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湘教版 > 导航 >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柳笛和榆钱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湘教版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柳笛和榆钱。

教案课件是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教案课件里的内容是老师自己去完善的。同时要清楚知道一份优秀教案课件,也能快速梳理各个知识点。那课件教案应该怎么做?你可以读一下小编整理的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柳笛和榆钱,在此提醒你收藏本页,以方便阅读!

这篇《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柳笛和榆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运用精读课上学习的阅读方法自主学习课文,了解文章通过对童年趣事的描写,抒发了作者热爱家乡生活的美好情感,培养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对家乡无比眷恋的真挚感情。
 2、引导学生默读课文,品味重点词语、句子、积累语言,增强语感。
 3、学习本课要认的8个字,理解“沐浴”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在默读中品味语言文字,理解文章内容的方法。
教学准备:
文字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要认的8个字,在语言环境中理解“沐浴”等词语的意思。
 2、自读课文,理清文章顺序,粗知文章大意。
 3、小结阅读方法,并按着此种方法自学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略读课文的方法。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检查学生自学生字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请学生自读。
 2、纠正错误读音。
 3、在语境中理解新词的意思。
二、自读课文,出示自学要求。
 默读课文:
 1、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按什么顺序写的?先写什么,后写什么?
 2、想想柳笛和榆钱给孩子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欢乐?
 3、提出不懂的问题。
三、介绍阅读方法
 1、如果想自己解决这些问题,应如何学习呢?
 提示:回忆前几课学习时,是用什么方法学习课文的?
 2、教师帮助学生小结并提供一些阅读方法。
(1)读:抓住文章主要的内容读。
(2)画:画出文章重点词语。
(3)思:思考不懂的问题,思考课文为什么这么写。
(4)议:和同学交流看法,解决自己的问题。
四、作业:
 1、认真读书,认识8个生字。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运用精读课上学习的阅读方法自主学习课文,了解文章通过对童年趣事的描写,抒发了作者热爱家乡生活的美好情感,培养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对家乡无比眷恋的真挚感情。
 2、引导学生默读课文,品味重点词语、句子、积累语言,增强语感。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默读、品味重点语句,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初步学习略读课文的学习方法。
教学准备:
 文字片
教学过程:

一、指名读课文,回忆本文主要写什么事及本文的写作顺序。
 1、主要写童年做柳笛、吹柳笛,吃榆钱的欢乐。
 2、按总分方法记叙的。
二、交流自学的收获,提出不懂问题。
 1、做柳笛带来的欢乐。
 (1)找出描写做柳笛动作的词语,读一读。
 (2)从动作中感悟到什么?
 (3)自由读,指名读。
 2、吹柳笛带来的欢乐
(1)课文通过以下几点体现欢乐之情的。
 愿怎么吹就怎么吹
 吹出的音色各不相同
 我们的样子
(2)边读边说自己从中怎么体会到这份欢乐之情的。
(3)小组合作读。(分3个方面读)
(4)出示文字片
 春天把自己的歌声藏在柳树的枝叶里,每个孩子都有本事把这歌声找出来。
①请你联系上下文谈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要点:春天无处不在,柳笛吹出的歌声正是那藏在柳树枝叶里春天的歌声。是孩子们用吹柳笛的办法让人们听到这美妙的歌声。从中可以看出故乡的柳笛美、故乡的孩子聪明、可爱。体会到作者对家乡的眷恋、热爱之情。)
②自己读读这段话,感受这份情感。
 3、榆钱给孩子们带来怎样的欢乐?
(1)摘榆钱
 ①找出描写榆钱样子的句子读一读。
 ②思考:这样写说明了什么?
 ③你感受到了孩子们的心情是怎样的?
小结:童年的趣事令人回味,令人向往。
 4、回读全文,讨论解决:
 为什么开头写柳树、榆树的样子?与做柳笛、吹柳笛、吃榆钱有什么联系?
 5、总结全文,谈收获。
(1)学习组材方法:先总后分。
(2)情感体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对大自然热爱之情。
(3)如何学习略读课文:
 初读,了解大意——自学生字,提出不懂问题——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解决不懂问题,感悟重点语句——积累好词佳句。
五、布置作业:
 1、积累好词佳句。
 2、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fwr816.coM编辑分享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范文:柳笛和榆钱


