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读后感 > 现代世界史读后感 > 导航 > 世界史读后感

现代世界史读后感

世界史读后感。

光明给我们经验,读书给我们知识。阅读的过程,就是人不断成长升华的过程。有些作品让人印象深刻,久久不能忘怀。思维的火花一闪而过以至不再出现,所以写一篇读后感尤为必要!您从作品中有哪些领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世界史读后感 ”,还请你收藏本页以便后续阅读。

世界史读后感

世界史是最宏大的史学着作,它与其它一切历史政治史、生活史、学科史、民族史、人物史等等它是全面的。也就是说在极小的篇幅里面(当然几十万字是必要的)囊括历史的全部经历。也正因为它的野心宏大,所以必须是大线条的挥毫,以一字千钧的笔力凝练出最重要的脉络。

因此世界史有着它独特的特一性一和构思。首先,他必须关注全部时间。历史是对过去的重构。打个比方,我们回忆小时候的一件事,会有独特的逻辑和体会;如果我们的同龄人回忆起同样的一件事,也会有着他自己的逻辑和体会。如果刚好两人相遇,聊起同样一件事,可能会相互弥补,也可能相互冲突,也很可能幸运的完全一样。但即使是我们能够完整清晰的回忆起一件事,也不能说我们的回忆就是历史存在本身。我们的回忆只是对过去的重构和再发现。而从这方面历史就可以理解成是人类,或者某一国家、民族或者一群人、一个企业的对过去的共同回忆。考古发现以及失传文本的出现就像我们某一天收拾房间的时候找到以前的日记或者是某个有特殊意义的信物,会唤一起早已消失的某种回忆。当然,历史学的工作是一个高度智识的过程,需要严格的推理和考据支持。

时间能冲淡一切似乎是我们共有的经验,越久以前的事情我们的记忆会越模糊,而靠近当前,记忆就会越丰富越细腻也越庞杂。当历史学的眼光碰一触到了上古时代,会发现那时的历史只剩下神话传说,而到了今天,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体每一个小时都能产生耗尽人的一生都无法读完的历史原始资料。几乎所有的东西的从无到有都出现在这个跨度里面。如何用一本书将这两个极端之间的内容全部囊括起来,这是一个极具挑战一性一的事业。

麦克尼尔的【世界史】依然采用了大时段的划分。全书包括四个部分:

part I Emergence and Definition of the Major Old inance of the )因而题目里面没有出现明确的时间符号。这简单的四个标题已经体现了作者对整个世界史的考察眼光以及写史意志。

时间分段的方法体现在全书的各个章节里面,由于每一章节关注的是某个具体的族群,这一工具的运用显得方便很多。节点往往是大的历史事件,例如穆罕默德领导的伊斯兰崛起,又如法国大革命。而节点之间的容量则留给历史主体的演变人们的政治、生活、经济等等方面的发展和变化。这样,整部世界史就被分成一段一段放在不同的盒子里,我们翻开其中一个盒子,就能找到想要的东西。

f132.CoM更多读后感编辑推荐

《世界小史》读后感


日本作家大村大次郎写的《世界小史》。书虽薄,但内容却不薄,全书一共十二章,从金钱的流动和财富的积累、走向,来分析解读世界各国的历史,从古埃及古希腊到英国、法国、日本,直到美国金融危机,作者从金钱的流动一一剖析国家的兴衰,历史的走向。

犹太人的历史简直就是一部世界经济史。为什么犹太人可以在如此长的时间里稳坐世界经济、文化中心的宝座?笔者认为,犹大王国被新巴比伦国消灭之后,新巴比伦王国将从犹大王国俘虏的犹太人带回做了奴隶,犹太民族也因此免于灭族,但他们便成了流浪的民族。从这一时期开始,犹太人开始从事放贷生意,走遍全世界做生意。犹太人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发家史,从买卖古币开始积累第一桶金并积攒人脉,五个儿子遍布欧洲从贸易利润中挣取外汇差的双重盈利,从被拿破仑封锁的英国走私纺织品出口到德国以及通过战争大肆收购英国公债,凸显犹太人的团结合作。

