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工作计划 > 景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方案 > 导航 > 烟叶基础设施项目整改和管护计划

景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方案

烟叶基础设施项目整改和管护计划。

想要在工作上做到精益求精,工作计划书是我们在职场的得力助手。工作计划需要华丽优雅的词藻来修饰,也不需要不切实际的思想蓝天。如何突出重点来写工作计划呢?经过整理,小编为你呈上烟叶基础设施项目整改和管护计划,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烟叶基础设施项目整改和管护计划

**年以来,全县整合涉农部门资金,烟区新建了一大批农田基础设施和烤烟育苗、烘烤、机耕项目,有效地减少了旱涝等自然灾害侵袭,促进了烤烟生产、粮食生产的稳步发展。但近年烟基项目普遍存在管护不力、损毁严重的状况:大量沟渠杂草丛生、淤塞,排灌功能严重下降;机耕道路肩倾斜,路面凹凸不平,农用车辆无法通行;育苗工场、烘烤工场、烤房群管护责任不到位,场内杂乱无章,功能下降,存在安全隐患;提灌站、水闸锈迹斑斑,无法启用;烟用农机具乱停乱放,常年不保养、不检修,影响机耕工作;烟基档案资料不完善等。针对上述问题,县人民政府决定,由县现代烟草农业建设领导小组组织,从20xx年12月中旬开始集中一段时间对全县所有烟基项目进行一次整改和管护,特制定本方案:

一、整改内容:

1、烟区所有排灌沟渠、河坝要全面疏浚清淤、除草,坍塌、倾斜地段要全部修复。

2、田间机耕道路全面除草、清障,路面填平,路肩坍塌、倾斜段要全部修复。

3、消除所有桥、涵的安全隐患。

4、提灌站、水闸的所有机械要进行检修和保养。

5、育苗工场、烘烤工场、烤房群所有设施设备要进行全面检修,确保完好。

6、烟用农机具要查验清理标识,正确编号,并进行全面检修,确定固定停放场地,明确专人管护。

二、责任主体

1、排灌沟渠、机耕道路、桥、涵、闸、水坝、提灌站由项目所在地乡镇政府(街道办)牵头,受益村负责维修和管护。其中:水市水库右干渠由水市镇、舜陵街道、天堂镇共同负责;半山水库左干渠由湾井镇、九嶷山乡、水市镇、舜陵街道共同负责;仁和坝左干渠由仁和镇负责;永兴河由禾亭镇、仁和镇共同负责。

2、烟叶工场、育苗工场、烘烤工场,由项目所在地乡镇政府(街道办)牵头,烟农专业合作社理事会负责维修和管护,烟草站指导协助按验收标准维修管护到位;各村的烤房群由村委会负责管护和维修,烟草站给予指导和协助。

3、烟用农机具由乡镇政府(街道办)牵头,合作社或机耕队负责,在烟基办的指导下进行维修和管护。

4、烟基档案资料的纠错和完善由烟基办分管业务人员负责。

5、凡保质期内的项目,由工程项目施工方负责返工或维修。

三、整改和管护的要求

1、按照“谁受益,谁管护”的原则,各乡镇政府(街道办)、村委会要安排专人实地搞好自查摸底登记上报工作,不漏一沟一路一项目;要如实调配任务、划分责任,组织劳力全面突击,确保在20xx年2月20日前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县监察、农办、财政、水利、住建、审计、质监、烟办、烟草等部门要密切配合烟基项目整改管护工作。

2、通过整改管护的沟渠、机耕道要达到“水通、路畅、标识明”的要求;桥、涵、闸、坝、提灌站要达到随时可启闭,使用自如,无安全隐患的要求;烟叶工场、育苗工场、烘烤工场、烤房群要达到清洁卫生、整洁规范,无安全隐患,设施设备运用自如、放置有序的要求;烟用机械要达到机、牌、编码一一对应,外表清洁,运作自如,集中停放,专人专管的要求;烟基档案资料要达到纠错扶正、查漏补缺,账账相符,账实相符,逻辑性强的要求。

3、实行烟基项目整改和管护责任追究。在限期内未完成任务,给20xx年烤烟生产留下安全隐患或影响国家、省市验收的,对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严格问责,并责令返工直至达到验收标准;对管护工作不力的单位负责人要给予通报批评,责令作出深刻检讨,并限期完成任务。对保质期内项目未达到整改要求的原施工负责人给予经济处罚,免退质保金,并限期整改到位。

四、资金筹措

烤房和育苗设施维修管护由烟草局和烟农合作社负责筹集资金;烟用农机具维修管护由烟农专业合作社和机耕队负责筹集资金;沟渠、塘坝、桥梁、提灌站、机耕路等维修管护由各乡镇(街道)和村负责筹集资金。县政府安排200万资金用于奖励烟基设施维修管护好的乡镇(街道办)和村。

五、检查验收和奖罚措施

县政府将组织联合督查组不定期巡回督查,发现问题及时指出,限期整改。时间安排为:20xx年2月20日前乡镇(街道)自查摸底整改,4月上旬县里组织抽查,5月上旬组织验收。对整改管护工作完成好、质量标准高的乡镇(街道)给予项目奖补资金扶持。

FwR816.coM编辑精选

气象台站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气象台站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1. 前言

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天气、气候、气候变化和气象灾害防御,事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事关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切身利益,事关党和政府重大决策的实施。

**地处**中部、金华东部,是气象灾害多发和气候变化影响敏感地区之一。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极端气象灾害越来越频繁,其突发性、多发性、不可预见性日显突出,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对天气、气候和气候变化的敏感程度也越来越高,依赖性也越来越强,人们对气象灾害日益敏感,气象科技的影响面越来越广,对气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气象事业在经济社会发展、社会公共安全、可持续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编制**台站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是为提高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增强气象事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对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推进**经济转型、社会转型、政府转型发展和气象防灾减灾提供一流的保障服务十分必要。

**气象台站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的编制,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省基本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计划实施方案》,《**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气象现代化的意见》,规划期为20xx-2020年。

2. 现状

**气象局建于20xx年。几年来,为全县的气象防灾减灾,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方面做出了贡献。**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气象事业发展,逐年加大对气象基础设施建设经费的投入,使得**气象事业走上稳步发展的道路。但总体上说,起步迟,底子薄,装备落后,技术支撑乏力,没有跟上全省气象现代化的步伐。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政府决策、各行各业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对气象服务的需求日益广泛和迫切。县气象局办公楼位于县城江滨路52号,三间五层(隔壁一间为民用楼),占地面积120平方米。观测站位于县城区花台山公园内,四周无遮挡物,观测环境较好。该站于20xx年12月投入运行,开始人工值守观测;占地面积3亩多,其中值班楼建筑面积165.6平方米,观测场按25×25米标准场地建设,整个观测站项目总投资220万元(含设备购置费)。**县气象科普馆临近观测站,于20xx年建成,占地面积634平方米,建筑面积1985.7平方米。

