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读后感 > 我的1919观后感 > 导航 > 我的1919读后感

我的1919观后感

我的1919读后感。

读是写的基础,只有读得认真仔细,才能深入理解作品,才能写出“真材实料”。大凡成功的人士,他们都和书籍有着不解之缘,好的作品会引起阅读者的共鸣,在看作品之后一定会触动内心,这个时候就可以将我们感悟和体会用读后感的方式记录下来,您从作品中有哪些领悟呢?或许"我的1919读后感"是你正在寻找的内容,供你阅读参考,并请收藏本页面!

我的1919读后感(一)

1919年,中国一陰一霾的天空突然红了半边。那是屈辱激怒了中国人民,激怒了一头东方雄狮。一爱一国热情以及民族的愤慨点燃了半边天空。熊熊烈火中,巴黎和会上的顾维钧,先进的一爱一国青年肖克俭,以及千千万万个一爱一国学生、工人都愤怒了。

弱国无外交。和会上,作为战胜国的中国却无法获得平等的待遇。顾维钧--一个真正剪掉辫子的中国人,他站起来慷慨陈词,驳斥列强的傲慢无礼。然而时代的英雄却不能扭转时代,中国在付出几十万劳工的辛勤后,还是没能收获一点光荣,成了列强分割蛋糕的牺牲品。他们虚伪的嘴脸在和会上暴露无疑。他们企图将这已千疮百孔的东方古国再次撕得粉碎,而完全不顾那四千万中华儿女悲凉的一抽一泣声。这,是一个民族应该永远铭记的悲哀。

继而,中国开始反抗了。先是一个剪掉辫子的中国人站了出来,大声斥责西方列强的强盗行径,他大声的说道:中国不能没有山东,就像西方不能没有耶路撒冷。紧接着,又一个剪掉辫子的中国人肖克俭,带领着一群一爱一国青年,勇敢的站在巴黎的街头,迎着来自四面八方的风潮,迎着列强的霸气,激昂的演说着。在走投无路时,他毅然的决定用自己的死亡来警示中国人民,用一个中国的血淋淋的一爱一国热情震撼那些自恃强大的列强们。凡尔赛宫前的熊熊大火燃一烧了一个一爱一国热血青年的躯体,更燃起了中国人民的愤怒。国内,学生在新生的共产一党一政权的带领下开始了反帝一爱一国运动。一石激起千层一浪一,一批又一批一爱一国青年走上了街头。紧接着,无产阶级的工人们也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穿越90多年的时空,我也愤怒了!影片真实再现了那个时代,在我胸中激起了强烈的共鸣。我恨自己没有出生在那个时代。否则,我将也是街头举着旗帜振臂高呼的一爱一国学生,甚至是一名肖克俭一样的一爱一国青年,也愿用血的牺牲来表明自己的愤怒,自己的一爱一国热情。

当顾维钧站在发言席上激动地说出这样丧权辱国的条约,谁能接受?当他起身带着中国人的骄傲和自尊毅然离开,中国在1919年6月28日,第一次勇敢地向列强说不,中国人昂起了头。这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强音。一声深自肺腑的的呐喊爆破了整个天空。随后,黑暗的旧民一主主义革命落下了帷幕,新的光明新的舞台展示在世人面前。

幸福的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要铭记历史,铭记耻辱,然后继往开来,勇往直前。

我的1919读后感(二)

观看了电一影【我的1919】后,心情十分沉重,面对着那一段屈辱的历史,心中无限感慨,一爱一国之情油然而生,下面谈一下自己的一些看法。

电一影【我的1919】描述的是一段血与泪的历史,是中国近代当代史前进和发展的转折点,是中国人不屈从于国际列强,从旧民一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一主主义革命转变的伟大时期,由此中华民族开始走向独立和振兴

那时的中国经济落后,国民思想落愚钝,政治不能独立,军事软弱的弱国,列强竟相将侵略的魔爪伸向这块大肥肉,中国正遭受着巨大的磨难,是存?还是亡?无力的巨人又将走向何方?

