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读后感 > 无处安放的同年读后感 > 导航 > 《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的读后感1500字

无处安放的同年读后感

《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的读后感1500字。

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人类的进步,都是与读书相伴而行的。在阅读了作品后,我想您对于这个作品有了更深的了解,是时候把自己阅读作品后的所思所想写出来了。一篇属于自己的作品读后感该怎么写呢?也许下面的“《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的读后感1500字”正合你意!供你阅读参考,并请收藏本页面!

爱情自然是永不会衰竭的话题,爱情也是永不会枯竭的小说题材。《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讲述的是一个并不鲜见的平常故事。美丽纯情的女大学生周蒙与青年摄影记者李然倾心相爱。这一对痴心的恋人最终没能步入婚姻的殿堂,只是他们始终相爱着,尽管隔山隔水

整篇小说中,吸引我的是在品貌相当、情投意合的世俗幸福之下,李然和周蒙精神层面上的心灵碰撞构筑了那一段无法被遗忘的爱情,时间可以磨损感情,却不能磨损爱。只是有时候爱情,更像是邂逅了一场胜景后,摆出的美丽的苍凉的姿态。

他和她最后的分离是耐人寻味的。难道,是周蒙不食人间烟火般的性情和娇弱无力的依赖性令李然退避三舍?是李然永远走在路上的漂泊心态让他注定到远方?是一连串小小的却又是致命的误会使然?是李然的风流天性在杜小彬的诱惑下导致的一夜情很多事情,或许真的不能只用简简单单的对与错来强行勒索,他们是相爱的,真的太爱对方了,在每一次回头,每一次默默的注视对方,爱对于他们来说是纯洁的,是不容置疑的,是不许有任何瑕疵的。也正是因为这样,在那个刻骨铭心的爱情中,他放不下作为男人的责任感,只能选择让自己最深爱的人痛苦,在她最需要的时候离她而去,成了别人的丈夫,孩子的爸爸。最终的最终,只能面对越来越远的别离

李然说过,在众多的偶然中,有时候我真的觉得我很无助,也很无赖,我已经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所以我最后选择了---爱我的人

有人说过,如果说,有什么可以是永恒的,那么一定是消失。人一辈子总会动真格的爱上一个人,一旦爱上了,第一步失去的就是自己,第二步就是失去爱情!

他知道,那些呼唤着的,已经回不来了。那些流光溢彩的过往慢慢消失开始褪色,他们最在意的青春,也开始消失不见了

在最爱的父亲的去世,最爱的男友的背弃,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男人相继离她而去,她一个人承受着可怕的打击。在经历过这一系列变故后,她成熟了,但依然清纯,清纯得让人心痛。

她知道,在开始的时候,爱情确实像咳嗽忍也忍不住,可是在结束的时候,它就不像是咳嗽了,更像是癌症。

这样,无处安放的青春 ,终于有一天有了着落,可是碎成了一片一片,散落在途中,他们赤脚向前 ,那一路血迹斑斑 ,冷却,凝固,不再鲜艳

可是,多年后,当他们再度相见,当李然再次抱着她的时候,泪水汹涌而出,有谁忘得了这一切呢?刻骨铭心的爱是无法忘记的。

有人说过:不是不想念,只是忘记了思念所带来的激动而已。不是不爱,只是一切似乎就已经注定了,他们不会在一起,他曾经是她的,但是现在已经不是了,将来也不会了。尽管,忘记和记得是一样的漫长。

记得小说中还讲到在西藏,李然收到她的信,信中说:真的有来世吗?那么我愿做一只懂得飞翔的小鸟,一多瞬间开放无声消融的雪花,甚至,窗角的一角蓝天,掀起书页的风,落进你心里的一滴小雨。李然哭了,整个西藏都被他哭倒了。这是她写给他的最后一封信,也表明了她对爱情的执著。

真的,谁都没有错,有的只是无奈。

有许多诺言,许下的时候,谁也没有想到我们无法实现它。这句话包含了很多悲伤和悔恨。时间不是一条路,只能走过去,不能走回。

不能和相爱的人在一起,只能在岁月的不断流失中体会那种跟着日子一直走下去的痛,痛到你痛,痛到麻木,痛到你不知道什么是痛,不想再爱,失去幸福的机会,也失去令别人幸福的能力。

