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读后感 > 朱德选集读后感 > 导航 > 《柯灵选集》读后感

朱德选集读后感

《柯灵选集》读后感。

在阅读时我们能够全身心的进入书中的那个世界,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读书很重要,读一本好书更重要,而经典的书籍作品就是人们最适合读的书籍。在阅读作者写的作品时,脑中不停的有新的想法,此时可以抽出一点点时间写写读后感,分享自己的想法。作品读后感究竟该如何写呢?小编特别为你收集的“《柯灵选集》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读《柯灵选集》

柯灵同志要我为《现代作家选集》里的《柯灵选集》写序文。他不嫌“佛头著秽”,我却不敢冒狂妄之讥,所以擅改题目,写一篇读后心得,表达我的欣赏。和柯灵同志略有交往的人,都会感到他和善诚挚。如果无缘和他深交熟识,读了他的文章,就能看出他的和善诚挚不同一般。他和善,因为处处把自己融和在人民群众之间。他诚挚,因为抱有坚定的信念,指引他为国为民,忠贞不渝。用他自己的话说,“人民有不可违拗的意志”,所以他的和善会变成勇猛。而他对自己信念的诚挚,使他在艰苦中也不灰心丧志,能变方换法,为他信奉的理想奋斗。这样的人,聪明不外露而含蕴在内,他并不光芒射人,却能照见别人所看不到的地方。选集所收的散文、杂文、小说、理论,都显露出这样一位作者。且看他的散文吧。有几篇写情写景,情景交融,很有诗意。可是作者并不像杜少陵那样“此身饮罢无归处,独立苍茫自咏诗”,或陆放翁那样“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露出诗人自我欣赏的姿态。他着眼的是浔阳江上夜航讴歌的舟子,为全家老少饥寒温饱或忧或喜的打鱼人,傍岸的采菱妇女,或顶风逆浪向暴力拼斗的孤舟。水乡渡口,他看到的是沉默的摆渡老人和来往渡客。田间春天的田园里,他记起童年,想到乡民翻泥锄草时短暂的美梦。他怀念遗事,带些惆怅迷惘之感,可是并非留连过去,而是要冲破陈旧,另开新局。逗留在他记忆里的是那些碌碌终身、默默无闻的艺术家,或筵前卖笑的妓女,戏院里卖糖的孩子。《团园》里为了救“光脚丫”而成为残废的“小先生”笑得多么甜蜜!《红泪》里受欺压的“小东西”流下的眼泪多么辛酸!跳楼自杀的工人为他发泄了义愤,而抗战结束,一名沉水自杀的日军又为他留下悲悯、惊惧等等复杂的情绪。这都是作者把自己融和在群众中的感受。他悼念的革命志士,都谦和诚恳,拙于言辞而勇于牺牲性命。他钦佩的翻译家一生耿直勤奋。他心仪的“老水手”,经历了惊风险浪;依然扬帆前进,更教人油然起“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企慕。这些文章里都充满了作者坚守不渝的信念。杂文一组是忧时愤世之作,写出上海沦陷时期的人间地狱,以及在里面鬼混的奴才小丑等。但作者总不忘自己是一名战士,绝不面对残暴的镇压而回避斗争,他敢于打破窒息人的恐怖气氛,发一声喊:“我要抗议,我要控诉!”有人说,柯灵的小说似散文。这大概因为他写得亲切自然,好像随笔记下些身经目击的事,产生一种真实感,叫人忘了那是小说。他的评论文章不作随声附和的判断,而有独到的见地,并流露出他从不卖弄的丰富学识。他是下苦功夫自学成家的,有自发的兴趣,有自辟的道路,基础深厚而结合实际,所以自有胆识。单从这个集子里选收的文章,就可见作者多才多艺。柯灵同志惯爱抹去自我,深藏若虚,可是他抹不掉自己的才华。随着斗争的需要或生活的逼迫,他的创作层出不穷,而他的文笔对任何形式都得心应手:描摹景物,点染得宜;抒写情感,熨贴入微;叙述故事,生动传神。《柯灵散文选》自序里说,希望炼就“灵动皎洁、清光照人”的文格。读他的文章而能见到他的为人,不就因为他笔下“灵动皎洁、清光照人”吗? 一九八四年七月


