶酒如果大家都喝是不够的,若是让一个人喝,那能喝个痛快。这一壶酒到底给谁喝呢?

大家都安静下来,这时有人建议:每个人在地上画一条蛇,谁画得快又画得好,就把这壶酒归他喝。大家都认为这个办法好,都同意这样做。于是,在地上画起蛇来。

有个人画得很快,一转眼最先画好了,他就端起酒壶要喝酒。但是他回 头看看别人,还都没有画好呢。心里想:他们画得真慢。又想显示自己的本领, 他洋洋得意地说: 你们画得好慢啊!我再给蛇画几只脚也不算晚呢!于是,他便左手提着酒壶,右手拿了一根树枝,给蛇画起脚来。

正在他一边画着脚,一边说话的时候,另外一个人已经画好了。那个人 马上把酒壶从他手里夺过去,说:你见过蛇吗?蛇是没有脚的,你为什么要给它添上脚呢?所以第一个画好蛇的人不是你,而是我了!

那个人说罢就仰起头来,咕咚咕咚把酒喝下去了。( )

揭示道理:

1.做事不可多此一举,否则有时还会失去一些东西,得不偿失,弄巧成拙。(多此一举,不仅无益,反而有害。)

2.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

3.凡做一件事情,必须有具体的要求和明确的目标,要以清醒坚定的意志,追求之,完成之,不要被胜利冲昏头脑。被胜利冲昏头脑的人,往往为盲目乐观所蔽,而招致失败。

4.凡事都要遵循自然规律,不要多此一举,否则会弄巧成拙。

查看全文>>>

关于西游记的歇后语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猪八戒的后脊梁无能之辈(悟能之背)

猪八戒戴花自美

白骨精一计未成又生一计

和尚打伞无法无天

观音菩萨进澡堂左右为难!(男身女像去哪边好?)

猪八戒读书----竟冲识字的

如来观音----假夫妇

六小零童----孙行者

孙大圣拔猴毛----看我七十二变

牛魔王和小白龙拍大头贴----正宗的牛头马面

花果山猴子---无法无天

猴子爬竹竿---上窜下跳

哮天犬过了独木桥就不会叫了过目(木)不忘(汪)

白骨精见了孙悟空现原形了

白骨精遇上孙悟空原形毕露

二郎神斗孙悟空以变应变;你变我也变

如来佛治孙悟空强中还有强中手

白骨精唱歌怪腔怪调

白骨精的饭食碰也不要碰

白骨精开曰不讲人话(十二生肖运势)

白骨精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白娘子救许仙层心尽力

白骨精骗唐僧一计不成,又生一计

白骨精见了孙悟空现原形了

白骨精装袋新娘妖里妖气

白眼狼戴草帽变不了人

白眼狼戴眼镜冒充好了

白水锅里揭豆腐皮办不到

白水煮冬瓜没啥滋味(比喻门路不对。)

白玻璃瓶装清水看透了

白菜长心老了

白痴的葫芦傻瓜一个

白骨精唱歌怪腔怪调

白骨精的饭食碰也不要碰

白骨精开曰不讲人话

白骨精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白娘子救许仙层心尽力

白骨精骗唐僧一计不成,又生一计()

白骨精见了孙悟空现原形了

白骨精装新娘妖里妖气

白眼狼戴草帽变不了人

白眼狼戴眼镜冒充好了

白水锅里揭豆腐皮(十二星座运势)办不到

白水煮冬瓜没啥滋味

白娘子压在雷锋塔下总有人搭救

启娘娘斗法海精打光

白娘娘喝了雄黄酒现了原形

白娘子突断桥想起旧情来

百家姓里的老四说的是理(李)

百里长的公路不用拐弯太直了

百米短跑有始有终

百年的瓜子千年的树根深蒂固

百年鸟龟下臭卵老坏蛋

百岁老人过生日难得有一回

百万雄狮过大江势不可当

百丈高竿挂红灯外面看见里面红(比喻表面上有错,实际上不行。)

百岁养儿难得(比喻不容易得到或办到。或比喻不常常遇到。)

百灵子碰到鹦鹉会唱的遇上会说的

(比喻各有特长。)百家姓不念第一个字开曰就是钱(比喻眼睛里只有钱。)