在结局中,我不能自已。如同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在岁月里殆尽。青春总是让人惆怅,就像爱情总是惹人忧伤,那些时光摇摇晃晃地走过生命,至始至终不断地在摧毁着温暖。青春,在绚烂光华后,悄然散场。我们生活的年代,我们最终也是一样,在意那些,无处安放的青春

f132.COM更多读后感延伸阅读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的读后感1500字


生命的单程列车,此刻在青春站短暂停留。这一站,呈现于我们眼前的是一望无际的花海,百花争艳,姹紫嫣红,美不胜收的风景里,我们流连忘返。

爱情这朵盛开在青春大花园里的奇葩,色彩鲜艳,芳香迷人,充满了诱惑。每个人,在青春里,都会有一段时间在这朵花下徘徊,直至自己有一个正确的信念支配自己做出相应的选择,我们才会最终从容不迫的挥别青春,驶向下一站。

在辛夷坞的笔下,爱情是千变万化的方程式,它有无穷多的形式,更有无穷多的不同答案。同时,爱情也是一块调色板,不同的主角,会调出不同颜色的灿烂,散发的光芒,却同样让人眼眩。

儿时天不怕地不怕的小飞龙--郑微,她不懂得什么是爱情,她只是习惯于依赖邻家的大哥哥--林静,在她的世界里,爱情很简单,解也唯一,那就是和林静携手,直至天长地久。后来,林静离开了她,她哭过,闹过,因为她以为,她的爱情方程式只有这一种形式和林静这唯一的解。当时间这剂良药让她的伤口不再痛到无以复加时,当另一个男孩--陈孝正,出现在她的生命中,她才发现,她的爱情方程式早已是另外一番模样。郑微爱他,所以,她以小飞龙独有的勇气,在最宝贵的岁月里,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时光全部浇灌在了这个男孩身上,力求她想要的解。

林静的出现,小飞龙初次有了朦胧的爱情方程式,因为朦胧,所以无法真正看透,林静走了,他也带走了小飞龙的世界里那份不成熟的爱情。而陈孝正在她生命里的那一笔,让郑微对爱情大彻大悟。在那个叫做青春的花园里,曾经勇敢的小飞龙,在爱情的迷宫里,兜兜转转,又回到了原点,她曾以小飞龙的姿态横冲直撞,曾经收获过,但最终撞得头破血流,她才开始有了自己成熟的爱情方程式,她把小飞龙留在了青春,留在了她曾爱的轰轰烈烈的那段岁月。青春时对爱情的探索,让她变得成熟和知性,在下一站,她终于可以心无旁鹜的欣赏生命的另一番风景。

小飞龙是勇敢的,是幸福的,因为她在青春那段敢爱敢恨的岁月里,她大胆地放手寻找合适自己的爱情方程式,就像一首荡气回肠的歌,把每个音符都淋漓尽致的唱了出来。

也许,我们羡慕郑薇,羡慕她寻找她的爱情方程式的勇敢,羡慕她最终的幸福。但是,我们每个人都不会是那个独一无二的小飞龙,我们对爱情的理解和追求也都是千姿百态的。

正如小北,她在青春的花园里兜过一圈之后,没再去打扰她曾爱过的男孩。因为,她终于真正理解了自己最终成型的爱情方程式,青春里的那些思考,让自己最终释然了,她感觉到前所未有的幸福,后来的日子里,她更加坚定地去追求她自己的梦想。

又如阮阮,青春的那些日子,她是一个值得让人羡慕的女孩。智慧和容貌,她一样不缺,成绩优异,也有着一段成熟认真的爱情。虽然,男孩最终辜负了她,但是生命的最后一刻,她却感觉幸福,因为她以为这个男孩会在约定的地点等她。

在《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里,或者就说我们的生活里吧,其实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爱情方程式,或是常理,或是有悖常理,有的让人欣羡,有的让人嗟叹。

而对于此刻在青春站的我们,总会有一段时间会在爱情的花下徘徊,无论我们是否摘取,我们都需要有正确的态度,清楚的认识,要对得起自己的心灵。感情的世界里,从来没有谁对谁错,但是幸福与否,却是我们能切身体验到的。

