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读后感 > 吸毒犯读后感 > 导航 > 《陆犯焉识》读后感(一)

吸毒犯读后感

《陆犯焉识》读后感(一)。

我们在一生的阅读中,一些经典自然而然地在岁月中沉淀下来。读书对于我们个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尤其读经典作品对我们思想也会有一定的影响。阅读作品后,我对作者的想法更加了解,心中感触颇多,那么这个时候就有必要写一篇关于作品的读后感,我们如何去领会作品的内函呢?在这里,你不妨读读《陆犯焉识》读后感(一),希望能帮助到你,请收藏。

《陆犯焉识》读后感

当孩提时的陆焉识挺身而出把即将被送回娘家恩娘冯仪芳留在陆家时,就注定了他与冯婉喻一生一世的苦难因缘。

放荡不羁的才子陆焉识虽然不情愿娶冯婉喻,但终因抵挡不住恩娘的眼泪而不得不屈服于娘;而自幼倾心于陆焉识的冯婉喻满心欢喜的嫁入陆家,对新婚后即刻出国的陆焉识毫无怨言,满怀期待地在家中苦苦等待。四年后陆焉识博士学成归来。

已掌握多种外语的陆焉识回国后在与婉喻共同生活上的几年里虽然与她共同孕育了一儿两女,但在内心深处也并没有完全接纳冯婉喻,恩娘与婉喻的争风吃醋,处处都要占婉喻的上风。(也恰恰因为有了恩娘这个角色夹杂其中,婉喻误将陆焉识对自己的冷淡理解为时陆焉识的不得已,从而更加坚定了婉喻地陆焉识的深爱。)

这时的冯婉喻是个可怜的女人,让人同情。后来,连他自己也不知道是什么罪行让他获刑十五年,因他的伶牙俐齿他不断被加刑,直至死刑。钟情于她的冯婉喻得知后,为能给他减刑不惜出卖自己,最终使他的刑期改为无期,而这直到冯婉喻死了陆焉识都不知道。

但陆焉识知道冯婉喻是深爱着她的。他是在高墙内、在荒无人烟的大西北,在冯婉喻从不失约的探监中一点点感受,一点点回味,一点点醒悟到的。为了爱,他不惜冒真生命危险越狱,潜逃回家准备向冯婉喻表白;为了爱,他没有打扰他们的生活,只是默默地来到冯婉喻的身边,默默地跟随,默默地注视,然后默默地离开;为了爱,他毅然自首又回到了大西北,回到了那个让他生不如死的地方,承受这非人的待遇。

这次回去,他开始提心吊胆的熬着每一个日子。他不想自己在劳改期间因死于自杀或是因逃跑被击毙而连累冯婉喻,连累孩子们,因此他必须学会与管教们斗智斗勇。后来他终于想明白了,对妻儿最好的保护方法就是与冯婉喻离婚,他忍痛做出了艰难的抉择。

被特赦旳陆焉识,几经周折终于回到了家,但年过七旬的冯婉喻已经得了老年痴呆,已经不认识他陆焉识了。再相聚后的四年里陆焉识尽心尽力的照顾着冯婉喻,他陪伴冯婉喻一起等待着冯婉喻心中旳陆焉识,直到冯婉喻生命的最后一息。

那时那刻陆焉识对冯婉喻的爱是实实在在的,是心无旁骛的;冯婉喻旳陆焉识的爱是始终如一的,是坚毅执着的。他们对这份爱的执着,他们对这份爱的坚守让人感动。这时的冯婉喻是幸福的女人,令人羡慕。


f132.cOm更多读后感扩展阅读

《陆犯焉识》读后感


《陆犯焉识》读后感

文/马庆云

中国已经出版的小说里边,能专注于描写知识分子劳改犯的小说,不多。而严歌苓的这本《陆犯焉识》最大的价值正在于对建国初年劳改犯的抒写。小说作为民族秘史存在,补充甚至更正的,正是民族正史上的光明磊落。

该部小说,最有价值的地方,是对知识分子劳改犯青海无人区监狱中的生活的描述。关于上山下乡、五七干校、关牛棚等的叙述,中国最近三十年来,不绝于耳,但对更严酷的牢狱之灾,却很少涉及。严歌苓在小说选材上,或恐有意弥补空白。

通过《陆犯焉识》,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当年的劳改监狱是怎一样的真实生活。饥饿问题、干部对劳改犯的生杀予夺问题、犯人之间的冷淡漠视问题等等。常有左派学者提及,毛泽东时代的干部是清廉无比的,但于《陆犯焉识》中,我们却也只能看到收取金钱贿赂与性贿赂的领导,基本上看不到一身正气的党员干部,这又是为何呢?