二战时期希特勒居然获得过和平奖!多么具有讽刺意味,但二战的起因也是经济危机引发的,可以追溯到1929年的世界经济大萧条,甚至一战时期。众所周知,一战的时候,德国作为战败国,殖民地被瓜分了,同时还必须担负巨额的战争赔款。德国始终抱着既然要求我赔款,那么就应该将殖民地和被割让的国土还给我的想法,所以我们看到在纳粹侵略扩张前期几乎都是对德意志帝国领土的收复又或是对德语圈地区的兼并。而诺贝尔委员会之所以提名希特勒为和平奖候选人,只是想通过诺贝尔和平奖来打击希特勒的野心。

讲到苏联解体,笔者认为,除了死板的经济体制造成的浪费波及政治局势意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推行了被称为GLASNOST的信息公开化改革,正是因为这个信息公开化让苏联经济的脆弱性以及苏联社会的不公平性在世界面前暴露无遗,使民众的不满情绪愈发高涨。是因为其比竞争对手还不平等才解体的。想到我们现在政府的信息公开,包括舆情处置,民意征询、干部选拔任用,是否需要更加透明的机制。

另外,秦始王因为统一了货币,所以统一全中国;成吉思汗宽松的政治经济政策,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大航海时代开启的原因是因为奥斯曼帝国在地缘上的阻隔,导致东西方贸易无法开展;07年的次贷危机,雷曼兄弟银行的破产让我懂得了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的区别。。。。。。这种分析或许会为我们分析历史提供另一种不同的视角。

但作为一个日本人写的书,我尤其关注其关于日本二战史的论述。比如书中讲一战时,日本趁欧洲各国陷入消耗战的时候,大力发展出口,出口量飙升至先前的三倍,因此经济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其政治地位也随着经济地位的提升而得到了提升。一战到二战期间,因为在棉纺织品市场上与英国产生了矛盾,日本于是把触角伸向了中国的东北三省上,没想到美国其实也盯着这块肥肉,为了争夺资源,日本国内对于参加二战的呼声越来越高。结局大家都知道了,日本为战争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这一点明显缺乏基本的历史概念,日本难道是因为和美国争夺东三省而导致最后的失败么?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也不能歪曲或者片面的曲解历史啊。即使各个国家对同一个时期的历史都有偏向于自己的讲述,但是基本的历史观全世界各国都是有基本共识的,所以阅读本书的时候尤其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尤其是要有对世界史的基本了解,不建议年轻一点的朋友阅读这本书,有可能会被带偏。

世界近代史读后感


世界近代史读后感

刚刚开始上【中国近现代史】课时,我心里充满了疑惑:这段历史我们初中学过两遍,高中学过一遍,现在来到了大学,怎么还要学啊?而且内容都是雷同的,都是从鸦片战争讲到至今,没什么翻新嘛!

虽然嘴上没说,但心里却觉得学校如此的安排纯粹是多余。老师好象看出了我们的心思,他说:别看你们历史学过好几遍,但我现在问你们几个问题,你们当中不一定有人能回答得上来。鸦片战争是哪年爆发的?辛亥革命是哪年爆发的?这些问题算是简单的吧。谁能告诉我?不出所料,听到这个问题后,全班同学都做低头苦思冥想状,半天都给不出回答。

老师的这个问题让我意识到,虽然我们学的次数不少,但都没怎么用心。就算有些时候很用心,但等应付过考试后,就弃置不管了。现在脑子里的历史事件已所剩无几,跟当初没学过的一样。这样的学习是没有效果的,也没有意义。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说,学校安排我们再学一遍是合理的。他要我们记住:落后就要挨打!引申到我们身上就是:不求上进就会被淘汰!

这次学习,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学!距了解些中国近现代史,做个合格的炎黄子孙。

落后就要挨打。在我看来,这个道理贯穿着整个历史。回顾过去,无论是鸦片战争还是日寇侵华,无一不在印证着:昔日的中国因为懦弱而受尽欺凌。虽然我们现在已经变得强大,也也逐步得到了世界的认可,摘掉了东亚病框的帽子,但却不能轻易忘记这些灾难深重的屈辱史,在这段时间里,大大小小的帝国主义国家争相侵略我们,中国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几百个,中国人民在西方的侵略战争中一次又一次被打败。这段不堪回首的历史是以号称当时的首号资本主义强国的英国在1840年发动的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为起点的,战败后,清政一府还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从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此后又签订了中英【五口通商章程】、中英【虎门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等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批不平等条约,被迫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和外国协定关税,外国取得了在中国的领事裁判权和在通商口岸传教等特权。这些条约给中国人民带来野蛮和屈辱。