生命的列车此刻停靠在青春,这一站滞留的时间实在太短,青春却有千般美好,万般风情。爱情,是青春里的一道必做的方程式,但是这道题很特殊,因为,我们不需要着急给出最终的答案,我们只需要知道,以我们的能力可以解开什么样的方程式就好。然后,我们才可以以幸福的心态,在这千万般美好中尽情地享受青春独有的风景。

当有一天,我们不得不挥手作别青春时,再回首那些清晰的岁月,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慨,不同的幸福。而我们也必定会心怀感激,感激自己在青春岁月里确立的爱情方程式,我们才得以在万般美好之前变得理智,变得成熟,变得洒脱。我们终于可以用自己有限的生命尺度去度量那无限美好的生命领域。没有错过太阳,也没有错过星星,生命的每一站的风景,都是我们最幸福的回忆。

《我们的青春》的读后感2000字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同志说过: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为世界进步,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

生命是一条静谧的河流,时间在这里踽踽前行,我们跟着它趟过了初中,迈过了高中,直至现在走进大学,我们一直都在往前行进,我们总是在期待与失落中前行,我们期待或许前方是一片美好,而我们失望,原来前方不仅有美好还有那么多的不尽如人意,这一路走来,或许有人会觉得又累又辛苦,但是,你知道吗?这就是青春的本来面目。

在初中高中的时候我们都在为着好的高中、好的大学而努力而奋斗,我们几乎的时间都被知识点,都被试题所占据着,我们被爸爸妈妈珍珠一般的捧在手心,我们几乎没有空闲的时间去想一下关于青春这样一个命题,什么是青春,什么是青年0人应该有的姿态。

等待中学时代过完,上了大学,曾经无限憧憬向往的天堂,我们用最疯狂的游玩、通宵和一次次的聚餐来迎接这样一个美好的梦想中的城镇,但是等到一切的新鲜感退去,我们发现,原来到了大学还是要学习,还是要考试,并且相比于中学的一门不及格也没什么,大学的挂科制度似乎少了那么一些些人情味。

可能是长长的暑假,也或许是神经上压力的消失,我们变得越来越懒惰了,当然,不是我们所有,以前从来不敢逃课的我们开始信奉必修课选逃,选修课必逃的准则,以前总希望考高分的我们也开始说 60分万岁,61分浪费的格言,以前总盼望着能到处去玩玩的我们,也宁愿在宿舍里面对着电脑而不愿意出去锻炼,或者是静静地去图书馆看一两行字。

看到这儿,是不是觉得我们有一种无药可救的感觉了呢?其实,我真正想说的是,这是你们看到的大学生,未必是整个大学生。我不否认,在大学里面这样的情况是有的,因为,在中学时代,我们的选择是那样的单一,我们的方向是那样的明确。那时,我们的方向只有一个,就是要来到大学。但现在,我们像是来到了一个岔路口,这里有太多的选择了,以前在选择面前,我们有老师,我们有家长,我们根本不会去考虑那么多,但是在大学里面,我们一切的决定都要靠自己,这样突然地变化,是否可以给我们一点时间来适应?

我有一个朋友,和我一样的,大一,是一个学建筑的男孩子,有一天晚上大概是在快12点的时候,我见他发了一条状态,是这样写的看来今天熬夜又必不可免了,我就给他发了一条短信虽然学习很重要,但是熬夜对身体不好他回的是学这个就是这样的,习惯了,你好好睡觉吧!还有一个朋友,是学机械的,我只要电话宿舍都找不着他了,那么,我就会去自习室找他,他一定在,他也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功的转了专业,转到土木去了,他说那是他的梦想。我身边还有一群可爱的志愿者,用他们的行动在温暖着别人,呵呵,我觉得自己好幸运啊,可以遇见这么多奋发向上的人,但是,其实每个人身边都是这样的,我们虽然肯呢过迷茫过,甚至颓废过,但是最后我们的姿态总是那么向上的。或许,我们学习不如中学时代那么拼命了,但是我们利用那些多出来的时间出去走走了,我们才终于懂得了了,外面的世界真的很大,我们需要学习的还有好多好多,于是我们有了努力的姿态,这样不是很好么?