文本细读: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作者用深情的笔调描写了故乡科尔沁草原的春天里柳树和榆树奉献给孩子们的礼物——柳笛和榆钱。全文语言生动、形象,自始至终充满了童真童趣,表现出春天的无限乐趣和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景,如可触摸。
全文共四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总的介绍了故乡科尔沁草原的柳树和榆树。文中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了“披散着头发的柳树”和“探出身子的榆树”在春风中快乐生长的、可爱的样子。
第二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具体介绍了柳笛的制作方法、声音以及它带给孩子们的乐趣。一系列的动作描写,使柳笛的制作方法跃然纸上。柳笛的歌声在每一个读者的耳边轻轻响起。春天那欢乐的音符和着摇摆的春风,伴着孩子们的欢笑,飘溢在科尔沁的草原上。
第四自然段生动地描写出了榆钱可爱的样子、甜美的味道和采摘它们的乐趣。一连串细致具体的的描写,让读者的心不禁飞到了科尔沁草原上。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正确认识本课10个生字,会正确书写11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尝试学习从题目入手了解课文内容。
 3、初步体会比喻、拟人等表达方法在课文中的作用。积累优美的词句、语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柳笛和榆钱在春天里带给孩子们的乐趣。
策略与方法:
合作交流,读中感悟。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新鲜的柳条和榆钱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柳笛和榆钱
师:同学们,看到课题,你们猜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呢?
(学生畅谈)
师:文章的作者,围绕着柳笛和榆钱都写些什么呢?让我们细细的读读课文,通过自己的边读边思考去寻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明确自学要求。
(1)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或查字典读准字音;
(2)参考课文题目,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柳笛和榆钱给春天里的孩子们带来哪些乐趣?你是从课文的哪些描写中体会到的?可以讲一讲,也可以读给同学们听一听。
(3)自己有哪些不懂的地方,记下来,准备和同学讨论。
 2、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
 3、检查自学效果。
(1)开火车认读词语
(2)开火车一人一段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流利。
三、师生对话、感悟文本。
 1、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柳笛和榆钱给春天里的孩子们带来哪些乐趣?你是从课文的哪些描写中体会到的?
 2、出示组内学习方法:
(1)自读课文,找出哪些词句最能反映柳笛(榆钱)带给孩子们的乐趣;
(2)细细品读这些词句,
(3) 可以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小组交流补充;
(4)讨论怎样读好这一节?练读。
 3、全体同学交流,互相补充。
 柳笛:可以抓住一系列的动作描写“折下”“切割”“撮一撮”“猛一下抽出”,让学生们在课堂上,真正的动手操作一下!
 榆钱:抓住:一个形象贴切的比喻:“亮晶晶、绿莹莹,真像一串串晶莹的玉荚。”也可以让学生亲口尝一尝。
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自主认识字词,同桌互相测试。
 2、指导重点字的书写,如“唇”上下结构,但是上半部撇写的要长些。
五、拓展延伸,积累实践
 1、柳树和榆树给春天里的孩子们带来了很多的乐趣,你还知道还有哪些书给春天增添了色彩,给孩子们带来了欢乐呢?
 2、积累文中描写的生动的词语或句子。

冀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柳笛和榆钱》教案


这篇略读课文写的是作者回忆儿时在北方农村做柳笛、吹柳笛和尝榆钱的欢乐情景,表现了童年生活的无比幸福和快乐。小编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篇一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运用精读课上学习的阅读方法自主学习课文,了解文章“通过对童年趣事的描写,热爱家乡生活的美好的情感,”培养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对家乡无比眷恋的真挚感情。

2.引导学生默读课文,品味重点词语、句子、积累语言,增强语感。

3.本课要求会认的字有:“榆、沐、浴、呈、奉、混、弊”9个生字,理解“沐浴、呈现、奉献、浸润、披散、齐整、浑厚、晶莹、混合”等词语。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在同学预先准备的基础上,让大家围绕“温馨家园的美丽童年”的话题交流一下自己感受最深的事,教师简单小结,导入新课,请同学们看看在北方农村作者的童年生活和他的家乡是怎样的,走进文本,和作者一起去分享他的童年生活的快乐。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我”的故乡有怎样的风光?

