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读后感 > 做一个开心的人读后感 > 导航 > 做一个感恩的人读后感600字:学会感恩

做一个开心的人读后感

做一个感恩的人读后感600字:学会感恩。

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个高尚的人说话,在我们上学时,语文老师也会要求我们多读一读书籍作品。好的作品会引起阅读者的共鸣,在看作品之后一定会触动内心,我们就可以通过文字的方式把那些心得体会记录下来,您是否正在考虑如何写作品的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做一个感恩的人读后感600字:学会感恩,带给大家。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感恩是什么?怎么感恩?许多人总把感恩挂在嘴上,可不知感恩是什么,怎么感恩。今天,王叔叔就教会了我感恩。

下午两点钟,我们来到学校体育馆,席地而坐。等了一会儿,只见一个身着整齐的人走上演讲台,他就是王叔叔,瘦瘦的个子,显得挺有精神。一开始我还觉得感恩有什么可说?不就是爱什么的。可不一会儿,我就听得入迷了。让我印象最深的,是王叔叔给我们讲要感谢父母。他讲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有一个叫佘艳的孩子,她从小就被父母遗弃了,被佘爸爸捡了回来,佘爸爸辛辛苦苦地把她拉扯大。长大后,佘艳得了白血病。由于家里十分贫穷,懂事的佘艳放弃了治疗,最后悲惨地死去了。临死前,她写了一封信来感谢一切帮过她的人。听着听着,我不禁潸然泪下。我明白了,感恩就是要互相关爱,感谢帮助你的人。

听到这里,我不由得想起了我的父母,他们也很疼爱我。记得一天夜晚,他们带我去看病。爸爸骑车,妈妈在车后紧紧地抱着我。爸爸为了不让我吹到风,在前面坐得直直的,用自己的身体给我挡风。妈妈还不时唱着动听的歌。到了医院,一向怕针头的我,哭哭啼啼的,可妈妈在一旁安慰我,说:没事的,像蚊子叮一样,不疼。妈妈一边安慰,一边唱歌,爸爸也不时瞅我几眼,看看我怎么样了。终于,打完针了,爸爸妈妈带我回到家,还给我洗了个热水澡。

虽然这看起来只是芝麻大的小事,但我一直没有忘记。我觉得,这芝麻大的小事也是恩,我们一定要感谢父母。在这,我由衷地对我亲爱的父母说:谢谢你们了!

除了要感谢父母,王叔叔还告诉我们要感谢祖国、感谢老师、感谢亲人、感谢身边的一草一木我们一定会牢记王叔叔的话,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

f132.cOm更多读后感扩展阅读

《做一个懂得感恩的员工》读后感


周末拜读了法国加缪的诺贝尔文学作品《局外人》。

这个看似简单的故事,却反映了整个社会的荒诞性。公司小职员默尔索,过失杀人被起诉,却因为在他在母亲的葬礼上表现冷漠而被判死刑。两者之间毫无因果关系,在一个法治社会里,却被检察官、陪审团、周边的群体从道德至高点上对嫌疑犯进行审判,可见这个社会是如何的缺乏理性和包容性。

默尔索是一个遵从内心活着的人,他与这个社会有着一定的抽离感,他不愿意虚伪地表现热情。他对社会的约定规则不敏感,是否结婚、升职,他都表现得不热衷,无可亦无不可,似乎是个局外人、旁观者。

他因身体疲乏,没有在母亲的葬礼上恸哭;葬礼后他如往常般生活,没有沉浸在悲痛中。这些引起了周遭的人的不理解和反感,并成为他被指控杀人的依据。人们普遍认为亲人逝世后一定要哀痛,并且一定要表现出来,甚至还雇人来奔丧哭灵,这些行为表演得越到位,越能唤起别人的深切同情。

让我想起了古代庄子妻子病亡却鼓盆而歌,庄子认为生老病死是很自然的事,就如四季的交替,生前珍重彼此,死后坦然放下,这是一种安然的洒脱的人生选择。默尔索不装腔作势的行为违背了社会上的道德标准,他的生命,被社会道德观所绑架,已与他无关。

在法庭上,检察官说:我控告这人怀着一颗杀人犯的心理葬了一位母亲。指控动机与杀人事实没有必然的联系,却迎合了法庭里看戏的群体和陪审员的情绪和心理,默尔索最终被送上断头台。

