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读后感 > 一流父母做榜样读后感 > 导航 > 读《做一流的教学能手》有感

一流父母做榜样读后感

读《做一流的教学能手》有感。

当我们通过努力终于做到了博览群书,心中的知识便会融汇贯通形成自己的认识,我们都知道读一本好书是非常重要的,想要在书中获得知识读经典书籍作品就很有必要。对于网络推荐阅读作品,相信您在阅读之后会有专属自己的收获,写作品的读后感可以增强我们的印象,加深我们的领悟。该如何才能将一篇作品读后感写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做一流的教学能手》有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读《做一流的教学能手》有感

高超的教育教学水平是教师非常迫切需要的,同时也是教师们穷尽一生所向往和追求的。工作十余年,教学对于我来说,一直觉得是薄弱的部分,随着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有时甚至会觉得已经步入了原地踏步的境地,教学策略逐渐单一、教案设计理念不够新等,不过幸好我对教学和课堂还依然保持着那份热情,也许就是凭着仅存的教学热情。

当我看到这本《做一流的教学能手》的书籍时,我似乎看到了教学水平能够获得提高的曙光和希望,迫不及待地翻看目录,浏览其中的内容。初一看这本书的题目,就非常地有噱头,一流的教学能手,这不是每个老师都向往的吗?谁会不被吸引?我也不例外,拿到书的我,就像唐三藏取到了真经一般,如饥似渴地开始翻阅其中的内容。

《做一流的教学能手》这本书是由着名教育专家林华民老师所撰写的一本充满教育智慧与课堂实战方法的教育专着。它以生动的语言与真实的案例,阐述了作者对教学的独到见解。整本书从五个篇章向我们讲述了如何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其中林老师提出的课堂到底是什么地方?对我很有启发。如果一位教师还没有弄清楚这个问题,就贸然走上讲台,那他不仅不可能成为好教师,还有可能成为误人子弟的教师。这句话就像警钟一般,敲醒了我,使我重新审视自己对课堂的认识。

课堂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地方

西德有位经济学家提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自学的人,我们不难想象在未来社会中,一位不会自学的新文盲的处境。这句话突然点醒了我,让我明白课堂最应该是什么地方,作为老师,非常有必要将课堂变成学生获得良好学习习惯、掌握科学学习方法、拥有自学能力的地方,而不是纯粹老师教,孩子听,老师教,孩子练的地方。

这就需要我们老师改变课堂教学方式,压缩课堂集体授课时间,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把课堂思考空间还给学生,并努力创设条件,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养成自主探索、思考和学习的习惯,学会举一反三,思维灵活,而这也是学生学习品质的体现,我想未来的课堂绝不是老师的一言堂,而应该是学生同伴交流、思考、合作的平台。

课堂师生交流情感及信息的地方

教师要改变传统的知识传授的观念,要把知识的单向传授变为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尤其是幼儿园的孩子,对学习的兴趣比较依赖于对教师的情感依恋,如果一位教师能够自然地吸引孩子的学习目光,带领孩子们轻松、快乐的学习,那么情感的交流是非常关键的,因为幼小的孩子需要教师提供温馨的课堂氛围。

在林老师的教学生涯中,也非常注重师生情感的交流,如摸摸学生的脑袋,拍拍学生的肩膀,告诉他们作业的优秀之处等等。看到这里,让我不禁回忆起一次语言活动,使我明白师生的情感交流对于课堂是多么重要:

在语言活动《露水蘑菇》的活动中,一开始我边讲述边演示故事的情境,孩子们听得很认真,接着我又提问帮助孩子们理解故事,当最后环节请小朋友来表演故事的大致内容时,孩子们都不太愿意上台表现,也许是怕难为情,也许是对自己没信心,也许是不喜欢表演

这时我灵机一动,告诉小朋友我来当小兔妈妈,请三位小朋友来当小兔,在表演过程中,我这只妈妈一会儿抱抱小兔,一会儿拉拉小兔的手,还亲自给小兔喂露水蘑菇,这一幕幕让孩子们感受到了温暖的师爱,课堂不再是课堂,而是情感交流、爱的互动的场所。当第二次表演请小朋友时,大家都争先恐后地举手表示要参加表演。我想这前后的变化,应该是师生的情感交流使得孩子们对课堂有了更多的兴趣和乐趣吧!日常教学和管理中,教师有了情感的投入,孩子们自然愿意追随老师的脚步!

课堂师生共同质疑、释疑、生疑的地方

书中提到了一件真实而又引人深思的事,说法国教育专家给中国的学生出了一道题目:一艘船上有75头牛,32只羊,请问船长有几岁?,中国作出答案的竟高达百分之九十,只有百分之十的学生认为此题非常荒谬,无法解答。而在法国小学作实验时,百分之九十的人提出了异议,甚至嘲笑教师是糊涂蛋。从中反映了中国孩子问题意识弱,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差,而这却是中国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结果。

看到这里,我曾经作为学生,也是如此,从不曾质疑老师,认为老师说的做的都是对的。初走上教师岗位的我,心底里依然有着这样陈旧的观念。直到在一次散步时,孩子们指着紫藤树问我老师,这是什么花?好漂亮!我一看,印象当中好像是铃兰,于是便告诉孩子们应该是铃兰树吧?这时,课外知识丰富的家乐,歪着小脑袋想了想说这好像是紫藤树!于是我们回到教室查找了图片,确实是紫藤树。

被小朋友纠正错误的那一刻,让我感受到老师的话一定是对的这样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能够质疑老师的必定是非常会思考的人,我们的课堂需要这样的人!我想在以后的课堂上,我会鼓励孩子质疑,和孩子一起释疑,因为一个老师的智慧可能远远不及一个班孩子的智慧,所以不要把他们仅仅当作孩子,而应把他们当作一个智慧团体,老师需要这样的智慧团体,这能使双方在课堂中相互学习相互提高!