百家姓上少了第二姓缺钱

查看全文>>>

关于马的搞笑歇后语

1、马后炮--弄的迟了

2、马儿伸腿--出题。

3、长颈鹿进马群--高出了头

4、坐马打电话--奇(骑)闻

5、霉蛇的牙齿马蜂针--最毒

6、瞎子骑瞎马--乱撞

7、心日上装马达--热肚肠

8、套马杆子逮兔子--瞎胡闹

9、娃娃骑木马--不进不退

10、玉皇大帝招驸马--天大的怪事

11、城隍爷的马--样子货

12、瘸子骑瞎马--各显所长

13、马拉独轮车--就翻就翻

14、长袍马褂瓜皮帽--老一套

15、牛栏里伸进张马嘴--没你开曰的份儿

16、毒蛇的牙齿马蜂针--全是窜

17、拍马屁拍到马嘴上--会咬一曰

18、司马懿破八卦阵--不懂装懂

19、半天云里跑马--露马脚

20、纸马店的货--等着烧

21、骑牛追马--望尘莫及

22、骑马过闹市--岂有此理

23、马嚼子戴一牛嘴上--胡来。

24、骑马嫌摇晃--有福不会享

25、马大哈当会计--全是糊涂帐

26、马尾搓绳--用不上劲

27、矮子骑大马--上下两难

28、骑马上天山--回头见高低

29、盲人骑瞎马--乱闯

30、马来西亚的咖啡--耐人寻味

31、马散宠头--自由自在。

32、站在山上看马斗--踢不着,咬不着(比喻不参与一些事,只站在旁边观望)

33、八匹马拉不开--难分难解

34、马戏团的小丑--走过场。

35、一马换双象--未必划不来

36、马缰绳栓羊头--路子不对。

37、马过竹桥--难拐弯。

38、马路边上的痰盂--人人啤

39、马屁股上的苍蝇--瞎嗡嗡。

40、捎马子里装针--容易出头

41、马背上看书--走着瞧

42、失马又丢车--大势己去

43、马撩后腿--逞强

44、庙里的马--精(惊)不了

45、拍马屁拍到蹄子上--倒挨一脚

46、人家骑马我骑驴,后面还有推车的--比上不足,比下亲

47、老水牛拉马车--不会套

48、见了骆驼说马肿--少见多怪

49、将军不下马--各奔前程(比喻各走各的路)

50、城头上跑马--远兜运转

51、马笼头给牛戴--生搬硬套。

52、孙猴子封了弼马温--自个不知道是多大的一个官儿

53、马儿护虎儿--没那回事。

54、马背上钉掌--离题太远。

55、马打架--看题(蹄)

56、马尾巴绷琵琶--不值不谈。

57、老头捅马蜂窝--找辙(蜇)

58、狐狸打马蜂--不懂得死活

59、马槽里的苍蝇--混饭吃

60、牛背上放马鞍--乱套了

61、胸口上

查看全文>>>

秀才的手巾包输(书)

秀才念书咬文嚼字

哑子教书难讲

杨二郎说书神聊

一本经书看到老墨守成规;食古不化

玉帝的手书落人间泄露了天机

玉皇大帝讲天书空谈

远地得家书陡增欢喜

赵括徒读父书纸上谈兵

赵五娘写家书难字当头

中山狼出了书袋子凶相毕露

资料室搬家尽是输(书);尽输(书)

作家的书包里面大有文章

扒灰头讲礼书说里不走理

不听曲子听评书说的比唱的好听

大年初一看历书日子长着哩

代别人写情书不是真心

戴礼帽的偷书明白人办糊涂事

地摊上卖书(放书)没架子

肚脐眼里藏书满腹经文

端午节卖历书过时货

粪船上放书柜臭架子;摆臭架子

丰都城里说大书鬼话连篇

过时的历书没用处;翻不得

海瑞上书为民请命

耗子进书箱蚀(食)本

耗子啃书本咬文嚼字

耗子钻进古书堆吃老本

鸿雁传书空来往

蒋干盗书上了大当

脚夫的腿,说书的嘴练出来的

进学堂不带书忘本

井底下看书学问不浅

孔夫子的手巾包输(书)

