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部编教材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 导航 >

部编教材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024部编教材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部编教材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3月6日,我和全区的执教三年级的语文老师一起,在实验学校听取了区级名师刘老师的培训指导,整整一个上午的认真学习,我对新教材、新理念、新教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为新学期的语文教学明确了改进的方向。

刘老师从“解读整册教材、解读单元教材和教学中注意的问题”三个方面为大家做了详细的指导。

一、解读整册教材

1、教材的基本结构

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8篇。此外,教材后面还编排有8篇选读课文。每组教材包括导语、课文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设计了八个专题。每个专题人文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要求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要求认识的字和会写的字在精读课文后标出。此外,教材在语文园地二、五、六、七还归类安排了一些要认的字。

每个语文园地仍由五个栏目组成。其中有四个固定的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第五个栏目是机动栏目,分别为“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成语故事”,这些栏目在八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

2、教材的特点

围绕专题组织单元,进一步加强教材的整合性:强化导语的导学功能。每一单元教材从导语到课文、到语文

文园地,不仅围绕本单元的专题合理安排,而且加强了单元内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联系与整合。联系本单元专题,继续设计听说读写的一系列语文实践活动,加强单元教学内容的整合。单元内各部分内容成为了一个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有利于全面实现课程目标。

结合专题继续安排“综合性学习”,体现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和目标。大量更新课文,精心安排精读和略读两种课文类型,着力改进课文和课后练习的编排,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改进课文的导学系统。改进课后练习的设计采用多种形式感悟语言,积累语言,学习运用语言。继续安排适量的“小练笔”。保持“语文园地”的框架结构,加强内容的整合和创新.全册共安排八次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继续编排趣味语文、成语故事等新的栏目。完善图像系统,注重图文并茂,增强教材的直观性、形象性、趣味性,给师生的审美感受创造良好条件。

在这部分的讲解中,刘老师特别把人教版教材和北师大教材、苏教版教材做了对应的比较,突出强调:三年级下册的语文教学,要特别注意学生自主预习和复习的指导,引导学生自主认真完成作业。同时,特别注意写字的规范性指导,引导学生一笔一画写好钢笔字,练习毛笔

查看全文>>>

荷花 教 学 目 标1、会认3个生宇,会写出12个生宇。能正确读写“荷花、挨挨挤挤、莲蓬、饱胀、仿佛、衣裳、翩翩起舞、舞蹈、晴蜒、随风飘动”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优美语言。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爱美的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4、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知识点 梳 理感受荷花美丽的姿态,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培养对大自然美的体验是教学的重点。理解“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等语句是教学的难点。 教 学 过 程第一课时 (谜语导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研读课文第一、二、三自然段,体会情感。)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出示挂图:看,说着说着,荷塘就到了(出示挂图)。师范读课文。 2、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认记生字。 3、出示生词,指读,正音:荷花、挨挨挤挤、莲蓬、饱胀、仿拂、衣裳、翩翩起舞、舞蹈、晴蜒、随风飘动 4、师:看了荷花,听了描述,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三、研读课文,体会感情:学习第一、二、三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思考:在这三段中,你最喜欢哪一句?(交流重点句) 出示: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着作一大幅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1) 在这一句中,作者把荷花池比作一幅画。从色彩和姿态体会大自然的了不起。 (2) 你认为,这这句话中,哪个字用的好?为汁么?(活)这一个字,写出了作者欣赏荷花的感受,在他文章的字里行间处处都可以找到荷花的“活”。你来找找看。(朗读) 2、有感情朗读前三个自然段。 第二课时 (复习生词:研读课文第4、5自然段,体会感情,学习写作方法;总结全文) 一、复习导入(1、认读词语 2、齐读课文。) 二、研读课文第4、5自然段,体会慰情 1、读课文第四、五自然段。 2、看到了这美丽的荷花池,你想到了什么? 3、自由读课文,当作者陶醉在这种美的境界中的时候,他眼前出现了怎样奇特的景色? 4、如果,体也变成了一朵荷花,理象一下,会有哪些动物来告诉你什么? 5、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联想呢? 6、齐读第四、五自然段,体会荷花的美。 三、学习写作方法 1、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板书:闻到清香——看到——想到——回到现实) 2、作者用什么方法把这篇文章写得这么美?(富有感情、充满理象是构成好的写景文重的重要内容

