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读后感 > 诗经国风无衣读后感 > 导航 > 浮生无可说——读《诗经·曹风·蜉蝣》遐想

诗经国风无衣读后感

浮生无可说——读《诗经·曹风·蜉蝣》遐想。

书虽然是死物,但是可以帮助我们提升自我,丰富我们的生活,读书对于我们个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尤其读经典作品对我们思想也会有一定的影响。在读过一篇书籍之后人们内心都会有一定的收获和体会,我们可以通过文字把心中感受写出来,写一篇读后感。一篇优秀的作品读后感是怎么样写的呢?小编推荐你不妨读一下浮生无可说——读《诗经·曹风·蜉蝣》遐想,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轻轻解开白玉珠帘,散下一地帘外夕阳。面前的少年倚靠在雕花梨木椅上,浓密的睫毛拢着微阖的双眼。

忽而微风袭来,庭下那株老棠树索索作响,呢语中,一片雪白的花瓣悠悠飘来,落入少年手中的云纹玉杯。少年蓦然张开双眼,望着杯中如泛舟般的细瓣,爽朗一笑,蹙眉仰首,将半冷的清酒与花瓣一同饮下。

殿下,我唤他,西岐王已入了东陵南城。

云修羽淡淡点头:最迟在三日之后,西岐大军便可压我东陵京城。

不,我说道,三皇子和五皇子已降了西岐,明日一早,开城迎王。

云修羽栗色的秀丽瞳孔中闪过一丝惊异:三哥和五哥已降了?

我点点头。

所以,你此行是来劝降我的?

我不置可否:留得青山在。

云修羽缓缓站起身,为自己斟了一杯温酒。修羽生为东陵皇子,恕不能揽西岐揆席。

我沉默了一刻,说道:东陵安王所守的颖宁城尚未沦陷,殿下若弃守北城赶至颖宁,或可夺得生路。

云修羽笑了笑,蛋清色的脸颊上漾起浅浅梨涡。庭下棠花,夜幕正好。替我将那珠帘卷起吧。

我走过去,拾起窗沿上的青绸带,将珠帘拢入带中系起。回身看云修羽,只见他已又斟一杯酒,正自顾自细细品味。

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忧矣,于我归处?云修羽手执酒盏,望着窗外棠树,目光中也不知是黯然还是宁静,鹤寿千岁,以极其游。蜉蝣朝生而暮死,而尽其乐。叹只叹我不幸生于帝王家,烽火乱世,躲不过的皇子薄命。

蜉蝣朝生暮死,有何乐可言,不过韶华一瞬,微小之极。我说道。

云修羽摇了摇头,一阵淡淡酒香在空气中晕散开来:未然。秦始皇命人炼丹祈求续命,汉武帝造仙露台长命,最终都逃不过驾鹤西去。天命何其强大,小小蜉蝣又何苦与之相争。

殿下以为,自己当与蜉蝣作比?

修羽不过是东陵千万子民中的一个,何尝不是蜉蝣。

我大笑不止:殿下未免轻贱了自己,可莫忘了,堂堂凰王殿下,身上背负着整个东陵国的命运。

云修羽亦自嘲般地一笑,不语。

再次举杯饮尽,云修羽的眸光骤然一变,那是我作为他的谋士从未见过的眼神,长长的睫毛掩映下,眼瞳中闪烁着血红,熠熠光辉。

蜉蝣短命,一生只为一刻展翅,一朝一夕,随水而生。啪的一声脆响,云修羽摔了玉杯,不知何时,挂在墙上的铣铁短剑已被他持在手中。

云修羽此生甘为蜉蝣,今日系命于西岐国君,家仇国恨,不共戴天。云修羽冷静地笑,从案上取下两只象牙酒杯,粗狂地斟满,你我君臣一场,如今不必谏言,修羽此去,甘愿落幕残霞。