课堂学生个体表现、体验成功的地方

有位哲人说过,人生有两大欲望:一是生存的欲望,二是表现的欲望。表现欲几乎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天才能力之一。当一个人的表现欲望无法得到满足的时候,就会想出其他满足欲望的方法,而不管这种方法是否符合道德规范。

这让我联想到在平时的课堂中,当我带领孩子们了解某个知识点或玩某个有趣的游戏,部分幼儿没有被请到,他们没有表现的机会时,他们会想出各种方法来满足自己的表现欲,有些是寻找旁边的好朋友表现,有些是插嘴,有些则在下面自己玩等,我当时总觉得这部分孩子怎么这么不遵守课堂纪律,但却没有想过他们为什么会这样,或者他们为了什么会这样。

现在我明白了:不失时机地给学生创造成功的学习体验是教师教育艺术的集中表现,一个学生只有获得成功的体验,才能产生自信心,才能对学习有兴趣、专注、执着。学校应当变成塑造成功者而不是制造失败者的教育场所。

课堂师生共同感悟做人道理的地方

三流教师让学生获得知识,二流教师让学生拥有能力,一流教师让学生感悟做人的道理,这句话非常经典!传道、授业、解惑依然是当下对我们教师最准确的定位。学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能够在未来社会生存与发展的人,我们就得先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在社会上生存、发展、做人,因此教师应努力把课堂变成学生感悟做人道理的地方。

而在课堂中,在向学生传道的过程中,自己感悟远远胜于直接告诉。其实在我们幼儿园的课程中,很多内容都是综合性的,领域涉及多元,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应多提供情感体验、换位思考等机会,多注重情感教育,孩子的社会性情感和良好的行为习惯都是从小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从小养成的良好习惯对孩子来说也会受益一生。

在林老师提出的五个要点中,我也感受到了这五点都从不同方面提醒我们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学习品质,而这也是《指南》中提倡的: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积极主动、认真专着、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这些学习品质对幼儿现实的与长远的学习与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学习品质不同于学业知识和内容,它似乎看不见、抓不着、难以评量,然而却决定了幼儿现在和今后的学习和发展质量。在以后的课堂中,我会尝试着从以上方法中,逐步地调整目前课堂的状态,使孩子们能够轻松快乐地自主学习!


F132.cOm更多精选读后感阅读

做一流的教学能手读后感


做一流的教学能手读后感(一)

会考结束了,暑假即将开始,又是一次给自己充电的时机。读了几本书后,最令我受益的还是特级教师林华民所著的【做一流的教学能手】一书。该书收录了作者作为中学特级教师,长期从事中学教学与教育研究工作的一些个人感悟。全文共有五个部分,分别是:清新实用的教学理念、独特高效的教学方略、容易一操一作的教学技巧、真实动人的教学案例、与众不同的教育主张。其中最为吸引我的是:清新实用的教学理念、独特高效的教学方略、容易一操一作的教学技巧。

文中针对新课程改革的三大核心任务更新观念、转变方式、改革制度进行了生动形象的阐述,特别是对新课程追求的课堂教学主方式自主、合作、探究提出了众多易一操一作的课堂实战技法,走幸福的教学之路,提一供了有益的借鉴。其新课堂教学十大原则课堂教学五种地方观衡量教师的十把标尺课堂教学的十种方法课堂教学的八条建议课堂教学的八先八后课堂教学的双重要求,以及100句源于作者教学实践的教学感悟等,通过生动的语言、简明的提法、易一操一作的建议,为引导广大教师尤其是新教师,更快地掌握课堂教学的实战技法,走愉快的教学之路,提一供了有益的借鉴。从本书中我学到了很多很多对自己教学有用的理念、方法。

一、个一性一教学原则

林华民说:我国缺少诺贝尔获奖者,可归究于我国教育是缺乏个一性一的教育。就幼儿教育而言,我们不能采取整齐划一的教育方式,每个幼儿都是独特的个体,都有其独特的个一性一,我们要尊重幼儿,使每个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个别差异存在的现实一性一、普遍一性一要求教师从学生的个体差异出发,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系统总结出班级授课制理论的夸美纽斯曾说过,班级授课制的最大优点在于其集体一性一。然而,目前我国中小学的课堂教学大多仍是大班制教学,一个班少则三四十人,多则七八十人。如何在班级授课制下较好地实现个一性一教学,是长期困扰我国中小学教师的一个共同难题,这也使之成为考量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重要标志。

这里的个一性一教学原则,是指在班级授课制下,在面向全体教学的情况下,如何体现关注个体的教学原则。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最大限度地选择适合每位学生的教学内容与方法,让学生拥有在课堂上自一由学习的机会,从而让每位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个一性一化的发展。

实现个一性一教学的前提是必须对传统的课堂时间结构进行改革。只有一精一选讲课内容,一精一缩集体授课时间,挤出学生课堂学习时间,教师才有可能一抽一出身来,走下讲台,走近学生身旁,指导、激励、督促需要帮助的学生,从而实现个一性一教学目标。

在现阶段,我国中小学尤其是农村中小学教师,必须拥有一种特殊的能力,那就是在课堂上的快速指导能力。这里提一供一个高效课堂公式:

高效课堂=一精一练的讲授+恰当的练习+有效的指导

这里所说的讲授练习与指导应相得益彰、缺一不可,可称之为课堂教学三要素。如何正确应用以上这一高效课堂公式,是教师能否有效贯彻个一性一教学原则的关键所在。

做一流的教学能手读后感(二)

书籍是人类最好的一精一神食粮。又到暑期也是我们老师好好沉淀、学习充实自己的时间了,在众多的书籍中认真选择了林民华老师的【做一流的教学能手】。在炎炎夏日每日择几页而阅,时至假期即将结束,书籍也已细细阅读完毕,便也有了以下的感悟。

【做一流的教学能手】收集了林民华老师的108个教学主张,在这些主张中印象深刻的有教师的教育智慧不在于自己使劲教,而在于引导学生勤奋学。我们幼儿园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幼儿年龄小,在各类活动中更需要我们老师摆脱以往的灌输式使劲教的方法积极引导幼儿自己去发现去探索。比如大班幼儿的自主游戏,教师需要真正理解并把握幼儿在游戏中蕴涵着的发展需要和教育契机,关照幼儿发展的多样一性一、自然一性一等特点,重视自主游戏,支持并推动幼儿在自主游戏中的成长和发展。

木头玩具是幼儿十分喜一爱一的桌面玩具之一,小朋友来幼儿园后,会主动到柜子拿自己喜欢的玩具出来玩。有时垒高,有时搭长。垒高、搭长是小朋友经常玩的活动。但经过了多次的玩后,幼儿的经验只停留在摆长条,感受着长长的一排积木还能倒下时的快乐。幼儿的击木块活动虽然获得了成功的体验,也感受到了积木活动新的乐趣。但幼儿的玩法较为单一,这种玩法类似于多米诺游戏。根据幼儿的这些兴趣,我向幼儿介绍了一种叫多米诺的游戏,并让幼儿欣赏视频的多米诺的表演和游戏玩法,幼儿边看边赞叹,太厉害了,能把骨牌搭得那么长,而且还扭来扭去,真有趣。还有的搭成花状、字状;还有人一体多米诺游戏,幼儿看了都不由自主地鼓掌。此游戏中蕴含一着一定的科学道理,积木摆放的位置、距离都有一定的要求才能成功。并且幼儿对推积木的游戏玩法很感兴趣,可玩法单一,也不知道叫什么游戏,老师有必要让幼儿了解这种游戏,丰富和提升现有的幼儿的游戏玩法,推动幼儿更好地进行游戏。于是教师让幼儿欣赏和观看多米诺游戏表演,使幼儿对多米诺游戏有更多的了解,知道在玩此游戏时,在摆法上面不仅仅是长条,可以有多样化的摆法,甚至可以随意的摆放。经过欣赏视频的多米诺的表演和游戏玩法后小朋友每天都会你摆个圆形,我摆个S形,还有心形的,也有随意摆放的。摆好了,击其中的一块,看看谁是全部倒下的。佳佳摆的是一个扁圆形的,一推,还差一点没倒,再来一下,都倒了。高兴地说:老师,我推了两下就全倒下了。第二个是楠楠,他摆的是一个随意摆放的封闭图形。哇全倒了,开心地跳起来:耶,我成功了。点点则把在头上把一块积木横的倒下摆放,再在上面架一块,形成一个斜坡,后面的随意摆放,过一段后又横的倒下摆放一块,并在这块上面再摆放一块,他的摆放有高有低,有弯有直。他的摆法不用手推,而是用一个圆柱体的积木放在第一块搭好的斜坡上滚下去推倒下一块积木,然后依次倒下。大家都陶醉在自己的世界里,一次次推倒,再一次一次地摆好,不厌其烦,乐此不彼。幼儿因为有了教师的推动,观看了多米诺表演的游戏,有了新的摆法,会摆出各种不同的造型,你摆这样的,我摆那样的,摆法不一样,看谁能全倒。使单纯的积木不再是积木,是可以随意造型和摆放的多米诺骨牌。随意地摆放自己的积木,一精一心地设计自己的造型,幼儿的摆放方法呈现出多样化,更具有创意,想方设法与别人的摆法不一样。击倒后,再摆放。失败了,重新再来。在这个过程中,幼儿沉浸在自己摆放时出现的造型效果,积木倒下时发出地声音及倒下后的成功体验。

师生互动、生生互助是生动课堂的共同特征;最生动的课堂是能让学生不由自主地举起双手抢答。也是林老师108个主张中的一个,有效的师幼、幼一幼互动也是【纲要】和【指南】近几年所提倡的。有效的对话便是师幼、幼一幼互动的一种。有的幼儿对学过的内容经常忘记,设计一些有效问题,通过对话,在能干幼儿话语激发下,发起对话的激一情,通过对话学习积极一性一互相带动,学习积极一性一调动起来,在学习中,增加一些恰当道具来增加幼儿学习趣味,这些道具刚好给幼儿提一供了对话的资料,因为这些道具中本身就含有学习内容,幼儿的对话就很有效了,由于有了有效对话的加入以后,学习变得不再那么枯燥,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在【快快国和慢慢国】中,请幼儿在回答你喜欢生活在哪个国家?为什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做哪些事情要快,做哪些事情要慢?幼儿这些问题,不是简单的叫他们回答一下,而是请他们进行有效的对话,这样幼儿在进行有效的对话中,就出现了很丰富的内容,幼儿也明白了我们在什么情况下应该怎么做,而同样的事情,在不同的情况下,也应该有所改变,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我们班幼儿的年龄层次又不同,这样更加丰富孩子们之间的学习内容,因为不同年龄层次的孩子对同一个问题是完全不同,也不是年龄越大就一定是越对的,小年龄也有他们自己独到的见解,有时会出现完全不同的效果,而这个不同的效果就刚好大大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因为幼儿就喜欢新奇、变化的事物,他们不喜欢一成不变。有的幼儿比较喜欢交往,所以在上课的时候也喜欢和别的小朋友交流,为了能完成学习目标,针对孩子喜欢讲话的特点,把他们引导到对教育教学有用的有效对话中,这样一来,幼儿的学习习惯就好了,幼儿对以前很易忘记掉的学习就易记住。有效对话赋予学习内容更有趣、更新的教育形式和学习情趣。特别是它触及了幼儿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幼儿的一精一神需要。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赞科夫说过: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一精一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有效对话正是触及了长期以来被传统教学所忽视的情绪领域。让幼儿欢呼雀跃,使学习变成了一件快乐的事情。

