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范文大全 > 教师发展中心年度总结 > 导航 > 谈职业发展中的“趋避”冲突

教师发展中心年度总结

谈职业发展中的“趋避”冲突。

由于我们工作的严谨,我们会看到各种各样的范文,高质量的范文能得到更多人参考,范文可以为我们提供各种参考,以下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谈职业发展中的“趋避”冲突”,请马上收藏本页,以方便再次阅读!

寻找并且最终获得一份满意工作的压力之大有可能多数人都体会过的。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遇到过另外一个情况,当决定辞职并且对外宣布了之后,老板以升职或者加薪等方式进行挽留的时候,所面临的压力则会增加好多倍。这种情况在生涯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的职业咨询实践中也会经常遇到,有不少人在遇到这种情况时会求助于专业的职业咨询机构以寻求帮助。

既想离开现在的工作岗位,又似乎多了留下来的一个理由,于是在心理就会造成一种冲突,这种对于同一个客观事物又具有趋近力,又具有躲避力,我们称之为趋避冲突。

那么我们该如何有效地处理这种冲突而使其有利于自己的职业发展呢?向阳职业顾问给出如下解决方案供大家参考。

认真分析工作本身

决定离开现在的工作岗位的时候,总是有对于自己而言足够重要的理由;觉得不可能在公司长期工作下去,这正说明有些地方出了问题。

8020职业顾问们认为,当我们面临这样的一种情况时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仔细的分析决定离开的理由,我们在这里工作是否真的没有发展空间,还是由于出于对工作和家庭生活得平衡考虑;不管是因为自己的人既关系出了问题,还是长期不满于到手的薪水

想清楚了离开的原因,那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公司为了挽留你所开出的条件能够在多大的程度上解决让你决定离开的问题。

公司的可能立场

8020职业咨询师们在咨询实践中注意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当今的经济环境似乎更容易让老板做出通过开出条件而挽留员工的决定。

原因在于现在很多公司已经是在员工数量减少和预算紧缩的趋势下运作,实际上为了挽留员工而开出额外条件的花费通常要低于为了重新招聘新员工而在时间、金钱和精力上的付出。同样,还有一点也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员工流动率是判断现代企业管理能力的一种方式。

认真分析自己

向阳职业顾问认为应该首先了解自己对于公司的价值,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大的不可替代性:对于公司的价值越大,老板为了挽留你而开出条件的可能性就越大,两者成正比。

自己价值不仅仅是技术技能,还应包括其他技能,例如领导能力、项目管理能力以及让客户满意的能力都是决定你对公司价值大小的重要因素。在此,我们附上通用的外企用人和选拔人才的标准供广大读者参考:

沟通能力

协调能力

团队精神

压力承受能力

相关教育背景及技能

相关工作经历

表述能力(书面及口头)

计算机应用水平

良好的仪表

进行必要的自我提问

在做出辞职还是接受挽留的决定之前,应该先回答出下面问题:

1、 我为什么想要离开公司?

需要确定自己不喜欢的是什么,然后才能够判断公司开出的挽留条件是否能够解决问题。

2、 我希望能够在新公司得到哪些原来没得到、或是不可能得到的东西?

这对于了解自己的期望值,对各种实际情况进行权衡是十分重要的。

3、 如果公司开出的挽留条件是加薪,这是否就足够了呢?

从8020积累的职业咨询个案统计数据上看,对薪水太低的抱怨只是对工作不满的一种表现,抱怨自己薪水太低的员工通常对自己现有状况的其他方面更为不满。

现实中的尴尬

根据经验来看,接受了公司开出的条件而留下来的员工通常在一年之内还是离开了有的是出于自己的意愿,也有的是公司的决定。

这是因为公司为了挽留而开出条件会给公司留下一种很不好的感觉,也会给公司与员工之间的关系留下阴影。毕竟,员工最初曾经做出过离开的决定,然后老板才会被迫做出反应,这最终会让老板觉得自己是被员工勒索了,是不得不给他们升职或者加薪不管老板觉得这样做是否值得。

同时,虽然员工可能会为自己被升职或是加薪而感到高兴,但是最终会产生这样一种疑惑为什么自己本来就应该得到的东西要在承受了宣布离开之后的压力之后才能够获得呢?

FwR816.com小编力荐

职业生涯发展中可避免的错误


职业生涯建议存在的问题是大多数给出建议的人总是在谈论不该做什么。这并不是一个理论上的论点。我所读到的大部分内容要么是太过普通而过于明显,要么是太过狭窄又与职业生涯无关。而且这些建议通常都是自我服务型的,也就是说某人想借此机会卖给你某种东西。

什么使我的职业生涯建议如此特殊呢?我并不是说它特殊,这是由你来决定的。我所知道的就是我写的都是真实的,都来自于我的经验的事情很多经验。而且我并不是在卖任何东西。也许这就是给出建议的一个先决条件,只是一个想法。