我仰头将那酒缓缓咽下,上好的芙蕖酿,不知为何又酸又涩。

放下酒杯,云修羽早已远去,余两三滴清冽酒水,兀自挂在杯沿。

蜉蝣掘阅,麻衣如雪。心之忧矣,于我归说。我默默低头,微臣软弱,恕臣不得助殿下最后一力。

《东陵后志》载,东陵七皇子云修羽,总角之年善诗文武艺,十三冕凰王。十七年,夜刺西岐国君于南城,伤王未遂,自刺于城下。十日,西岐国君毙命于归途。

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忧矣,于我归处。

蜉蝣之翼,采采衣服。心之忧矣,于我归息。

蜉蝣掘阅,麻衣如雪。心之忧矣,于我归说。

再将经书轻轻念诵,遥远天边,夜色凉如水。

悠悠蜉蝣飘飞,蒙了眼眸。

自是浮生无可说,但求铭刻永华年。

f132.COM更多读后感延伸阅读

读《诗经》有感


诗经如彼岸花,即使无法摘取,也一直存活于心一直都很喜欢这句话,因为它不是从前那天真到可耻的誓言,而是我们心里曾响过的声音,我们在一起曾唱过的歌谣。唯美中带有一点凄凉,让人回味无穷!

轻轻地翻开《诗经》那本冰封的古书里,蕴藏着厚重的感悟。静静地读着悠扬的诗词,饱含着的是哀婉与凄艳。细读这本书,你会发现,豪放是外骨,忧伤才是灵魂。思无邪只不过是在陶冶上次未完成的梦。每次读完这本书时,我总会做笔记,因为这本书浓缩了太多太多世人的智慧与思潮。每次读完这本书时,我总会悄然落泪,因为它给予我的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人世间的悲欢离合,阴晴圆缺,让我懂得了真谛,学会了去面对,去等待。如果说诗三百是前人要我们明白得到,那么后人也应该懂得珍惜。这本书里记录着许许多多地寂寞和不舍之情,总演绎着悲剧,但它叙述的令人惊叹不已。也许是这样的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瞧这动人的描写,清澈如泉水,艳的让我想起了一位绝代佳人--息妫。她被世人称之为桃花夫人,因为她长得犹如桃花般娇艳欲滴,静婉美约,容貌绝伦,可她的命运却不堪回首,他的艳美而亡三国,她的薄命如花,她的倾国容貌,都使后人无法忘记。可是,桃花夫人又何止息妫一个?红颜薄命的佳人数不胜数!再看看,诗经里的绿兮衣兮,绿衣黄里很短的一首诗,但却情意深长,悼亡之音沸腾在诗中蔓延。这就是《邺风绿衣》。起初还不能理解透彻思无邪这种一点点的玩世不恭,又有一点点的心花摇曳的感觉。我总说黛玉太悲切了,看人生如此的悲观绝决,现在才知道她才是真正的格物致知,未有宝钗的任性激昂。思无邪,一本前人着传,后人追捧的书,其实它也有令人沉寂的地方。

欲望总会占领人心的某些领域,但并非无法触碰。当我们静下心来,问问自己,来人世间为了什么,一切就会清楚了。经典之作,固然有经典之处,而《诗经》却恰恰写尽了人心所向,世间所恼。

这是一本受益终身的良书,它沉浸在人类内心深处,并得到永恒!

读《忍无可忍》有感


今天我在书上看到了一幅漫画,看完之后我感到很愤怒,你为我们正在被不断破坏的地球环境所感到惋惜。

漫画上画的内容是这样的:放学了一个小男孩走在回家的路上,他边走边吃着一个香蕉,吃完了随手就把垃圾扔在了垃圾桶旁的垃圾堆上,和他只是离垃圾桶仅仅就一步,可是他却不愿意再向前迈一步,然后把垃圾扔在垃圾桶里面,他选择了偷懒,选择了污染环境,选择了把垃圾扔在了垃圾桶旁的垃圾堆上!看垃圾桶旁的垃圾堆上,堆满了很多垃圾很多蚊子都来这里飞来飞去空气污染十分严重,路过的行人都对此视若无睹,没有一个人愿意停下来清洗一下垃圾,所有的行人都捂着鼻子路过,好像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看了这部漫画,我愤怒的想到:那些行人都捂着鼻子路过,好像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可是他们有没有想过他们可能就是这堆垃圾的制造者之一,很可能曾经他们也丢过比这还要多的垃圾,只是一些垃圾被清洗掉了而已,可是他们却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还捂着鼻子路过,好像自己很讲卫生似的,可是他们有没有想过他们扔垃圾绝对是不文明的行为,是不讲卫生的行为,是不道德的,这样不但会污染环境,还会影响城市的美观!也许有人这样认为,不就是扔一张纸吗?有什么关系呢?仅仅只是一张纸而已!可是你们有没有想过,如果每一个人都往地上扔一张纸,那么城市的地面会变得什么样?可能连自行车汽车都无法通行,那么城市的交通股都出现障碍了吗?不要小看小小的一张纸,有的时候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历史上因为轻视细节而发生了惨重的代价的事例已经不是一件两件的事情了,是很多件的事情!难道这些血的代价还不足以警示人们吗?难道这些写的代价还不足以告诉人们,每一个细节都要重视,如果轻视细节,那么就会付出惨重的代价吗?而且自从人类诞生在地球以来,就不断的在破坏地球环境,不少动物都因为人类的赶尽杀绝而惨遭灭绝,而且自然环境也在不断的变化着,土地沙漠化日益严重,而且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也随之而来,这难道不是大自然在警示人们,如果继续破坏大自然,大自然就要报复全人类了吗?一个个惨痛的代价难道不能警示人们,要保护自然吗?