我们可以说严歌苓写的,是真的,当然,也可以出于维护毛泽东时代的光明正确,而说严歌苓在胡乱编排。《陆犯焉识》中,最有价值的这一部分,正是作家严歌苓走访青海劳改犯监狱的时候,偶然得到的一本知识分子劳改犯的狱中笔记,根据这本笔记而生发出来的小说内容。当事人的笔记,经过严歌苓的小说性构建,使得建国初年的知识分子劳改犯的狱中生活,更加真实与残酷。在当下的出版环境中,这份笔记,尚且只能当做资料收藏,不能问世,但严歌苓的小说,却可以曲线救国了。

但是,我们不难发现,严歌苓以女性的身份来关照劳改生活的非人性,在诸多笔触上,缺少成熟的男性作家的冷漠感。在该部小说最有价值的狱中劳改生活中,我们往往只能看到严歌苓的点到为止,而不是对丑恶与非人的深度刻画。当然,我们可以说,这是作家功力的不足,但如果用女性作家特有的温柔来回避这一问题的话,则更加动听一些。

借此,我们就不能回避《陆犯焉识》中最无价值的部分:中青年时代的陆犯焉识的浪子生活。虽然作家严歌苓声称,这一年龄阶段的陆焉识是根据自己爷爷的真实经历改编而成,但作家本人的创意写作的招牌动作因为屡次应用而显得苍白暗淡。民国海归公子哥看不上母亲安排的婚姻,母亲跟媳妇争风吃醋云云,这些老生常谈的段子,自民国小说开始,便如小时代的抒情基调一般絮絮叨叨,严歌苓也并未写出新意,反而更加狗尾续貂。

作家严歌苓的创意写作,更多的是运用写作技巧来弥补作家对生活体验的不足。小说主人公陆焉识之于作家严歌苓,更像是割裂的手捏玩偶,严歌苓把握不住这个人物的性格流变脉络,因此,在大是大非的起落上,均显示出自己的局促与手足无措。比如,重庆时期的陆焉识,在入狱两年一段上,便仓惶太多,缺少合理的故事支撑。再比如,建国后的陆焉识为何被劳改到青海去,便也缺少同样的故事支撑。作家本人试图通过小说人物的大起大落来造成时代感,却并未深入触碰那些时代,往往无缘无故地就关起来了。

作家本人可能根本无法驾驭这个年度跨越如此之大的历史题材。《陆犯焉识》中,严歌苓轻车熟路的,反而是家长里短,中青年时期的陆焉识与恩娘、媳妇的家长里短,劳改释放后的陆焉识跟媳妇及其子女们的家长里短。家长里短是女性作家先天的优势。严歌苓要啃历史这个硬骨头,勇气可嘉,但实力严重不足。

全书部分章节,因为有真实的劳改犯笔记的依据参考,而显得比较有力度。但就整体而言,《陆犯焉识》更像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段子,缺少力透纸背的东西,尚且不如很多伤痕文学的作品。这是创意写作的先天残疾造成的。

虽然如此,我们依旧应该肯定作家严歌苓的积极贡献。她用小说的方式,叙述了建国初年对知识分子的迫害历史,让中国人至少延迟忘记自己民族当年的血泪遭遇。作家的使命感,严歌苓是有的,若经历练,沉淀其生命感悟,打磨掉其文字工匠的雕虫小技,或恐可成一家。


陆犯焉识读后感


陆犯焉识读后感(一)