默尔索将真实本性贯彻到底。

判决后,他拒绝神父为他祈祷,拒绝皈依上帝。与其相信彼岸与来世,让精神寄托于虚无,默尔索宁可真真切切地活在现实世界里。

这点我颇有同感。曾经挚友极力劝我修行学佛,去追求彼岸、追求阿罗汉的境界。我翻阅了许多大乘、小乘的书籍,走过一座座寺庙,见识得越多,信仰越淡薄,终究无法说服自己去相信一个虚幻飘渺的、颠倒的现实世界,我只汲取了其中有益的部分,即运用正念来生活和工作。直至翻阅了文学泰斗的书《季羡林谈佛》,我更加坚信了自己的看法:真实且热忱地生活在当下才是最好的修行。所以默尔索对神父的拒绝也是发自内心的真诚。

默尔索不懂人情世故,也许不屑于懂,他热爱阳光、大海,即使要被行刑,依然在感受世界的美好。

文章结束时一段描写自然而清新:我觉得我是睡着了,因为醒来的时候,我发现漫天的星斗照在我的脸上,田野上的声响传到我的耳畔。夜晚的气味,泥土的气味,还有盐的气味,给我的太阳穴带来阵阵清凉。夏天睡着了,它那美妙的安宁宛若一阵潮水,涌入我的身体。此刻,长夜将尽,汽笛声鸣响起来,它们宣告着这个世上的一次次启程,而这个世界,已经永远地,与我无关了。

这怎能说明他是一个冷漠的人呢?他是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去热爱去拥抱这个世界。

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呢?是坚持自我,还是违背内心曲意逢迎社会群体的需求?社会道德准则是怎么形成的呢?一定是放之四海皆准的吗?道德能否成为行为评判的唯一标准?信仰是个人的事还是社会的事?这个世界是理性的还是非理性的?值得思考。

法国心理学家勒庞在《乌合之众》中指出:群体追求和相信的从来不是什么真相和理性,而是盲从、残忍、偏执和狂热,只知道简单而极端的感情。

而群体的控制欲有时美其名曰社会道德。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读后感


昂首是春,俯首是秋,岁月的车轮无休无止的滚动着。日月经天,江河行地,牵扯着四季的轮回,哺育出生生不息。

大自然选择了美,使人类有了一个美好的环境。而人类又该选择什么呢?有人说是快乐:有人说是成绩;可我觉得,我们因该选择道德。

有这么一本书《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虽然只是薄薄的一本,但却蕴藏着道德的力量。

当翻开第一页,我便踏上了实践道德的路程。

微笑的力量使一个仅仅只有九岁的孩子坚强;一个追求音乐梦想的人,不放弃的精神使他最后成为了当红明星:一次钓鱼的过程一直影响了他,最后得到着名这两个字的配饰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道德实践的勇气!

还记得吗?四年级我们学过一篇课文,叫做《尊严》。那个肚中空空如也的人,怎么也不愿意接受不劳而获的食物,他坚信只有劳动才能换来食物。最后,他用自己的双手,使自己转变成了石油大王哈默。