通过几十年经营自己的职业生涯和指导别人的职业生涯后,在你职业生涯这个问题上有一件重要的事情是需要你明白的:我们犯的错误有好有坏。有一些错误是你应该犯的,因为你会从这些错误中学到东西。不幸的是,这类错误就是大多数人的文章里经常写到的。

例如:点击电子邮件的回复全部按钮,并发送一些你不应该发送的东西。或者慢慢处理你的老板马上就要的东西。有些错误你犯过一次就再也不会犯了。你会从那些错误中学习,然后继续前进。这些并不会限制职业生涯的发展。

然而有些错误就像瘟疫一样是你应该避免的,因为它们会限制你的职业生涯发展。这些错误永远会阻止你去发挥你的潜力。他们会让你感到后悔、苦涩、悔恨和痛苦不堪。本篇文章就是关于这类错误的。以下是我认为应该避免的限制职业生涯发展的十大错误:

1. 与失败的公司一起坚持到底。公司就如同飞机,你不是飞行员,也不是设计或建造飞机的人。只是飞机飞到哪里你就去哪里。通常情况下,这是行不通的。如果你骄傲自满,你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吗?你的职业生涯就程平线发展了,而且你的时间也耗尽了。你应该把雇主看成是业务机会,你想要尽可能多的机会去成为赢家。

2. 不要提出棘手的问题。当我还是一个年轻的工程师的时候,我得到的是一个平庸的评价,我很不高兴,所以我问我的老板和我老板的老板为什么是这样的结果。最后,我被告知没有人知道我在做什么工作。所以我把自己的使命定位到做一些高能见度并对管理者来说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这是打开各种机会之锁的钥匙。谁曾知道这一点呢?

3. 不要把自己固定在那里。大多数人找到一个舒适的地带,然后就固定在那里。他们不积极地管理自己的职业生涯。没关系,只要你不介意十年后你还做着相同的工作,不介意十年后才醒悟。如果你想获得成功,你需要网络、需要拉关系还需要张开双臂去拥抱机会。

4. 相信你的雇主会照顾好你。关于这句话有很多事情是错的。在职业生涯发展上,除了你自己你不要相信任何人。你的雇主很可能把你看作是可牺牲的、可替代的、随意的一个工人。你知道吗在美国的公司里信任是建立在两件事情的基础上的:一是行为方式,另一个就是法律协议。如果没有后者,我不会相信前者。

5. 认为你有权得到更多。你有权赚到你应得的薪水,不多也不少。如果你期望得到的比你做得要多,那么你将一事无成,最终只能是责备所有人,除了那个本应该做某些事情解决这些问题的人:你自己。不管你喜欢与否,事实就是这样。

6. 没有冒足够的危险。没有冒险,就得不到回报。唯一真正的风险就是不冒任何风险。诗人罗伯特-布朗宁(Robert Browning)曾经说过:人总是要不断地超越自我。选择你喜欢的成语并拥有它。你需要冒险,而且如果你年轻的时候多冒险,你年长的时候就不必冒那么多危险了。

7. 让工作以你为中心。业务归业务,你是你。工作并不是你想要什么,你喜欢什么,你认为你的老板和你的同事怎么样,甚至也不是你认为你的原则怎么样。如果你不喜欢在那里工作也不喜欢你所从事的工作,那么就辞职,另找地方吧。这是一个自由的国家。或者去创办自己的公司,然后你就可以做你想做的事情了。

8. 想想这不是关于钱的问题。你应该做你喜欢的事情这句话绝对正确,这是获得成功的最好方式,但是不要假装钱不算什么。在Facebook的IpO申请文件中,CEO 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谈到了很多公司的社会使命问题,但在几轮忽视金钱的融资后,他最终还是没能以28%的股票获得成功。

9. 受一个没出息的老板的阻碍。或许你的老板不喜欢你。或许他是一个失败者,他的老板也是一个失败者,或者整个部门都没出息。不管理由是什么,不要浪费时间被一个失败的老板困在牢笼里。寻找另一份让你有机会获得成功的工作。

10. 太不耐烦。当你很理性地确定你凶多吉少的时候,就是你该换工作的时候了,那就换吧。否则就不要感到不耐烦,不要希望所有的事情一下子都会发生。成功就像股票市场的曲线图,有起有伏,曲线很有希望向上并向正确的方向发展。生命很漫长,你的职业生涯也同样很漫长。这是一段长距离的赛跑而不是短跑。我知道这是混合隐喻,但是它们确实是真的。

员工职业发展中的四个惰性


所有员工都有作为人所共有的弱点,这就是惰性。这种惰性不仅会表现为他们对他人的事业的冷漠和不关心,而且还表现为自身的一种得过且过、安于现状、不求进取的行为选择。这种惰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意志方向不稳定