F132.cOM更多读后感小编推荐

灵犬莱西读后感


这是一本打动学生心灵的动物经典。这是一段感动几代人的人狗情缘。没有什么可以阻挡,一只忠犬回家的坚定步

自从老师给我们推荐了这本书之后,迫不及待想阅读了。。。。。。我妈妈就买下了这本书。因为我对灵犬莱西充满了好奇。她为什么是灵犬莱西呢?书里发生了什么事情?他有什么魅力能感动的几代人?等等。这些我都很好奇。可是我也很兴奋,因为《灵犬莱西》会给我一一解答。

灵犬莱西的作者是美国的挨里克奈特。他既是一名作家,也是一名剧作家,生于英国西约克郡。少年时移居美国,婚后定居宾夕法尼亚洲。不幸的是1943年,因飞机失事不幸身亡。《灵犬莱西》成书于1940年,1943年被搬上荧幕,小说和电影都获得了空前的成功。此后,多次被翻拍成电影和电视剧感染了一代又一代观众。

《灵犬莱西》讲的是柯利犬莱西是山姆家最值钱的财产。也是他的儿子乔最亲密的伙伴。但迫于生计,莱西被卖掉并被新主人带到千里之外。虽然锦衣玉食,备受呵护。但莱西却一心要回到主人身边。她千方百计逃了出来,凭着直觉一路向南,翻山越岭、忍受饥饿,还被围捕追打差点丧命即便如此,只要还有一息尚存,莱西回到主人身边的信念便从未动摇

最令我感动的是书中提到的乔抱着莱西那里山姆卡拉克劳夫家的柯利犬从苏格兰跑回来了,我感到非常惊讶。一只柯利犬从苏格兰跑到英格兰那路是有多么遥远?可以说你一生都走不完。可是一只柯利犬却做到了。没有人可以相信。她是从苏格兰跑到英格兰!支撑他的是什么呢?是一种从未动摇的信念!

莎士比亚选集读后感


篇一:《莎士比亚选集》读后感

莎士比亚是位伟大的作家,在他的作品中悲喜剧皆有,可以说他的戏剧包含一着十分深刻的含义。正如文艺复兴时期其他杰出的作家、艺术家一样,他的创作中充满了对人一性一的关怀,如诗人一样满怀激一情的对白、如哲人一样深邃的思想,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正是其中的代表。

悲剧具有其独特的魅力,古希腊时代的剧作家,如索福克勒斯、埃斯库罗斯都是以悲剧扬名希腊。一部不朽的《俄底甫斯王》被后人研究了几千年也不能穷尽其中的奥妙,哲学、心理学、宗教学、文学都从这部剧作中得到了启发。莎士比亚的悲剧又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高一峰,他完全可以和古希腊多产的作家相媲美。这些作品就像甘泉一样不可干涸,总能让我们思考生命乃至宇宙的意义。

我认为悲剧应该具备以下四个元素,无论是哪出悲剧,或多或少都可以找到这四种基本的元素。第一,理想和现实的冲突。第二,人一性一的缺点所造成的不可避免的悲剧。第三,对所谓命运的无可奈何。第四,悲剧人物理想人格的彻底破灭,通常以悲剧人物的死亡而告终。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最具感染力的悲剧之一。读过后觉得其中悲剧产生的主要根源就在于理想和现实的强烈冲突。

哈姆雷特王子是个一浪一漫的理想主义……

篇二:《莎士比亚选集》读后感

我认为悲剧应该具备以下四个元素,无论是哪出悲剧,或多或少都可以找到这四种基本的元素。第一,理想和现实的冲突。第二,人一性一的缺点所造成的不可避免的悲剧。第三,对所谓命运的无可奈何。第四,悲剧人物理想人格的彻底破灭,通常以悲剧人物的死亡而告终。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最具感染力的悲剧之一。读过后觉得其中悲剧产生的主要根源就在于理想和现实的强烈冲突。