为提高气象服务质量,几年来,**气象局在条件简陋和人员编制缺少的情况下,依然能够开展常规气象服务,做到决策气象服务不放松,重大灾害性天气预报服务无失误。

3. 存在问题

基础设施相对落后,道路、职工食堂、活动场地、外来职工临时周转用房等配套设施不完善,观测业务值班用房内部结构设计不合理,制约了气象事业现代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观测站离**省气象局“绿色气象台站”建设考核标准仍有一定差距。气象公共财政保障需要进一步加强。

4. 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解放思想,按“美丽台站”和现代气象业务体系的要求,以规划为依据,以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建设为重点,强化集约统筹,提高效益和质量,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基层公共气象服务能力,显著改善基层气象台站业务运行、行政执法、管理办公和生活条件,解决台站基础设施建设突出问题,努力构建和谐部门,促进气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福祉安康提供优质的气象服务。

5. 建设目标

加强台站基础设施和优化环境建设,至2020年完成气象主题公园建设和观测业务用房改造,进一步夯实事业发展基础,达到**“美丽台站”建设标准。台站设施和气象业务基本实现现代化、自动化、信息化,为“两美**”建设服务。

6、建设任务和时间

(1)观测业务用房改造

立足于“生态**”的需求,更好地对气象业务进行长期观测和遥感动态监测,及时发布气象预报、预警服务产品,使政府全面、及时地掌握气象变化信息,对预防和减少自然灾害,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观测业务用房改造,主要是在原有的气象观测业务用房的基础上进行改造扩建,开展土地征用,设置职工食堂等内容。

业务用房扩建改造。对现有165平方米的业务用房进行改造,完成改造后建筑面积达265平方米:一是在业务用房周围征用300平方米土地,对业务用房进行扩建,扩建占地面积约5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00平方米;二是将原“人”字形房顶进行拆除,改为平顶结构,便于安装pM2.5、负氧离子、紫外线等观测仪器;三是对原业务用房内部结构进行适当改造。

设置职工食堂。规划在改造后的观测业务用房内设置职工食堂,解决工作人员的用餐问题。配备一套厨房厨具,适当超前规划餐厅,使餐厅可容纳30人同时就餐。

土地征用。业务用房改造扩建需要征用土地300平方米。

(2)气象文化主题公园建设

主题公园重点突出气象文化的融入,集气象科普、观光、休闲于一体,使大家能在休闲中轻松了解气象文化,获得气象知识。建设一批生活、娱乐和文化设施,营造学习型、研究型和创新型的文化氛围,全面提高气象干部职工素质,为培育优秀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和文化氛围。

主题公园面积约8600㎡。主要由气象文化长廊、配套环境绿化、公园休闲活动场地等建设内容组成。

气象文化长廊建设。一是拟建2条宽约三米的气象文化长廊,一条从三楼东面通出,另一条从大楼广场通出,适当处交会成Y型,全长约150米。设想将24节气柱(牌)等气象文化融入该道路两侧,游人在此休闲游玩之时,可获得气象科普知识。

环境绿化建设。一是气象观测站东南则需建一条高约10米、长100米的护坡,设置安全围栏,以满足房屋、道路、人员活动的安全需要,增加房屋前方空间,同时与公园、观测场环境相协调。该工程所有建设材料需要二次搬运,投入资金相应较大。二是气象科普馆靠东、北向需建一条约长90米高3-5米的绿化防护坡,以防碎石风化脱落。三是面积约8600㎡的环境绿化(含场地平整),强调植物的色彩搭配,以观花、观叶类植物为主,注重植物的观赏性,突出体现植物的“花色”。基调树种为金合欢、广玉兰;主要树种为:白玉兰、海棠、山茶花、月季、多花蔷薇、银杏等,空余部分均铺设草坪。室外设置建筑小品、休闲凉亭3处以上,力求强调气象文化氛围。规范设置垃圾箱、警示或指示牌。在不破坏观测环境的前提下,尽力提升观赏品位。

公园休闲活动场地建设。在进入公园台阶的左侧规划建设一个标准羽毛球场,以丰富职工和公园游人的文化娱乐生活。羽毛球场采用塑胶铺设,长15米,宽9米,总面积135平方米。另地面硬化120平方米,采用花岗岩铺设。

7.投资估算

8.保障措施

(1)提高认识,强化管理

进一步解放思想,统一认识,以建设“美丽台站”为目标,以为现代业务气象建设提供最有力的保障和彻底解决基层台站的问题和困难为出发点,树立以人为本,解决民生的指导思想,加强对制定台站规划的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强化管理与督查,确保规划的顺利实施。

严格项目申报程序,加强项目管理,实施项目责任制管理。严格执行《中国气象局部门项目库管理暂行规定》和《气象部门项目论证和评审工作办法》,完善项目申报程序,提高项目申报质量;进一步加强项目管理,严格按照经过批复的项目可研报告和实施方案执行,提高项目执行质量,努力使有限的投资发挥最大效益;实行项目责任制管理,在项目下达前与各项目执行单位签订项目管理责任书,项目完成后组织项目执行情况检查,同时将检查结果列入目标考核管理。

(2)坚持标准,分步实施

按照统一标准和建设任务,结合本台站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和实际,切实做好计划安排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报**省气象局审查批准后,按照轻重缓急,分步逐年安排实施。

(3)统筹兼顾,加大投入

为确保台站基础设施的顺利实施,按照统筹集约的资金调配原则,集中财力,解决重点项目,通过项目带动台站基础设施建设。广开渠道,多方筹资,加大台站基础设施建设的多元化投资体系建设力度;“ 一次投入、一步到位”,不撒胡椒面,不留缺口,项目成熟一个,建设一个,建成一个;选取建设成果优秀、建设成效显著的台站作为示范,以点带面,促进后续台站提高建设质量;以重大项目建设、业务发展项目推动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气象现代化建设项目提高台站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统筹城乡发展


