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读后感 > 白岩松白说读后感800字 > 导航 > 白岩松《幸福了吗》读后感1000字

白岩松白说读后感800字

白岩松《幸福了吗》读后感1000字。

读后感是写阅读作品后感受最深的一点,它不是书评。大凡成功的人士,他们都和书籍有着不解之缘,阅读作品后,我对作者的想法更加了解,心中感触颇多,趁着自己的感触 ,最适合写一篇作品的读书笔记了!作品中哪些情节让您印象最为深刻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精心整理了《白岩松《幸福了吗》读后感1000字》,供有需要的朋友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白岩松《幸福了吗》读后感1000字
  最近在看白岩松的《幸福了吗》,内心感触颇多,“幸福了吗”,饱经尘世纷扰中的你,问过自己这个简单却又复杂的问题吗?这本书里有很多内容都很值得人深思,现在我想提的是诚品书店,在白岩松看来,此店名不虚传,服务质量和书的质量如店名,诚挚温暖,“提到台湾,必提到诚品,这几乎是台湾人们的共识,甚至与读不读书都没有关系”。
  我没去过这个白岩松笔下安静而高贵的心灵去处,但似乎在心灵深处,早已隐伏着一条线索,指引我的脚步迈向那片归属地,书的天堂,点一瓣安宁的花朵,去安抚那颗在现实中难以平静的心。
  我想我们都想过,有那么一个时候,当我们在尘世中不知所措的时候,心里是一片黑夜的时候,小街不远处,有那么一盏,二十四小时都亮着的灯,能让自己不那么,孤独无助,可以温暖冰凉和惶恐的心,隔绝时间,远离疲惫。在诚品书店里,纤尘不染的木质地板会守候你可以支付的免费的无限时间,在那样一个维度里,不用害怕被打搅,也不用再让心浮着,飘着。无处不在的咖啡香,一切那么与世无争,不关风月,“让你觉得生活是美好的,读书是有尊严的”。


  曾经梦想,能做一个如徐静蕾在《杜拉拉升职记》扮演的杜拉拉一样的职场白领,一个不失温柔的女强人,一个像白岩松《幸福了吗》里提到的东森电视台张玉玲一样的率性女主持,加班到后半夜三四点时,可以“选择去诚品书店,点一杯咖啡,翻两本书,打一个盹,又气定神闲地去开会”。那种忙碌但依然活得随心优雅的生活,是以前的我一直想要的。
  在《幸福了吗》这本书里,白岩松还描述到了这样个小事件,他的同事刘爱民由于受台风“海棠”影响,竟然在诚品书店买到了“一天就只卖这一本书”的医学方面的书,事虽小却足够温馨,我想到的是,当刘爱民买到这本书时,心里一定会想,“诚品果然够诚”。
  一本书在大多数时候,在大多数人眼里,足够微不足道,但我们却不容忽视它潜藏的文化内涵,更何况是在台湾这样一个与大陆有着无法割断血脉的文化领地。
  一杯浓咖啡,香韵散开,流于诚品书店,让漂浮流浪的心,沉下,与古老的中国情怀,不期而遇。 

  白岩松《幸福了吗》读后感1000字
  最近在看白岩松的《幸福了吗》,内心感触颇多,“幸福了吗”,饱经尘世纷扰中的你,问过自己这个简单却又复杂的问题吗?这本书里有很多内容都很值得人深思,现在我想提的是诚品书店,在白岩松看来,此店名不虚传,服务质量和书的质量如店名,诚挚温暖,“提到台湾,必提到诚品,这几乎是台湾人们的共识,甚至与读不读书都没有关系”。
  我没去过这个白岩松笔下安静而高贵的心灵去处,但似乎在心灵深处,早已隐伏着一条线索,指引我的脚步迈向那片归属地,书的天堂,点一瓣安宁的花朵,去安抚那颗在现实中难以平静的心。
  我想我们都想过,有那么一个时候,当我们在尘世中不知所措的时候,心里是一片黑夜的时候,小街不远处,有那么一盏,二十四小时都亮着的灯,能让自己不那么,孤独无助,可以温暖冰凉和惶恐的心,隔绝时间,远离疲惫。在诚品书店里,纤尘不染的木质地板会守候你可以支付的免费的无限时间,在那样一个维度里,不用害怕被打搅,也不用再让心浮着,飘着。无处不在的咖啡香,一切那么与世无争,不关风月,“让你觉得生活是美好的,读书是有尊严的”。

