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读后感 > 读最美的过客读后感450字 > 导航 > 《中国最美的语文》读后感

读最美的过客读后感450字

《中国最美的语文》读后感。

书籍如同一把钥匙,它能帮助我们开启心灵的智慧之窗。人一生的进步都是和书籍的阅读相伴随的,网络上有很多关于作品的阅读分析,想信您在阅读后也有所得,写关于作品的读后感,可以让我们再一次回味这本书籍。那么该要如何写好作品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中国最美的语文》读后感”,欢迎学习和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

想读的故事好多,心却不安静,所以一本一本的打开,又一本一本的合上。最后被《中国最美的语文》所吸引,源于作者奇特的教育目的:把男孩教成男人,女孩教成女人。达到这个宏伟的目标相当不易,着急看作者到底怎么做?

电影《无手老师》里,老师站上讲台说的第一句话是:从今天开始我就是你们的老师,也会是你们的朋友。夏老师做到了,他尊重每一个学生,为迷津中的孩子指点方向,给每一个孩子展示自我的时间和空间;他不仅教学生知识,还教学生人生的态度,如何尊重生命,如何实施民主;他拥有着丰富的知识储备,还能弹会唱,让我羡慕不已。

本书中令我铭记于心的是老师的课前五分钟,让位于学生,学生争着展示自己的才华,可以进行诗歌鉴赏、音乐鉴赏、电影鉴赏、流行动漫鉴赏等。我效仿夏老师的方法,课堂上由学生来讲解自己拿手的题,收效很好,几个孩子自告奋勇一堂课上台两三次,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他们,甚是喜欢。夏老师反弹琵琶式的文言文教学令人惊叹,独特的颁奖仪式更是好玩,他将枯燥的学习转化为愉快的生活。

夏老师将自家小孩子的教育与自己的教学生活齿轮似的咬合在一起,学校教育固然重要,家庭教育也不容忽视。我爱自己的孩子,却不停地以爱的名义来伤害他,给他自由空间,像施舍,殊不知它本就是孩子的权利。对于不爱读书的涛涛,夏老师取其所好引导他自觉读书。提到读书,想到我班那群爱读书的孩子,在他们的推荐下我读了《从你的全世界路过》,有许多个小故事,很多故事的结尾像是没有结尾,很有生活的味道,淡淡的遇见,淡淡的分开,你留在了我的记忆里,我跟着你的记忆远走。别人写故事的初衷我不了解,但是可以跟着故事回忆自己的生活。言归正传,夏老师是个好玩的老师,曾经的自己是个真玩的老师,下课和孩子们踢毽子,上课继续学习。有个顽皮的孩子不写作业,叫到办公室坐在身边写,导致孩子要和我谈恋爱,真令人措手不及。我是班主任,写学期评语要签名,别的老师却盖章子,于是收假后他送我一枚私章,此处表示感谢。他有一个密码日记本,我可以随便翻看,看了会给他写信,不记得写了什么。他不是课代表,总和课代表一起送作业,不关注他,他就捣乱,还得收拾他。仔细想想确实喜欢这个孩子,由于情商太低没智慧的处理,不过这也是最真实的生活。后来我给初三上化学课,他离开了学校。哎还好,现在已是一名警察。夏老师利用签名赠书选取课代表,我利用趣味实验博得孩子们喜爱,开学第一堂课用白纸显字和魔棒点灯传递化学很好玩,还告诉他们:我也很好玩,希望他们更加好玩,那么我们就可以在玩中学习!提醒自己:坚持这一理念,努力捕捉孩子们的优点和亮点,别吝惜自己的和言善语。本节课结束后问:谁愿意做我的课代表,一个小女孩迅速举手,没冷我的场。课代表一直以来都是毛遂自荐,也有过冷场的时候,只能靠大家的推荐,因为我没有劳务费可赠。今年的自荐非常成功,小女孩特别负责,学习努力,喜欢读书。她借书害我丢了一本《未来简史》,她还借我的学科辅导书,本来是:她上课时我看,课余时间她取走。这周却告诉我,老师,我想一直借到放假。小东西,以后我需要的时候还得和她借书。孩子们向我借《查理九世》《怪物大师》《你为谁而读书》《极简科学史》等,在那里低语:怎么什么书都有,我心里窃喜。周六放学时他们手里也拿着书故意给我显摆,还有主动推荐的,现在手里还有一本在读。

