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关于节日的教案中班 > 导航 >

关于节日的教案中班,2024关于节日的教案中班

关于节日的教案中班

主题名称:妈妈的节日

主题目标: 1、感受妈妈对自己的爱和自己对妈妈的爱。 2、知道三八节是妈妈的节日,能用各种方式来表达、表现自己对妈妈的爱。 3、乐于参加年级组大型活动,增进亲子交流。

主题内容: 周一:语言《猜猜我有多爱你》 周二:社会《妈妈和宝贝》 周三:语言《告诉妈妈》(脱班)周四:艺术《我爱妈咪》 周五:年级组三八节活动

语言:猜猜我有多爱你 活动目标: 1、倾听故事,仔细观察画面,理解故事内容,愿意用语言表达小兔子对妈妈的爱。 2、感受故事中兔妈妈和兔宝宝之间的爱。 活动准备: 1、挂图4号《小朋友的书。猜猜我有多爱你》 2、磁带及录音机 活动过程: 1、引出故事(出示毛绒小兔)教师讲述:有一只小兔子,它非常爱它的妈妈,小兔想告诉妈妈:我有多爱你。它是怎么表达对妈妈的爱的呢?妈妈又是怎么说的呢?我们来听这个故事。 2、教师讲述故事(完整讲述,让幼儿感受故事的温馨情感)提问:故事里有谁?(你最喜欢故事里兔妈妈和宝宝的哪一段对话?请你来学一学)小兔子问了妈妈一个什么问题? 3、教师逐幅出示挂图,分段讲述故事,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 (1)教师出示挂图1: 小兔子对妈妈是怎么说的?它做了一个什么动作?请你学一学。 妈妈又是怎么说的?它做了什么动作? 小兔子是怎么想的? (2)教师出示挂图2: 这次,小兔子是怎样表达它对兔妈妈的爱的,它怎么说,做了什么动作表示? 妈妈又是怎么说的?它说了什么动作? 小兔子是怎么想的?为什么? (3)教师出示挂图3: 小兔子又想了个什么好主意来表达它对妈妈的爱?它怎么说,做了什么动作表示? 妈妈听了小兔子的话,又是怎么做的? (4)教师出示挂图4: 小兔子又想了什么表示它对妈妈的爱? 妈妈听了小兔子的话,又是怎么做的?(妈妈也跳了吗?一直跳到哪里?谁跳得高?) (5)教师出示挂图5: 小兔子困了,临睡前,它对妈妈说了什么? 小兔睡了,妈妈在干什么?它说了什么? 4、教师(再次)完整讲述故事。请幼儿跟着学说对话(你爱你的妈妈吗?你有多爱你妈妈?提示幼儿用故事中的对话表达)小兔爱妈妈吗?它是怎样表达对妈妈的爱的?妈妈爱小兔吗?它是怎样表达对小兔的爱的?你觉得,谁的爱更多呢?为什么? 5、请幼

