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读后感 > 活着读后感2000字 > 导航 > 活着读后感1900字2024

活着读后感2000字

活着读后感1900字2024。

人们把所有丰富的经历以及学习的知识都总结在了书里,等待我们去领悟。想要学到新的知识,这些经典作品就不可或缺。阅读作品的过程中,我们沉浸在作者笔下所描述的情节中。对于这个作品,我们都需要写一篇读后感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怎么样才能写好一篇作品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活着读后感1900字2024”希望能帮助到你的学习和工作!

再一次读《活着》,感觉熟悉又陌生,这是我第三次读《活着》这本书了。读这本书时,总觉得自己是在听一个老人在讲自己的故事,那么的真实,明明故事离我们那么遥远,却又和我们的生活那么贴近。

《活着》讲述了男主人公福贵从年少走来的这几十年间发生在他身上的故事。故事采用第一人称叙述,男主人公的自述语言直白、朴实无华,所用比喻都是生活随处可见的,符合男主人公文化水平低的条件,读来通俗易懂,没有过多华丽辞藻的修饰,在平实无华的叙述中刻画了一个个个xing鲜明的人物。福贵年轻时不学无术,读了几年私塾,满口脏话。不懂尊重长辈,骑着个妓女往丈人家的米行前路过,恬不知耻地向岳父问好,把老丈人都气病了。吃喝嫖赌,和父亲年轻时是一个样子。父亲的布鞋和妻子的菜都管不住福贵,最后他把家产败光了,倒是懂得收敛了。家道中落后,他一改坏毛病,事事靠自己,挑起一家的重担。和妻子相互扶持,养育一双儿女,在一家人都走光后,他孤独终老。福贵的父亲和福贵一样同样是个败家子,年轻时吃喝嫖赌,管不住自己,家里的两百多亩地被他折腾得只剩一百多亩,福贵是随了他父亲,年轻时什么荒唐的事都干了,还指望着儿子光宗耀祖。福贵的父亲有一个奇怪的爱好,每天傍晚巡完自家的地就到村口的粪缸上拉屎,在福贵败光家产后,他从粪缸上掉下来,然后就这样去世了。虽然他年轻时无比荒唐,但他老了,变得老实了,而且他拥有所有父亲的共xing,爱孩子。在得知福贵欠了一屁股债时,他气得生了一场病,然后将地契和房契都换成了铜钱,让福贵自己挑着去还债,借此暗暗地教育了福贵。福贵的母亲一心为家庭着想,忍受丈夫的荒唐行为,忍气吞声地维护一家的和睦。福贵年轻时随xing嫖赌,自己和丈夫都管不住儿子,她常常开导儿媳,看开些,男人都是馋嘴的猫。在丈夫死时,她怕儿子想不开,连死了丈夫都不敢大声哭出来,典型的出嫁从夫,夫死从子。一直以家中男人为主心骨,这是传统妇女的特点。福贵的妻子家珍也是这样,在福贵胡闹时,她有怨言也不敢反驳。她一心为家庭,求福贵回头,甚至顶着大肚子当街下跪求福贵回家。她出身有钱人家庭,知书达礼,断不会在丈夫在外乱来时似泼妇一般与福贵争执,她运用智慧引导福贵,女人看上去各不相同,到下面都是一样的。

可不管是父亲的布鞋还是家珍的菜都管不住福贵。家珍忍受了福贵有钱随意挥霍的行为,更是在福贵破产后被父亲逼回娘家生下了有庆后又跑回来和福贵过苦日子。在饥荒时期,家珍念着队长平日对他们一家不错,忍痛给队长一小把救命的米。在身患重病时,一直念着一双儿女,却没想到两个孩子走得比她早。二喜是福贵夫妻给凤霞找的夫婿,人话不多却实干。第一次上门发现家里需要翻修,没说什么就带着人上门干活了。福贵夫妻要求他娶凤霞时多请一些人来撑场面,他二话不说借钱办婚礼。凤霞怀孕时,他没钱买蚊帐,怕凤霞被咬着,一个人去喂饱蚊子再让凤霞去睡觉。他重情重义,凤霞难产时毫不犹豫选择保大人,凤霞走后一人带着儿子苦根,心心念念都是凤霞。