只要我们从现在起保护大自然,不要再破坏大自然,和那些和我们一起生活在地球上的动物们和睦相处,人类的文明就可以永远存在!但是如果我们继续破坏大自然,让土地沙漠化更加严重,那么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也会不断的涌现而来,危害人类的文明,倘若到了那个时候,准备想要后悔也来不及了,因为大自然从来都是无情的,你对他好,他就对你好,你对他不好,他就对你不好!假如等到大自然报复全人类的时候,那么就谁也挽救不了全人类的文明了!所以能拯救全人类的就只有自己,只有全人类自己才能够拯救全人类!所以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保护大自然,和小动物们和平共处吧!只要我们都去保护动物,保护大自然,大自然一定会原谅我们的,只要成人类全心全意的彻底的保护大自然,保护所有的小动物和小动物们和平共处,那么人类的文明就可以永远存在永远持久,甚至可以变得更高级!

读《漫步遐想录》有感


卢梭,这个在别人眼里是疯子的哲学家,这位整天幻想别人会迫害他的疯子,他的一言一行令人无法理解。

然而,通过阅读《漫步遐想录》,我们其实不难发现,卢梭,是一位真正的旁观者,我愿意以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这一句话来揣测卢梭当时的内心想法。当时的卢梭,无疑是孤独的,因为他有一颗玲珑剔透的心,他看穿了许多人内心肮脏的想法,他了解社会那种不择手段去迫害一切敢说真话的人的风气,理所当然,这样的敢言敢行的耿直的卢梭第一时间就成了众人痛恶的眼中钉,成了当时社会的叛逆者,这位叛逆者被迫逃亡。

备受迫害的卢梭,几度出逃法国,辗转各个国家。孤立于人类社会之外的卢梭,开始省察自己。他与自己的心灵亲切交谈,对自己的心灵进行分析和解剖,于是《漫步遐想录》得以诞生。这其实是卢梭写给自己看的,以作自省之用。

在乡下躲难的卢梭,通过与自然的亲密接触和对内心的解剖,他获得了宁静,曾经受过的苦难也得到了一定的补偿。其实卢梭也曾经苦恼过,为何他总是不受世人欢迎,难道是因为他与世界格格不入?面对世人的不解与诋毁,卢梭也曾痛苦过,挣扎过,他说面对别人的攻击与毁谤,也许你曾深深地痛苦过,也许拼命挣扎过,当你发现你的挣扎与反击无济于事时,你会怎么办?你鲁莽的行为给敌方提供了一件又一件攻击你的武器,他们巧妙地加以利用,使你的命运陷于万劫不复的境地。你的挣扎,结果只会越来越糟糕,敌方可能会乘胜追击,给予你最致命的一枪。

后来卢梭明白了,无论自己再怎样乞求,再挣扎,再反击,也起不了任何效果,反而成为别人的笑柄。于是,卢梭开始坦然面对一切流言蜚语,他说:既然他们已经无所不用其极,我为什么还要怕他们呢?他们既然已不能使我的处境更糟,也就不能再使我产生恐慌。他们已使我从此免于不安和恐惧,这对我倒是一个宽慰。

省察内心,这种习惯终于使我丧失对自己苦难的感受,甚至是对它的回忆。卢梭爱上了与自己的心灵对话,他发现真正的幸福的源泉就在自己的身上,他将所有的不安的情绪当作一根羽毛,根本就不会在自己的内心产生任何的波澜。