哈姆雷特王子是个一浪一漫的理想主义者。在外求学多年,他坚信自己理想中的世界,人都应该是正直的、光明磊落的,回国后却发现自己的至亲却与自己理想中的人格相去甚远,父亲去世不到两个月母亲就嫁给了叔父,而自己的叔父在得到王位并与自己的嫂子结婚后却

处之泰然。当哈姆雷特得知父亲真正的死因,这种冲突变的更加强烈,可以想象哈姆雷特所在的大学校园是很纯洁的地方,可是当他回到自己的国家他无可避免地卷入了一场宫廷一陰一谋中,他必须为死去的父亲复仇。如果是老道的政治家那他一定会不露声色地、有计划地夺回自己的王位,当自己的仇人死后他才会长出一口气,并向天下昭示仇人的罪行,自己也绝对能被马基亚维利当作经典案例来分析。

篇三:莎士比亚选集读后感

《莎士比亚选集》读后感莎士比亚是位伟大的作家,在他的作品中悲喜剧皆有,可以说他的戏剧包含一着十分深刻的含义。正如文艺复兴时期其他杰出的作家、艺术家一样,他的创作中充满了对人一性一的关怀,如诗人一样满怀激一情的对白、如哲人一样深邃的思想,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正是其中的代表。悲剧具有其独特的魅力,古希腊时代的剧作家,如索福克勒斯、埃斯库罗斯都是以悲剧扬名希腊。一部不朽的《俄底甫斯王》被后人研究了几千年也不能穷尽其中的奥妙,哲学、心理学、宗教学、文学都从这部剧作中得到了启发。莎士比亚的悲剧又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高一峰,他完全可以和古希腊多产的作家相媲美。这些作品就像甘泉一样不可干涸,总能让我们思考生命乃至宇宙的意义。我认为悲剧应该具备以下四个元素,无论是哪出悲剧,或多或少都可以找到这四种基本的元素。第一,理想和现实的冲突。第二,人一性一的缺点所造成的不可避免的悲剧。第三,对所谓命运的无可奈何。第四,悲剧人物理想人格的彻底破灭,通常以悲剧人物的死亡而告终。《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最具感染力的悲剧之一。读过后觉得其中悲剧产生的主要根源就在于理想和现实的强烈冲突。

处之泰然。当哈姆雷特得知父亲真正的死因,这种冲突变的更加强烈,可以想象哈姆雷特所在的大学校园是很纯洁的地方,可是当他回到自己的国家他无可避免地卷入了一场宫廷一陰一谋中,他必须为死去的父亲复仇。如果是老道的政治家那他一定会不露声色地、有计划地夺回自己的王位,当自己的仇人死后他才会长出一口气,并向天下昭示仇人的罪行,自己也绝对能被马基亚维利当作经典案例来分析。哈姆雷特的做法却不是这样,因为他是一个人文主义者,注定他的一爱一情甚至是复仇都是一种理想化的,剧中没有过多描写他和莪菲利亚的一爱一情。哈姆雷特的悲剧就是一个极端理想主义者跌入了一个极端现实的世界,其实人类最大的悲剧莫过于此。哈姆雷特一面赞颂着人类是“宇宙的一精一华,万物的灵长!”一面感叹“要做到高贵,究竟该忍气吞声容受命运狂一暴的矢石交攻,还是挺身反抗无边的苦恼,扫他个干净。”有人认为哈姆雷特的一性一格过于软弱,他的状态似乎飘忽不定,其实可以理解,

鲁迅选集读后感


鲁迅选集读后感(一)

鲁迅先生,从小学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已经进入了我的意识当中,曾经有一段时间还特别喜欢鲁迅先生写的文章,那个时候还试着背过几个小疚,感觉挺有韵味的。