福贵的一生遇到许多意外和灾难。一家人,父亲、母亲、儿子有庆、女儿凤霞、妻子家珍、女婿二喜、外孙苦根一个接一个离他而去。父亲意外跌落粪缸去世,母亲因他没有及时找到大夫医治而亡,有庆因为县长夫人生孩子而死,凤霞生孩子后大出血而死,妻子在忍受了几年软骨病的折磨后去世,苦根吃豆子撑死了。生活变幻莫测,生活有时会在人们看到希望时,将人突然推入苦难;福贵为了讨好有庆特意买了一只小羊羔给他养,结果遇到饥荒时节,不得已将羊卖掉;有庆在比赛中表现良好,被体育老师看中,一转眼却为了县长夫人送了命。生活的磨难有时会接踵而至,福贵败光家产,父亲跌落粪缸去世,母亲病重,福贵进城寻大夫却被抓去当壮丁,凤霞大病一场变得又聋又哑生活有时进入了逆境,却峰回路转进入顺境,福贵败光家产,龙二接手徐家的田产,结果龙二在解放后被当成恶霸地主枪毙了。福贵本以为自己要被困死在战场上,结果解放军出现,不仅给他吃的,还给他盘缠回家。生活就是这样变幻莫测,巧合和意外构成了生活的种种。我们现实的生活也是这样,逆境和顺境交替,福祸相依,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啊。

余华说:人活着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其他任何事物活着。我们活着是为了活着而活着,当一个人为梦想拼搏时,他活着更有意义,但他不是为了生活更有意义而活着,是活着然后让生活更有意义。当一个人满口都是为了生活更有意义而活着,为了实现梦想而活着时,那么在他面临死亡时,他想的必定是活着,而不是所谓的梦想。一个人在抗日战争时勇于为解放中国而死时,他想的也是有更多的中国人活着,只是为了活着!人只是为了活着而活着。

F132.cOM更多读后感小编推荐

《青铜葵花》读后感1900字2024


隐约记得这样一些断断续续的话:作家在写一个故事的时候,原初都是有一个完整的构思和明晰的写作方向的,可是写着写着,故事情节似乎就变得不受他们控制,变得不是他们要写故事,而是故事要他们必须这样来写,没有回旋,只能继续。我在想,每到这样的时候,作家内心也是万分痛苦吧?是青铜,是葵花,也是此时的我!

初次接触这本书是儿子小学四年级的时候,距今亦有四年了。四年,是一段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时间。四年的时间,足以让一个懵懂无知的少年,经历青春期的叛逆,最后长大成人。四年的时间,足以让一个处处展露锋芒的青年,经历岁月的洗礼,学会如何韬光养晦。四年的时间我在想,四年的时间,青铜会经历什么?葵花会经历什么?四年后,当他们再次相遇,又将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景呢?

今天和儿子简单聊起这本书,问道:还记得《青铜葵花》么?当然记得,那是我四年级的时候老师要求读的,我那时愣是没读懂。放在以前我可能会马上说:什么情况?这么一本令人感动的书你都看不懂?没认真看吧!可是今天,我没有说这样的话,因为我相信,儿子说的应该不是假话,在今天的我看来,一个四年级的孩子读《青铜葵花》,他们确是读不懂的。而四年前的我和现在的我再来读这本书,似乎也是有太多不一样的感受。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教孩子阅读的时候,总是告诉他们要和文本进行对话,要和作者进行对话,要真正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从文章的字里行间读出作者内心的情感。今天,我就像一名学生,带着老师对我的阅读要求,试图走进故事,走近作者,和他们进行一次深刻的对话。

我们都知道,文学素材来自生活,生活素材需要作家筛选,再创造,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文学作品源于现实而又高于现实。带着阅读要求再次读完这本书,我对自己说:曹文轩一定曾是下乡知青(以前看太多知青下乡的电视剧,自然而然地产生了联想)。度娘告诉我,下乡知青泛指下放到农村、掌握一定知识的青年,一般指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下乡知青是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再翻看曹文轩的简介,不对,曹文轩生于1954年,那时候的他还小,不可能是下乡知青。再问度娘,了解曹文轩写书的背景,原来是来源于一个朋友的故事。那,这个朋友是谁?青铜?葵花?