他们所企求的目标,往往过多地受外部环境的影响,不能稳定地把握自己,明确自己的追求,并沿着这种追求不懈地努力下去。而是很容易受到社会环境的诱导作用,使之随波逐流,不断改变自己的追求。这也就是说,在人的意志趋向中,存在着过多的媚俗从众趋势,即求他人之所求,好他人之所好。当代社会中各种各样的追星族,就是典型的事例。这使他们并没有从自身的利益出发,通过思考之后,做出理性的选择。在这种意志活动中,就明显表现为一种意志方向选择的惰性。从而把自己的选择仅仅建立在别人选择的基础上,而放弃自己独立的选择。而这种惰性在人性中又是根深蒂固、不可逾越的。

意志努力程度不稳定

员工意志努力程度的稳定性,严重地受到他对意志需求满足的信心的影响。当这种意志满足的信心过大时,他会放松自己的意志努力,以为这种意志需求的满足是轻而易举的事,结果自我放松意志努力。当这种意志满足的信心不足时,他又往往过于悲观,认定自己意志努力的意义不大,从而自我放弃意志努力,使本应该得到的意志满足而最终无法得到。而人在现实活动中,对意志需求满足的可能性的判断,往往容易徘徊于过于自信和没有信心两个端点之间。当他把问题看得很简单时,因为努力的程度不够,而导致最终目的达成的困难加大,这就使他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从而怀疑事物发展的可能性,失去信心,放弃努力。

意志方向选择刚性

当一个人的意志目标相对稳定下来之后,往往很难发生转移,结果是宁可在一棵歪脖子树上吊死,也不愿意重新审查自己意志方向选择的合理性。这种惰性在现实中,表现为一种自身价值观念的设限,也就是当他认定或者接受了一种特定的价值观念之后,很难改变这种价值观念判断,更无法从实际出发来分析检验这种价值观念的合理性,从而使自己的思维和行动,完全局限于这种价值观念,不能突破。结果是放弃了自身的主观能动作用,和很多发展机会。

机会主义的心理和行为

即总希望可以通过搭便车获得自己努力之外的意志需求满足,或者希望通过很少的努力赚取巨大的回报。这是赌博行为受到广泛喜爱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全世界的所有民族,都有众多的人把自己的精力投入到各种赌博中,总是希望好运降临给自己,从而致使自己放弃应该做的努力而寻求这种意外的成功。这也就是机会主义的心理带来的行为选择。

职业生涯发展中的四大谬论


在职业生涯发展的过程中,总有一些传统的理论和观念在左右着你的世界观,导致你做出错误的选择;有些人明知自己的选择是错误的,还仍旧用这些理论激励自己,为自己的错误选择寻求理论支撑,以求得心灵上的安慰。由于这些观念已经根深蒂固,当身边99%的人都相信其放之四海而皆准时,你很难再有勇气去推翻他们,而不得不在职场上逆来顺受,没有勇气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从而最终导致职业生涯发展的失败。专门写给职场新人的职业成长畅销书籍《职场救赎――写给迷茫中的草根族》则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影响你职业生涯规划发展的4大害人谬论。

谬论一:流毒广泛的木桶理论

每个人天生都不是完美的,同样有长处和短处。但遗憾的是,80%的人把80%的重点精力放在弥补自己的短处上面,却对自己的长处视而不见。而中国流毒广泛的木桶理论也成为这些人勇往直前的思想武器:一个木桶能放水的高度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板,而是最短的那块板。只要这个木桶里的一块不够高度,木桶里的水就不可能是满的。因此,我们应该去补短,以求滴水不漏,从而获得最大价值。特别是这一理论,经过无数培训师激情四射的演讲,在很多人的大脑里已经根深蒂固!于是,补短也就成为了很多人怀有梦想的人走向成功的必修课,即使撞得头破血流,也不回头!

如果将这一理论运用在企业运营管理方面,会对管理者起到一个良好的警示作用。毕竟企业的运营更强调团队合作,需要各部门的通力配合,哪一方面做得不足,都有可能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因此,对于一个优秀的企业而言,要想稳健发展,更强调协同作战,生产、销售、物流、品牌、技术、管理等各方面必须到位,这样的组织才能360度构建核心竞争力。但这个貌似天衣无缝的理论,如果用在个人职业成长方面,则是对职业发展观念的严重误导!

作为一个成功的管理者,首要的因素是用人所长,而不是用人所短。在德鲁克的著作中,也不止一次提到这个观点。但木桶理论却几乎为所有的中国管理者树立了这样一种思想:只有弥补短处,才能创造更大价值!这种理论在中国企业中被过度放大甚至神化,已经成为严重束缚企业发展及个人职业成长的教条!于是,在一个又一个口若悬河的培训师口中,补短成了重中之重!几乎所有的员工,甚至未出校门的大学生,都在按照木桶理论的指示,拼命地弥补自己的短处,却对长处视而不见!看看你身边的人,明明不善言辞,却想通过做销售的方式提高自己交际能力的人,到底有多少?!更可怕的是,抱有这种想法的人,90%以上都无法在销售方面获得成功,业绩指标平平,内心痛苦不堪,工作两三年之后因为无法胜任而不得不再次进行职业选择!