当有效对话贯通学习之中时,传统中的教学对幼儿的评价内容单一、方法单调,这种评价损害了许多幼儿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挫伤了许多幼儿对学习的兴趣,阻碍许多幼儿学习的进步和发展,表面上看似客观,实际上对幼儿极不公平的。而通过有效对话,那么接触到的内容就非常的丰富、形式也多样,有时幼儿之间的有效对话就对自己在活动、创造中的行为做出快乐而肯定的评价。这样极大地提高了孩子的兴趣,从而再次证明一切教育必须从兴趣入手,当兴趣达到极点,孩子的情商与知商是超常发挥的。

要提高学习质量,仅有教师积极一性一是不够,必须调动幼儿主动一性一和积极一性一。用有效对话,以学习内容为依托,创设有效问题,围绕着学习内容进行展开。根据幼儿喜闻乐见形式,如在【我的儿童房】中引导幼儿猜一猜这是谁的房间?【会移动的房子】中如果你是乌龟,你会将小老鼠的房子移到什么地方去?还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瓶子里的小星星】故事中,小朋友为什么要找玩伴?等等问题引发了很多有效幼一幼对话,和师幼对话,充分地调动了幼儿的积极一性一。有效对话对幼儿的学习积极一性一能有效地进行调动,使得幼儿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到活动中来,老师依据幼儿对话,对幼儿不同需要进行满足和疏导,启发幼儿学习潜能,让幼儿得到尽早发展,丰富幼儿教育内容。

做一流的教学能手,是我们每个人美好的愿望和不懈追求的目标,而【做一流的教学能手】这本书提一供的教学理念、教学技巧,给我们指明了努力的方向,最重要的一点我们还要脚踏实地的实践、反思、提高,这本难得的好书,我将会继续研读下去,不管是三遍、四遍我要把它当成我工作中的标尺,时时刻刻提醒自己,时刻反省教学工作的每一步,为自己成为一流教学能手而不懈努力。

做一流的教学能手读后感(三)

玖林老师【做一流的教学能手】收获很多,它就像一盏指路明灯,里面有许多实用的工作方法值得学习借鉴。林老师在书中也谈道:光强调一教师要一爱一学生是不全面的,还应具体研究怎样去一爱一,想一爱一还要会一爱一。

林老师在书中用具体、生动、直观的阐述了面对一些问题孩子是如何改变他们、帮助他们的,这些优秀的富有一爱一心的教育教学方法值得我们去借鉴。林老师对这些所谓的差生、劣等生从不歧视、不放弃,用一颗炽一热的一爱一心,来帮助他们重新获得别人的尊重,建立对学习的信心。(简要讲讲书中的案例)林老师对学生的一爱一,不是口号,而是真正的体现在了自己的行为中,他的优秀的师德作风鼓舞着我,使我再一次去领悟一爱一的涵义。

今天,身为老师的我们该怎样去一爱一我们的孩子,正像我曾经看到过这样一首诗,它的题目叫【绿叶之歌】,诗中这样写道:也许我这一生就像平凡的绿叶,我用我周身如网的叶脉,为大地画上温馨的一页。

我觉得,幼儿教师,正是绿叶的象征,是塑造人的心灵的工程师。她们用真、善、美启迪了无数颗幼稚的童心,帮助一代又一代人树立起第一块生命的里程碑;年复一年,青丝堆雪,可她们的青春却在千千万万个孩子身上得到了延伸。这,就是生命的价值,这,就是生命的真谛。

记得十九岁那年,还曾想在父母面前撒撒娇,还曾想美美地享受做学生时那种无忧无虑的乐趣,然而就在这一年,我告别了父母,告别了校园,带着娃娃相走进娃娃们雀跃着的天地。学着小时侯老师教我们的口吻讲狼外婆的故事,装着风云人物般的成熟和镇静。对于我这个神秘人物,孩子们总一爱一问个没完,天上地下、大海高山、牛鬼蛇神,问得我有些招架不住。有的小嘴巴还贴着我的耳朵说:老师,你真象我一妈一一妈一。每到此时,真说不出心里有多少的激动和羞惭

世界上没有一爱一就没有教育。绿叶的一精一神就是绽放别人,而宁可受累自己;抵挡烈日,而给人一陰一凉,它拥有无私的一爱一,愿为别人奉献一切。林老师的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更不断激励我们:老师最需要的首先就是要有一爱一心,幼儿教育更是一种一爱一的教育。是的,当我们面对如此可一爱一而又懂感情的孩子们,我有什么理由不一爱一自己神圣的职业和这些天真无邪的孩子呢?

