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心得体会 > 警察英雄事迹心得体会 > 导航 > 学习郑益龙英雄事迹体会

警察英雄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郑益龙英雄事迹体会。

人的想法不一样,能力不一样,眼界不一样,将读过的东西,把最受感触、最重要的部分做为中心来写。在日常的生活中,说到心得体会,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写心得体会为了更好的记忆,也是为了可以把这些感悟都记录下来。我们写心得体会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小编陆续为大家整理了学习郑益龙英雄事迹体会,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学习郑益龙英雄事迹体会

面对危难,郑益龙毫不犹豫地跳入江中救人,在他的心目中,大义胜过一切。连日来,潮阳区社会各界纷纷以各种方式表达对英雄的敬意,给予英雄家人无微不至的关怀。昨日,记者从潮阳区了解到,目前该区作出了关于向“舍己救人——新时代雷锋”郑益龙同志学习的号召,为形成互敬互爱、互帮互助的良好社会风尚凝聚正能量。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为了更好地学习发扬雷锋精神,3月5日18时30分历史学院于文教中心307室组织学生观看学习郑益龙先进事迹,历史学院2012级全体同学参加此次活动。

郑益龙是广州武警警官,3月1日14时28分下水解救落水青年却被无情的河水夺走了宝贵的生命。同学们通过视频得知郑警官的消息,在场的同学们被郑警官的无私博爱深深打动。他用生命践行雷锋精神,他是当代的雷锋,是当代大学生的榜样。历史学院的学生为了纪念郑警官,在小黑板上写下了奉公克己、鞠躬尽瘁、一心为国、公而忘私十六个大字,表达出了对郑警官深深的爱戴和无限的崇高敬意。

郑益龙同志奋不顾身,英勇救人,事迹感人,是新时期潮阳人的骄傲。入伍这些年来,郑益龙三次荣立三等功,足以说明他对于雷锋精神的传承与践行是一以贯之的,是发自肺腑的。他的成长经历和英雄事迹,诠释了舍己救人、不怕牺牲的新时代雷锋精神。希望通过向“舍己救人——新时代雷锋”郑益龙同志学习活动,让活在人们心中的雷锋精神,在一代又一代人的薪火相传中变得更加凝重,并把学习先进典型焕发出来的热情转化为建设美丽幸福新潮阳的强大动力。

通过观看学习郑警官的先进事迹,历史学院的同学们深受鼓舞,在缅怀烈士的同时也深刻感受到了雷锋精神。雷锋精神就在我们身边,发扬雷锋精神,做新时代的雷锋。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编辑推荐

学习任长霞英雄事迹的心得体会


学习任长霞英雄事迹的心得体会
学习任长霞英雄事迹的心得体会
任长霞作为中国共产党组织六千八百万共产党员中一个普普通通的共产党员,在担任登封市公安局长期间的先进事迹,在新时期、新形势、新的环境下,为我们广大的强牢记一个纲领树立了一面先进性的旗织,她不仅仅是公安系统内部的英雄,是人民心目中的一座丰碑;同时也是我们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学习的榜样,讴歌和谱写了一曲曲共产党人先进性所保持与树立起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忠于职守、并秉公执法,满腔热情、爱民为民的新形象。所有从她身上读到看到听到历历在目的先进英雄事迹,使我们心灵深处深深震憾、体会和认识到,一个共产党员保持和做到先进性,要增强牢记一个纲领,学习三种精神,坚持指导实践一个中心思想,坚持一个要务,树立一个宏伟目标。
一、增强牢记一个纲领:每一个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始终要增强牢记一个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和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三、学习三种精神:第一是学习任长霞在工作上朔造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队伍形象;第二是学习(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任长霞情系群众、竭诚为民、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第三是学习任长霞忠于职守、无私无畏、刚正不阿的英雄精。
三、坚持指导实践一个中心思想:坚持指导实践以“三个代表”为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即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指导和实践路线、方针、政策,工作、生活、学习,政治、思想、组织及廉政建设。
四、坚持一个要务: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工作能力、组织能力、服务能力、拒腐防变的能力和增强政治敏锐性。
五、树立一个宏伟目标:树立一个远大的宏伟目,也就是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持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三大历史任务求真务实、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大力加强执政能力建设。