不是吗?一个人,一个有道德的人,是知道什么该放弃,而不是一无顾忌得去追求,违背道德。有时候,真的,必须放手自己个人利益。

我们可以不伟大,但我们必须要有道德;我们可以不美丽,但我们必须要有道德;我们更可以不平凡,但我们必须要有道德。因为那是我们心灵深处永恒的选择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读后感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读后感
当我翻开《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这本书时,一片文章《一碗牛肉面》,立刻映入了我的眼帘,那种蕴含在面里的亲情却是说也说不尽的。
文章篇幅不长,但意味却很深长。儿子带着一位盲人父亲来店里吃面,囊中羞涩的他为了给父亲吃好一些,假意要了两碗牛肉面,其实他只吃葱油面,父亲的筷子不住的给他夹肉片。看到这里,我便想起了我家每天饭桌上的情景,我家里的饮食几乎是父亲一手操办的,从买菜到做饭都是他一人干,他总是想尽办法换花样地做菜,只为了让我多吃一口,他的筷子经常触碰那些菜,但却都是为了夹给我吃的,每每听到我说好吃,他就脸上洋溢着笑容,而他自己却先要把前一天的剩菜吃完。我曾不只一次地和他扭,总想把菜夹给他吃,但我似乎并不懂得他心里真正想的,妈妈就劝我作罢,说我吃往往比他自己吃还要令他快乐
文中父亲年事已高,而且是个盲人,难免行动上多有不便需要儿子帮忙,但父亲依然是父亲,即使是吃碗牛肉面也想让儿子多吃点,尽管眼前什么都看不见,却仍然执意要摸摸索索地把肉夹给儿子,他碗里有多少,就夹多少,他巡回反复地夹着那几块肉片,他不知道,那是儿子夹回来的肉,心里只想着让儿子多吃点,是啊,父亲的筷子是停不下来的,儿子吃比他自己吃还快乐。
而那位儿子呢?其实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他该做的,他不但懂得百善孝为先的道理,他还懂得父亲的心。他清楚的明白,要是父亲给他夹的时候他直接告诉父亲他不需要肉片。那父亲会怎么样?他会不会因为被拒绝而误认为儿子在嫌弃他呢?他会不会因为觉得自己不能为儿子做些什么而苦恼呢?这样和父亲去挣有什么意义吗?到最后即使父亲吃了,那他也不会感到快乐的,所以正所谓孝不只是细心呵护照顾父母,最重要的,是不要伤害他们的心。
此时,我耳边似乎回响起《懂你》这首歌,眼前浮现出那MV的画面,那就是一个穷苦人家,几个孩子吃了仅有的一点稀饭上学去了,而母亲却因实在饥饿忍不住舔孩子们吃过的碗,泪水顿时模糊了双眼。是啊,父母的爱无处不在,它细微到一个小小的举动;一双缀满爱的筷子,一个焦虑或安慰的眼神。我们是不是也该有所感恩?是不是也该尽自己所能为他们做些什么?我思绪万千
啊,父亲的筷子,总是在不经意间忙碌。孩子们想要孝顺,就先得读懂它。


学会感恩读后感600字


这是一位钢琴老师记录下来的一个真实故事,钢琴老师有一位学生叫罗比,他生活在一个单亲家庭里,妈妈把他送到这位钢琴老师家里在学习弹钢琴,但是这位钢琴老师发现这个孩子没有天赋,但是做为老师的本能,还是接收了罗比,罗比非常勤奋,老师布置任务,他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能完成。但是他还是缺乏乐感,就是会弹琴,也无法脱颖而出。但他每天都勤奋的练习指法,学得很努力。罗比说,妈妈一直梦想能听到她弹钢琴。每次妈妈都会准时的接送她上课。

有一次,罗比没有上课,老师认为他知道自己没有天赋,就放弃学习了。后来,这位钢琴老师举办演奏会,罗比想参加,钢琴老师觉得他很时间不学了,怕他出丑,没有允许。但罗比说他在家里每天都练习,很想参加,老师就勉强同意了。在最后的节目中,罗比出现了,一脸的疲惫,一身脏衣服,但是他演奏的是莫扎特的C大调协奏曲第21章,莫扎特要求的和音部的延缓,弹奏得非常完美。

6分钟的演奏,全场人都为他鼓掌,老师也激动的拥抱他,罗比!你是怎么做到的?罗比对着话筒说:妈妈患的是癌症,今天早上已离开了人世。而且她天生耳聋,今晚是她第一次听我演奏,我一定要演奏完美。

一个被老师都认为没有天赋的男孩,在坚持不懈的努力之下,完成了一件很难完成的事情,创造了奇迹,男孩的妈妈听不见声音,却这么支持孩子学习钢琴。这位母子感动了我,让我觉得所有的事情只要自己坚持就能实现理想。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读后感400字


学校里发了一本书叫《做一个有道德人》一看这本书的名字就知道这是一本教育提高道德修养一本书,我迫不及待翻开了书被书中一个个感人故事给吸引了。

书中的故事屋中有许多故事。有在最危急的时刻用自己柔弱和残疾的身躯保护火炬的金晶;为了培养孩子从小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特意一起打扫卫生的毛泽东;有成才后回报老师的邓伟;有发扬团队精神勇于拼搏在冬奥会上夺金牌的速滑女队;有在玉树抗灾抢险助人为乐的10岁志愿者仁旦舟;有为保护自己腹中孩子而向猎人下跪的藏羚羊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个道理,其实道德就是我们世世代代在传承着的传统美德。