喜欢读别人的故事,整理自己的经历。想到亚里士多德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真心的希望孩子们青出于蓝而远远的胜于蓝,很乐意被后浪排在沙滩上。

夏老师写了他与儿子的故事,那我也说说我与儿子的事。夏老师对音乐尤为推崇,尤其古典名曲,令我回想起和孩子去邓亮琴行体验琴课,听到一首特别悦耳的曲子,就随口一问,什么曲子这么好听,孩子顺口回答《致爱丽丝》。我瞬间的感受就是胡诌怎么这么顺口,质疑、不相信,于是就一起循声探个究竟,竟然真是!很吃惊!诸多的不解不明白,怎么知道的?子非鱼,焉知鱼之世界?想到最近在读书目《养育男孩》里的观点,妈妈教育男孩,走进他的世界真的困难重重,因为女xing的思维是粉色的,男孩的思维是蓝色的,女孩渴望的是爱,男孩渴望的是尊重。所以特别害怕自己现在以爱的名义伤害他,将来他以爱的名义远离我,于是乎购买了好些男孩教育书籍,希望能有帮助。分享自认为经典的句子凭爱难以改变男孩的行为,但尊重却能做到。最后真心的希望自己在育人的道路上走过就能留下精彩!

f132.CoM更多读后感编辑推荐

美的教育读后感


美的教育读后感范文一

看了《美丽的教育》一书,最让我感动的是一个字,那就是孙老师给与孩子的浓浓的爱。孙老师的人格魅力在于她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善于思考、善于解决;她的成功在于小事细节不放过,小错小病不错过;同时她还是个以身作则的好老师,她知道身教大于言传。

美丽,它不是指花枝招展,光彩夺目。朴实无华,润物无声才是持久永恒的美。淡淡的,从容的,心平气和的,就是一种美丽的心情。一个老师只有先成为拥有平和心态的人才能成为好教师,因为这样的教师心中才能真正写下爱字。孙蒲远老师就是这样一个脱离了浮华的爱的大师。她慈眉善目,笑容可掬,从心灵深处理解和关爱儿童,面对生理机能有障碍的学生,学习特别吃力的学生,单亲家庭的学生,她给了他们更多的爱,让每个孩子都感受到了自己是孙老师的小天使。试想:一个急功近利,心气浮躁的教师怎能做到这样循循善诱,孜孜不倦呢?回想自己,工作中的竞争压力,生活中的锁事烦恼曾让我带着一脸灰沉的心情走进教室。学生天真烂漫的阳光笑脸没有引起我的审美兴趣,相反,我的目光越发显得狭隘,看到的都是学生们的缺点:怎么那么爱吵闹?一点儿也不遵守纪律;反应真慢,连这么简单的画也画不出来;素质真差,专门欺负弱小同学一连串的糟糕塞满了我的眼球。于是,批评学生和埋怨别人成了我处理问题的主要方式。后果可想而知,不仅教育效果微乎其微,我的工作情绪也陷入了可怕的恶性循环,在工作中不能发现快乐,创造快乐!其实,只要稍稍改变一下自己的思维,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在工作中不要急于求成,一切都以一种自然的,平和的心境面对,那么局面就可能完全不一样了。脚踏实地,对学生增加尊重和宽容,对于他人的评论不去过多理睬,心安理得地做着自己认为高兴事。这样,你才会享受到教育工作的美丽,你才会发现美丽原来是藏在平和的心态中。

美的教育读后感范文二

谷老师赠《美的 教育》一书,读,时有感叹,遂记: 谷老师一直注重语言的历练,此书是其语言的魅力的充分体现,多叙述少议论,叙得简练潇洒,时见幽默,描绘虽少,然而形象动感,犹见人事在前,回味无穷,如《交锋》、《赌博》、《说钱》《有些指挥之所以成为指挥》等,大多几十字一篇,读后让人忍俊不禁,哑然失笑,心领神会,再如读《大而无当,真好》,读毕先让我发愣,转而再想,竟不免喷饭,佩服谷老师的幽默。再如《六十老太,上书摘花》、《杯杯先敬有权人》、《山讲》题目就很好笑。