f132.COM更多读后感延伸阅读

《幸福了吗?》读后感1000字


  《幸福了吗?》读后感1000字
  2006年的最后一天,白岩松去医院看望季羡林先生,在聊天中,他问老先生:“您信佛教吗?”季老给他讲了一个细节:有一天,一位领导人来看他,就问他:“主义和宗教,哪个先在人群中消失?”季老没有犹豫:“假如人们一天解决不了对死亡的恐惧,怕还是主义先消失吧,也许早一天。”季老的回答正道出了深藏于人们内心不能言语但分明的不安和飘荡感,特别是对于中国人来说,这种感觉更加令人恐慌。
  有人说,13亿中国人中,有一亿左右的人,把各种宗教当作自己的信仰,有一亿左右的人信仰共产主义,还有大概11亿的人呢?这么庞大的数字我们忽略不起。那么,这11亿人都靠什么作为精神支柱而活着呢?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十年文革摧毁了中国人的文化甚至信仰,这么说可能有点夸张,但却是事实。正当中国人即将陷入无信仰可言的恐惧中时,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来,宣布中国开始进入物质信仰时代。是啊,就算是物质信仰,总比没有信仰的强。于是,火热的追逐物质之战拉开大幕,我国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可是,当温饱不再是问题的时候,信仰这一严肃且重要的问题又凸显,且亟待解决。


  面对“信仰”这个有点高尚的词,作为一个没有什么阅历的大学生,即使阅读完所有相关的书籍资料,也恐怕很难给出自己的又令人信服的定义吧。在我看来,信仰是一种能够指引人们继续生存并生活下去的无形却可感知和物化的思想。这至少是目前我能给出的最让自己信服的定义了。“中国人怎么显得那么着急地往终点跑?”这是白岩松在书中的发问,没有给出确切的回答。我想,这也关乎信仰的问题。因为终点就是信仰,就有信仰,这是中国人的独特习惯,将信仰更多地置于结果,而不是过程。
  新闻事业的前行,同样需要信仰。那什么是新闻的事业的信仰呢?忠于人类?社会?还是少数的既得利益者?抑或是道德,良知,或者只是记录现实。每一位新闻工作者心里都有一个自己的答案和标准。我想,在这儿我要吐一下,当作反驳某些老师的言辞也好,当作为自己从前那么傻地相信他们所说的一切的忏悔也罢,反正就在今天痛快的做个了结吧。与其说是这本书让我知道了真相,不如说是这本书让我确认了真相。谁把新闻联播批得一无是处,谁说那群幕后的新闻工作者都是饭桶?他们应该比我们任何一个人都更加抱持有对新闻事业的神圣责任感的崇拜吧,只是处在那样一个位置,这样一个时期而已,所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换了一批人,干脆就换成说他们的那些人,恐怕也不会好到那儿去吧。况且,白岩松也说,《新闻联播》的存在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独立存在了,也肩负着为央视其它新闻栏目奠定基础和扮演后盾的作用,原因原书有详尽解释,在这儿就不赘述了。 

  《幸福了吗?》读后感1000字
  2006年的最后一天,白岩松去医院看望季羡林先生,在聊天中,他问老先生:“您信佛教吗?”季老给他讲了一个细节:有一天,一位领导人来看他,就问他:“主义和宗教,哪个先在人群中消失?”季老没有犹豫:“假如人们一天解决不了对死亡的恐惧,怕还是主义先消失吧,也许早一天。”季老的回答正道出了深藏于人们内心不能言语但分明的不安和飘荡感,特别是对于中国人来说,这种感觉更加令人恐慌。
  有人说,13亿中国人中,有一亿左右的人,把各种宗教当作自己的信仰,有一亿左右的人信仰共产主义,还有大概11亿的人呢?这么庞大的数字我们忽略不起。那么,这11亿人都靠什么作为精神支柱而活着呢?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十年文革摧毁了中国人的文化甚至信仰,这么说可能有点夸张,但却是事实。正当中国人即将陷入无信仰可言的恐惧中时,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来,宣布中国开始进入物质信仰时代。是啊,就算是物质信仰,总比没有信仰的强。于是,火热的追逐物质之战拉开大幕,我国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可是,当温饱不再是问题的时候,信仰这一严肃且重要的问题又凸显,且亟待解决。