城乡一体化是在生产力发展较高的基础上,城乡之间社会资源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优化配置,协作、优势互补,以城带乡、以乡促城的过程。大武口区城乡一体化,要优化城乡空间布局,为经济社会发展广阔的平台;提升经济发展,大武口区经济综合竞争力;城市综合功能;营造城乡优美环境,的创业和人居
条件。
一、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大武口区是市委、市所在地,是石嘴山市政治、经济、文化信息的中心,由原大武口区和石炭井区合并而成。人口23.94万,面积1007.5平方公里(含隆湖经济开发区)。辖区内、自治区、市属及私营企业近百家,带动和了区域经济的长足发展。了集煤炭、电力、机械制造、化工、冶金于一体的工业体系,宁夏东方有色金属集团公司以世界钽铌铍三大生产基地享誉世界,宁夏新材料科技工业园区及隆湖经济开发区正在建设之中,区内化工企业生产的石灰氮、双氰胺产量雄居亚洲之首,城市电力供应充裕,供热、供排水网络配套齐全,能源保障体系已。数字程控、宽带网可面向全球的优质通讯服务。交通网络四通八达,109国道、110国道、石中高速公路 、包兰电气化铁路穿境而过,银川河东机场距市区80公里;广场、市政广场、五环广场、体育广场、东方广场、太西广场、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射击馆了市民娱乐健身需求。邮电通讯基础设施,已建成以大武口区为中心,连接城乡矿区,网点密布,四通八达的邮电信息网。以程控交换数据通信、移动通信为主的公用电信网络通达全国及世界各地。计算机互联网已普通百姓之家。市境内供电、供水充裕,是市委实施产业对接、蓝天碧水和民心“三大工程”国电宁夏石嘴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大武口污水厂、大武口水厂、石嘴山煤气工程、道路工程等一批项目的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服务功能。
我区现有城市道路总长度82公里,农村公路110公里。城市人均占有道路面积13平方米,农村人均占有道路面积40平方米。市区内道路东西11条街,南北14条路,城市规划路除永康路因拆迁未修通外,其它修建,道路硬化率达99%。。
二、问题
(一)道路人为损坏严重。管线挖掘频繁,补丁路面。区域重型车辆密集,道路损坏严重。
(二)地区道路管养体制不顺,村级道路严重失养,大大缩短了道路服务年限,投资效益;公共交通布局不,出行不便。
(三)城市建设步伐的,大武口区承担了的城市基础设施等建设项目,并多方筹措资金,克服重重,保质保量了建设项目,了的社会服务功能,但在建设工程中,区级财力有限,建设资金大位,大工程由施工垫资、拖欠人工工资、机械费、材料款等来。经多年积累,旧账未清,新帐堆积,拖欠工程款问题越加严重,付款信誉降低,直接到施工企业工程招投标活动的性。
(四)城市防洪能力差,雨水收集排放系统。污水管道陈旧、老化严重,堵塞频繁。管理职责不明,星瀚集团收费而维修的。
三、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措施
全区基础设施建设,大市政大交通的格局,营造人与自然生存的生态环境,应措施:
(一)抓城建抓发展的理念,把城市建设纳入经济发展的范畴
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带动了当地建筑业的发展,了地方财政收入,转移了农村富余劳动力,了农民收入,而且带动了三产服务业的发展。要解放思想,用发展的眼光看城建,放眼长远,当前,把城市建设经济建设的组成,把城市化步伐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性地城市建设。要好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关系。经济发展是城市建设的基础,经济发展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城市建设是经济发展的,要发好两者的关系,才能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真正社会。
(二)规划意识,规划的严肃性和性
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建设要规划的导向、、约束作用,编制总体规划和市政基础设施专业规划,强化规划的严肃性,建设适度超前,注重科技创新,开发建设的系统性和网络化。城市的承载、服务、集聚和辐射功能。现有条件,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让石嘴山市宜人居住、环境优美的社区,其要搞好公用设施的建设,小区福利设施,以人为本,健康、有序、可持续的发展。
(三)工作创新意识,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建设的能力
面对城乡面貌的和要求,要创新工作思 本文章共2页,当前在第1页 [1] [2] 下一页
本文章共2页,当前在第2页 上一页 [1] [2] 路,改进工作方法,努力建设和管理的转变,以外部环境的。要加大对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工作的宣传,鼓励社会监督、评议,对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全社会齐抓共管的。
(四)注意解决好“新帐不欠,旧帐逐年还清”的问题
我区市政基础设施欠帐多的地区,大村镇配套不完
善,是对污水的、垃圾的处置、生态环境的优化等问题,矛盾更为。受资金的制约,问题一时不解决。,要按经济发展的需求、建设任务的轻重缓急对资金投入的承受能力,来建设计划,组织实施。新建项目按规划高标准建设,一步到位,的建设欠帐在今后更新改造中解决,以社会稳定发展。
(五),寻求支持,管理效能
沟通,合力,抓好城乡建设长效管理,需要各加大执法,联合管理,合力。是建设,长效管理机制,就更需要各支持,齐抓共管。,要从三横向:,要从全市的,从发展的角度,与市的沟通,在规划、市政建设、环境整治等市里在管理上的支持。,与区内大型企业和部队的沟通,的优势,联动发展,大型企业在上的支持。,各职能的,之间的支持。才能合作、齐抓、共管的世态,建设,长效管理机制。
(六)统筹、科学安排好建设项目
要深化、优化控规和详规,注重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功能齐全、留有发展余地。建设程序,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地块组团式、市政网络化模式建设项目。
(七)责任,强化考核
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是一项内容多、涉及面广的综合系统工程,在区委、区府下,认识,责任,强化考核。要抓好共性或职能交叉的工作,不推不躲不扯皮,齐心协力,“考核、同级评议、百姓测评”,奖优罚劣的考核机制。
四、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方案
(一)工作
以和“”思想为,以人为本,牢固和科学发展观。我区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建设中的问题,城市建设和管理新模式。在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建设中,统筹规划,布局,有序,发展的原则;以人为本,城乡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规划先行,基础设施先行、环境先行。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和高管理的原则。力求我区城市基础设施体系能“建精品、创亮点、求超越、快发展”,使我区城市建设由治标管理向长效管理转变,努力营造人与自然共存的生态环境。
(二)工作任务
1、以项目建设为龙头,基础设施综合服务功能,缩小城乡差距,城乡一体化进程,建设隆湖大道(山水大道-沙湖大道)。区委、区一湖两翼的战略构想,以隆湖大道(山水大道-沙湖大道)的建设为切入点,努力城乡一体化进程。隆湖大道是星海镇南北经济发展的交通脉,带武口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主要纽带。隆湖大道的改造,使其与沙湖大道、山水大道、新火车站—世纪大道横向发展轴一同构成星海镇快捷、高效、畅通的交通主框架。带动星海镇交通网络纵深发展,区域内总体交通能力,人流、物流、资金流的周转速度,降低流通成本,城乡经济、社会、环境的发展,为该地区生活和出行、优美的自然环境。
该项目起点位于山水大道,终点止于沙湖大道,全长6.1公里,规划建筑红线宽50米,建设标准为城市二级主干道,机动车道宽24米,六车道通行的要求,两侧各为2米的绿化带+4米非机动车道+4米的绿化带+3米的人行道,非机动车及行人的交通需要,分流交通的目的,,绿地面积,美化道路景观。在项目的建设中配套建设路灯照明,预留供排水、电力、电信、供热、燃气等管线的入地位置,净化空中“蜘蛛网”,重复投资。整个项目估算投资7500万元,,该项目已前期立项、勘查、测绘、施工图设计、土地规划审批等前期工作, 2月底已开工建设。
2、到的隆湖六站至马拉机站25公里三级公路国债项目,投资3109万元,计划建设经六路、经十路、经十一路、纬十路、纬十一路、纬十二路,以拉升星海镇外围路网发展框架,为隆湖经济开发区城乡一体化和产业布局打下坚实的基础。
3、市上和农发行贷款资金,投资832万元对兴民村2.6公里长城路拓宽改造,修建16米宽道路,城乡道路交通状况。
4、概算投资335.9万元0.45贺兰山北路改造工程。
5、机械装备区2号路道路建设工程。,已该项目的前期立项、勘查、测绘、施工图设计、土地规划审批等前期工作,现已开工建设。
6、概算投资6427万元分期星海经济区20.39公里5条路网建设工程。
7、待市上总体规划和村庄布局规划修编完毕后,我局将市上后的村庄布局规划,督促各涉农调查,布局,尽快编制村庄建设规划,将乡村公路网等基础设施纳入到村庄建设规划中,新农村建设步伐,城乡一体化发展。
(三)工作措施
与金融机构的和合作,银行更多融资,多方尽快出台鼓励企业贷款,承诺还本付息的操作办法。企业的筹资作用,多方联动,解决项目建设资金的问题,建设资金早日到位,为项目的实施资金。
推行项目“四制”( 项目法人制、合同管理制、招投标制和工程监理制,推行施工、安全、廉政三合同管理制),事中控制,质量管理。
灵敏的调度指挥系统,、并迅速、地施工进度的问题。
四是抓好农村公路等基础设施等项目对接工作,资金支持,专项补助。