这个社会,需要的是专才,而不是全才。一个人无论有多完美,也不可能成为全才。每个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长处。因此,因人而宜,用人所长,才是人才成长的关键。同样,对于每一个在职场上打拼的朋友来说,有效发挥自己的长处,比弥补短处更容易获得成功。即使你再努力,你也不可能把你的天生短处变成你的强项!拿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强项比,拿鸡蛋往石头上碰,你胜算的几率又能有多大呢?

不是说补短不重要。相比较而言,补短能够使我们达到及格,而发挥优势则能使我们达到优秀。在现实工作中,及格是远远不够的,这只是一个起码要求,让我们不被淘汰;而优秀则会为我们的事业成功贡献更多的砝码。

把80%的精力放在优势上面,把你本来具备优势的东西锤炼得炉火纯青,力争达到90分甚至100分,这才是你独步天下的核心竞争力。而对于自己的弱势,只需要花20%的精力做到及格即可。如果本末倒置,那么,你离失败也就不远了。

谬论二:干一行,爱一行

案例:我在内地一个省会城市,毕业后就进入一家银行工作。当时什么也不懂,看了网上的资料,只知道银行待遇比较好,工作稳定,很多人想进都进不去。我得到了这个机会,同学们都很羡慕我,家里人也都非常高兴而一旦工作起来,事情就不是我想像得那样美好了。我做的是柜台工作,工作量巨大,早8点到晚7点,中午20分钟时间吃饭。中途除了上厕所,时刻都在工作。一年来,我从来就没有任何一个节假日休息过,也从来没有休过两天。每天上班十几个小时盯着电脑,眼睛受不了,不停地流泪。上班时精神过于集中,怕出错,怕赔钱,还怕变态的客户,精神压力很大。每天晚上回到家,什么都不想干,就想睡觉。晚上做梦还是工作,经常从梦里吓醒辛辛苦苦干了一年,我对这份工作实在是讨厌透顶,只想快速逃离这个地方,哪怕随便换一份工作,只要不待在银行就行。家里人也在劝我,希望我调整自己的心态,要有干一行,爱一行的精神。可是,我发自内心地讨厌这份工作,根本就不可能再坚持下去。我到底该怎么办?

当很多人没有办法去全身心地投入工作的时候,我们通常接受到的斥责是没有职业精神,并且告诉你要干一行,爱一行。但实际情况却是,当你因为种种的原因而讨厌一份工作时,你实在没有办法爱上它。否则,让这种痛苦的爱持续你整个职业生涯,你的全部生活将会在痛苦中度过,你的生活也没有任何乐趣而言。

找工作就像谈恋爱一样。如果你只是为了结婚而随便找一个你并不喜欢的人,那么,这种生活将是没有滋味的。同样,如果你为了生存而找一份你并不喜欢的工作,那么,你注定要牺牲你的个人兴趣。

工作的最高境界,就是把工作当成乐趣。正如前文所言。能够做到这一步,你的工作就不再是工作,而是一种享受乐趣的过程。你的工作就不再是被动应付,而是为了享受乐趣而去主动前进。能够把工作当成一种乐趣,你想不成功都难。

有人说,兴趣是可以培养的。这也要看情况。如果你没有强烈的排斥心理,倒是有一些可以培养的可能。但是,如果你实在讨厌那份工作,那么,你是无论如何也培养不了这种兴趣的。就像那个人你第一眼看见就讨厌透顶,又怎么可以培养和对方之间的感情呢?

另外,从职业发展的角度来说,每个人最终的选择都是要在一个方向上坚持几十年。如果选择了你不喜欢的方向,你可以坚持一两年,但绝对坚持不了一、二十年。否则,那种痛苦,只有你自己去承担。

谬论三: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很多人有非常强烈的成功欲望,但这仅仅还不够。有成功的欲望未必就能成功。当失败接踵而来时,很多人也会反思,但他们最终反思的结果,不是将失败归因于职业方向的选择,而是归罪于自己的努力不够。在他们的潜意识里,始终相信勤能补拙、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这样的古训。

努力重要吗?答案是肯定的!努力不一定有回报,但如果不努力,则一定没有回报!

比努力更重要的是什么?答案是:选择!

因为,每个人一生所走的路其实是很有限的,并不是每一条路都适合你。一个人如果用对了地方,再蠢的人都会变成人才;否则,再聪明的人都会变成蠢材。我们前文所说的那个例子:舟舟的智商只相当于几岁的小孩子,如果期望把他培养成数学家,那无异于痴人说梦。但正是这样一位重型先天愚型患者,却是一位无师自通的指挥天才,在音乐领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因材适用,用人所长,选择适合其成长的道路,才是成功的核心前提。有了适合自己的方向,努力才会有意义。相反,如果一开始的方向就错了,你越努力,那么,你离成功也就越来越远。

你能磨成针,除了要功夫深之外,你必须保证你是一根铁棒。如果你天生是一根木棍,到最后,你只能磨成一根棒槌。努力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选择好正确的方向,那么,所有的努力都会白费。

一定要记住:选择第一,努力第二。不要用努力代替选择。否则,只会带你滑向更危险的深渊!