“我”的童年有哪些趣事?

2.课文表达了“我”什么样的感情?

三、默读课文,质疑互动

教师引导学生针对文章中的字、词、句和文章提出问题,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中尝试自己解决问题并交流学习的方法。文章的事件和情感学生一般都能把握,但深入的体味还要教师巧妙的引导。注意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学习。如文章中很多动词用得传神,要让学生学习体会,“探”“绿”“找”等,在语言环境中品味,提高语言感悟能力。

四、朗读课文,以情会文

理解文章思想感情的前提下再朗读课文,读出作者对春天的热爱、故乡的热爱、童年的热爱、因文感情,因情见意,因意生情,使学生受到到美好情感的感染。反复朗读或默读课文。

五、多元评价

1.认读生字、词语卡片。

2.积累词语,填写词语花篮,互相交流。

3.读读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说说原因。

篇二

【学习目标】

1、会认“榆、沐、拧、略、呈、奉、混、蔽” 9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北方农村儿童欢快的生活。

4、感受童年生活的幸福和快乐。

【教学方法】三勤四环节

【重点难点】

了解北方农村儿童欢快的生活,感受童年的快乐。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和多媒体。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定向·诱导

(一)同学们,我们虽然都生活在北方,但大多的时间都呆在城市里,很少有机会亲近大自然吧?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到农村去,看看那儿的小朋友们平日里,都进行哪些有趣的活动。

2.揭示课题,板书。

3.让学生说说看到题目后想知道些什么,教师归纳。

A.柳笛是怎样制作出来的?有什么用?

B.榆钱是什么样子的?味道怎样?

(二)出示 【学习目标】

1、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

(1)、会认“榆、沐、拧、略、呈、奉、混、蔽” 9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北方农村儿童欢快的生活

(4)、感受童年生活的幸福和快乐。

2、让学生读目标,了解学习要点。

二、自主·探究

根据提纲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边画、边查(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

(一)出示自学提纲

(1)、标出自然段,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或查字典解决。

(2)、柳笛是怎样制作出来的?有什么用?

(3)、榆钱是什么样子的?味道怎样?

(4)、柳笛和榆钱给孩子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欢乐?找出文中具体的语句感悟,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和幸福。

(二)学生根据提纲自主学习。

(三)展示交流,分享快乐。

(1)、注音:

榆树

沐浴 拧一拧 省略 呈现 奉献 混合 遮蔽

(2)、反馈:

春天,我们折下----------一管柳笛就温润地呈现在手中。

A 、找出描写做柳笛动作的词语,读一读。让学生亲自动手做。

B 、从做的过程你感悟到什么?(做柳笛的快乐)

C 、自由读,指名读。同时指导学生读出快乐。

作用:吹。找同学来试吹。感受吹柳笛带来的欢乐。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童年吹柳笛的快乐。并指导朗读。

A、愿怎么吹就怎么吹

B、吹出的音色各不相同

C、我们的样子

(3)、反馈:它们亮晶晶、绿莹莹的,真像一串串晶莹的玉荚。

(出示榆钱图片),感受榆钱的美。

(出示学生摘榆钱的图片)让学生感受摘榆钱的快乐和榆钱的美味。

味道:折下一枝,像吃糖葫芦一样吃下去,那滋味真美妙!第一片------------尝到土地的芬芳。

师朗读,学生(闭上眼睛感受榆钱的美味。)

三、讨论·解疑

1、春天把自己的歌声藏在柳树的枝叶里,每个孩子都有本事把这歌声找出来。

A、(理解:春天无处不在,柳笛吹出的歌声正是那藏在柳树枝叶里春天的歌声。是孩子们用吹柳笛的办法让人们听到这美妙的歌声。从中可以看出故乡的柳笛美、故乡的孩子聪明、可爱。体会到作者对家乡的眷恋、热爱之情。)

B、指导学生朗读这段话,感受这份情感。

2、为什么开头写柳树、榆树的样子?与做柳笛、吹柳笛、吃榆钱有什么联系?

