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读后感 > 大桥施工方案 > 导航 > 东江大桥

大桥施工方案

东江大桥。

书籍如同一把钥匙,它能帮助我们开启心灵的智慧之窗。读书对我们是有很大影响的,所以有很多人就很喜欢看各种的书籍,在读过了作品,对于里面的情节非常感兴趣,写一篇读后感,可以更好地从书中领悟出作者想表达的理念。您从作品中有哪些领悟呢?也许以下内容“东江大桥”合你胃口!仅供你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东江大桥_初三说明文550字

世人都钟爱威名远播、名垂千古的赵州桥和卢沟桥。而我,独爱我家乡的东江大桥。

家乡的东江大桥是位于莞深高速公路北端的石碣段跨越东江南支流处的一座大桥。从远处望去,像个正在起伏的波澜;又像一个大大的M字形:又像两座缩小版的小雄峰。东江大桥工程是在2006年8月8日开工,2009年9月28日才正式通车,历时三年建成的。最厉害的是她国内的第一座双层公路桥,采用国内首创的刚性悬索加劲连续钢桁梁结构形式,也就是打破钢丝悬索的传统,采用钢箱梁以直代弯代替钢丝悬索。是继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之后的又一座三片主桁钢结构桥梁。全长432米,采用了首创的桥梁结构形式,上层的莞深高速为双向六车道,下层的北五环路为双向八车道,全桥共14个车道,而桥宽仅36米。这为发展交通与节约国土资源提供了新的思路。而且采用了有曲线加劲弦的的全新结构,兼有悬索桥的建筑景观,丰富了桥梁的结构形式。

大桥建成,不但东莞市拥有了一座与众不同的景观桥梁。而且对加强东莞对外联系,推进城市升级有着重要意义。使两岸居民方便了好多。让莞惠两地中心区本来来往一次也不易的。变成现在的交往密切了。也更为方便,石碣、东城、寮步等镇街的市民去广州市区或白云机场更便捷,比走广深高速还要省半个小时。可见东江大桥的作用重大啊!家乡的东江大桥,虽然没有威名远播、名垂千古。但我依然爱他。

红树林_初三说明文550字

深圳市福田区有个海滨公园,称为红树林公园。正因为那片海域里生长着稀罕名贵的红树,所以才称之为红树林。

红树林环境优美,是人们休闲观光的好地方。无论是早晨还是晚上,那里都人山人海,有的老人在那儿打太极拳,有的年青人坐在石板凳上看着那一望无际的大海,享受着清凉宜人的风。有的小孩子在草地上玩耍,放飞自己的自由。

如果你站在栏杆旁,向远眺望,你会看见许多水鸟在蓝天中飞翔。向下望,你会看到那片沙滩,对,那就是鸟儿们的栖息地。偶尔你也会看见那些鸟蛋和鸟粪,不要瞧不起这些鸟粪,它可是红树生长的好肥料。

红树林一到早晨五、六点钟,大海的浪潮就向红树林猛扑过去,将红树给淹没了,但红树林并没被这些浪潮夺走自己的生命,依然那么顽强地生长着。听爷爷说,红树就是利用着这些海水作为自己的食物,才能这样不断繁殖下去。如果你远望红树林,当大海的波浪涌向它时,就会在红树之中形成一条锯齿一样的银边。同时,红树林也会像一条巨大的彩带向你招手。

据说红树植物的用途很广。能滋养鱼、虾,用于建材、制药、抗污染等。所以人们称它为海滨之宝。同时它们对调节热带气候和防止海岸侵蚀也起到重要作用。

当然,栏杆后也有些草和树木,这些四季常绿的花草和树木把红树林衬托得更美丽,让人看起来更加赏心悦目。

红树林,因为你特殊的美,吸引了这么多游客,成为深圳市里一个突出的旅游景点。红树林,我永远对你留恋,永远把你追寻。

F132.cOm更多精选读后感阅读

《东江纵队》读后感700字


东江纵队是广东省人民抗日游击队,是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广东惠州东江创造的一支英勇的抗日队伍,也是我国华南抗战的主力部队之一。

1938年10月,日寇在广东惠州惠阳大亚湾登陆,使增城东江下游东莞宝安等地区受到了侵害。

1941年6月,东江纵队第三大队在民兵的配合下,把进犯大龄山区的日伪军围困了两个昼夜,毙伤日军50余人包括日军队长等,东江纵队第五大队在羊台山粉碎了日伪军的扫荡,毙伤日军70余人。

1945年,东江纵队把广东惠州罗浮山设为了部队中心总部。在随后的七八年间,东江纵队从小到大,部队不断壮大发展。经历了大大小小的战斗1400余次,歼灭了日伪军9000多人,部队以200余人扩大到1。1万余人,建立了一大片抗日根据地,成为了华南抗日战场上的一支主力部队。

日军到了哪里,都是毫无人性的喊打喊杀,实行三光政策:烧光,杀光,抢光。让我国的老百姓苦不堪言,深受其害。最让人气愤的是,狼心狗肺的日军连小孩都不放过,把一对无辜的双胞胎孩子杀死了,双胞胎的父母是抗日爱国者,但不幸被日军捉住,日军杀死了他们及他们那对可爱的双胞胎孩子,让我感到悲愤不己,让我看清了日本军队罪恶的嘴脸,双手沾满我国同胞的鲜血的侩子手。

东江纵队的先辈们,请你们放心吧,安息吧!你们流血流汗打下的江山,我们一定会把它建设的更加美好,我们一定会铭记历史,我们一定会继承和发扬你们的革命精神,开创我们美好祖国的未来。

东江纵队的先辈们,你们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读《心灵上的大桥》有感400字


心灵上会有桥吗?当我初读这篇文章,我是这样想的。可当我继续往下读时,我发现我错了,心灵上的桥不是指真正的桥,而是小男孩心里远大而又崇高的理想。

当作者被一道题难住时,他走进雨里。在乡间的小路上,他碰到一个大约六七岁、正在积满了雨水的水潭边造桥的男孩。作者看着男孩,问男孩:造大桥啊?那男孩头也不抬的回答:嗯正当桥造好的那一刻,男孩高兴的蹦起来,这又使刚造好的桥塌了,可男孩并不放弃,仍旧继续造桥。我看着男孩走了。

是啊,每个人都应该在心灵里建起一座理想之桥!这句话说得多好,在生活中,就有很多这样为一件事而坚持不懈的人,例如为科学献身的居里夫人,为两弹的研究全身心投入的邓稼先等等,这些人不计其数。除了名人、伟人,那些普通人也是这样,例如为了救人、救火不顾性命的消防员叔叔、为了捕捉坏人坚持破案的警察叔叔也数不胜数。

每个人都有理想,每个人心中都有理想的大桥,让我们努力学习,让梦想成为现实吧!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