查看全文>>>

  1、碧艾香蒲处处忙。舒頔《小重山端午》 2、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钩。李贺《七夕》 3、五更风雨断遥岑。陈子龙《唐多令寒食》 4、少年自负凌云笔。刘克庄《贺新郎九日》 5、六曲屏山和梦遥。纳兰性德《采桑子九日》 6、月到中秋偏皎洁。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 7、天上风云庆会时陈献章《元旦试笔(选一)》 8、高树数声蝉送晚。吴文英《凤栖梧甲辰七夕》 9、今宵楼上一尊同。辛弃疾《一剪梅中秋元月》 10、岑生多新诗,性亦嗜醇酎。杜甫《九日寄岑参》 11、沉吟坐西轩,饮食错昏昼。杜甫《九日寄岑参》 12、所向泥活活,思君令人瘦。杜甫《九日寄岑参》 13、桂嫩传香远,榆高送影斜。李商隐《壬申七夕》 14、天应有意故遮阑。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15、双缕绣盘金,平沙油壁侵。陈子龙《唐多令寒食》 16、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元日》 17、鹭窥芦箔水,鸟啄纸钱风。范成大《寒食郊行书事》 18、幸回郎意且斯须,一年中别今始初。王建《七夕曲》 19、露泫低珠佩,云移荐锦衣。任希古《和长孙秘监七夕》 20、正是浴兰时节动。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21、彩云断、翠羽散,此情难问。吴文英《惜秋华七夕》 22、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赵蕃《端午三首》 23、洒洒沾巾雨,披披侧帽风。范成大《清明日狸渡道中》 24、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贝琼《已酉端午》 25、石榴美艳,一撮红绡比。杜安世《鹤冲天清明天气》 26、留恋海棠颜色、过清明。张辑《南歌子柳户朝云湿》 27、把紫府清都作一家。谢枋得《沁园春寒食郓州道中》 28、世间离恨何年罢。晏几道《蝶恋花喜鹊桥成催凤驾》 29、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30、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李商隐《辛未七夕》 31、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边贡《午日观竞渡》 32、骤卷风埃,半掩长蛾翠妩。吴文英《扫花游西湖寒食》 33、三年遇寒食,尽在洛阳城。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34、细看茱萸一笑,诗翁健似常年。张可久《风入松九日》 35、忽逢青鸟使,邀入赤松家。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36、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李商隐《观

查看全文>>>

活动设计背景

新年的脚步越来越近了,年的味道越来越浓了。孩子们也盼望着新年快快来临。本节活动结合中班幼儿的已有经验,谈一谈过年的习俗,做一做新年的礼物贺卡。使幼儿在制作的过程中感受了过年的快乐,同时也发展了幼儿的动手能力。

活动目标

1、了解春节的一些风俗,加深幼儿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识。

2、能利用各种材料制作贺卡,学习拖拉画法及粘贴的技巧。

3、引导幼儿乐于参与活动,学习合作、交往。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学习拖拉法。2、学习制作贺卡

教学难点:学习拖拉法

活动准备

ppt、卡纸、棉线、各色颜料、固体胶、油画棒等

活动过程

一、 引起兴趣,介绍过年习俗

1、播放鞭炮声音,观看烟花图片,引起幼儿兴趣。

2、教师提问:

(1)漂亮的烟花和鞭炮声使你想到了什么?

引导幼儿结合已有经验进行讲述

3、教师小结:在各种喜庆的场合都要放鞭炮和烟花。特别是过新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做这些事情。

二、 了解过年习俗

1、 教师提问:除了放烟花和鞭炮外,我们还会做哪些事情?

引导幼儿自由发言表达自己的想法,讲到一种习俗时就欣赏ppt(穿新衣、互相拜年、吃年夜饭、贴春联、送贺卡等)

2、教师小结:我们过年除了放烟花炮竹,一家人还要团圆吃年夜饭,贴春联,穿上漂亮的衣服,相互拜年,送新年贺卡等。

三、 观看ppt,学习制作过程

1、 教师出示自制贺卡请幼儿欣赏并引起制作兴趣

2、 观看ppt,教师介绍材料及制作过程,学习制作。

四、 幼儿动手制作贺卡并赠送

1、 幼儿制作贺卡(过程中引导幼儿学习合作)。

2、 同伴之间互赠贺卡并送祝福语,学习交往。

延伸活动:向周围人说新年祝福语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对于中班孩子来说难易程度是可以的,中班孩子对于过年习俗已经有了一定的印象和了解。

活动中教师能让孩子自己讨论过年的习俗,再小结,孩子能够按照自己的印象和经验来交流。[:.]制作过程中充分让孩子自主选择材料和图案,按照自己审美观点来进行设计和创作。孩子对于拖拉烟花来说,大部分幼儿能够以一点为中心进行扩散拖拉,但还有个别幼儿只是一味的拖拉没有找到一个中心点,以至于整个画面会单调一些。