随着作者的笔,再次走进故事。故事讲的应该是生活在两个完全不同世界里的孩子之间发生的一段刻骨铭心却又悲戚的感情故事吧。葵花是知青的孩子,而青铜就是一个普通农民的孩子,这样的两个孩子本该不会发生什么故事,可是他们身上有一个共同的特质,让故事有了发生的可能。作者说:葵花很孤独,是那种一只鸟拥有万里天空而却看不见另外任何一只鸟的孤独。这只鸟在空阔的天空下飞翔着,只听见翅膀划过气流时发出的寂寞声。苍苍茫茫,无边无际。作者又说:青铜很孤独,一只鸟独自拥有天空的孤独,一条鱼独自拥有大河的孤独,一匹马独自拥有草原的孤独。读到此,我似乎也能隐约感到两个孩子之间一定会发生些什么。果然,两个如此孤独的人,冥冥之中定会相遇,相遇之后必将相知相惜,又同在一个屋檐下生活,就更加深了他们对彼此的依赖。俗话说,感情都是相互的,人心都是肉长的,面对青铜一家对自己的百般好,葵花怎能无动于衷,怎能不感恩戴德呢!所以,在一起经历了几次重大的苦难之后,他们的感情也是如日中升,更加稳固。

然,命运总是喜欢捉弄人。他们本该平静而安详的生活,却被突如其来的消息打乱了。我在想,这样的安排不应该是作者的篡改,而是当时社会的一种真实写照吧,一个农村孩子,一个城市孩子,他们或许会因为某些原因,在某个特定时期,产生某种交集,但最终,他们一定是要回归各自的轨道。葵花走了,虽然很多的不情愿,最终还是撂下青铜一个人离开了。葵花的走令青铜更加孤独了,他的内心究竟忍受着怎样的痛苦,我们似乎从青铜突然开口呼喊的葵花!中,已然找到了答案。这样的一份感情,这样的一种执念,怎能不让人动容,不让人落泪呢!故事到这也结束了,我又在想,多年以后,当青铜和葵花再次相遇的时候,将会是一种怎样的情景呢?

曹文轩的朋友应该是青铜吧,一定是青铜吧。这段感情,应该是他这一生最美的回忆了,多年以后回想起来,也会是他心底最伤的痛和最大的遗憾吧。可是,当青铜把这个故事讲给作者曹文轩听时,我在想,曹文轩是不是不能将这个凄美的故事写成一部感情类的小说,于是,他就在青铜和葵花的感情途中,结合时代背景,突出了众多磨难,而正因此,《青铜葵花》也成为适合所有人群读的书。少年读,读出要有搏击困难的坚强和感恩的心;青年读,读出人在社会,很多时候身不由己的无奈和痛苦;老年读,读出对青春美好的回忆,保留那一抹纯真的感情。

故事的结局让我突然想起纳兰性德的一句话,人生若只如初见。是啊,青铜和葵花若只如初见多好,一切都若只如初见多好!

《骆驼祥子》读后感1900字2024


看书伊始,我眼前展现了一个充满了力量、跑动中一身汗湿,那一股子生活劲儿的祥子,他是如此天然地、本xing的向上、积极,生活虽苦,心里有希望有念想、我仿佛愿意将自己置身在他的身上,随着他一起努力、向上、拼博。

他的生活念想―――买车。因为这个理想,祥子固执的肯吃苦、肯卖力气。这是他唯一拥有的能力。虽然只有这个能力,但是他从不为此报怨、不愉懒、不聒噪、不抽烟、不赌博,更不上白房子。他的眼仿佛是老看着自己的心。只要他的主意打定,他便随着心中所开开的那条路儿走;假若走不通的话,他能一两天不出一声,咬着牙,好似咬着自己的心。 他靠三年的脚力买了车。