议则点到为止,然掷地有声,如《她是好人》篇中,表达对某些教师爱宣扬自己舍家为校的行为所持的态度:从受益者的角度来评判付出者的行为价值,往往自私,因而很不道德,所以,我们自然感谢为了我们的幸福 生活而牺牲了自身幸福的伟大英雄,但是,我们决不能自私到要求人人都应该抛弃家庭割舍亲情让天地众神歆享英雄的牺牲。在他纯熟的思辨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时时关注生活的人,懂得反省的人。

语言的历练非一日之事,能形成其风格,靠的是平日有心为之,你看,谷老师对语言是很敏感的,当他看到一处工地的一横幅标语:我们在此施工,给您带来不便,敬请谅解。竟在那里琢磨是不是写得繁琐了,结果,恍悟那十二个字竟能形成平仄的对仗。看到雅座请上楼,他会通过文言知识分析此语表达不妥的缘由。

除了那些精辟入理的短文,他还能写如《香格里拉》这么优美的写景散文,亦能做出富有意境且格律工整的古诗。这不由得让我想到谷老师授课语言,语不多,但句句有味,总让人豁然开朗,所以无论书面语和口语,谷老师都修炼到老辣的地步了,这也是我们语文老师要追求的目标。

在《卓越的表达自然的流露》一文中,有一段对教师教学艺术的谈论,说,只有本质的修养,才能到达风行水上,自然成文的境界,任何刻意的精致与华美,往往只能暴露底气的匮乏。此言用在语言艺术上,同样适用,言为心声,自然、纯粹、精炼的语言风格,来自于谷老师对生活的深刻体悟、来自于本真的个性。

个性魅力:照谷老师对自己的定位,可以用书生气来概括,这三个字,恐怕在很多人听来,是一种不现实,古板的意思,然而,谷老师执著于自己的书生气,他一面痛惜社会的浮夸之风,虚伪之风,呼唤救救孩子,一面用自己的文章、自己的德行来倡议美的教育,倡议修养,他不是犬儒主义者,而是一个现实的行动者,甚至带着一点知其不可而为的精神,他用自己的全部才华(音乐、朗诵、书法、诗词等方面的造诣)来告诉我们,一个教师应该怎样修炼自我,怎样体现教育者的价值,人应该怎样幸福地活着。读一读《美丽花园》,你一定会赞同他的说法。他对教育的执著有时会深深打动我们,

他还是一个警醒者,读读《狼和羊》、读读《喜剧和悲剧》,你一定会多一点反思,读读《灵感》,读读《从地坛到圆明园》,你一定会更多一点对事物的追究。警醒,来自于对真善美的追求,来自对自身和他人的负责。你看,我们总喜欢引用爱迪生的话:天才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然而,谷老师找到此句的原话是天才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但1%的灵感最重要,甚至必99%的汗水都重要。我们是不是有恍然大悟之感?

要做一个警醒者,首先要做一个广泛的阅读者,其次要做一个人格独立的人,再次要做一个会反思的智者。

阅读《美的教育》,你一定会看到这样一个令人产生敬意的长者。

《美的历程》读后感


《美的历程》读后感

读完李泽厚的《美的历程》,虽感慨万千,却迟迟不敢下笔写读后感。蚍蜉撼树谈何易?真怕荼毒了这部大书。然而久久思忖之后,还是认为,作为读者,不管我的造诣如何,至少我的思想是自由的,解读也好,感悟也罢,只要我愿意敞开思想的闸门,来次思考的独白与感悟的演绎,即使是缺乏思想的逻辑性与言语的系统性,但毕竟是我此番观瞻后心灵的原创产物,值得一记。

仰慕李泽厚可以追溯到高中时期语 文老师的一次无意提及,而读这本书却得力于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对《美的历程》的一句评价:《美的历程》是部大书(应该是几部大书),是一部中国美学和美术史,一部中国哲学史,一部中国文化史。评价可谓是高屋建瓴,包罗万象。这是怎样的一部著作呢?何以博得如此赞誉?带着这个疑问,我开始阅读这部书。