【陆犯焉识】,是随着【金陵十三钗】一起买的。寒假里完完整整的,就算是看了这一本书。

其实买书回来时,两本书都先让同事看了。看【十三钗】的大叔不断地感慨电一影不如原着好;而看【陆】的大姐没有评论过太多,只是因为我与某领导在公开场合强硬对白时,说你也学学人家陆焉识,为了保护自己装结巴都能装二十年,你倒好,压了两天火了,最后还是爆了。她顺便叹息了一下陆焉识和冯婉喻最后的可惋结局。

也就是这个冯婉喻,成了我读后最大的感慨。她是最幸运的人,无论陆焉识是否一爱一他,她的一生都是平顺的,平安的。这所有的一切,都源自于她与生俱来的那种平静,静的让人佩服。她又是我所喜欢的上海女人,委婉雅致却不失力量陆焉识由死刑变成无期,是她毅然出卖了自己换回来的结果。

当然,这是陆焉识一辈子都不知道的现实。

跟着作者一点一点进入那个时代,画面在服刑农场与旧上海之间缓缓切换,我一直就假想着这是严歌苓本人家庭发生的事情。那个时代该有多少的荒谬呀,谁都有可能瞬间失去一切,没有预兆没有来头,无缘无故成为历史的牺牲品,且没有谁能够保护你,比荒谬更多的是无奈。

绝留洋的博士陆焉识的脑筋一直没有转过来,下场可想而知。对于他这样不识时务的人,进监狱判无期好像真的是迟早的事情,能够活下来才是奇迹。20年的囚徒生涯,让一个留洋的知识分子变成了善于察言观色,在夹缝中生存的狱油子。监狱是能改变人的,文人风骨,自尊,在监狱里都一文不值,生存才是第一要务。老几装结巴,贿赂邓指,不救梁葫芦,都是为了生存。此时的陆焉识和玩世不恭的陆博士天壤之别,判若两人。他在农场又满怀了厚重的希望,看电一影上的女儿,逃跑探望妻子最后一面,他谋划着并付出着,一路是常人无法面对也走不过的艰辛。这一段一段的时间过去了,正当自己觉得要被执行时,他被释放了。

他学术上没有建树又做了时代的牺牲品,只有妻子婉喻的一爱一是他生命中的一抹亮色。当他日益感觉到他对阿妮头的这种厚重的一爱一情时,绝望和无处逃生却无时无刻不在包围着他。也是这份厚重,伴随着他陪伴了失去记忆的冯婉喻四年,直至妻子终老。

那么,有多少婚姻都是没有一爱一的悲剧。陆焉识起初那样的风一流倜傥,从国外到国内的拈花惹草,而又有几花几草能够像阿妮头一样平静,一样自我安顿,一样不患得失,一样无怨无悔?如果没有那场大灾难,陆焉识是否一辈子都无法触及心底深处对于阿妮头的一爱一,无法感受无法回报?人呀,总是在失去之后总是在失意之时,才能领略那份纯朴和厚重,这是生命的戏耍。

作者让我们我们目睹了那个农场的黑暗和不堪,却又让我们在最后邓指的三儿子放弃外面的世界回到农场时,恍然。在那个时代的农场的外面的世界,是否有更多的不堪入目,有更多的蛇龙混杂,有更多的无法面对?陆犯焉识也回去了,带着婉喻的骨灰。

也许,对于那个时代的人们,那二十年的囚徒生涯也是一种幸运。

陆犯焉识读后感(二)

一直以来对中国的历史较感兴趣,为它的繁荣昌盛华丽篇章所折服的同时,也为它的不堪回首的凄惨凌一辱画面所羞耻。如果说【清明上河图】能反映出唐宋时期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的生活场景的话,那么八年抗日战争则让中华大地饱受伤逝之苦。但苦难并没有随着战争的结束而消停,三年的饥饿期、十年的文化大革命让多少刚脱离惨境的中国人,再一次陷入绝望。

绝历来的作家对那个年代的描写也甚多。有余华的【兄弟】,梁晓声的【年轮】等等,时代的悲剧通过不同人的不同角度刻画,被永久地记录下来。严歌苓的【陆犯焉识】也是其中的一部作品,所不同的是她是根据自己祖父的亲身经历记录下来的。