然而,令人庆幸的是,国家的衰败唤一起了无数的一爱一国志士走到了一起,他们义无反顾,扛起了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他们毫不动摇,朝着充满希望的未来坚定得前进,失去生命又怎样,数以万计的英烈在这条道路上前赴后继,只为了中国的振兴。

本片的主人公顾维钧是一个十分有才华的优秀外交家,他的声音里流淌着对祖国的热一爱一,沉着中透露着中国人的顽强。他面对列强没有丝毫的怯懦,没有让中国在细微之处有失尊严。他不仅是外交家,更象征着中国。

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他坚强得维护了祖国的领土和主权。这是中国第一次在国际讲坛上为自己国家的主权所作的成功演说。

在签字仪式上,顾维钧那正义的言辞,他那顶得住压力据理力争的一精一神,以及他把册子合上的那一刻,无不使我激动,无不使我热血沸腾,顾维钧用他的行动扞卫了祖国的尊严和利益。

他据理力争,一切为了中华民族的利益,他拍案而起,一切为了巴黎和会的公正,纵然清楚中国的没落亡失。

他体现了一个中国人应有的骨气!

然而靠他一己之力又能如何,依然改变不了中国任人鱼肉的现实,依然改变不了国际列强对中国的不平等待遇,依然改变不了封建愚昧的社会本质。

国家的振兴需要整个中华民族的努力!

只有当中华民族苏醒了,真正地站起来了,为了中国的命运而共同奋斗之时,中国才能在列强面前骄傲地挺一起胸膛,堂堂正正的立足于国际社会。

只有当中国永远的摆脱了封建王朝的统治,走向更完善、更民一主,更先进的社制度时,中国才能从愚昧的过去中觉醒,才能告别那不堪过去。

只有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力发展经济,建立新的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中国才不会重蹈覆辙,中国才能真正得走向富强和振兴。

我的1919读后感(三)

影片【我的1919】是以1919年一战刚结束在法国召开凡尔赛会议为背景来讲述中国驻美公使、即是已顾维钧为首的中国代表员与法、美、日各国在巴黎和会上周旋的故事。

影片详细地描述了那段历史和那次中国人不会忘记的失败的经历。它让我们对那段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影片的主人翁顾维钧,一个年轻、英俊、灵敏和机智的外交官。他的身上似乎拥有一切优秀的品质,而他所做的一切都足以证明他是一个无可非议上午一爱一国青年。为了争取中国在巴黎和会上拥有五个席位,他在法国总理克里孟俊面前表现的不卑不亢,深受克里孟俊的赏识,在面对大国的刁难(要求中国代表一团一在下午三点前简述自己在山东问题上的观点,而他们接到通知时已将近2点)时,他顶着国内政一府的压力,发表了激一情洋意的演说斩钉折铁的指出: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如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使得在场的每个人都震惊并赢得了全场的掌声。但顾维钧背后有一个软弱的政一府,尽管他再出色、再有才华横溢,他都不能为力,也不能改变中国失利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早已不是一个外交官艘能左右局面的了。尽管,外交失败顾维钧依然用他的行动来扞卫祖国的尊严和利益,即在没有接到国内政一府拒绝在和会上签约的明确指示下,他拒绝在和会上签字。这是要在多大的压力下才能完成的啊!这就足见他是一个一爱一国的青年了。

与顾维钧相对应的另一个人,他的好朋友肖克俭,一个不折不扣的一爱一国主义者。他都次领导工人罢工,为争取山东权利和废除二十一条,他领导巴黎华人游行示威。但情况是不如他艘愿的越来越糟糕--外交失败,为抗议巴黎和会的签订,他在凡尔赛广场自一焚。他把自己的满腔热情奉献给了他深一爱一的祖国。他的行为深深的震撼着我,我清楚的感受他的一爱一国热情。相对于顾维钧,他的一爱一是激烈而又直白的容易引起无数的一爱一国者的共咛。他们两都是用自己的方式和手段来表达对祖国的一爱一,其实是殊途同归。