黄继光的英雄事迹


黄继光的英雄事迹

黄继光的英雄事迹(一):

黄继光堵枪眼的故事

黄继光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战斗英雄。1930年出生于四川省中江县一个小山村。他自幼家境极为贫寒,六七岁时父亲因受地主欺压,病恨交加而死。黄继光从小就给地主打长工、割草放牛。1949年冬,家乡解放,村里组织起农会,黄继光不但成为农会第一批会员,用心斗争地主,还当上了村里的民兵。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后,国内停止复员并超多征兵。1951年3月,中江县征集志愿军新兵时,黄继光在村里第一个报了名。体检时,他因身材矮小开始未被选中,来征兵的营长却被黄继光参军的热情所感动,同意破格录取。[由整理]

到朝鲜前线后,黄继光被分配到第十五军第一三五团二营六连任通讯员。他到了部队后,样样工作都干得十分出色。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开始打响了。这是朝鲜战场上最激烈的一次阵地战。黄继光所在的营已经持续战斗了四天四夜,第五天夜晚接到上级的命令,要在黎明之前夺下敌人的597。9高地。

进攻开始了,大炮在轰鸣。战士们占领了一个又一个山头,就要到达597。9高地的主峰了。突然,敌人一个火力点凶猛地射击起来。战士们屡次突击,都被比雨点还密的枪弹压了回来。

东方升起了启明星,指导员看看表,已经四点多了,如果不快摧毁这个火力点

点,在黎明前就攻不下597。9高地的主峰,已经夺得的那些山头就会全部丢失。

黄继光愤怒地注视着敌人的火力点,他转过身来坚定地对指导员说:指导员,请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指导员紧握着他的手说:好,我相信你必须能完成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黄继光带上两个战士,拿了手雷,喊了一声让祖国人民听我们胜利的消息吧,向敌人的火力点爬去。

敌人发现他们了。无数照明弹升上了天空,黑夜变成了白天。炮弹在他们周围爆炸,他们冒着浓烟,冒着烈火,匍匐前进。一个战士牺牲了,另一个战士也负伤了。摧毁火力点的重任落在了黄继光一个人的肩上。

火力点里的敌人把机枪对准黄继光,子弹像冰雹一样射过来。黄继光肩上腿上都负了伤。他用尽全身的力气,更加顽强地向前爬,还有20米,10米近了,更近了。

啊!黄继光突然站起来了!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他举起右臂,手雷在探照灯的光亮中闪闪发光。

轰!敌人的火力点塌了半边,黄继光晕倒了。战士们赶紧冲上去,不料才冲到半路,敌人的机枪又叫起来,战士们被压在山坡上。

天快亮了,规定的时间立刻要到了。指导员正在着急,只见黄继光又站起来了!他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我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冲啊!为黄继光

报仇!喊声惊天动地,战士们像海涛一样向上冲,占领了597。9高地,消灭了阵地上的全部敌人。黄继光牺牲时年仅22岁。

黄继光的英雄壮举,获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最高荣誉他被志愿军领导机关追记特等功,并授予特级英雄称号。所在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黄继光最后长眠于沈阳市北陵烈士陵园。

烈士们用鲜血铸就了我们这天完美的幸福生活,我们更就应要学习他们这种精神,刻苦学习,不怕困难,努力学好知识,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

黄继光的英雄事迹(二):

黄继光的英雄事迹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后,国内停止军人复员并超多征兵。1951年3月,中江县征集志愿军新兵时,黄继光在村里第一个报了名。体检时,他因身材较矮开始未被选中。来征兵的营长却被黄继光参军的热情所感动,同意破格录取。

到朝鲜前线后,黄继光被分配到第十五军第一三五团二营六连任通讯员。1952年4月,部队到五圣山前沿阵地接防,本想杀敌立功的黄继光却被分配到了连队后勤。经过副指导员细致的思想工作,黄继光明白了后勤工作的重要性,样样工作都干得很出色。1952年7月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