学生讨论理解“组材方法”:总 —— 分

四、反馈·总结

1、总结全文:

作者用细腻的笔调描写了童年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快乐,表现了作者对________的热爱和对________的向往。

口语交际:

说一说你记忆中春天里还有哪些植物也能够带给你快乐吗?

【板书设计】

柳笛和榆钱

柳笛---------吹

榆钱---------吃 对故乡的热爱和童年快乐生活的向往

孩子---------乐

【作业设计】

1.朗读课文。

2.以日记的形式记录童年里发生的一件快乐的事。

篇三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北方农村儿童欢快的生活。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会认“榆、沐”等生字。

4.让学生感受童年生活的无比幸福和快乐。

【重点难点】

了解北方农村儿童欢快的生活,感受童年的快乐。

【教具准备】

挂图及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谈话引趣,读题质疑

1.师述:同学们,你们大多的时间都呆在城市里,很少有机会亲近大自然吧?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到北方的农村去,看看那儿的小朋友们平日里,都进行哪些有趣的活动。

2.揭示课题,板书。

3.让学生说说看到题目后想知道些什么,教师归纳。

A.柳笛是怎样制作出来的?有什么用?

B.榆钱是什么样子的?味道怎样?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读通课文。

2.同桌互读生字,教师巡视检查。

3.自由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4.指名回答,教师点拨。

(课文写的是作者回忆儿时在北方农村做柳笛、吹柳笛和尝榆钱的欢乐情景。)

三、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1.出示问题,明确要求。

A.柳笛是怎样制作出来的?有什么用?

B.榆钱是什么样子的?味道怎样?

C.柳笛和榆钱给孩子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欢乐?

D.把自己喜欢的文段多读几遍,再与同学说说自己的体会。

2.默读课文,思考问题。

3.小组讨论,互相解难。

4.全班汇报,教师随机指导。

5.朗读课文,感受快乐。

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师述:同学们,你们的童年是幸福的,它充满阳光,快乐无比。好好珍惜童年时光,认真学习,茁壮成长吧!

五、作业

1.朗读课文。

2.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你快乐的童年生活。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瀑布