高中的时候,看过鲁迅先生的【祝福】,故事情节与人物一性一格给震撼到了,细微的描述与引人入胜的讽刺,让我们对那个时代有了情绪,我不愿相信旧时代的黑暗与欺压,可是在鲁迅先生的笔下,塑造的那一个个鲜明角色,让我不得不承认了现实,之后陆陆续续就开始更加关注他的作品了,鲁迅的选集故事很多,题材很多,人物很多,原本我以为我会将他们混淆,可是我记住了他们。鲁迅曾说: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这种表现人生、改良人生的创作目的,使他描写的主要是华老栓、单四嫂子、阿Q、祥林嫂、一爱一心这样一些最普通人的最普通的悲剧命运。这些人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最需要周围人的同情和怜悯、关心和一爱一护,但在缺乏真诚一爱一心的当时的中国社会中,人们给予他们的却是侮辱和歧视、冷漠和冷酷。这样的社会难道是一个正常的社会吗?这样的人际关系难道是合理的人际关系吗?最令我们痛心的是,他们生活在无一爱一的人间,深受生活的折磨,但他们彼此之间也缺乏真诚的同情,对自己同类的悲剧命运采取的是一种冷漠旁观甚至欣赏的态度,并通过欺侮比自己更弱小的人来宣泄自己受压迫、受欺侮时郁积的怨愤之气。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淋一漓的鲜血,敢于正视惨淡的人生,我认为鲁迅先生作品最具价值之处,就在于其改造民族灵魂和中国社会的思想。鲁迅先生为现代文学刻划了一系列不朽的典型:既疯狂又格外清醒的狂人;作为国民弱点象征的一精一神胜利法的体现者阿Q;带着滴血的灵魂走向地狱的祥林嫂;还有闰土、华老栓等等。他不但写出人物的血肉来,而且表现出人物灵魂的深。

在这其中,我最感到震撼的还有【狂人日记】,它是鲁迅先生【呐喊】中的一篇。【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真正的现代白话小说。翻开【狂人日记】,首先进入读者视野的是狂人臆想的世界,在狂人的眼中看到的是他人对他的迫害行为,在【狂人日记】中我们大多数人都可以很轻易地透过病例的假象,看到鲁迅以象征的形式对封建传统所进行的批判在这里。在作品中,也用狂人的自白清楚地昭示出来: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古来时常吃人,我也还记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狂人的思维和语言常常是离经叛道的,但他的观察和结论却是丰富和深刻的。作品虽然是一篇狂人的日记,却始终围绕着中国几千年历史中不断发生的吃人现象展开,其用意就是告诉大家,在写满仁义道德的历史中,其实满本都只写着两个字:吃人!这是鲁迅对封建道德下的定义,也是他多年来思考的结果。作品通过主人公狂人的眼睛,观察了他身边的人:他们也有给知县打过枷的,也有给绅士掌过嘴的,也有给衙役占了他妻子的,也有老子一娘一被债主一逼一死的,然而,他们不但没有起来反抗吃人的人,反倒也要跟着吃人。狂人为此而困惑,作者为此而愤怒:是历来如此惯了,不以为非呢?还是丧了良心,明知故犯呢?在狂人或作者看来,这些人如果不改,最后终会被吃掉的,而未来的希望只能寄托在那些或者还有的没有吃过人的孩子身上,因此,他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

然而鲁迅始终是一位直面现实的勇士,即使他内心中已经感到绝望却仍然站起来进行绝望中的反抗。而这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一精一神在今天也并非全部灭绝,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已经有人在呼吁保护地球、建立绿色家园,有人在以笔为旌,寻找人类的终极价值虽然这呼声十分微弱,但却令人看到了人类世界的最后曙光。

鲁迅选集读后感(二)