读了这本《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让我懂得了很多。无论在学校、在家里老师和家长经常教育我们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可见道德是非常之重要。我们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我们一定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要想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就必须从一点一滴做起,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说,在家里给劳累一天的爸爸妈妈端上一杯热茶;在学校里和同学团结互助;在操场上,弯腰捡起一片废纸屑;在公交车上,主动给年迈的老人让个座在生活中逐渐形成这些良好的行为习惯都将使我们成为一名有道德的好少年。同学们,让我们一同去遵守行为规范,一同去发扬传统美德,一同去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吧!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读后感700字


道德是我们每个人所必须具备的,也是你迈向成功的第一步。
道德是诚实。当你做错事时,一定要勇敢、诚实地去面对,不能撒谎。知错就改,还是一个好孩子。
道德是诚信。你答应别人的事一定要做到,不能出尔反尔。比如,班级后面有图书角,你看见一本书之后爱不释手,这时,你可以和老师说一下,把书带回家看,到约定的日期归还。如果你一而再,再而三的不归还,在同学和老师眼中你是一个不讲诚信的人,大家就不信任你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做个有诚信的人。
道德是尊重。尊重他人是有教养的表现,一个没有教养的人,才会随意侮辱和伤害别人。人都是有尊严的,你伤害了别人的尊严,换来的是他人的愤恨。尊重没有贵贱、高低之分,关键就是把他人放在与我们平等的位置上,切实考虑对方的需求和感受,而不要自命不凡、盛气凌人。
道德是尊老爱幼。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有过许多打动人心的故事。在阳光明媚,万里无云的星期六,我坐着公交车去上课,看见最后有一个座位,便坐了下来。过了一会儿,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颤颤巍巍地走了上来,看见车上没有了座位,便小心翼翼地扶着座椅站立着。我看了想:老奶奶年纪大了,腿脚不方便,容易摔跤,再说了,老师告诉我们要尊老爱幼。于是,我站起来对奶奶轻轻地说:奶奶,您来坐吧!这时,车上的人都向我投来称赞的目光,我的脸红彤彤的。奶奶听了,泛起一脸开心的笑说:真是个好孩子!我听了,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道德是自强。小草只有冲破头顶重重阻力才能获得阳光下的茁壮;荷花只有置身于淤泥而不染,才能换来天然去雕饰般的高洁、雅致;丑小鸭面对世俗的目光没有选择自暴自弃,才等来了成为白天鹅那一刻脱胎换骨般的光彩、惊艳。面对人生的不幸,我们不能哭,而要选择微笑来点亮自己的生命之花,让大家看见生命之花开到极致的绚烂。
道德是我们美好生活的重要基石,有了道德,世界将到处都是文明的景象。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读后感1200字


  当人们陶醉在绚丽的烟花、喜庆的鞭炮声中,我却沉浸在一本书中——《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看着书中那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我心潮起伏,久久不能平静,她让我懂得了更多做人的道理。
  道德?什么是道德?从小妈妈就教我一定要做个有道德的人,因为没有道德的人,就好像没有灵魂一样,和动物、植物、那些没有生命的东西一样。妈妈的话,那时我只是懵懂地知道,却说不清为什么。看了这本书后,我明白了道德乃是道理和品德之和,同样做人的根本也是如此,无论干什么,都要讲道理,遵守一个人本该有的品德,不可以扭曲事实。
  让我感触最深的是第二章温馨家庭中《小鬼当家》这个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名叫卓佳的小姑娘,年龄和我差不多。她每天不但要做很多家务,还要照顾身患残疾的父母,这样的生活就是让我读着都觉得难以想象,辛苦得承受不了,可卓佳却坚强地挑起了家庭的重担,他对父母的孝就体现在那琐碎的日常生活中,这份坚强和毅力让我自叹不如。跟她相比,我的生活是多么幸福!每天爸爸陪我游戏,妈妈伴我学习,还有奶奶给我烧好吃的,家里什么事都不用我做,每天沉浸在被人照顾的美好生活中,从来没有去照顾过家人。
  看了卓佳的故事,我突然觉得十分惭愧,自己沐浴在家人的关爱中,却不懂得付出,就拿生日来说,每年过生日爸爸、妈妈都会买蛋糕和礼物为我庆祝,而奶奶总是烧一桌好菜给我吃。因此,我总是期待着过生日。但我发现奶奶好像从来都不盼着过生日。