幸福了吗读后感


幸福了吗读后感

几个城市的周转,忙碌的生活,日子还是那么的平白无味,工作吃饭睡觉工作。曾经有一段时间我非常的抑郁,人说相由心生,那期间我觉得自己奇丑无比,惨不忍睹。在整整泣不成声的哭了三个小时后,我觉得自己有大病初愈的感觉,我决心做些改变,毕竟日子还长,毕竟我活着不是为了感受忧伤,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能让自己感觉到幸福,我努力地做了很多事情,但是我幸福了吗?如果不幸福,那我努力的价值在哪里?白岩松在书中写到:曾国藩坐到皇帝身边,吃了一顿至高无上的饭,似乎一生,都为了这奖励一般的一顿饭。看到这,我过了一个坎儿。如果这意味着人生的巅峰,不要也罢。看到这,我自己也过了一个坎,如果我努力工作努力生活只是为了银行帐号里积攒越来越多的钱,只是为了得到别人的认可,却不管自己当下的每时每刻是否过得幸福,却没有用金钱改善我的生活质量,全心工作却忽视自己的身一体状况,这样的追求不要也罢。

由于防御心理很强,坐火车我从来不与人交谈,一般都闭目养神听音乐或埋头看书,但前些日子由于坐高铁身边的大叔帮我放了行李,当他主动跟我交谈时我不好拒绝。北大毕业,合肥某所高校当老师,心理学,自己还有一个心理咨询工作室。看着名片上写着儿童心理,家庭心理的名称,想起在家时叔叔谈起堂弟眼看就要高考了,却还总是逃课在网吧里很是头疼,便向大叔咨询如何是好。但他一个问题就把我问倒了。假如你堂弟现在去认真学习了,能改变什么?这样做只是让你叔叔自己心里觉得舒服,但他有想过你堂弟的心理诉求吗?他为什么逃课?为什么沉迷网络?他是在逃避什么?有没有去关心过他这个人,而只是关心他的学业。是啊,这个问题确实是问到点上了,新闻里好像有个学生考了第二,只因母亲说了一句又不是第一就自一杀了。现在的家长都把自己的荣辱与孩子的学业挂钩,不要忘记,他们是人,不是物品。但在不看过程只求结果的现在,一切是否都显得太晚了?

一路的畅聊,自然也就聊到了我身上。大叔说我拥有我这个年纪不该有的心理,很是难得,但也希望我能停下追寻的脚步停下来关心一下自己的内心,跑得太快了,这样下去会有问题的。大叔说的时候我表现的很不以为然,其实我心里已经是巨震了,他对我的分析都让我很折服,也让我想通了很多问题,却倔强的拒绝面对。我明白自己应该从忙乱中,从急促的走向未来的路上停下来。书中写到,如果你自信于一生都有挣钱的能力,为什么那么急于一时?人,是自己欲一望的主人还是奴隶?该挣的钱坚决要挣,不该挣的钱坚决不挣;该花的钱一定要花,不该花的钱一定不花。是否还打算只买棺材不买药。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可能在尽心竭力的维持着一切,让生命避免危机四伏,却与快乐背道而驰。人生的终点都是一样的,谁都躲不开,慢,都觉得快,可中国人怎么显得那么着急地往终点跑。在街上,红绿灯前,时常见到红灯太多的人抢着穿过去,可到了对面,又停下来,等同伴,原来他也没什么急事,就是一定要抢,这已成为我们太多人的一种习惯。生活中,让我们一精一疲力尽的有时候不是忙,而是乱。有些人事情很多,却做的井然有序,在有条不紊中既锻炼了自己,又收获了自信。有些人事情不多,却把自己弄的心力交瘁,做着今天的事情,却一边忧虑着明天的事,一边又放不下昨天的事。学会平静,凡事急不来,只能慢慢来。忙而不乱,像大自然,它从来不忙卻四季分明,日出日落井然有序!学会凡事交给祂!