因此,当你失败的时候,你不仅要考虑到自己是否努力,更重要的是,你要认真反思一下:眼前的这条路,到底是否适合你?埋头苦干的同时,也不要忘记停下来,看看脚下的路是否适合自己的方向。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即使要努力,也要在适合自己的方向上努力,这样你会走得更快,更远!

谬论四:先就业,再择业

案例:老师,这份工作我已经做了两年了当年毕业时就业压力大,网上和报纸上以及学校的老师都开导我们放下心态,先就业,再择业,我也没想那么多,就随随便便找了一份工作工作两年后才逐渐感觉到,我对这份工作非常的不喜欢,成天上班也没劲,纯粹就是抱着应付的心态,两年下来,什么都没有学到我想转行,可是人家招聘都要有相关工作经验的,简历投了几十份,一份面试通知都没有收到,我现在连找工作的信心都没有了,不知道接下来的路究竟要怎么走

在工作中,我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由于第一份工作入错了行,而导致一步错,步步错。虽然一个人一辈子不可能从事一份工作,也不可能一辈子不转行,但对于目前竞争极为激烈、求职者整体竞争力不高的情况下,并不是每个人都具有超强的纠错能力。更多的时候,我们遇到的真实情况是,伴随着房价、物价等生存压力的上涨,很多人不得不勉强维持着眼前的这份工作,因为一旦转行,则意味着从头再来,生活的压力将无法承受。特别是对于那些要结婚买房生孩子养父母的人来说,换任何一份工作都要慎重考虑,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走到破产的边缘。所以,如果你第一步走错了,以后再想回到正轨上来,则意味着你要承受更大的压力,付出更大的代价。

现在整个社会、媒体、专家等等各种单位都一直在鼓吹先就业,再择业。这种论调不是今年就有,而是多好多年前就出现了,并且屡屡出现,不绝于耳。相信当年各位大学毕业时候,也会有很多人相信了这一点吧?管它呢,骑驴找马,先找份工作挣钱填饱肚子再说!

这是一种貌似真理,实则荒谬至极的说法!而被就业的出现,也说明这种现象背后的利益关系。有过职场亲身经验的人才会知道,第一份工作绝对不仅仅是养活自己这么简单。相信现在在职场上发展不顺的朋友,多半也和第一份工作有关系吧?前面已经说过,男怕入错行。第一步错了,以后就会经常犯错。正所谓一步错,步步错。

为什么第一份工作这么重要呢?原因有三:

1)、先入为主观念的影响。

具体是指,先听进去的话或先获得的印象往往在头脑中占有主导地位,以后再遇到不同的意见时,就不容易接受。举个例子来说,在父母和同学的眼中,A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从来不做坏事。假如有一天他做了坏事,大家都不愿意相信这事是他干的。再比如,B君平时是一个嘻嘻哈哈、做事不太正经的人,假如有一天他一本正经和你说一件事,你也不会相信他。

对于求职的大学生来说,这一观念同样会影响你以后的发展。你的第一份工作会对你以后的工作产生影响,你跳槽时,你的新雇主也会通过你的第一份工作经验来判断你是否能够胜任这份工作。曾经有一个大学生,毕业之后想做策划,就找了一家广告公司。刚进公司时,因为文笔不错,被安排到了文案的位子上。而与他同时进去的另外一个人,恰恰因为文笔不好而被安排到了策划的位子上。后来她屡次想转行做策划,但都是因为前一份工作经验的影响,而始终没有得到转行的机会。这样的例子,同样也是这种观念的影响。

2)、用人单位的成本考虑。

知道企业为什么招聘员工时,都要写上工作经验这一要求吗?因为有工作经验的员工,可以不经过培训,直接上岗,会很快为公司创造价值。

知道为什么大多数的企业都不愿意花钱培训新员工吗?因为这帮人都是抱着先就业再择业的心态来找工作,没有长远规划,一旦生存问题解决了,而这项工作又不适合自己,他们会很快跳槽,企业的培训成本也付诸东流!

知道转行为什么这么难吗?一是因为这些人没有相关工作经验,无法直接创造价值,二是培训起来也比较困难,心态已经失衡,思维已经固化。与其如此,倒不如招一名应届生,白纸一张,可塑性强,发展起来潜力更大。

每一份工作都是积累,这样才能让你越来越值钱。如果只是当成跳板,你迟早有一天会跳下悬崖。

3)、时间成本不允许。

现在很多刚出校门的大学生,找不到职业发展方向,而当你让他们做一个职业规划时,他们又说自己还年轻,不着急。现实的问题是,能留给我们折腾的时间,真的是那么多吗?