后来,英法在1856年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一府在抵抗失败后被迫和英法俄美四国签订了【天津条约】。此后又陆续有英法俄的【北京条约】、1885年中法的【中法新约】、1894年中日的【马关条约】、1900年八国联军的【辛丑条约】等等。

一系列的侵华战争和大批的不平等条约,把中国推向灾难屈辱的深渊,造成了近代中国的贫穷和落后,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严重的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和领土完整,因此我们要牢记中国近代屈辱的历史,铭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

如果没有这些侵略战争,我想,中国的现状可能要好得多。大批的不平等条约不知道让我们中国人倒退了多少年。但是值得肯定的是,中国建国以后的发展十分迅速,我们几十年里就完成了别的国家要几百年才能完成的任务。就像我们从制造出第一辆解放牌汽车到爆炸第一颗原一子一弹,只用了七年的时间,但美国却要花去200年。虽然我们现在和美国、英国等国还有一些差距,但要考虑到两国不同的历史背景。

其实,中国的历史,也是一部不屈不挠的抗争史。在西方列强野蛮侵略中国的同时,伟大的中华民族和不屈的华夏子孙,进行了一系列的抗争,有来自社会底层,也有来自清政一府内部,有的是有组织的,有的是群众自发的。像林则徐、关天培、左宝贵、丁汝昌等批一爱一国将领的涌现,鼓舞了人民的斗志;广州三元里民众的自发的抗英斗争,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反抗一精一神;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一团一运动,给帝国主义主义势力造成沉重的打击,社会各阶层的一团一结一致,让人民看到了希望。

最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为维护国家主权,1919年爆发了五四一爱一国运动,波及全国,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一党一的成立创造了条件。

所以,不必去盲目崇拜美国、日本,我们应该崇拜我们中国人自己。

还记得,小时侯,我学会的第一首歌是【社会主义好】,歌词的最后那一句全国人民大一团一结,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高一潮。相信所有的中国人也都听过【没有共产一党一就没有新中国】,这些脍炙人口的歌曲并不是凭空编造的,它们的存在是有依据的。

提到中国,又会忍不住想到让我们全体中国人自豪的红军长征。长征的年代已离我们远去,但长征一精一神却代代相传,就像是保存一精一神火种一样。

长征一途中许多脍炙人口的英雄故事常常在我们的心中荡漾,那种不屈不挠,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永雄气概,那种互帮互助、亲密一团一结的合作一精一神,那种严守纪律、全心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品质,都无时无刻不在激励着我们前进。但在无数的光环下,还有许许多多同样出色的战士,他们或许没有令人们为之称赞的英勇事迹,但长征一精一神在他们身上,同样是熠熠生辉。

在这里叙述一个长征故事一只印着谢字的干粮袋:

这是发生在红军过草地途中的一个感人故事。有一位普通的红军叫做谢益先,过草地时,他分到了四斤干粮。在行军过程中,战士们看到了饿慌了的母子三人,小谢就瞒着队友,把自己的干粮袋给了他们,而他自己每天就吃些野菜、凉水充饥,最终,因体力不支,就这样走了。直到那母子三人来还这一只印着谢字的干粮袋时,部队的同志才明白了事情的原委

看了这个故事,心中感到无比沉重!谢益先明明知道,在茫茫草地上,哪怕是一小袋粮食,都是救命的宝贝,意味着一个人的生命!但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还是毅然把自己的粮食给了那位母亲;每天,自己在饥饿中煎熬,也不愿连累队友;甚至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还在询问那母子三人的情况,在得知他们很好的回答后,嘴角才带着微笑,离开了人世他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情谊,对战友的深厚情谊,都深深地震撼了我,让我看到了那世世代代都令我们铭记在心中的长征一精一神。

峻万五千里,在中国的土地上走了一圈,也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头走了一圈。我们红军历尽艰难,突破重围,翻雪山,过草地,渡赤水,还要飞夺泸定桥。从1934年秋开始到1936年10月,这段历程在中国的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为胜利树立起了一座无与伦比的里程碑。