书中写到,所谓混得好的,一定有不为人知的痛苦与要付出的代价;所谓混得不好的,也有属于自己的幸福和平静。就看你怎么看待它,怎么善待拥有的好。我很少羡慕别人的生活,因为这种东西只能是冷暖自知的。就像有些人羡慕我的生活一样,可谁又看到我晒幸福生活背后的心酸。但我也不嫌弃我自己的生活,因为这是我的生活,已经是在我能力范围内,或心理状态下我所能追求的最好的生活了。有苦有酸也是有甜的,我要做的是改变自己的内心。白岩松说,在人生发展的过程中,先要解决人和物之间的问题,接下来要解决人和人之间的问题,最后一定要解决人和自己内心之间的问题。不安,焦虑,怀疑,悲观接踵而来。人该如何面对自己的内心?而这种面对,在今天,变得更难,却也急迫。

当我们还无法改变整个世界的时候,至少可以先改变自己的环境。所以我在做些一切我能做的改变,只为感受快乐,只为能停下脚本更多的去享受当下。未来的事情未来会有安排的。

一半海水一半火焰,一边是坠一落一边在升腾,谁,不在挣扎。我在努力通往幸福的路上

《幸福了吗》读后感


《幸福了吗?》读后感

文:王雯雯

当幼儿园介绍了这本《幸福了吗?》与大家分享时,我心中一阵欢喜,因为家中书架上的这本书的名字很吸引我,正想抽空品读。书的封面是作者白岩松的一张照片,难得的笑脸加上休闲白衬衫,使得这位一贯严肃的央视名主持显得亲切可爱。白岩松是我很欣赏的一名主持人,他正直、儒雅、敏锐,有直言不讳的勇气,还有一个亲切的绰号小白。

这本书基本上都是围绕着他的人生经历来展开的,白岩松用他惯有的犀利文笔和审视的目光,回顾了自己十年来在央视、名利场的起伏,发表了自己对近年社会大事件的看法以此点出种种幸福。白岩松很幸福,因为他总是怀着一颗平常心,对生活充满热爱,充满激情。对待工作认真踏实,充满爱心和责任心,总能看到希望和进步,而不是抱怨。

一、知足常乐,少欲离苦

开篇,白岩松借用仓央嘉措的一首诗,勾勒出了全书的轮廓如何寻找幸福和信仰。 一个人需要隐藏多少秘密,才能巧妙地度过一生。这佛光闪闪的高原,三步两步便是天堂,却仍有那么多人,因心事过重而走不动。这是对当下光怪陆离的社会的质问,也是对人们久经炎凉而日益麻木的心灵的一种呼唤。这本书表达在这个世界,说一千道一万,最后自己的感受是最重要的,不要拿自己的人生过别人的生活。幸福不是比较级,你只要内心平静祥和,知足常乐,你就是幸福者。

幸福是动态的,不同时期对幸福的理解与要求不一样,当吃不饱饭的时候,能饱餐一次白米饭,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当没有钱购买一本书而拥有一本书的时候,是一件幸福的事幸福也是纵向的,比较自己的生长过程及生活的环境去感知幸福,就会感到生活是越来越幸福但是今天的人们,随着时代的变迁,生活水平的提高,在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需求越来越多。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人们的需求从低层次的需求转向了高层次需求,随着人的欲望日益增多,对幸福的要求越来越高,因而人们的内心变得越来越浮躁,幸福感随之减弱,甚至缺失,正如文中的一段话,中国三十余年的改革,幸福并没有伴随物质目标的实现如约而来,整个人群中,充满着抱怨之声,官高的抱怨,位卑的抱怨,穷的抱怨,富得也抱怨。在一个十三亿人的国度里,我们该如何解决与自己内心之间的问题?。

其实一个人幸福与否,归根结蒂是内心的欲望在作怪,它让你那颗平静的心时时处于挣扎与困惑,导致幸福感缺失。

二、幸福在身边

我个人最喜欢的是这本书的序,作者把自己平日里的所思所想写成十三个小篇章,代为序,序名为《幸福在哪里》。看到第一个小篇章时,我感触颇深。如文中所说,周围确实有越来越多的人戴上水晶、宝石,那里藏着每一个人内心的秘密,这其中更多的是一种抚慰,而起因是内心的焦虑与不安。