有一次,我好奇地问奶奶原因,奶奶说人老了,过不过无所谓了。但我却不这么想,奶奶肯定是怕麻烦我们,浪费钱。于是,我问妈妈奶奶的生日在什么时候,妈妈告诉我是1月21日,我特地将这个日子记在小本子上。
  今年的1月21日那天刚好是星期五,下午放学比较早,我一放学就急匆匆地到笕桥的花店去买花。一路上,脚步特别轻快,心里想一定要给奶奶一个惊喜。花店里的花可真多呀,看得人眼花缭乱,但那支火红的玫瑰一下子把我吸引住了,就是它了。手拿着红玫瑰,走在回家的路上,满脑子浮现的都是奶奶惊喜的模样,脚步也不由得更快了。回到家,奶奶不在,于是我把玫瑰花插到了花瓶里并放在家中最显眼的地方,然后再用苹果、桔子、香蕉做了一个水果拼盘,接着我又亲手泡了一杯香甜的果汁,还将爸爸买来的蛋糕都放在了餐桌上。一切准备就绪,看着自己的杰作,我很是满意,就等着奶奶回来了。
  “叮咚、叮咚”,是奶奶回来了!我打开门,高兴地喊道:“奶奶!生日快乐!”奶奶先是一愣,但那笑容立刻在脸上绽放,那一条条皱纹也仿佛湖中的涟漪,慢慢荡漾开去。我急忙拉着激动的奶奶往屋里走,我想她一定没想到更大的惊喜在等着她呢!只听“啊”的一声,奶奶被眼前的一切震住了,不禁发出了一声感叹。“谢谢,谢谢,是你准备的吗?”“嗯,奶奶,您喜欢吗?”“喜欢!喜欢!”说着把我紧紧地拥在怀里,我抬头看到奶奶眼中噙满了高兴的泪水,心里也激动万分,谁说奶奶就不爱过生日。
  晚上奶奶将这件事告诉了爸爸妈妈,大家都一直夸我是个懂事孝顺的孩子,每个人脸上都笑开了花。


那天,我心里特别甜,原来给予可以让家人和自己得到那么多的快乐!
  中国有句古话:百善孝为先。国外也有名言:我们体贴老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老人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孝敬长辈不是一句口号,一种呼吁。孝,应该从一点一滴的平凡小事做起。现在虽然玫瑰枯萎了,蛋糕也吃完了,但我对奶奶的爱却不会变。爱自己的亲人,不也是一个有道德的人吗?

  当人们陶醉在绚丽的烟花、喜庆的鞭炮声中,我却沉浸在一本书中——《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看着书中那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我心潮起伏,久久不能平静,她让我懂得了更多做人的道理。
  道德?什么是道德?从小妈妈就教我一定要做个有道德的人,因为没有道德的人,就好像没有灵魂一样,和动物、植物、那些没有生命的东西一样。妈妈的话,那时我只是懵懂地知道,却说不清为什么。看了这本书后,我明白了道德乃是道理和品德之和,同样做人的根本也是如此,无论干什么,都要讲道理,遵守一个人本该有的品德,不可以扭曲事实。
  让我感触最深的是第二章温馨家庭中《小鬼当家》这个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名叫卓佳的小姑娘,年龄和我差不多。她每天不但要做很多家务,还要照顾身患残疾的父母,这样的生活就是让我读着都觉得难以想象,辛苦得承受不了,可卓佳却坚强地挑起了家庭的重担,他对父母的孝就体现在那琐碎的日常生活中,这份坚强和毅力让我自叹不如。跟她相比,我的生活是多么幸福!每天爸爸陪我游戏,妈妈伴我学习,还有奶奶给我烧好吃的,家里什么事都不用我做,每天沉浸在被人照顾的美好生活中,从来没有去照顾过家人。
  看了卓佳的故事,我突然觉得十分惭愧,自己沐浴在家人的关爱中,却不懂得付出,就拿生日来说,每年过生日爸爸、妈妈都会买蛋糕和礼物为我庆祝,而奶奶总是烧一桌好菜给我吃。因此,我总是期待着过生日。但我发现奶奶好像从来都不盼着过生日。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