经上级批准,他荣立三等功一次。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开始。10月19日夜,黄继光所在的二营奉命反击占领597.9高地表面阵地之敌。在反击中,遇到敌人一个暗藏火力点的疯狂射击,部队连续冲锋都没成功。眼看就要天亮,如果在拂晓前还夺不下高地,不仅仅使已夺取的阵地重落敌手,还会直接影响整个上甘岭反击战的胜利。在这关键时刻,黄继光参加了攻坚小组。在战斗中,攻坚小组的两位战友阵亡了,状况十分紧急,黄继光身上也连中了4枪,他昏了过去。联合国军的机枪声把他惊醒,他不顾一切顽强地爬到了联合国军的枪口旁边,用自我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枪眼,当场阵亡。

黄继光的英雄壮举,获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最高荣誉他那舍己为人,一心为民被志愿军领导机关追记特等功,并授予特级英雄称号(另一特级英雄是杨根思);所在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黄继光最后长眠于沈阳市的抗美援朝烈士纪念馆。

黄继光的英雄事迹(三):

黄继光的英雄事迹

黄继光,四川省中江县人。1930年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曾当过儿童团团长和民兵,被评为民兵模范。1954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1952年7月加

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作战勇敢,立三等功1次。

1952年10月,在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中,所在营与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激战4昼夜后,于19日夜奉命夺取上甘岭西侧597。9高地。部队接连攻占3个阵地后,受阻于零号阵地,连续组织3次爆破均未奏效。关键时刻,时任某部6连通信员的黄继光挺身而出,请求担负爆破任务。他带领2名战士勇敢机智地连续摧毁敌人几个火力点,一名战友不幸牺牲,另一名战友身负重伤,他的左臂也被打穿。应对敌人的猛烈扫射,他在多处负伤,弹药用尽的状况下,为了战斗的胜利,顽强地向火力点爬去,靠近地堡射孔时,奋力扑上去,用自我的胸膛,死死地堵住了敌人正在喷射火舌的枪眼,壮烈捐躯。在黄继光英雄壮举的激励下,部队迅速攻占零号阵地,全歼守敌两个营。

战后,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追授模范团员称号。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给他追记特等功,并追授特级英雄称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

黄继光的英雄事迹(四):

黄继光的英雄事迹

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战斗英雄。农历1930年11月20日出生于四川省中江县一个山村,他自幼家境极为贫寒,六七岁时父亲因受地主欺压,病恨交

加而死。黄继光从小就给地主扛长工、割草放牛。1949年冬,家乡解放,村里组织起农会,黄继光不但成为农会第一批会员,用心斗争地主,还当上了村里的民兵。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后,国内停止复员并超多征兵。1951年3月,中江县征集志愿军新兵时,黄继光在村里第一个报了名。体检时,他因身材较矮开始未被选中。来征兵的营长却被黄继光参军的热情所感动,同意破格录取。

到朝鲜前线后,黄继光被分配到第十五军第一三五团二营六连任通讯员。1952年4月,部队到五圣山前沿阵地接防,本想杀敌立功的黄继光却被分配到了连队后勤。经过副指导员细致的思想工作,黄继光明白了后勤工作的重要性,样样工作都干得很出色。1952年7月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经上级批准,他荣立三等功一次。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开始。10月19日夜,黄继光所在的二营奉命反击占领597.9高地表面阵地之敌。当攻击部队受阻、伤亡较大时,已任营通讯员的黄继光挺身而出,主动请战,消灭敌人火力点。在战友负伤牺牲、自我所携弹药用光的状况下,黄继光毅然用自我的身躯堵住了敌人枪眼,为冲锋部队的胜利开辟了通路,牺牲时年仅22岁。

黄继光的英雄壮举,获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最高荣誉他被志愿军领导机关追记特等功,并授予特级英雄称号(另一特级英雄