查看全文>>>

园地一 教学目标: 1、以家乡景物为内容进行口语交际,要讲清景物的特点,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 2、写出家乡景物的特点,并展开丰富的想象。 3、能自己发现一些词语的特点,积累由意思相反的单音节词组成的词语。 4、积累量词和成语。会正确使用一些量词。 5、学习在阅读中积累语言,随时记录。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教学目标:以家乡景物为内容进行口语交际,讲清景物的特点,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 教学重点、难点:以家乡景物为内容进行口语交际,要讲清景物的特点,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 一、谈话引入 二、明确说与听的要求: 1、讲清你介绍的这处风景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特点,要表达出对家乡的热爱。如有小朋友提问,应耐心解答他们的提问。 2、认真听别人讲,可以补充,可以提问题。 三、小组同学互相介绍,并评出介绍得最清楚最动人的同学 四、全班交流,其他人点评或提问。 五、布置在生活中的交际。 请父母或其他长辈介绍一处家乡景物。 第二课时、第三课时 习作 教学目标:写出家乡景物的特点,并展开丰富的想象。 教学重点、难点:写出家乡景物的特点,并展开丰富的想象。 一、激发兴趣,导入主题 师:小朋友,通过你们的介绍,我发现,你们的家乡是个非常可爱的地方!你们的介绍,让更多的人了解了你们的家乡。要知道,我国多少风景区在最初是名不见经传的,说不定因为你们的介绍,会使你们的家乡成为的风景区呢!这次习作就请小朋友们介绍自己家乡的景物。介绍的时候,要注意把景物特点写清楚,如能写上自己的想象或关于家乡景物美妙的传说,就更吸引人了! 二、自主习作 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了解全班习作的情况。 第四课时 修改习作 教学目标:学会自己修改习作。 教学重点、难点:学会自己修改习作。 一、指名读习作,师生评议。评价标谁:语言是否通顺明白、是否写出了景物的特点、是否有自己的想象 二、修改习作 ,老师范读优秀习作。 三、宽带网 1、自读教材中的导语。2、读自己搜集的描写大自然的文章,勾画出精彩片断。 3、抄写在采蜜本上并鼓励学生经常做摘录,养成好习惯。 第五课时(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教学目标: 1、能自己发现一些词语的特点,积累由意思相反的单音节词组成的词语。 2、积累量词和成语。会正确使用一些量词。3、学习在阅读中积累语言,随时记录。 一、我的发现 1、出示课本里的词语。 2、学生自己读词语,想想你发现了什么 3、交流

查看全文>>>

园地三

教 学

目 标

1、以介绍自己为话题,进行口语交际。2、能抓住自己特点,写写自己。3、能发现并体会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句式,即反问句是表示肯定的意思。4、积累打比方的句子和谚语,阅读成语故事。

知识点

梳 理

反问句、打比方

教 学

过 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一、谈话引人,激发说话兴趣。师:同学们,我想你们都做了采访,知道了在别人眼里你是什么样的孩子。其实,最了解你的莫过于你自己了。有人说你粗心大意,你也许不服气地想:我心细着呢?面前这些熟悉你的老师和同学,一定不会象你自己那样全面了解你。有兴趣向大家介绍一下真实的你吗?二、读提示,明白交际要求1、可以说自己性格、爱好、也可以说优点和缺点,还可以说自己奇特的想法等。2、说真话,说实事。3、注意听别人说,对别人说的能做出评价。三、认真思考,组织语言,小组交流1、先要想一想自己介绍什么,怎样介绍。2、小组交流3、评一评:谁说出了自己特点?四、全班交流,师生评议1、小组选代表在全班讲。2、师生评议:不仅要评讲得怎么要,还要说说自己听了之后的想法。3、老师根据不同学生特点给予不同的提示性评价。五、总结师:通过今天推心置腹的交谈,我相信小朋友们彼此更加深了了解,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们一定更能互相理解,愉快相处。  第二课时 (习作)一、结合口语交际,引入习作师:在进行口语交际时,我们都做了自我介绍。现在我们就来写写自己,好吗?二、确定交流对象,自主习作1、引导学生阅读下面的一段话,开拓思路。我叫丁丁,是个男孩,已经11岁了。你要问我长得怎么样,一个词——奇貌不扬。奶奶却说我喜相,俊得呢!眼睛小却黑珍珠似的,嘴角向上翘,一看就会侃,再加上一对大耳朵往前扇着,准是个有福人。(1)读读这一段,你觉得丁丁这段自我介绍写得怎样?(2)你准备怎样介绍自己?(3)选定对象(老师、同学或未见过面的人)自主写作  第三课时 (讲评)一、多元评价,认真修改1、自己读一读,改一改。2、读给同伴听,听听他们的评价,再适当修改。3、在班级交流,师生评议是否写出了自己的特点,语言是否通顺4、交换修改,(错字和标点)二、成语故事1、自读故事,读熟短文(1)自己练习读短文,