而且,我们从这里开始能够追梦了。你小时候的梦想是什么?我想当科学家呵呵,这是我的回答,少年无畏,但是据统计这是很多人的回答哦!我们可以有很多梦想,从小学甚至幼儿园开始,但是真正能实现的有多少呢?不是所有人都能当科学家吧,然而在中学时代,升学大概是大多人的梦想了,即使有其他,我们也没有那样洒脱,不顾一切地去追梦,只有到了大学,我们才有了那样多的机会去追梦,而事实是我们确实没有忘记过,于是我可以再学校听到充满自信嘹亮的歌声,不太熟练的吉他声,舞台上翩翩起舞的身影,还有认真工作的汗水,其实我们都没忘,我们会努力,因为梦想在心上,从未被遗忘。

关于责任。你是否经常能在时事评论里看见大学生的身影?面对不平之事他们还会有几句愤慨之语,我说,这是担当责任的表现,没有人愿意掺和与自己无关的事,他们愿意发话,他们愿意把这件事当做是自己的事,这,就是担当。

啰啰嗦嗦的说了这样的多,想法都是来自于现在社会对大学生的一种定义与误解,社会认为中国大学时垮下去的一群人,颓废不学无术是大学生的标签,但是其实不是这样的,正如我上面所说,我们每个人都在用努力的姿态面对我们的学习与生活,即使他们所看见的那些不好的现象也确实存在,但是我想告诉,你们其实可以对我们放心,我们可以宣誓,以明天的名义,以青春的资本,所以,请相信我们。

读后感1500字《我们》


男主人公D-503生活在离我们一千年以后的世界。在那个世界里,所有的人就像是一个个号码,在他们的大一统的唯一国里,所有的一切都没有差别,号码们从衣食住行的物质方面到休闲娱乐时刻和作息时间都是一样的。并且D-503作为这种生活中的一员,和其他的号码一样,都认为这种生活是幸福的,是经过了多少个世纪的奋斗和斗争得来的,是一千年以前愚蠢的祖先梦寐以求但是无法达到的极度和谐。D-503作为大一统国全能舰飞船的制造者,一直以来在全心全意地赞颂他的唯一国,赞颂他的无所不能的至高恩主。

但是他的生活慢慢起了变化,一个美丽的,不同于其他号码的女号码E闯入了他的世界,带他看到了绿墙外面的世界,而且还使得D爱上了她。也就是自从D爱上了E,他的身上,或者应该说他的心理起了变化。D首先是开始觉得以前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其实是很奇怪的,比如说他开始想要独自占有E,而不希望她与别的男人在一起;比如说他开始无法老老实实地遵守唯一国的作息时刻表----与E分离的时候他觉得时间如此漫长,而能够独处的短短半小时,却对他来说那么短暂,这一切感受都是D在从前从来没有过的。读者这时候就能看到因为爱情,这个号码D作为一个实质上的人应该具备的人类情感慢慢显露出来了,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D自己却认为自己生病了,灵魂生了病。他认为这些都是杂念,都是愚蠢的祖先才允许在自己身上出现的情况----杂乱无序,充满未知。这是令人痛苦的,而真正的幸福快乐,就应该像唯一国的其他号码那样,相互之间没有差别。一切都得像运算数学题,像一艘机器一样精准无误,理性。

故事发展到后来,其实E是唯一国的叛乱分子,她和她的同伙们,用D的思维来说,都是一群灵魂生了病的坏号码。他们念念不忘祖先的那种绿墙的生活,想要反对现在这种无差别的至尊恩主的统治,能够充满情感地生活,有血有肉地活着。因为D是全能船的建造者,于是E就通过引诱D爱上自己,把他拉到反叛者的阵营,想在全能船试飞的那一天夺下飞船,助力于他们的革命。

革命最终失败了,最后唯一国里的号码们都被进行了手术,这个手术就像是夺去他们的灵魂一样,让他们不会再有杂念和情感,但D-503却感恩于这种手术,感恩于理性能够让他继续生活在那样一个没有差别,一切都已完美的世界。而像E那样的渴望灵魂苏醒的反叛者们,则被处死了。而已经没有了灵魂的D,当然不会为曾经爱过的她而流泪。