是杨根思);所在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黄继光最后长眠于沈阳市北陵烈士陵园。

黄继光的英雄事迹(五):

黄继光的英雄事迹材料

黄继光,1930年出生于四川省中江县一个山村。他自幼家境极为贫寒,黄继光从小就给地主扛长工、割草放牛。

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后,国内超多征兵。黄继光在村里第一个报了名。体检时,他因身材较矮开始未被选中。来征兵的营长却被黄继光参军的热情所感动,同意破格录取。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开始。10月19日夜,黄继光所在的二营奉命占领597。9高地表面阵地。当攻击部队受阻、伤亡较大时,黄继光主动请战,消灭敌人火力点。在战友负伤牺牲、自我所携弹药用光的状况下,黄继光毅然用自我的身躯堵住了敌人枪眼,为冲锋部队的胜利开辟了通路,牺牲时年仅22岁。

黄继光的英雄事迹(六):

黄继光的英雄事迹

1952年10月19日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所在的营奉命再次反击597。9高地。当连续攻下敌人数处阵地后,部队在零号阵地半山腰被敌机枪火力点压制,前进受阻。危急中,他挺身而出主动承担爆破任务。他勇敢地冲向敌地堡,用手雷炸毁敌几个火力点后,敌一残存的火力

点还在顽抗,部队前进依然困难。此时,黄继光身上已经7处负伤,手雷也已全部用光。为了完成任务,减少战友的伤亡,他忍住巨痛英勇地扑向敌人的火力点,用自我的胸膛堵住正在扫射的敌机枪射孔,为反击部队扫清了前进的道路。在黄继光壮烈献身精神的鼓舞下,反击部队迅速全歼美7师5个连,夺回阵地。战后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青年团中央授予他模范青年团员称号。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追记特等功,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英雄称号。朝鲜政府授予他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英雄称号及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为缅怀英雄,他的名字及英雄事迹被镌刻在上甘岭北面的五圣山石壁上,其家乡中江县兴发乡也改名为继光乡。

攻打上甘岭的战斗是1952年10月14日开始的。主力部队是我们45师的134团和135团。黄继光当时是135团二营六连的通信员。

上甘岭战役打响后,他被抽到营部当通信员。六连的战斗任务是依次收复六号、五号、四号和零号阵地。拿下了前面的三个阵地后,六连的90多人只剩下十来个人了。19日凌晨,连长万福来把剩余的战士编成三个爆破小组,对零号阵地的几个地堡实施爆破。结果,三个爆破组轮番上阵,全部伤亡殆尽。

正在这时,黄继光、吴三羊和肖登良冲了上去。他们三个人交替掩护爆破,很快炸掉了三个

小地堡,只剩下最后一个大地堡了。这时,吴三羊牺牲了,肖登良也重伤后奄奄一息。指导员在敌照明弹的光亮上看见只剩黄继光一个人带着伤在运动时,连忙爬过来用机枪掩护黄继光。黄继光拖着受伤的腿,慢慢爬到地堡前,然后奋力投出一颗手雷。不料这个大地堡很坚固,手雷爆炸后只炸塌了地堡的小小一角。敌人的机枪依然疯狂喷吐着火舌。这时,黄继光的身体向机枪射孔果断移动,用身体堵住了那条炽烈的火舌

黄继光牺牲三四天后,瞅住战斗中间的间歇机会,我们收容所的三个女卫生员,官义芝、何成君、我和不明白名字的男战士,一齐把黄继光的遗体弄到我们收容所的坑道旁边的几颗小松树林子里来。当时,他的尸体两只手仍然高举着,持续着趴在地堡上的姿态。

在整理黄继光的遗体时,我们发现他的胸膛前被火药烧黑了,弹洞像蜂窝似的。后背脊骨被子弹打断,肉被带出来,构成一个很大的血洞。他身上背着的手电筒和水壶也挨了敌人的不少子弹。衣服上的鲜血早已干了,紧紧地沾在他的身上,是我用剪刀一个地方一个地方慢慢剪开,然后用热水慢慢地润着一块一块的撕下来,可在给他穿新衣服的时候,他那高高举起的双手把我们难住了,怎样整也整不下来,怎样办呢?我们一合计,决定用几个汽油桶烧水