分类推进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分类推进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20xx-20xx年分类推进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为了更好的落实国家有关新农村建设的文件精神,贯彻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要求,加强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着力发展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生产水平明显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明显加强,农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特制定xx办事处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xx办事处共辖一个村委,即周湾村委,该村下辖7个自然村,29个村民小组,1306户,总人口4815人,耕地面积4553亩20xx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326元,为省确定的一类村,辖区内有蓝天集团、骏马化工、污水处理厂、顺达化工等大型企业。
1、绿化工程、亮化工程
对周湾村进行全面绿化和亮化,在周湾村道路两边建花池210个,需种植风景树2800棵,栽月季花30000株,道路两边植树26000棵,道路两侧安装路灯,安装路灯400盏,亮化长度20公里。共需投入资金220万元。
2、环境整治工程
在周湾村建垃圾中转站2座,垃圾池 52个,公共厕所14处,同时在地下埋设排污管道,以上各项共需投入资金216万元。
3、通自来水、通天燃气、通广播电视、通宽带工程
在周湾村各村民组内,实现自来水户户通工程,预计需要埋设自来水入户管道10千米。埋设天燃气管道9.5千米,需投入资金148万元。周湾村共一千三百多户,通广播电视工程、通宽带工程需要投入资金12万元。
4、建立农村连锁超市和村级娱乐广场和村民服务场所
一对周湾村废弃的砖窑厂进行规划,建一占地20亩左右休闲娱乐场所,二在周湾村委的东南角处,建一占地10亩左右的健身广场。在周湾村每一个自然村里建高标准的连锁超市一座。为使村民老有所养,计划建村办敬老院一所,能容纳300名左右老人,建村办幼儿园一所,能容纳300名左右的幼儿,对村小学校进行整修,使新村配套设施更加完善,以上共需要投入资金320万元。
5、道路硬化工程
计划在周湾各村民组内修建高标准道路,实现户户通,长度10公里,需投入资金160万元。
6、村级卫生室建设
在周湾村建设高标准的村级卫生室一座,使村民享受农村合作医疗率达到100%,需要投入资金29万元。
7、村庄集体规划工程
按照市区统一规划,拟定用三年时间把分散型居住村改为集中型居住村,彻底取消零散居住区,统一设计、统一规划,建成统一模式型村民居住楼房。实行统一居住、统一管理、统一配备居住设施、统一分配住房。实行统一集中居住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学校、卫生所、文化活动室、阅览室、商场、宾馆,健身场等服务场所为一体,使其更加完善,更加城市化,实现村民居住城市化,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视电话,有线电视入户率、电话拥有率、自来水普及率、无害化厕所普及率均达到100%。


地区农村社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地区农村社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文章标题:地区农村社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一、毕节地区农村社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概况

毕节地区位于贵州省西北部,地处川、滇、黔交界处,北接四川省泸州市,西邻云南省昭通、曲靖地区,东南西分别与本省遵义、安顺、贵阳地区、六盘水相连。全区总面积26846平方公里,辖毕节、大方、黔西、金沙、织金、纳雍、威宁、赫章八个县市,250个乡镇,4202个行政村,20xx年年末总人口715万,农业人口占94.7,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21.2。20xx年,全区GDp实现196.03亿元,年均增长11.45,其中第一产业为68.12亿元,年均增长4.15,第二产业为69.79亿元,年均增长18.5,第三产业为58.11亿元,年均增长15.31;三次产业的结构比由20xx年的44.3:30.5:25.2转变到20xx年的34.8:35.6:29.6,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强,结构比趋向好转。全区20xx年财政总收入为26.38亿元,年均增长17.48;社会消费口零售总额29.4亿元,年均增长11.4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665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5579元;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8以内。实现了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民族团结和社会进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农村社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现状网-

(一)农村科技事业不断发展。县、乡两级都成立了科技工作领导小组,在乡、村两级逐步配备科技行政副职,并成立以农、林、牧、水科技人员为主要成员的农技服务中心,一支由专业技术人员、农民技术员和农村乡土人才组成的农村科技队伍正逐渐壮大,集科技管理、科技服务和经营为一体的县、乡、村三级农村科技服务网络正逐步形成。一批以科技为依托的农业科技示范园、科技示范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逐渐发挥。