作者在小说中总是通过-503的心理活动为我们展现他所描绘的唯一国里那些号码们的思想的可笑和可悲,以及人类一切情感的可贵。作为反乌托邦小说三部曲之一,《我们》像读者展现了乌托邦的不合理性。当今人类幻想着那种物质文明水平达到顶峰,科技水平高度发展,制度高度精确严密的社会,却忽视了人类细腻而又脆弱的情感是否能够承受那样残酷无情的理性,不曾考虑对情感地淡漠对我们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到那个时候,人类实际上并不是物质的主宰,而是可悲地被自己所制造出来的机器所压迫,并无动于衷将最后一点人性都消耗殆尽。

不过,作者在小说中对于爱情的描写还是给了我们一丝光明。可爱的号码O对D的爱情使得她不顾将被处死的危险,怀上D的孩子,实际上也是一种对唯一国的反抗。而D自己在爱上E之后的一系列变化,更是灵魂复苏的表现。作者大概也是借着这两段在歌颂爱情的力量吧。关于这一点,还有小说在接近结尾的部分,D突然间感叹如果他又一个自己的母亲该有多好,对母亲来说,他将不是一个号码,一个分子,而是生命的一部分。这里我读起来感觉甚是感人。也让我想起了曾经看过的大导演斯皮尔伯格拍摄的一部反乌托邦电影《人工智能》。电影里的机器人小男孩因为身上的情感按钮被打开了,而产生了对人类养父母的爱以及对自己生命的思考,而周围的人当然只把他当做机器人而忽略他的感受甚至是生命。电影十分感人,它所传递出来的人类情感能够带给我们那样奇妙的感受,我相信看后的每一个人都不想要生活在那种冷冰冰的只能被理性所支配的大一统王国里。

《我们不是天使》的读后感1500字


许久以前就有朋友向我提及亦舒,当时并不在意认为不过是写言情的人罢了,后来又有人告诉我说亦舒的文字是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观的,我有些惊讶,但更多的还是不认同。直到最近,翻看了亦舒的小说,才领略到亦舒的世界那个美丽妖娆的世界。

什么样的世界?是言情的么?不,当然不可能,一个只有爱情,只有缠绵的世界谈不上美丽。此时,我不禁想到一句脂砚斋评《红楼梦》中常写到的话:近来世之小说多写 而此处独以 这句话可以来形容我对这个世界的初步感觉:这里拥有爱情,这里超越爱情,这里反映现实。

闲话说地有些多了,还是说小说。在我所看的亦舒小说中,最喜欢的是《我们不是天使》。它描写了一个在灰暗背景中挣扎出来并飞翔起来的女孩。关于内容我只想说这些。故事的背景是灰暗的,充斥着毒品,地下,舞场,犯罪等等,但灰暗并不代表凄凉,不代表一颗灰暗的心。正如故事的主人公在一个混乱的街区长大,但她的心中充满了对亲人,邻居的爱和对知识的渴望。想来,这个世界也并不是到处充满阳光,总会有阴暗的角落,那里的世界,我们也应该了解,并且尊重!想起曾经看过的一些描述摇滚,地下文化的文字,或许那种环境被许多人鄙视,但往往我会感到,那里的主流并不是堕落,阴暗中的人们更直率,更执着一些,他们可以为了自己的梦想一条路走下去。而阳光下的人们呢?不免多了写融涸,多了些功利!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我们生来就属于阳光,但这并不是我们骄傲的资本,去无视黑暗的存在。相反,我们应该了解那里,这样,我们的世界才算是一个完美的世界吧。

关于故事的主题,我也一直在思考,表面上看,这是一个通过自己不懈努力最后得到成功的故事,教育了我们凡事都要有恒心不轻言放弃 但以上的文字太过机械化,小学生艘应该倒背如流了吧 1 这不是高考作文,我不希望言非所想。看看小说的名字吧我们不是天使。是的饿,这世上没有人是天使。是的,这世上没有人是天使,人总有这样那样的缺陷,就算一个表面上无比风光的人,在他的内心深处,难道就没有一块痛处?你不是完美的,你不总是正确的,所以请低下你那高昂的头,认真做回你自己好了!我们这一代人,大多都是独生。曾经,你以为地球围着你在转,但我深信,我们每个人不过是这世界的一小个组成部分罢了。我们不是天使,不是所有的困难我们都能独自解决,不是所有的努力都能化作丰硕的成果。这个世界是现实而不公平的,我想我们需要一颗平常心来面对生活,面对挫折,我们不是天使,我们不是总能赢!