查看全文>>>

这篇《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游园不值》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一、教学要求: 1、理解诗句意思,感受春天美好的景色,体会作者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2、运用电教媒体,培养学生的理解、想象、作画、写作能力。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了解古诗所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时间: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1、揭题,明确本课时学习目标:学习游园不值 2、解题:诗中的"园"是我们常说的公园吗?谁知道题目是什么意思? 3、介绍作者(用网上资料示作者情况)。 4、初读,大体了解诗的内容。 5、师示范朗读。 6、生随师小声朗读,体会读音的准确性。 7、投影课本上的插图:生自读诗,借助字典和插图,想句子的意思,并标出不懂的词语。 8、字词质、释疑。 (应:原意“应该”,这里当“大概”、“可能”讲。  怜:爱惜。这个词在此不当“可怜”讲。 屐齿:木底鞋下的横梁。 小扣:轻轻地敲。 柴扉:柴门。  久:很长时间。) 9、指名逐句交流对诗句的理解。 (大概主人爱惜园中的青苔,怕前来赏园的人的木底鞋把青苔踩坏。我轻轻地敲着柴门,好久地没有人来开。满园的春色是关不住的。看,一枝粉红的杏花正伸出墙头来。) 10、指导读,读出诗的韵味来: 师读,生仿读:自读,指读,齐读。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11、启发想象: ①、诗人并没有进园,他怎么知道园中早已是满园春色呢? ②、园中的景象是怎样的?(4人组讨论) (有柳树和各种美丽的花;有蝴蝶、蜜蜂;有浓郁的花香等。) 12、将诗中的内容通过画面展示出来。(学生各自据诗意画画) 13、交流:投影学生的画,师生评议。 14、试试:将本诗用自己的话改作一下(可以是诗,也可以是散文。) 15、习作,交流,评议。 16、背诵诗句。 17、小结:作者看花虽然进不了门,但他感受到春天的美好。今天通过学习和体会诗意,也使我感到了春天的气息和美好的春景。 五、作业:背诵、默写《游园不值》。

查看全文>>>

这篇《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画杨桃》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教学要求:  1、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样子,从中受到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  2、体会课文哪些地方写得真实具体。  3、学会本课7个生字,理解词句,会用“叮嘱”“教诲”造句。  4、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老师通过画杨桃这件事所说的道理。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  1、你们知道杨桃是什么样子的吗?  2、揭示课题。板书:画杨桃。 二、预习课文。  1、提出预习要求:借助汉语拼音,轻声自由试读课文;画出重点词句,提出不懂的问题。  2、检查预习:检查生字读音;指名读课文;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 三、指导学生分段,说说各段段意。  1、学生边默读边思考课文共分几段,每段主要讲了什么?  2、指名分段,说段意。    第一段(1)讲父亲教“我”学画画。    第二段(2—18)在图画课上,“我”将杨桃画成像个五角星的样子,同学们觉得很好笑,老师却通过这件事启发我们懂得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第三段(19)讲老师和父亲的教诲使我一生受用。 四、讲读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  2、提问: (1)“我”是什么时候开始学画画的? (2)怎样理解父亲叮嘱“我”的话?(尊重客观事实,准确地表现客观事物,实事求是)  3、指名读父亲的话。 五、讲读第二段。  1、指名朗读第二段。  2、“我”怎么会将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样子的?  3、“我”把杨桃画成五角星后同学们有什么反应?老师是怎么对待的?  4、老师讲的话一共有几句?老师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是什么?(四句。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会有不同的样子。)  5、自由朗读第二段。 六、讲读第三段。  1、齐读第三段。  2、提问:父亲和老师的话有哪些相似的地方?为什么说“他们的教诲使我一生受用”?(尊重事实,实事求是) 七、作业:练习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朗读训练。  1、听课文录音。  2、分段朗读指