本次活动由于了解每个孩子的发展基础不同,通过幼儿自主创作可以看出比较重视幼儿的个别发展,但是由于结束部分没有注重发展稍弱

查看全文>>>

【设计意图】 学习语言,一开始就是和文化打交道。而我们现在的英语教学,把语言和文化人为地隔离了,学习的是外语,而思想内涵还是中国文化。此项活动设计,通过介绍英语文化当中的日常生活背景知识,把英语语言的学习及其文化内涵、生活背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激发幼儿英语学习的兴趣。通过模拟举办圣诞节和春节的活动,将两个节日的文化内涵对比展现给幼儿,演绎一堂生动有趣而简单的西方文化探索课。

【活动目标】 1.在对圣诞节和春节的不同庆祝方式的比较中,认识并学习诸多与节日相关的词汇。 2.在系列庆祝活动中,西方的节日文化和饮食文化。 3.培养幼儿对英语学习的一种新的认识,使幼儿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不只停留在语言符号的表层上,而是渴望去探索支撑语言的西方思想文化。

【活动过程】 一、chinese和english 1.教师用英文描述两张不同特征的脸,启发幼儿画出来。 p1ease draw two face.one has black hair,yellow skin and black eyesothe other has brown hair,white skin,gray eyes and a bigger nose.the two face you drawn,one with a bigger nose is an english face,and the other is a chinese face. they com from the different countries and speak the different languages. 2.教师出示多张中国人和英国人的图片。让幼儿仔细观察,启发幼儿得出结论:中英两国人的外貌特征不同。 3.鼓励幼儿用英文描述自己的画,讲述中英两国人的外貌特征。 二、介绍节日 1.播放有关春节和圣诞节节日庆祝过程的音像资料。让幼儿在观察两个节日不同庆祝方式的同时,熟悉christmas day和spring festival这两个词语。 2.幼儿按意愿分成圣诞组和春节组参加模拟庆祝活动。 the big day for chinese is the spring festival,but for english is the christmas day. we have two team

查看全文>>>

【设计意图】

学习语言,一开始就是和文化打交道。而我们现在的英语教学,把语言和文化人为地隔离了,学习的是外语,而思想内涵还是中国文化。此项活动设计,通过介绍英语文化当中的日常生活背景知识,把英语语言的学习及其文化内涵、生活背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激发幼儿英语学习的兴趣。通过模拟举办圣诞节和春节的活动,将两个节日的文化内涵对比展现给幼儿,演绎一堂生动有趣而简单的西方文化探索课。

【活动目标】

1.在对圣诞节和春节的不同庆祝方式的比较中,认识并学习诸多与节日相关的词汇。

2.在系列庆祝活动中,西方的节日文化和饮食文化。

3.培养幼儿对英语学习的一种新的认识,使幼儿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不只停留在语言符号的表层上,而是渴望去探索支撑语言的西方思想文化。

【活动过程】

一、chinese和english

1.教师用英文描述两张不同特征的脸,启发幼儿画出来。

p1ease draw two face.one has black hair,yellow skin and black eyes.the other has brown hair,white skin,gray eyes and a bigger nose.the two face you drawn,one with a bigger nose is an english face,and the other is a chinese face. they com from the different countries and speak the different languages.

2.教师出示多张中国人和英国人的图片。让幼儿仔细观察,启发幼儿得出结论:中英两国人的外貌特征不同。

3.鼓励幼儿用英文描述自己的画,讲述中英两国人的外貌特征。

二、介绍节日

1.播放有关春节和圣诞节节日庆祝过程的音像资料。让幼儿在观察两个节日不同庆祝方式的同时,熟悉christmas day和spring

festival这两个词语。

2.幼儿按意愿分成圣诞组和春节组参加模拟庆祝活动。

the big day for chinese is the spring festival,but for english is the christmas day. we have two teams,one is christmas day tea