关于书中所描述的情,亲情自不必说,这里的亲情简单而感人。一个女孩照顾有毒瘾的做过舞女的母亲,不离不弃;姐妹之间那略带冰冷的爱,但最终姐姐还是死在妹妹怀里,还有 我感到,爱的表达方式并不一定是甜蜜而温暖的,但爱就如两个人之间一条看不见的线,永远存在。这里又想说说这位女主人公,她没有为她的母亲把她降生到这样一个世界而抱怨,其实她从未抱怨过环境,而是一直在承受。而她对母亲的照顾,我们看似轻松,但实属不易!至于书中所写的爱情,我不知该怎么说。其实我一直以来都不大喜欢亦舒的爱情观,我不知是由于我太幼稚还是她太现实。书中的爱很现实。我只想略带亦舒味地说:正在热恋的人们,要擦亮你们的眼睛;向往爱情的人们,要保持情绪冷静。哎,如此辛酸的话语竟出自我的口,看来我真是被她感染了一些!

至于文字,我很喜欢亦舒的文字,简练到位,没有矫揉造作。而现今流行的小说,语言太国浮华,词藻堆砌,并且在文字中很刻意地表达作者的品位。记得有人说过亦舒是真小资,安妮宝贝是假小资。我觉得前半句很对,至于后半句,其实安妮宝贝还好。从张爱玲到亦舒,再到安妮宝贝,算是有些关联的吧,她们的文字都比那些很商业化的文字好很多!

说的那么多,感到很酣畅,但亦舒的世界远不止这些,甚至我觉得她所构建的世界不是这样的。或许这也是我选这篇小说来谈的以后原因吧。我所看到她其他的小说,比较女性主义,爱情观也更现实,直白。但无论怎样,都掩盖不了她那特别的美!

读后感1500字《青春》


我只是站在这个舞台上被灯光照着的小人物。 韩寒

真正开始深入的认识韩寒还是高一的时候,记得那时每逢周末自己便跑去图书馆借韩寒的书看。印象很深的是那时看得是《三重门》,看着林雨翔的才华与独傲,看着susan的美丽与知体,心中总幻想着有一天我也在小河边遇见这样一个女孩。

那时还小,并没有太多对于中国式教育体制的思考,只觉得雨翔受够了老师们的欺负,总觉得他是该反抗了,可是并没有。后来想想,毕竟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一个林雨翔改变不了什么。可是却是当时应试教育闯下的果,一个偏才就这样被埋没。像极了韩寒。

但韩寒并没有被埋没。他敢说敢做,用身体力行证明着小人物也可以在舞台上熠熠生辉。

看着一路走来的韩寒,发现他正在一路长大。从一初的所谓的冷眼看世界,到现在责任的社会青年,不难看出,韩寒真的长大了。

《青春》,或正是他长大的一个代表吧。书中记录了韩寒一年多在博客上写的杂文,那是一直走路的辛苦和对现实丑恶面淋漓尽致的批判。书中写了许多对于当时时事的感想与看法。首篇青春便是当年闹的沸沸扬扬的富士康员工跳楼事件。谁说韩寒冷眼,这是一种对于社会莫大的关心与责任。有时候,这个世界就这样:你想说,有人不让你说,你说多了,有人却说你是假的。

这些年轻人是无解的,多么可悲的事情,本应该在心中的热血,它却涂在了地上。

从开始单纯的关注学校、教育,到现在的社会,韩寒一路走着,一直在路上。青春,多么美好可爱的人生阶段,只凭听也能让人平添几分遐想,可是,有些人却把它浪费在了成长的路上。韩寒以青春命名或许也是纪念自己已逝的青春时代吧。毕竟当年的韩少慢慢的变为了韩老,而今也是而立之年,是个做了父亲的人了。有了家庭,有了孩子,一个人轻狂的青春或许也该有个结束了,让自己成长的脚步歇一歇,有些累了。