这篇《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瀑布》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教学目标:
 1、感受瀑布的雄伟壮丽,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2、弄清作者在不同观察点听到瀑布的声音和看到的瀑布的样子,学习有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
 3、在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弄清作者观察点的变化
 2、抓住重点词句,了解瀑布的声音和样子,感受瀑布的雄伟壮丽。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板书课题:齐读
 2、你见过瀑布吗?它是什么样的?
 3、讲解:瀑布就是从高山陡壁上或突然降落的地方流下来的水,远看好像挂着的布。
 4、观看录像:谈谈观看后的感受。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2、检查自学情况。
出示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词读音
指名分节朗读课文,认真听,正音;思考:课文从哪些方面来写瀑布的?
根据讨论,板书:声音、样子
三、导读
 1、自由读,你读懂了什么?
 2、讨论:还没看见瀑布,先听见瀑布的声音。
作者离瀑布还很远,就听见了瀑布的声音,说明瀑布的声音很大。
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
理解“叠叠”(一层一层)
一层又一层的浪涌上岸滩,声音是怎样的?(谁来模仿)
这说明瀑布的声音怎样?
谁能把瀑布的声音的大读出来?(个人练读、指名读、范读、齐读)
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
“阵阵的风吹过松林”会是怎样的声音?(谁来模仿)
从这里你体会到了什么?
有感情地朗读。
 3、再听瀑布的声音
联系课文,你觉得用哪个词来形容瀑布更恰当?(板书:雄伟壮丽)
 4、有感情地朗读
 5、填空:瀑布的声音像()。
四、导读第二节:
 1、从瀑布的声音,我们就感受到了瀑布的雄伟壮丽,接着,我们跟着作者继续往前走,来看看瀑布的样子。
 2、自读第二节: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方法学习第二节,喜欢画画的同学可以把你看到的景象画下来;喜欢朗读的同学,可以美美地读一读,把你读懂的意思读出来,喜欢说说的同学,可以用你自己的话描述一下瀑布的美景。
 3、交流自学情况。
出示学生的画:点评
两座高大的青山,根据诗中的“千丈青山”画成
(山很高大,山上长满了绿色的村)
中是的白色的水:根据“一道白银”画成:
“一道白银”在诗中指什么?
为什么把瀑布比作一道白银?
(瀑布的水清澈透明,它从山下直冲下来,在阳光的照射下,银光闪闪,真美啊!)
请喜欢读的同学有感情地读一读。
画面定格,请用你自己的话描述一下。
 4、你们说得真好,老师不禁想起李白的两句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5、有感情朗读。
(读出作者的惊喜,读出瀑布的雄伟壮丽)
 6、填空:
瀑布的全身像()。
 7、接着作者又情不自禁地来到哪里看瀑布?(完成板书)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把你喜欢的段落背下来。
 2、完成填空。
 3、用学习第二节的方法,自觉第三节。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荷花


荷花
教 学
目 标1、会认3个生宇,会写出12个生宇。能正确读写“荷花、挨挨挤挤、莲蓬、饱胀、仿佛、衣裳、翩翩起舞、舞蹈、晴蜒、随风飘动”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优美语言。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爱美的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4、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知识点
梳 理感受荷花美丽的姿态,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培养对大自然美的体验是教学的重点。理解“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等语句是教学的难点。
教 学
过 程第一课时
(谜语导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研读课文第一、二、三自然段,体会情感。)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出示挂图:看,说着说着,荷塘就到了(出示挂图)。师范读课文。
2、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认记生字。
3、出示生词,指读,正音:荷花、挨挨挤挤、莲蓬、饱胀、仿拂、衣裳、翩翩起舞、舞蹈、晴蜒、随风飘动
4、师:看了荷花,听了描述,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三、研读课文,体会感情:学习第一、二、三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思考:在这三段中,你最喜欢哪一句?(交流重点句)
出示: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着作一大幅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1) 在这一句中,作者把荷花池比作一幅画。从色彩和姿态体会大自然的了不起。
(2) 你认为,这这句话中,哪个字用的好?为汁么?(活)这一个字,写出了作者欣赏荷花的感受,在他文章的字里行间处处都可以找到荷花的“活”。你来找找看。(朗读)
2、有感情朗读前三个自然段。
第二课时
(复习生词:研读课文第4、5自然段,体会感情,学习写作方法;总结全文)
一、复习导入(1、认读词语 2、齐读课文。)
二、研读课文第4、5自然段,体会慰情
1、读课文第四、五自然段。 2、看到了这美丽的荷花池,你想到了什么?
3、自由读课文,当作者陶醉在这种美的境界中的时候,他眼前出现了怎样奇特的景色?
4、如果,体也变成了一朵荷花,理象一下,会有哪些动物来告诉你什么?
5、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联想呢?
6、齐读第四、五自然段,体会荷花的美。
三、学习写作方法
1、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板书:闻到清香——看到——想到——回到现实)
2、作者用什么方法把这篇文章写得这么美?(富有感情、充满理象是构成好的写景文重的重要内容)
四、回到整体,小结全课
五、书写生字。
课 后
反 思本节课,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改革,以新理念为指导,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自主创新的学习积极性,注重调动学生多种感官进行学习,注重借助多媒体进行合理情境的创设,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从而学好语文。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我和企鹅