我曾经就是这类手腕上戴着信仰的人,当年的考编失利,对我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紧接而来的压力是无人指导的困惑、无法体现自身价值的焦虑以及因为远在山区单位上班导致的不自信。当我戴上水晶初始,可能是因为心理作用,觉得心中豁然许多,但一段时间后,焦虑仍然存在,因为心中始终存在着工作调动的欲望。后来在不经意间听到市区一些老师的抱怨,我慢慢思考:在山区上班是不是也有一些好的地方呢?没有那么多工作量,有更多属于自己的时间。

文中有句话:在大城市,我们活在自己的小团队里,对世界的了解少之又少;小镇或是人口稀少的村庄,没有这些小团队,你必然可以看到整个世界。工作只是生活中的一部分,生活中还有其他多姿多彩的东西,于是我学习放慢了从大学就习惯于竞走的步子,观察生活中的沿途风景。我有更多的时间继续学习我爱好的声乐,安静地写一篇文章,看我感兴趣的书或者追一部长剧。

文中的一句话更是能说明我当时的心境,你是否做得到,众星捧月时还记得自己是谁?被视而不见时还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我想知道的是:为什么你可以接受夸张的表扬,却不可以接受夸张的批评?我回头发觉,过去五年真是我人生中的一次洗礼,大学里同学们投来的崇拜与信任的眼神,与工作后一些同行投来不屑与质疑的眼神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我便思考为什么我要活在别人的评价里?我自己真正要追求什么?

我逐渐感受到重过程、轻结果的意义,开始把注意力放在知识本身、理论本身、课堂本身、孩子本身,而不去攀比成绩、名次、荣誉,在这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幸福,就像陈奕迅的一首歌《稳稳的幸福》中唱道:有一天,我发现自怜资格都已没有,只剩下不知疲倦的肩膀,担负着简单的满足。有一天,开始从平淡日子感受快乐,看到了明明白白的远方。后来,有了让自己都感到意外的好结果。若你现在问我:你幸福吗?我的回答是:是,我是幸福的。因为在生活上,我比以前上班更方便了;自身价值上,我比以前更有职业认同感了;专业发展上,我有更多的同事可以交流学习了。

也许,工作量会比以前多,但我仍然觉得是幸福的。幸福在哪里?有一首歌大家都听过:幸福在哪里?它在辛勤的工作中,它在艰苦的劳动力,幸福就在你晶莹的汗水里;幸福在哪里?它在精心的耕作中,它在知识的宝库里,幸福就在你闪光的智慧里。所谓幸福感就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感觉,如果我们把教育当作一种事业,可以感受孩子成长的光荣感,实现自我价值的升华,我们便能感觉到幸福。

走得太远,别忘了当初我们为什么出发。曾经年少轻狂,但那时只有简单的生活,追求也是简单,人虽一无所有,但是过得简单快乐,便拥有无处不在的幸福。我想,内心强大,简单生活,身心平静,真心满意自己的生活就是真正的幸福。用心体会,其实幸福就在我们身边!


《幸福了吗》读后感600字


前些天,同事给我拿来了一本书是白岩松的《幸福了吗》,白岩松我自认为很了解,中央电视台的金牌主持人,《焦点访谈》栏目的铁嘴钢牙。我虽是一个中学数学教师,也算得上是一个小文化人,一直很崇拜白岩松,因为白岩松的言论一向以有勇气、有价值著称,他敢说真话,语言犀利,直面真理。我认真读了这本书,内心有崇敬、有共鸣、有叹息、有不平。我合上书本,苦思敏想,幸福的标准是什么?自己幸福吗?从白岩松的书中让我们理解幸福不是单纯的钱赚的多,房子住的大,社会地位高。人的欲望永无止境,一己私利实现的快感并不是幸福,只有从心底想着付出,而且在行动上做到了,才是幸福,靠真本事努力,并享受着努力的过程才是幸福。
怀着纯真的梦想,我满腔热忱的踏上了三尺讲台,从如画的江南大都市上海来到千里冰封北国,转战咸阳,三十多年来我也曾不计得失的一头扎进我所热爱的数学教学工作之中,我也曾毫无保留的奉献着我对学生全部的爱。现在也可谓是桃李满天下了,每逢多年教过的学生来看我时,在大街上行走,听到喊我一声老师好,碰到学生家长问寒问暖,我感到无比的幸福。在学校在课堂,我把学生的每一点滴进步当作我生活的动力,精神的源泉,学生们把我当母亲,当朋友,我高兴时他们欢愉,我生气时他们内疚,真像自己的孩子一样,我感到的是温暖是幸福,什么房子、车子、票子对我来说根本没有这些重要,我只要我的学生学习努力,到了社会上受到称赞和尊重,是一个有用的栋梁之材,这就是我的幸福。在目前,我感到我是幸福的。