最近,我捧着【鲁迅选集】如痴如醉地看着,从第一页到最后一页,我看得津津有味。

我对大文豪鲁迅先生的文学功夫佩服得五体投地,对他老人家的敬仰之情亦如长江之水滔一滔一不一绝。我一爱一不释手地翻看着从第一篇【呐喊】到第二篇【彷徨】,清淡的墨香钻进我的鼻孔里极为舒服。我真想一口气把所有的知识全部吞下去。课余时间,我就掩上自己的房间美滋滋地阅读【鲁迅选集】。一次次被鲁迅先生的睿智卓识深深折服。看着看着,一行醒目的文字映入我的眼帘:一个人在物质上固然没什么大不了,怕就怕一精一神上贫穷,我很开心,因为我做到了人生唯一的目标。鲁迅先生的文字遒劲潇洒,刚劲有力,我由衷敬佩。

书籍是炎夏的一陰一凉,是严冬的炭火,是治狂医骄的良药,是灵魂的伊甸园。

我从鲁迅先生的作品中,汲取了向上的力量,我要将这种力量化作一种学习的动力,为了祖国的富强,为了明天更加美好,我将更加努力,奋发图强。

但愿天下无尽书,化作生生世世伴。

《鼓灵》读后感1000字


  《鼓灵》读后感1000字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一个作者要写出有生命有灵魂的东西,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事物本身就存在着极强的生命力,一看就让人心生敬畏。而这看又是至关重要的,与其看一个人将一个从未涉足的故事讲得天花乱坠,我更愿意沉醉在作者的脚步中,去聆听那些来自远古的真实的声音。这样的作者单是勇气就连同事物的灵魂一样让人敬畏。

  在看《鼓灵》之前,我刚好看了一个访谈,其中有一段提及了云南地区少数民族传统的制鼓方法,那一段竟与书中的内容机缘的重叠。《鼓灵》是作者邓启耀多次探访云南边境少数民族佤族村寨,并观看了整个制鼓过程,记录一个民族濒临毁灭的传统的一本书。

  鼓作为少数民族的图腾之一,在历史的长河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那些将传统作为信仰的民族,传统的东西是不容变更的,所以长久以来也都不曾打破。倘不是佤族的“拉木鼓”有“猎人头”这一环节,恐怕现在也如同其他民族的文化传统一样经久不息的绽放着。好在,在越来越多的向作者这样的人探访了这个较为原始的民族后,这个民族的鼓文化总算是继续了,虽然没有了杀人头祭鼓的木鼓早已失去了人们信仰中的神圣,但终究,这个民族的文化没有面临消失的危机。

  和作者一样,在这之前,我几乎不会想到一个鼓的制作竟关乎到生命的层面,而这鼓的生命在作者进入佤族制鼓的时候显得愈加热烈。当粗壮的红毛树在倒下前的最后一刻,红色血浆从书中喷涌而出,树干发出“呼噜呼噜”的声响,仿佛在为生命做最后的哀叹。


这样的场景不只让作者震惊,就连原本的佤族人亦是畏惧的,他们知道,这都是因为他们自己砍到了这树,讲一个生命推到。不难想象,这样的树在做成鼓之后,没有人会怀疑它是否有生命,通灵性。想起之前在访谈节目中看到的关于鼓的制作,嘉宾说在云南少数民族的原始地区,一些真正享受音乐,热爱舞蹈的民族制鼓是极为讲究的,有些人会拿着鸡蛋往树上杂,扔上去没砸坏的树,便可以制鼓。或许在现代人看来,这是多么愚蠢而可笑的方法啊,就连主持人也吃惊地问道“真的有鸡蛋不会碎吗?”然而这却是一个民族热爱生命的精髓,用灵魂来歌唱舞蹈,即便只是一只鼓,它亦是有生命的。这是一个民族的象征,一个民族信仰,我们这些只图肤浅之乐的有什么嘲笑的理由呢?