以北京为例。假如你23岁大学毕业,打算到30岁成家立业,这其中有7年的时间。如果你30岁结婚买房,包括首付、装修及婚礼支出,你最起码要准备30万元(这还是考虑把房子买在五环以外及房价不上涨的情况)。假如你年薪10万,除去生活成本,一年攒7万,那么,你要攒4年。但如果你要达到年薪10万,你最起码要有3年可持续的经验积累。(这里所说的可持续,指的是你在一份工作上积累3年以上,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如果一年半载就跳槽一次,要想达到这个待遇,基本上无望。当然,个别大牛的人除外,这里只考虑80%的普通人的情况。)这样算下来,7年的时间就已经过去,你根本没有时间再去瞎折腾两三年。如果你真的折腾了,想要再回到正道上,你与别人的差距已经拉开了3年甚至更长。我遇到一个案例,工作2年,无目标,到了第三年,才基本上算确定了方向。而与他同时毕业的同学中,有人经过3年的积累,现在已经做到了部门经理的位置上,年薪10万。

这样算下来,你的时间,真的有那么充裕吗?即使你不犯错,7年的时间,也仅仅保证你生存的资本。稍微一出错,你就会滑向破产的边缘。

让每一天、每一小时甚至每一分钟都有进步。工作10年,重复9年,这样的你,还有什么价值可言呢?

还有的人会说,先就业再择业也无所谓,我当年就是这样做的,现在还不照样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工作?对于这种说法,我的观点是:1)、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具有超强的纠错能力。你要知道,很多人因为第一份工作不利带来的负面影响,在思想上对工作和社会形成了一些负面的认识,这些认识会阻碍他继续前进。2)、如果你一开始就能够选择正确的方向,又为什么非要走弯路浪费时间呢?3)、有可能由此而引发习惯性跳槽。很多人第一份工作选择不利,于是就跳槽。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习惯性跳槽,心态严重变形,无论跳到什么岗位上,都无法安定下来。这种情况,更可怕,影响也更糟糕!

谈职业发展与用人之道


自20XX年以来,一本《杜拉拉升职记》红遍大江南北,二百多万本的销量凸现了广大职场人士对它的喜爱与认同。一时间,杜拉拉续集、电影、电视剧乃至时装、音乐、博客、随处可见;更不乏粉丝将杜拉拉视为知己、楷模,潜心研究主人公的一言一行,从中揣摩、研究职场的必杀技与决胜法则。

杜拉拉为什么获得了成功?是运气、职场技巧,还是另有其他原因?作为一个曾经的职场人士、一个人力资源工作者,我的观点是:放在五百强外企背景下的杜拉拉故事似乎很绚丽、很刺激,但其实并没有脱离普通人职业发展的客观规律。

美国著名职业学家萨柏把人的职业发展划分为五个大的阶段,即:成长阶段、探索阶段、建立阶段、维持阶段、衰退阶段。一般来说,22-24岁是人生的职业尝试期,这一时期的青年开始选定工作领域,开始尝试着从事某种职业;25-30岁则是人生的职业变动期,这时,很多青年开始对初选的职业产生不满,开始进行再选择,开始变换职业和工作;直到31岁之后,多数人才最终确定职业,开始致力于稳定的工作与职业发展。

小说中的杜拉拉,大学毕业开始职业生涯,第一家雇主是国营企业,一年后辞职来到广东的民营汽车配件公司做业务员,由于不堪老板的《陋室铭》与性骚扰,愤而辞职,几经周折,在26岁的那一年进入了梦想中的职业天堂-某知名外资企业。这一职业变迁虽不乏传奇色彩,却与萨柏的职业发展路径理论非常契合,而且与我们很多职场人士的发展轨迹也是不谋而合,可见,《论语为政》讲三十而立还是很有道理。

既然杜拉拉的成长路径并无神奇,接下来的问题就是:为什么杜拉拉能够脱颖而出,从小资发展到高产?进而,有人问我,作为企业的老板,我是否会晋升杜拉拉这样的菜鸟?为什么是或者不是?

是否晋升杜拉拉,我的答案是肯定的。

为什么晋升杜拉拉,每个老板有自己的标准,我之所以晋升杜拉拉,并不因为她的职场技巧,更不是她的所谓学习能力,而是因为这是一个在职场的压力之下仍然保持着积极、淳朴、善良和本真的人,一个没有因为职场的磨洗而失去自我的人,一个值得信赖、可以托付事情的人。

我想看过《杜拉拉升职记》的朋友都不会忘记这样的情节:当面试的新人帕米拉智商、潜质明显高过她本人的时候,杜拉拉出于自我保护、本能地希望把她挡在门外,但心中还是知道这样做不妥;而在此后的工作中,拉拉虽然对帕米拉不放心,却没有人为地对她设置陷阱,而是采取了谨慎使用、逐步接纳的心态。

再比如:面对办公室装修的艰巨任务,杜拉拉迎难而上,为了节约预算,甚至要求供应商把现有的门框拆下来,翻修、抛光、上漆后再使用,大大降低了公司的成本,也为自己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在整个杜拉拉的升职过程中,伴随着拉拉职业经验的积累,处理问题的手段越来越娴熟,但难得的是,她并没有因此失去自身的本色,仍然是一个朴实的、积极进取的、愿意为他人考虑的人,是一个别人可以信赖、可以托付的人,我想,这是许多老板都愿意提升她、任用她的深层次原因。