离群索居的卢梭说嘈杂和喧嚣束缚扼杀我的感情,而宁静平和则使之振奋激扬,卢梭在内心世界找到了宁静,找到了真正的自己。在现代的世界里,我们和卢梭一样无家可归。(星辰ww)我们在追求物质的过程中,我们的双脚总是走得太快,以至于把灵魂远远地落在了后面。今天的我们看似功成名就,但是我们的心空了,我们是空心的一代。以前的我们肆无忌惮地讥笑《等待戈多》里的那两个流浪汉,认为他们是傻子,哪有戈多。现在认真想想,其实我们就是剧中的那两个流浪汉,试图等待着我们的救赎者。谁能填满我们的心,吃?喝?玩?乐?不,如何寻求心灵的安栖之所?命运女神把这个艰巨的时代的精神使命交付给了这个廋弱的疯子手上了,读他的最后一本著作《漫步遐想录》,我们便能从中找到答案。

我在有生之年所要致力的正是这种对自己的认识,这位疯子既是智者---自知,也是哲者---自制,只有充分地认识了自己,才能洞察别人。

他的心灵得以安放,于是他垂下了手。

回归本心,当下即是,此心安处是吾乡。

读《诗经》后感


读《诗经》后感_初中生读后感1200字篇一

晨时的阳光甚是熹微,穿过轻轻摇摆着的枝叶,映在桌上的大小光斑,倒也织成了别具一般的锦衣。我便在这小花园里,拜读了《诗经》竟像是梦回千年,我也随着《诗经》悟了回生死离别,震了番气势汹涌,奏了曲怦然心动,叹了首国破家亡。

若我提起诗,人人心中必定叨念着冰心的《繁星春水》呀,泰戈尔的《新月集》《飞鸟集》啊诸如此类的。但孰能想到《诗经》呢这可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古代诗歌的开端呀,还是一部儒家经典。《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所谓风,则为各地的民歌,雅为宫廷正乐,颂为宗庙祭祀的诗歌。

我印象最为深刻的风有两首《子衿》和《无衣》。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女子用恋人的衣饰子衿子佩,来借代自己的恋人。而挑兮达兮,在城阙兮,描绘的则是女子在城墙上等候恋人归来的焦灼与思念。子宁不嗣音?子宁不来?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大量的心理描写,恍惚间仿佛使我踏续回到千年前,目睹了女子在城墙上的张望与守候,爱恋与埋怨。我亦听着那想念倒也传了千里,叫她夫君听见。

不同于《子衿》绵延叙述思念,《无衣》则为一首先秦时代的战歌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这是首多么慷慨激昂、同仇敌忾的战歌啊!士兵团结互助,共同抵抗外来的入侵。难道说没有长袍?没有内衣?没有下裳?我与你同穿长袍,同穿内衣,同穿下裳!周王发动军队,修理我的戈矛、矛戟、甲兵,与你同对一个仇、与你一起有所作、与你一起前往沙场!这般的高昂士气,爱国主义精神跃然纸上!说到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也引起了我的共鸣。8.12天津重大火灾爆炸事件,群众们齐心协力互帮互助,献血的预约竟早已排满,各地人民也纷纷捐赠祈福。这就是与子同袍啊!

在《诗经》的雅中,我最爱的则是《白驹》了。这是首别友思紧的曲皎皎白驹,食我场苗洁白有光的白马呀,正在吃我农场里的豆苗。全诗由描写友人的白驹开始引出下文。絷之维之,以咏今朝。主人热情好客,对着这位过路的友客很是相见恨晚,渴望挽留他。若在现世,也许会留下各种各样的联系方式手机号、微信号诸如此类。可在古时,友客则为隐世之人,不可写信与他。殷勤好客的主人则想拴住他的白驹,留马为留人。所谓伊人,于焉逍遥。所谓伊人,于焉嘉客。所说的那个人呀,在这儿可以逍遥。所说的那个人呀,在这儿可是好客人呢。这两句,倒也体现了主人的热情好客,对友客细心的照顾;以及客人与主人的相见甚欢。可是友客终究是婉拒了主人的挽留,骑着白驹而去。已去成相忆,主人唯有依依不舍的遗憾。慎尔优游,勉尔遁思毋金玉尔音,而有遐心。谨慎您的游乐,可别隐遁不来啊!别爱心你像金玉似的声音,而对我有疏远的心啊!依依不舍之情跃然纸上,飘绪至明年毕业之际,我们同学间也会不会像系住白驹般不舍对方离去呵。

读了《诗经》,倒也有了些小感悟,当了回千年前的古人,听了回青青子衿的焦灼思念,感了回沙场上的情同兄弟高昂士气,看了回望留马为留人的不舍之情,可谓幸哉!