一爱一孩子,是完全的付出。记得有一次小班的时候,小朋友做完早一操一回教室,忽然有个小朋友呕吐起来,在地上吐了长长一条,发出浓浓的臭味。我帮他洗净了嘴巴和衣服,拖干净了地板,然后把他抱到床上盖好被子安置好,又急着通知他的家长。做完这件事,虽然累了点,但心里却感到非常舒畅,等孩子的一妈一一妈一来了后,见了我很激动,连声说:黄老师,真是谢谢你了,我们的孩子体质差,有老师的细心照顾,我把孩子放在幼儿园也就放心了。这时,我仿佛真正体会到做一个老师的责任和价值,付出的一爱一得到了肯定,心中的喜悦难以言表。

一爱一孩子,是完全的奉献。幼儿教师的工作是复杂而又琐碎的,不仅要担负教育幼儿的重任,还要做好保育工作,许多的时候需要家长的配合,但并不是所有的家长都能理解我们的工作。记得有一次,为了要上一节【做水果色拉】的课,需要家长为幼儿准备一份水果,当我通知到其中一位家长时,他板着脸说:你们还真想得出来。还有一位家长因孩子找不到自己的毯子,怒气冲冲的走到活动室,要我还他毯子,但我又一下子拿不出他的毯子,这位家长还说:我们把东西放在幼儿园,你们是怎么保管的。听到这些不堪入耳的话,我的心动摇了,眼泪不禁涌了出来,我问自己,要家长带水果,是老师要吃吗?毯子一下子找不到,就冲老师发火,难道正象别人说的那样,幼儿教师就是保姆?后来,在不断的学习当中,逐渐的认识到,作为幼儿教师,不光是教孩子认识世界,怎样去生活,怎样去做人,还要善于照料孩子,一爱一孩子,能为孩子奉献一切。

一爱一孩子,不能说放弃。作为一名幼儿教师,任何不负责任、放任自流的做事法都是有愧于自己神圣的职业。我们班有个叫莫心月的小朋友,自从她上幼儿园开始,每天早上都是哭着进来的,不管老师怎么劝说和安慰,总是无济于事。当我故事讲得最生动时,她会时不时的走上来说:老师,你给帮我打个电话给一奶一一奶一,让她来看我做早一操一(良渚话);经过一番安慰后,她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我接着继续讲故事,可不到几分钟,她又走到我身边,哭着说:老师,你一定不要忘记给我一奶一一奶一打电话,叫一奶一一奶一早点来接我就这样,好好的一节课搞杂了,开始了渐渐的没有了耐心,看到她天天这样,我生气时就直接让她站到一边,省得影响其他小朋友上课,我的耐心几乎流尽,心里想:我教了十多年从没见过这样的孩子,快一个学期结束了,没有任何的好转,我想放弃了,随她去哭吧,她想哭多久就哭多久可回过来一想,对待一个一爱一哭的孩子我都没有办法,那我以后怎么去处理更难得问题,于是我开始寻找问题的所在,发现莫心月一爱一哭的原因,我又重新树立起耐心,除了安慰孩子,还从家长工作入手,通过家园配合让她的哭闹现象终于在期末的几天里有了好转。

一爱一孩子,给予真正的帮助。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普遍存在自私、冷漠、唯我独尊、脾气暴躁的一性一格。我班的蒋祺鑫小朋友,在幼儿园里常独来独往,很少交朋友,不愿和同伴分享玩具,遇到不顺心的事会摔东西,不参加任何活动。面对这样的孩子,作为老师,我觉得不应该视若不见,要帮助他改变不一良的一性一格,长大后才能适应社会。于是我采取了一些措施,通过个别交流、讲故事、家园配合等让他逐渐的适应集体生活,和同伴友好相处。

一爱一孩子,就要有宽容之心。每个孩子来自于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家庭环境往往会让孩子形成不同的行为与一性一格。我班的周王琦小朋友,平时经常一爱一欺负小朋友,所以经常有家长来告状,说周王琦的不是,起初我很生气,每一次告状后总对他进行严厉的批评,后来一经过和他一奶一一奶一一次交谈后发现,周王琦在家经常跟着爸爸练武功,他爸爸以前是杂技一团一的,是入赘到这里的,周王琦的爸爸有点三脚一毛一的功夫,在儿子面前耍弄,儿子就跟着学,拳打脚踢成了习惯,在幼儿园里,他总一爱一对着小朋友耍拳头。了解了这一情况后,我感到非常的惭愧,感觉对孩子的了解不够,对待孩子的错误不够宽容,在后来类似的情况发生时,我改变了方法,渐渐的,他改变了,不再欺负小朋友了。

工作中的点点滴滴的事,使我越来越明白,我们所从事的职业不是可歌可泣、惊天动地的,但它却是一项平凡的事业,因为我们都有绿叶般的一精一神,默默地垂着浓荫,孕育着花、孕育着果、孕育着神州大地的千万桃李。

我要告诉年轻的爸爸一妈一一妈一们,丢掉你们的顾虑,放心地把孩子交给我们吧,我们将尽我们的心、尽我们的力,把我们的一爱一、我们的智慧都奉献给他们。我们坚定绿叶般的信念,托起枝头耀眼的花朵,将祖国的春天点缀得更美好。

【做一流的教学能手】这是一本难得的好书,我将会继续研读下去,不管是三遍、四遍我要把它当成我工作中的标尺,时时刻刻提醒自己,时刻反省教学工作的每一步,为自己成为有一爱一心、有智慧的一流的教学能手而不懈的努力。