(二)农村教育基础设施有所改善,师资队伍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民办、高等、职业、成人等教育逐年发展。近年来,通过实施中小学危房改造、义教工程和农村寄宿制学校工程等,全区中小学的办学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许多学校校园设施、普通教室、专用教室、行政用房等基本齐全,学校厕所、课桌凳、黑板、讲台达标率,实验、体育器材配齐率均有大幅度的提高。全区除威宁、赫章两县外(注:威宁、赫章两县将于20xx年通过省政府达标验收)皆顺利通过了省“两基”评估验收。全区“普九”人口覆盖率达到75.3,初中毛入学率达到89.1,基本实现了省规划的年度目标。到20xx年,全区青壮年文盲人口占总人口的,“两基”人口覆盖率为,高中阶段入学率,高等教育入学率,大学本科以上毕业生返乡率。在“十五”期间,全区国债实施教育项目个,总投资亿元,其中国债投资亿元,地方配套亿元;中央专项资金投资教育项目个,总投资亿元,其中中央专项资金(义教工程资金)亿元,地方配套亿元;省专项资金投资教育项目个,总投资亿元,其中省专项补助资金亿元,地方配套亿元。农村寄宿制学校规模正进一步扩大,“十五”期间,全区新建农村寄宿制中学所,国债投资亿元,地方配套亿元。全区通过招聘优秀大中专毕业生,西部志愿者等行动进一步充实农村师资力量。民办学校发展迅速,毕节学院正式挂牌招生,地直各中专学校和县市各职业高中规模不断扩大,成人教育体系得到相应发展。

(三)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公共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加强。全区医疗卫生机构310个,其中:医院31个(县医院8个、中医院8个、专科医院5个、其他医院10个)、乡镇卫生院241个(中心乡卫生院104个、一般卫生院137个)、采供血机构4个、妇幼保健院(所、站)9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9个、卫生监督所9个、医学在职培训机构5个、其他卫生机构2个;村卫生室4047个;现有病床5557张,其中:综合医院2127张、中医医院762张、乡镇卫生院2111张,妇幼保健院187张、其它326张;全区有卫生技术人员6125人,其中:县级以上医院2784人,乡镇卫生院2580人,妇幼保健264人、其他497人;村卫生人员5738人。各县市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乡镇卫生院、中医院、村卫生室分别有业务用房59122m2、2258m2、118933m2、23408m2、5724m2;现有设备总额分别价值3112万元、490.5万元、1084.46万元、1569万元、55.6万元。在“十五”期间,全区国债实施卫生项目个,总投资亿元,其中国债投资亿元,地方配套亿元;中央专项资金投资卫生项目个,总投资亿元,其中中央专项资金亿元,地方配套亿元;省专项资金投资教育项目个,总投资亿元,其中省专项补助资金亿元,地方配套亿元。各县市卫生服务除县(市)中心医院外,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院,卫生监督所等机构正逐步完善。我区乡镇一

地区农村社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第2页

级均有卫生院;各乡镇卫生院都有专(兼)职的防疫、妇保人员。乡镇以下的村有招聘的防保人员与卫生室人员,县、乡(镇)、村的三级防保体系正逐渐形成。

(四)农村公共文化、体育基础设施有所改善。我区在“十五”期间通过国家的投入,县级图书馆、文化馆两馆得到逐步改善,乡镇文化服务中心也有一定的发展。通过“村村通”工程的实施,广播电视覆盖率有了大幅度提高,20xx年底全区广播覆盖率为80.4,电视覆盖率为82.77,“十五”期间全区共实施“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套,国债投资亿元,地方配套亿元,农村看电视、听广播难的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文物、文庙的保护得到进一步加强。农村体育设施有一定的改善,到20xx年,全区新建体育场馆个,投入体育器材套,总价值亿元,各县市农村中小学均有了体育运动场地和一定的体育设备。在县城部分社区有了一定数量的体育运动器材,全民健身运动有新普及和加强。

(五)农村旅游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加大,旅游服务体系得以建立。旅游业在全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全区依托织金洞、百里杜鹃、草海等著名景点,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如农家乐、民族文化旅游、水上旅游、农业观光旅游、生态旅游等皆得到不同程度发展。逐步完善与旅游业相关的配套基础设施,到20xx年,新修旅游公路公理,新建宾馆个;加大旅游业的招商引资力度,“十五”期间,共引资亿元;积极开发新的旅游线路,挖掘“红色旅游”潜力。

(六)计生服务事业健康有序发展,人口计生工作取得明显成就。近几年来,全区加大计生服务阵地建设力度,全区250个乡镇均设有计生服务站,能独立开展计生服务,部分乡镇计生服务站达到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站标准要求。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区计生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人口自然增长率从20xx年的21.8‰下降到20xx年的8.17‰,有效地控制了人口的过快增长。

三、毕节地区农村社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

毕节地区各项农村社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就,但由于经济基础差,底子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制约因素多,因此,存在以下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我区农村科技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一是体制创新活力不足,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科研体制,对科技人员的激励不够;二是科技项目资金在农村比较缺乏,贷款手续繁琐,政府对农村科技的投入严重不足;三是部分乡镇不能保证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基本办公条件,基础设施较为落后,科研活动不能正常开展,科技人员学非所用;四是人才匮乏,科技人员技术陈旧,知识老化,缺乏必要的培训;五是农村涉农乡镇企业科技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低,使毕节农村地区丰富的农产品得不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

(二)我区农村教育事业由于经济基础薄弱,加上历史欠帐比较大,农村教育发展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1、农村基础教育经费投入太少。近几年国家加大了对农村教育基础设施的建设,但由于农村税改后,取消了农村教育税附加,再加上实行“一费制”收费,学生收费和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均没有设置教学设备和教学业务专项经费,而乡镇财政有限,学校又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能力,在一些乡镇基础条件改善了,但教学设备、业务还存在拖后腿的现象。

2、农村远程教育进展缓慢,部分课程设置缺乏。全区农村初中虽然部分开始装备了电脑,但农村小学装备电脑的极少,且农村学校专业的计算机老师寥寥无几,不能让其发挥本身应有的效用。农村小学英语没有开课的达到95以上,且严重缺乏专业英语教师。

3、“两基”巩固提高工作难度加大。一是教育负债多,由于在“普九”中,县级财力紧张,部分政府是通过银行贷款等方式筹集解决建设资金,以致在建设后缺乏一些必要的投入,使学校运行困难;二是实行“以县为主”的体制后客观上削弱了乡镇一级对教育的积极性,导致与教育有关的实际工作基本上由学校包办代替。

4、农村普通高中办学数量严重不足,基础设施落后,招生规模小,师资相对匮乏,综合素质和教学质量不高,不能满足农村初中生的需求。

5、农村寄宿制学校在实施中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学生住下来难度较大,部分学生吃不起饭,住不下来;二是燃煤、用水、用电等设施的维护、维修等费用较大,学校支付较为困难。三是由于学校有寄读生,每校需增加炊事员、医务人员等,增加学校编制和财政负担。