  我没有作者这样的经历去探访经历,亦无法想象在探入这样一个还蒙着神话色彩的民族时的好奇兴奋或是带着那么一丝畏惧。古老的民族通常都会带着宗教的色彩,在一些不能涉足的区域尤为明显,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踏入民族的禁区。今天自然不会再有杀人头这样的惩罚,但对一个民族的敬畏,对生命的敬畏却是不能停止的。

  《鼓灵》读后感1000字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一个作者要写出有生命有灵魂的东西,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事物本身就存在着极强的生命力,一看就让人心生敬畏。而这看又是至关重要的,与其看一个人将一个从未涉足的故事讲得天花乱坠,我更愿意沉醉在作者的脚步中,去聆听那些来自远古的真实的声音。这样的作者单是勇气就连同事物的灵魂一样让人敬畏。

  在看《鼓灵》之前,我刚好看了一个访谈,其中有一段提及了云南地区少数民族传统的制鼓方法,那一段竟与书中的内容机缘的重叠。《鼓灵》是作者邓启耀多次探访云南边境少数民族佤族村寨,并观看了整个制鼓过程,记录一个民族濒临毁灭的传统的一本书。

  鼓作为少数民族的图腾之一,在历史的长河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那些将传统作为信仰的民族,传统的东西是不容变更的,所以长久以来也都不曾打破。倘不是佤族的“拉木鼓”有“猎人头”这一环节,恐怕现在也如同其他民族的文化传统一样经久不息的绽放着。好在,在越来越多的向作者这样的人探访了这个较为原始的民族后,这个民族的鼓文化总算是继续了,虽然没有了杀人头祭鼓的木鼓早已失去了人们信仰中的神圣,但终究,这个民族的文化没有面临消失的危机。

  和作者一样,在这之前,我几乎不会想到一个鼓的制作竟关乎到生命的层面,而这鼓的生命在作者进入佤族制鼓的时候显得愈加热烈。当粗壮的红毛树在倒下前的最后一刻,红色血浆从书中喷涌而出,树干发出“呼噜呼噜”的声响,仿佛在为生命做最后的哀叹。

《灵水识谭》读后感


《灵水识谭》的作者是中国著名旅游学专家、国内旅游学术界著名学者、中国旅游体验理论的提出者谢彦君教授。初识谢教授,是今年七月份在广州中山大学的一次国际学术会议上,因谈话中得知谢教授对传统文化也造诣颇深,内心便不自觉得想亲近。会议结束一返回珠海便立刻下单买了谢教授的《灵水识谭》。

拜读完《灵水识谭》,顿觉内心愉悦,通体畅快!难为作者把那么深奥的道理讲得深入浅出、生动有趣。除了再一次叹服他的学富五车、博古通今之外,内心颇受触动的是作者的慈悲、修身和刻薄的自省。对待学生,他感叹教人至难;对待学问,他孜孜以求;对待教育,他心怀忧虑;对待生活,他风雅有趣。这本书蕴藏着解答一个人做人、做事和求学问中碰到的很多疑惑的密钥,值得一次次地去品读。

整本书加上引子和尾声共七部,一百零八篇。第五部分《识海钩沉》和第六部分《哲园沉思》是有关知识论的两部分,由于自己学识浅薄并未完全消化吸收,体会不够深刻,所以不敢贸然分享。接下来主要针对第二部分《市井百态》、第三部分《心驰梦华》和第四部分《空谷足音》谈一些粗浅的体会和感悟,希望对作者的思想和智慧能够领会一二。整本书的正文内容用《蜗牛的触角和它的路》作为开篇颇值得玩味,作者通过对蜗牛在行走中用触角去触碰、感知和选择路线的观察,给读者以启发,是不是所有的生命都是在试探中成就自己的世界的?