这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我和企鹅》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教学目的要求:
 1.读懂课文,了解作者在南极洲观察到的关于企鹅的一些情况,激发热爱科学的思想感情。
 2.自学本课生字新词,准确理解词句的意思。3.学习作者细致观察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本课教学重点是课文第3、4自然段,了解几种企鹅及企鹅的一些生活习性。
 2.本课教学难点是通过语言文字的描述想象出企鹅的样子。
教学思路:
这是一篇阅读课文,着眼于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教学时为学生提供充分的独立阅读、自学的机会,教师在一定的时候进行指导、点拨。课前布置学生看世界地图,找到南极洲的位置。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宣布课题。请学生谈谈有关企鹅的一些知识。
二、组织预习。
仔细读课文,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在课文中划出自己最感兴趣的句子,质疑问难。
三、检查预习效果。
 1.请几位同学分别读课文的各自然段。要求读准字音,不加字,不丢字。
 2.理解下列词语:
覆盖壮观未成年彬彬有礼驱逐出境躯体
 3.说一说自己最感兴趣的句子。
 4.质疑问难。
请同学们提出不理解的地方。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疑难,一般放在细读课文时解决。有的问题则可立即解决。比如:“乘飞机从东半球飞到西半球,从北半球飞到南半球。”则可马上解决。
四、学生默读全文,然后议论:课题是《我和企鹅》,课文内容主要写什么?(写我在南极洲看到企鹅的情况。)
五、细读课文1、2自然段。
 1.学生读课文第1自然段,思考:读了第1自然段,你了解些什么?((1)时间、地点;(2)从北京到南极大陆距离很远。)
教师出示地图,让学生指一指第1自然段所说明的飞行路线。
 2.教师出示思考题。学生自读课文第2自然段,然后组织议论。
思考题:
 (1)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每句话写什么?
 (2)这个自然段主要写什么?(写“我”想早点儿去企鹅岛看企鹅。)
 (3)这个自然段的第1句话和写“企鹅”有什么关系?(说明企鹅生活在严寒的南极洲。)

 第二课时

一、细读课文第3自然段。
 1.指名读课后练习题1,先带着第1、2问读课文,分小组议论,然后组织全班议论。教师在学生议论的过程中,着重指导明确以下三点:
 (1)岛上有哪三种企鹅?它们各有什么特点?(①金企鹅又叫花脸企鹅,嘴是金红色的,头部有两块白毛。②帽带儿企鹅,它的颈部有一圈黑毛,它给人们的印象是彬彬有礼的。③阿德雷企鹅,它很凶猛,叫声像毛驴。)
 在讨论过程中顺势解决“驱逐出境”的意思。
 (2)读了这一段,你了解到企鹅个头是大还是小?
 (3)这个自然段主要写什么?(写我在企鹅岛看到了三种企鹅。)
 2.学生自读第4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这个自然段中哪些内容是“我”看到的?哪些内容是“我”听到的?读后进行议论。
老师出示思考题,让学生思考,议论。
(1)这个自然段的第1、2句写“我”通过看了解到企鹅的哪些情况?(小企鹅的毛是绒毛,成年企鹅的毛呈鱼鳞状;躯体呈流线型;背黑腹白;翅膀退化成鳍状;走路一摇一摆。)
(2)这个自然段的第4、5、6句写作者通过听、看了解到企鹅的哪些情况?(小企鹅只能吃母企鹅从胃呕到嘴里的食物。)
 3.学生自读课文第5自然段。教师出示思考题,学生分小组边读边议,然后全班讨论。
(1)通过听高伯伯介绍,“我”了解到企鹅的什么情况?
(2)通过看,“我”了解到企鹅的什么情况?(小企鹅换过一次毛就可以下海捕食,换过第二次毛就成了成年企鹅。小企鹅的毛换成光滑油亮的毛就是成年企鹅了。)
(3)这个自然段主要写什么?(写小企鹅换过二次毛后就长成成年企鹅了。)
 4.学生读全文,议论下面问题。
(1)作者喜欢企鹅吗?从课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
(2)读了这一课你了解了有关企鹅的哪些情况?(①企鹅岛上有三种企鹅。②企鹅外形特点:羽毛、躯体、双鳍、走路的样子。③小企鹅的生活习性及成长为成年企鹅的情况。)
(3)作者为什么能把企鹅的有关的一些情况写得这么细致呢?(因为他仔细地听,仔细地看,进行了细致的观察。)
 5.完成课后练习第2题。
指导学生完成课后练习要注意要求学生说出对或错的理由。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渔翁和魔鬼