孔夫子念书咬文嚼字(比喻过分地斟酌词句。)

孔夫子的背包准是书(输)(比喻注定要失败。)

孔夫子的箱子净输(书)

孔夫子搬家净是书(输)(比喻总是失败。)

口传家书言而无信

马背上看书走着瞧

两个秀才当文书字字推敲

说书的落目替古人担忧

说书的刹板下回分解

说书的收了三弦琴不谈(弹)了

说书的走江湖全凭一张嘴;全仗嘴

说书的嘴,唱戏的腿有伸有缩(说)

说书的坐板凳能说不能行

说书人刹板要钱;且听下回分解

唐僧念书一本正经

听鼓书抹眼泪有情人

听评书流泪替古人担忧

图书馆的耗子蚀(食)本

图书馆的家当尽是输(书)

图书馆失火自然(字燃)

文庙里卖《四书》冒充圣人

戏台上送诏书假传圣旨

戏台子下读《四书》闹中取静

瞎子进书房不认输(书)

瞎子进学堂不认输(书)

瞎子看书观点不明

小学生看书念念不忘

秀才背书出口成章

盲人读书瞎摸( )

蚂蚁尿书本识(湿)字不多

摩天楼上说天书高谈阔论

查看全文>>>

小编相信小时候大家都会因为不认真做功课而被老师和家长教训说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来表达学习不专心之义。触类旁通吧,朋友,你还知道其他有关和尚的歇后语吗?小编在此特为大家总结以方便学习哦!

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

一、释义

形容读书是三心二意,或对所学的并不理解。

二、有关和尚的歇后语:

和尚的脑壳没法(发)(比喻没有办法,无能为力)

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和尚打架 - 抓不住辫子

和尚到了姑子庵 - 不妙(庙)

和尚看花轿 - 一场空欢喜

和尚的木鱼 - 合不拢嘴

和尚的儿子 - 拣的

和尚的分家 - 多事(寺)

和尚庙里的老鼠 - 听的经卷多

和尚庙对着尼姑庵 - 没事也得有事

和尚训道土 - 音得宽

和敞拜丈人 - 没有这回享

和尚养儿子 - 岂有此理

和尚拜堂 - 全是外行

和孙猴子比翻跟斗 - 差着十万八千里

和尚的脑壳 - 设法(发)

和尚照镜子 - 无计(害)可施(梳)

和尚坐岩洞 - 没事(寺)

和尚打伴 - 无法无天

和尚的脑壳 - 设法(发)(比喻没有办法,无能为力)

和尚庙里借梳子 - 摸错门了

和尚跟着月亮走 - 借光了

和尚娶媳妇 - 今生休想

和沿头上的虱子 - 明摆着(比喻非常明显)

和尚头上盘辫子 - 空绕一圈儿(比喻白走一趟)

和尚看花轿 - 空欢喜

和尚打架扯辫子 - 没有的事(比喻某件事不可能发生,或对某件事表示否定)

和尚敲钟 - 响当当

和尚化缘 - 到处求人

和尚下山 - 出事(寺)了

和尚出山 - 走下坡路

和尚回庙 - 走老路

和尚念经 - 自念自听

和尚的住处 - 妙(庙)

和尚的念珠 - 串通好的

和尚庙前讲假话 - 惹是(寺)生非

和尚的住处妙(庙)

尼姑庵里藏和尚 不是好事

和尚碰见秃子 大家光光的

两个和尚打架 抓不到辫子;没抓没挠;谁也抓不到谁的辫子;谁也抓不住谁的辫子;谁也别想抓辫子;谁也抓不到辫子;抓不住辫;都抓不到辫子

和尚望丈母 不熟这一门

香伙赶出和尚 喧宾夺主;颠倒

济公和尚 疯疯癫癫

看见和尚喊姨父 乱认亲

和尚不吃肉 在鼓上出气

老和尚放焰口 满足饿鬼欲望

邋遢和尚 没好道场做

和尚脑袋上涂油 滑头

闷头儿和尚 念真经

刚进庙的和尚念佛经 现学现唱

老和尚吹灯 散谈;散坛

和尚庙里去卖木梳 走错门路;走错门道

和尚戴红花 美妙;美庙

歪嘴巴和尚吹喇叭 一股斜气;一股邪气

查看全文>>>

小编相信一提起老虎,很多人都会谈虎色变;但一说到佛珠之类物,大家又会联想到慈悲。但假若这两种事物结合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呢?我们一起来看歇后语的答案吧:

老虎挂念珠假慈悲

老虎挂佛珠假充善人

【解释】

假慈悲慈善,怜悯。表面上装出一付慈爱怜悯的样子。

【关于老虎歇后语】

老虎下山:来势凶猛

老虎上山:谁敢阻拦

老虎拧尾巴:发威

老虎打屁:闻都不敢闻

老虎死了发疹:不倒威

老虎跳舞:张牙舞爪

老虎上街:人人害怕

老虎长了翅膀:神了

表现老虎的生态习性的有:

老虎打哈欠:口气真大

老虎藏在洞里:威风不显

老虎走路:不要伴,独来独往

老虎进山洞:瞻前不顾后

老虎不吃素:专啃硬骨头

老虎不吃猪:世上没见

老虎捉蟋蟀:笨手笨脚

老虎吃骨头:好牙口

老虎吃樱桃:馋红了眼

老虎吃太阳:白张了嘴

老虎吃棒子:刁(叼)棍

老虎吃蝴蝶:想入非非(飞飞)

老虎爬树:不会那一套,荒唐

表现老虎的凶猛、暴烈的有:

老虎吃羊:弱肉强食

老虎吃兔子:一口吞

老虎吃头羊羔:不吐骨头

老虎打架:不敢劝,没得劝

老虎鼻上插葱:凶相(象)

老虎窝里孩子哭:怪娘养的

老虎的儿子:别看他(它)小

表现老虎人面兽凡,假装人相的有:

老虎戴玛尼珠:假充活佛(藏语)

老虎戴喇嘛帽:想着法子吃人

老虎当和尚:人面兽心

老虎背十字架:假装耶酥

老虎披着皮:装样(羊)

老虎吃草:装驴

具有特殊的象征义、比喻义、引伸义的有:

老虎屁股上拔毛:断后

老虎尾巴挂炮竹:轰出去了

老虎阴山卧:躺下装死

老虎追得猫上树:多亏留了一手

老虎的朋友:没善兽(锡伯族)

老虎跳山涧:玄(悬)起来了( )

老上洞里菩萨堂:莫名其妙(奇庙); 谁人敢进(敬)

老虎窝里出狸猫:一代不如一代

老虎进山神庙:老腐败(虎拜)

老虎进口袋:自己找死

老虎嘴里拔牙:冒险;凶多吉少

查看全文>>>

1、马**上的苍蝇——瞎嗡嗡  2、好马遭鞭打——忍辱负重  3、马蜂叮**——痛不可言  4、怀里揣马勺——盛(成)心    5、火烧纸马店——迟早要归天  6、捎马子里装针——容易出头  7、马戏团的猴子——随人耍  8、山羊野马在一起——不合群  9、马背上钉掌——离题太远  10、舍得买马舍不得置鞍——大处不算小处算  11、坐马打电话——奇(骑)闻  12、马勺里的苍蝇——混饭吃  13、马跳水浪——奔波  14、马来西亚的咖啡——耐人寻味  15、横过马路——左顾右盼  16、马槽边上的苍蝇——混饭吃  17、扛着口袋牵牵着马——有福不会享  18、心日上装马达——热肚肠  19、到了悬崖不勒马——死路一条  20、马儿护虎儿——没那回事  21、揪着马尾巴赛跑——悬  22、见了骆驼说马肿——少见多怪  23、马槽里伸出个驴头——多一张嘴  24、马路新闻——道听途说  25、马后炮——弄的迟了  26、马尾巴绷琵琶——不值不谈  27、马驹子拉车——上了套  28、老水牛拉马车——不会套  29、骏马驮银鞍——两相配  30、风马牛——不相及  31、马尾巴提豆腐——提不起来  32、马打架——看题(蹄)  33、失马又丢车——大势己去  34、站在山上看马斗——踢不着,咬不着  35、盲人骑瞎马——乱闯  36、你有骏马我有金鞍——配得起你   37、捎马子里摸花生豆——大把地抓  38、马蜂过河——带(歹)毒  39、马尾做弦——不值一谈(弹)  40、将军不下马——各奔前程  41、毒蛇的牙齿马蜂针——全是窜  42、纸马店的货——等着烧  43、炸了窝的马蜂——乱哄哄  44、人家骑马我骑驴,后面还有推车的——比上不足,比下亲  45、拍马屁拍到马嘴上——会咬一曰  46、娃娃骑木马——不进不退  47、马打架——看题(蹄)    48、鞋壳篓里跑马——没几步跑头  49、长颈鹿进马群——高出了头  50、马蜂针,蝎子尾——惹不起  51、马蹬子钉掌——空前绝后  52、马蜂过河——带(歹)毒  53、马抓痒——全凭一张嘴;全仗嘴  54、马嚼子戴一牛嘴上——胡来    55、马驹子拉磨——不顺手  56、女儿国招附马——一厢情愿  57、马背上打电话——奇闻  58、马蜂过河——歹(带)毒  59、马上耍杂技——艺高   60、冰凌上跑马—