长征,对于我们新世纪的一代,或许已经太遥远了。我们未曾经历过这样的艰难困苦、这样的惊心动魄,但这段历史,还是带给我们无数的深思。种种永垂不朽的长征一精一神,值得我们去揣摩,去学习。当然,在新世纪,在我们学生中,这些长征一精一神,需要在学习中发扬,在校园中发扬,在做人处事中发扬,在一点一滴的成长道路上发扬,在为祖国的建设中发扬。我们要将这些一精一神融入到自己的血液中,让这些瑰宝,成为生命中的一部分,使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接班者。

历史,给我的带来震撼的不仅仅是长征,还有辛亥革命,百万雄师过长江,五四运动等等。在此就不一一叙述它们给我带来的是如何的感受了。

知史可以明得失。我们现在面对的问题大多可以从历史上找到经验或教训,这对于我们今后的为人处世是非常有意义的。学史使人明智,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的。以史为镜,可知兴替矣。

读完了《希利尔讲世界史》


今天我终于读完了《希利尔讲世界史》这本书。这本书一共有432页,我花费了五个月的时间才读完了它。这本书从第一章万物的起源开始,一直到第九十章昨天、今天和明天结束。读完这本书以后,我马上打电话告诉妈妈:《希利尔讲世界史》这本书我读完了,妈妈夸我太棒了。读完这本书我学到了很多知识,例如:书中讲一颗原子弹能毁灭一座城市,我原来不知道什么是原子弹,原子弹原来这么厉害。书中还讲到假设你活到了公元10000年这也才不过只是一个历史的开端而已。今后我要多读书,才书中学习更多的知识。

《世界是部金融史》读后感


这本书不错,读起来很有启发xing。但欲扬先抑,先说说不足吧。

首先,标题似乎有语病,用平实的话来讲是,以金融视角看世界史。

其次,300页的书用金融视角来讲世界史不容易把事件的前因后果讲清楚,此书定位为科普读物,传播思想要求易读xing,大部头容易拒人于千里之外。

再者,作者一改学者论述的平稳。学者写文章,经常不作斩钉截铁的判断,原因在于作者知道自己所知并非全貌,更非真理,因此说话较为谨慎。本书中作者常下判断,非常之肯定,偏见甚多。是不是对的,仍有待讨论了。

最后,由于作者是金融学教授,在作者眼中,经济利益是历史发展的最重要动力,除此之外的其它因素在作者眼中基本属于忽悠。对于一个拿着锤子的人来说,他眼中的问题都像钉子。经济利益是重要事件发生背后的重要原因没错,但是只从这一个角度分析未免显得单薄。

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写得很精彩,可以看得出来作者对历史了解深刻,分析很见功力。远至古希腊古罗马、法兰克帝国的野蛮人、北欧海盗、西班牙流氓、荷兰疯子、英格兰骗子、法国大革命、美国立国,近至07年美国次贷危机,作者都娓娓道来。本书除了介绍经济金融的一些常识外,还表达了一种思想:经济为政治服务,利益集团的固化是社会腐化的开始。利益格局一旦形成很难打破,除非社会制度尊重市场的力量,不刻意维护既有利益团体,不排斥破坏xing创新,利益格局在创新中不断演化,否则国家将在自己创造的繁荣中走向衰亡。

本书有启发xing,它为读者做了一个示范,从经济金融角度解读出历史学家难以认清的原因,对自己感兴趣的那段历史可以再详细了解。读史书的作用不在于洞悉天下大势,给历史发展划分几个段式,预测人类的终极归宿,而是多了一份平和的心态,了解太阳底下无新事,很多把戏没什么特别的,表面光鲜可能是我们并不了解背后的真实目的。也不会这次不一样,很多事情壳变了,人xing没变,内涵没变。

写国外的,写历史的,终究不过是为了以史为鉴。书中隐隐表达的对中国现状的批评,为了迎接党的十九大的胜利召开,也不多说了。

《辽史》读后感


《辽史》读后感

文/林梦雪

唐五代时期,中原政权分裂割据,军阀混战。但此时的北部游牧民族地区却升起了一颗闪亮的星星,那就是在耶律阿保机领导下崛起的契丹。

阿保机登上政治舞台时,正值契丹族由原始氏族制向奴隶制过渡之际,阶级社会的出现已成为历史的必然。阿保机适应历史需要,排除种种干扰,建立起了统一的国家政权,使契丹进入了一个新时期。但智勇如阿保机者,也不能避免死后儿子们的权利争夺。中原民族政权如此,少数民族政权亦是如此。