教学内容:

1 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树立环保意识。

2 指导学生默读课文,能叙说野餐时的快乐情景。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难点:

感受大自然给人们带来的乐趣,能叙说野餐时的快乐情景。

教具准备:

词语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调动情感

1、抢读词语(出示词语卡片)。

野餐 葛藤 蕨叶 煮汤 凹入

削尖 篝火 山姜 丰盛

2、暑假,我们全家去山里野餐,大自然为我们奉献了丰富的食物,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感受野餐带来的乐趣吧!

二、品读感悟,理解课文

学习第1、2自然段。

1、轻声读第1、2自然段。

2、说说聪聪的爸爸为什么要带领孩子去野餐?

3、野餐的时间、地点、人物心情怎样?(板书:决定野餐)

4、理解“兴奋”,指导朗读。

三、重点品读,交流感悟

1、学习课文第8、9自然段。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出写快乐野餐的段落(第8、9自然段)。

(2)课件再现野餐情境,指名学生叙说。

(板书:野餐:篝火、唱歌、品味)

(3)假如你是聪聪家的成员,此时的你有什么感受呢?

(4)同学们认真想想,大家为什么如此快乐?

(5)“丰盛”是什么意思?从哪里看出来?

(6)指导朗读,请同学们带着快乐的心情朗读。细细体会这种幸福快乐的感觉。

2、学习课文第3~7自然段。

(1)这么丰盛的菜,聪聪一家是从哪里弄来的?

(2)学生自由读3~7自然段。

聪聪一家向大自然买了哪些菜?(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

(3)在买菜过程中,你印象最深是什么?

(4)重点品读:爸爸学水叉鱼的情景。

①齐读课文第5自然段,找出文中描写爸爸叉鱼的动词“栽、伸、蹬、潜”,体会这些动词的运用,学习具体生动的描写。

②爸爸为什么会有这样敏捷身手?

③现在我们还能看到水獭吗?(学生齐读爷爷的话)

思考:为什么我们看不到水獭了?

学生讨论、交流、汇报,教师小结。(因毛皮珍贵,水獭遭到人们无节制地捕猎,加上开发建设使水域污染,其数量已稀少,需加强保护)

(5)回想表达:生活中,你有过“捉鱼”的经历吗?说说当时的情景或自己的感受。

大自然给我们带来这么多快乐,让我们带着这份快乐心朗

读第3~7自然段。(指导朗读)

四、回味全文

学生自由深情的朗读,感悟无穷的乐趣。

五、拓展延伸

小组讨论,完成选做题:野餐中大自为丰献出丰盛的菜那么,我们应该为大自然做些什么呢?

(学生讨论后交流,教师小结:大自然给了我们很多很多,包括食物快乐……我们要回报大自然爱护它的一草一木,绝不乱砍滥伐,不捕杀野生动物,不乱如扔垃圾为保护生态环境尽一份微薄之力。)

六、攻固练习

完成基础训练第9课的练习。

板书设计:

 9 野餐

 决定野餐

爷爷挖根

奶奶采蕨叶

野餐 大家“买菜”妈妈摘瓜

爸爸叉鱼

 快乐野餐:篝火、唱歌、品味

感谢您拜读范文资讯网教案频道的“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柳笛和榆钱”一文,希望“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柳笛和榆钱”能解决您的教案需求,同时,Fwr816.com还为您精选准备的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湘教版专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