查看全文>>>

  1、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苏轼《守岁》 2、西风吹鹤到人间。吴文英《诉衷情七夕》 3、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褚朝阳《五丝》 4、重午佳辰独掩门。李之仪《南乡子端午》 5、普天皆灭焰,匝地尽藏烟。沈佺期《寒食》 6、的皪愁睇光,连娟思眉聚。柳恽《七夕穿针》 7、但看平地游,亦见摧辀死。邵谒《长安寒食》 8、柘弹何人发,黄鹂隔故宫。温庭筠《清明日》 9、暂惊河女鹊,终狎野人鸥。李峤《同赋山居七夕》 10、禁烟不到粤人国,上冢亦携庞老家。赵鼎《寒食》 11、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林杰《乞巧》 12、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13、肠断裂,搔首一长嗟。汪元量《望江南幽州九日》 14、槁秸申酬,轮嗣布。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15、露蓼香泾,记年时相识。吴文英《尾犯甲辰中秋》 16、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皇甫冉《春思》 17、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高适《除夜作》 18、渐红湿杏泥,愁燕无语。吴文英《扫花游西湖寒食》 19、思亲堂上茱初插,忆妹窗前句乍裁。秋瑾《九日感赋》 20、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李峤《中秋月二首其二》 21、梦回山枕隐花钿。李清照《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22、燕子重来,往事东流去。吴文英《点绛唇时霎清明》 23、对望中天地,洞然如刷。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24、笑摘双杏子,连枝戴。晁冲之《感皇恩寒食不多时》 25、绿杯红袖趁重阳。晏几道《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 26、直到城头总是花。欧阳修《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27、时闻先朝陵寝,有不忍言者。陈子龙《唐多令寒食》 28、菖蒲酒美清尊共。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29、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30、石马立当道,纸鸢鸣半空。范成大《清明日狸渡道中》 31、影照河阳妓,色丽平津闱。任希古《和长孙秘监七夕》 32、孤花片叶,断送清秋节。纳兰性德《清平乐孤花片叶》 33、露蛩初响,机杼还催织。吴文英《六么令夷则宫七夕》 34、府酝伤教送,官娃岂要迎。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35、琅琅新雨洗湖天,小景六桥边。张可久《风入松九日》 36、记前度、刘郎曾赋。吴文英《西子妆

查看全文>>>

  1、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苏轼《守岁》 2、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李隆基《端午》 3、南雁归时更寂寥。纳兰性德《采桑子九日》 4、归家梦向斜阳断。吴文英《凤栖梧甲辰七夕》 5、浑欲乘风问化工。辛弃疾《一剪梅中秋元月》 6、归雁横秋,倦客思家。张可久《折桂令九日》 7、满堂惟有烛花红。辛弃疾《一剪梅中秋元月》 8、绪风初减热,新月始临秋。孟浩然《他乡七夕》 9、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李冠《蝶恋花春暮》 10、声直上,蟾蜍窟。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11、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12、乘云径到玉皇家。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13、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韩翃《寒食》 14、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苏轼《念奴娇中秋》 15、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林杰《乞巧》 16、无限枝头好颜色,可怜开不为重阳。丘浚《咏菊》 17、鼎中炼熟丹砂。谢枋得《沁园春寒食郓州道中》 18、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王禹偁《清明》 19、天如水,团扇扑流萤。吕渭老《小重山七夕病中》 20、抛梭振镊动明珰,为有秋期眠不足。王建《七夕曲》 21、平原累累添新冢,半是去年来哭人。云表《寒食诗》 22、桐花半亩,静锁一庭愁雨。周邦彦《琐窗寒寒食》 23、年来饮兴衰难强,漫有高吟力尚狂。韩琦《九日水阁》 24、就解佩旗亭,故人相遇。吴文英《扫花游西湖寒食》 25、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晏殊《破阵子春景》 26、白头太守真愚甚,满插茱萸望辟邪。宋祁《九日置酒》 27、分钿擘钗凉叶下。晏几道《蝶恋花喜鹊桥成催凤驾》 28、功名炊黍寻常梦,怪事书空感激人。王逊《西夏重阳》 29、今日清明节,园林胜事偏。贾岛《清明日园林寄友人》 30、夜深微雨润堤沙,香风万家。王元鼎《醉太平寒食》 31、总不解、将春系住。吴文英《西子妆慢湖上清明薄游》 32、老慵虽省事,春诱尚多情。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33、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高翥《清明日对酒》 34、一月可曾闲几日,百年难得闰中秋。慧霖《闰中秋玩月》 35、上苑风烟好,中桥道路平。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36、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符曾《