查看全文>>>

这篇《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刻舟求剑》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刻舟求剑”这个成语的含义,理解刻舟求不到剑的道理。  2.学会本课7个生字和掌握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  3.会背诵课文。  4.写话练习。用一段话写出在学雷锋活动中做的一件事。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和新词。  2.理解刻舟求不到剑的道理。 教学难点 写话练习。 教学准备 投影片一张、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第一节

教学内容:初学生字,认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讲:第八课讲的是古时候称象的故事,你们还喜欢学故事吗?请大家一起来学习。 二、默读课文,初步感知 要求:(1)看拼音读课文,把生字的音读准。(2)新词要联系上下文来理解,不懂的地方记下来。(3)标出小段。 三、认读生字,解答疑难(出示生字卡片) 四、深入分析、弄懂寓意  1.指定四位学生读课文。思考: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宝剑掉到哪里去了?  2.提问:这个人的宝剑是怎么掉进江里的?读课文回答。“不小心”是什么意思?再读这一段,用十分惋惜的语气读读。 过渡:那个人是怎么做的呢?他为什么这样做?  3.读第二段,回答问题(①一点儿不着急。②在船舷上刻记号。③他想记住掉剑的地方,捞上宝剑?)  4.指导看插图,说清图意。  5.小声读3~4段,思考:当有人问他,他是怎么回答的?  (1)提问:“有人”指的是什么人?他为什么要问?每句话是什么意思”应该怎么读,谁来读读看?  (2)教师示范。学生练读,指名读。第一句要读出着急的语气。两句话既要读出不理解的语气,而且还要读出不赞同的口气。  (3)理解词语“不慌不忙”的意思。他为什么不慌不忙?  (4)用不慌不忙的语气读读那个人的话。  (5)提问:按照那个人说的办法,能把宝剑捞上来吗?为什么?(展开讨论)  (6)用投影片演示(或用挂图)让学生看明白:船一移动,船的位置就变了,在船上的记号的位置也跟着变了,那个人只记住剑从船弦掉下去的位置,并不是剑掉在水里的位置,所以,完全不可能在船靠

查看全文>>>

设计意图: 《塞下曲》这首古诗形象鲜明突出,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味道醇厚。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应该让学生理解重点文言词语的意思,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描绘的情景,并且把握人物形象。所以,教学中应该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同时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体现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注意让学生在诵读、理解的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 教学目标:  1、正确掌握本课生字。  2、理解重点文言词语的意思,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描绘的情景。  3、把握将军的形象。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 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描绘的情景。 教学准备: 小黑板、录音带。

一、激趣引入 今天我想给大家引荐一位古代的大将军,他是西汉的军事家,曾做过都尉、郡太守,镇守边郡时匈奴都不敢侵犯,被称为“飞将军”,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李广。 据记载,在李广巡视打猎时就发生过富于戏剧性的故事,流传到唐代,被一位名叫卢纶的诗人即兴改编,创作了一首脍炙人口的古诗,取名为《塞下曲》。(教师随机板书)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古诗的学习。 二、初读古诗,识字正音  1、板书课题、作者,理解题目。  2、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把古诗读几遍,读通顺,注意古诗的停顿。  3、检查学生的读诗情况,指名读。作出评价。 三、理解诗句,体会诗境  1、想具体了解这首诗写了飞将军李广的什么故事吗?不过在学习之前,老师想让大家回忆一下,要想学好古诗,必须有好的学习方法,回忆一下,都有哪些方法?  2、学生小组互助,理解诗句。  3、交流。 a、说说“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两句诗的意思。  抓住“引”字总结联系上下文解释的新方法。  从“惊”字体会,感受气氛的紧张。  教师指导朗读。 b、说说“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两句诗的意思。  抓住“没”,并且利用情景表演体会将军力气大,勇武。  读出赞叹之情,指导朗读。  4、指名有感情地朗读全诗。生评价。  两个人对读。  师生对读。 四、全诗整合  1、刚才我们学习了古诗,了解了飞将军李广的一个富于传奇性的故事。下面,谁愿意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2