作者身为从事教育行业多年的出色的教育家,对教育从宏观到微观都有着鞭辟入里的见地,指出中国现实民情中所存在之窘迫、鄙锁现象,其根在教育;教育得治,世风自清、自正。反观中国当下教育,则不难见其有三失:失本、失类、失时,这三大失切中要害,发人深省(《中国当下教育之失》)。作者对于大学教育中的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课程设置、教育教学方法的阐释和见解,或者以梦境的形式,或者以趣味性的对话形式,或者引经据典、旁征博引等各种活活泼泼的形式,让读者读起来趣味横生,妙不可言,在赞叹作者的智慧之余并能引发思考。如《教育的宗旨何在》一文中作者提到的对于学生的教育之法,当学生论文答辩不过关时,作为教师不言学生本该做当做之事,反以外力相胁迫,此不啻庙上伎俩,不是教育之道,恐不足为法,深以为然。对于孩子的教育本当如此,先明正道,导之于人。又比如:在基础理论研究领域,如何让学生去意会极为抽象的概念,这一点对于这个领域的教师在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上是具有极大挑战的,所幸在《汉字凸之奥妙》和《上课心得:景观与地方性》这两篇中,作者作为基础理论研究领域的著名专家,详细介绍了他如何训练学生的思考方法,尤其是如何抓住要点、表达要点。让读者大饱眼福的同时并感慨,原来外行人都可以听懂这么专业这么难的博士课啊!这一点对于教育同行来说非常有借鉴和启发意义。

作者主张热爱读书,但不主张玩物丧志地读书,而是获取知识要有起有止,该起时起,该止时止,读书时要成为自己的主人,不能被权威俘虏,尤其是不能被书本俘虏。其实这也指出了当今社会尤其学术界存在的从概念到概念来利用书本的问题。刚看到《人能被谁俘虏?》这个标题时,觉得当头棒喝。再看作者提出的解脱方法,更是很有共鸣。我曾想过让孩子初中之后利用寒暑假抽时间参加社会实践,去感受真实社会,既要读书又要实践。作者还在《什么叫有学问》提出了真正的学问的衡量尺度是:(1)能用语言精确地加以表达;(2)能用例子通俗地予以说明;(3)能在工作与生活、学习中切实地加以运用,对此我深以为然。《学问的根柢须不脱离社会》这一篇中用典故的形式一再劝诫治学者,学问不在社会中磨练,终是纸上口头功夫,要沉潜于社会生活。对于治学者来说,作者强调首先要有自己的根本观点:学问须有个主儿,否则必为听闻所乱,不过又须抛了这个主儿,否则若把自家的主儿执定不放,则又必陷入泥守的窠臼。从治学的态度方面,作者又提出学贵有方,学贵有专、学贵有恒、学贵有疑,从个人经验上升到了一般性方法。作者作为我们国家1978年入学的大学生,英语是成人后自学的,而后却可以熟练地加以运用;对照一下自己,从小有很好的英语基础,大学四、六级又以优秀成绩通过,现在却丢到爪哇国去了,着实羞愧。

书中很多章节都能让人强烈地感受到作者的自省、自律,但如果因此而断定作者是刻板、古板的书呆子,那可就大错特错了。事实是作者生活与学问,皆有静怡之态,却又活活泼泼、趣味盎然。《雾日惊梦》里,作者工作中的那种难的境地跃然纸上,当我笑中带泪地读完后,慨叹活着谁都不容易,原来著名学者一路走来经受的阻碍、困难一点都不比别人少。《梦里都在做学问》那一篇,描写说话底气很足、很有气场那段,忍不住被文字流露出来的真性情逗笑了,但这不正是一位颇具文人风骨而又对社会满怀责任感的学者甚至一代侠士的形象吗?《其实我们只需要坐下来》那篇的硬憋死扣,咬牙切齿,读完不禁捧腹,真真太形象了,焦虑、抑郁、拖延、逃避可能谁都有过,而对治的方法就是只需要坐下来!何其简明!是的,是疾唯有行动可破。《什么叫有学问?》中作者做了诸多的反思,刻薄的自省背后是对自己的高标准和严要求,但当读罢这句总以为玄谈既可养心又可造型甚至可赢得红袖添香更不妨成名得利时,不禁令人莞尔一笑:原来谢教授也食人间烟火,自自然然,毫不矫揉造作。

此外,像《少年勿仿老年态,少年少年作少年》、《人生无意义》、《心静如湖水》等篇章,其意趣也都极精妙,从思想到行为都甚圆融、通达。

只可惜自己学识浅薄,语言无力,无法把所有的心得和体会用文字表达出来。幸而更多的收获和意会都已化入读后整个人的神清气爽中。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