6、民办学校场所小,设施设备简陋,投资小,资金短缺,办学条件简陋,师资力量薄弱,生源差,不能有效地分流更多的适学儿童。

7、农村职校办学点严重缺乏,规模小、专业单一、专业教师缺乏、无实验基地、教学资金短缺,不能有效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服务。

(三)农村公共卫生服务设施由于受我区地广人多,经济基础薄弱,财政扶持困难等因素制约,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卫生技术人员补给机制欠灵活,专业技术骨干缺乏,人员素质偏低。二是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大多数乡镇卫生院和村级医疗机构主要有血压机、体温表等简单设备,少数卫生院仍靠“老三件”来诊治疾病。三是农村卫生体制及资源配置方式不合理,资源浪费严重。

(四)由于我区许多县属于国家级贫困县,不少地方的农村文化建设仍然滞后于经济发展。主要表现在:一是文化设施建设落后,制约了农村文化发展。二是文化经济政策落实不到位,对农村文化建设投入普遍不足。三是农村文化队伍不稳定,人才流失严重。四是农民看电影难、看书(报)难、听广播难的问题仍然存在,导致农民的文化需求得不到满足,给赌博、封建迷信活动等留下了空间。

(五)农村体育事业发展由于基础设施不足,缺乏一定的机构和人员,加上政府资金投入极少,在农村全民健身运动只是宣传而也,没有落到实处。

(六)农村旅游事业虽然发展迅速,但由于起步低,基础差,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目前农村旅游业发展多数为自发性、零星的发展,政策的引导和支持力度不够,也没有发展乡村旅游的投入,在基础设施方面较为落后,缺乏统一的规划、管理和监督机制。二是旅游经营管理体制落后,部门之间存在各自为阵、条块分割的状况,资源的开发不能形成合力,缺乏统一的战略决策及经营过程中权责明确的制度。

(七)我区农村社区建设到目前为此,基本是空白,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太远,由于我区农村贫困面大,农民收入低,各级对建设农村社区的认识普遍不足,无论是从思想、机制、投入等方面都欠缺较大,没有真正提到议事日程上。

(八)农村计生服务事业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存在一些制约因素:一是人口基数大,人口的增长与计生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矛盾还比较突出。二是社会保障机制尚不完善,“养子防老”等观念难以在短期内根除。三是乡镇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还不充足。

四、毕节地区农村社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指导思想及规划原则

“十一五”期间,我区农村社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指

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毕节试验区“三大主题”,继续抢抓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突出教育和卫生两个重点,加大力度解决计划生育、公共文化、农村科技三项难点,积极关注群众体育、乡村旅游、广播电视、社区建设四个热点,要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根本出发点,进一步提高社会事业方面的公共服务能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好基础,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按照上述指导思想,制定我区“十一五”农村社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要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围绕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提高社会事业方面的公共服务能力。

2、实行统一规划管理,合理规划配置,充分提高农村社会事业基础设施资源利用率。

3、坚持“规划总量、调整存量、优化增量、提高质量”的原则和成本效益原则,以最优化的投入取得最佳的社会效益,使农村社会事业基础设施资源向需求量大的公共服务领域流动,做到资源共享,依靠科技和现代管理,提高资源共享率。

4、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引导和发挥好广大干部群众思变革、谋发展的积极性,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同时也要依靠自身力量与积极争取国家和其它外部支持结合起来,整合内外部力量,走出一条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新路。

五、毕节地区农村社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战略目标

毕节地区农村社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总目标是: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把教育、科技、卫生、文化、计划生育等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更加注重与人的全面发展密切相关的社会事业发展,继续大力实施科教兴毕和人才强区战略,进一步争取国家支持,提高政府对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比重,加强社会发展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社会事业方面的公共服务能力。力争到20xx年,教科文卫支出占财政收入的比重达到,全区教育、科技、卫生、文化、体育、广播电视、乡村旅游、计划生育、社区建设等社会基础设施总体落后的状况得到基本改变,经济与社会发展基本趋于协调,农村社会事业发展落后的状况得到较大改善。

毕节地区农村社会基础设施建设主要目标是:

1、充分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紧紧围绕全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把科技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以解决优势资源和优势产业发展关键技术应用,加快形成全区科技发展的新格局。进一步增加科技投入,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强重点科研条件平台和基地建设;大力推进产学结合,加强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关键技术的科技攻关和集成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加快人才培养和引进;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强科技普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乡镇科技活动经费比例和科技人才的培养,加强对科技工作的管理,建立科技信息网络;大力开展科技普及工作,提高全民科技素质。力争到20xx年,关键领域、关键技术攻关和高技术产业化取得突破,高新技术产业化产值占GDp比重有所提高,基本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和社会化科技服务体系。

2、优先发展教育。教育事业的发展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全区教育水平和人口素质为宗旨,以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出青壮年文肓为重点,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调整教育结构,巩固和提高初等教育的整体办学质量和水平,积极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努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充分发挥教育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功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全区人民的文化素质;要按照“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方针,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办学,逐步形成全区以政府办学为主,公民办等学校共同发展的格局;要根据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教师水平,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要把教育作为一项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摆到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优先保证教育投入,切实抓好校舍建设及教学设施改善工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创造良好的环境。要继续把发展农村义务教育摆在突出位置,抓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程”的实施,作为切实巩固农村义务教育的切入点,扩大农村寄宿制学校和现代远程教育试点的覆盖面,增加贫困家庭寄宿学生生活补助费。同时,大力推崇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努力促进全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力争到20xx年,赫章、威宁两县通过省“两基”验收;到20xx年,力争60以上的乡镇建有幼儿园,4-6周岁幼儿入园(班)率达到40左右;全区创办2所省级示范性幼儿园、9所地级示范性幼儿园;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5以上,小学生辍学率控制在1.7以下;80以上的乡镇建成寄宿制初中,初中生入学率达98以上,初中生辍学率控制在2.8以下,盲、聋哑、弱智三类残疾儿童入学率达到62,“普九”人口覆盖率达到90以上,青壮年非文盲率达到95以上。到20xx年,各县市城区基本普及高中教育,以县市为单位每6万人左右要新建或立足初级中学改、扩建一所完全中学,确保全区高中阶段在校生人数达到15万人以上,高中阶段入学率达到40左右,全区力争创办5所省级示范性高中、10所地级优质高中,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优质高中教育的需求。进一步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全面推进“产教结合”、“校企结合”、“定单式培养”等办学模式,大力扶持民办教育,增加对民办教育的政策支持力度,建议民办学校的农村贫困学生可同等享受农村“两免一补”的国家经费补贴。