《桂林山水》读后感_初中生读后300字篇二

今天,我们学习了《桂林山水》这篇课文,学完以后对我有很大的帮助。

作者写出了桂林山的静、清、绿、的特点。桂林的水真静啊。静的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桂林的水真清啊。清的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桂林的水真绿呀,绿的仿佛像一块无瑕的翡翠。

作者写出了桂林山的奇、秀、险、的特点。桂林的山真奇桂林的山真奇呀,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哇,像翠屏,像芙蓉,像玉笋,重峦叠彩,绮丽清秀;桂林的山真险哪,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它就会栽倒下来似的。

作者通过这篇课文描写了荡漾在漓江观赏桂林山水抒发了对漓江山水景色的赞美之情,表达了祖国大好河山的喜爱之情。

读《诗经》有感800字(三)


《诗经。考槃》为隐逸诗之鼻祖,讴歌士大夫的一个重要选择归隐山林。

自古读书人常走两个极端,一则出仕。二则仕途挫折后隐居林下,诗歌赋画,更有成就者著书立说。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为什么只走两个极端?因其四肢不勤、五谷不分?因其手足无力、耻于百工?是,也不是。表面客观正确的疑问,回答不了中国传统读书人的骨气问题。

如今的读书人有更多的中间道路可以选择:经商、从军、自由职业等等。这固然是时代的进步,但传统意义的读书人总是迂腐地选择一种极端,一种用毕生热情去热爱和创造的东西。因此他们之中的杰出者不断走上人类某个领域的顶峰,成为千古不朽的大师级人物,如一生只写一部书的李时珍、曹雪芹。相比之下,当代名家充其量不过一巧匠。

所谓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即内圣外王,不得已立言。内圣立德,外王立功,不能实际举帝王之业,以推圣人之道,才退而立言。著书立说为最后,不得以后为之。恍然明白相声大师马三立简单名字的深刻内涵。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一日不见,如三秋兮,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我常常流连往返于诗经中这些让人陶醉的诗句中。《诗经》本称诗,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被儒家列为经典之一。《诗经》编成于春秋时代,共三百零五篇。诗歌形式以四言为主,运用赋、比、兴的手法,其优美篇章描写生动,语言朴素优美,声音自然和谐,富有艺术感染力。

在《诗经》里不但看不到古时人们的闭塞,愚昧与保守,而且应该说她所表现出来的纯洁的爱情,过人的智慧,积极的生活态度,对现实的满足和对未来美好的憧憬完全是超越现代、超越时空的!

读《诗经》足以静心、净心:《诗经》语言朴实,思想单纯,没有现代人们的那浮躁和不安分。阅读《诗经》,就会被文字里的纯净所感动。当我心浮气躁的时候,看几章,便能沉下心来,安心学习,安心工作。

读《诗经》足以踏实、专心:《诗经》教会我每一步都要踏踏实实地走,才能到千里之外,留心生活中的每一点滴,珍惜现在,努力工作,日久坚持才能成为富有者,只有专心致志、刻苦钻研,才能成为成功者。

读《诗经》足以返朴归真:《诗经》犹如东方的圣经,记录着农业文明最古老的光荣。《诗经》内的人们生活在离造物主最近的地方,门前的原野、山峦、岩石,无一不是造物主最原始的作品。人们聆听着大自然苍老的声音和人类年轻的声音,充满感恩的心情。他们远离充斥着欲望、高音喇叭的现代生活。这正是现代人所缺少的特质。

读《诗经》有感800字(二)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千古传诵的佳句,让我第一次认识《诗经》。阅读之后,不禁被它那清新、高雅、和谐、神秘的气质所吸引,爱不释手。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是恋爱中人的典型心态;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是一位厌战思妻士兵的内心独白。岂不怀归,是用作歌,将母来谂。是征人对父母深深的思念;谁谓河广,一苇杭之。是身在卫国的宋国人的思乡之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含蓄地表达出诗人对某种可望而不可求的理想的追求。