,用热水毛巾捂他的手臂。捂到了第三天,黄继光的双臂及整个身子都软了下来,四肢都能够活动了,我们方才给他穿上了一身崭新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服,然后将其装进了一口从祖国运来的棺材。

黄继光的英雄事迹(七):

黄继光的英雄事迹

1952年10月,在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中,所在营与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激战4昼夜后,于19日夜奉命夺取上甘岭西侧。部队接连攻占3个阵地后,受阻于0号阵地,连续组织3次爆破均未奏效。时近拂晓,如不能迅速消灭敌中心火力点,夺取零号阵地,将贻误整个战机。关键时刻,时任某部6连通信员的黄继光挺身而出,请求担负爆破任务。他在决心书上写道:坚决完成上级交给的一切任务,争取立功当英雄,争取入党。当即被任命为第6班班长。他带领2名战士勇敢机智地连续摧毁敌人几个火力点,一名战友不幸牺牲,另一名战友身负重伤,他的左臂也被打穿。应对敌人的猛烈扫射,他毫无畏惧,忍着伤痛,迅速抵近敌中心火力点,连投几枚手雷,敌机枪顿时停止了射击。当部队趁势发起冲击时,残存地堡内的机枪又突然疯狂扫射,攻击部队再次受阻。这时他多处负伤,弹药用尽。为了战斗的胜利,他顽强地向火力点爬去,靠近地堡射孔时,奋力扑上去,用自

我的胸膛,死死地堵住了敌人正在喷射火舌的枪眼,壮烈捐躯。在黄继光英雄壮举的激励下,部队迅速攻占零号阵地,全歼守敌两个营。

黄继光的英雄事迹(八):

黄继光的英雄事迹

黄继光,1930年出生于四川省中江县一个山村。他自幼家境极为贫寒,六七岁时父亲因受地主欺压,病恨交加而死。黄继光从小就给地主扛长工、割草放牛。1949年冬,家乡解放,村里组织起农会,黄继光不但成为农会第一批会员,用心斗争地主,还当上了村里的民兵。

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后,国内停止复员并超多征兵。1951年3月,中江县征集志愿军新兵时,黄继光在村里第一个报了名。体检时,他因身材较矮开始未被选中。来征兵的营长却被黄继光参军的热情所感动,同意破格录取。

到朝鲜前线后,黄继光被分配到第十五军第一三五团二营六连任通讯员。1952年4月,部队到五圣山前沿阵地接防,本想杀敌立功的黄继光却被分配到了连队后勤。经过副指导员细致的思想工作,黄继光明白了后勤工作的重要性,样样工作都干得很出色。经上级批准,他荣立三等功一次,还加入了共青团。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开始。10月19日夜,黄继光所在的二营奉命反击占领597。9高地表面阵地之敌。当攻击部队受阻、伤亡较大时,已任营通讯员的黄继光挺身而出,主动请战,消灭敌人火

力点。在战友负伤牺牲、自我所携弹药用光的状况下,黄继光毅然用自我的身躯堵住了敌人枪眼,为冲锋部队的胜利开辟了通路,牺牲时年仅22岁。

学习“最美校长”杨建一英雄事迹体会


学习“最美校长”杨建一英雄事迹体会

在全国都学习“最美校长”杨建一的英雄先进事迹之际,我校要求全体教师举行杨建一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议,认真学习杨校长那种一身正气、坚守岗位、爱生如子、爱校如家的敬业精神和他那临危不惧、舍己救人的英勇献身精神;缅怀最美校长的英雄事迹。

建一同志的一些感人事迹,让我们学习他临危不惧、舍生忘死、奋不顾身、舍己救人的英勇献身精神。

当听完杨建一的先进事迹后,他在我的脑海里一直回荡。 杨校长是身体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道德楷模,是关键时刻豁得出来、危急关头冲得上去的时代英雄,是网友口中的“最美校长”,是百姓心目中的“英雄校长”。