拿到书时,曾对题目也质疑过,后来才知道这是中国历史数朝数代对犯人的一种通用称呼句式,带有压迫一性一和威一逼一意识,公堂上喊完犯这句话之后,随后而来的那句你认罪吗?那么显而易见,他祖父的真名叫陆焉识。这是严歌苓对自身家族史,特别是对其祖父人生遭际和一精一神世界的探寻。作品反映出的是整个家族在三十年代到八十年代特定的历史时期经历了兴衰荣辱,人物的命运在政治这块庞大而坚一硬的底布上铺展开来,酸甜苦辣、生离死别。她的笔触往返于主人公盛年时流连的浮华地美国,上海和其后半生被禁锢的流放地西北大荒漠。事态的炎凉和命运的多诡尽收眼底。作品采用了双线手法,一条线写陆焉识的西北大荒漠农场上的牢底生活;另一条线则写他年轻时留洋求学、回国任教等情况,最后回归一线释放出狱与家人一团一聚的现在进行时。

作品中最令我扼腕痛惜的是和平年代对人才的摧一残。对战争,我们无力感慨,因为那是国与国之间的矛盾,但对于这种无稽的阶级斗争对知识分子的迫害,才真正要义愤填膺,严厉谴责的。陆焉识,会多国语言,专心做学问的才子,因为莫须有的罪名而被打成反革命。在历次运动中,其迂腐可笑的书生气使他的刑期一次次延长,直至被判为无期。这位智商超群的留美博士由此揣着极高的学识在西北大荒漠上改造了二十年。毕生的所学,出口成章的大学教授淹没在严苛的政治下,成了时代的牺牲品。然而他只是其一,那个年代我们所谓曾见到的其他教授、学者也可能因为某些可笑的因由,被扣上反革命的大头衔,从此沦落为阶下囚,生命和尊严被践踏的一无是处,一文不值,夭折在牢狱中的大有人在。

陆焉识回国当教授,勤于笔耕,发表学术着作的那些片段让我忆起了如今的知识分子。虽则学历高的吓人,但究其人品,又有多少是高尚的呢?学术间的虚伪更是普遍存在:抄袭论文蔚然成风,剽窃科研成果也不足为奇。人心浮躁,追名逐利,还有多少如那个年代的知识分子,潜心做学问。在知识贫乏的年代,高级知识分子命如草芥,整日里被拉去游街批斗;在知识爆炸时代,知识分子犹如蚁群,却少了创新能力,沉下心来做学问的心境,这不能不说是个可笑的玩笑。

原本以为那个年代只有贫穷饥饿能值得我同情,以为只有人们的一些可笑想法和愚昧做法让我怜悯,翻阅完【陆犯焉识】后,才发现还有种更让人无力的无形的力量在演绎着可悲的历史政治斗争。政治运动改变了每一位人的生活,释放出狱的陆焉识再也找不到自己在家庭中的位置,而他的儿子一生沉一沦,终成庸俗小市民,才貌俱佳和他同样具有博士学位的小女儿冯丹钰在感情上成了剩女,就连自己日夜思念,越狱也为她的结发妻子冯婉瑜,也在他到家之前突然失忆。这该是怎样的一场悲剧呀,除了承受物质生活的奇缺折磨之外,还要坚强地接受着一次又一次心灵上的恐惧摧一残和打击。连走出农场,以为改变环境后会有不同命运的邓指导员的小均子,最终还是重新回到关押政治犯和反革命者的农场。可见外面的世界比农场更复杂,更乌烟瘴气。我不得不感叹中国历史的满目疮痍,以及如今和平来得如此之不易和弥足珍贵。

很感谢严歌苓给我展示了另一面中国的深沉苦难,更感谢这位留美语言专家教授陆焉识的长期盲写,将这份监狱纪实报告流传了下来。

读后感1400字:陆犯焉识读后感


中国已经出版的小说里边,能专注于描述知识分子劳改犯的小说,不多。而严歌苓的这本《陆犯焉识》最大的价值正在于对建国初年劳改犯的抒写。小说作为民族秘史存在,补充甚至更正的,正是民族正史上的光明磊落。