所以我们在文学作品和歌词里经常看见一句话,那就是让心去流浪,当然身体还在城市里交房贷。现实与理想总是隔着许多让人踌躇的东西,青春的我们经常做着现实不了却又不舍得放弃的梦。梦里的自己是孤傲寂寞的,至少心灵上总不愿让别人参与。那是属于自己一个人的梦,梦很美就像青春。渐渐的现实越来越的逼近,把自己的梦映衬的那么廉价,甚至一文不值,那时的我们是否还会如当初般执拗的追寻自己的梦呢?有时候,现实的残酷不是让你一无所有,而是让你直接死在了想拥有的路上。

这里你没有末路,你从不孤独。其实青春也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孤独,就算我们不可一世的不愿靠近这个世界,但我们还是有很多同路人,他们陪我们哭,陪我们笑,陪我们写着自己内心的文字,陪我们叛逆的做着肤浅的挣扎,陪我们自以为的反抗着这个世界---,这就是青春,有着很多很多的同路人走在一同长大的路上。

韩寒走了过来,他以自己的实际探着未知的路,他说,我从来就不觉得理想是救赎青春的一种方式。他执着的叛逆着,做老师眼中不可一世的孩子,任凭唾沫乱飞也从未曾改变韩寒心中坚定的决心,这样的韩寒才是真正的韩寒,才是我们眼中熟悉韩寒。

如今,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被利益与金钱覆盖的现实里,有多少人的华年就是浪费在这两样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废物上的,又有多少人慨叹着自己曾经的梦早已渐渐远去。现在的我们正活在青春这个人生最美的过程上,谁也不想就这样把自己埋没,只是我们并没有寻一个合适而又合时的作为将自己的年华填满,到底怎样才是我们想要的生活?至少我还尚未有答案。

青春,美好多彩的年纪。而这个年纪里却有着老少皆没有的落寞与无奈。人生就是在不同的时候竖起不同的手指而已。韩寒如是说。

《战火中的青春》读后感1500字


  暑假的生活总是显得那样的枯燥乏味,正因为如此,我总喜欢去觅一片阴凉,翻开一本陈旧但却仍然散发着浓墨香气的书籍,一个人静静地品读。
  那是一本深褐色的书,书的封面使用金属边壳的书框层封起来的,但它却仍然无法掩饰岁月的悠长。封面上赫然显现出五个深红色的行书字体----战火中青春。那飘逸的笔锋附和那深红的色彩,恰似一幅血流成河的悲壮画面。起先,我正是被这特别的封面设计所吸引才选择了这本书,于是,为了打发暑期剩余的时光,我便捧着它饶有兴趣的读了起来。
  它叙述的中国共产党努力拼搏,顽强英勇地抵抗日本士兵围剿的事件。事件中的主人公是一个天津大学的毕业生章佩然和自小就有射枪天赋的年轻姑娘童卉。他们俩都决定加入中国共产党,宣誓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那一天,他们意气风发,趾高气扬。为了同一个目标,朝着同一个方向,他们从来没有后悔过,一直也没有停止过,日日夜夜的坚守自己最初的航向----为中国共产党而奋战终生,奉献终生。虽然,因为年轻,他们也有过冲动、任性、调皮,甚至是不可理喻,但是,在经过与敌军的接二连三的誓死拼杀后,他们成熟了,从稚嫩的大学生和年轻姑娘转变为了“巾帼枭雄”。
  合上书的时候,我的心情是沉重的又是激动的。沉重?也许有人会笑我呆,笑我傻,这不过是一本书罢了,怎么会产生如此的心情。而我却坦然,我理解他们的讽笑,也许真的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吧!此时此刻的我也许就是一个“当局者”,我迷书中的人物,我迷书中的情节,我迷书中的哪一个光荣的党。