有了车,他觉得用力拉车去挣口饭吃,是天下最有骨气的事。他的想法放眼古今中外,也是人人钦佩,靠自己的双手赚钱,不丢人!一个想通过自力更生去生活的人,真实、坚定。人生的第一个打击,是他吃了战争的亏,战争是没有理可论的,老百姓永远是平白无辜的受害者,祥子除了挨打,更是丢了他的车,这让一向好强的祥子落了泪,在祥子逃离兵营的时候,带走了三匹骆驼,这是唯一可以找到的一点安慰。可以给予他重新开始的一点希望。恢复了他那绝不服软的劲,这股子劲是祥子的光彩,祥子的另一个品质就是善良,在看到快被饿死的老马儿,他本能地买了10个包子,对平日里舍不得吃和憩的祥子,这一举动特别令我动容。还有一个非常小的细节也特别感动我,就是祥子在曹先生家当长工的时候,因曹先生误以为要被人跟踪被人陷害逃难的时候,祥子不幸被孙侦探骗走了35块卖骆驼的钱,祥子也不趁乱偷曹先生的东西,拿祥子的话:自己穷到这样,不能再教心上多个黑点儿还有一处细节,祥子躲到王家车夫老程房间,这么冰天雪地的天,他不愿打扰老程而睡地上,描写地上的冷和寒,生生地把自己冻成咳嗽,又怕咳嗽吵醒了老程。这两处虽小的描写,我看着份外的伤感和悲戚,把一个人逼到如此的卑微,令人心生悲悯。

买车,车丢了,省钱,钱丢了,自己一切的努力只为别人来欺侮,要立在人间的最低处,等着一切人一切法一切困苦的击打。随着老舍先生的笔,祥子的苦难还没有结束,虎妞裹胁着祥子结了婚,在与虎妞与祥子的这一章节,我是很为祥子的懦弱而气愤的,虽然人xing中,永远充满了权衡,每个人都在个人利益的权衡中生活,这本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我认为再大的利,相对于心中的幸福,都是渺小、微不足道的,而祥子的悲剧也正是祥子简单的思想,他看不到更远一点的地方。他看到的只是虎妞有钱,可以买车,车是他人生唯一的理想。看透了自己,便无须小看别人。在虎妞怀孕到难产而死,处处体现了无知、愚蠢、自私。虎妞的无知、愚蠢是对于怀孕的无常识,对自身的恃宠而骄,祥子的自私、愚蠢是因为穷,不愿多花钱去医院,老舍说:愚蠢与残忍是这里的一些现象,所以愚蠢,所以残忍,却另有原因,这是一句非常深刻的话,在祥子身上,这些自私这些愚蠢这些残忍,就是因为没有爱!没有爱的婚姻,是不道德的,也是残忍的,没有爱,丧失了对生命的基本怜悯。

卖了车给虎妞下葬,祥子想到了买烟抽,就这个小小的开始,我隐约感觉到,生活让祥子服软了,这是祥子转变的第一个信号,虽然我依然希望祥子坚定地满怀希望的活下去,命既苦到底儿,shenti算什么呢?,这是向命运投降了,他认命了,他从此便一路的滑下去!生活的毒疮只能借着烟酒妇人的毒药麻木他一会儿。shenti病了可以治,心病了呢?祥子的心开始病了,懒惰和自私成了他的兄弟,我替祥子感到悲伤,然而,当祥子想到恶人都会遭报,都会死,那抢他车的大兵,不给仆人饭吃的杨太太,欺骗他压迫他的虎妞,轻看他的刘四,诈他钱的孙侦探,愚弄他的陈二奶奶,诱惑他的夏太太都会死,我以为祥子既然可以想到坏人的坏,必会想到自己的好!我以为祥子可以重新站起来,重燃生活的希望,我更愿意看到他的希望,他的小小的理想。

当祥子勾勒了与小福子可以在被他称为圣人的曹先生家安稳下来,本是可以有饭吃,有地方住的生活,因发现小福子也死了,他这脆弱的火苗再一次被吹灭了,人把自己从野兽中提拨出,可是到现在人还把自己的同类驱逐到野兽里去。他彻底地丧失了做人的尊严,吃喝嫖赌骗,五毒俱全。他成了生活的腐肉,等着溃烂。

老舍先生的笔,从祥子的坚定、好强、理想,到祥子的溃败、堕落。我观看到了人在环境中的无辜、渺小。祥子是值得同情的,也是令人怜悯的,更是可悲的,我爱他天然地向上、积极、理想、善良,我也同情他的努力、挣扎、失败。也因为他的懦弱、无知、愚蠢而伤感。人生对于祥子,就是一部委屈。