一流教师教什么读后感


一流教师教什么读后感

刚刚读完福田中学校长郭其俊的【一流教师教什么】这本书,作者在书中对一流教师做了总结,并指出怎样才能做一个优秀的教师。作者认为,一流教师教学是天,他们上好每一节课,对教育事业具有责任感和使命感;一流教师,有一流的教学智慧;一流的教师,给学生一个强大的大脑;一流教师,能教活教材;一流教师,能抓住学生的心;一流教师,善于激励;一流教师,善于让学生质疑;一流教师,能教出学生的后劲;一流教师,能教出会学习的学生;一流教师,能与学生进行心灵对话;一流教师,能教会学生尊重;一流教师,能种下自信;一流教师,能教出感恩;一流教师,能带给学生快乐;一流教师,能成就学生一生。

如果把郭其俊的16点作为一把尺子的话,我觉得自己离一流的教师还有不少的差距。主要在

一、对学生缺少足够的耐心

作为教师的我,也非常想把孩子教好。但是付出了一定的努力之后,孩子还是没有进步,我一般就会打电话给家长,如果家长也不重视的话,我也就放弃了。岂不知,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成为学生的贵人,我们要给孩子多一些耐心,多一些赏识,多和孩子进行心灵对话。

峻、教学基本功还要加强

虽然大学学的是数学教育,虽然大学也学了教育和心理学,但是面对时代的变化,面对不断变化的学生,显得有些力不从心,离有一流的教学智慧还有很大的差距。接下来,我主要提高几个方面(1)多看教学设计的书,提高教学效率;(2)多看一些课堂管理的书籍,抓住孩子的心,让孩子多提问、多质疑,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一性一;(3)提高自己综合素质,这样工作起来才能游刃有余;(4)多参加教育教学比赛,在比赛中提高自己的基本功。

三、关注每一个孩子,让不同程度的孩子都有发展

孩子的基础不同,孩子获取知识的能力有强弱。以后的教学中,要争取让优生吃得饱,中等生吃到好,差生吃得了。同时,要加强培优补差工作,不能让一个孩子落下。

读做最好的老师有感


自开学以来,我认真地拜读了李镇西老师《做最好的老师》这本书,读后,我感受颇多也受益匪浅。在读此书以前,我一直认为:做好一名老师,只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有满腔热情就足够。现在我才深刻的明白,要承担起教师的职责,不仅需要我不断的自我学习增加文化素养,更重要的是要学会用爱心去灌溉。只有充满对职业和对学生的爱,才能肩负起一名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

在这本书的前言中有这样一段话: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是最可爱的;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因此,你若是工人,就要当技术最出色的工人;你若是营业员,就要当服务质量最佳的营业员;你若是医生,就要当医术最高明的医生;你若是教师,就要当最负责任的教师;甚至你哪怕只是一名个体户,也要当最受顾客称道的劳动者!你也许不能成名成家,不能名垂青史,但你可以成为同行业中千千万万普通人里最好的那一个!做最好的自己,便意味着要尽可能在自己的职业中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这是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段话。它也让我明白了 读本好书,像是给心灵洗澡。《做最好的老师》书中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敲打在我的心灵深处,一直在感动着。李镇西老师的教育思想、教育机智、教育技巧与教育情感,让人不禁为之激动!

读后回想自己的教学工作,有时学生犯错了,我总会感到很气愤,但是,细想起来,孩子毕竟是孩子啊。李镇西老师说过:童心是师爱的源泉。的确,你如果真想要和学生相处,你就不要老是拿着大人的思想来衡量这些孩子,毕竟他们还不是大人。他们的思维有时还很幼稚,还会做错很多事。所以有人说,你要允许学生去犯错,犯了错允许他去改正,这样学生才能在曲折中成长。

作为教师,我们都想过该怎样帮助那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想过该如何在课堂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想过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也想过该如何让学生喜欢自己但我们也许从未曾真正去想过,学生到底为什么来上学?当我读到教育就是要每一个从他手中走出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让自己的学生幸福地度过一生这是一种多么广阔的胸怀,多么博大的爱啊! 李老师对爱的执著也深深打动了我。使我强烈感受的是李镇西老师对学生的一腔爱心。爱孩子才能培育孩子的爱心。爱孩子才能无微不至地关心、注视他们成长中的每一个细节,才能为他们的每一点微小进步而衷心喜悦,才能感知他们的苦恼和困惑,并且为解决这些问题而费尽自己的心血。反思后我才认识到:教育上的爱,不是为了达到一个目的而做出的一种姿态,它是一种思想,一种情感,一种氛围,运用得恰当,它会把爱自然而然的贯穿于教育的某一个环节,也会不声不响的体现在教育的每一个细节,更会潜移默化的浸润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灵。

总之,冷漠的心、生硬的态度,浮躁的心、生硬的态度,永远也不可能换来心与心真诚的沟通,我会多试着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用学生的眼光 看待,用学生的情感 体验,像李老师那样,用真心、爱心、诚心、耐心,赢得学生们的尊敬和爱戴。

读《做最好的老师》有感


正值暑假在家,拜读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这是李老师25年教育教学思想和智慧的精华集粹,全方位地阐述了李老师的教育观、学生观、班级管理、思想工作、心理教育以及语文教学的理念与实践。李老师把他的教育思想、教育机智、教育技巧与教育情感融为一体,语言朴实而富有诗意,形象而充满激情,让人不禁为之激动、赞叹、折服!我也从中获得了不少启示:

启示一:童心是师爱的源泉。

李老师提出教育者是否拥有一颗童心,对教育至关重要。教师的童心意味着怀有儿童般的情感,能够自然地与学生一同哭泣,一同欢笑的教师无疑会被学生视为知心朋友,赢得学生的心灵。教师的童心意味着拥有儿童般的兴趣,教师的职业要求我们应该在任何方面都与学生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多一种与学生共同的兴趣爱好,你便多了一条通往学生心灵深处的途径,他们会不知不觉地把老师当作朋友。在与学生嬉笑游戏时,教师越是忘掉自己的尊严,学生越会对老师油然而生亲切之情而这正是教育成功的起点。

启示二:没有爱,便没有教育。

李老师深深打动我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他始终如一和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爱是李镇西老师永恒的教育理念,他可以和孩子一起过年,一起玩雪、拼字照相,真正融入学生生活,在一次次的师爱理解中留下了精彩的生命瞬间。在没有读李老师的书之前,我曾那么地自信自己是爱学生的。读完这书我扪心自问,我爱每一位学生吗?我对学生的爱真的是无怨无悔吗?我暗下决心,一定要改变自己过去的教育方法。当学生犯错时,要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心平气和地了解学生犯错的原因,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

启示三:教师每天的必修课五个一工程。

我最欣赏的是李老师无论多忙,每天都要进行的五个一工程:上好一堂语文课,找一个学生谈心或书面交流,思考一个教育问题或社会问题,读书不少于一万字,写一篇教育日记。在我们看来,这需要何等的毅力啊!然而,李老师却不觉得需要什么毅力,他把这样艰巨的工作看成是自己的需要,而这种需要已经变成了习惯,就像每天需要刷牙洗脸的习惯。这一切的一切,李老师做得有滋有味,做出了成绩,并乐在其中,实在让人佩服!

同为教师的我们都清楚,这五个一做一天两天还可以,但要长年坚持却实在是不易。这其中的前两个一即上好一堂课,找一个学生谈心倒还容易,因为作为教师每天都会上课,批改作业并与学生接触,只要存心上好课就可以把每节课的水平提高,至少在原有基础上有长进,只要认真解决学生的问题就必须了解学生,找学生谈话,教育帮助学生。而后三个一即读一万字的书,思考一个教育问题和写一篇教育日记要每天坚持的话,非一般毅力的人可以做到,特别是每天一篇教育日记(他一般都是几千字),要坚持则非常人可以想象,所以李镇西老师不是一个简单的人,我感觉他最大的特点就是他的勤奋,会挤时间。鲁迅先生说过:时间像海绵里的水,只要肯去挤,总是有的。其实,不是有没有时间的问题,是你愿不愿意去挤的问题。有时,我们太浮躁,不能安心地进行教育教学工作;有时,我们太拖拉,总是把今天的事拖到了明天;有时,我们也雄心勃勃,但总难坚持。

让我们在繁忙的工作中保持一颗童心,能够理解孩子的一些行为,在他们需要的时候给他们一些帮助,给他们一些心灵上的启迪。

读《做最好的家长》有感


读《做最好的家长》有感


很多家长热衷于把孩子送往名校,事实上,在一个人的受教育经历中,对孩子影响最大的是父母,而非学校。在成长过程中,孩子最需要的东西往往是学校无法给予的,父母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无法替代。父母是孩子人生的设计师,学校能给孩子知识、技能、能力,而家庭为孩子提供人性、情感、自尊、自信、品位、视野、生涯规划等,这些比前者更能决定孩子将来是否成功。


父母应尽早为孩子设计成长路线,让学校教育为家庭教育服务,但不要让学校教育干扰家庭教育,不必过于计较考试时的几分之差。


在人的一生中,父母是最特殊最重要的身份。有人说要像做事业一样来做父母,但这远远不够,因为父母不像职业,既不能退休,又不能下岗,更不能替代。做父母是最具有挑战性的事业,父母是需要用一生来学习的。


人的幸福感最本质的来源是家庭,亲子关系是人生中最华美、最丰富的内容,但做家长难、做家长累,成了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感慨。这实际上是一种普遍性的育儿焦虑。


社会越来越多元化,使孩子得到更丰富资源的同时,也带来更多的危险。现在青少年的问题花样很多。过去孩子的问题多为早恋、偶像崇拜、打架,现在则出现网络成瘾、手机依赖、性安全、网络婚姻等众多花样。家庭不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变得开放,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力也在不断减弱。


家长的教育方式也有问题。为时刻提防社会上的不良影响,家长采取堵的方式,一回家就检查电视、电脑是否发热,给孩子带上定位器,监控孩子的手机短信。另外还有压,升学压力是父母、孩子永远的痛,在千万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这一错误观念的影响下,孩子从小到大一直在补课,拼成绩,拼名校,由此产生家长普遍的育儿焦虑。管多了怕孩子烦,管少了怕孩子走错路。


事实上,做一个轻松的父母并不特别难,关键要掌握家庭教育中几个重要的环节。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如何正确地影响孩子呢?一个总的原则就是,家长要跟着孩子一起成长,跟孩子一起变。每位家长都是第一次当父母,他们接纳新生命的到来,陪伴新生命的成长,都是一个学习成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允许出错,但要及时改正。


在孩子小的时候,家长要与他建立亲密关系,与他成为朋友,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气氛,孩子到了少年时期,父母要学会欣赏孩子的优点;孩子处于青春期时,父母更要放手,让孩子自己去体验生活,独自处理事情、思考问题。


父母要有洞察力,在每一个阶段都要看清自己与孩子的关系,如果出现问题要及时有效地沟通,进行有效沟通的前提是父母对孩子的充分尊重。父母要懂得,好的亲子关系胜过好的教育。在中式的家庭教育中,父母过于重视教育的正确性,而忽视了有效性,忽略了亲子关系的温暖与激励作用。中国父母总觉得对孩子的教育都是正确的,可并不一定有效。当父母说教的时候,孩子是否听进去了?是否把头扭到一边,以沉默抗拒?甚至把门关起来?要知道,永远正确的父母是非常可怕的,要使教育有效,最重要的是建立温暖的亲子关系。