3、发展卫生事业,保障人民健康。卫生事业的发展要以建立和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和卫生执法监督体系为重点,优化配置卫生资源,加强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使城乡居民享有与小康生活水平相适应的基本医疗,全面提高城乡居民的健康素质。争取到“十一五”期末初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人民健康需要的卫生体系,完善各级医院、传染病院(区)建设,健全各类医疗和预防控制机构,特别是完善和加强乡级卫生服务站。要把解决农民看病难问题作为重点工作领域,重点抓好以基层乡镇卫生院尤其是中心乡镇为主体的农村医疗基础设施建设,为实现农民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目标提供保障。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医疗卫生网络的建设力度,对农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农民,充分利用医疗救助体系和医疗救助基金,大力推进和开展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减少因病返贫的发生。要积极推进职工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建立适合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多种形式的健康保障制度。加强医药市场管理,整顿医疗秩序和农村卫生技术人员培训,提高服务质量,保障农民身体健康。不断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健康教育,在农村继续坚持以改水改厕改厨为重点,预防和养活疾病发生,促成文明村镇建设。

力争到20xx年,全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能力得以提高;基本完成县级医院和妇幼保健机构的房屋和设备改造,每个县市建成一所传染病区,把地区医院建成三级乙等综合医院,中医院为三级中医院,黔西、威宁两县人民医院达到二级甲等综合医院。进一步改善农村医疗卫生基本条件,改建和扩建乡镇卫生院,完成227个(其中104个中心卫生院)乡镇卫生院的房屋改造和基本设备配置;建设和完善4047个卫生室。使全区每千人口医生数提高到人,每千人口医院、卫生院床位数提高到张,的村级卫生室达到甲级标准,儿童免疫率达到;积极发展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达到50;改善农村卫生环境,农村安全饮水达到,农村卫生厕所所占比重达到40。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等长效公共卫生机制。完善公共医疗卫生保障和社会服务体系。加快卫生事业科技进步,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农村卫生人员技术培训力度。

4、大力实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提高人口素质。认真落实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积极推广“集团承包”等有效措施,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以农村和流动人口的计生管理作为重点,坚决制止计划外生育。要继续把改善计划生育基础服务设施作为一项主要工作来抓,加快乡镇计生业务用房改造步伐,按照“八化”要求,逐步建立完善、更新、配备必要的手术器械和医疗仪器。逐步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和计生利益导向机制,消除农村独女户、二女户的后顾之忧。要加强宣传教育,用科学知识引导群众,特别是广大农村群众,树立科学、文明、进步的社会主义婚育观,提高全民计划生育的自觉性。健全计划生育基层网点,特别是乡级计生站,搞好培训,提高计划生育人员的政策水平、业务水平,明确目标,明确任务,把生育条件、节育措施、奖励和处罚政策,落实到家庭和生育对象。要加强计划生育妇幼保健服务工作,增加投入,完善医疗设备,为节育、生育、治疗不育等提供优质技术服务和保健服务,使计划生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继续坚持“三不变”,落实“三为主”,健全完善各种计划生育配套措施,强化计划生育的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管理,坚持推行生产、生活、生育“三结合”的利益导向机制,把计划生育工作与发展经济和扶贫工作结合起来,扶贫资金、物资和项目、技术等优先扶持实行计划生育的农户和贫困户。要逐步建立健全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和社会福利等社会保障制度,实现家庭养老、自养和社会养老相结合“三位一体”的养老保障体系,解除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后顾之忧,保证计划生育工作正常进行,实现人口有计划的增长。力争到20xx年,全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到8.3‰左右,全区总人口控制在758万人以内。

5、积极发展文化事业。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产品的需求为目标,坚持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进一步加大对文化系统的投入,完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的产业化发展,促进全区社会主义文化繁荣。

加强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科技馆、档案馆、影剧院、文化广场和青少年活动场所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要大力繁荣农村文化事业,加强村级文化室、公众娱乐室等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成立农村文化宣传队和村级文工队,巩固农村文化阵地,加大破除农村不良习俗和封建迷信思想的力度。要进一步加大对文物的保护、维修、抢修的投入力度。

6、努力发展广播电视事业。继续加强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到20xx年,力争把广播、电视的人口覆盖率分别提高到86和90以上,积极发展数字电视和有线电视,整合全区有线电视网络,并延伸到乡镇,加强监督管理,提高节目制作和服务质量。

7、推进群众性体育事业的发展。加快体育事业的发展,增强人民体质,强调体育在精神方面和文化方面对人的影响,加强基础体育设施建设,广泛地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及全民健身运动,既重视竞技体育的发展,又强调群众的娱乐活动。努力改善体育设施,加快建成毕节地区体育馆和各种配套设施的建设。同时,要鼓励集体、私人兴办体育事业,充分发挥体育的商业性,使体育事业与经济效益结合充分地在一起。要增加到乡镇、村、社区的体育器材的投放和人员培训,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引导健康有益的农村大众体育活动。力争到20xx年,建成地区体育馆,全区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平方米,以上的社区和农村乡镇建立起体育指导站,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达到总人口的以上。

8、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要进一步提高发展乡村旅游业的认识,在政策上扶持,在资金投入上支持,以加快对乡村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积极引导乡村旅游向规范化、特色化、现代化、娱乐化方向发展。要结合地方实际和资源状况,大力发展优势农业、特色农业、观光农业为主的旅游产业。

9、积极推进社区事业的建设。要加大对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动员社会力量大力参与社区建设,政府要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积极支持。力争到20xx年,以上的乡镇建立社区,以上的社区达到规范化建设的标准。

六、实现毕节地区农村社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战略目标的保障措施

(一)思想保障

1、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充分认识农村社会事业的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作用,切实把农村社会事业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2、各职能部门要进一步弘扬试验区精神,解放思想,勇于创新,艰苦创业,积极进取,不断更新观念。

(二)组织保障

1、切实加强对农村社会事业工作的领导。各级党委、政府把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分解到有关职能部门,实行农村社会事业工作目标管理年度考核,同时把农村社会事业工作作为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定期组织考核,确保农村社会事业的持续发展。

2、加强对基础设施建设的管理,合理布局、整合资源,填平补齐,按照上级规定及标准进行合理设置,合理建设,做到统一标准,规范建设,规模适宜,功能适用,装备适度,经济合理。达到满足群众对农村社会事业服务的需求。

(三)政策保障

1、抢抓党中央、国务院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性机遇,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发展试验区农村社会事业的政策优惠和扶持。