我之所以沉重了?其实我并没有什么奇思妙想,我只是一直在焦虑,在担心,我生怕那可恶的日本兵会将刺枪瞄准章佩然的胸膛;我生怕那可恶的日本会将刀剑劈向童卉的头颅;我生怕翻开下一页的时候会突然挑出几个莫名其妙的字眼,例如:”为了悼念章佩然同志”,“童卉的坟墓”,我真的好害怕,我已融入其中,有时,我甚至想冲进书中,将那日本兵打得落花流水。真的,阅读的过程也是一个经历的过程,阅读了刀风血雨抑或是喜事连篇,那么我也同时经历了刀风血雨抑或是喜事连篇。可是,这本书带给我的更多的则是刀风血雨的悲怆,这也注定了我沉重的心情。说到激动,那是当然的了!有过程就会有结果,有刀风血雨的过程必然会有胜利的结局。我庆幸我们的党,庆幸它战胜了无数的困难险阻,终于等到了重见光明的时刻。所以,我又是激动的。
  回首往事,我不禁感慨万千。湖南嘉兴的那一艘游船已荡漾了90年,无休无止,承载这所有共产党的希望,驶向胜利的彼岸;“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漫漫长征铸就了共产党无比坚强的羽翼,如大鹏一般展翅翱翔在历史的长空;“军民鱼水一家亲”的其乐融融的景象,给予了多少平民百姓生活的希望和勇气,他们微笑着,纵使千疮百孔,但却仍就幸福着。因为党,他们获得了新生。因为党,他们的顽强成就了永恒。
  一曲哀愁,一片悲凉,我深知我们有得便有失,我们得到了胜利的喜悦,解放的热潮,然而,我们却也失去了很多。


失去了一些可爱的同胞,如:邱少云,黄继光,刘胡兰······他们静止在历史的长河中,如光亮的灯塔,照耀世间黑暗的角落。是他们成就了党,让我们的党得以永生。与此同时,党也成全了他们,党将他们的名字刻入了石碑,无论风雨,无论日晒,都无法腐蚀那些伟岸的人们的名字。
  共产党啊!共产党!我心中的党啊!你们如野草默默无闻的奉献,却没有半丝半点的怨言!你们俯下身子,甘为孺子牛,纵使遭受践踏,却依旧用宽容的胸怀去理解更多的人。是你们用泪水、汗水、血水,铸造了通天的大桥,是你们用辛勤、辛劳、辛苦创造了世间的奇迹,让中国焕然一新,让中国人民辛福安康。我深深敬仰的党啊!愿你永远持续光芒,绽放光亮。
  ······
  我小心翼翼地从书柜中取出《战火中青春》那本书,握在手中,久久的凝视,思绪穿越了时间与空间的界限,飘向我心中永远的党。

  暑假的生活总是显得那样的枯燥乏味,正因为如此,我总喜欢去觅一片阴凉,翻开一本陈旧但却仍然散发着浓墨香气的书籍,一个人静静地品读。
  那是一本深褐色的书,书的封面使用金属边壳的书框层封起来的,但它却仍然无法掩饰岁月的悠长。封面上赫然显现出五个深红色的行书字体----战火中青春。那飘逸的笔锋附和那深红的色彩,恰似一幅血流成河的悲壮画面。起先,我正是被这特别的封面设计所吸引才选择了这本书,于是,为了打发暑期剩余的时光,我便捧着它饶有兴趣的读了起来。
  它叙述的中国共产党努力拼搏,顽强英勇地抵抗日本士兵围剿的事件。事件中的主人公是一个天津大学的毕业生章佩然和自小就有射枪天赋的年轻姑娘童卉。他们俩都决定加入中国共产党,宣誓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那一天,他们意气风发,趾高气扬。为了同一个目标,朝着同一个方向,他们从来没有后悔过,一直也没有停止过,日日夜夜的坚守自己最初的航向----为中国共产党而奋战终生,奉献终生。虽然,因为年轻,他们也有过冲动、任性、调皮,甚至是不可理喻,但是,在经过与敌军的接二连三的誓死拼杀后,他们成熟了,从稚嫩的大学生和年轻姑娘转变为了“巾帼枭雄”。
  合上书的时候,我的心情是沉重的又是激动的。沉重?也许有人会笑我呆,笑我傻,这不过是一本书罢了,怎么会产生如此的心情。而我却坦然,我理解他们的讽笑,也许真的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吧!此时此刻的我也许就是一个“当局者”,我迷书中的人物,我迷书中的情节,我迷书中的哪一个光荣的党。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