《活着》读后感1600字2024


周末花了半天多的时间看完了余华的《活着》,又花剩下的一天多的时间来平复自己的心情。

这是一次难忘的阅读体验,虽然小说内容并不令人愉悦。在此之前通过多种渠道了解过这本小说,大多是周围朋友的口口相传以及葛优和巩俐出演的电影。照例说,这样一本被过度剧透的小说不应该再给我带来太大的冲击,可是事实上看完这本不长的小说之后内心的压抑和沉重还是让我有些不适,当我看完一个如此悲伤的故事却不知道该去恨谁,因这悲伤和疼痛就是我们的生活本身。这本小说名为活着,故事中却是不断看着自己的亲人死去。时间跨度很长,但是并不枝蔓纵横,大历史和小生活,悲伤与喜悦都在福贵身上交织。

说来惭愧,我阅读这部作品的动机并不单纯,就是抱着一种想看看到底能有多惨的心态去看的。

很久以前就听过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这句较为拗口的话,一直都是无法理解。活着本身究竟是什么?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

一开始,福贵以一个少爷身份登场时,我是有点哑然的。败光家中所有家产加上动手打怀孕的妻子,这种人渣无论日后如何落魄如何凄凉也是激不起我丝毫的同情。

然而,当我一口气读之后,我的确没有同情,因为这毫无意义,有的只是压抑,是喘不过气。全文通篇只是平铺直叙,没有煽情,没有修饰,没有形容词。但在平淡直白的语句后读者却能清晰的感受到冷酷和残忍。福贵所有的亲人接二连三的离去,每一次死亡都是一个浓厚的悲剧。我意识到了压抑的根源所在,就是无法将这一切怪罪于任何人或者事之上。

人们总习惯于将自己的不幸归于外因,将别人的不幸归于内因。

所以在传统的故事中总有一个反派或者事情,我们可以简单的将不幸归因与其。但在《活着》中,不能这么做。

书中没有所谓的坏人,每一个人物都在尽力的活下去,都勇敢的面对残酷的现实。但迎接他们的却是生活一个又一个无情的打击。

当福贵决定从头再来好好生活的时候,被抓去当壮丁。

有庆在学校中因跑步受到老师的赏识后,被抽干了血而死。

当凤霞好不容易嫁给了一个可靠的男人后,死于难产。

当福贵决定和苦根相依为命延续香火后,吃豆子撑死。

书名《活着》,不禁让人追问,主人公活着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最开始,奢华靡醉的时候,可能就是享受,享受嫖赌的快感;破败以后,活着是为了家人,但当他先后送走了自己的父母,儿子女儿,女婿外孙,身边再无一个亲人时,活着的意义究竟是什么。余华说,活着本身就没有意义,有意义的是生活。当生活一次又一次的打击时,我们是否也能,为了活着而活着。

21世纪的我们,生活变好了,却出现了各种心理承受力极低,心理变态的人。我们吃的好,穿的好,幸福感却低了。我们说活着为了家人,为了争口气,为了做贡献等等诸多意义,但也许活着真的只是为了活着,活着本身没有任何意义,有意义的是生活吧,如何活出你的人生。这个问题是一个没有正确答案的问题,和很多道德,伦理等存在的问题一样。

看了读后感,一个话题:《活着》是不是在刻意堆砌人物的悲惨命运。我觉得一切是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社会大背景下,人物的命运有时候不受自己控制的。我的外婆,我的祖母,都有孩子死于肠胃炎,可这个疾病在现在都是普通疾病了。我的母亲,因为中农成分不能读书,我的父亲,说文革时期普遍都不好好学习,吃大锅饭不劳动等等,这些都是现实中确实发生的。所以,刻意堆砌应该不至于,用心设计还有可能。

再活一会儿试试看,或许一切都会有转机。似乎是变好了一点哦!骗我的,生活还是这样狗屎。

我无法再像一开始那样评判福贵,将他的不幸归结于活该。鲁迅先生说人与人的悲欢并不相通。这世界上也从未有过感同身受这回事。没有经历过,其所言所行都十分苍白与无力。

如果有人问我:如果你是福贵你能挺过这么多苦难,继续活着吗?

我想我是不能的。

但是如果我真的成了福贵,可能也是这样活着。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