杨建一同志是当代教师的杰出代表,展示了当代教师的高尚和精神风貌。我们要学习杨建一同志立足岗位、扎实工作、乐于奉献的精神,使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社会主义道德新风尚,以此为契机营造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的社会氛围,为的创建而努力奋斗。

在学生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危急时刻,杨建一校长舍生忘死,义无反顾的挺身而出,把生的希望留给学生,把死的危险置之度外,用他瘦弱的身躯撑起了学生们的一片天。他以英勇无畏和大爱无言的举动,用爱和责任为学生筑起了生命长城,向世人展示了为人师表的精神风貌和共产党员崇高的品性光辉,用宝贵生命诠释了中华民族舍己救人的传统美德,用英勇壮举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要求,展示了当代教师的时代风采。

杨建一校长是身体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道德楷模,是关键时刻豁得出来、危急关头冲得上去的时代英雄,是学校老师和学生眼中的“保姆校长”,是网友口中的“最美校长”,是百姓心目中的“英雄校长”。

向杨建一同志学习,向杨建一同志致敬,向人民教师杨建一同志致敬,向时代的英雄杨建一同志致敬!!!

消防英雄事迹心得体会


消防英雄事迹

在每个男人的心中,都曾有过英雄的梦想。或是金戈铁马、驰骋沙场的将军,或是运筹帷幄、享誉商界的精英。或是苦心专研、名满中外的科学家。英雄的定位可以很高,唯有抬头仰望,才觉得英雄的伟大。然,投身部队,关乎英雄的定义,我有了更深的了解。英雄不必很高,我身边每一次认真投入到灭火救援抢险中的队友,他们就是可爱的小英雄。为祖国奋斗的是英雄,为守护每个小家而无私奉献的更是英雄。只要有闪光点,就能看到英雄的光辉。

郑忠华,**市**县公安消防大队一中队一班班长,入伍五年来,他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高高举过头顶,始终牢记消防战士的神圣职责,始终冲锋在灭火和抢险救援第一线,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共参加灭火救援行动156次,抢救群众21人,先后被国务院授予"抢险救援勇士",荣立三等功1次,3次受到部队各级嘉奖,并被评为优秀士兵。与长河共存,是大家对他抢救群众英勇献身的深刻缅怀,他把生的希望洒向浑浊的河面,在激流中托起生命的绿洲;他在生与死的关头毅然抉择,使自己的生命在六个人身上同时延续;他以自己短暂的23个青春年华,实践了像他自己名字一样忠诚的诺言。

**地处**北山区,洪涝灾害多发。今年,****县遭受了特大洪涝灾害。美丽的山城在洪水的肆虐下,化为一片水乡泽国,整个**县城满目疮痍。房屋倒塌、道路冲毁、污泥横流、停水断电……**人民的生活陷入一片慌乱。接上级通知,**消防支队第一时间派出救援队,奔赴受灾区参加抢险救援。我有幸的参加了此次任务。和战友们,拿着铁锹铁铲,一点点的疏通道路。拿着水枪,为百姓冲洗房屋。虽然这样的任务有别于平时出警,虽没有凶险的火情,但帮助百姓恢复重建家园,更是迫不及待。家,是温暖的港湾,充满了温馨与关怀。看着**人民的屋子里重新亮起了明灯,有了欢声笑语,我和战友们的心中充满了感动。感动于**人民在灾难面前的乐观,也感动于消防使命的神圣。

"扎根山区,奉献驻地",**已经成为了我们的第二个家园,**人民就是我们的家人、亲人。伟大祖国有许许多多的军人,我们是那守护**一方沃土的消防战士。我们扛的不是长枪短炮,我们扛的是水枪,随时待命,随时出动。我们的使命是二十四小时,是每分每秒,是三百六十五个日日夜夜。我们的肩上有重任,我们的心中装着人民,119,已经融入到我们血液之中,给养着我们的精神追求。英雄,请允许我们这样称呼自己,唯有用英雄的苛刻才能让我们在消防的事业中彰显青春的激扬,奉献青春的斗志,发挥青春的热情,留下青春的光辉!