十几万字的篇幅,却势如劈竹,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若非胸中有大丘壑者,大修为者,大沉淀者,定不能将泱泱华夏文明抽丝剥茧,留连入扣,顺理成章,呈现在这部书里。

越是遥远的、时间跨度大的,内容庞杂的历史越是难写。中国的文明史漫长而又恢弘。而文明的形式又多种多样。在不同社会意识形态下,在不同的经济文化基础上,文明大致可以分为形而下的物质文明,和形而上的精神文明。而两类文明旗下的旁支又是错综复杂的。有的文明可以在艺术博物馆内以具体的形态展示,譬如书中所写的那人面的彩陶、古色斑斓的青铜器、琳琅满目的汉代工艺品、秀骨清像的北朝雕塑、笔走龙蛇的晋唐书法以及道不尽说不完的宋元山水画等,可以给人最直观的认知。而有的文明的展示却不是用眼睛可以体会的,而是需要你用心灵去触及的。时代的精神积淀下产生的思想、情感、观念、意绪等更是让我们一唱三叹,流连不已,譬如书中的先秦理性精神、楚汉浪漫主义、魏晋风骨、苏轼的人生意义、王国维的有我与无我之境、明清的从感伤文学到《红楼梦》等,其路漫漫,作者上下求索,以扰之不浊的的博大气势,用一杆墨笔从史前文明一路披靡到明清近代,通过对中国各个历史时代的文学、艺术、哲学、社会风貌、时代精神的俯观鸟瞰、整体把握,进行简洁明快而又高度凝练的阐释、铺陈、思辨,使得这部薄薄的一册书泾渭分明、脉络清晰、思维缜密。彰显出作者宏大的视野、深厚的积累。尽管我在读的时候,并不能完全理解、记忆,但其恢弘博大的气势,让我掩卷犹叹、欲罢不能,继续这场匆匆的美的巡礼。

当然恢弘博大的气势,可以有如是的引人入胜之处,但是缈若空中楼阁的理论和概念也可以借此发生,因此再大的气势也必须要有实际内容的强大支撑,方才牢靠而不漂浮。《美的历程》通过对浩若烟海的有关艺术、文学、历史的材料的点检筛选、整理汇合,准确深邃地提炼出各个时代特有的美学主题、精神特质,透过时代纷繁芜杂的表象、琳琅满目的呈现,为我们提取出独特的精神实质、美学实题,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走到了过往时代。如果说气势激发人的思考愿望,思想引起人的精神共鸣,那么珠玉圆润的语言常常能调动人的感官行动。读《美的历程》,是禁不住的,你无法阻挡住那一股从心中汩汩而出的,跟随而不肯离去的念头,而这足以说明它的语言魅力。不是诗而胜似诗的语言,在这里你可以清晰看到,上下对仗、前后呼应、博引旁征------如珠似玉,似流水般勾连,没有刻意追求的刻板生硬。写的虽是久远的历史,却没有辞不达意的佶屈聱牙,更没有酸腐不堪的气息,语言在这里达到了它能发挥的绝佳作用。

其实作为一个读者,我早已习惯于读偏纯文学的作品。对于带有浓厚性质的美学,哲学、甚至掺杂了政治、经济的作品,向来心生畏惧,便敬而远之。于是,刚读这部书的时候。意志与行为产生了枘凿。尽管我知道意识形态与精神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政治经济的推进。然而主观阅读意识总在回避或轻视非精神形态的因素的制约。但随着阅读的深入,让我渐渐走入佳境,这里的佳境不是仅仅只阅读中获得的美的感受,而是一种阅读方式的转折。这部书在悄无声息中逼迫我直面文学艺术与经济、政治发展之间的关系。此时阅读不仅是阅读,更是一种理性的思考。而思考总是会带给你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收获。

基于此,在读这部书的时候,我不禁产生了一种阅读的骄傲 。甚至产生一种前所未有的阅读高度感,颇为得意。

另外,我又不得不沉思:阅读在当下可谓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网络文学、电子阅读,以其新颖独特的时尚方式备受热捧。如何重拾经典,捧起经典,(我这里指的的纸质书籍),静心阅读、发掘、思考作品中传统的美学精神,并进行创造性的转化,道德吸收,值得我们去反思。