影片中顾维钧说了一句很经典的话:弱国无外交。是啊!一个国家不强大,那么你在外交上是没有优势的。所以,我们要努力学习知识,用科学来强大我们的国家。我们要有丰富的知识与一爱一国的心,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国际事务中坚定不移地站在维护祖国利益,扞卫祖国尊严的立场上。我们要奋发图强不要让第二个巴黎和会再出现在中国。

F132.cOm更多精选读后感阅读

我的希望读后感


读《我的希望》有感,我的希望

董钰

赖宁是个小英雄,他生前品学兼优,是个全面发展的好学生,学习成绩在班上一直名列前茅,我总以为他一定有一个非常好的学习环境,可是当我读了他的作文《我的希望》之后,才知道赖宁学习环境并不好。
赖宁在作文中写道:敲门声打乱了我的思路,又有人来找我爸爸,于是抽烟、喝茶、吃瓜子。我无法做作业,便出了门,沿着公路走了一段,又回来了,客人还没走,只好又出去玩了一会儿,再回到家中时,夜深人静,这才拿起笔写作业。赖宁有一个吃喝玩乐的爸爸,影响了他的学习,他连一个做作业的房间也没有,可他每门功课成绩都很好,成绩总是数一数二,由此使我懂得了学习环境的好坏并不能决定成绩的好坏,关键在于自己的努力。
我的学习环境比赖宁好,在家里有属于自己的房间,爸爸和妈妈常常关心我,爱护我,给我创造好的学习环境,然而惭愧,我学习并不努力,马马虎虎,成绩一般,比赖宁差远了。

我以后一定以赖宁为榜样,珍惜时间,好好学习,把漏掉的知识在短时间内补上去,争取考出好成绩。


我的宝贝读后感


我的宝贝读后感(一)

【你是我的宝贝】是我最近读到的一本黄蓓佳倾情小说。书中写了一个叫贝贝的小男孩,天生就患有唐氏综合症。在他很小的时候,爸爸在地质勘探时不幸丧命,一妈一一妈一又弃他而去,只剩下一奶一一奶一和他相依为命。后来一奶一一奶一突发心脏一病去世,贝贝只好住进了福利院。过了一段时间,舅一妈一为了能得到贝贝家的房子,把他接回了家。他们的私心让贝贝受了不少苦,但是在贝贝纯洁无暇的心灵感染下,舅舅一家有了很大变化。

一开始我并没有觉得这篇小说有多感人,直到读了四个小笼包这一章。原来八岁的贝贝连数字都不能认到四,多和少、大和小根本分不清!年迈的一奶一一奶一别出心裁地把四个小笼包排好,一遍一遍地教。我渐渐地感受到残疾人的苦,家庭破散的苦。我对贝贝充满了同情!在后面的几章里,一奶一一奶一还教会了贝贝自己洗澡,贝贝在智障学校成了最棒的学生。我的心里稍稍有了安慰。但是好景不长,贝贝的一奶一一奶一死了,贝贝成了孤儿。他拿鸡一毛一和硬纸板做了一双翅膀,说要飞到天上去找一奶一一奶一。我的鼻子一酸,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心想:真是一个傻孩子!但如果他的神智是清醒的,就更加受不了这种打击啊!

后来,舅舅一家三口住进了贝贝家。他们给贝贝吃四个大包子,害得贝贝胃痛不止;他们为了节水,不让贝贝每天洗澡;他们把贝贝赶到客厅沙发睡,蚊香差点熏死贝贝。可是贝贝没有计较,当警察要拘留舅舅舅一妈一时,贝贝选择了原谅他们。我感受到了贝贝在智障之外的那颗纯洁善良、宽容大度的心。我对贝贝不再是同情,而是敬佩!