学习抗震救灾英雄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抗震救灾英雄事迹心得体会

5月12日,一个令所有中国人终生难忘的日子。这一天,苍天无情,成千上万人再也仰望不到当晚的星空,明日的太阳。看到无数条鲜活的生命在地震中瞬间消失,看到幸存者失去亲人后在雨中撕心裂肺地哭喊,每当看到这些报道时,我都忍不住地往下掉泪。在残酷的自然灾害面前,人的生命就像风中摇摆的芦苇,是如此的脆弱。对灾难中的同胞感同身受,这场灾难也让所有中国人空前团结。

举国同悲的汶川大地震,我们看到了一种力量,在全国人民身上凝聚,我们看到了一种刻骨铭心的爱,在全国人民心里蔓延。这个时候,没有任何其他杂音,只有为逝者默念,为伤者祈祷,为生者祝福的声音;这个时候,神州大地处处都在重复着同一种动作,传递着同一种心声,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为受难同胞献上一点爱心。而在灾区发生的一个个感人的细节,更是让我淆然泪下,这一次是因感动而流泪。无数的画面在我脑海闪过:

深夜的德阳市汉旺镇,冷雨凄厉,悲声四处。也就是在这次灾难面前,勇现出了一批批感人的英雄事迹。在东汽中学的坍塌教学楼里,救援人员发现一位教师双臂张开着趴在课桌上,在他身下的是四名还活着学生,望着已经遇难的教师而哭泣。我们应该永远记住这位老师的名字——谭千秋,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灾难,谭老师却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抵挡塌下的天花板,把生命留给学生,把死亡留给自己。他心中的爱,正如他的名字那样,千秋流淌。

在绵阳的一个援救现场,一所学校的主教学楼坍塌了大半,100多个孩子被压在了下面。战士们在废墟中已经抢出了十几个孩子和三十多具尸体。然而就在抢救到最关键的时候,突然教学楼的废墟发生再次坍塌,再进入废墟几乎等于送死。但几个战士还是要往里钻,这时坍塌就发生了,那几个往里钻的战士马上被其他的战士死死拖住,一个战士跪了下来大哭,对拖他的人说,“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我还能再救一个!”

北川县的一位副县长。地震时他全家正在为老父亲过生日,突然地声巨响,房子垮下来,家人全部压在里面了。他得到消息后没有回家去救被埋的7位亲人,而是强忍悲痛组织全县的抢险救人,而且一直坚守在岗位,他的嗓子已经哑了。

这样的催人泪下的故事还有很多,他们不顾个人安危,舍己救人,这样的英雄事迹和高尚精神是我们所有人学习的榜样。而在同一片天空下,全国各族人民及海内外华人华侨,各国政府和人民传递着温暖的行动,同样令人触动。灾难后,我们看到出租车司机们,放下手中生意,自发地奔赴灾区帮助救灾;我们还看到农民工来到献血屋前排队,“抗震救灾人人有责,没有钱就‘出点血’。”;甚至以拾垃圾为生的老婆婆都要为灾区捐上自己辛苦赚来的一元几角钱……谁说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减弱,谁说我们的人民意志力薄弱,看看温家宝总理那悲切而坚定的面容,这是我们中华民族充满温情而又坚毅性格的最好体现。有了这种性格,我们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还有什么灾难不能战胜的呢?

我们生活的世界正如我们栖居的地球那样,表面坚冷,内心炙热。发生在灾难背后的一幕幕温情故事,告诫着我,不要再为自己的冷漠,找个“世界冷漠”的理由;不要再让自己的麻木,找个“生活奔波”的理由。因为这个世上有一种刻骨铭心的爱,就像太阳,不管晴天雨天,都会从东方升起。我们唯一要做的,是拨开天空的乌云,把阳光当成温暖我们每一颗心灵的永恒力量。让隐晦在深处的人性光辉尽情闪耀吧!无论是安定年代,还是灾难年代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