轻浅浮躁已经成为当下时代人们精神的写实,而我自己也不能幸免。焦虑不安、荒诞无聊的后现代生活不时鬼魅一般潜出来迷惑着我。读《美的历程》,让我感受到其中闪耀着的生命感性光辉、积淀着的历史理性思考,它以其初晴般的美学性格对我进行及时的解毒与救赎。让我知道外面的霓虹灯再亮再闪耀,敌不过手中的一册好书。

当然,以上只是我阅读中及阅读后感受,极具个性,不成体系,亦无严谨的支撑,至于对书中内容的理解肯定有许多偏差亦或是存在着硬伤,贻笑大方肯定无疑。但《美的历程》作为中国美学史的完美断想,一件不朽的艺术品,一座极难超越的顶峰,拥有者一种李氏美学特有的美,希望自己以后随着阅历的加增,再读、又读时,能够对今天所言所写,加以修正和深化。

美的历程读后感


在这一段时间里,我拜读了李泽厚先生的《美的历程》。虽然这与我的专业学科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但是李泽厚先生在书中把中国人古往今来对美的感觉展现出来,从宏观鸟瞰的角度对艺术、文学作了概括性描述和美学把握,带领着我对古典文艺进行了一次生动而深刻的巡礼。

《美的历程》这本书虽然不过十几万字,却记录了千年华夏民族的艺术发展。全书共分十章,其内容从远古的"龙飞凤舞",动物形象符号化为抽象几何纹的积淀过程,到青铜器饕餮纹狞厉的美,到先秦的儒道互补、建筑艺术,到楚辞汉赋的浪漫主义,汉代的气势与古拙美,再到"人的觉醒"、"文的自觉"的魏晋南北朝,还有六朝、唐、宋的佛陀世容雕塑艺术,到宋元山水及诗词曲的意境,直至明清市民文化、世俗小说和戏曲的兴起。它并不是一部一般意义上的艺术史著作,重点不在于具体艺术作品的细部赏析,而是以人类学本体论的美学观把审美、艺术与整个历史进程有机地联系起来。它不单对现代流行作了回应,还从哲学的高度分析了形成的原因以及从古至今的作了对比。让人从哲学来认识美学,以美学来理解哲学,揭示出各种社会因素对于审美和艺术的作用和影响,对中国古典文艺的发展做出了概括的分析与说明。它是对中国古典美提纲挈领式的概括介绍。

主要贯穿全书的思想乃是"有意味的形式"。李泽厚先生的这一思想是在克莱夫·贝尔提出的"美"是"有意味的形式"的著名观点上加以继续发展和完善的。贝尔认为视觉艺术的根本在于他们都是"有意味的形式",坚持从"美在客观"来解释美。在远古陶器纹饰中由写实到符号化成为抽象几何纹样,正是一个由内容到形式的积淀,是美作为"有意味的形式"的原始形成过程。对于线条艺术,一般的图案花纹的形式美常常是静止、程式化的,而失去生命感。"有意味的形式"恰恰相反,它是活生生的、流动的、富有生命暗示和表现力的美。而中-

国书法艺术则是后者。李泽厚先生对中国书法艺术的阐释,让我更深刻的体会到书法"线的艺术"的美感。它不是线条整齐划一均衡对称的形式美,而是远为多样流动的自由美。行云流水,骨力追风,有柔有刚,方圆适度。它的每一个字、每一篇、每一幅都可以有创造、有变革甚至有个性,并不作机械的重复和僵硬的规范。同时,让我对"有意味的形式"有了新的认识,它并不是客观世界刻板、不动的,而是有生命的脉动在其中。书法这种"有意味的形式"也不是简单的堆砌,而是书家情意结构所成,骨子里透着一股灵气。

书法到了唐代,强调"达其情性,形其哀乐","随其性欲,便以为姿",将书法作为抒情达性的艺术手段。作为表情艺术的特性,并将这一点提到与诗歌并行、与自然同美的高度。如草书与狂草,像李白诗一样无所拘束而皆中绳墨一样,流走快速,迅疾骇人,把悲欢情感极为痛快淋漓地倾注在笔墨之间。而"美在客观"的"有意味的形式"也在书法中与主观情感结合,将"线的艺术"推向一个崭新的阶段。正所谓"情形而言,去会风骚之意;阳舒阴惨,本乎天地之心。"