杜拉拉的故事令我们想到一个恒久的话题:用人之道。我想我们不妨从一个新的视角看待用人问题。

笔者认为,对于职场中的人士,可以建立一个坐标体系,横向是工作能力的高低,纵向是品质纯度的高低;工作能力,毋庸多言,而所谓品质纯度,是一个很不容易说清楚、但有经验的职场人士能够感觉到的概念,它是指一个历经职场洗礼的人、在多大的程度上仍然能够在内心深处保有对人的真诚、对事的责任。按照这样的坐标系,我们可以将职场人士划分为四个象限。

工作能力差、品质纯度低的员工,是企业淘汰的对象,大家都不会愿意使用;

工作能力强、品质纯度低或者难以判断的员工,宜慎用、少用;

工作能力差、品质纯良高的员工,可以培养、可以大胆使用,但恐短期难委以重任;

工作能力强、品质纯度高的员工,是企业任用的重点对象,是我们所期望的真正的职场高手。

大道至简,职场功夫不是越做越厚黑,而是能够在对职场不懂、了解、熟知的过程中,不失去对个人价值信仰的秉持,不失去对健康、淳朴、诚实的人生理想的追求,否则就会变成职场油条,失去令人可信、可爱、可敬之处。这就好比武功的赛场,每个人都喜欢叶问式的谦谦君子,把武功发展到极致,却没有花架子,依然朴实、可亲。

幸运的是,杜拉拉就是这样的员工。

由此,杜拉拉被任用、被晋升,实在是职场的必然。

职场之智,大道至简,返璞归真。

谈教师的职业规划


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对教师素质的关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国际劳工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就提出:应当把教师职业作为专门职业来看待。上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专业化进程,从追求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和权利重心转向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化可理解为:教师专业化是职业专业化的一种类型,其本质上是个体成长的历程,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增长专业能力的过程。上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实施的《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到20xx年国家开展全面实施教师资格认定工作,教师的专业地位进入实际操作阶段。我国的教师专业化进程取得了不少成绩,国家的有关法律已经为推进教师专业化提供了基本的制度保证。但是具体分析起来,我国在教师专业化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在教师职业准入方面,还有不少人认为教师职业有一定的替代性,认为只要有一定的学科知识就能当教师。即使现在有了教师职业资格概念,但主要也是看重任教的时间,实际上并没有系统的科学的专业化标准。

从教师的专业训练来看,我国教师的学历过低。全国小学和初中专任教师中具有专科和本科以上学历者比例不高,其中,有很多教师获得的学历,并不是经过正规院校学习而获得,虽然很多人获得了文凭,但是其水平还很值得怀疑。教师学历过低或者过滥等现象难以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特别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从教师的专业道德来看,社会对教师的道德期待和教师自身的道德要求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矛盾。特别是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事业心、进取意识、敬业奉献精神不足,体罚学生的现象时有发生,教师如何能正确对待教学、正确对待学生等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教师职业道德潜伏着危机。

 在教师专业评价上,还存在过分突出教师的道德标准,而忽略教师的专业标准。支持教师职业感的,从来是园丁、蜡烛、春蚕之类强调辛劳和奉献的道德准则,而非真正的专业标准。

 从教师接受培训来看,我国教师队伍庞大而又状况复杂,许多教师长期工作在教育教学第一线,缺乏重新接受系统学习提高的机会。面对不断涌现的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教学理论以及现代信息教育教学技术,感到束手无策,无法深入学习体会。

 在教师的专业技术方面,存在追求教师的教学技能的提升,而没有突出教师的全面发展。教师的发展应是整个人格的提升,是人性化、人格化、个性化、文化化的一个过程。人不是一部可以按照固定的模式建造,并能精确地按照程序工作的机器。

 我们应该针对我国教师专业化存在的问题,结合国际教师专业化发展趋势,在信息化社会环境中,从专业人和文化人二者统一定位教师教师时代社会角色,做好人生职业规划,实现自我专业化发展。

认真学习遵守师德规范,提升职业认识境界。教育部公布重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首次明确列入的保护学生安全被,新增的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牟取私利都要自觉遵守。

 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教学相长,要变一桶水为长流水,教师必须在慷慨给予的同时努力汲取,变教为学,变阶段性充电为全程学习、终身学习。在当前生活中,由于生活的快节奏和工作的高强度已使我们的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不屑、不肯、不能静心读书学习。教师的不读书,不勤读书,无疑给专业发展带来致命的后劲不足,这也显然不能适应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因此,教师要抓住机遇,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机会,加强学习,在教学中要坚持理论探索,与时俱进,打破学科界限,增强教育智慧,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技能的提高。