《你幸福了吗》读后感


白岩松,一直都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人,所以,当他的《你幸福了吗》这本书一出来,我就买来看了。

本以为整本书会是以说教为主,阐明白岩松个人对幸福的理解。但是看完才发现,真正说教的文字很少。全书主要以白岩松作为一个新闻人的视角,回顾了2010到2000年间中国和世界的一些要事,比如舟曲泥石流、08奥运、汶川地震、禽流感、SARS、9.11等一系列新闻热点事件。在回忆中讲述着自己的成长,央视的成长、中国的成长。虽然他写的一些事情我了解一些,甚至经历过,但是记忆已经很淡了。透过他的视角再回首时,感觉自己像个旁观者,只有浅浅的哀伤、感动或兴奋。

最喜欢这本书后面的部分,他讲到了自己的童年、中学和大学的日子。很难想象他这样一个严肃、中正的人,在二十几岁的时候居然窃书,被人抓住还自报家门叫常振铮(当时广播学院院长的名字);偷换同学乘车月票上的照片逃公交车票;在宿舍里废寝忘食的看金庸古龙;半夜在学校卫生间借着灯光打麻将......读着读着,感觉那时的他仿佛是另外一个人。不过,静下来想想,在青春年少的岁月,谁没有做几件疯狂的事情呢?也许,没有疯狂过的青春不叫青春。

看着别人一路高歌、一路精彩,忍不住也回头看看自己的走过的路程,竟也有一首歌可以相伴《一直很安静》,配着阿桑那沙哑的歌喉,倒也挺合拍。艳羡么?遗憾么?沮丧么?应该有吧,但是幸福是别人的,自己的幸福还得自己去争取。在这本书中,对于幸福,没有一个确切的回答。但我想也用不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都会给自己一个答案。我的幸福很简单,也很难。因为我拥有的东西已经很多,比如健康平安、家庭和睦、家人平安健康、有可以谈心的朋友、男朋友还不错、有机会接受良好的教育、虽然不小了但偶尔还会做做梦等,但是我要的东西更多,比如一直平安健康、家庭一直和睦、家人一直平安健康、一直有可以谈心的朋友、男朋友对我一直很好、以后还有机会得到老师的指导、到了跑不动的年纪还梦想一路小跑等等。

看看,加上一个时间,很多平常的东西就不再平常了吧?!现在拥有的东西,以后不一定会拥有,现在没有的东西,以后可能会拥有。小时候贪吃,爸妈老说我吃着碗里看着锅里。但我觉得,对于幸福,就该好好享受碗里的,看着锅里的,争取可以多捞一点。但是不要老看着别人碗里的就是了,别人的大鱼大肉未必适合自己的胃口,自己的粗茶淡饭也许来的更长久。

我幸福了嘛?当我现在这么问着自己的时候,我的答案是肯定的,我幸福了。

你幸福了吗读后感


你幸福了吗读后感范文一

白岩松,一直都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人,所以,当他的《你幸福了吗》这本书一出来,我就买来看了。

本以为整本书会是以说教为主,阐明白岩松个人对幸福的理解。但是看完才发现,真正说教的文字很少。全书主要以白岩松作为一个新闻人的视角,回顾了2010到2000年间中国和世界的一些要事,比如舟曲泥石流、08奥运、汶川地震、禽流感、SARS、9.11等一系列新闻热点事件。在回忆中讲述着自己的成长,央视的成长、中国的成长。虽然他写的一些事情我了解一些,甚至经历过,但是记忆已经很淡了。透过他的视角再回首时,感觉自己像个旁观者,只有浅浅的哀伤、感动或兴奋。

最喜欢这本书后面的部分,他讲到了自己的童年、中学和大学的日子。很难想象他这样一个严肃、中正的人,在二十几岁的时候居然窃书,被人抓住还自报家门叫常振铮(当时广播学院院长的名字);偷换同学乘车月票上的照片逃公交车票;在宿舍里废寝忘食的看金庸古龙;半夜在学校卫生间借着灯光打麻将读着读着,感觉那时的他仿佛是另外一个人。不过,静下来想想,在青春年少的岁月,谁没有做几件疯狂的事情呢?也许,没有疯狂过的青春不叫青春。