现在的父母与孩子普遍缺乏沟通,很多孩子一回家就把门关上。关门其实是孩子的一个表情,表达的是别理我,我不愿意跟你说话的意思。因此,孩子成了家长最熟悉的陌生人,虽天天见面,却不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孩子为什么要关门?因为在家里的对话中,家长往往不是父母,而成了道德的评判者、喋喋不休的说教者、永远正确的建议者,这使对话充满说服、威胁、控制与建议。其实它们都是沟通的绊脚石,阻碍了孩子表达内心感受。孩子会感到,家长的反应是对他们感受的不接纳,他们只好闭嘴,或为自己辩护,或充满愤怒。


事实上,孩子在遇到问题,情绪出现困扰时,最需要的并不是一个教育家,而是能了解自己,关怀和包容自己的父母。如果孩子不愿意将在外面遇到的困扰告诉父母,最可能的原因是:父母曾在听过孩子的诉说之后,并没有表现出孩子所期待的接纳,孩子的心情得不到安抚,甚至会加深创伤。


倾听与接纳更具有建设性和有效性,比教育更重要,因为倾听与接纳让孩子感觉到自己是重要的,受到了尊重,有价值,才能有足够的力量去改变自己,因此获得成长。


一个小例子或许可以充分说明这一点。一天,4岁的小女孩圆圆哭着不愿意去幼儿园,妈妈怎么说都没用。在幼儿园门口,圆圆怎么都不愿意进去,妈妈没办法了,索性蹲下来,听孩子哭哭啼啼的抱怨。圆圆絮絮叨叨地说幼儿园这不好那不好,妈妈安静地听着。10分钟后,圆圆忽然站起来,把眼泪一抹,书包一背,说:妈妈,再见,我要进去了,你也该去上班了。圆圆的举动让妈妈愣了好久才回过神来。其实,4岁的孩子已经有了足够的理性,她所需要的只是倾听与接纳。


孩子出现各种状况时,家长很容易只看见孩子的问题,却看不见背后的需求。事实上,问题行为是孩子表达需求的另类方式,孩子借问题行为释放出被压抑的心理需求。因此,出问题的永远是隐藏在表面背后的需求,而不是行为本身。


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不断处理需求的过程,与一些本质情感相连的需求不被满足,就会产生成长创伤。这些哪怕最微小的生命经验。都可能对一个孩子的成长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即使他长大成人,遭遇到一些挫折,可能都是这些微小而重要的生命经验的再现。


在权威与民主,管束与放纵之间,家长无时无刻不在选择。它们的平衡在哪里?市场上出现一本书《千万别管孩子》,但马上又新出一本《(孩子是管出来的》,让家长无所适从。


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的任务,是有阶段性的,家庭教育的重点和方法也因此而不同。在幼儿和小学阶段,家长的目标是:帮孩子建立安全感,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遵守规则,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


让孩子小的时候就去上寄宿学校,其实有不小的风险,因为安全感来源于孩子对看护者(一般是妈妈)的依恋。这是孩子形成良好性格的基础,因为母亲就是世界,这个世界是否温暖,是否可以依靠,决定了孩子是否能以积极健康的心态与世界互动,是否信任世界,并有勇气去探索未知的世界。孩子有了安全感之后,就能够开始学习。


孩子如果没有规则,就会用各种方式去触摸世界的底线,并用各种方式去突破所谓的底线,因此出现各种任性的行为。比方说,他们伸出小手去拉灯绳,双眼却严肃地盯着你。这捣乱的行为其实是非常理智的,他严肃地看着你,因为你和你的反应(而非灯绳)才是他的目的所在。规则与权威有助于安全感的建立,一个放纵任性的孩子往往没有安全感,所以才会用各种行为去试探。


要让孩子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给孩子打开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并让他们学习承担责任,接受并反省自己的行为带来的后果。通过这种方式,孩子也可以从自己的错误中吸取教训。


进入中学,尤其是高中后,是孩子做自己的时期,孩子独立的自我意识正在形成,并建立起大致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开始观察社会,渴望了解人生。孩子所有的理想与对未来的憧憬只有一个核心:我在社会的位置。这时,父母的教育重点在于:如何理解自我与社会的关系,给孩子社会性的引导。这个时候,最怕的是一些家长搞不清自己的角色,在孩子面前扮演管教者的角色。成长中的孩子最讨厌的是自己交朋友、报志愿,甚至穿什么衣服家长都要管。长期的压制要么让孩子将暴力外化到别人身上,要么让孩子什么都怕。


还有些家长有最好情结:做最好的自己、做最好的老师、做最好的家长。其实,什么都可以做到最好,就是家长不能做到最好,做到刚刚好就可以了。


因为,最好的父母最容易犯这样一些错误:以孩子为中心,牺牲了自己的需求、兴趣;为孩子包办一切,剥夺了孩子应该体验、承担的。以孩子为中心的家庭培养出的往往是放纵的、自我的、没有责任心的孩子。而且当父母牺牲自己的一切时,肯定会对孩子期望过高,要求过高,孩子也会因此承受更大的压力。


因此,我们要做真实的父母:坚持自己的独立性,重视自己的需要,坦白地说出自己的感受,让孩子承担家庭的一部分责任和义务。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才会独立、有主见、宽容、能够理解他人,父母也会更有成就感和价值感。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