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就像书里的贝贝,生活中的所有残疾人。只要拥有一颗美丽的心,连站在他面前的魔鬼都会变成天使。如果人人都能放下私心,宽容待人,这个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我的宝贝读后感(二)

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一个残障儿童,他的名字叫贝贝。贝贝两岁时,父亲在野外考察中不幸遇难,母亲难以承受生活的打击离家出走,从此,贝贝就与年迈的一奶一一奶一生活在一起。慈一爱一宽容的一奶一一奶一没有以贝贝是智障儿而抛弃贝贝,她以顽强的毅力训练着贝贝,把他训练成了一个干净、乖顺、淳朴善良、热一爱一大自然的孩子。贝贝十岁那年,一奶一一奶一因心脏一病突然发作而去世了,贝贝应没有人管而被送近了福利院。

贝贝那悲惨的命运牵动了许多人的心,尤其是小区的水电维修工李大勇。李大勇是个很有个一性一的人,也是一个80后的帅气小伙子,平时做事有些不靠谱,然而他却被贝贝的单纯和善良深深吸引、深深打动了。因此他一直非常关注着贝贝的成长。贝贝在福利院住了一段时间后,住在农村的亲人:贝贝的舅舅、舅一妈一和瘦瘦儿子小胖从来到城里,成为贝贝的监护人。贝贝与两个大人、一个哥哥和一条外表勇一猛,极其温顺大狗的妹妹生活在了一起,他们彼此之间发生了许多令人感动也令人难忘的故事。在贝贝无暇心灵的映照下,舅舅、舅一妈一偏一爱一小胖的小私心也被贝贝的善良打动了,而大勇也在关照贝贝的同时懂得了生活中的真一爱一和责任,逐渐成熟起来

小说中的主人公贝贝,他的心灵单纯无暇,犹如一个透明的天使,把生活中种种的肮脏和丑陋照得原形毕露。就连这个患有唐氏综合症的小男孩都如此善良、大度,我们为什么不能像他一样呢!在纯洁如水晶的灵魂面前,人不能虚伪,不能自私,不能狭隘,更不能起任何恶念。这是我们要做的,也是我们应该做到的!

我的宝贝读后感(三)

这几天,我把【你是我的宝贝】这本书读完了,心里久久不能平静。这篇小说主要讲了一个叫贝贝的孩子,是个有点智力障碍的孩子,他是不幸的,在两岁的时候,爸爸在野外考察不幸遇难,一妈一一妈一也承受不了打击而离开了这个家,可是他也是幸运的,他有一个慈一爱一宽容坚强的一奶一一奶一,贝贝就和一奶一一奶一生活在一起。一奶一一奶一以顽强的毅力训练贝贝,他要让贝贝成为一个自一爱一自立并且活的有尊严的一个人。一奶一一奶一的努力没有白费,贝贝长成了一个心地善良的好孩子。

但是在他十岁的时候,一奶一一奶一生病去世了,贝贝一下子成了孤儿。舅舅舅一妈一带着他们的孩子小胖从农村来到了城里,和贝贝生活在一起。记得一次,贝贝生日,大勇叔叔帮他买了辆遥控汽车,小胖看见了,把遥控汽车抢过去,不给贝贝玩,舅一妈一不但不骂小胖,还帮着小胖骂贝贝,打贝贝,我觉得贝贝真的太可怜了。还好有个善良的大勇叔叔,一直照顾着贝贝,然后舅一妈一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不对,后来就对贝贝很好了。

看完这个故事让我感到,贝贝有一个纯洁的灵魂。在纯洁的灵魂面前,人不能自私,不能虚伪。

《我的阿勒泰》读后感


在我国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最北部有一个地方叫做阿勒泰,它除了拥有让人沉醉的冰雪美景还有一本属于它自己的书《我的阿勒泰》

她在一个被规则缠绕的地方中浇灌出了属于大西北的戈壁和草原。

她说在那样的地方,人不是主宰,只是自然界的一小部分。虽然她用微暖的笔触只是描绘了一个渺小的人在阿勒泰的生活,但是这却引起了人们不需要共通的语言的共鸣。

在她的笔下,哪怕是一棵在草原上的无名野草也会拥有人的视觉与感受。她通过它来叙述了一个茫茫天地间被藏起来的角落,一群寂寞却温暖的人,一个在慢慢同融于自然的自己。而他们正在生根,发芽,就如春雨般逐渐的为冰冷的世界注入丝丝暖意,孕育出一个城市中的大西北的美景。

她就是这本书的作者,李娟。

她在一座座冰冷的城市中建造了一个个有它的村落。

它匿藏在阿勒泰的牧场、牛羊、河岸和阳光中,它游荡在宴席、舞会和村民的笑声中。它无处不在。

它就是温暖。

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一直在想,这种温暖到底是什么?