看着别人一路高歌、一路精彩,忍不住也回头看看自己的走过的路程,竟也有一首歌可以相伴--《一直很安静》,配着阿桑那沙哑的歌喉,倒也挺合拍。艳羡么?遗憾么?沮丧么?应该有吧,但是幸福是别人的,自己的幸福还得自己去争取。在这本书中,对于幸福,没有一个确切的回答。但我想也用不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都会给自己一个答案。我的幸福很简单,也很难。因为我拥有的东西已经很多,比如健康平安、家庭和睦、家人平安健康、有可以谈心的朋友、男朋友还不错、有机会接受良好的教育、虽然不小了但偶尔还会做做梦等,但是我要的东西更多,比如一直平安健康、家庭一直和睦、家人一直平安健康、一直有可以谈心的朋友、男朋友对我一直很好、以后还有机会得到老师的指导、到了跑不动的年纪还梦想一路小跑等等。

看看,加上一个时间,很多平常的东西就不再平常了吧?!现在拥有的东西,以后不一定会拥有,现在没有的东西,以后可能会拥有。小时候贪吃,爸妈老说我吃着碗里看着锅里.但我觉得,对于幸福,就该好好享受碗里的,看着锅里的,争取可以多捞一点。但是不要老看着别人碗里的就是了,别人的大鱼大肉未必适合自己的胃口,自己的粗茶淡饭也许来的更长久。

我幸福了嘛?当我现在这么问着自己的时候,我的答案是肯定的,我幸福了。

《你幸福了吗》读后感范文二

暑假中侄子拿回一本《幸福了吗》的书,因为作者是白岩松,我喜欢的央视主持人,我喜欢他的正直、聪慧、儒雅的形象,再加上我和他是同一个年代的人,出生在六十年代,受教育在八十年代,很多时代感还是很一致的,因此我很有兴趣的读完《幸福了吗》这本书的。这本书基本上都是围绕着白岩松的人生经历来展开的,以此点出种种幸福。

幸福是什么?书上并没有直接说出来,这个问题很多专家学者也讨论过,我也经常思考这个问题,并且经常问我自己我幸福了吗?我觉得幸福应该是心灵深处微妙的感受,是一个人真真切切的感受。不是吗,幸福只是靠你自己来感觉,感觉不同时期不同场合的点点幸福,在年幻的时候新有一件漂亮的衣裳那种满足是幸福,在高考题名时成功的喜悦也是幸福,在年青时美好爱情的甜蜜和等待也是幸福,在初为人母那种温馨也是幸福,在为人师学生对自己的尊重也是幸福,在走过几十年风雨中,有快乐、有幸福也有困惑和痛苦,也许这就是人生。

《幸福了吗》在书中给我印象最深还是白岩松说到的老师,白岩松是幸运的,我记的他的家人亲人很多是教师,在学校中学习中总是得到教师的鼓励,我也是教师,也深有体会,在我的一生中也有两位教师对我影响很大,一位是我小学的扬老师,一位是我的高中的班主任,老师不仅是教育我们学业,而且是不断的鼓励我们前进。在儿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也希望儿子能碰上一两位受他尊敬受他崇拜的老师,这段时间他总是和我说起他的英语老师怎么会鼓动同学,我心里想也和他说儿子也许你的英语老师对你的影响会很大,教你知识是一方面,作用就大的还是不断的鼓励推动你的进步。

今天,我也是一名教师,我幸福了吗?会有学生会为我感到幸福吗?我也在思考。教师本身就是个奉献的职业,如果你老是拿自己和其他高薪职业做比较,肯定会觉得很累、很苦,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倦怠感。教师要多想想和学生在一起的快乐,想想受到他人的尊重,想想自己人生价值的体现,渐渐地你的心境便会豁然开朗了。所谓幸福感就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感觉,不同于物质的东西。作为一种个体化的感觉,幸福感应该是植根于自身的一种心理感受。如果我们把教书当作一种职业,可以享受课堂带来的亲切感,感知学生目光中的求知欲,体会童心未泯的快乐;如果我们把教育当作一种事业,可以感受学生成长的光荣感,体验教书育人的成就感,实现自我价值的升华。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