查看全文>>>

荷花

教学

目标

1、会认3个生宇,会写出12个生宇。能正确读写“荷花、挨挨挤挤、莲蓬、饱胀、仿佛、衣裳、翩翩起舞、舞蹈、晴蜒、随风飘动”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优美语言。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爱美的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4、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知识点

梳理

感受荷花美丽的姿态,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培养对大自然美的体验是教学的重点。理解“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等语句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

过程

第一课时

(谜语导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研读课文第一、二、三自然段,体会情感。)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出示挂图:看,说着说着,荷塘就到了(出示挂图)。师范读课文。

2、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认记生字。

3、出示生词,指读,正音:荷花、挨挨挤挤、莲蓬、饱胀、仿拂、衣裳、翩翩起舞、舞蹈、晴蜒、随风飘动

4、师:看了荷花,听了描述,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三、研读课文,体会感情:学习第一、二、三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思考:在这三段中,你最喜欢哪一句?(交流重点句)

出示: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着作一大幅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1)在这一句中,作者把荷花池比作一幅画。从色彩和姿态体会大自然的了不起。

(2)你认为,这这句话中,哪个字用的好?为汁么?(活)这一个字,写出了作者欣赏荷花的感受,在他文章的字里行间处处都可以找到荷花的“活”。你来找找看。(朗读)

2、有感情朗读前三个自然段。

第二课时

(复习生词:研读课文第4、5自然段,体会感情,学习写作方法;总结全文)

一、复习导入(1、认读词语2、齐读课文。)

二、研读课文第4、5自然段,体会慰情

1、读课文第四、五自然段。2、看到了这美丽的荷花池,你想到了什么?

3、自由读课文,当作者陶醉在这种美的境界中的时候,他眼前出现了怎样奇特的景色?

4、如果,体也变成了一朵荷花,理象一下,会有哪些动物来告诉你什么?

5、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联想呢?

6、齐读第四、五自然段,体会荷花的美。

三、学习写作方法

1、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板书:闻到清香——看到——想到——回到现实)

2、作者用什么方法把这篇文章写得这么美?(富有感情、充满理象是构成好的写景文重的重要内容)

四、回到整体,小

查看全文>>>

【内容简析】  卢沟桥是一座闻名世界的桥梁,历史久远,设计科学,造型美观。同时,它是的“七七事变”的发生地,是我国人民永远难忘的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本文作者通过朴实的语言,具体形象地介绍了卢沟桥的建筑特点和历史意义,充满着骄傲和自豪的感情,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作者不仅是在介绍卢沟桥,赞美卢沟桥,同时也是在赞美造桥的人,赞美中国人民的斗争精神。 【设计理念】  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层层深入,把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实践有机结合,把内容的理解和语言的感悟、品味结合起来,把发展语言和思维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卢沟桥的建筑特点及历史意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2、引导学生在品味语言的基础上,体会、学习文章语言表达的方法;  3、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汉字,结合课文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会用“有的……有的……有的……有的……”写一段话。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 【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卢沟桥的建筑特点和历史意义。 【教具准备】  1、生字、词语卡片,教学挂图(课文插图)或多媒体课件;  2、有关卢沟桥的图片、录象或光盘等资料。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围绕课题,初步感知  1、揭示课题,板书:26卢沟桥  2、展示、交流:你知道的有关卢沟桥的知识有多少?  3、猜猜课文会从哪几方面写卢沟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做到: (1)画出生字新词,读准字音,建立字音与字形的联系; (2)把带有生字的句子多读几遍,读通读顺; (3)思考: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卢沟桥的?  2、检查自读情况: (1)检查生字新词的认读情况,交流记住字形的好办法; (2)指名读课文,留意指导学生读好长句子,把课文读正确、通顺、流利; (3)交流:作者是从哪几方面介绍卢沟桥的,找出相应的自然段。  3、学习第一自然段,了解卢沟桥历史的悠久。 四、读词写字  1、读生字(词)卡片;  2、交流学习生字的方法;  3、教师重点指导学生书写好“宽”“检

查看全文>>>

部编教材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范文资讯网部编教材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栏目为各位老师提供优质的部编教材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024部编教材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等,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老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