该部小说,最有价值的地方,是对知识分子劳改犯青海无人区监狱中的生活的描述。关于上山下乡、五七干校、关牛棚等的叙述,中国最近三十年来,不绝于耳,但对更严酷的牢狱之灾,却很少涉及。严歌苓在小说选材上,或恐有意弥补空白。

透过《陆犯焉识》,我们能够清楚的看到,当年的劳改监狱是怎一样的真实生活。饥饿问题、干部对劳改犯的生杀予夺问题、犯人之间的冷淡漠视问题等等。常有左派学者提及,毛泽东时代的干部是清廉无比的,但于《陆犯焉识》中,我们却也只能看到收取金钱贿赂与性贿赂的领导,基本上看不到一身正气的党员干部,这又是为何呢?

我们能够说严歌苓写的,是真的,当然,也能够出于维护毛泽东时代的光明正确,而说严歌苓在胡乱编排。《陆犯焉识》中,最有价值的这一部分,正是作家严歌苓走访青海劳改犯监狱的时候,偶然得到的一本知识分子劳改犯的狱中笔记,根据这本笔记而生发出来的小说资料。当事人的笔记,经过严歌苓的小说性构建,使得建国初年的知识分子劳改犯的狱中生活,更加真实与残酷。在当下的出版环境中,这份笔记,尚且只能当做资料收藏,不能问世,但严歌苓的小说,却能够曲线救国了。

但是,我们不难发现,严歌苓以女性的身份来关照劳改生活的非人性,在诸多笔触上,缺少成熟的男性作家的冷漠感。在该部小说最有价值的狱中劳改生活中,我们往往只能看到严歌苓的点到为止,而不是对丑恶与非人的深度刻画。当然,我们能够说,这是作家功力的不足,但如果用女性作家特有的温柔来回避这一问题的话,则更加动听一些。

借此,我们就不能回避《陆犯焉识》中最无价值的部分:中青年时代的陆犯焉识的浪子生活。虽然作家严歌苓声称,这一年龄阶段的陆焉识是根据自己爷爷的真实经历改编而成,但作家本人的创意写作的招牌动作因为屡次应用而显得苍白暗淡。民国海归公子哥看不上母亲安排的婚姻,母亲跟媳妇争风吃醋云云,这些老生常谈的段子,自民国小说开始,便如小时代的抒情基调一般絮絮叨叨,严歌苓也并未写出新意,反而更加狗尾续貂。

作家严歌苓的创意写作,更多的是运用写作技巧来弥补作家对生活体验的不足。小说主人公陆焉识之于作家严歌苓,更像是割裂的手捏玩偶,严歌苓把握不住这个人物的性格流变脉络,因此,在大是大非的起落上,均显示出自己的局促与手足无措。比如,重庆时期的陆焉识,在入狱两年一段上,便仓惶太多,缺少合理的故事支撑。再比如,建国后的陆焉识为何被劳改到青海去,便也缺少同样的故事支撑。作家本人试图透过小说人物的大起大落来造成时代感,却并未深入触碰那些时代,往往无缘无故地就关起来了。

作家本人可能根本无法驾驭这个年度跨越如此之大的历史题材。《陆犯焉识》中,严歌苓轻车熟路的,反而是家长里短,中青年时期的陆焉识与恩娘、媳妇的家长里短,劳改释放后的陆焉识跟媳妇及其子女们的家长里短。家长里短是女性作家先天的优势。严歌苓要啃历史这个硬骨头,勇气可嘉,但实力严重不足。

全书部分章节,因为有真实的劳改犯笔记的依据参考,而显得比较有力度。但就整体而言,《陆犯焉识》更像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段子,缺少力透纸背的东西,尚且不如很多伤痕文学的作品。这是创意写作的先天残疾造成的。

虽然如此,我们依旧就应肯定作家严歌苓的用心贡献。她用小说的方式,叙述了建国初年对知识分子的迫害历史,让中国人至少延迟忘记自己民族当年的血泪遭遇。作家的使命感,严歌苓是有的,若经历练,沉淀其生命感悟,打磨掉其文字工匠的雕虫小技,或恐可成一家。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