阿保机与述律后有三子:长子也是太子耶律倍,次子耶律德光,幼子耶律李胡。但阿保机死后,继承皇位的不是名正言顺的太子耶律倍,而是次子耶律德光。按照中原政权的继承制度,应是嫡长子继承制,那么太子耶律倍继承皇位便是实至名归的。难道耶律德光也效仿唐太宗制造了玄武门之变,从而夺取了其兄太子耶律倍的皇位?

带着疑惑,我去学校图书馆查找资料,最后终于在《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传奇》一书中找到了答案。我总结了一下,原因大概有四:

其一是契丹族没有确立嫡长子继承制度,我认为这也是最根本的原因。契丹族相对于中原政权比较落后,处于奴隶社会的契丹,还没有形成完备的继承制度-嫡长子继承制度。这就导致了耶律倍在与其弟耶律德光的皇位争夺中处于平等地位,没有中原政权中皇太子所具备的优势。

其二是述律后对次子耶律德光的偏爱,这也是导致耶律倍没有继承皇位的直接原因。在阿保机死后,述律后成为了契丹族的直接掌权人。因此,没有述律后支持的太子耶律倍自然就占据了下风。

其三是太子耶律倍当时已经远离了中央政权,而耶律德光则不然。在攻打渤海国时,太子耶律倍有功。因此,在攻下渤海国之后,太子被封为东丹王,管理渤海国事务。耶律德光则继续四处征战,胜仗连连。因此,耶律德光更受中央官员的拥戴,掌握中央军权。

其四则可以说是耶律倍生不逢时。无论从主观上和客观上看,耶律倍都处于下风。耶律倍和耶律德光其实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耶律倍足智多谋,耶律德光军事才能出众。这或许分不出胜负,但如果放在处于崛起时期、四处征战的契丹里面,优劣就可一眼看出。此时的契丹,更需要的是耶律德光。如果此时的契丹处于和平时期的话,事情完全是有转机的。遗憾的是,历史不能假设。

最后,我要说的是,虽然耶律倍在于其弟耶律德光的皇位争夺中失败,留下了不少遗恨。但耶律德光孙子之后的皇帝都是耶律倍的直系子孙,不知道耶律倍知道这一趣事之后,他的遗憾和失意会不会减少一分呢?


《吾家小史》读后感


读完余秋雨先生的《吾家小史》,感慨万千,放下书后还沉浸在余先生与天人对话的篇章中,用巧妙的手法,极其深刻的思想剖析了谣言给他带来的磨练、提升和智慧。

余先生在自序中对此书进行了简单的介绍:这本书,写了现代中国一个普通家庭三代人的历史:这历史,虽然低微却会以小见大,与通行的历史教条有根本区别;而正是这区别,与生存良知有关,与文学本性有关。

余先生用简单的文字描述了他和他家族诸多鲜为人知的经历,从前辈到自己,将自然灾难与人文灾难放一起,把家庭魔咒转化成了生命笔墨。整本书读完,字里行间,让读者看到,余先生是一个历尽艰险寻找民族尊严的人,一个走世界阐释中华文化的人,对中国古文化的传承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对特定历史环境下造反、造谣两个具有中国古典文化重大词汇,用他独特的视角进行诠释,将一切谣言,转化成对他有益的方面。余先生总是以忍受小灾难,呼唤大善良。唤不出还是唤,一生只做一件事的执着,坚持着自己阐扬中华文化的梦想。谣言止于智者在别人无法接受的荆棘丛中,余先生获得了直正的自在。他深情的告诉年轻读者:祸福相依,善恶相随的古典哲学,一点不错。如果哪一天你们眼前的坏事己经坏到匪夷所思,那么,千万不要沮丧,里边一定埋藏着一个重大契机。

生命的意义在于坚持自己的梦想和信仰,不断的突破和完善自己,用爱和善良化解一切艰难和困苦,只为那份从容和淡定。好书,值得分享。

注:内容请关注栏目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