查看全文>>>

  1、野旷云连树,天寒雁聚沙。文森《九日》 2、地僻人稀到,檐虚燕未过。张镃《寒食》 3、清愁诗酒少,寒食雨风多。张镃《寒食》 4、晴日暖,淡烟浮。仲殊《诉衷情寒食》 5、白衫眠古巷,红索搭高枝。王建《寒食》 6、盈盈一水经年见。陈师道《菩萨蛮七夕》 7、东飞乌鹊西飞燕。陈师道《菩萨蛮七夕》 8、风轻惟响珮,日薄不嫣花。李商隐《壬申七夕》 9、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王安石《壬辰寒食》 10、握手经年别,惊心九日霜。妙信《九日酬诸子》 11、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陆游《乙卯重五诗》 12、近重阳、满城风雨。周密《扫花游九日怀归》 13、分明不受人间暑。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14、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徐凝《七夕》 15、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韩翃《寒食》 16、寂寂柴门村落里,也教插柳记年华。赵鼎《寒食》 17、笋柱秋千游女并。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18、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徐凝《七夕》 19、一樽径籍青苔卧,莫管城头奏暮笳。赵鼎《寒食》 20、窗外数修篁,寒相倚。杜安世《鹤冲天清明天气》 21、媪引浓妆女,儿扶烂醉翁。范成大《寒食郊行书事》 22、旗亭唤酒,付与高阳俦侣。周邦彦《琐窗寒寒食》 23、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文征明《拜年》 24、**何太苦,遭此两重阳?。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25、红船满湖歌吹,花外有高楼。仲殊《诉衷情寒食》 26、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27、宫漏未央,当时钿钗遗恨。吴文英《惜秋华七夕》 28、八神奉命调金鼎,一气回春满降囊。瞿佑《屠苏酒》 29、上窗风动竹,月微明。吕渭老《小重山七夕病中》 30、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陆游《除夜雪》 31、初见雁,已闻砧。晏几道《鹧鸪天九日悲秋不到心》 32、舞烟眠雨过清明。晏几道《浣溪沙二月和风到碧城》 33、千载非所知,聊以永今朝。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 34、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张继《闾门即事》 35、玉钩斜傍西南挂。晏几道《蝶恋花喜鹊桥成催凤驾》 36、绿柳朱轮走钿车。欧阳修《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37、倒照秦眉天镜古。吴文英《蝶恋花九日和吴