本书从历史的源头,缓缓讲述中华民族对美的认识的演变。书中涉及哲学,史学,美学,还有文学,李泽厚先生把这些错综复杂的东西柔和在一起,以人文的关怀,以及独特的叙述语言,侃侃而谈,带领经历了一次美好的"美的历程",美从来没有这么清楚而且具体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美的历程读后感

借用书背的一段话来说明这本书,本书是中国美学的经典之作,凝聚了作者李泽厚先生多年研究。他把中国人古往今来对美的感觉玲珑剔透地展现在大家眼前,如斯感性,如斯亲切。

记得中央电视台《读书》栏目,有一期介绍的就是此书,当时请到的嘉宾有两位,其中一位就是李泽厚先生的弟子,看样子也已是年过半百了,在说到此书的时候,主持人、另一位嘉宾不管说到书里的哪段内容,此人都能大段背出,真是令人惊叹,从此处可看出此书对此人的影响有多大。

此书名为《美的历程》讲的是从美学的角度对中国,从远古至清末的各个时期,各种艺术门类的分析。这是我读的第一本关于美学的书籍,算是帮我扫了关于美学的盲了,好像打开了一扇从未打开过的窗,看见了一个以前从未看见过的五彩缤纷、美丽丰富的一个花园,历史中的每一件艺术品,都是这个花园里面的一朵花、一树木。作者就像守园人,当我们打开书籍,走进花园之时,这个守园人,会为我们做一个认真的向导,一一给出国留学网介绍花园里的花鸟虫兽,如数家珍。只是里面的东西太多、太丰富了,而且我这次走的也太快、太匆忙了,没有细细品味里面的美丽,但是当我走过这个花园之后,身旁却依然留着我从花园里面带出来的一点点花香,沁人心脾,久久不能忘怀。接下来我就采出几朵以诸君一起分享。

1、 作者分析,为什么作为中国民族象征的“龙”的形象是以蛇身为主体,接受了兽类的四脚,马的毛,?的尾,鹿的脚,狗的爪,鱼的鳞和须,这可能意味着以蛇图腾为主的远古华夏氏族、部落不断战胜、融合其他氏族部落,即蛇图腾不断合并其他图腾逐渐演变而为“龙”。

2、 关于美,作者这样说,人的审美感受之所以不同于动物的感官愉悦,正在于其中包含有观念、想象的成分在内。美之所以不是一般的形式,而是所谓“有意味的形式”,正在于它是积淀了社会内容的自然形式。所以,美在形式而不即是形式,离开形式(自然形体)固然没有美,只有形式(自然形体)也不成其为美。

3、 关于历史,历史从来不是在温情脉脉的人道牧歌声中进展,相反,它经常要无情地践踏着千万具尸体而前进。

4、 关于青铜饕餮,在那看来狞厉可畏的威吓神秘中积淀着一股深沉的历史力量,它的神秘恐怖正只是与这种无可阻挡的巨大历史力量相结合,才成为美---崇高的人在这里确乎毫无地位和力量,有地位的是这种神秘化的动物变形,它威吓,吞食,压制,践踏着人的身心,但当时社会必须通过这种种血与火的凶残野蛮、恐怖、威力来开辟自己的道路而向前跨进。用感伤态度便无法理解青铜时代的艺术。超人的历史力量与原始宗教神秘观念的结合,也使青铜艺术散发着一种严重的命运气氛,加重了它的神秘狞厉风格。

5、 关于汉字,如同 中的结绳记事一样,从一开始象形字就已包括有超越被模拟对象的符号意义。一个字表现的不只是一个或一种对象,而且也经常是一类事实或过程,也包括主观的意味、要求和期望。这即是说,“象形”中也已蕴涵“指事”、“会意”的内容,正是这个方面使汉字的象形在本质上有别于绘画,具有符号所特有的抽象意义,价值和功能。

6、 关于汉代艺术,也正是因为是靠行动,动作、情节而不是靠细微的精神面容,声音笑容来表现对世界的征服,于是粗轮阔的写实,缺乏,也不需要任何细部的忠实描绘,便构成汉代艺术的“古拙”外貌。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