温暖是大自然对人类的馈赠。在散文里新疆这片土地散发出沉静安然的美,既有大西北的广袤粗野又有细腻缱绻的乡愁滋味。大自然以它缕缕的芳香氤氲出了狂野的戈壁与缄默的草原,它用它的全部来陪伴着人类一生的日升日落。这难道不是大自然对人类最温暖的眷顾吗?

温暖是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与交流,或是喜悦,或是悲伤。李娟很懂得如何把单调的生活写得趣味无比。在她居住的村落中都是形形色色的人,那些人和其他人并没有什么区别。他们一样会有荒诞的思想,一样会有匪夷所思的举动,一样存在着善意与恶念。但是在文中她却是以宽容的态度去看待生活,用转换视角来解读他人眼中的生活,用最真实的文笔透过表面看到人心灵处的美好,从而集聚出人与人之间最平凡却又难以让人难以忽视的温情。这不禁让人感叹,人存活于世界上不是只有寂寞与孤独,还有人与人之间最真挚的情感,这能够让人笑中带泪,心生温暖。

温暖是李娟对于阿勒泰这块土地深沉的爱意。她笔下的生灵,无论是刚出生不久的雏鸟还是翱翔于天际的雄鹰,无论是调皮捣蛋的孩子还是年近花甲的老人都具有他们自身的光彩。她把他们身上的亮点糅合了自己的情感排布在夜空,连成了一条漂浮在阿勒泰大地上空的星河。待我们细细地聆听,都能听到每一寸土地,每一颗星星都有着它们的心跳。

听到了吗?这就是阿勒泰!

我止不住的好奇着李娟是如何写出这般具有影响力的文章的?她是本着怎样的心态去感受身边的事物?她是如何跳跃空间把阿勒泰的魅力撒在各地?她又是如何在这个被规则和冰冷包裹的城市中用文字为其注入温暖?

它是大自然的阿勒泰,它是温暖的阿勒泰,它更是李娟笔下的阿勒泰。

在她的《自序》中有那么一句话:多么好啊,我正是这样慢慢地写啊写啊,才成为此刻的自己。

我的童年读后感


下面我们提供了一篇读后感,希望可抛砖引玉,教会你写读后感;

最近,我读了高尔基的着作《童年》,书中形象地描绘了主人公阿廖沙悲惨的童年。阿廖沙父母双亡,而外祖父脾气十分暴躁,只有外祖母疼爱他了。外祖父不太喜欢他,两个舅舅更是讨厌他。就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他却走过来了。其实,阿廖沙的原型就是高尔基本人,高尔基借阿廖沙这个人物来描述自己的童年。这令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当时那个年代的人的丑陋面目。高尔基的童年跟我们现在比起来,实在是太悲惨了!

我们多幸福啊,被父母宠着。每天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中,听着老师讲课;回家有大鱼大肉等着你品尝;你想要什么,就给你什么;如果有人欺负你,大人会毫不犹豫地狠狠地教训那个人一番。而高尔基那个年代呢?高尔基很少有安宁的日子,几乎天天有人伤害他、辱骂他、欺负他。我也有些想不明白,那些人做这一类损人不利己的事情干吗呢?这些毫无意义的事情值得他们去做吗?

所以,我们更要珍惜如今美满、幸福的生活。我们要抓住童年的尾巴,努力学习,千万别身在福中不知福。这样优秀的学习环境,这样美好的童年生活,我们再不好好学习,那就太对不起父母了。

如今,眼看童年就要走了,迎来的是充满活力的少年,让我们珍惜童年的最后一刻,稍不留神,童年就会离我们远去,抓住童年最后的时光,留下我们对童年最美好的印象吧。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