淡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生动地展示了一名坚贞不屈的女子誓死捍卫自己爱情的决心;虽速我狱,亦不女从。是一位女性对逼他从婚的贵人的斩钉截铁的答复。

勿剪勿拜,召伯所说。是人民爱屋及乌,对有德政的召伯的遗迹的珍重;民之罔极,职凉善背。是诗人对昏庸腐败的统治的博大、崇高、深沉的忧患。硕鼠硕鼠,无食我黍。是人民不堪剥削压榨,忍无可忍,幻想投奔乐土的诗。

睿智、沉静,是诗人的性格,含蓄,朴素而又精致,是诗的语言,诗人用诗的形式,抒写的却是他们并不平静的心灵。对爱的自主追求,对自由的渴望,对正义的崇奉每一种感情都是如此的强烈,如此的真切;每一颗心都是如此的善良,如此的虔诚。

阅读《诗经》,我看不到古时人们的闭塞,愚昧与保守,我看到的尽是爱,智慧,自然,希望与阳光。一切美好的词汇,美好的事物,美好的情感充溢着每一首诗。那么和谐,那么执著,那么崇高,那么圣洁,每一首诗都是一首动听的歌,每一首诗都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每一首诗都拥有一个美丽而高尚的灵魂。

昔日雄霸天下的帝国已化为云烟;当年国色天香的罗裙已散入黄土今天,真正触动我的情感与灵魂的不是几件博物馆里的文物,而是那些经久不灭的人的故事。一首首清新而高雅的诗,讲述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我仿佛被带到了遥远的国度,历史又重新展现在我的眼前:恍恍惚惚,若隐若现,神秘而悠远我仿佛听到了来自远古的声音,隐隐约约,断断续续,仿佛要告诉我什么也许是历史,也许是故事,也许是未来,也许是别的什么。

爱,自由,正义,是《诗经》永恒的主题,这也是生命永恒的主题。闭上眼睛,用心静静地聆听,你可以听得到那来自远古的心灵的呼唤。

读《诗经》有感800字(一)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有305 首诗,按内容可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和雅更贴近普通百姓,其内容更加通俗易懂。

我最喜爱的一首诗是《蒹葭》,全称《国风。秦风。蒹葭》。全诗共有三段,皆以起兴开头。

全诗描绘了一位年轻人为了追求河那边的伊人而不顾道路险阻的情景。

首句蒹葭苍茫,白露为霜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无须过多的修饰,就能让人遐想万千。次句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适时地点出了年轻人已被伊人所吸引,同时暗示路途遥远。第三句溯洄从之,道路且长表明了追求过程的艰辛。第四句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写出了年轻人认为伊人渴望不可及的心理。

追寻伊人的过程是一个漫长而又艰难的过程,但年轻人却始终执著地前进着,一种被称为爱的感情鞭策他努力,给予他克服困难的勇气,因为心里有你,再大的风雨也不畏惧,因为心里有你,苦一点也愿意,爱情的力量总是不可估量,它能够让你倾尽全力,即使失败也不后悔。

如果仅仅是为了赞美爱情,那么此文不写也罢,但那伊人不也可以被喻为梦想,目标吗?这是望深层次想,抛开表面的爱情来看,又有哪一点不吻合呢? 梦想总是在彼岸,总是在那遥远的地方,你不知道自己是否会成功,但你渴望走上那条追梦之路,即使路上满是荆棘,即使伴随你的常常是狂风暴雨,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心中的信念一直都在,前进的动力依然十足,有这些就足够了,它不会让你中途退出或是倒在路上一蹶不振,拥有它们,你就会一直坚持下去,对吗?

这是《蒹葭》给予我的启示,而《蒹葭》又仅仅是《诗经》中的一首,如果我们能细细研究每一首诗的内涵,取其精华,虽然会耗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但那将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有些人认为学习古代文化会让国家停止不前,那可是大错特错了,除去科技的进步外,对比古今作品,反倒觉得很多现代文章比不上那短短的几十字古文,现在不少人追求快餐文化,静不下心来,使得传统的中国文学底蕴正逐渐流失。所以,我真的很希望大家能在空闲时间多读一读那些流传了几千年的名家作品,读一读真正的中华经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