 实现教育理论更新。信息时代师生地位的变化。信息技术改变了信息资源的社会分布形态,造成信息的多源性、易得性、可选性。这导致了教育活动的背景由信息不对称变为信息对称,因此改变了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引起教育者权威性的削弱,逼迫教育模式走向民主,也迫使教育者更多地使用信息技术进行自我强化。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教育观念应当发生改变。21世纪已进入信息社会时代,也是信息爆炸的世纪。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必须发生转变。学生学习要由被动学习转变成主动学习,教师的教学要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只有学习能力提高了,才能更好的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

 重视运用国际教育资源,促进自我专业成长。近些年,IBM、INTEL、微软、苹果等跨国公司的教师培训项目竞相进入我国, 国际化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课件和网站等,这些教育资源的开放,有利于促进我们的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发展。新型的教育教学模式对我国教育的具有重要借鉴、培养、促进的作用;我们促进世界先进的教育理念与中国本土化实践的结合, 适应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实现自我专业成长。

职业生涯如何选择:父子择业观的冲突


儿子小黄今年开学就念大四了,这两天,他突然看到爸爸的半边脸都肿了。小黄一问,爸爸摆摆手说:上火,你的工作怎么办啊?听说考公务员的人越来越多小黄听了还笑嘻嘻地说:关我什么事?我又不考公务员。没想到,他爸爸一下子发火了:不考公务员,那你想干啥?当打工仔吗?那你还上大学干什么?父子两人为此又一次吵翻了。

父亲择业观:

趁年轻找个有编制的工作

我走的桥,比你走的路还要多。听我说两句还不行?小黄的爸爸说起择业那是苦口婆心。他觉得,趁年轻找个有编制的稳定工作,虽然说现在没激情,但是从长远看,还是利多弊少。他告诫儿子说,择业不能单纯看眼下,更不能去吃青春饭。现在一些单位招收年轻人,不是想培养年轻人,而是把人才迅速变成人手,利用年轻人涉世不深,拼命压担子,加大工作量,只要能多干活,多给公司创造利润,什么奖金、职务、荣誉呀,都不会吝惜。可,那种是加班加点的工作狂式的生活能持久吗?

虽然说短时间赚到了一些钱,可是,公司一看你不如以前能干,马上就会换一副脸孔,觉得你已经被吃干榨尽了,就想办法把你辞掉,另外去招聘更年轻的人。到那个时候,你是上有老,下有小,负担重,又累出了一身病。再到人才市场找工作,谈何容易?到那时,才是叫天不应,叫地不灵。

儿子择业观:

年轻时找份有创造性的工作

小黄的话没有爸爸多,但是他说话很干脆简单:这是给我找工作,对吧?我又不是小孩子,让我自己来选择做什么工作,好不好?他说:毕业后,当然是想找一份自己感兴趣的工作,这份工作不仅仅是为了赚钱,而是能把这份工作当成是自己的事业来做。在我看来,年轻的时候就是要做一些有活力有创造性的工作,那种整天坐在办公室的工作,实在是难以接受。

小黄说,自己不是有个有编制的堂兄吗?他所在的单位里事情本来就不多,加上专业不对口,他有好多事情都插不上手。办公室里有份报纸,要主任看完了,老同志再看,最后才能轮到他来看,然后就是听几个中年的女同事讲述自己孩子的生活细节,喋喋不休、没完没了

俗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其实,女孩子在大学毕业时,如果择业出了偏差,也会给嫁错郎埋下伏笔。所以,年轻人如何择业,真是每一家都比较难办的事。

小谈职业规划


成为新同事还没两个礼拜的小王上个礼拜辞职了,所有事情又回到了我一个人包圆的情况。

小王之前关于辞职的事情,一直很不好意思跟我说,知道定下来差不多了,才跟我含蓄的说了这事儿。

后来一聊,原来是被苏宁聘上了。

但小王之后跟我说,她其实心里挺迷茫的。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其实苏宁的工作是父母主张她去的,因为苏宁听起来毕竟是家大公司嘛~

一声叹息~

苏宁或许听起来真的是很诱惑的,毕竟是家全国性连锁公司。

相对所得,肯定某些方面有所失。

小王走后,我颇怀念有她的日子,毕竟现在我一个人又在同时做两个人的活。

新来应聘的女生,是84年的。

很能吹,一身的嘴把式。

自己的理想薪酬上面写的居然是1500元(含保险)。

我看到这些后,感觉有些悲凉。

84年出生的,学历也不高,算起来出来工作也有4、5年了,工资要求依然在2000元以下。

唉~

我当初对自己的计划就是工作一年以后,在南京的月工资要在3500+,现在,离这个目标还差一点点距离,但我相信今年年底到一年以后,这个目标实现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工作一年半后,我的目标是坐上主管的位置,现在虽然位置是相同的,但是收入和职位明显不成正比(嘿嘿),但我现在还在证明自己的价值中,我要让我的老板心甘情愿的去满足我的薪资要求。

两年以后,我准备自己创业,做最熟悉的服装行业。

或许会很艰辛,或许会有很多困难。但之前的两年经验已经足以让我省去很多麻烦。

我们一起为作者加油。相信自己:你一定会成为你希望的那个人。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