查看全文>>>

  1、两情缠绵忽如故。王建《七夕曲》 2、鸿北去,日西匿。刘克庄《贺新郎九日》 3、谁家儿共女,庆端阳。舒頔《小重山端午》 4、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刘长卿《新年作》 5、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李白《九日龙山饮》 6、谁忍窥河汉,迢迢问斗牛。孟浩然《他乡七夕》 7、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杨万里《寒食上冢》 8、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薛道衡《人日思归》 9、安得诛云师,畴能补天漏。杜甫《九日寄岑参》 10、愁不肯、与诗平。姚云文《紫萸香慢近重阳》 11、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潮。王安石《壬辰寒食》 12、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王安石《壬辰寒食》 13、鹤钩空带蛛丝卷。吴文英《凤栖梧甲辰七夕》 14、梦魂偏记水西亭。吕渭老《小重山七夕病中》 15、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来鹄《除夜》 16、汉寝唐陵无麦饭,山溪野径有梨花。赵鼎《寒食》 17、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18、时节是重阳,**牵恨长。徐灿《菩萨蛮秋闺》 19、寒食时看郭外春,野人无处不伤神。云表《寒食诗》 20、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阳关曲》 21、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晏殊《中秋月》 22、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孟云卿《寒食》 23、欲将诗句慰穷愁,眼中万象皆相识。郑刚中《寒食》 24、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黄庭坚《清明》 25、河边独自看星宿,夜织天丝难接续。王建《七夕曲》 26、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晏殊《中秋月》 27、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白居易《除夜》 28、仙宫长命缕,端午降殊私。窦叔向《端午日恩赐百索》 29、秋明白鹭双飞处。吴文英《蝶恋花九日和吴见山韵》 30、空接灵台下,方恧辨支机。任希古《和长孙秘监七夕》 31、杜草开三径,文章忆二贤。贾岛《清明日园林寄友人》 32、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赵蕃《端午三首》 33、尘香明日城南陌。吴文英《菩萨蛮落花夜雨辞寒食》 34、只今聊结社中莲。张孝祥《浣溪沙中秋坐上十八客》 35、一片宋玉情怀,十分卫郎清瘦。潘希白《大有九日》 36、玉炉沈水袅残烟。李清照《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37、何当

查看全文>>>

  1、银汉无声转玉盘。苏轼《阳关曲》 2、红萸佩、空对酒。潘希白《大有九日》 3、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李贺《七夕》 4、名字因农具,襟怀属钓蓑。张镃《寒食》 5、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苏轼《守岁》 6、庆人间七夕佳令。卢挚《沉醉东风七夕》 7、倚楼起把绣针小。吴文英《秋蕊香七夕》 8、对青山强整乌纱。张可久《折桂令九日》 9、河汉女,巧云鬟。吴文英《诉衷情七夕》 10、怕闻井叶西风到。吴文英《秋蕊香七夕》 11、流阴稍已多,馀光亦难取。柳恽《七夕穿针》 12、莫辞吊枯骨,千载长如此。邵谒《长安寒食》 13、清明时节雨声哗。张炎《朝中措清明时节》 14、诸君才绝世,独步许谁强。妙信《九日酬诸子》 15、鸿鹄归何处,长天空落霞。赵时春《原州九日》 16、半夜灯残鼠上檠。吕渭老《小重山七夕病中》 17、已驾七香车,心心待晓霞。李商隐《壬申七夕》 18、听露井梧桐,楚骚成韵。吴文英《惜秋华七夕》 19、恻恻轻寒翦翦风,小梅飘雪杏花红。韩偓《夜深》 20、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21、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秋夕》 22、永夜闲阶卧桂影。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23、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24、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25、紫府东风放夜时。贺铸《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 26、中心愿,平虏保民安国。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27、天上、未比人间更情苦。吴文英《荔枝香近七夕》 28、野店垂杨步,荒祠苦竹丛。范成大《寒食郊行书事》 29、遥愁今夜河水隔,龙驾车辕鹊填石。王建《七夕曲》 30、深村时节好,应为去年丰。范成大《寒食郊行书事》 31、花燃山色里,柳卧水声中。范成大《清明日狸渡道中》 32、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白居易《清明夜》 33、帽堕笑凭纤手取。吴文英《蝶恋花九日和吴见山韵》 34、鹊桥波里出,龙车霄外飞。任希古《和长孙秘监七夕》 35、溅行裙更惜,凤钩尘污。吴文英《扫花游西湖寒食》 36、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殷尧藩《端午日》 37、五色新丝缠角粽。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38、榴花三日迎端午,蕉叶

查看全文>>>

关于节日的教案中班

范文资讯网关于节日的教案中班栏目为各位老师提供优质的关于节日的教案中班,2024关于节日的教案中班等,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老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