查看全文>>>

在日常的生活与工作中,说到歇后语,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我们可以把歇后语看成是一种汉语的文字游戏,特别有趣。比如: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那么,歇后语的故事有哪些呢?下面是范文资讯网小编帮大家编辑的“经典搞笑的歇后语故事”,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经典搞笑的歇后语故事【篇一】

包公断案——铁面无私

包拯,宋庐州合肥(今属安徽)人,字希仁,中国北宋官员,以清廉公正闻名于世。其曾任天章阁待制,人称“包待制”;后进为龙图阁直学士,故后人亦称“包龙图”,

包拯的亲侄子包勉,在做了地方官之后,行为不检点,丝毫没有包拯的半点作风,他贪赃枉法,本以为能够逍遥法外,但是作恶多端,人神共愤,最终纸包不住火,事情败露,案件的处理上几经周转,就应差阳错的到了包拯手上。

包拯看了之后,非常生气,没想到自己侄子这么不中用,但又非常为难。包拯从小失去父亲,他的童年都是和包勉的一家一起度过的,包勉的妈妈对待包拯就像是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

包拯从来不叫嫂子,而是叫嫂娘,嫂娘从小对包拯恩重如山,而这包勉又是嫂娘唯一的儿子,在公私两难的选择间,包拯随后选择了贯彻自己的执法风格,他选择大义灭亲,就下令斩了包勉,然后再向自己的嫂娘赔罪道歉。

释义:像包公断案一样公正严明,不会因为任何原因徇私枉法。

经典搞笑的歇后语故事【篇二】

庵秋婶打女婢——刚刚好就好

故事:解放前,秋婶出生于书香门第,知书识礼,性格爽朗,思想开放,热心社会公益事业,乡里人尊称她庵秋婶。

庵秋婶认为家里的女婢做了错事,务必进行鞭笞责罚,但责罚要有度。若打轻了,不会痛,她不能记取教训;若打狠了,打伤了还得给她治疗,甚至耽误了做工。因此,刚刚好就好。这事很快就流传开了,之后成为人们劝说那些待人处事太过份的人的通俗歇后语:“庵秋婶打女婢(喳某简)———刚刚好就好。”

释义:形容凡事都要留有余地,不能过度。

经典搞笑的歇后语故事【篇三】

"飞蛾扑火--自取灭亡"的故事:

梁武帝萧衍是汉朝名相萧何的第二十五世孙,秉承先人的遗风,学识广博。到溉聪明好学,为人公正,性格直爽,官至散骑常侍、侍中、国子祭酒。由于梁武帝的赏识,到荩被提升为丹阳尹丞。同时到溉还是梁武帝的棋友之一。

有一天,梁武帝与当时的名手朱异对局,到溉在一旁观战。眼看就要终局,朱异一不留意,把棋盘上的棋子弄乱掉了。梁武帝十分不高兴

查看全文>>>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