2、充分发挥毕节地区作为“试验区”及“老、少、边、穷”地区的政治优势和政策优势,继续争取来自中央的各方支持、帮助与指导。

3、继续争取和充分利用深圳待发达地区、国际机构、民间组织对试验区的帮扶、援助与合作,不断改善农村社会事业的条件,提高其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四)经费保障

1、积极争取中央、省对农村社会事业经费的投入,努力构建与政府公共财政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事业投入保障机制。

2、拓宽经费来源渠道,积极运用财政、金融、信贷等手段提高农村社会事业融资能力。认真组织实施教育、卫生、文化、广播电视等贷款制度,引导社会力量增加对农村社会事业的投资,继续鼓励社会、个人和企业投资办社会事业,把社会事业向市场化、商业化推进。

3、加强经费管理,提高使用效益。按照国家有关法规建立科学、规范的教育经费管理制度,加强对农村社会事业经费的审计与监督,杜绝挪用、挤占农村社会事业经费的现象。牢固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加强规划,防止结构性浪费,提高农村社会事业经费的使用效益。

(五)制度保障

1、加快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责任明确、调控有力、运转高效的社会管理体制。积极引导非营利性民间机构参与社会管理和为社会成员提供服务。加强社区建设,充分发挥社区的社会服务功能。建立健全各种预警和公共突发事件应急机制。

2、深化科技教育卫生文化体制改革。积极推进科研机构体制改革,大力整合科技和人才资源,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快科技与经济相互促进的科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推进教育投入体制改革,完善以县市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落实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重点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加大对困难家庭学生的资助力度,切实保证城市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就学,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办学。完善公共医疗卫生保障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卫生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对政府公益性医疗机构、社会性公益机构和经营性医疗机构实行分类管理,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有计划、有步骤推进村计生室与卫生室的合并。加强卫生法制建设和执法监督,规范医疗医药市场秩序和医疗机构之间的公平有序竞争,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等长效公共卫生机制。进一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加强文化市场建设和管理,促进文化的社会化、产业化发展。


《地区农村社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来源于网,欢迎阅读地区农村社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关于加强我市重点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


关于加强我市重点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

文章标题:关于加强我市重点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
群艺馆、图书馆、书店、博物馆、展览中心等文化设施是一个城市塑造城市形象、彰显城市品位所不可缺少的,是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点项目。长期以来,我市这些重点文化设施的建设处于全省后进行列,群艺馆、图书馆、书店、展览中心的建设一直落后于其它地市,至今没有博物馆,这与我市日益加快的现代化建设步伐极不相符。尤其是今年,以上重点文化设施的建设又面临着新的问题,可以说是困难重重,这些问题如不解决,将严重阻碍我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这些问题,主要有三:
第一,关于群艺馆、文管会、艺研室、新华书店的建设问题。
我市的群艺馆、文管会、艺研室现座落于天桥附近,其中文管会、艺研室在群艺馆院内。这几个单位均是重要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多年来为我市的文化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这几个单位长期存在着设施不健全、建筑面积狭小、办公条件差等困难。例如,今年冬天较往年寒冷,而这几个单位均无暖气,只能靠自己烧火炉度过严冬。文管会负责全市的文物保护、管理工作,但存放文物的仓库已年久失修,对所藏的大量珍品的保护存在隐患。
阳泉市新华书店分管全市及晋东地区的图书、音像、教材的调拨、批发、转运和发行工作。位于天桥的四大图书音像营业场所(综合、科技、文教、音像)年营业额达1000万余元,日接待各类读者3000人次以上,为我市城乡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
去年9月,根据全市旧城改造总体规划,市国土资源管理局和土地储备联合中心向群艺馆和新华书店下发了拆迁通知。而根据国家、省、市有关政策,文化设施的拆迁必须做到先建后拆或建拆同时进行,要保证重建的文化设施规模不低于原有的规模,同时这些文化设施要处于良好的地理位置,以便于其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作用。
因此,我认为,由群艺馆和新华书店在原址上拆建开发,就地自筹扩建更为有利。在政府总体改造规划的前提下,由市政府执行规划设计意见,在艺术馆、新华书店现址上,按照文化部规定的地市级群艺馆建筑面积不少于3500平米的标准,扩建一座新型的、多功能的、适应我市发展要求的群众文化标志型建筑——群众文化活动中心和面积不少于20xx平米的新华书店图书大厦。这样就可以形成一个文化活动的高度集中区域,不仅拓展了原有的功能,更可以辐射周边地区,带动我市群众文化整体繁荣和发展,并成为阳泉市现代化和城市化的重要窗口,提高城市的文化档次和整体水平。政府不仅要给资金,更应该给政策,让这两个单位通过多种渠道融资。
第二,关于展览中心的建设问题。
我市现有的展览馆,不仅场地狭小、档次较低,而且产权也不属于展览馆自己。展览馆原产权属于市自来水公司,现被自来水公司卖给一个私营企业。这个企业已多次要求展览馆搬迁,但我市现在没有更好的场所可用于举办各类展览。为解决这一问题,我提出以下三条建议:
1、由市政府出面协调,让市展览馆继续在现址工作,直至新的展览馆建成。
2、由于市中级人民法院将搬迁至开发区,可否在法院搬迁后,通过资产置换或其他方式将法院旧楼改造成一幢文化大楼,供我市部分文化单位使用。这样可以将展览馆迁入其中,以解燃眉之急。
3、由政府出资建设一座新的展览中心。从长远来看,建设一座现代化、高档次的兼具博物馆和展览馆功能的会展中心,是我市文化设施建设的重中之重。只有这样,才能彻底解决我市博物馆、展览馆的问题,也将使我市的文化品位再提升一个档次。
第三,关于文联各协会的活动场所问题。
我市文联下属书法、美术、摄影、音乐、舞蹈、曲艺、作家、戏剧、电视、电影、民间文艺等11个协会,这些协会是我市各类艺术人才的精神家园,是联系和凝聚文艺工作者发挥自身特长、创作优秀作品的重要组织。长期以来,这些协会均没有固定的活动场所,严重影响了协会工作的开展。一些老文艺工作者在退休之后,仍然愿意奉献自己的力量,为我市文化繁荣作贡献,因为没有一个固定的活动场所,使得他们不能充分施展才华,影响了他们发挥余热的积极性。因此我建议,市政府能否提供一些可供这些协会使用的活动场所,让我们的文艺工作者有一个更好的创作环境。

《关于加强我市重点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来源于网,欢迎阅读关于加强我市重点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


欢迎阅读范文人网《烟叶基础设施项目整改和管护计划》内容,我们还为您精心挑选了关于2024工作计划的优质专题,请访问:景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方案

  网站地图